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O 2粉末低温氧化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家诚 吴曙芳 +1 位作者 杨晓东 王良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9期205-208,共4页
本工作研究探索UO2粉末的低温预氧化工艺。分别以10和20℃/min的升温速度,将UO2粉末于流动空气中加热至900℃进行热分析,试验观测到第1个放热峰温度为224.6和239.7℃,第2个放热峰温度为367.0和381.7℃。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UO2粉末于... 本工作研究探索UO2粉末的低温预氧化工艺。分别以10和20℃/min的升温速度,将UO2粉末于流动空气中加热至900℃进行热分析,试验观测到第1个放热峰温度为224.6和239.7℃,第2个放热峰温度为367.0和381.7℃。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UO2粉末于240、382和815℃下氧化保温8 h后超化学计量铀氧化物UO2+x的物相组成。结果表明:UO2粉末在100^120℃下失去吸附水;在240℃氧化8 h后,有极少量的U3O7生成,382和815℃下氧化8 h后有U3O8生成。欲实现UO2低温烧结,获得2.25的最佳O/U原子比,可将UO2粉末预氧化工艺温度控制在240^37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 表面氧化 热分析 结构 低温烧结
下载PDF
Fe_3O_4/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对Hg^(2+)和UO_2^(2+)的吸附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利民 王一平 +1 位作者 刘峙嵘 黄群武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8-772,共5页
利用反相悬浮分散法和聚乙二胺改性制备成Fe_3O_4/壳聚糖磁性微球(PEMCS)以提高其氨基含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IR)、热重分析(TGA)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PEMCS对Hg^(2+)和UO_2^(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其吸附剂粒径小(15—30... 利用反相悬浮分散法和聚乙二胺改性制备成Fe_3O_4/壳聚糖磁性微球(PEMCS)以提高其氨基含量。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IR)、热重分析(TGA)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PEMCS对Hg^(2+)和UO_2^(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其吸附剂粒径小(15—30μm),吸附速率快;当氨基含量6.47mmol/g、pH<3时可选择性分离Hg^(2+)和UO_2^(2+),因Hg^(2+)能与Cl-形成络阴离子(HgCl_3^-),以离子交换机理吸附,而UO_2^(2+)则不能。对Hg^(2+)与UO_2^(2+)的饱和吸附容量q_m(mmol/g)分别为2.19与1.38。动力学数据采用Lagergrent拟合,对Hg2+与UO_2^(2+)的吸附速率常数k_(ad)(min^(-1))分别为0.087和0.055。UO_2^(2+)和Hg^(2+)可用1mol/LH_2SO_4脱附,UO_2^(2+)还可用2mol/LHCl脱附,脱附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壳聚糖 聚乙二胺 HG^2+ uo2^2+
下载PDF
UO_2、UC_2和UCO分子的结构和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红艳 陈长安 +1 位作者 孙颖 朱正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51-653,共3页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计算了UO_2、UC_2和UCO分子的结构和热力学函数,计算了固体U的振动内能Ev、振动和电子熵Sev,以及U在不同气氛(O2、C2、CO)中形成UO2、UC2和UCO晶体的ΔHf、ΔSf和ΔGf.结果表明,UO2晶体最稳定.
关键词 uo2 UC2 UCO 分子结构 热力学性质 密度泛函 电子熵
下载PDF
乙二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吸附Hg^(2+)和UO_2^(2+) 被引量:22
4
作者 周利民 王一平 黄群武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4-188,共5页
采用化学交联-种子溶胀法制得乙二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EMCS),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Hg2+和UO2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EMCS粒径为50-80μm,氧化铁质量分数(w)为16%,该吸附剂在pH<2.5时可选择性吸附Hg2+和UO22+,吸附容量随pH升高而增加... 采用化学交联-种子溶胀法制得乙二胺改性壳聚糖磁性微球(EMCS),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Hg2+和UO2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EMCS粒径为50-80μm,氧化铁质量分数(w)为16%,该吸附剂在pH<2.5时可选择性吸附Hg2+和UO22+,吸附容量随pH升高而增加;其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拟合为:ceq/Qeq=0.440 5ceq/Qm+0.584 0(Hg2+,r=0.996 0),ceq/Qeq=0.525 6ceq/Qm+1.343 4(UO22+,r=0.990 6);饱和吸附容量Qm分别为2.27,1.90 mmol/g,高于磁性壳聚糖微球MCS和壳聚糖微球CS;其吸附动力学可用Lagerg-ren方程拟合为:lg(Qeq-Q)=0.361 2-0.015 5t(Hg2+,r=0.982 1),lg(Qeq-Q)=0.302 7-0.011 2t(UO22+,r=0.992 5);对Hg2+,UO22+的吸附速率常数(kad)分别为0.036,0.026 min-1;EMCS可用1 mol/LH2SO4再生,脱附率大于90%,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壳聚糖 磁性微球 HG^2+ uo2^2+
下载PDF
胶原-单宁树脂的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UO_2^(2+)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孙霞 阮晓白 +2 位作者 孟献慈 廖学品 石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44-1349,共6页
以天然牛皮为原料,经胃蛋白酶处理制得水解胶原;通过胶原-黑荆树单宁-醛反应制备了胶原-单宁树脂(C-TR)吸附材料,并表征了材料的形貌,测定了材料的比表面积、热变形温度等性质。系统研究了C-TR对水溶液中UO2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TR... 以天然牛皮为原料,经胃蛋白酶处理制得水解胶原;通过胶原-黑荆树单宁-醛反应制备了胶原-单宁树脂(C-TR)吸附材料,并表征了材料的形貌,测定了材料的比表面积、热变形温度等性质。系统研究了C-TR对水溶液中UO2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TR对UO2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当温度为303K、pH=5.0、UO22+的初始浓度2.5mmol.L-1时,吸附容量达到1.49mmolU/g。升高温度,平衡吸附量增大。pH对吸附容量的影响较大,适宜的pH范围为5.0-6.0。C-TR对UO22+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可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C-TR对UO22+的吸附基本不受NaCl影响,该吸附材料可望用于海水中铀的富集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单宁 树脂 吸附剂 uo2^2+ 吸附
下载PDF
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UO_2^(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王乐乐 黄国林 +3 位作者 吕婷婷 彭炜 裘阳 张葭榕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34-1741,共8页
以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活化剂,超声法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MCGO),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UO_2^(2+)的吸附性能。SEM、FT-IR和XR... 以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原料,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活化剂,超声法制备了磁性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MCGO),并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UO_2^(2+)的吸附性能。SEM、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得了MCGO,且负载的Fe_3O_4尺寸为nm级。在温度为288K、pH=5.5、UO_2^(2+)初始浓度为160 mg/L、吸附时间为1.5h时,MCGO吸附容量为266.67mg/g。对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MCGO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为吸热自发过程。MCGO第1次重复利用率高达98.47%,经过6次吸附-脱附后,重复利用率仍有74.43%,具有较好的重复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纳米复合材料 超声法 uo2^2+ 吸附
下载PDF
用全胶凝法生产HTR-10陶瓷UO_2燃料核芯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志昌 唐亚平 +1 位作者 符晓铭 倪晓军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7-500,共4页
对用全胶凝法生产HTR-10临界量陶瓷UO2燃料核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给出了陶瓷UO2产品的检测结果:密度>98%理论密度,氧铀比=2.00,不圆度<1.05,直径=500±50μm,标准偏差<15μm,提供了主要工序的控制参数。通过对温度、水解... 对用全胶凝法生产HTR-10临界量陶瓷UO2燃料核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给出了陶瓷UO2产品的检测结果:密度>98%理论密度,氧铀比=2.00,不圆度<1.05,直径=500±50μm,标准偏差<15μm,提供了主要工序的控制参数。通过对温度、水解速度、胶液铀浓度、脱碳速度、还原-烧结升温程序、气氛等的控制,使质量达到了HTR-10燃料元件的设计要求,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本文还就若干关键技术:溶胶的质量控制、多喷嘴均匀分散、三功能回转真空干燥机等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气冷 uo2 燃料核芯 全胶凝工艺 陶瓷 二氧化铀 HTR-10 生产工艺
下载PDF
电沉积LEU UO_2靶件生产医用^(99)Mo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梁积新 沈亦佳 +5 位作者 吴宇轩 向学琴 于宁文 郭澍 吴久伟 罗志福 《同位素》 CAS 2018年第3期165-172,共8页
^(99)Mo是一种重要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采用低浓铀(LEU)靶件生产裂变^(99)Mo是发展趋势。本工作进行了电沉积UO_2靶件制备、靶件溶解以及99Mo化学分离等工艺研究,确定了电沉积LEU UO_2靶件制备医用裂变99Mo的工艺流程。研究表明,于不... ^(99)Mo是一种重要的医用放射性同位素。采用低浓铀(LEU)靶件生产裂变^(99)Mo是发展趋势。本工作进行了电沉积UO_2靶件制备、靶件溶解以及99Mo化学分离等工艺研究,确定了电沉积LEU UO_2靶件制备医用裂变99Mo的工艺流程。研究表明,于不锈钢管内壁上电沉积UO_2,在p H=7、电流0.5~2 m A/cm2、温度75~90℃、镀液中U浓度5 mg/mL条件下,经过约210 h电沉积,不锈钢管内壁上UO_2沉积层质量达到42 mg/cm^2;采用6 mol/L HNO_3溶解UO_2镀层。采用α-安息香肟沉淀法实现^(99)Mo与大量裂变产物的初步分离,采用阴离子交换法与活性炭色层法联用实现99Mo的纯化;纯化后的99Mo溶液中,杂质^(131)I、^(90)Sr、^(95)Zr、^(103)Ru、^(238)U活度与^(99)Mo活度比值分别为4.47×10^(-6)%、7.40×10^(-7)%、8.67×10^(-7)%、2.57×10^(-6)%、1.69×10^(-14)%,均小于《欧洲药典》规定值,满足医用要求。本工作建立了电沉积LEU UO_2靶件生产高纯医用裂变99Mo的工艺流程,为今后采用LEU技术生产医用裂变99Mo,进而实现其自主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99Mo LEU 电沉积uo2靶件 工艺流程
下载PDF
罗丹明B试法鉴定UO_2^(2+)用N-烯丙基-N′-(对苯磺钠)硫脲掩蔽Fe^(3+)的干扰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万山 许春萱 +1 位作者 钟瑞琴 张秀兰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88-189,共2页
以实验为基础 ,提出了用罗丹明 B试法鉴定 UO2 +2 时 ,用 N-烯丙基 - N′- (对苯磺酸钠 )硫脲掩蔽Fe3 +离子的干扰 .与传统的消除干扰的方法相比 ,具有条件容易控制 ,操作简便等优点 .
关键词 uo2^2+ 罗丹明B试法 N-烯丙基-N′-(对苯磺钠)硫脲 掩敝Fe^3+ 掩蔽剂 分析化学 离子鉴定 干扰消除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造UO_2燃料微球的流体力学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鑫 梁彤祥 +2 位作者 郭文利 赵兴宇 郝少昌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利用伯努利方程建立了在外胶凝工艺中喷嘴射流速度与压力罐液面高度、喷嘴射流速度与液面压强的关系式,并使用该关系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管道中整个流动过程是层流;液面高度对射流速度的影响非常小;由液面高度所造成的UO2微球直径的最... 利用伯努利方程建立了在外胶凝工艺中喷嘴射流速度与压力罐液面高度、喷嘴射流速度与液面压强的关系式,并使用该关系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管道中整个流动过程是层流;液面高度对射流速度的影响非常小;由液面高度所造成的UO2微球直径的最大偏差远小于微球的控制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uo2微球 流体力学计算 高温气冷堆
下载PDF
自辐射场下UO_2分子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安东 谢晶 +3 位作者 周玲玲 伍冬兰 阮文 罗文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1-524,共4页
铀原子和氧原子分别使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lativistic Effective Core Potential)和6-311+G (d)基组,采用优选的密度泛函 B3P86方法,研究了铀本身产生自辐射场(-0.005~0.005 a.u.)作用下UO2基态分子的能隙Eg和谐振频率ν.... 铀原子和氧原子分别使用相对论有效原子实势(Relativistic Effective Core Potential)和6-311+G (d)基组,采用优选的密度泛函 B3P86方法,研究了铀本身产生自辐射场(-0.005~0.005 a.u.)作用下UO2基态分子的能隙Eg和谐振频率ν.结果表明:能隙Eg=2.0028 eV、1.9974 eV,接近实验值2.1 eV, UO2在自辐射场中具有半导体性质;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3(σg )、弯曲振动频率ν2(πu )和对称伸缩振动频率ν1(σg)与实验值776.1 cm-1、225.2 cm-1、765.4 cm-1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 自辐射场 光谱
下载PDF
大晶粒UO_2燃料芯块堆内试验组件的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勇哲 徐西安 +2 位作者 张培升 王华荣 张汝娴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7-371,共5页
为了开发高性能的压水堆燃料,研制了大晶粒燃料芯块。试验燃料芯块具有高的235U富集度、小直径和大晶粒尺寸的特点。通过堆内辐照试验可以对不同制造工艺的燃料芯块进行评价和筛选,以便确定燃料制造工艺。为了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池... 为了开发高性能的压水堆燃料,研制了大晶粒燃料芯块。试验燃料芯块具有高的235U富集度、小直径和大晶粒尺寸的特点。通过堆内辐照试验可以对不同制造工艺的燃料芯块进行评价和筛选,以便确定燃料制造工艺。为了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池式研究堆中随堆考验,设计了一种试验组件,包含四根双包壳的燃料棒。双包壳燃料棒是在外包壳内装入两根单包壳燃料棒。试验组件直接由反应堆一次循环水冷却,不设专门的冷却回路。试验组件上安装了多种堆芯测量传感器,包括燃料中心温度热电偶、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和冷却剂出、入口温度热电偶,可以在线监测燃料试验参数。描述了大晶粒UO2燃料芯块的研制、试验燃料组件的研制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晶粒 uo2芯块 燃料辐照
下载PDF
UO_2薄膜制备和光学常数及厚度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秋云 赖新春 +3 位作者 白彬 张桂凯 罗丽珠 蒋春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6-1130,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UO2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利用反射光谱法测得了薄膜在400~1200n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通过对反射图谱进行数据拟合,得出UO2薄膜在450~950nm波长范... 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UO2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利用反射光谱法测得了薄膜在400~1200n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通过对反射图谱进行数据拟合,得出UO2薄膜在450~950nm波长范围内的折射率为2.1~2.65,消光系数约0.51,厚度为637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 薄膜 反射光谱 厚度 光学常数
下载PDF
UO_2核芯制备过程中分散滴球喷嘴内流动均匀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马林 郝少昌 +1 位作者 刘兵 邓长生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70,共6页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了UO2核芯颗粒制备过程中分散滴球步骤涉及的喷嘴腔体内部流场,特别对每个喷头出口的流量通量均匀性进行分析研究。系统考察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喷头流量通量均匀性的4种可能性因素:入流方向、喷孔... 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了UO2核芯颗粒制备过程中分散滴球步骤涉及的喷嘴腔体内部流场,特别对每个喷头出口的流量通量均匀性进行分析研究。系统考察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喷头流量通量均匀性的4种可能性因素:入流方向、喷孔的分布位置、喷孔的水平度和喷孔的大小。从模拟结果中可以发现,喷孔的大小是相对最关键因素,是导致颗粒尺寸不均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生产制作中要尤其关注喷头孔径的加工尺寸。流动方程理论验证了上述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分散喷嘴 uo2核芯 颗粒尺寸
下载PDF
掺钛UO_2微球烧结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辉 刘锦洪 +2 位作者 尹荣才 任萌 张嘉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85,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掺钛UO2微球,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等观察掺钛微球的微观组织、气孔分布、晶粒大小、钛元素分布以及用水浸渍法测量其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烧结温度下,掺入少量钛可明显提... 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掺钛UO2微球,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等观察掺钛微球的微观组织、气孔分布、晶粒大小、钛元素分布以及用水浸渍法测量其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烧结温度下,掺入少量钛可明显提高烧结性能。在实验条件下,最佳掺钛量为0.3%(质量分数)以内、烧结温度为1250~1350℃。研究了活化烧结机制,得出其物质迁移机制可能为加强阳离子扩散和剩余氧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研究了钛元素的分布,除固溶于UO2微球外,其他钛氧化物以游离相粒子形式富集在晶界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微球 活化烧结 晶粒尺寸 掺杂
下载PDF
制备致密UO_2核燃料芯核的外胶凝方法(Ⅰ)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志昌 张萍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9,共9页
文章研究了一种由UO_2(NO_3)_2溶液制备高温气冷核反应堆燃料芯核(φ200±20μm)的外胶凝方法,由UO_2(NO_3)_2、尿素、NH_4NO_3、水、聚乙烯醇、四氢糠醇、乙二醇组成的溶液,经振动喷咀分散成液滴后,先后在氨气和氨水中固化成微球... 文章研究了一种由UO_2(NO_3)_2溶液制备高温气冷核反应堆燃料芯核(φ200±20μm)的外胶凝方法,由UO_2(NO_3)_2、尿素、NH_4NO_3、水、聚乙烯醇、四氢糠醇、乙二醇组成的溶液,经振动喷咀分散成液滴后,先后在氨气和氨水中固化成微球。设计和控制几何因子、物理因子、极限流量、振动频率等四项参数,可获得均匀分散的胶滴。固化后的湿球经陈化、洗涤后即可缓慢干燥。此方法简单、湿球强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 胶凝 微球 核燃料 芯核
下载PDF
掺杂Cr_2O_3对UO_2芯块烧结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新海 魏国良 尹邦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25-1830,共6页
提高燃料燃耗的一个有效手段是通过增大UO_2晶粒尺寸来减少元件内部气体压力,在大晶粒UO_2芯块中,裂变气体到达晶界表面的距离增加,因而裂变气体的释放速率降低,元件内部气体压力的增高缓慢。本文研究了添加Cr_2O_3对UO_2晶粒尺寸的影... 提高燃料燃耗的一个有效手段是通过增大UO_2晶粒尺寸来减少元件内部气体压力,在大晶粒UO_2芯块中,裂变气体到达晶界表面的距离增加,因而裂变气体的释放速率降低,元件内部气体压力的增高缓慢。本文研究了添加Cr_2O_3对UO_2晶粒尺寸的影响。对纯UO_2、添加0.5%Cr_2O_3及5%Cr_2O_3 3种配方的芯块进行了试验,在5%H2-Ar保护下,以10℃/min和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 700℃,然后烧结2h或4h,对比纯UO_2芯块与添加Cr_2O_3的芯块发现,添加Cr_2O_3可有效增大晶粒尺寸;较长的烧结时间可促进晶粒长大;较低的升温速率也使晶粒长大。烧结过程产生液相烧结,液相浸润晶粒边界,促进晶粒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耗 大晶粒 uo2芯块 CR2O3 液相烧结
下载PDF
UO_2^(2+)·nH_2O和PuO_2^(2+)·nH_2O(n=2,4,5,6)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忠华 陈琦 +1 位作者 郑秀梅 魏锡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72-576,F005,共6页
首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铀酰和钚酰离子的几何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表明DFT方法也能用于含铀和钚重原子的化合物计算.然后对铀酰和钚酰水合离子的几何构型、Mulliken集居数分布以及铀酰(钚酰)与配体水分子的... 首先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研究了铀酰和钚酰离子的几何与电子结构,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符合,表明DFT方法也能用于含铀和钚重原子的化合物计算.然后对铀酰和钚酰水合离子的几何构型、Mulliken集居数分布以及铀酰(钚酰)与配体水分子的结合能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UO22+?5H2O和PuO22+?5H2O分别为铀酰和钚酰系列水合离子中最稳定的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2+ 理论研究 密度泛函理论(DFT) 计算结果 水合离子 DFT方法 电子结构 几何构型 铀酰 化合物 重原子 结合能 水分子 集居数 配合物 配体
下载PDF
新型羧酸类萃取剂仲壬基苯氧基乙酸萃取UO_2^(2+)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云逸 包伯荣 +2 位作者 乌东北 徐引娟 付继芳 《铀矿冶》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羧酸类萃取剂仲壬基苯氧基乙酸在硝酸体系中对铀(Ⅵ)的萃取性能及机制。考察酸度、萃取剂浓度等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发现,0.01 mol/L CA-100在pH 3.0~4.0之间萃取效果明显。pH为3.85时能够100%萃取铀。利用红外光谱... 研究了一种新型羧酸类萃取剂仲壬基苯氧基乙酸在硝酸体系中对铀(Ⅵ)的萃取性能及机制。考察酸度、萃取剂浓度等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发现,0.01 mol/L CA-100在pH 3.0~4.0之间萃取效果明显。pH为3.85时能够100%萃取铀。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萃合物成键特性,证明COO—参与了配位,萃取反应机制为阳离子交换反应,并提出了酸性条件下萃取反应方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壬基苯氧基乙酸 uo2^2+ 萃取
下载PDF
UO_2C_2O_4·TRPO配合物中有机磷的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一飞 袁建华 +2 位作者 梁俊福 焦荣洲 刘秀琴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7-223,共7页
以H2 SO4 HNO3 H2 O2 作氧化剂 ,采用湿式灰化法将UO2 C2 O4 ·TRPO配合物中的有机磷氧化成磷酸盐 ,并在 0 14mol/LH2 SO4 介质中 ,以水溶性聚乙烯醇为稳定剂 ,用碱性染料乙基紫与磷钼杂多蓝形成较高灵敏度的离子缔合物 ,在波长 ... 以H2 SO4 HNO3 H2 O2 作氧化剂 ,采用湿式灰化法将UO2 C2 O4 ·TRPO配合物中的有机磷氧化成磷酸盐 ,并在 0 14mol/LH2 SO4 介质中 ,以水溶性聚乙烯醇为稳定剂 ,用碱性染料乙基紫与磷钼杂多蓝形成较高灵敏度的离子缔合物 ,在波长 6 2 0nm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磷含量。结果表明 ,当溶液中质量比Rm(UO2 2 + /P)≤ 1 4× 10 3 ,Rm(C2 O4 2 - /P)≤ 8 8× 10 2 和Rm(C2 O2 2 - /P)≤ 3 6×10 4 (1次湿式灰化 )时 ,可在水相中直接显色测定磷。与聚乙烯醇 罗丹明B 磷钼杂多蓝测定磷的方法进行对照 ,结果符合良好。本法对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的平均转化率为 99 8%~ 10 1 1% ,磷的检测限为 0 0 2mg/L ,相对标准偏差为 3% ,回收率为 97%~ 1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o2C2O4·TRPO 配合物 有机磷 湿式灰化法 分光光度法 测定 乏燃料后处理 二氧化铀 TOPO流程 萃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