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pre-Cenozoic basement and geodynamic implications of the South China continent: constraints from combined geological and geophysical records 被引量:16
1
作者 Weilin Zhu Yuchi Cui +5 位作者 Lei Shao Peijun Qiao Peng Yu Jianxiang Pei Xinyu Liu Hao Zh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3-28,共16页
The pre-Cenozoic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SCS)Basin basement was supposed to exist as a complex of heterogeneous segments,divided by dozens of N-S faulting.Unfortunately,only the Hainan Island and the northeastern SCS... The pre-Cenozoic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SCS)Basin basement was supposed to exist as a complex of heterogeneous segments,divided by dozens of N-S faulting.Unfortunately,only the Hainan Island and the northeastern SCS region were modestly dated while the extensive basement remains roughly postulated by limited geophysical data.This study presents a systematic analysis including U-Pb geochronology,elemental geochemistry and petrographic identification on granite and meta-clastic borehole samples from several key areas.Constrained from gravity-magnetic joint inversion,this interpretation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revealing the tectono-magmatic evolution along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Eurasian Plate.Beneath the thick Cenozoic sediments,the northern SCS is composed of a uniform Mesozoic basement while the Precambrian rocks are only constricted along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Further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SCS below the Cenozoic succession was widely intruded by granites with Jurassic-to-early Cretaceous ages.Further western part,on the other hand,is represented by meta-sedimentary rocks with relatively sporadic granite complexes.To be noted,the western areas derived higher-degree and wider metamorphic zones,which is in contrast with the lowerdegree and narrower metamorphic belt developed in the eastern region.Drastic collisions between the Indochina Block and South China continent took place since at least late Triassic,resulting in large-scale suturing and deformation zones.At the westernmost part of the northern SCS,the intracontinental amalgamation with closure of the Meso-Tethys has caused fairly stronger and broader metamorphism.One metamorphic biotite granite is located on the suturing belt and yields a Precambrian U-Pb age.It likely represents the relict from the ancient Gondwana supercontinent or its fringes.Arc-continental collision between the Paleo-Pacific and the southeast China Block,on the other hand,results in a relatively narrow NE–SW trending metamorphic belt during the late Mesozoic.Within the overall geological setting,the Cenozoic SCS oceanic basin was subsequently generated from a series of rifting and faulting processes along the collisional-accretionary continental mar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sea pre-Cenozoic basement U-Pb geochronology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intracontinental collision metamorphic belt
下载PDF
Late Cenozoic Tectonic Deformation in the Dongsha Islands and Adjacent Sea Area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时国 刘展 +3 位作者 王万银 郭军华 T.Lüdmann H.K.Wong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7-388,共12页
Dongsha Island and the adjacent sea area locate at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east by the Manila Trench. Analyses of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gravity, magneti... Dongsha Island and the adjacent sea area locate at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east by the Manila Trench. Analyses of seismic stratigraphy and gravity, magnetic and drilling wells data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three post fault sequences (V, VI, VII). Extensive tectonic uplift, magma activity and erosion occurred in Dongsha Island and the adjacent area, where most of the faults in the northeastern SCS were still active during Pliocene and Quaternary. Two groups of faults trending NEE and NW were developed during Late Cenozoic. We conclude that three important tectonic movements, especially Dongsha movement (4.4-5.2 Ma) and Liuhua movement (1.4-1.89 Ma), controlled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in the Dongsha rise; whose deformation in the east is stronger than that in the west and whose stress field variation suggests that the tectonic uplift in the study area contributed to magmato tectonic events correlated to the main collision phases between the East China and Taiwan 5-3 and 3-0 Ma ag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Cenozoic tectonic movement seismic stratigraphy plate collision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中美军事新闻报道的趋近化对比——以美国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报道为例
3
作者 邱晋 崔梦晨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国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基于趋近化理论,从空间、时间和价值趋近化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采用的话语策略。中美主流媒体从各自国家利益和意识形... 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国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基于趋近化理论,从空间、时间和价值趋近化三个维度,对比分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采用的话语策略。中美主流媒体从各自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出发,将不同的趋近化策略运用于同一军事事件的新闻构建,营造符合自身利益所需的舆论环境,并由此影响甚至操纵受众的认知、立场和情感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新闻报道 美国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 中美主流媒体 趋近化理论
下载PDF
中美军事类新闻报道中的态度资源对比研究——以美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报道为例
4
作者 邱晋 崔梦晨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1-77,共7页
本研究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评价理论子系统态度资源剖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体现的态度资源异同及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态度资源总数相似且都避免使用... 本研究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评价理论子系统态度资源剖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体现的态度资源异同及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态度资源总数相似且都避免使用过多的情感资源。中方倾向于使用裁决资源评价美方行为,而美方则使用更多的鉴赏资源向受众展示其军事实力。中美双方态度资源使用的差异体现了新闻话语“客观性”背后隐藏的不同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类新闻报道 美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 中美主流媒体 态度资源
下载PDF
台湾岛以南海域新近纪的弧—陆碰撞造山作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丁巍伟 杨树锋 +2 位作者 陈汉林 程晓敢 吴能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5-201,共7页
台湾岛以南海域(台南滨海)弧—陆碰撞带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南海的结合部位,是新近纪弧—陆碰撞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认为台南滨海弧—陆碰撞带增生的火山—沉积楔由恒春海脊... 台湾岛以南海域(台南滨海)弧—陆碰撞带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南海的结合部位,是新近纪弧—陆碰撞研究的理想场所。本文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认为台南滨海弧—陆碰撞带增生的火山—沉积楔由恒春海脊和高屏斜坡两部分组成,前者是菲律宾海板块的增生楔,后者是欧亚板块的增生楔,在增生楔体和火山弧之间是作为弧前盆地的北吕宋海槽。自中新世中期以来,南海洋壳开始沿着马尼拉海沟向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形成活动大陆边缘的增生部分———恒春海脊;与此同时菲律宾海板块开始向北西方向移动,前缘的吕宋岛弧距今6.5Ma以来朝着亚洲陆缘斜向汇聚,形成了被动大陆边缘的增生部分———高屏斜坡。由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斜向汇聚,弧—陆碰撞具有穿时性,造山作用首先发生在台湾岛的北部,然后向南部及台南滨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陆碰撞 南海 斜向汇聚 新近纪 台湾岛以南
下载PDF
南海南部海域新生代万安运动的构造意义及其油气资源效应 被引量:28
6
作者 姚伯初 万玲 +4 位作者 刘振湖 吴能友 曾维军 李唐根 方念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7,共9页
南海南部海域在中中新世末发生了一次区域构造运动,被命名为万安构造运动。这次构造运动在新生代沉积中的表现是断裂、块断、挤压背斜和向斜,部分地区发育逆冲构造等。根据南海区域构造分析,产生这次构造运动的起因可能与菲律宾海板块... 南海南部海域在中中新世末发生了一次区域构造运动,被命名为万安构造运动。这次构造运动在新生代沉积中的表现是断裂、块断、挤压背斜和向斜,部分地区发育逆冲构造等。根据南海区域构造分析,产生这次构造运动的起因可能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于13MaBP在民都洛岛处发生碰撞,以及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在苏拉威西岛处发生碰撞(10MaBP)有关。这两次碰撞事件均对南海南部海域产生挤压,尤其是第一次碰撞挤压(向西方向)很强烈,是这次构造事件的主导因素。万安构造运动在南海南部海域沉积盆地中产生了许多挤压构造;而该海域沉积盆地中生烃的关键时刻是6MaBP,构造形成时间在生烃关键时间之前,因此,该海域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构造运动 板块碰撞 生烃时间 新生代
下载PDF
南海南部新生代控盆断裂特征及盆地群成因 被引量:24
7
作者 熊莉娟 李三忠 +8 位作者 索艳慧 刘鑫 余珊 程世秀 薛友辰 安慧婷 戴黎明 马云 王霄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127,共15页
南海南部新生代盆地自北向南有南薇西、北康、礼乐、曾母、南沙海槽、文莱-沙巴、西北巴拉望等多个中小型新生代沉积盆地。这些盆地总体具有南断北超的箕状结构,靠近北部陆坡部位具有单一地堑结构,但是靠近南部具有两层结构,下部为箕状... 南海南部新生代盆地自北向南有南薇西、北康、礼乐、曾母、南沙海槽、文莱-沙巴、西北巴拉望等多个中小型新生代沉积盆地。这些盆地总体具有南断北超的箕状结构,靠近北部陆坡部位具有单一地堑结构,但是靠近南部具有两层结构,下部为箕状断陷,上部为叠瓦式逆冲推覆体。根据盆地不同演化阶段性质的转换和主控盆断裂特征,可将这些盆地归纳为3种盆地群:裂陷盆地群(南薇西、北康、礼乐)、裂陷-拉分-前陆叠合盆地(曾母)以及裂陷-前陆盆地群(南沙海槽、文莱-沙巴、西北巴拉望)。这些盆地的形成与盆缘一级控盆断裂带和盆内次级断裂密切相关。根据断裂的性质,一级控盆断裂带可分为张性、剪性、压性3种,包括南沙海槽北缘张性断裂带,南海西缘、卢帕尔和廷贾-李准等走滑断裂带和南沙海槽南缘逆冲断裂带。南海南部渐新世南海运动、中中新世南沙运动等构造事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这些盆地,表现在盆地由裂陷或拉分盆地转换为海相前陆盆地,断裂带不同程度的反转或由正断层转变为逆断层或走滑断层。盆地群的成盆动力学机制不同阶段是变化的,早期可能受欧亚大陆东南缘陆缘裂解作用、古南海的南向俯冲拖曳,导致南海南部裂离华南大陆并形成南断北超的箕状断陷盆地;晚期(16Ma以后)南海南部出现指向北的前展式、叠瓦式逆冲推覆,其动力来源于南部的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同时导致盆地性质转换和婆罗洲地块的逆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群 逆断裂 箕状断陷 碰撞 南海南部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东沙运动的构造特征及动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68
8
作者 赵淑娟 吴时国 +3 位作者 施和生 董冬冬 陈端新 王莹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8-1019,共12页
南海北部陆缘在南海扩张结束后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东沙运动.因前人对其研究较少,目前对其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形成机制等都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对东沙海区及其邻区新近纪地层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的详细解释,确定了东沙运动发生... 南海北部陆缘在南海扩张结束后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构造运动—东沙运动.因前人对其研究较少,目前对其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和形成机制等都存在较大的争议.通过对东沙海区及其邻区新近纪地层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的详细解释,确定了东沙运动发生在晚中新世晚期,并在晚中新世末/早上新世初(5.5Ma)停止活动.东沙运动主要波及东沙隆起和潮汕坳陷地区,构造上主要表现为断块升降,其中隆起区沉积物遭受剥蚀,造成中新世及部分上新世地层的缺失.这次运动还形成了大量次级的NW-NWW向张性、张扭性断裂,构造运动整体上具有东强西弱的特点.东沙运动可能与新近纪以来菲律宾海板块持续向NWW方向运动导致的吕宋岛弧与欧亚大陆在9~6Ma期间开始发生的弧陆碰撞有关.同时,由于南海向马尼拉海沟下的俯冲及洋壳的冷却沉降作用,南海北部陆缘处于拉张环境,岩浆底侵到下地壳底部形成高速层,破坏了该区域的地壳均衡,从而造成上部地壳的隆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东沙运动 高速层 弧陆碰撞 新近纪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台湾浅滩陆坡的浊流沉积物波的发育及其成因的构造控制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海荣 王英民 +2 位作者 邱燕 彭学超 黄奇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5,共7页
南海东北部马尼拉海沟发育有面积达35000km2的、壮观的沉积物波波域,水深2600~4100m。基于波域的特征、区域分布、物质组成等,判断其为重力流成因。该波域于1.2Ma开始起动,从而形成了和下伏平行反射截然不同的波状反射,二者之间为沉积... 南海东北部马尼拉海沟发育有面积达35000km2的、壮观的沉积物波波域,水深2600~4100m。基于波域的特征、区域分布、物质组成等,判断其为重力流成因。该波域于1.2Ma开始起动,从而形成了和下伏平行反射截然不同的波状反射,二者之间为沉积物波的起动面。该波域的发育史受控于台湾造山运动的发育史,吕宋岛弧在北西西向运动的菲律宾海板块的携带下,于6.5Ma左右和欧亚大陆边缘发生斜向弧—陆碰撞,碰撞焦点持续向南转移,于1.2Ma左右转移至台湾南部,造成台湾南部的物理剥蚀、乃至向毗邻深水的碎屑供应急剧增加,改变了深水沉积动力学状态,浊流活动的强度和频率极大加强,从而开始了该波域的起动和发育。该沉积物波的发育和台湾造山运动构成了完美的构造活动和沉积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沉积物波 台湾造山运动 弧-陆碰撞 浊流
下载PDF
东沙群岛海区晚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对弧-陆碰撞的响应 被引量:31
10
作者 吴时国 刘展 +3 位作者 王万银 郭军华 Lüdmann T Wong H K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1-490,共10页
东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 (简称东沙海区 )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 ,东邻马尼拉俯冲构造带。为了讨论晚新生代以来东沙海区的构造变形特征 ,从中找出吕宋弧对中国东南大陆边缘碰撞的构造相关 ,特别是 8Ma以来的吕宋岛弧和中国大陆边缘之间构... 东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 (简称东沙海区 )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 ,东邻马尼拉俯冲构造带。为了讨论晚新生代以来东沙海区的构造变形特征 ,从中找出吕宋弧对中国东南大陆边缘碰撞的构造相关 ,特别是 8Ma以来的吕宋岛弧和中国大陆边缘之间构造消减过程的响应。根据地震地层学分析 ,结合区域重磁资料、ODP1 84钻孔资料对东沙群岛海区晚新生代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东沙海区自南海扩张后发育了 3个沉积层序 (层序Ⅴ ,Ⅵ ,Ⅶ ) ,经历了较强烈的构造抬升作用、岩浆活动、沉积物剥蚀。该区发育NEE SWW和NW SE向两组断裂 ,且以NEE SWW向断裂最为发育。断裂大多具有多次活动 ,且为上新世到第四纪的活动断裂构造 ,断块抬升幅度大 ,沿断裂带发生岩浆侵入。分析结果表明 ,晚新生代期间经历了二次重要的构造运动 ,即东沙运动 ( 9 8— 4 4Ma)和流花运动 ( 1 89— 1 4Ma) ,奠定了该区的构造格局。综合该区东强西弱构造变形、构造抬升发生的时间和应力场变化等特征看 ,该区受 8Ma以来中国东部大陆边缘与吕宋岛弧碰撞所产生的构造运动的影响 ,在 8Ma以前 ,由于台湾岛不存在 ,活动的古东海大陆边缘延伸至东沙群岛海区东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新生代构造运动 地震地层学 弧-陆碰撞 南海
下载PDF
跳出南海看南海--新特提斯洋闭合与南海的形成演化 被引量:31
11
作者 孙卫东 林秋婷 +2 位作者 张丽鹏 廖仁强 李聪颖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67-3478,共12页
本文总结了笔者参与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南海和青藏高原都是新特提斯洋闭合的产物,而非前人所说的南海是由青藏高原碰撞导致的中南半岛逃逸所形成。与青藏高原碰撞隆升机制不同,南海是... 本文总结了笔者参与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南海和青藏高原都是新特提斯洋闭合的产物,而非前人所说的南海是由青藏高原碰撞导致的中南半岛逃逸所形成。与青藏高原碰撞隆升机制不同,南海是新特提斯闭合后期弧后拉张的结果。新特提斯洋位于北边的欧亚大陆与南面的非洲、印度和澳大利亚板块之间,呈东宽西窄的喇叭型。在西部,新特提斯洋向北的俯冲可能在侏罗纪就开始了,局部形成了弧后盆。约130Ma前,由于凯尔盖朗等大火成岩省的喷发,新特提斯洋脊也开始向北漂移。由于新特提斯洋东部宽度较大,弧后拉张明显,形成了古南海。新特提斯洋闭合过程中一个重大事件是洋脊俯冲:从菲律宾经福建及两广到青藏高原,均有100Ma左右的埃达克岩产出,是洋脊俯冲的产物。其中,菲律宾、福建、广东埃达克岩形成了斑岩铜金矿床;而在青藏高原,埃达克岩虽有矿化,但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斑岩铜金矿床。同时期,华南出现了一次短暂的大规模挤压事件,与洋脊俯冲契合。这次挤压事件可能导致了古南海闭合的开始。与此同时,青藏高原冈底斯出现高温岩石——埃达克质紫苏花岗岩;其北面有~110Ma短时间内发生的大规模花岗岩事件。考虑到板块重建的结果,这些埃达克岩和华南短时间挤压事件的时空分布显示新特提斯洋脊在约100~110Ma,近似平行于俯冲带俯冲到了欧亚大陆之下;其前片下沉,扰动软流圈,形成大规模岩浆活动;后片则缓慢后撤,于~80Ma形成了A-型花岗岩。这些A-型花岗岩多属于A2型,受到了还原性板块俯冲的影响而普遍含锡,形成了全球60%的锡矿。俯冲板片的后撤,导致了拉张,可以合理解释南海北缘的"神狐运动"。随着俯冲板片后撤,俯冲角度加大,形成新的弧后拉张,于~33Ma出现洋壳,形成了南海。青藏高原碰撞引起的物质向东、南、北等各方向逃逸,对东亚大陆的构造格局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并非南海拉张的主要控制因素。到~23Ma时,东经九十度海岭的俯冲阻挡了青藏高原下方地幔物质向东南方向逃逸,改变了东亚构造格局。同时,由于该海岭俯冲产生的向北东方向的挤压,造成印支半岛向西南挠曲,导致南海洋脊产生向南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青藏高原 洋脊俯冲 埃达克岩 A-型花岗岩 锡矿 洋脊跃迁 碰撞
下载PDF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对南海形成的影响研究:一种数值模拟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谢建华 夏斌 +2 位作者 张宴华 王喜臣 林洁梅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53,共7页
中国南海新生代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汇处,其形成演化受三大板块复杂动力学过程和相互间作用所制约,尤其是中始新世印度板块同欧亚板块之间的“硬”碰撞及随后的楔入的影响。利用FLAC软件对该次碰... 中国南海新生代处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汇处,其形成演化受三大板块复杂动力学过程和相互间作用所制约,尤其是中始新世印度板块同欧亚板块之间的“硬”碰撞及随后的楔入的影响。利用FLAC软件对该次碰撞对南海形成效应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模型东-东南边界为自由边界和考虑太平洋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的支持应力边界条件两种情形下,均能引起构造物质或地幔流向南东、南逃逸,在南海地区产生足够的侧向挤出和南北向的剪切,从而在该地区导致广泛的南北向拉张,这些极有利于南海的打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边缘海 数值模拟 有限差分法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
下载PDF
台湾增生楔的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变形特征 被引量:14
13
作者 丁巍伟 程晓敢 +1 位作者 陈汉林 吴能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9,共7页
台湾增生楔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微板块和南海的结合部位,是现代弧陆碰撞研究的理想场所。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对该增生楔进行了构造单元的划分,并分析了变形特征。认为台湾增生楔是由3个部分,即弧陆碰撞... 台湾增生楔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微板块和南海的结合部位,是现代弧陆碰撞研究的理想场所。通过对南海973航次在该区域的多道地震剖面的解释,对该增生楔进行了构造单元的划分,并分析了变形特征。认为台湾增生楔是由3个部分,即弧陆碰撞产生的增生部分、洋内俯冲产生的增生部分和增生楔后端在恒春海脊和北吕宋海槽之间的构造楔组成,研究区的高屏斜坡、恒春海脊和北吕宋海槽西端变形带分别是3个部分的反映。自中中新世以来,南海洋壳开始沿着马尼拉海沟向菲律宾海微板块俯冲,形成增生楔中洋内俯冲增生部分;与此同时菲律宾海微板块开始向NW方向移动,前缘的吕宋岛弧自6.5Ma B.P以来与亚洲陆缘斜向碰撞,形成增生楔中弧陆碰撞增生部分。碰撞首先发生在台湾岛的北部,由于弧陆强烈的挤压作用,增生楔后端部分向北吕宋海槽倒冲楔入,使得上部的北吕宋海槽的沉积发生隆升变形。滨海的各个地貌单元可以和台湾陆上的地貌单元相联系,它们具有相似的地质特征,但是由于陆上部分增生历史久,不仅抬升为陆,而且地层的年代也更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增生楔 弧陆碰撞 动力学机制 南海
下载PDF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结构的识别:来自南黄海海域的证据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建文 许明 +2 位作者 雷宝华 施剑 刘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共12页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碰撞形成了世界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在苏鲁造山带向海域延伸部分,一直缺乏相关地球物理资料来约束碰撞造山带的深部特征。本文总结了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的...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是中国东部中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碰撞形成了世界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在苏鲁造山带向海域延伸部分,一直缺乏相关地球物理资料来约束碰撞造山带的深部特征。本文总结了华北-扬子板块碰撞的经典模型,根据南黄海海域最新二维地震反射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在造山带南缘南黄海盆地中,扬子板块上、下地壳发生拆离,形成类似"鳄鱼嘴式"形态,华北板块向南楔入到扬子板块之中。在区域重磁异常图中,千里岩隆起带与苏鲁造山带具有相似的重磁异常分布,认为千里岩隆起带为华北-扬子碰撞造山带在海域上的延伸;在南黄海盆地北缘二维地震剖面中,千里岩隆起与南黄海盆地具有完全不同的地震反射特征,南黄海盆地发育完整地层层序,而千里岩隆起内部反射杂乱,变形强烈。在南黄海盆地自西向东三条南北向地震剖面中,南黄海盆地与千里岩隆起带边界反射均具有南倾特征,表明扬子板块物质置于造山带之上;南黄海盆地北部烟台坳陷发育中侏罗统,约束华北-扬子碰撞所导致的挤压活动主要发生于晚三叠世。在千里岩隆起内部反射特征整体上具有背形形态,具有向北逆冲挤压特征,千里岩隆起内反射断续自南黄海盆地基底之下延伸至造山带近地表位置,形态类似于变质核杂岩从深部拆离到地表;千里岩隆起深部,在10 s深度附近可识别一系列近水平反射,具有莫霍面反射特征,莫霍面反射延伸至南黄海盆地北缘消失,推测千里岩隆起之下为华北板块地壳,而华北-扬子板块碰撞过程导致南黄海盆地之下莫霍面反射缺失。多方面的证据支持南黄海海域内扬子板块的"鳄鱼嘴式"地壳形态,以及华北板块地壳向南楔入到扬子板块地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扬子板块碰撞 二维地震剖面 “鳄鱼嘴式”结构 南黄海盆地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缘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空间展布特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洋 刘海龄 +3 位作者 朱荣伟 沈宝云 黎雨晗 王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4,共8页
为了解南海北部陆缘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空间延伸范围、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特征,通过对研究区22条多道反射地震剖面资料的地层-构造解释,结合钻井岩石地层资料的综合解释,运用构造解析分析法、筛选法以及回剥法对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 为了解南海北部陆缘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空间延伸范围、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特征,通过对研究区22条多道反射地震剖面资料的地层-构造解释,结合钻井岩石地层资料的综合解释,运用构造解析分析法、筛选法以及回剥法对位于南海北部陆缘的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的构造几何学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筛除了新生代构造沉降量后的新生代地层底界面(反射地震Tg界面)的空间起伏形态特征和前新生代地层变形特征发现,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呈NEE向展布,其核部位于珠江口盆地东南部的陆洋过渡带下陆坡位置,即06号测线所在位置及其附近,琼东南盆地为造山带的NWW翼。此研究结果可为南海地区前新生代晚期大地构造格局重建、南海成因机制研究提供构造事实观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延伸范围 前新生代地层 构造变形 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 南海北部陆缘
下载PDF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南海动力变形分区 被引量:79
16
作者 任建业 雷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03-3314,共12页
通过对盆地地震剖面构造-地层的详细解释,在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简称莺-琼盆地)古近纪同裂陷充填序列中识别出一条区域性的构造变革界而T70,该界面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显著的下削上超的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发育的时代为32~30 Ma,与南... 通过对盆地地震剖面构造-地层的详细解释,在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简称莺-琼盆地)古近纪同裂陷充填序列中识别出一条区域性的构造变革界而T70,该界面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显著的下削上超的地震反射结构特征,发育的时代为32~30 Ma,与南海海底扩张起始和红河断裂带左旋走滑的时间一致;T70界面将莺-琼盆地的同裂陷期地层分隔为断陷层和断坳层(琼东南盆地)或坳陷层(莺歌海盆地)两个构造-地层单元,这些构造地层单元和构造变革界面是南海及其周缘区域板块构造重组事件在莺-琼盆地的响应.论文结合前人成果,论述了以红河—越东—Lupar线断层为界,可以将南海及其周缘地区划分为结构构造、演化特征和动力学背景有显著区别的两个构造变形区:挤出-逃逸构造区和古南海俯冲拖曳构造区.以此构造变形分区为基础,确定了莺-琼盆地的动力学机制,建立了其构造演化模式.本研究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南海周缘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及主要控制机制,并对大陆边缘动力学研究和陆缘盆地区的油气勘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琼东南盆地 挤出-逃逸构造区 古南海俯冲拖曳构造区 南海
下载PDF
南海的“山根拆沉成因观”--南海成因新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海龄 周洋 +2 位作者 王印 朱荣伟 黎雨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4,共13页
南海成因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作者以寻求南海形成演化的内因为着眼点,在大量地震剖面地质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法对南海南北陆缘前新生代基底地质构造变形形迹进行了系统的构造恢复和组合分析,发现了残存于南海南北陆缘中生代基... 南海成因问题至今仍众说纷纭。作者以寻求南海形成演化的内因为着眼点,在大量地震剖面地质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法对南海南北陆缘前新生代基底地质构造变形形迹进行了系统的构造恢复和组合分析,发现了残存于南海南北陆缘中生代基底中的断层-褶皱具有碰撞造山带特有的背冲断褶构造特征,指出该古造山带的中轴位置大致沿现今双峰-笔架海山连线分布,并称之为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结合南海地区新生代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和南北陆缘新生代伸展构造特征分析,提出该造山带在新生代发生了山根拆沉的解体过程,并明确提出了该"山根拆沉"机制是诱发南海形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成因 中生界 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 山根拆沉 造山带解体
下载PDF
海洋维权执法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适用——南海仲裁案第13项仲裁请求裁决评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曲波 梁赟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0,共11页
仲裁庭无视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进行判断的前提——黄岩岛主权归属及沿海国的确定,武断地得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1(b)不适用于领海的结论。仲裁庭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不具有管辖权。菲律宾船舶在我国黄岩岛领海的通过不能构成无... 仲裁庭无视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进行判断的前提——黄岩岛主权归属及沿海国的确定,武断地得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1(b)不适用于领海的结论。仲裁庭对菲律宾第13项请求不具有管辖权。菲律宾船舶在我国黄岩岛领海的通过不能构成无害通过,我国有权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5条采取必要的步骤以行使保护权。在行使沿海国保护权的特殊情形下,应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适用于船舶航行进行严格解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94条的义务主体是船旗国,义务的属性是管辖义务,违反《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并不必然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94条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仲裁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船旗国义务 沿海国保护权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下载PDF
南海中南—司令断裂带的延伸特征及其与南海扩张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黎雨晗 刘海龄 +3 位作者 朱荣伟 王印 周洋 徐子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2-98,共17页
为了确定中南—司令断裂带在南海海盆及其在南部陆缘的延伸位置,并探讨其与南海扩张的关系,本文利用重磁异常、地震、莫霍面深度、P波速度特征、钻井拖网资料,对中南—司令断裂带的延伸位置进行了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厘定了中南—... 为了确定中南—司令断裂带在南海海盆及其在南部陆缘的延伸位置,并探讨其与南海扩张的关系,本文利用重磁异常、地震、莫霍面深度、P波速度特征、钻井拖网资料,对中南—司令断裂带的延伸位置进行了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厘定了中南—司令断裂带在东部次海盆与西南、西北次海盆之间呈NS向延伸,并南延至南海南部陆缘之上,深度上切割至莫霍面。根据南海海盆中磁异常条带走向的变化,及磁异常条带、走滑/转换断裂、扩张方向的印证关系,结合前人对古南海"剪刀状"碰撞闭合、南海扩张演化、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提出在32~25 Ma,伴随着南海东部次海盆的NNW向扩张,南海海盆及南沙地块整体发生顺时针旋转,使中南—司令断裂走向由形成初期的NNW向转变为N—S向;23.5 Ma之后,顺时针旋转停止,南海东部次海盆继续NNW向扩张,西南次海盆呈NW—SE向渐进式扩张。作为一条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中南—司令断裂与红河-越东断裂、马尼拉海沟断裂三条深大断裂一起组成区域"滑线场",制约南海海盆的扩张与南沙地块的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扩张 滑线场 古双峰-笔架碰撞造山带 新生代 中南—司令断裂带
下载PDF
再论台湾造山带构造格架与演化过程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博宏 魏春景 季建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3-979,共17页
台湾造山带是中新世晚期以来相邻菲律宾海板块往北西方向移动,导致北吕宋岛弧系统及弧前增生楔与欧亚大陆边缘斜碰撞形成的。目前该造山带仍在活动,虽然规模很小,但形成了多数大型碰撞造山带中的所有构造单元,是研究年轻造山系统的理想... 台湾造山带是中新世晚期以来相邻菲律宾海板块往北西方向移动,导致北吕宋岛弧系统及弧前增生楔与欧亚大陆边缘斜碰撞形成的。目前该造山带仍在活动,虽然规模很小,但形成了多数大型碰撞造山带中的所有构造单元,是研究年轻造山系统的理想野外实验室,为理解西太平洋弧-陆碰撞过程和边缘海演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本文总结了二十一世纪以来对台湾造山带的诸多研究进展,讨论了其构造单元划分及演化过程。我们将台湾造山带重新划分为6个构造单元,由西至东分依次为:(1)西部前陆盆地;(2)中央山脉褶皱逆冲带;(3)太鲁阁带;(4)玉里-利吉蛇绿混杂岩带;(5)纵谷磨拉石盆地;(6)海岸山脉岛弧系统。其中,西部前陆盆地为6.5Ma以来伴随台湾造山带的隆升剥蚀形成沉积盆地。中央山脉褶皱逆冲带为新生代(57~5.3Ma)欧亚大陆东缘伸展盆地沉积物由于弧-陆碰撞受褶皱、逆冲及变质作用改造形成的。太鲁阁带是造山带中的古老陆块,主要记录中生代古太平洋俯冲在欧亚大陆活动边缘形成的岩浆、沉积和变质岩作用。玉里-利吉蛇绿混杂岩带和海岸山脉岛弧系统分别为中新世中期(~18Ma)以来南中国海板块向菲律宾海板块之下俯冲形成的岛弧和弧前增生楔,其中玉里混杂岩中有典型低温高压变质作用记录,变质年龄为11~9Ma;岛弧火山作用的主要时限为9.2~4.2Ma。纵谷磨拉石盆地记录1.1Ma以来的山间盆地沉积。台湾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a)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欧亚大陆边缘增生阶段(200~60Ma);(b)欧亚大陆东缘伸展和南中国海扩张阶段(60~18Ma);(c)南中国海俯冲阶段(18~4Ma);(d)弧-陆碰撞阶段(<6Ma)。台湾弧-陆碰撞造山带是一个特殊案例,其弧-陆碰撞并不伴随着弧-陆之间的洋盆消亡,而是由于北吕宋岛弧及弧前增生楔伴随菲律宾海板块运动向西北方走滑,仰冲到欧亚大陆边缘,形成现今的台湾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造山带 弧-陆碰撞 南中国海俯冲 构造分区 北吕宋岛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