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战后美国对以色列援助考察
1
作者 王新谦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2-86,101,共6页
由于美国和以色列的特殊关系,以色列是二战后累计得到美国援助最多的国家。美国对以色列不惜血本的、无条件的援助与它对其他中东国家附加条件的援助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可以预见,只要美国继续执行其单边主义政策和双重标准,包括在援... 由于美国和以色列的特殊关系,以色列是二战后累计得到美国援助最多的国家。美国对以色列不惜血本的、无条件的援助与它对其他中东国家附加条件的援助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可以预见,只要美国继续执行其单边主义政策和双重标准,包括在援助上使用双重标准,美国就难以在阿以冲突中充当公正的仲裁人。只要以色列继续站在美国一边,以色列也不可能摆脱其在阿拉伯世界的孤立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以色列 对外援助 双重标准
下载PDF
试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淑令 褚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9-823,共5页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是美以关系的晴雨表。以色列建国伊始,美国就通过援助拯救了这个新生国家,从而奠定了美以关系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主要以经济援助为主,军事援助所占比重很小。进入60年代,美国...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是美以关系的晴雨表。以色列建国伊始,美国就通过援助拯救了这个新生国家,从而奠定了美以关系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主要以经济援助为主,军事援助所占比重很小。进入60年代,美国对以援助总量和援助结构均发生明显转变,美以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转变是冷战背景下美国对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战略的调整,对中东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援助 军事援助 美以关系
下载PDF
“以色列游说集团”在巴以冲突中的作用探析
3
作者 杜赫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14-120,共7页
2021年5月爆发的巴以冲突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纷纷呼吁双方早日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以避免过度的流血牺牲。但美国却在联合国多次动用否决权阻碍停火草案的通过,并在冲突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情况下... 2021年5月爆发的巴以冲突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纷纷呼吁双方早日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以避免过度的流血牺牲。但美国却在联合国多次动用否决权阻碍停火草案的通过,并在冲突已经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情况下继续向以色列出售大批军火。这是美国偏袒以色列政策的一个缩影,该政策的主要推动者仍然是来自美国国内政治的重要力量——以色利游说集团。这个以美籍犹太人为主体的政治社团,长期致力于确保美国的对外政策有益于以色列的利益。在美国处理巴以问题的过程中,以色列游说集团时常扮演重要角色,它的存在是美国在应对此次巴以冲突中无法做到客观公正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以冲突 以色列游说集团 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
下载PDF
美国犹太组织与美以特殊关系的“危机” 被引量:7
4
作者 汪舒明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5-102,共28页
长期以来,美国和以色列都能有效管控相互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使双边关系中偶发的"危机"成为短期现象。但在奥巴马时期,围绕巴以和平进程和伊朗核危机等问题,美以特殊关系出现了最为持久的严重"危机"。从各自的政策立... 长期以来,美国和以色列都能有效管控相互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使双边关系中偶发的"危机"成为短期现象。但在奥巴马时期,围绕巴以和平进程和伊朗核危机等问题,美以特殊关系出现了最为持久的严重"危机"。从各自的政策立场出发,内塔尼亚胡政府和奥巴马政府都为积极争取美国犹太组织的支持而实施游说动员和反游说动员。前者采取"推右抑左"的策略,而后者则针锋相对地采取"扶左抑右"策略。面对美以关系危机,以"美以公共事务委员会"为代表的主流犹太组织则注意弥合双方的分歧和矛盾,努力管控和缓解危机。但在美以关系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这些组织难免滑向与奥巴马政府的直接或间接对抗,并成为美国国内党争的牺牲品而一再受挫。领导人之间的个性和理念上差异、国家利益的重要分歧,以及美国社会和美国犹太社团内部的极化现象,都给主流犹太组织有效管控美以关系"危机"带来了难度。在特朗普时代,美国主流犹太组织仍然非常强大,尽管借以发挥影响的国内环境发生了变化,但仍有望推动美以关系获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以特殊关系 美国犹太组织 美以公共事务委员会 奥巴马政府 特朗普
原文传递
尼克松政府对以色列核计划的反应
5
作者 石斌 李永奥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97,共15页
以色列至迟在1958年前即已启动其核计划,大约在1968年前后已事实上具备核能力。鉴于美国政府长期宣称防止核扩散是其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它当时究竟如何看待和处理以色列这个中东主要盟友的核武计划,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未解之谜。新... 以色列至迟在1958年前即已启动其核计划,大约在1968年前后已事实上具备核能力。鉴于美国政府长期宣称防止核扩散是其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它当时究竟如何看待和处理以色列这个中东主要盟友的核武计划,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未解之谜。新近开放的美国外交档案表明,在以色列跨过核门槛的关键时期,尼克松政府对以色列核计划所持的立场经历了一个蜕变过程。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最初主张尽可能遏止以色列核项目,继而转变为有条件地接受,最后则认可了尼克松和基辛格支持以色列核项目的立场。美国政府内部的立场最终统一,一方面是因为以色列核能力已经成熟,难以轻易逆转;另一方面是因为主要决策者出于其中东战略和国内政治考虑,无意因此影响美以同盟关系的大局。美国在核扩散问题上所奉行的双重标准,显然不利于全球防扩散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核武器 美国外交 国际安全 尼克松政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