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spatial Analysis of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and Tree Equity
1
作者 Jillian Gorrell Sharon R. Jean-Philippe +3 位作者 Paul D. Ries Jennifer K. Richards Neelam C. Poudyal Rochelle Butler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In recent decade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have become more pronounced and more widely examined. Despite grea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our current societies still experience great spatial disparity in urban forest a... In recent decade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have become more pronounced and more widely examined. Despite grea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our current societies still experience great spatial disparity in urban forest acces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are measurable phenomenon that are being experienced by the world’s most urbanized areas, including increased summer high temperatures and lower evapotranspiration from having impervious surfaces instead of vegetation and trees. Tree canopy cover is our natural mitigation tool that absorbs sunlight for photosynthesis, protects humans from incoming radiation, and releases cooling moisture into the air. Unfortunately, urban areas typically have low levels of vegetation. Vulnerable urban communities are lower-income areas of inner cities with less access to heat protection like air conditioners. This study uses mean evapotranspiration levels to assess the variability of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s across the state of Tennessee.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ed developed land surface cover in Tennessee creates measurable changes in atmospheric evapotranspiration. As a result, the mean evapotranspiration levels in areas with less tree vegetation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surrounding forested areas. Central areas of urban cities in Tennessee had lower mean evapotranspiration recordings than surrounding areas with less development.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e need for increased tree canopy cove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Analysis Land Cover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uhiE) EVAPOTRANSPIRATION Tree Canopy Impervious Surface GIS Prediction Model GIS Machine Learning
下载PDF
石家庄城市热岛效应:从冠层、表层到土壤深层 被引量:2
2
作者 卞韬 任国玉 +2 位作者 刘思廷 范欣 贾文茜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9-419,共11页
利用石家庄城市气象站和附近2个乡村站2009~2012年的逐日地面气温、0~320 cm土壤温度资料,对比分析了石家庄站从冠层、表层到土壤深层的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效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2009~2012年年平均气温UHI强度为0.9℃,0... 利用石家庄城市气象站和附近2个乡村站2009~2012年的逐日地面气温、0~320 cm土壤温度资料,对比分析了石家庄站从冠层、表层到土壤深层的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效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2009~2012年年平均气温UHI强度为0.9℃,0~320 cm土壤温度UHI强度在-0.5~0.2℃之间,气温UHI强度明显强于土壤温度UHI。表层(0 cm)和浅层(5~40 cm)土壤温度基本表现为“热岛效应”,但深层(80~320 cm)土壤温度表现为“冷岛效应”,40~80 cm是二者的转换层位;深层土壤温度可能受局地气候影响呈现出局地性特点。2)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温UHI强度分别为1.1℃、0.6℃、0.7℃和1.3℃,夏季最弱,冬季最强。春季和夏季表层和40 cm以上土壤温度表现为热岛,80 cm以下表现为冷岛;秋季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均表现为冷岛,320 cm深度冷岛强度最强;冬季表层和80 cm以上土壤温度主要表现为热岛,320 cm深度表现为冷岛;土壤表层热岛强度季节性变化,与气温的基本一致,其物理机制相似。3)各月气温UHI强度在0.5~1.6℃之间,1月最强,7月和10月最弱。表层和40 cm以上土壤温度一般在1~7月和12月表现为热岛,UHI强度多为6月最强,8~11月表现为冷岛;80 cm以下土壤温度多数月份表现为冷岛。4)年和四季平均气温UHI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年和四季表层土壤温度UHI强度也有较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但随土壤深度加大,土壤温度UHI强度的日变化逐渐减弱,并最终转化为冷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 城市热岛效应 气温城市热岛 地温城市热岛 季节变化 日变化
下载PDF
A "Trojan" in Climatic Change: The Urban Effect
3
作者 J. Quereda Sala E. Monton Chiva J. Escrig Barber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1年第11期1526-1536,共11页
This paper sets out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plan aimed at analysing the thermal processes inherent to the urbanisation effect. Although this effect is undeniable, the extent of its impact i... This paper sets out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research plan aimed at analysing the thermal processes inherent to the urbanisation effect. Although this effect is undeniable, the extent of its impact is a matter of controversy.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show both the nature of the phenomenon and its considerable magnitude. Failure to take this process into account might seriously bias any analysis of thermal evolution, the cornerstone of the climate change hypo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ERATURES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uhi HOMOGENEITY climatic change.
下载PDF
重庆地区城郊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郑箐舟 何军 +4 位作者 李深智 邓承之 吴志鹏 黄萧霖 吴瑕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9-1097,共9页
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热岛/干岛效应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居环境,城区居民面临着健康风险。要制定缓解、控制措施,必须要明确城市化的大气环境效应形成和演化规律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以快速城市化的重庆市为例,基于重庆... 在全球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热岛/干岛效应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居环境,城区居民面临着健康风险。要制定缓解、控制措施,必须要明确城市化的大气环境效应形成和演化规律对人居环境的影响。以快速城市化的重庆市为例,基于重庆市内15个国家气象站点1980-2020年平均气温、湿度和风速逐日观测资料,采用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量化得到了各站点的人体舒适度,并利用ArcGis软件中反距离加权模型(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进行空间插值,得到每个时间段人体舒适度的空间分布演化情况。另外对比分析了城郊气象站点平均气温、饱和水汽压差和相对湿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并结合城市化进程数据,重点检测了重庆市人居热环境随城市化进程演化的趋势,评估了城市化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饱和水汽压差的高值区与相对湿度的低值区发展方向与建成区扩张方向基本一致,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高温组团;(2)城市与郊区站点平均气温和饱和水汽压差均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但城区站点变“干”变“热”趋势更加明显,热岛/干岛效应显著;(3)城区站点热不舒适日数和冷不舒适日数分别以3.5 d·(10a)^(-1)、-3.6d·(10a)^(-1)的速率呈现出显著性趋势(P<0.05),而郊区站点年际变化较为稳定,城市化使得人体舒适度往炎热不舒适的方向发展;(4)相较于城市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城郊站点年热不舒适度日数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增大,最大差距一年能达到30 d左右。整体上,重庆市城市发展方向与人居热环境空间演化格局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该研究旨在探明重庆市城市化引起的人体舒适度的演化规律,为缓解城市热岛/干岛效应提供直接的科学参考,力求为城市总体规划、改善城市热环境、打造“宜居宜游城市”提供定量化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舒适度指数 城市热岛 城市干岛 大气环境效应 城郊差异
下载PDF
近10年来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变化及环境效应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6
5
作者 王郁 胡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8,共8页
根据1993~2003年北京地区气象台站7、8月的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近10年来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水平范围扩大到近郊区和远郊区的通州,分布特征也由“单中心”转变为“多中心”;平均热岛... 根据1993~2003年北京地区气象台站7、8月的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近10年来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北京夏季城市热岛的水平范围扩大到近郊区和远郊区的通州,分布特征也由“单中心”转变为“多中心”;平均热岛强度呈逐渐增强趋势,在夏季出现了强热岛;北京夏季出现热岛和强热岛的天数激增,7月最大热岛强度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热岛的强度和水平分布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由于热岛效应使城区增温显著,北京夏季的高温日(Tmax≥35℃)也逐年增多.本文还指出朝阳区气象观测站由于周围高大植被的影响,观测资料已不具备城区代表性.同时也证明绿化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是极为有效的.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北京城市发展和规划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夏季城市热岛 热岛强度 环境效应 高温日
下载PDF
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彭少麟 叶有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63,共5页
在综合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形成的特殊城市气候,是现代都市的典型气候特征之一。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它的形成与城市下垫面性质和城市能耗等许多因子... 在综合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形成的特殊城市气候,是现代都市的典型气候特征之一。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它的形成与城市下垫面性质和城市能耗等许多因子有关。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空气动力学、城市森林规划、城市色彩规划、城市能源规划以及城市规模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城市规划部门和有关专家应根据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以期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规划 影响
下载PDF
杭州湾北岸持续热浪天气特点及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陆琛莉 范晓红 +1 位作者 宋文英 张雪慧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9-335,共7页
伴随21世纪的到来,杭州湾北岸持续热浪事件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强、出现的气温极值高。使用NCEP资料和天气学方法,对4次持续热浪过程进行分析,在副高持续增强脊线北移至30°N,当高层南亚高压分裂东移,高低空... 伴随21世纪的到来,杭州湾北岸持续热浪事件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强、出现的气温极值高。使用NCEP资料和天气学方法,对4次持续热浪过程进行分析,在副高持续增强脊线北移至30°N,当高层南亚高压分裂东移,高低空负涡度出现垂直叠加,或因台风外围环流影响,出现强烈的下沉和晴空辐射增温,再加上平流增温、以及前期持续高温的累积效应等综合因素,杭州湾北岸出现持续区域热浪。21世纪以来,持续热浪期间,白天高温和酷热时长都出现延长,且酷热时长延长得更明显。此外,嘉兴日照时数出现减少,而气温仍较快升高的现象可能与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的城市"热岛效应"有关。目前,杭州湾北岸城市群"热岛效应"已经综合影响到热浪期间城市间的温差关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热浪 酷热时长 城市温差 热岛效应
下载PDF
试议“凉爽城市”的建设 被引量:2
8
作者 申绍杰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8-41,59,共5页
城市热岛效应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对于城市正常生活的干扰日趋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夏季舒适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凉爽城市”,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参与 ,因此城市管理部门的协调... 城市热岛效应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对于城市正常生活的干扰日趋严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夏季舒适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凉爽城市”,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参与 ,因此城市管理部门的协调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从城市、建筑、制冷设备节能等几个环节来探讨缓解热岛强度、节约能源的方法和策略 ,并根据这些方法、策略 ,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提出创建“凉爽城市”的着手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爽城市 城市热岛效应 微气候 规划管理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结合城市设计的城市热岛效应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冰 李昊 贾杨 《华中建筑》 2019年第1期73-75,共3页
该文通过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及其形成机理,阐述其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对热岛效应的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措施,从热岛效应的所属范畴、评估指标和评估尺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城市设计的热岛效应评价所存在... 该文通过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及其形成机理,阐述其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标准中对热岛效应的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措施,从热岛效应的所属范畴、评估指标和评估尺度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目前城市设计的热岛效应评价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城市设计中应该从减少人为热释放量、降低室外环境的壁面辐射、提高室外潜热交换量入手,缓解热岛效应;对热岛效应的评价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城市设计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下载PDF
成都市夏季热岛效应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微 程武学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883-886,共4页
利用MODIS温度产品,计算出成都市2009—2013年的夏季地表温度,并通过对其进行分等,划分出热岛区域,通过建立转移矩阵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成都市夏季热岛效应动态变化特点,成都市夏季热岛区分布区域从成片分布逐渐形成多个小的... 利用MODIS温度产品,计算出成都市2009—2013年的夏季地表温度,并通过对其进行分等,划分出热岛区域,通过建立转移矩阵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成都市夏季热岛效应动态变化特点,成都市夏季热岛区分布区域从成片分布逐渐形成多个小的热岛中心;从2009—2013年,成都市夏季热岛范围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2009—2013年,成都市夏季地表温度等级变化较大,占了95%以上,上升区和下降区变化基本持平,呈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动态变化 夏季 成都市 MODIS
下载PDF
上海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系统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新军 敬东 张凤娥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2期113-117,共5页
上海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城市,其城市热岛效应在近年来有减弱的趋势。该文分析了这一趋势与近年来上海城市绿地建设的关系,提出了减轻热岛效应的城市绿地建设措施,并对上海市绿地系统的构建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城市热岛 热岛效应 城市绿地 规划
下载PDF
重庆市夏季气温及热岛效应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516-6519,共4页
对2000-2006年重庆市的气候变化做了详细分析,并对重庆主要城区万州、涪陵、江津、沙坪坝和北碚近7年的气温及热岛效应变化做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06年重庆市夏季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除去气候异常的2006年,重庆市年均升温0.... 对2000-2006年重庆市的气候变化做了详细分析,并对重庆主要城区万州、涪陵、江津、沙坪坝和北碚近7年的气温及热岛效应变化做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000~2006年重庆市夏季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除去气候异常的2006年,重庆市年均升温0.08 ℃,热岛强度保持在0.5~0.7 ℃,为弱热岛强度;②主要城区夏季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万州(27.9 ℃)〉沙坪坝(27.5 ℃)〉涪陵(27.4 ℃)〉北碚(27.3 ℃)〉江津(27.2 ℃);年增温(除去2006年)从高到低依次为:沙坪坝(0.12 ℃)〉江津(0.10 ℃)〉涪陵(0.08 ℃)=北碚(0.08 ℃)〉万州(0.02 ℃);平均热岛强度由高至低依次为:万州(1.5 ℃)〉涪陵(1.0 ℃)〉沙坪坝(0.9 ℃)=北碚(0.9 ℃)〉江津(0.8 ℃);③除了万州区夏季热岛强度呈缓慢减弱趋势外,其他城区(沙坪坝、涪陵、北碚、江津)热岛强度均呈增强趋势,夏季温度也呈同样的变化趋势,主要城区夏季最低温度全部出现在200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夏季气温 热岛效应
下载PDF
杭州湾城市群热岛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强 周锁铨 +3 位作者 向亮 荆大为 顾婷婷 石建红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5-401,418,共8页
利用1970-2006年的常规气象站温度观测数据和Landsat-5TM影像,选取杭州湾三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站和乡村站,根据亮度温度计算模型反演三个研究区域的亮度温度,研究杭州湾地区城市热岛效应37年来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利用1970-2006年的常规气象站温度观测数据和Landsat-5TM影像,选取杭州湾三个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站和乡村站,根据亮度温度计算模型反演三个研究区域的亮度温度,研究杭州湾地区城市热岛效应37年来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杭州湾地区城市热岛效应37年来显著增强,热岛强度以0.13℃/10年的速率加剧,热岛强度在2001年最强。分析三个地区1970-2006年的热岛强度时间演变,杭州地区最强、绍兴地区次之、宁波地区最弱;(2)杭州地区、绍兴地区、宁波地区热岛强度与人口的关系模型,显示相关系数分别为0.8695、0.8366、0.9287,表明城市热岛强度变化与城市人口变化呈线性正相关关系;(3)三个地区城市热岛强度的空间特征表明,绍兴地区的热岛强度明显强于其他两个地区,杭州地区次之,宁波地区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亮度温度 杭州湾 热岛强度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龙岩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金堂 白帆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1-45,共5页
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为研究区域,使用2014年8月30日的Landsat8影像数据,采用辐射传导方程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分析热岛强度空间分布及其与植被覆盖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龙岩市新罗区主城区具有明显的热岛效应,且热岛强度与植... 本文以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为研究区域,使用2014年8月30日的Landsat8影像数据,采用辐射传导方程法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分析热岛强度空间分布及其与植被覆盖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龙岩市新罗区主城区具有明显的热岛效应,且热岛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地表温度反演 辐射传导方程法 Landsat8 热岛强度指数
下载PDF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硬质景观设计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丹宁 刘东云 王鑫 《风景园林》 2022年第8期71-78,共8页
在城市环境中,硬质景观具有表面温度高、显热通量大的特点,对城市的小气候条件、整体的绿地品质、居民的游憩质量和热舒适度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热岛(UHI)效应。因此,对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优化十分重要。通过文... 在城市环境中,硬质景观具有表面温度高、显热通量大的特点,对城市的小气候条件、整体的绿地品质、居民的游憩质量和热舒适度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热岛(UHI)效应。因此,对城市硬质景观的设计优化十分重要。通过文献梳理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总结了减轻UHI效应不利影响的四大硬质景观设计方法,包括空间几何形态设计、使用凉爽材料、搭配软质景观、外部机械降温。并针对以上方法的降温机制、环境适用条件、现状研究缺陷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厘清硬质景观的热效应研究进展,为城市微气候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城市景观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uhi)效应 硬质景观 凉爽材料 遮阴降温 蒸发冷却
下载PDF
大西安都市圈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分布特征及AOD对热岛强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秀娟 王旭红 +3 位作者 牛林芝 韩海青 郑玉蓉 张秀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66-1580,共15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以及城市气溶胶污染的加重,城市热岛效应(UHI)日益明显。以大西安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2018年MODIS LST数据提取了大西安近16 a的地表温度信息,基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Pearson相关分析和R/...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以及城市气溶胶污染的加重,城市热岛效应(UHI)日益明显。以大西安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利用2003—2018年MODIS LST数据提取了大西安近16 a的地表温度信息,基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Pearson相关分析和R/S分析法等方法研究分析了大西安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分布特征,剖析了城市热岛强度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定量评估了气溶胶对城市热岛效应的贡献。结果表明,(1)大西安都市圈在2003—2018年间白天平均地表温度为21.68℃,夜晚为7.28℃,年均和季均地表温度均呈现上升趋势,整个研究区地表温度在空间上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2)全年昼夜平均地表温度变化率分别为0.123℃·a^−1和0.051℃·a^−1。从四季地表温度趋势检验结果来看,夏季白天(P<0.01)和冬季白天(P<0.05)均呈现上升趋势;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夜晚也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分别通过了0.05、0.05和0.01的显著性检验。(3)影响全年白天城市热岛强度的主要因素是NL、EVI、人口密度和不透水表面,在夜间影响因素主要为NL、AOD和不透水表面,其中,不透水表面是影响城市热岛的最直接因素。(4)估算得到气溶胶对稳定城市区域夜间UHI的贡献为(1.64±0.16)℃,对城市区域夜间UHI的贡献为(1.92±0.14)℃,由于城市区域周边工业工厂较多,因此气溶胶污染相比稳定城区较高。然而,通过治理气溶胶污染可以有效地缓解夜间城市热岛现象和热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地表温度 城市热岛强度 气溶胶 大西安都市圈
下载PDF
城市热岛效应热点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7
作者 黄良美 邓超冰 黎宁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年第4期54-58,共5页
概述了国内外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热点及不足,探讨了时空替代性、评价指标合理性、模拟空间尺度适宜性及理论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等问题,指出未来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应注重新方法与新思路的集成、城市群热岛效应监测、城市热岛与全球异常环境要... 概述了国内外城市热岛效应研究热点及不足,探讨了时空替代性、评价指标合理性、模拟空间尺度适宜性及理论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等问题,指出未来城市热岛效应研究应注重新方法与新思路的集成、城市群热岛效应监测、城市热岛与全球异常环境要素间的生态关联性、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生态途径与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暖 城市群 环境异常变动因子 城市热岛效应
下载PDF
基于气温日较差的西宁热岛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永晴 尹继鑫 +4 位作者 赵娟 沈洁 朱宝文 谢启玉 余学英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8年第2期58-61,共4页
本文选取西宁(城区)、湟中(南郊)、互助(北郊)3个气象观测站1986~2015年最高和最低温度资料,研究分析基于气温日较差的西宁热岛效应。结果表明,近30年城区、北郊年平均日较差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0.15和0.29℃/10a,年代际分析... 本文选取西宁(城区)、湟中(南郊)、互助(北郊)3个气象观测站1986~2015年最高和最低温度资料,研究分析基于气温日较差的西宁热岛效应。结果表明,近30年城区、北郊年平均日较差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0.15和0.29℃/10a,年代际分析表明21世纪10年代城区日较差距平偏低最多为0.73℃,日较差存在周末效应;城区日较差下降速率快于郊区,日较差变化趋势春季为正,其余各季为负,城区冬季变化显著,大于郊区;城区日较差逐渐减小,说明城市浑浊度逐年增加,热岛效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较差 趋势 热岛效应 周末效应
下载PDF
植物资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功能性研究
19
作者 王方 马晓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177-6183,共7页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性,以及其在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通过对上海市和纽约市中央公园的绿化策略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植物配置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中的关键作用。...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性,以及其在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通过对上海市和纽约市中央公园的绿化策略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植物配置在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上海的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策略有效利用有限空间,而纽约的中央公园则通过保持广泛的生物多样性来维护其生态系统。此外,本研究还讨论了植物配置的最佳实践,包括适地适树、多样性原则和可持续管理。本研究为城市规划者和环境科学家提供了关于如何通过园林景观设计有效应对城市环境挑战的具体实践指导,还强调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对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景观设计 城市热岛效应 生态功能 植物配置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Urban effects and summer thunderstorms in a tropical cyclone affected situation over Guangzhou city 被引量:8
20
作者 MENG WeiGuang1,3,YAN JingHua1 & HU HaiBo2 1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Marine Meteorology,Chinese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Guangzhou 510080,China 2 Institute of Urban Meteorology,CMA,Beijing 100089,China 3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evere Weather,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12期1867-1876,共10页
With data mainly from Guangzhou mesonet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AWS),Guangzhou Doppler Radar and satellite TBB data,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UHI) over Guang-zhou City were analyzed in ... With data mainly from Guangzhou mesonet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AWS),Guangzhou Doppler Radar and satellite TBB data,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urban heat island(UHI) over Guang-zhou City were analyzed in a tropical cyclone affected situation for early August 2005.In particular,two thunderstorms occurring during this period respectively at the night of 4 August and in the afternoon of 7 August were investigat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understorms and the UHI.Results showed that two thunderstorm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UHI effects.UHI induced local air convergence and initiated the thunderstorm convections.Both cases showed a general agreement in time and space for the locations of maximum UHI,convergence,convection,and pre-cipitation.Convection was found to be more favorable to developing in time periods and locations with stronger intensity of UHI.Analysis also showed that,due to the urban effects,both thunderstorms got strengthened when moving over Guangzhou City,with maximum radar echoes observed right over the urban area and precipitation located within the city.All these features reveal that two thunderstorms were urban-induced st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MER thunderstorms URBAN heat ISLANDS (uhi) URBAN effects tropical cyclon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