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USCOM动态监测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左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伊琳 蔡琍璇 林开颜 《中外医疗》 2021年第21期25-28,45,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心排量监测系统(USCOM)动态监测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左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新生儿共20例,随机化入组“USCOM监测组...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心排量监测系统(USCOM)动态监测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左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新生儿共20例,随机化入组“USCOM监测组(研究组)”及“无USCOM监测组(对照组)”,每组10例,应用USCOM动态监测研究组新生儿换血前、中、后左心功能,记录并分析研究组USCOM左心功能相关参数,比较两组换血速度、时长及效果等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换血中”“换血后”速度峰值(Vpk)[(“换血中”“换血后”0.92(0.73,0.95)、0.81(0.69,0.89)m/s vs“换血前”1.01(0.97,1.3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958,P<0.05)、每搏输出量指数(SVI)[17.00(14.00,18.33)、16.00(14.10,19.00)mL/m^(2) vs 19.00(19.00,25.00)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314,P<0.05)、心输出量(CO)[(0.49±0.09)、(0.41±0.10)L/min vs(0.65±0.18)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43,P<0.05)、心脏指数(CI)[(2.56±0.44)、(2.10±0.42)L/(min·m^(2))vs(3.32±0.88)L/(min·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45,P<0.05),“换血后”肌力指数(INO)[0.48(0.41,0.54)W/m^(2) vs 0.67(0.64,1.03)W/m^(2)]、单位体重心输出量(CO/kg)[(0.15±0.03)L/(min·kg)vs(0.24±0.07)L/(min·kg)]均较“换血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后”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较“换血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中”“换血后”势动能比(PKR)均较“换血前”明显上升[37.67(34.00,68.00)、48.00(40.25,83.50)vs 29.00(20.67,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血中”“换血后”USCOM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换血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45.59±5.95)mL/(kg·h)vs(56.94±6.12)mL/(kg·h)]、换血时长较对照组长[3.50(3.13,4.00)h vs 3.09(3.00,3.3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换血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过程中存在血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性,USCOM动态监测显示换血可能导致左心输出功能下降、外周阻力升高,应用USCOM动态监测换血可以使换血过程更为平稳、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uscom 左心输出量 新生儿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
下载PDF
无创心输出量监测(USCOM)在危重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俊 赵劭懂 +5 位作者 李军 葛许华 王晓榕 缪红军 江涛 喻文亮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6期149-149,共1页
目的探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系统UCSOM在危重病患儿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共计9例收住PICU的危重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采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系统USCOM技术和PiCCO心输出量监测系统双盲... 目的探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系统UCSOM在危重病患儿临床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9月共计9例收住PICU的危重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采用无创心输出量监测系统USCOM技术和PiCCO心输出量监测系统双盲测定入选患儿心输出量(CO)、每博输出量(SV)、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和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参数,并将两种方法所测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得危重病患儿的心输出量数据无统计学差异(>0.05),且两种监测方法具有好的相关性(CO r=0.95,CI r=0.97,<0.001)。结论无创心输出量监测系统(USCOM)是运用连续多普勒超声波技术测定患儿心功能数据,明确患儿血流动力学状况。该项监测技术与目前临床公认的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手段PiCCO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无创;②操作简便,重复性强;③价格低廉;④准确度高,与上述有创检测手段相比相关性良好,且可床旁操作,可帮助临床医生动态准确获得患儿的即时信息,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评估治疗效果,可有望提高危重病患儿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心输出量(uscom) 危重病患儿 脉搏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 血流动力学 应用价值
下载PDF
USCOM监测仪对心力衰竭患儿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春林 黄怃 +2 位作者 林惠萍 肖传絮 陈东亮 《蛇志》 2017年第4期405-406,430,共3页
目的探讨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在心衰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心力衰竭患儿应用USCOM监测仪监测相关血流动力学数据,包括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 目的探讨便携式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ltrasonic cardiac output monitor,USCOM)在心衰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8例心力衰竭患儿应用USCOM监测仪监测相关血流动力学数据,包括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心肌收缩力指数(INO)等,判断其前负荷、后负荷以及心肌收缩力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用药。结果通过积极病因判断以及药物治疗后,28例心衰患儿中25例恢复良好,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9.3%,整体预后良好。结论 USCOM监测仪对患儿心衰原因的判断、液体控制及正性肌力药、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的使用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com监测仪 心力衰竭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下载PDF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患儿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梁金鑫 张琪 +4 位作者 任晓旭 郭琳瑛 曲东 刘霜 张瑾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5年4月本院急诊室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观察组(接受USCO... 目的探讨无创超声心排血量监测仪(USCOM)监测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5年4月本院急诊室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观察组(接受USCOM监测)(30例)。两组患儿均按照感染性休克指南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调整补液量及血管活性药物剂量。结果两组间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液体复苏过程中并发症(脑水肿、肺水肿及心力衰竭)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开始后1 h,观察组患儿的输液量、血气分析(PH、BE)及血乳酸与常规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开始6 h后,2组患儿的尿量、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PH)及血乳酸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在休克治疗开始前及开始后第1及第6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COM对感染性休克早期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准确地指导液体复苏、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儿童
下载PDF
老年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康娜 徐然 +1 位作者 岳云 吴安石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656-659,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排量监测仪(USCOM)观察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5例ASAⅠ~Ⅲ级的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0岁)和非老年组(<70岁)。术中应用USCOM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 目的应用超声心排量监测仪(USCOM)观察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25例ASAⅠ~Ⅲ级的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0岁)和非老年组(<70岁)。术中应用USCOM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诱导后麻醉状态平稳10min,术中气腹头低位后5、15、30、60和90min以及气腹结束平卧位15min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心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峰值流速(Vpk)和呼气末CO2分压(PetCO2)。结果气腹头低位改变后,两组HR均呈下降趋势,老年组在气腹结束后心率波动较大;两组MAP在气腹后显著升高,气腹结束后均未恢复。气腹后SVR老年组明显上升,气腹结束未下降;非老年组SVR在气腹建立初期上升,随即逐渐回落。两组SVI均上升,老年组气腹结束后未恢复,非老年组SVI气腹后期升高,气腹结束恢复。两组CI气腹过程无明显变化,老年组CI在T1、T2和T5较非老年组高(P<0.05);老年组Vpk在气腹头低后5min下降,随后恢复基础值,非老年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直结肠癌根治术中,气腹及体位变化对老年组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明显且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排量监测仪 气腹 直结肠 老年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575例不同日龄和体质量新生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惠娟 朱侨伟 +1 位作者 简伟华 杨秀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动态监测无循环障碍新生儿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每搏变异度(SVV)的动态变化,探讨应用USCOM动态监测的可靠性。方法测定2013年1... 目的应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动态监测无循环障碍新生儿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每搏变异度(SVV)的动态变化,探讨应用USCOM动态监测的可靠性。方法测定2013年1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75例无循环障碍的新生儿1、3、7、14 d的CO、SVI、SVRI、CI、EF、SVV的动态变化,同时575例新生儿按体质量>2500 g和体质量≤2500 g分为1组和2组,再根据不同的日龄各分4组,分别为11、13、17、114组和21、23、27、214组。对各组的新生儿主动脉区和肺动脉区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体质量>2500 g新生儿出生1 d和3 d测得的ASVI、ASV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 d和7 d测量结果仅A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其余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出生7 d和14 d测量结果仅FEF、ASVV和FS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2500 g的新生儿出生1 d和3 d测得的AEF、ACI、FSVI、FCO、FCI、FSV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3 d和7 d测得的ACI、FCO、FC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7 d和14 d测得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循环障碍体质量>2500 g的3~7 d新生儿和体质量≤2500 g的7~14 d新生儿用USCOM测得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大,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有一定的意义,出生1~3 d新生儿血流动力学变化不稳定,临床监测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uscom 心输出量 外周血管阻力 新生儿
下载PDF
超声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在脓毒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
7
作者 杨钊斌 陈惠萍 +1 位作者 陈雯雯 邱陆阵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技术(USCOM)在脓毒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内科ICU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采用USCOM监测,对照组采用脉搏波形指示的连续心输出量(P... 目的探讨超声心输出量监测技术(USCOM)在脓毒症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内科ICU 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1例。试验组采用USCOM监测,对照组采用脉搏波形指示的连续心输出量(Pi CCO)监测。比较两组心功能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组的心输出量检测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试验组的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单次心搏输出量(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USCOM应用于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中,具有快速、安全、准确、无创的优势,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心输出量监测技术 脓毒症 诊疗
下载PDF
动态监测早期休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彭丽珠 李军黎 +1 位作者 叶美仪 阮婉芬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早期休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入院治疗的35例早期休克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35例为对照组。临床应用超声心排出量监测仪(USCOM)技术无创监测两组新生...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早期休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入院治疗的35例早期休克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新生儿35例为对照组。临床应用超声心排出量监测仪(USCOM)技术无创监测两组新生儿的左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观察组患儿应用扩容及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左心排量变化及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左心排量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左心排量为(0.38±0.23)L/min vs(0.48±0.16)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左心排量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后分别为(0.38±0.23)L/min vs(0.53±0.27)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新生儿左心排量变化,可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新生儿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早期休克 新生儿 左心排量 uscom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