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P5表达水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意义及其对AKT/mTOR/4EBP1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研究
1
作者 田颖 陈文明 张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0-678,共9页
目的:探讨USP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意义、功能作用和潜在下游机制。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USP5在AML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利用慢病毒在Jurkat和HL-60细胞中敲低和过表达USP5,分别通过RT-qPCR和Wester... 目的:探讨USP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的临床意义、功能作用和潜在下游机制。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USP5在AML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的相关性。利用慢病毒在Jurkat和HL-60细胞中敲低和过表达USP5,分别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USP5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CCK-8和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实验进行细胞增殖和生长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USP5在AML中高表达,USP5的上调与AML患者的生存呈负相关。敲减和过表达USP5分别会抑制和促进AML细胞的增殖和集落生长。敲减USP5的Jurkat和HL-60细胞可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此外,敲除USP5可以抑制AKT、mTOR和4EBP1的磷酸化。结论:过表达USP5与AML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靶向调控USP5可抑制AKT/mTOR/4EBP1信号传导,抑制AML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5 急性髓系白血病 增殖 AKT/mTOR/4EBP1
下载PDF
USP25影响高原缺氧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王世华 郑瑶 +2 位作者 陈依春 孙奥龙 曹祎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70-0174,共5页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t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能够通过水解靶蛋白上的泛素维持蛋白质稳态。有研究表明,唐氏综合征患者可能由于USP25过表达而影响学习记忆功能。高原环境由于缺氧对机体学习记忆有明显损伤,但是USP25是否...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t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能够通过水解靶蛋白上的泛素维持蛋白质稳态。有研究表明,唐氏综合征患者可能由于USP25过表达而影响学习记忆功能。高原环境由于缺氧对机体学习记忆有明显损伤,但是USP25是否参与该过程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低压氧舱模拟高原缺氧环境,发现和平原环境相比,高原环境中Usp25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均减弱,但高原Usp25基因敲除小鼠在行为学和免疫组化实验中的表现优于高原野生型小鼠。表明Usp25基因敲除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高原缺氧性学习记忆的减退,本研究为高原缺氧性疾病中学习与记忆减退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25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学习和记忆 高原缺氧
下载PDF
马铃薯通用应激蛋白StUS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逆境表达模式分析
3
作者 王泽民 田渺 +5 位作者 侯乐乐 晋昕 张国栋 杨江伟 张宁 司怀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2,共11页
在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系统鉴定马铃薯USP通用应激蛋白基因家族,并对该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以马铃薯干旱耐受型品种‘陇薯10号’(L)和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D)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 在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系统鉴定马铃薯USP通用应激蛋白基因家族,并对该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及其在不同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同时以马铃薯干旱耐受型品种‘陇薯10号’(L)和干旱敏感型品种‘大西洋’(D)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全面分析StUSP家族成员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特性,筛选干旱胁迫关键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马铃薯基因组中共有42个基因编码含有USP结构域的蛋白质,在11条染色体上不对称分布,且主要分布在1~6号染色体上。绝大多数StUSPs含有多个内含子。胁迫表达分析显示StUSPs能够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且在干旱耐受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中差异表达。同时,利用qRT-PCR分析了12个成员干旱胁迫下表达模式,除StUSP12、StUSP22下调表达外,其余10个基因均正响应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usp基因家族 鉴定 逆境 干旱胁迫 表达模式
下载PDF
下调USP18经mTOR通路促进HepG2肝癌细胞的恶性行为
4
作者 王绎博 李玥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下调泛素特异性肽酶18(USP18)对HepG2肝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HepG2细胞恶性行为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构建低表达USP18的HepG2细胞株(Si-USP18)及其对照细胞株(Si-NC),分别利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 目的:研究下调泛素特异性肽酶18(USP18)对HepG2肝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HepG2细胞恶性行为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转染的方法构建低表达USP18的HepG2细胞株(Si-USP18)及其对照细胞株(Si-NC),分别利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实验及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来研究敲低USP18对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应用蛋白印记(WB)实验来研究敲低USP18对HepG2细胞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表明,细胞培养24、48、72h后,与Si-NC组细胞比较,Si-USP18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Transwell实验表明,细胞培养24h和48h后,与Si-NC组细胞比较,Si-USP18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增强(P<0.05);WB实验表明,与Si-NC组细胞比较,Si-USP18组细胞的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B细胞淋巴瘤-2(Bcl-2)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下调USP18可通过mTOR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恶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usp18 MTOR 恶性行为
下载PDF
USP18与自噬和细胞凋亡联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吕孟君 王景涛 +3 位作者 邓仲修 唐广谕 田吉运 杜佳斌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770-775,共6页
去泛素化酶18(USP18)通过编码去泛素化酶在细菌感染、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噬是细胞内发生的清除代谢物质的过程;细胞凋亡是机体内发生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过程。研究表明,在不同组织器官中USP18参与自噬和细胞凋亡... 去泛素化酶18(USP18)通过编码去泛素化酶在细菌感染、癌症、神经系统疾病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噬是细胞内发生的清除代谢物质的过程;细胞凋亡是机体内发生的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过程。研究表明,在不同组织器官中USP18参与自噬和细胞凋亡过程,因此本综述将探讨近几年USP18与自噬和细胞凋亡联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18 自噬 细胞凋亡
下载PDF
USP37稳定SREBP1a促进胆固醇摄取和脂质沉积
6
作者 王曼 丁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筛选影响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chole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1a)蛋白稳定性的去泛素化酶,并探索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去泛素化酶库筛选显著影响SREBP1a表达的去泛素化酶,免疫蛋白印记实验和实时荧光定... 目的筛选影响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a(chole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1a)蛋白稳定性的去泛素化酶,并探索其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去泛素化酶库筛选显著影响SREBP1a表达的去泛素化酶,免疫蛋白印记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评估去泛素化酶对SREBP1a以及升脂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红色荧光蛋白标记人源低密度脂蛋白(human Dil-low density lipoprotein,Human Dil-LDL)摄取和油红O染色等实验技术检测细胞摄取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脂质沉积情况。结果去泛素化酶库筛选发现泛素特异肽酶37(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37,USP37)可显著增加肝细胞SREBP1a蛋白表达水平,促进胆固醇摄取及脂质沉积。USP37基因敲除可显著降低SREBP1a蛋白表达水平,抑制升脂基因表达及脂质沉积。结论去泛素化酶USP37通过稳定SREBP1a蛋白表达,促进胆固醇摄取及脂质沉积,揭示了SREBP1a翻译后调控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 脂质沉积 低密度脂蛋白摄取 usp37 SREBP1a
下载PDF
USP11调控VEGF表达及血管形成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7
作者 杜宝英 张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究去泛素化酶11(USP11)调控VEGF和血管形成促进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机制。方法:运用Real-time PCR实验检测USP11对肝癌细胞中VEG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Elisa实验检测USP11对肝癌细胞分泌VEGF蛋白的影响;利用对照组和USP1... 目的:探究去泛素化酶11(USP11)调控VEGF和血管形成促进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机制。方法:运用Real-time PCR实验检测USP11对肝癌细胞中VEGF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Elisa实验检测USP11对肝癌细胞分泌VEGF蛋白的影响;利用对照组和USP11敲低组肝癌细胞分泌上清分别处理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运用Transwell基质胶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运用CCK-8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运用小管形成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成管能力。结果:敲低USP11可降低肝癌细胞中VEGF的基因表达水平(P<0.01),并抑制肝癌细胞分泌VEGF蛋白(P<0.001);与对照组相比,敲低USP11的肝癌细胞分泌上清处理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P<0.01),成管能力也远低于对照组;两组肝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基质胶实验表明,敲低USP11组,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P<0.01)。结论:USP11可以增加VEGF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usp11 VEGF 血管形成 侵袭转移
下载PDF
USP9X对Akt磷酸化水平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8
作者 贾雪梅 邵树军 +4 位作者 周璐洁 杜丹心 卢煌莹 陈诚 夏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77-384,共8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中去泛素化酶USP9X的表达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记方法检测人和小鼠血小板中USP9X的表达情况;分离制备年轻小鼠和老年小鼠的血小板,检测USP9X的表达变化;采用USP9X特异性抑制剂检测US...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中去泛素化酶USP9X的表达及其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记方法检测人和小鼠血小板中USP9X的表达情况;分离制备年轻小鼠和老年小鼠的血小板,检测USP9X的表达变化;采用USP9X特异性抑制剂检测USP9X对血小板聚集释放及铺展功能的影响;收集激活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蛋白裂解液,并进行免疫印记检测磷酸化Akt的变化。结果 人血小板与小鼠血小板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达USP9X。相对于年轻小鼠,老年小鼠血小板中USP9X的表达明显升高(0.87±0.099 vs 1.05±0.980,P<0.05)。使用USP9X的特异性抑制剂提前30 min孵育血小板,之后检测血小板的聚集、释放及铺展功能,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USP9X抑制剂处理组的血小板的聚集和释放水平明显下降(P<0.05);相比于对照组,抑制剂处理组45 min的铺展面积显著降低。最后,免疫印记结果显示,USP9X抑制剂处理组的血小板的Akt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人和小鼠的血小板表达USP9X,USP9X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释放及铺展,并可影响Akt的磷酸化水平,USP9X的抑制剂或可成为潜在的临床血栓干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9X 血小板 血栓 AKT磷酸化
下载PDF
USP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李春才 徐龙亭 +3 位作者 杜玉珍 张乃民 吕曾波 王红燕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为探究USP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沥青质量分数为4%和4.5%USP改性剂制备USP改性沥青和USP/SBS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对USP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USP/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评价了USP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 为探究USP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沥青质量分数为4%和4.5%USP改性剂制备USP改性沥青和USP/SBS复合改性沥青。通过对USP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USP/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评价了USP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SP改性沥青与USP/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均有较大提升,水稳定性以及低温性能满足要求,但低温性能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改性剂 复合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沥青混合料
下载PDF
沥青面层USP低温材料的配比优化与性能评价
10
作者 滕天锦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0期121-123,共3页
沥青面层作为道路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USP低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沥青添加剂,具有优良的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对于寒冷地区的道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USP低温材料的配比优化与... 沥青面层作为道路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USP低温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沥青添加剂,具有优良的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对于寒冷地区的道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USP低温材料的配比优化与性能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面层usp低温材料 配比优化 性能评价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lncRNA USP30-AS1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
11
作者 王海燕 黄守国 +2 位作者 蒙秋 张静 魏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4-840,共7页
目的 研究卵巢浆液性囊腺癌(OSC)中长链非编码RNA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0-反义RNA 1(USP30-AS1)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并确定其在OSC中的预后作用。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了384名OSC患者的USP30-AS1表达和临床信息... 目的 研究卵巢浆液性囊腺癌(OSC)中长链非编码RNA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0-反义RNA 1(USP30-AS1)的表达及其与免疫浸润的关系,并确定其在OSC中的预后作用。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检索了384名OSC患者的USP30-AS1表达和临床信息。Wilcoxon秩和检验用于比较OSC和正常卵巢组织中USP30-AS1的表达。采用逻辑回归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USP30-AS1的关系,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以研究富集途径和功能,并量化USP30-AS1的免疫细胞浸润程度。根据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USP30-AS1的表达情况,根据表达均值将样本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对数秩检验、单变量和多变量比例风险回归模型(Cox)用于比较不同USP30-AS1表达组之间的预后差异,lncRNA USP30-AS1的表达对其他基因组的影响也据此分析。结果 USP30-AS1高表达与肿瘤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显著相关。多变量生存分析表明,USP30-AS1表达水平是OSC独立预后标志物。GSEA数据显示USP30-AS1高表达可能激活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信号转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通路、 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信号通路,以及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信号通路。USP30-AS1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呈负相关,包括B细胞、 CD4^(+)T细胞、树突状细胞、 CD8^(+)T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结论 USP30-AS1有可能作为预测OSC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长链非编码RNA泛素特异性蛋白酶30-反义RNA 1(usp30-AS1)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预后
下载PDF
USP30在肝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可促进肝癌的发生发展
12
作者 陈秀云 肖斌 +2 位作者 宣俊峰 陈敏 孙朝晖 《循证医学》 2023年第2期109-118,共10页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3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30,USP30)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和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对H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 目的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3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30,USP30)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和细胞的表达水平及其对H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USP30在H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NM分级、临床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USP30在5种HC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细胞计数(cell counting kit-8,CCK-8)、transwell和划痕实验研究过表达及敲低USP30对H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法确定USP30的亚细胞定位。结果USP30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高表达USP30与TNM分级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USP30 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5种HCC细胞中均高于正常肝脏细胞;过表达USP30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而敲低USP30则抑制了H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免疫荧光实验表明USP30定位于细胞质。结论USP30在H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高表达的USP30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USP30有望作为HCC诊断及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usp30 泛素特异性肽酶 增殖转移
下载PDF
USP18介导的蛋白质去ISG化及其在结核病等传染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其奥 王子路 +1 位作者 李佩波 谢建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8-1006,共9页
干扰素诱导基因15(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15,isg15)的表达受Ⅰ型干扰素诱导,该基因编码的蛋白ISG15可以分别通过E1、E2和E3酶的作用共价修饰靶蛋白,此过程被称为ISG化(ISGylation)。宿主蛋白的ISG化广泛参与天然免疫例如宿主的抗... 干扰素诱导基因15(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15,isg15)的表达受Ⅰ型干扰素诱导,该基因编码的蛋白ISG15可以分别通过E1、E2和E3酶的作用共价修饰靶蛋白,此过程被称为ISG化(ISGylation)。宿主蛋白的ISG化广泛参与天然免疫例如宿主的抗病毒过程。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8,USP18)作为一种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se,DUB)可以去除靶蛋白偶联的ISG15,并通过抑制Ⅰ型干扰素信号通路来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ISG15介导的ISG化和USP18介导的去ISG化(deISGylation)建立的动态平衡对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重要影响。此外,同ISG15一样,USP18也广泛参与病毒感染和宿主细胞抗病毒反应,多种先天性免疫疾病和免疫信号通路都受到USP18的调节。本文综述了ISG15和USP18相关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ISG15介导的ISGylation和USP18介导的去ISG化在结核病及其他重要疾病中的调控作用,以期为靶向宿主蛋白的结核病等重要疾病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18 ISG15 结核病 干扰素
下载PDF
松材线虫USP基因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4
作者 谭瑞娜 郝昕 +1 位作者 理永霞 马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6,131,共8页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作为去泛素化酶的一种,在生物体内细胞发育、信号传递、肿瘤发生和转移及免疫反应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松材线虫基因组中筛选并鉴定松材线虫USP家族基因19个,通过分析其理化特性、进...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USP)作为去泛素化酶的一种,在生物体内细胞发育、信号传递、肿瘤发生和转移及免疫反应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从松材线虫基因组中筛选并鉴定松材线虫USP家族基因19个,通过分析其理化特性、进化发育、蛋白及基因结构及表达模式,为研究USP家族在松材线虫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松材线虫USP不均匀的分布于6条染色体上;理化性质分析发现松材线虫USP基因家族编码的氨基酸为280~1384个,分子质量介于31.53~158.94 ku,等电点介于4.77~9.43;基因和蛋白结构分析表明松材线虫USP家族是一个活跃的去泛素化酶家族。根据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松材线虫中USP家族表达模式分析发现,松材线虫USP家族对松材线虫胚胎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促进能力。因此,研究松材线虫USP家族的结构和表达模式对解析松材线虫发育趋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探索松材线虫防治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usp家族 基因鉴定 基因表达分析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USP10通过稳定Smurf1抑制TGF-β/BMP信号通路
15
作者 张新 李洪昌 +1 位作者 汪思应 张令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0-769,共10页
目的 探究生理条件下去泛素化酶USP10调控的关键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GEO2R和Metascape对Usp10+/+和Usp10-/-新生小鼠肾组织基因芯片(GSE198574)差异表达基因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免疫印迹实验和免疫组化技术检验核心转录因子... 目的 探究生理条件下去泛素化酶USP10调控的关键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GEO2R和Metascape对Usp10+/+和Usp10-/-新生小鼠肾组织基因芯片(GSE198574)差异表达基因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免疫印迹实验和免疫组化技术检验核心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利用免疫印迹检测该信号通路,并通过基因芯片和免疫组化分析候选分子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共沉淀(Co-IP)和GST-pull down实验验证USP10与候选分子的相互作用,通过泛素化实验明确USP10对底物分子的调控机制;利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p21、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情况,使用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USP10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Usp10-/-新生小鼠肾组织中TGF-β/BMP通路激活,USP10在小鼠体内缺失后导致Smad泛素相关因子1 (Smurf1)蛋白质水平降低,Smad1/5蛋白质水平上调,却不影响它们的转录水平;机制上,USP10与Smurf1存在相互作用,并依赖其去泛素化酶活性去除Smurf1多聚泛素化。Usp10敲除后促进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1表达上调,并抑制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 USP10通过去泛素化并稳定Smurf1,抑制TGF-β/BMP信号通路,从而维持小鼠组织器官和细胞增殖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10 Smurf1 Smad1/5 去泛素化 细胞增殖
下载PDF
USP19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
16
作者 陈前智 沈娜 +2 位作者 张宁 杨鹏 熊一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索USP19调控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验证USP1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作用,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USP19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基因敲低及过表达实验验证US... 目的探索USP19调控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验证USP1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作用,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USP19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基因敲低及过表达实验验证USP19相关调控的分子机制。结果25对结肠癌临床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印迹实验结果均显示USP19在结肠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通过TCGA数据库预后分析发现USP19高表达组的结肠癌患者10年总生存率显著低于USP19低表达组,提示USP19高表达与结肠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通过细胞实验发现USP19可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对其分子机制探索发现USP19可通过调控肿瘤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来增强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和迁移能力。结论USP19在结肠癌侵袭转移相关调控中起关键作用,为结肠癌转移的具体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usp19 上皮-间充质转化 迁移 侵袭转移
下载PDF
miR-365靶向调控USP22促进大肠癌细胞组蛋白修饰和EMT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梓程 陈海军 +3 位作者 刘岩 范德标 尹中波 关红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讨miR-365对大肠癌细胞组蛋白修饰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大肠癌细胞株(高转移细胞... 目的探讨miR-365对大肠癌细胞组蛋白修饰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大肠癌细胞株(高转移细胞系HCT-116、LoVo和中低转移细胞系SW480)中miR-365 mRNA表达量。通过转染miRNA模拟物、抑制物构建miR-365过表达和敲低模型,SW480细胞分为miR-365模拟物组、miR-365抑制物组和NC组;采用RT-PCR检测miR-365和特异性泛素肽酶22(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mRNA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65与USP22的相互作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imentin、N-cadherin、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H2A和H2B蛋白泛素化修饰;采用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转移能力。结果HCT-116和LoVo细胞系的miR-365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SW480细胞系(P<0.05)。与NC组比较,miR-365抑制物组miR-365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而miR-365模拟物组则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转染后miR-NC+USP22-wt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miR-365+USP22-wt组(P<0.05);而miR-365+USP22-mut组和miR-NC+USP22-mu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miR-365抑制物组SW480细胞中USP22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而miR-365模拟物组则降低(P<0.05)。斑点杂交法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miR-365抑制物组H2AK119ub表达量显著升高,而miR-365模拟物组则降低(P<0.05);与NC组比较,miR-365抑制物组H2BK120ub表达量显著升高,而miR-365模拟物组则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miR-365抑制物组SW480细胞中N-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而miR-365模拟物组则升高(P<0.05);与NC组比较,miR-365抑制物组SW480细胞中Vimentin、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而miR-365模拟物组则降低(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NC组和miR-365模拟物组比较,miR-365抑制物组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视野下miR-365抑制物组SW480细胞穿模数量明显高于NC组和miR-365模拟物组(P<0.05)。结论miR-365可通过靶向调控USP22的表达,继而调节组蛋白泛素化修饰,诱导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最终引起大肠癌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65 usp22 大肠癌 转移
下载PDF
USP低温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及改性机理研究
18
作者 王军 徐磊 张炳涛 《吉林交通科技》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为探究不同掺量的USP添加剂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制备了3%、4%、5%USP掺量的低温改性沥青,采用三大指标作为沥青的基本路用性能评价标准,重点关注沥青的粘度变化以评价USP添加剂的改性效果。此外,为探究USP低温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借... 为探究不同掺量的USP添加剂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制备了3%、4%、5%USP掺量的低温改性沥青,采用三大指标作为沥青的基本路用性能评价标准,重点关注沥青的粘度变化以评价USP添加剂的改性效果。此外,为探究USP低温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荧光显微镜(FM)对USP低温改性沥青的特征官能团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低温改性沥青 性能 机理 研究
下载PDF
USP53基因缺陷病6例病例系列报告
19
作者 迟昊 佘慧宇 +1 位作者 丘倚灵 王建设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36,共4页
背景USP53基因缺陷病是新发现的以胆汁淤积为特征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目前报告病例少,亟待积累更多病例全面描述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目的 报告USP53基因缺陷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特征。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 背景USP53基因缺陷病是新发现的以胆汁淤积为特征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目前报告病例少,亟待积累更多病例全面描述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目的 报告USP53基因缺陷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特征。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USP53基因缺陷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别以“USP53”、“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53”、“胆汁淤积症”为关键词检索PubMed、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2月关于USP53基因缺陷病的病例报告。主要结局指标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特征。结果 6例USP53缺陷病患儿中男女各3例,均在婴儿期以皮肤和/或巩膜黄染起病,初诊肝功能检查均表现为低GGT胆汁淤积,怀疑遗传性肝病,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确诊为USP53基因缺陷病,予熊去氧胆酸和消胆胺等治疗,随访至7~34月龄皮肤黄染消失、肝功能指标正常。1例5月龄起病,末次随访12月龄时总胆汁酸仍高(257μmol·L-1),皮肤黄染消失,听力轻度减退。6例经WES检测发现USP53基因突变,纯合和复合杂合变异各3例,其中c.1012C>T变异3例,c.1558C>T和c.1426C>T各2例。除c.725C>G为临床意义未明的变异外,其余变异均为致病变异,其中c.1815_1816dupTA及c.725C>G为文献未报道过的新发变异。复习文献38例USP53基因缺陷病患儿中,3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胆汁淤积和瘙痒,其他肝外表现为:听力减退或丧失4例,语言和生长发育迟缓2例,心力衰竭、低钙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WBC和PLT计数同时增多和眼底白斑病变各1例。38例中共检测到25种变异,移码变异9种,无义变异6种,错义变异5种,剪接位点变异3种,大片段缺失2种。结论 USP53基因缺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及胆汁淤积,预后良好。USP53变异以移码变异和无义变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疾病 usp53 胆汁淤积
下载PDF
Melatonin inhibits ESCC tumor growth by mitigating the HDAC7/β-catenin/c-Myc positive feedback loop and suppressing the USP10-maintained HDAC7 protein stability
20
作者 Zhi-Qiang Ma Ying-Tong Feng +13 位作者 Kai Guo Dong Liu Chang-Jian Shao Ming-Hong Pan Yi-Meng Zhang Yu-Xi Zhang Di Lu Di Huang Fan Zhang Jin-Liang Wang Bo Yang Jing Han Xiao-Long Yan Yi Hu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07-226,共20页
Background:Melatonin,a natural hormone secreted by the pineal gland,has been reported to exhibit antitumor properties through diverse mechanisms of action.However,the oncostatic function of melatonin on esophageal squ... Background:Melatonin,a natural hormone secreted by the pineal gland,has been reported to exhibit antitumor properties through diverse mechanisms of action.However,the oncostatic function of melatonin o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 remains elusive.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effect and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elatonin as single anticancer agent against ESCC cells.Methods:ESCC cell lines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melatonin were used in this study.In vitro colony formation and 5-Ethynyl-2’-deoxyuridine(EdU) incorporation assays,and nude mice tumor xenograft model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proliferative capacities of ESCC cells.RNA-seq,qPCR,Western blotting,recombinant lentivirus-mediated target gene overexpression or knockdown,plasmids transfection and co-IP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by which melatonin inhibited ESCC cell growth.IHC staining on ESCC tissue microarray and further surviv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rget genes’ expression and prognosis of ESCC.Results:Melatonin treatment dose-depende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ve abili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histone deacetylase 7(HDAC7),c-Myc and 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10(USP10) in ESCC cells(P<0.05).The expressions of HDAC7,c-Myc and USP10 in tumor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aired normal tissues from 148 ESCC patients(P<0.001).Then,the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ESCC patients with high HDAC7,c-Myc or USP10levels predicted worse overall survival(log-rank P<0.001).Co-IP and Western blotting further revealed that HDAC7physically deacetylated and activated β-catenin thus promoting downstream target c-Myc gene transcription.Notably,our mechanistic study validated that HDAC7/β-catenin/c-Myc could form the positive feedback loop to enhance ESCC cell growth,and USP10 could deubiquitinate and stabilize HDAC7 protein in the ESCC cells.Additionally,we verified that inhibition of the HDAC7/β-catenin/c-Myc axis and USP10/HDAC7 pathway mediated the anti-proliferative action of melatonin on ESCC cells.Conclusions:Our findings elucidate that melatonin mitigates the HDAC7/β-catenin/c-Myc positive feedback loop and inhibits the USP10-maintained HDAC7 protein stability thus suppressing ESCC cell growth,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identifying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E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TONIN Histone deacetylase 7(HDAC7) Β-CATENIN C-MYC Ubiquitin-specifc peptidase 10(usp10)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