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UV-Q-TOF-MS建立玛咖的质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龙波 郝庆秀 +4 位作者 周利 杨健 陈敏 康利平 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4957-4963,共7页
为了确定玛咖中主要化学成分并建立其定量评价方法,对不同玛咖进行了质量评价。利用UPLC-UV-Q-TOF-MS技术结合对照品鉴定了玛咖中19个主要成分的结构,选择其中有紫外吸收、含量较高的7个化合物建立了其同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Acqu... 为了确定玛咖中主要化学成分并建立其定量评价方法,对不同玛咖进行了质量评价。利用UPLC-UV-Q-TOF-MS技术结合对照品鉴定了玛咖中19个主要成分的结构,选择其中有紫外吸收、含量较高的7个化合物建立了其同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I-ClassTM液相色谱系统,PDA检测器,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Cortecs C18+(2.1 mm×100 mm,1.6μm),乙腈-0.2%磷酸水为流动相(0.45 mL·min-1)梯度洗脱,柱温40℃,检测波长195 nm。对羟基苄基芥子油苷、苄基芥子油苷、9Z,12Z,15Z-N-苄基-十八碳三烯酰胺、9Z,12Z-N-苄基-十八碳二烯酰胺、N-(3-甲氧基苄基)-十六碳酰胺、N-苄基-十六碳酰胺、9Z-N-苄基-十八碳烯酰胺7个成分在玛咖中分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且线性良好(R2>0.999),线性范围较宽(0.197~4.980μg·mL-1到193.67~796.8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71%~103.9%。玛咖中芥子油苷类和玛咖酰胺类化合物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20%,0.20%;国产玛咖中,黄玛咖和黑玛咖中芥子油苷类质量分数相对较高(1.55%),白玛咖次之(0.93%),紫玛咖最低(0.76%);黄玛咖、紫玛咖和白玛咖中玛咖酰胺类质量分数接近(0.23%~0.29%),黑玛咖中质量分数最低(0.15%);秘鲁玛咖中2类化合物的含量都最低。该质量评价方法快速、准确,较为全面的反映了玛咖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为玛咖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玛咖酰胺 芥子油苷 uplc-uv-q-tof-ms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UPLC-UV-Q-TOF MS的僵蚕嘌呤(核苷)类成分多指标定量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邵尤欣 尚强 +4 位作者 郑文林 李东 郭伦 胡坪 章弘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2-999,共8页
嘌呤(核苷)是机体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主要遗传物质,但目前缺乏对僵蚕中该类成分的整体定量研究。该文采用ACE Excel 2 AQ水性柱(2.1 mm×150 mm,2μm)进行分离,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分别优化了样品提取与色谱条... 嘌呤(核苷)是机体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主要遗传物质,但目前缺乏对僵蚕中该类成分的整体定量研究。该文采用ACE Excel 2 AQ水性柱(2.1 mm×150 mm,2μm)进行分离,以10 m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分别优化了样品提取与色谱条件,建立了中药僵蚕中嘌呤(核苷)类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UPLC-UV)指纹图谱方法。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 MS)对9个特征峰物质进行二级鉴定,并对其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总结。其中,2′-甲氧基-鸟苷单磷酸、6-(β-羟基乙基氨基)-嘌呤、2′-甲氧基-腺苷单磷酸和N6-(2-羟乙基)-腺苷首次从僵蚕中鉴定。基于该方法,对其中的鸟嘌呤、尿苷、腺嘌呤、鸟苷、6-(β-羟基乙基氨基)-嘌呤、腺苷、N6-(2-羟乙基)-腺苷7个成分进行绝对定量测定。2′-甲氧基-鸟苷单磷酸和2′-甲氧基-腺苷单磷酸因缺乏对照品,采用相对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成分的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耐用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5.0%,7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检出限(LOD)为0.266~0.474μg/mL,定量下限(LOQ)为0.843~1.58μg/m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0%~101%,RSD不大于3.4%。采用该方法对13批不同产地僵蚕药材进行分析,发现各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为僵蚕的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蚕 嘌呤(核苷) 指纹图谱 多指标定量 UPLC-UV-Q-TOF MS
下载PDF
基于UV法和UPLC-Q-TOF/MS技术分析对叶百部加工前后生物碱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思宇 杨丹丹 +3 位作者 傅静 张莹 袁洁丽 王孝勋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9年第2期9-12,共4页
目的采用UV和UPLC-Q-TOF/MS两种方法比较对叶百部加工前后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变化,为产地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对叶百部产地加工前后生物碱进行分析。结果对叶百部总生... 目的采用UV和UPLC-Q-TOF/MS两种方法比较对叶百部加工前后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变化,为产地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紫外分光光度计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对叶百部产地加工前后生物碱进行分析。结果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含量加工前后变化不明显;湖北宜昌宜都加工后对叶百部生物碱中Isostemotinine、Croomine含量明显增加,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和广西桂林平乐县加工后Isostemotinine、6号未知生物碱含量明显增加,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湖北宜昌宜都市、广西桂林平乐县其它生物碱含量基本不变,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Isostemotinine、Croomine、Hydroxy Isotuberostemonine、Tuberostemonine及6号未知生物碱含量均减少。结论产地加工对对叶百部总生物碱含量影响不大,但个别类型生物碱的相对含量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叶百部 加工前后 总生物碱 UV UPLC-Q-TOF/MS
下载PDF
牡丹皮药材、药渣以及药渣堆肥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荣清 田春芳 +5 位作者 兰晓燕 王紫涵 李翔 周利 陈美兰 康利平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6361-6370,共10页
牡丹皮药渣是牡丹皮提取后产生的废弃物,可重新提取活性成分、开发成有机肥、饲料等,但是目前作为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污染环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的基础研究薄弱阻碍了牡丹皮渣的循环利用。基于此,该文采用UPLC-UV-QTOF-MS结合多元... 牡丹皮药渣是牡丹皮提取后产生的废弃物,可重新提取活性成分、开发成有机肥、饲料等,但是目前作为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污染环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的基础研究薄弱阻碍了牡丹皮渣的循环利用。基于此,该文采用UPLC-UV-QTOF-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对牡丹皮药材、药渣及药渣堆肥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另外,该文还对牡丹皮药渣及其堆肥的营养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相较于牡丹皮药材,药渣整体化合物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但其中丹皮酚、没食子酸、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的含量大约是药材的1/3,而药渣堆肥后各化合物含量进一步显著降低,定量化合物均低于检测线。②对药渣和药渣堆肥的营养成分差异比较发现,相较于药渣,发现药渣堆肥中总氮(N)、总磷(P)、总钾(K)含量分别提高了122.67%、31.32%、120.39%,有机质含量提升了32.06%。因此牡丹皮药渣可以用于重新提取丹皮酚、没食子酸、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等活性成分,牡丹皮药渣堆肥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其含有化学成分极微,可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皮 药渣 堆肥 uplc-uv-q-tof-ms 营养成分
原文传递
HPLC-UV-FLD与显微注射法筛选恭城油茶中的抗氧化成分 被引量:5
5
作者 褚广翠 刘文娟 +5 位作者 侯小涛 程传景 郝二伟 侯媛媛 白钢 邓家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45-2551,共7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紫外荧光(HPLC-UV-FLD)衍生系统,利用显微注射荧光探针技术对恭城油茶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急性损伤实验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对恭城油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利用HPLC-UV-FLD衍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紫外荧光(HPLC-UV-FLD)衍生系统,利用显微注射荧光探针技术对恭城油茶提取物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初步评价。方法采用过氧化氢急性损伤实验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对恭城油茶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利用HPLC-UV-FLD衍生系统对其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对收集得到的活性成分峰进行定性分析。同时通过显微注射过氧化氢荧光探针分子(NBCD)检测活体果蝇体内过氧化氢水平,探究恭城油茶及其中筛选出的活性成分在体内清除过氧化氢的作用。结果该方法方便快速,在恭城油茶提取物中筛选出了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3种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同时检测出恭城油茶及其抗氧化活性成分能够显著降低果蝇体内过氧化氢水平。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恭城油茶抗氧化提供物质基础,并且为天然产物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恭城油茶 抗氧化 HPLC-UV-FLD UPLC-Q/TOF-MS 显微注射 表没食子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原文传递
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浆UPLC-UV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国强 王运来 +5 位作者 周敏 刘浩坤 姚瑶 潘永福 方庆 许钒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017-4023,共7页
目的建立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浆指纹图谱并分析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方法大鼠ig给予当归芍药散提取液,制备11组含药血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UPLC-UV)法构建11组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浆的指纹图谱,运用指纹图谱参数共有峰、相似度进行分... 目的建立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浆指纹图谱并分析给药后血中移行成分。方法大鼠ig给予当归芍药散提取液,制备11组含药血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UPLC-UV)法构建11组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浆的指纹图谱,运用指纹图谱参数共有峰、相似度进行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法分析大鼠ig当归芍药散后血中移行成分。结果建立了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浆指纹图谱,通过对含药血浆、空白血浆图谱进行比对,指定了15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933以上。初步鉴定了当归芍药散入血的15个成分,其中原型成分10个和代谢产物5个。结论当归芍药散含药血浆指纹图谱研究为进一步血中移行成分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含药血浆指纹图谱 血浆药物化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移行成分
原文传递
不同干燥方式对裸花紫珠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侯晓燕 兰晓燕 +6 位作者 朱利婉 邱子栋 李翔 周利 詹志来 黄胜 康利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6320-6330,共11页
为了明确裸花紫珠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裸花紫珠质量的影响,确定裸花紫珠适宜的产地加工方法,该研究利用UPLC-UV-Q-TOF-MS技术表征并鉴定了裸花紫珠中主要的苯乙醇苷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等化合物35个,并选择其中紫外... 为了明确裸花紫珠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裸花紫珠质量的影响,确定裸花紫珠适宜的产地加工方法,该研究利用UPLC-UV-Q-TOF-MS技术表征并鉴定了裸花紫珠中主要的苯乙醇苷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等化合物35个,并选择其中紫外吸收较强、含量较高的8个化合物,建立了其同时含量测定的方法,用以评价不同加工方法裸花紫珠的质量。通过UPLC-UV-Q-TOF-MS结合PCA整体比较了阴干、晒干、不同温度(50、60、70、80、90、100℃)烘干及不同功率(119、231、385 W)微波干燥裸花紫珠样品的异同,进一步通过去咖啡酰基类叶升麻苷、胡黄连苷Ⅲ、木犀草苷、连翘酯苷B、毛蕊花糖苷、异毛蕊花糖苷、6-羟基木犀草苷、咖啡酸的含量变化,发现化合物总含量以及多数化合物的含量均呈现随着烘干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微波功率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样品中化合物含量、低碳、节能等需求,裸花紫珠生产过程中建议采用231 W微波干燥、低温烘干或自然晒干的干燥方式。该研究为裸花紫珠药材的产地干燥加工方法的选择及质量标准的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干燥方式 含量测定 uplc-uv-q-tof-m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