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对UIO-66-2OH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石雄 黄凤兰 +3 位作者 宾月景 韦玉彩 唐雪丽 廖蓓玲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65-1474,共10页
实际废水中存在的离子会对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产生影响。以ZrCl4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2OH。通过红外(IR)、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 实际废水中存在的离子会对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产生影响。以ZrCl4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2OH。通过红外(IR)、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UIO-66-2OH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水中常见的金属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探索UIO-66-2OH的光催化性能。研究发现,金属阳离子Fe^(3+)和无机阴离子HCO_(3)^(-)、CO3_(2)^(-)可以加快光催化降解的速度。然而,金属离子Na^(+)、K^(+)、Ca^(2+)、Mg^(2+)、Cu^(2+)和无机阴离子Cl-、SO4_(2)^(-)、PO43-会抑制光催化性能,且离子价态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uio-66-2oh 离子影响 性能
下载PDF
UiO-66-(COOH)2对水溶液中In(Ⅲ)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冯建 戴松桓 +2 位作者 徐羽靓 谢蒙 李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5-372,共8页
以水作溶剂,采用简单的回流法合成了一种稳定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COOH)2,并首次将其用于In(Ⅲ)离子的吸附分离。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N2吸附-脱附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 以水作溶剂,采用简单的回流法合成了一种稳定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COOH)2,并首次将其用于In(Ⅲ)离子的吸附分离。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N2吸附-脱附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讨了pH值、接触时间和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材料吸附In(Ⅲ)离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3.0、温度为303 K的条件下,UiO-66-(COOH)2对In(Ⅲ)的最大饱和吸附容量可达84.29 mg/g,优于大多数文献的报道值;整个吸附过程在90 min左右完成,且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而吸附动力学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其可能的吸附机理是UiO-66-(COOH)2中的羧基与In(Ⅲ)离子的配位作用。此外,该材料能够实现重复使用,且在Na(Ⅰ)、K(Ⅰ)、Mg(Ⅱ)、Cu(Ⅱ)、Zn(Ⅱ)和Ni(Ⅱ)等竞争性金属离子的存在下,对In(Ⅲ)仍具备较好的吸附选择性。研究结果为含铟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途径,也进一步拓展了MOFs材料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uio-66-(COoh)2 吸附 金属有机骨架
下载PDF
UiO-66-NH_(2)负载甲硝唑及其体外缓释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王萍萍 田鑫 +1 位作者 茹丹丹 张建永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12-318,共7页
目的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UiO-66-NH_(2)为药物载体,负载甲硝唑(MTZ),探究UiO-66-NH_(2)负载甲硝唑的体外缓释的能力。方法采用核磁(1H-NMR)、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氮气物理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对UiO-66-NH_... 目的以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UiO-66-NH_(2)为药物载体,负载甲硝唑(MTZ),探究UiO-66-NH_(2)负载甲硝唑的体外缓释的能力。方法采用核磁(1H-NMR)、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氮气物理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对UiO-66-NH_(2)、MTZ@UiO-66-NH_(2)、R-MTZ@UiO-66-NH_(2)等MOFs材料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检测载药及缓释效率。结果1H-NMR结果证实用溶剂热法制备出药物载体UiO-66-NH_(2)。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氮气物理吸附-脱附表征结果表明,利用浸渍法成功将甲硝唑负载到UiO-66-NH_(2)孔道内。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确定UiO-66-NH_(2)经过负载和缓释过程,晶体结构保持不变,骨架完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确定UiO-66-NH_(2)载药率为44.4%,在pH=7.4 PBS缓冲液(模拟人体血液pH环境)为体外缓释介质中,体外缓释时间长达83.5 h,缓释率为83.2%。结论实验结果证实,经UiO-66-NH_(2)负载后的甲硝唑体外缓释能力较纯甲硝唑体外缓释能力更强。UiO-66-NH_(2)可有效延长甲硝唑体外缓释时间,提高缓释效率,是一种具有潜在价值的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甲硝唑 uio-66-NH_(2) 药物缓释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COOH)2吸附去除染料废水中的亚甲基蓝和罗丹明B 被引量:15
4
作者 生森森 刘佳祥 李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0-188,共9页
为提高对废水中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和罗丹明B(RhB)的吸附性能,引入羧基基团,制备了表面带负电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COOH)2。对所得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扫描电镜形貌分析、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热重分析、傅里叶... 为提高对废水中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和罗丹明B(RhB)的吸附性能,引入羧基基团,制备了表面带负电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COOH)2。对所得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扫描电镜形貌分析、N2吸附脱附等温线分析、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深入研究了UiO-66-(COOH)2对废水中MB和RhB两种染料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静电作用的影响,引入羧基基团后的UiO-66-(COOH)2对MB和RhB的吸附性能均优于UiO-66的,分别超出32.4%和51.8%,且远高于活性炭吸附剂及其他羧基修饰材料的吸附量;UiO-66-(COOH)2在pH为3~10的范围内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具有较强的pH适应性;吸附等温线拟合分析表明,UiO-66-(COOH)2对MB和RhB的吸附过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吻合;吸附动力学拟合分析表明,UiO-66-(COOH)2对MB和RhB的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吻合;经3次吸脱附循环后,UiO-66-(COOH)2对MB和RhB的吸附量分别减少了15.6%和22.5%,表明UiO-66-(COOH)2具有可再生循环使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uio-66-(COoh)2 亚甲基蓝 罗丹明B 吸附
下载PDF
Rh/UiO-66-NH_2催化1,4-丁炔二醇加氢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勇 潘越 +4 位作者 刘德蓉 袁涛 熊伟 冯岐 邱会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6-139,144,共5页
采用浸渍法将Rh Cl3浸渍于Ui O-66-NH2上,用异丙醇还原,制得Rh/Ui O-66-NH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活性中心金属Rh与底物1,4-丁炔二醇(BYD)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H2压力、反应时间等因素对1,4-丁炔二醇加氢制备1,4-丁烯二醇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浸渍法将Rh Cl3浸渍于Ui O-66-NH2上,用异丙醇还原,制得Rh/Ui O-66-NH2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活性中心金属Rh与底物1,4-丁炔二醇(BYD)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H2压力、反应时间等因素对1,4-丁炔二醇加氢制备1,4-丁烯二醇的影响。结果表明,Rh/Ui O-66-NH2催化剂负载量为5%时,以甲醇作为溶剂,催化剂活性中心金属Rh与底物1,4-丁炔二醇物质的量比1∶4 000,反应温度为140℃,H2压力4 MPa,反应时间30 min时,1,4-丁炔二醇转化率99. 2%,1,4-丁烯二醇选择性9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uio-66-NH2 催化加氢 1 4-丁炔二醇 1 4-丁烯二醇
下载PDF
负载UiO-66-NH2棉织物的制备及化学战剂降解性能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阳 沈晨康 +4 位作者 王碧佳 冯雪凌 毛志平 陶呈安 隋晓锋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1期8-15,25,共9页
提供了一种UiO-66-NH2高效负载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功能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化学战剂催化降解效果。首先利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在预处理棉织物上原位生长UiO-66-NH2晶体... 提供了一种UiO-66-NH2高效负载棉织物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功能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化学战剂催化降解效果。首先利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溶剂热合成法在预处理棉织物上原位生长UiO-66-NH2晶体,由此制备的负载UiO-66-NH2棉织物经10次皂洗后,其UiO-66-NH2负载量无明显变化,表明该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皂洗牢度。此外该负载UiO-66-NH2棉织物对有机磷酸酯类化学战剂模拟物甲基对氧磷(DMNP)的催化降解转化率在210 min时高达70.73%,半衰期约为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原位生长 uio-66-NH2 降解 甲基对氧磷
下载PDF
甲苯在UIO-66及UIO-66-(CH_3)_2上的吸附 被引量:1
7
作者 秦卫平 《广东化工》 CAS 2013年第9期3-4,共2页
挥发性有机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甲苯在室外和室内都扮演者重要角色。因此无论是环境科学还是实验研究制备出能够有效去除甲苯的材料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UIO-66及UIO-66-(CH3)2有着高的水、热(773 K)稳定性而受到众... 挥发性有机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中,甲苯在室外和室内都扮演者重要角色。因此无论是环境科学还是实验研究制备出能够有效去除甲苯的材料就显得尤其重要。由于UIO-66及UIO-66-(CH3)2有着高的水、热(773 K)稳定性而受到众人的关注。本实验中,两种材料都显示出了对甲苯良好的吸附能力,因此,在去除甲苯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甲苯 uio-66 uio-66-(CH3)2
下载PDF
Pd/UiO-66催化一锅法合成2-丁基环己酮的研究
8
作者 薛伟洋 吴慧玲 +3 位作者 顾彬 刘梦洋 李敬美 孙承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166,共5页
制备了双功能Pd/UiO-66催化剂,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氦离子显微镜、氮气物理吸脱附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该催化剂在正丁醛-环己酮一锅法制备2-丁基环己酮反应体系中表现出良好的正丁醛转化率(100%)和2-丁基环己酮选择性(... 制备了双功能Pd/UiO-66催化剂,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扫描氦离子显微镜、氮气物理吸脱附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该催化剂在正丁醛-环己酮一锅法制备2-丁基环己酮反应体系中表现出良好的正丁醛转化率(100%)和2-丁基环己酮选择性(62.6%)。考察了反应温度、Pd负载量、催化剂投加量以及酮醛投料质量比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循环评价。结果表明,在循环过程中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反应活性和产物选择性没有下降,且催化剂结构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醛缩合 加氢 Pd/uio-66 一锅法合成 2-丁基环己酮
下载PDF
2,3,4-三羟基苯甲醛改性UiO-66-NH_(2)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松荣 李明杰 +2 位作者 柳文浩 黄文力 刘东方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0,共6页
采用2,3,4-三羟基苯甲醛改性UiO-66-NH_(2)制备了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3OH),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水体中铅离子的吸附。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初始pH、初始铅离子浓度和... 采用2,3,4-三羟基苯甲醛改性UiO-66-NH_(2)制备了新型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3OH),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水体中铅离子的吸附。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初始pH、初始铅离子浓度和含盐量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过程没有改变UiO-66-NH_(2)的晶体结构,且可以明显提高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在吸附剂投加量为1 g/L,铅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pH为5,反应时间为2 h的条件下,UiO-66-3OH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去除率为89.72%,比UiO-66-NH_(2)提高了近40个百分点。UiO-66-3OH对铅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8)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R^(2)=0.9925)。UiO-66-3OH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75.43 mg/g,是UiO-66-NH_(2)的2倍左右。值得注意的是,UiO-66-3OH是一种新型可回收利用的高效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_(2) 2 3 4-三羟基苯甲醛 吸附 铅离子
下载PDF
磁性UiO-66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对水体中硝基酚有机分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清香 任爽爽 +1 位作者 赵倩倩 陈志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3-852,共10页
以溶剂热法制备了Fe_3O_4@SiO_2-PSS@UiO-66结构的磁性多孔复合材料,并利用XRD,TEM,SEM,IR,TG,VSM和N2吸附-脱附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测试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磁性UiO-66复合材料是以球型Fe_3O_4为核,MOF为壳的核-壳结构,其表面的MOF... 以溶剂热法制备了Fe_3O_4@SiO_2-PSS@UiO-66结构的磁性多孔复合材料,并利用XRD,TEM,SEM,IR,TG,VSM和N2吸附-脱附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测试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磁性UiO-66复合材料是以球型Fe_3O_4为核,MOF为壳的核-壳结构,其表面的MOF层由多个立方多晶堆积组装而成,且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进一步研究了Fe_3O_4@SiO_2-PSS@UiO-66对2-硝基-1,3-苯二酚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量和2-硝基-1,3-苯二酚初始浓度在吸附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12h,吸附剂的用量为5 mg,2-硝基-1,3-苯二酚浓度为400 mg·L^(-1)时,最大吸附量为161.36 mg·g^(-1)。另外,磁性UiO-66复合材料对2-硝基-1,3-苯二酚高的吸附性能可能是由于UiO-66与2-硝基-1,3-苯二酚之间的静电作用以及二者之间苯环的π-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uio-66复合材料 2-硝基-1 3-苯二酚 吸附性能 静电引力 Π-Π作用
下载PDF
UiO-66基催化剂的酸调控及其在丁烯双键异构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宪飞 刘伟 +3 位作者 田林宇 李潘之 陈小平 任万忠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27,共7页
通过添加盐酸和乙酸调节剂成功合成了含有缺陷位点的UiO-66-HCl和UiO-66-HAC催化剂.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结晶度、粒径、形貌和孔结构得到优化,酸... 通过添加盐酸和乙酸调节剂成功合成了含有缺陷位点的UiO-66-HCl和UiO-66-HAC催化剂.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NH3程序升温脱附等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结晶度、粒径、形貌和孔结构得到优化,酸量提高.丁烯原料的评价结果表明:添加调节剂制备的含有较多缺陷位点的UiO-66显著提高了2-丁烯双键异构生成1-丁烯的催化性能;当反应温度为360℃、体积空速为12 h-1时,UiO-66-HAC催化丁烯双键异构生成1-丁烯的收率高达12.7%,选择性高达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调节剂 2-丁烯 1-丁烯 双键异构
下载PDF
UiO-66-X改性聚酰胺纳滤膜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鹿 邓慧宇 +3 位作者 邦宇 陈庆春 金天翔 那兵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1-3038,3047,共9页
为构建反“trade off”效应纳滤膜,分别考察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NH_(2)和UiO-66-(COOH)_(2)对聚酰胺纳滤膜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两者的引入均能增强膜的亲水性,提高水通量和抗蛋白质吸附性能。与预期脱盐效果不同,和不加MOFs的... 为构建反“trade off”效应纳滤膜,分别考察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UiO-66-NH_(2)和UiO-66-(COOH)_(2)对聚酰胺纳滤膜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两者的引入均能增强膜的亲水性,提高水通量和抗蛋白质吸附性能。与预期脱盐效果不同,和不加MOFs的聚酰胺纳滤膜相比,当UiO-66-(COOH)_(2)用量为0.01~0.03 g时,膜对MgCl_(2)的脱除率基本保持不变,但是对Na_(2)SO_(4)的脱除率明显下降。换用UiO-66-NH_(2)后,其用量处于0.01~0.04 g时,则能使膜对MgCl_(2)和MgSO_(4)的脱除率基本不变,同时增大通量。并且,含有UiO-66-NH_(2)膜的通量明显高于含有UiO-66-(COOH)_(2)的纳滤膜。当UiO-66-NH_(2)用量为0.03 g时(NF-NH_(2)-3),MgCl_(2)和Na_(2)SO_(4)的脱除率分别达到83%和95%,通量约为40.7 L/(m^(2)·h),是不加MOFs膜的2.6倍。将NF-NH_(2)-3用于去除水中双酚A,脱除率约为93%。预示该膜在硬水软化,含内分泌干扰化合物的废水处理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_(2) uio-66-(COoh)_(2) 纳滤膜 脱除双酚A
下载PDF
Zr-MOFs及其衍生物用于CO_(2)加氢制甲醇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学磊 左俊怡 +1 位作者 纳薇 高文桂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26,32,共6页
综述了Zr-MOFs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总结了近年来对Zr-MOFs催化剂进行离子掺杂、改变活性金属的位置、功能基团的改性修饰、改变活性组分、MOFs热解或部分热解等改性后催化剂在CO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应用及反... 综述了Zr-MOFs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因素;总结了近年来对Zr-MOFs催化剂进行离子掺杂、改变活性金属的位置、功能基团的改性修饰、改变活性组分、MOFs热解或部分热解等改性后催化剂在CO加氢制甲醇反应中的应用及反应机理;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MOFs CO_(2) 甲醇 uio-66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下载PDF
Metal-organic framework as a multi-component sensor for detection of Fe^(3+),ascorbic acid and acid phosphatase 被引量:2
14
作者 Hao Wang Xiuli Wang +2 位作者 Rong-Mei Kong Lian Xia Fengli Q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98-202,共5页
In this research,a hydroxyl group functionaliz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UiO-66-(OH)_(2),was synthesized as a "on-off-on" fluore scent switching nanoprobe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In this research,a hydroxyl group functionaliz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UiO-66-(OH)_(2),was synthesized as a "on-off-on" fluore scent switching nanoprobe for highly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Fe^(3+),ascorbic acid(AA) and acid phosphatase(ACP).UiO-66-(OH)_(2) emits yellow-green light under ultraviolet light,when Fe^(3+) was added,Fe^(3+) was chelated with hydroxyl group,the electrons in the excited state S_1 of the MOF transferred to the half-filled 3 d orbits of Fe^(3+),resulting in fluorescence quenching because of the nonradiative electron/hole recombination annihilation.AA could reduce Fe^(3+) to Fe^(2+),which can destroy the electron transfer between UiO-66-(OH)_(2) and Fe^(3+) after AA adding,resulted in nonoccurrence of the nonradiative electron transfer,leading to the recovery of UiO-66-(OH)_(2) fluorescence intensity.The probe can also be used to detect ACP based on the enzymolysis of 2-phospho-L-ascorbic acid(AAP) to produce AA.Benefitting from the hydroxyl group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iO-66,including the high porosity and large surface area,the developed UiO-66-(OH)_(2) showed extensive advantages as a fluorescent probe for detection of multi-component,such 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colorimetric detection,fast response kinetics and easy to operate,economical and secure.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use active group functionalized MOFs as a multicomponent sensor for these three substances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Hydroxyl functionalization uio-66-(oh)_(2) Multi-component detection
原文传递
Coordination of Copper Ion Crosslinked Composite Beads with Enhanced Toxins Adsorption and Thin‑Film Nanofbrous Composite Membrane for Realizing the Lightweight Hemodialysis 被引量:1
15
作者 Siping Ding Peiyun Li +1 位作者 Tonghui Zhang Xuefen Wang 《Advanced Fiber Materials》 SCIE CAS 2022年第3期556-570,共15页
In this study,a novel copper ion(Cu^(2+))crosslinked composites beads with components of sodium alginate(SA)as gel matrix and UiO-66-(COOH)_(2) 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nanoparticle as functional fller could efecti... In this study,a novel copper ion(Cu^(2+))crosslinked composites beads with components of sodium alginate(SA)as gel matrix and UiO-66-(COOH)_(2) metal organic framework(MOF)nanoparticle as functional fller could efectively adsorb toxins in dialysate.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optimized composite beads(Cu-SA/U-4)for creatinine reached 125.0 mg/g with a positive synergistic efect based on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and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which was 1.75 times and 1.50 times that of single component beads(Cu-SA)and UiO-66-(COOH)_(2) nanoparticle respectively.Furthermore,when the dialysis performance using thin-flm nanofbrous composite(TFNC)membrane was comparable,introduction of Cu-SA/U-4 beads into the dialysate allowed the volume of dialysate reduced to one-tenth of that without beads.Therefore,the coordination of such highly efcient adsorbent beads and TFNC dialysis membrane can economize the usage of the dialysate and contributes to realize lightweight hemodialysis.More importantly,we not only prepared a kind of composite bead via carefully designed strategy,but also proposed widely applicable idea of using adsorbents in combination with dialysis membrane to realize lightweight or miniaturized hemodi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RDINATION Sodium alginate uio-66-(COoh)_(2) Nanofbrous composite membrane Lightweight hemodialysis Synergistic efe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