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切顶沿空留巷U+L型通风采场煤自燃风险判定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宗翔 李宇航 胡东杰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0-246,共7页
为探究切顶沿空留巷首采面U+L型通风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以蒙西棋盘井煤矿东区9-1#层11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开展研究。通过封闭耗氧实验,测定得出煤样的耗氧能力弱、不同氧体积分数下煤样的耗氧速度慢、窒熄氧气体积分数(煤耗氧临界值)... 为探究切顶沿空留巷首采面U+L型通风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以蒙西棋盘井煤矿东区9-1#层1110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开展研究。通过封闭耗氧实验,测定得出煤样的耗氧能力弱、不同氧体积分数下煤样的耗氧速度慢、窒熄氧气体积分数(煤耗氧临界值)为15%。通过现场实测确定切顶沿空留巷和工作面的两端压差和漏风分布,现场埋管实测得到回风侧的氧分布数据,搭建了切顶沿空留巷采场相似模拟实验台,得到采场的漏风移动规律。运用CFD仿真探究了切顶沿空留巷采空区的漏风与自燃氧化分布特征,得到采空区可能具有自燃危险的3个区域分别位于开切眼附近、靠近沿空留巷的5~10 m内和工作面后方。提出在尾巷注氮和沿空留巷边界注浆堵漏防灭火措施条件下,可将U+L型通风采空区自燃模式转化为U型通风采空区自燃模式的危险性判定,得到棋盘井矿采空区自燃氧化带的最大宽度为80 m,最低安全推进速度1.2 m/d,无自燃风险,为工程防灭火做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沿空留巷 封闭耗氧实验 窒熄氧体积分数 u%PluS%l型自燃模式 自燃风险判定
下载PDF
“U+L”型通风系统条件下采空区三维流场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蔡佳文 杨胜强 +1 位作者 焦汉林 秦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92,共4页
基于采空区三维流场模拟实验台,进行了U型和"U+L"型通风系统模拟实验研究。通过改变进回风压力差及尾巷联络巷与工作面的距离,分析不同参数下的采空区压力场和瓦斯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采空区漏风强度与进回风压... 基于采空区三维流场模拟实验台,进行了U型和"U+L"型通风系统模拟实验研究。通过改变进回风压力差及尾巷联络巷与工作面的距离,分析不同参数下的采空区压力场和瓦斯浓度场的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采空区漏风强度与进回风压差有一定关联;高瓦斯区主要集中在偏向回风侧的压实区内,其位置及范围随通风参数的改变而变化,在现场可对此区域进行重点抽采;缩短尾巷联络巷距工作面步距,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采空区内高瓦斯区域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uS%l型通风 采空区三维流场 漏风强度 压力场 瓦斯浓度场
下载PDF
“U+L”型通风综采工作面采空区漏风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学博 靳晓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了掌握"U+L"型通风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的漏风规律,以某矿综采工作面为试验地点,先采用Fluent软件对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的漏风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后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制定了综采工作面示踪气体SF6的测漏风技术方案,并现场实测了&... 为了掌握"U+L"型通风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的漏风规律,以某矿综采工作面为试验地点,先采用Fluent软件对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的漏风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后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制定了综采工作面示踪气体SF6的测漏风技术方案,并现场实测了"U+L"型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的漏风风流分布特征。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十分吻合。结果表明:1)"U+L"型综采工作面全程向采空区漏风,漏风汇至滞后联络巷后经专用排瓦斯巷排出;2)"U+L"型综采工作面漏风量随联络巷距离工作面距离增大而逐渐降低;3)"U+L"型综采工作面漏风量沿工作面倾向方向(从进风至回风)呈逐渐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u%PluS%l”综采面 漏风分布特征 示踪气体
下载PDF
U+L型通风采空区瓦斯运移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丁厚成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2-198,共7页
为获取U+L型通风综采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依据渗流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综采采空区瓦斯运移方程;以淮南矿区111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并采用相似材料实验方法对数值模... 为获取U+L型通风综采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依据渗流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综采采空区瓦斯运移方程;以淮南矿区111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对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并采用相似材料实验方法对数值模拟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从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来看: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是合理、可行的,与相似实验结果相一致;U+L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在走向、倾向和竖直方向上瓦斯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与U型通风方式相比较,U+L型通风通过增加尾巷抽排瓦斯的方式,可明显降低工作面和上隅角瓦斯浓度,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uS%l型通风 采空区 瓦斯运移 数值模拟 相似实验
下载PDF
U型和U+L型通风采空区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武晓敏 芮国相 张华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7,共4页
利用Fluent软件,对U型和U+L型通风下的采空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通风方式下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和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U+L型通风较U型通风采空区内瓦斯浓度整体降低;采空区瓦斯爆炸范围往采空区深... 利用Fluent软件,对U型和U+L型通风下的采空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通风方式下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和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U+L型通风较U型通风采空区内瓦斯浓度整体降低;采空区瓦斯爆炸范围往采空区深部移动,但是瓦斯爆炸区域宽度变小。沿采空区走向方向,两种通风方式下的采空区中部瓦斯浓度上升较快。U+L型通风较U型通风采空区内自燃危险区域往采空区深部移动,并且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的宽度也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u u%PluS%l 采空区 瓦斯浓度分布 自燃危险区域
下载PDF
易自燃工作面“U+L”形通风系统氧化带宽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春 栾铮 闻天翔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154-2159,共6页
为了使工作面"U+L"形通风系统能够高效应用,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面"U+L"形通风系统高效应用的衡量原则及不同供风量条件下联络巷距工作面距离与采空区氧化带宽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使工作面"U+L"形通风系统能够高效应用,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面"U+L"形通风系统高效应用的衡量原则及不同供风量条件下联络巷距工作面距离与采空区氧化带宽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联络巷距工作面距离增加,采空区氧化带宽度先减小后增大,这一现象与传统观点恰好相反,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二者的完整关系曲线及形成原因;工作面供风量与采空区氧化带宽度近似满足指数函数关系,且风量越大这种关系越明显;当联络巷距工作面距离大于30 m时,距离越大,工作面供风量的变化对采空区氧化带宽度的影响越明显;当联络巷距工作面20 m时,风量增加对氧化带宽度变化的影响最弱。假设采空区允许的最高氧化带宽度为50 m,工作面供风量为3000 m^(3)/min及4000 m^(3)/min时,在不采取措施的条件下采空区遗煤容易发生自燃;当工作面供风量为1000m^(3)/min及2000 m^(3)/min时,联络巷的间距不能大于43 m和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u%PluS%l”形通风系统 氧化带宽度 联络巷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回采工作面U+L型通风系统高效应用方案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春 闻天翔 +2 位作者 栾铮 王文熠 王博涵 《煤炭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7-153,共7页
为了使工作面U+L型通风系统能够高效应用,采用理论分析方法,从回风巷瓦斯浓度、采空区煤炭自燃、通风系统管理及经济合理性4个方面对工作面U+L型通风系统高效应用的判定方法进行了分析;构建了U+L型通风系统模拟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 为了使工作面U+L型通风系统能够高效应用,采用理论分析方法,从回风巷瓦斯浓度、采空区煤炭自燃、通风系统管理及经济合理性4个方面对工作面U+L型通风系统高效应用的判定方法进行了分析;构建了U+L型通风系统模拟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工作面供风量分别为1000、2000、3000、4000 m^(3)/min条件下的联络巷至工作面距离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联络巷处于不同位置时工作面供风量与氧化带宽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联络巷至工作面距离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近似满足指数函数关系,且风量越低这种关系越明显;以1%作为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超限标准,当工作面供风量为1000、2000、3000 m^(3)/min时,联络巷间距分别不能大于11、34、50 m;当工作面供风量为4000 m^(3)/min时,无论联络巷处于何处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均不超限。工作面供风量与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近似满足负指数函数关系,且联络巷至工作面距离越大这种关系越明显;当联络巷间距为10、20、30、40、50 m时,工作面的供风量分别不得低于1000、1500、1800、2400、3000 m^(3)/min。工作面供风量与采空区氧化带宽度近似满足指数函数关系,且联络巷至工作面距离越大,这种关系越明显;以50 m作为采空区允许的最高氧化带宽度,当联络巷间距设定为40、30、20、10 m时,工作面供风量不应大于1200、1900、2200、2000 m^(3)/min。最后,以采空区氧化带最大宽度为50 m、工作面上隅角最高允许瓦斯体积分数为1%为标准,提出了2套联络巷高效排放瓦斯的技术方案:①当工作面供风量为1000、2000 m^(3)/min时,联络巷的间距不能大于11、34 m;当工作面供风量为3000、4000 m^(3)/min时,联络巷易引起采空区遗煤自燃。②当联络巷间距设定为10、20、30 m时,工作面供风量应1000~2000、1500~2200、1800~1900 m^(3)/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uS%l型通风系统 联络巷 上隅角瓦斯浓度 高效排放瓦斯
下载PDF
L+U形节流槽过流面积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3
8
作者 冯贵层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3-65,62,共4页
基于Fluent软件平台,根据L+U形槽的三维结构特征及内部流场特征,提出一种L+U形槽过流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了L+U形槽过流面积的计算公式,绘制出理论计算及流场仿真计算的L+U形槽过流面积曲线并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过流面积 流场仿真 l%PluS%u形槽
下载PDF
U+L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付现 李树生 张海庆 《中州煤炭》 2011年第1期77-79,92,共4页
突出矿井自燃煤层采用U+L型通风方式的采煤工作面,将会使采空区自燃三带重新分布,通过采用数学模型解算、取气分析等综合技术,可以准确地划分出采空区水平和垂直自燃三带的范围,指导工作面安全、科学地开展防灭火工作。
关键词 u%PluS%l型通风方式 采空区 自燃 三带划分
下载PDF
U+L型与U+I型综放工作面瓦斯排放效果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红伟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3期84-86,共3页
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选择标准双方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U+L型、U+I型通风方式下综放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从数值模拟的结果看:U+I型通风方式沿走向、倾向和竖直方向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与U+L型通风方式基本一致,相比较... 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选择标准双方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U+L型、U+I型通风方式下综放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从数值模拟的结果看:U+I型通风方式沿走向、倾向和竖直方向的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与U+L型通风方式基本一致,相比较于U+L型通风方式,U+I型通方式可更有效的降低工作面和上隅角瓦斯浓度,起到了很好的瓦斯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通风方式(u%PluS%l u%PluS%I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U+L”型通风工作面瓦斯抽采对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艾兴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6,共5页
为了掌握"U+L"型通风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分布情况,更好地协调工作面瓦斯抽采与防灭火工作,采用现场试验的方式对典型工作面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在工作面采空区回风侧每隔30 m设置1个束管取样口和1个测温装置,各测点随着工作面... 为了掌握"U+L"型通风工作面自燃危险区域分布情况,更好地协调工作面瓦斯抽采与防灭火工作,采用现场试验的方式对典型工作面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在工作面采空区回风侧每隔30 m设置1个束管取样口和1个测温装置,各测点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连续测试采空区气体成分及温度数据;通过调整瓦斯抽采方式,测试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U+L"型通风配合瓦斯抽采能很好地解决工作面瓦斯超限问题,但会造成严重的采空区漏风;通过取消不合理的瓦斯抽采手段,能够保证工作面瓦斯抽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的同时明显缩小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降低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uS%l型通风 瓦斯治理 自然发火 采空区 自燃危险区域
下载PDF
“U+L”型通风超长工作面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江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20,共4页
针对"U+L"型通风超长工作面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防治,以黄陵矿业公司205采煤工作面为例,模拟分析了采空区漏风规律、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和氧浓度分布规律,通过束管监测验证了氧浓度分布。研究得出:进风侧采空区瓦斯和氧浓度场... 针对"U+L"型通风超长工作面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防治,以黄陵矿业公司205采煤工作面为例,模拟分析了采空区漏风规律、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和氧浓度分布规律,通过束管监测验证了氧浓度分布。研究得出:进风侧采空区瓦斯和氧浓度场叠加形成的狭长"S"型区域和封闭联络巷是煤自燃诱发爆炸的重大风险区域,并提出相应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灾害 煤自燃 瓦斯 u%PluS%l”型通风 超长工作面
下载PDF
工作面U与U+L型通风系统瓦斯风排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云龙 《煤矿现代化》 2019年第4期22-24,共3页
针对传统U型通风系统存在的回风巷上隅角瓦斯浓度偏高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两种通风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分别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两种通风结构下的流场分布及瓦斯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U+L型系统可显著降低回风巷上隅角的瓦斯浓度... 针对传统U型通风系统存在的回风巷上隅角瓦斯浓度偏高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两种通风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分别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两种通风结构下的流场分布及瓦斯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U+L型系统可显著降低回风巷上隅角的瓦斯浓度,其"一进两回"式通风结构更利于工作面的通风,但在井下通风系统选择过程中,还应从维护成本等角度考虑,选用适宜的瓦斯排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通风 u u%PluS%l
下载PDF
“U+L”型通风方式在高瓦斯综放工作面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洪伟 《山东煤炭科技》 2015年第4期55-57,共3页
在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用"U+L"型通风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解决了综放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瓦斯超限问题,保证高产高效工作面效能的发挥,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安全效益。
关键词 瓦斯超限 u%PluS%l”型通风方式
下载PDF
U+L型通风系统采空区瓦斯运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立华 《能源与节能》 2015年第9期182-183,共2页
为对U+L型通风系统下瓦斯富集区域进行确定,以开元煤矿205综采面为实际工程背景,运用Fluent对U+L型通风方式中采空区顶板垂向高度变化情况下、工作面推进采空区范围变化情况下及沿工作面宽度方向距离变化情况下的瓦斯浓度变化规律进行... 为对U+L型通风系统下瓦斯富集区域进行确定,以开元煤矿205综采面为实际工程背景,运用Fluent对U+L型通风方式中采空区顶板垂向高度变化情况下、工作面推进采空区范围变化情况下及沿工作面宽度方向距离变化情况下的瓦斯浓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得到了U+L型通风系统下的瓦斯分布运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uS%l FluENT 数值模拟 瓦斯运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U+L”型通风瓦斯运移规律研究
16
作者 刘洪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36,共3页
以山西沈家峁煤矿10101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系统分析了10101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流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综放工作面"U+L"型通风瓦斯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综采放顶工作面采用"U+L&qu... 以山西沈家峁煤矿10101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系统分析了10101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流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综放工作面"U+L"型通风瓦斯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综采放顶工作面采用"U+L"型通风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解决了综放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瓦斯超限问题,保证高产高效工作面效能的发挥,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安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运移 u%PluS%l”型通风系统 瓦斯聚集 采空区
下载PDF
“Y”和“U+L”型通风的安全、可行性探析
17
作者 张文华 《机械管理开发》 2015年第2期49-51,113,共4页
根据发生在煤矿回采工作面尾巷内的瓦斯爆炸事故,"Y"和"U+L"型通风的安全、可行性遭到了质疑,暴露出"Y"和"U+L"型通风方式的危险性,由此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实例进行解析,找到了"Y"和... 根据发生在煤矿回采工作面尾巷内的瓦斯爆炸事故,"Y"和"U+L"型通风的安全、可行性遭到了质疑,暴露出"Y"和"U+L"型通风方式的危险性,由此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实例进行解析,找到了"Y"和"U+L"型通风出现不安全因素的根源,提出了改变的方法和措施,为以后煤矿选择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 u%PluS%l 型通风安全 弊端缺陷分析 改变方法
下载PDF
“U”型外侧切口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华林 付加贵 邹华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U"型外侧切口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跟骨粉碎骨折患者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n=26)接受"U"型外侧切... 目的探讨"U"型外侧切口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跟骨粉碎骨折患者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n=26)接受"U"型外侧切口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n=26)接受"L"型切口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一般指标、Bhler角及Gissane角、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的Bhler角及Gissane角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均较术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AOFAS评分及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L"型切口,采用改良后的"U"型外侧切口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保证充足的手术视野和关节面复位效果,减少手术创伤及骨折并发症,总体安全性与稳定性较好,术后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粉碎骨折 u”型切口 l”型切口 内固定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优化应用
19
作者 韩东旭 《煤炭科技》 2023年第2期91-93,97,共4页
盛泰煤矿15201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出现瓦斯积聚现象,采用传统的瓦斯治理技术效果不明显,严重威胁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为此,决定对工作面原“U”形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利用巷道形成“U+L”形通风系统。实际应用中,优化后的通风系统减... 盛泰煤矿15201工作面回采期间上隅角出现瓦斯积聚现象,采用传统的瓦斯治理技术效果不明显,严重威胁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回采。为此,决定对工作面原“U”形通风系统进行优化,利用巷道形成“U+L”形通风系统。实际应用中,优化后的通风系统减小了采空区风压差,避免了采空区漏风现象,同时解决了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应用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上隅角瓦斯积聚 通风系统优化 u%PluS%l形通风 应用分析
下载PDF
偏W型通风系统瓦斯浓度场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明东 李英明 张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6-190,共5页
煤矿井下80%的瓦斯需要通过井下通风系统来排放,通风系统安全可靠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矿井的安全或危险程度,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瓦斯矿井中,现有的U型通风工作面风流瓦斯超限严重,实际生产中多通过改变通风方式来解决这一问... 煤矿井下80%的瓦斯需要通过井下通风系统来排放,通风系统安全可靠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矿井的安全或危险程度,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高瓦斯矿井中,现有的U型通风工作面风流瓦斯超限严重,实际生产中多通过改变通风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基于前人对采空区非均质多孔介质气体运移理论的研究,采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研究了U型、U+L型和偏W型通风系统的静压力场和瓦斯体积分数场。结果表明:与U型和U+L型通风相比,偏W型通风的静压力场和瓦斯流场发生了很大改变;偏W型通风系统工作面与采空区的压力差比U型小,抑制了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偏W型通风的漏风流由回风巷附近汇聚流出,形成漏风汇,采空区上隅角位置也由原来U型的轨道巷处转移至中间回风巷附近;在相同的瓦斯涌出和供风量下,偏W型通风工作面的风流瓦斯体积分数明显低于U型通风工作面,同时比U+L型工作面管理简单。将偏W型通风系统现场应用于段王矿090702工作面,对工作面瓦斯积聚的治理效果显著。研究表明,采用两边进中间回偏W型通风可以有效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和回风巷瓦斯超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安全 u型通风 u%PluS%l型通风 偏W型通风 瓦斯流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