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与术前睫状体脱离及眼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梁巍 郑雅娟 +2 位作者 赵婧 王丹 王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浅前房、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57例(472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入院时行UBM及眼压检查,将术前发生睫状体脱离且需行滤过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浅前房、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57例(472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入院时行UBM及眼压检查,将术前发生睫状体脱离且需行滤过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22例(26眼)列为A组,随机选取30例(32眼)非睫状体脱离且行滤过手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B组,将A、B2组合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浅前房分为浅前房组(C组)和非浅前房组(D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滤过术后浅前房、术前睫状体脱离与眼压的关系。结果 A、B2组患者所有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浅前房者14例(17眼),C、D组患者术前眼压分别为(49.90±4.70)mmHg(1kPa=7.5mmHg)、(3.71±3.02)mmHg;术后第1天眼压:C组(9.75±0.98)mmHg;D组(15.76±1.74)mmHg;眼压下降幅度:C组(38.30±4.33)mmHg、D组(19.04±2.72)mmHg;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C组与D组的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小梁虹膜夹角为0°的象限个数及小梁睫状体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虹膜晶状体夹角(C组:14.53°±0.44°;D组:12.74°±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前是否并发睫状体脱离与术后是否发生浅前房未见统计学相关性。术前眼压越高,虹膜晶状体夹角越大,治疗后眼压下降幅度越大,及术后第1天眼压越低,发生浅前房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睫状体脱离 浅前房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下载PDF
睫状体缝合术治疗睫状体脱离25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卢建民 张荷珍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治疗 2 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 2 1例 ( 84% )眼压提高到 8~ 2 1mmHg ,4例 ( 16% )眼压仍低于 4mmHg。结论 通过前房角镜及UBM确定睫状体脱离的... 目的 探讨睫状体脱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治疗 2 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 2 1例 ( 84% )眼压提高到 8~ 2 1mmHg ,4例 ( 16% )眼压仍低于 4mmHg。结论 通过前房角镜及UBM确定睫状体脱离的范围 ,在前房极浅检查房角困难时 ,UBM具有无创伤、准确、直观的优点。睫状体缝合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挫伤 睫状体脱离 睫状体缝合术
下载PDF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闻祥根 王燕 林晓峰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  2 5例术前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检查确诊为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导致长期低眼压 ,随后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结果  18例术后 1周~ 6月眼压恢复正常 ,其中 3例术后 3月分别进行了第 ... 目的 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  2 5例术前均行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检查确诊为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导致长期低眼压 ,随后行睫状体缝合复位术治疗。结果  18例术后 1周~ 6月眼压恢复正常 ,其中 3例术后 3月分别进行了第 2次手术或氩离子激光光凝而痊愈。结论 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治疗外伤性睫状体脱离 ,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检查对诊断及指导手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缝合复位术 临床观察 超声生物显微镜 外伤性低眼压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和房角镜判断窄房角结果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柳宁 邓娟 +2 位作者 王忠浩 蔡小于 张秀兰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2-805,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裂隙灯显微房角镜(房角镜)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对一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前房角分别进行UBM和房角镜检查,收集房角镜下Scheie分级为NⅢ和NⅣ的患眼...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裂隙灯显微房角镜(房角镜)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双盲法随机对一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前房角分别进行UBM和房角镜检查,收集房角镜下Scheie分级为NⅢ和NⅣ的患眼共102只眼(55例),将其房角镜检查结果与UBM检查结果进行等级相关统计学分析,并建立UBM和房角镜检查结果的判别分析。结果两者的检查结果在上方、鼻侧、下方及颞侧四个方位的检查结果中,鼻侧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最好(rs=0.694,P〈0.01),其次为上方(rs=0.545,P〈0.01),颞俱II(rs=0.426,P〈0.01),下方的检查结果一致隆最差(rs=0.357,P〈0.01)。建立房角镜与UBM两者的判别分析结果显示,鼻侧、上方、颞侧及下方的回代判别总判别符合率分别为86.3%、81.4%、74.5%及52.9%,交互验证符合率分别86.3%、81.4%、74.5%及52.9%。结论在窄房角的情况下,UBM和房角镜检查的结果在不同方位一致性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房角镜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原文传递
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挫伤性睫状体脱离 被引量:3
5
作者 崔汝霞 韩梅 高建民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53-554,共2页
目的 :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biomicroscopy ,UBM )在挫伤性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UBM检查 18例经前房角镜检查为睫状体脱离的患者及 7例眼挫伤后可疑睫状体脱离的患者 ,对睫状体脱离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 目的 :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 (ultrasoundbiomicroscopy ,UBM )在挫伤性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UBM检查 18例经前房角镜检查为睫状体脱离的患者及 7例眼挫伤后可疑睫状体脱离的患者 ,对睫状体脱离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经UBM检查 2 5例中 ,2 0例明确探查出睫状体巩膜的离断口 ,且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之间直接沟通 ,5例探查出睫状体完全与巩膜突脱离 ,未见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之间直接沟通。结论 :UBM检查不受屈光间质清晰度、眼压高低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挫伤性睫状体脱离的诊断较前房角镜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诊断 挫伤 睫状体脱离
原文传递
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患者眼压正常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华锋 周希瑗 王茜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24-92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患者眼压控制正常的机制。方法对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但眼压控制正常的16名患者进行包括一般眼科检查、UBM检查及前房角镜检查,寻找可能的房水排除途径。结果所有16只眼为瘢痕型滤过泡,虹膜... 目的初步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患者眼压控制正常的机制。方法对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但眼压控制正常的16名患者进行包括一般眼科检查、UBM检查及前房角镜检查,寻找可能的房水排除途径。结果所有16只眼为瘢痕型滤过泡,虹膜周切孔通畅;UBM检查滤过泡区域未发现结膜瓣及巩膜瓣下潜在腔隙;前房角镜检查全部患者内滤过口阻塞、房角开放均>1/2周。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但眼压控制良好眼可能并不存在特殊的房水引流途径,其原因多是由于术前对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或手术适应症掌握不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无功能滤过泡 前房角镜检查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文传递
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观察
7
作者 张利华 《医药论坛杂志》 2012年第12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钝挫伤所致外伤性睫状体断离12例12眼,初诊时眼压为0~10mm Hg(1mm Hg=0.133kPa)平均3.24mm Hg。12例全部行睫状体缝合固定术。结果... 目的探讨外伤性睫状体断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6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钝挫伤所致外伤性睫状体断离12例12眼,初诊时眼压为0~10mm Hg(1mm Hg=0.133kPa)平均3.24mm Hg。12例全部行睫状体缝合固定术。结果 12例手术治疗一次成功11例,2次成功1例;术后随访观察3~12个月,平均眼压14.16mm Hg,较术前明显提高(P≥0.005),术后视力较术前亦有明显提高。结论睫状体断离在眼部受钝挫伤后多见,常伴持续性低眼压及严重的视力下降,睫状体缝合固定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可明确诊断并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断离 临床特征 超声生物显微镜 睫状体复位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