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V-Vis漫反射、Raman与PL光谱联用技术在黄色珍珠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严雪俊 周扬 +3 位作者 胡丹静 俞丹燕 余思逸 严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03-1710,共8页
应用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拉曼(Raman)与光致发光(PL)光谱就当前市售的大小各异、金色饱和度深浅不一的珍珠其致色属性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珍珠UV-Vis漫反射光谱特征的差异将金黄色珍珠初分为两种类型:Ⅰ型珍珠其谱图在(36... 应用紫外-可见(UV-Vis)漫反射、拉曼(Raman)与光致发光(PL)光谱就当前市售的大小各异、金色饱和度深浅不一的珍珠其致色属性予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珍珠UV-Vis漫反射光谱特征的差异将金黄色珍珠初分为两种类型:Ⅰ型珍珠其谱图在(360±5) nm处存在吸收带、在(420±10) nm处存在较弱的吸收峰或肩,该类珍珠为当前珍珠销售市场较为常见的自身致色珍珠;除Ⅰ型珍珠外,将其他金黄色系珍珠归属为Ⅱ型,其对应的UV-Vis反射光谱主吸收峰可位于340~430 nm区间,部分Ⅱ型样品在280~600 nm无明显吸收或仅存在较弱的吸收肩。进一步就Ⅱ型珍珠予以Raman光谱检测,在激发强度较低时经处理的Ⅱ型黄色珍珠在150~1 000 cm^(-1)区间可产生较强的荧光峰,且荧光峰的强度明显高于文石约1 086 cm^(-1)处的特征峰。同时,上述经处理的Ⅱ型珍珠对应的PL光谱同样表明在500~600 nm区间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大。此外,部分经处理的珍珠其Raman或PL光谱中可见与珍珠组成成分无关的特征峰位。上述珍珠的Raman与PL光谱中出现的异常荧光与外来特征峰可作为珍珠经处理的佐证依据。课题工作为当前金黄色珍珠颜色的形成属性及仿珍珠的鉴定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同时对于Raman光谱在其他类宝玉石、特别是有机宝石的检测鉴定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珍珠 天然色 处理色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拉曼光谱 光致发光光谱
下载PDF
非晶纳米过氧聚钨酸的Raman谱、热稳定性及UV-Vis光吸收特性
2
作者 张锋 董亚博 孟范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1-995,共5页
过氧聚钨酸是通过化学途径合成各种纳米结构氧化钨的重要前驱物之一。本文以双氧水(H_2O_2)、钨粉(W)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合成了过氧聚钨酸溶胶,随后在常温下长时间放置,直至自然凝固,并在120℃干燥3h后得到最终的深黄色胶状固体。利用... 过氧聚钨酸是通过化学途径合成各种纳米结构氧化钨的重要前驱物之一。本文以双氧水(H_2O_2)、钨粉(W)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合成了过氧聚钨酸溶胶,随后在常温下长时间放置,直至自然凝固,并在120℃干燥3h后得到最终的深黄色胶状固体。利用XRD、SEM、Raman谱、TG/DSC分析和UV-Vis谱等分别考察了样品的成分结构、热稳定性和UV-Vis光吸收特性。宽的XRD峰表明样品是非晶结构,明显峰位的高斯型拟合表明样品是氧化钨与水合氧化钨的复合物。SEM表明样品呈纳米颗粒状(50~100nm)和片层状形貌(厚约50nm)。宽而明显的Raman峰的高斯型拟合进一步表明样品是非晶氧化钨和水合氧化钨的复合物,不仅拥有非常明显的O—W—O对称伸缩、非对称伸缩和WO振动,而且伴有O—W—O对称弯曲、非对称弯曲及吸附水的振动模式。TG/DSC分析表明过氧聚钨酸凝胶固体在120~500℃范围内存在四个不同的热力学过程:(Ⅰ)过氧聚钨酸凝胶固体的缓慢晶化(120~165℃);(Ⅱ)H_2O_2的分解和H_2O的去吸附(165~236℃);(Ⅲ)水合氧化钨的快速分解(236~287℃);(Ⅳ)最终产物WO_3的晶化和相变(287~500℃)。UV-Vis谱表明样品在350~600nm范围存在一个明显的带边吸收,其光学带隙约2.25eV,明显低于当前已报道的WO_3和H_2WO_4的带隙值(2.45~3.50eV)。存留在复合物中的水分子、氧缺陷以及结构性畸变应该是导致其拥有较窄带隙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聚钨酸 raman 热稳定性 uv-Vis谱
下载PDF
黄绿色羟基磷铝锂石的谱学特征及其颜色成因
3
作者 张娟 李可心 +2 位作者 秦冬梅 包德清 王朝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7-783,共7页
磷铝锂石为含F和OH的连续固溶体矿物,属于一种稀有宝石品种,然而国内对其鲜有研究报道,尤其对快速无损估计F含量从而确定宝石名称以及宝石颜色成因研究较少。对市场上收集的黄绿色宝石级磷铝锂石分别进行常规宝石学、激光剥蚀电感耦合... 磷铝锂石为含F和OH的连续固溶体矿物,属于一种稀有宝石品种,然而国内对其鲜有研究报道,尤其对快速无损估计F含量从而确定宝石名称以及宝石颜色成因研究较少。对市场上收集的黄绿色宝石级磷铝锂石分别进行常规宝石学、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测试与分析。常规宝石学测试结果显示较高的折射率和较低的相对密度的特征均指示研究样品属于羟磷铝锂石端元。研究样品在400~1500 cm^(-1)的红外光谱指纹区表现为430 cm^(-1)的吸收谱带,归属Li—O键的弯曲振动;494、546、604和664 cm^(-1)的吸收为PO43-的弯曲振动和AlO6键的伸缩振动共同作用所致;~832 cm^(-1)为OH的弯曲振动(δOH);~1032、~1090、~1211 cm^(-1)为PO43-的伸缩振动。~3386 cm^(-1)左右,是OH的伸缩振动(νOH)。拉曼光谱显示样品具有305、430、489、648、806、893、1013、1058、1107、1193和3367 cm^(-1)等典型拉曼峰。在3367 cm^(-1)左右的相对较宽的峰是典型的OH伸缩振动,1000~1200 cm^(-1)之间的一组峰是PO43-的非对称伸缩振动(V3)。在600 cm^(-1)以下的拉曼光谱峰,为PO43-的非对称伸缩振动和Al—O键的伸缩振动所致。通过利用折射率高值指数、红外和拉曼光谱指数对磷铝锂石F含量进行了综合估算,折射率高值指数nγ、拉曼光谱中3367 cm^(-1)左右的峰值和1058 cm^(-1)左右的峰值之差以及3367 cm^(-1)附近拉曼峰的半高宽(FWHM)指数是氟磷铝锂石-羟磷铝锂石系列中F含量的良好指标,可被用于快速和间接地半定量估计磷铝锂石刻面宝石的F含量。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结果显示,研究样品的主要元素组成为P2O5、Al_(2)O_(3)和Li_(2)O外,还含有微量的Fe,与羟磷铝锂石的化学成分相符。Fe在磷铝锂石中以类质同象取代Al,O^(2-)—Fe^(3+)之间电价转移,Fe^(3+)—Fe^(2+)价键间电荷转移和Fe^(3+)的d—d轨道的自旋禁阻跃迁同时对蓝紫区和橙红区的吸收,与紫外-可见光谱测试结果反映出蓝紫区(300~420 nm)和黄橙区(590 nm附近)的吸收较为一致,可能是导致羟磷铝锂石呈黄绿色调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铝锂石 LA-ICP-MS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拉曼光谱 颜色成因
下载PDF
云南锡石的热致变色机理初探
4
作者 欧燕楠 刘劲松 +1 位作者 徐丰舜 张倩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4期22-28,共7页
锡石作为一种稀有宝石,一度因其强火彩被称为“云南钻石”,国内对其地质特征以及锡石浮选研究较多,目前未见有报道锡石的热致变色现象。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拉曼光谱仪、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和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等,对... 锡石作为一种稀有宝石,一度因其强火彩被称为“云南钻石”,国内对其地质特征以及锡石浮选研究较多,目前未见有报道锡石的热致变色现象。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仪器、拉曼光谱仪、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和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等,对近期产自云南的部分锡石进行了测试,对其热致变色现象的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云南锡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锡,平均含量高达99.4 wt%,含有微量元素Fe、Ti、Si、Ni、Ta、Nb等。从室温升高至500℃的过程中,锡石晶格膨胀,晶体键力常数减小,带隙值减小,导致锡石原位高温拉曼的特征峰向低频方向偏移,并使得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吸收边缘由380 nm不断红移至450 nm,锡石由近无色变为黄色;从500℃降温至室温过程中,锡石晶格收缩,晶体键力常数增大,带隙值增大,锡石原位高温拉曼的特征峰向高频方向回归,其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吸收边缘又不断蓝移恢复至380 nm,样品颜色恢复为近无色。计算二氧化锡晶体在加热和降温过程中光学带隙值,发现随温度升高,其带隙值E_(g)从3.28 eV降低到2.75 eV。综上,温度变化引起的晶格膨胀和收缩导致晶体的带隙变化是云南锡石出现热致变色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热致变色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拉曼光谱 云南
下载PDF
埃塞俄比亚琥珀的宝石学和谱学特征
5
作者 招博文 吕晓瑜 +3 位作者 支颖雪 代荔莉 吴嵩 郑雨佳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3年第4期50-59,共10页
本文收集了产自埃塞俄比亚的绿黄色琥珀原石样品,对其宝石学特征和谱学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埃塞俄比亚琥珀的折射率为1.54~1.55(点测),密度为1.022~1.058 g/cm^(3),长波紫外线下琥珀基体呈强蓝白色荧光,褐红色氧化层呈中... 本文收集了产自埃塞俄比亚的绿黄色琥珀原石样品,对其宝石学特征和谱学特征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埃塞俄比亚琥珀的折射率为1.54~1.55(点测),密度为1.022~1.058 g/cm^(3),长波紫外线下琥珀基体呈强蓝白色荧光,褐红色氧化层呈中等强度绿色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琥珀中具有水胆、气泡、黑色团絮物、“翅果”状包体等内含物,以及由树脂多期次堆覆导致的层状或波状纹理;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均呈现琥珀典型的脂肪族基团和氧化基团的组合,同时也含有少量不饱和组分,振动谱带峰位特征与豆科植物的石化树脂较为相似;拉曼光谱中指示琥珀成熟度的I_(1650 cm^(-1)/1442_cm^(-1))值落在0.69~0.75范围,与多米尼加琥珀接近;绿黄色埃塞俄比亚琥珀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具以630 nm为中心的平缓吸收宽带,是其绿色调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加拿大具“蛙卵”状色带铬钙铝榴石(沙弗莱石)的谱学特征
6
作者 毛晓天 陈畅 +1 位作者 尹作为 王梓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0-525,共6页
产于加拿大的宝石级铬钙铝榴石(又称沙弗莱石),常具有特殊的绿色团状色带,其黑色或深绿色的核心往往被边缘的翠绿色色带包围,形似“蛙卵”。为了探究加拿大具“蛙卵”状色带沙弗莱石的宝石学性质以及谱学特征,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LA-IC... 产于加拿大的宝石级铬钙铝榴石(又称沙弗莱石),常具有特殊的绿色团状色带,其黑色或深绿色的核心往往被边缘的翠绿色色带包围,形似“蛙卵”。为了探究加拿大具“蛙卵”状色带沙弗莱石的宝石学性质以及谱学特征,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LA-ICP-MS、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该区样品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探明色带的颜色成因以及不同色区成分和谱学的变化。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加拿大沙弗莱石均以钙铝榴石成分为主(核部:Grossular>55.64 mol%;边缘:Grossular>83.90 mol%),但不同颜色区域的Cr_(2)O_(3)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在色带中心的深色核心区域呈现较高的钙铬榴石成分(Uvarovite平均为21.49 mol%),其中黑色的核心还具有较高的Ti含量(TiO_(2)>1.9 Wt%)。除此之外,样品还均含少量的Fe以及微量的V,Mg和Mn。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研究表明,Cr为主要的致绿色元素、Fe为致黄色元素。位于蓝紫区435 nm左右和红区603 nm左右的吸收带主要是由于Cr^(3+)所致。700 nm左右出现的双峰可作为区别V^(3+)的Cr^(3+)特征峰。Fe^(3+)在370 nm左右产生吸收峰,同时对蓝紫区435 nm处的吸收带也有贡献,1220 nm处宽缓的吸收带是由Fe_(2)+所致。通过分析Fe_(2)O_(3)与Cr_(2)O_(3)+V_(2)O_(3)含量比值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绿色调的钙铝榴石。当Fe_(2)O_(3)与Cr_(2)O_(3)+V_(2)O_(3)的比值小于或在1.61附近时,常显示较为纯正的翠绿色色调;当Fe_(2)O_(3)与Cr_(2)O_(3)+V_(2)O_(3)的比值在2.71附近时,常显示黄绿色色调;当Fe_(2)O_(3)与Cr_(2)O_(3)+V_(2)O_(3)的比值在4.38附近时,常显示绿黄色色调。拉曼光谱分析表示,样品中黄绿色至翠绿色区域均显示出典型的钙铝榴石谱。800~1100 cm^(-1)之间的拉曼峰主要是由[SiO_(4)]四面体的伸缩振动引起的;400~700 cm^(-1)之间的拉曼峰主要是由[SiO_(4)]四面体的弯曲振动引起的;400 cm^(-1)以下的拉曼峰主要是由晶格振动引起的。通过样品不同色区的拉曼光谱与天然钙铬榴石拉曼光谱的对比表明,从样品的边缘至黑色核心,随着矿物结构中Cr^(3+)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拉曼峰位发生规律性的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钙铝榴石 沙弗莱石 色带 颜色成因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双通道拉曼光谱仪光学设计
7
作者 倪心愿 杨照清 郭汉明 《光学仪器》 2023年第4期32-39,共8页
紫外拉曼光谱技术具有高强度拉曼散射、无荧光干扰的特点;可见光拉曼光谱技术可实现低波数、高分辨率探测。为兼具两种激发波长的优势,设计了一款对称分布的双Czerny-Turner光路聚焦于一个探测器的双通道拉曼光谱仪。通过元器件的选型... 紫外拉曼光谱技术具有高强度拉曼散射、无荧光干扰的特点;可见光拉曼光谱技术可实现低波数、高分辨率探测。为兼具两种激发波长的优势,设计了一款对称分布的双Czerny-Turner光路聚焦于一个探测器的双通道拉曼光谱仪。通过元器件的选型和初始结构的计算,在不增加多余元器件的情况下,对弧矢方向像散进行补偿,避免了像面上的能量损失。配合Zemax软件对双通道光谱分别进行建模优化,最终实现了对400~5000 cm^(−1)(266 nm激发)和50~3500 cm^(−1)(633 nm激发)两段光谱的同时探测。均方根半径、点列图和调制传递函数等评价指标有效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两套拉曼光谱仪分别可达8 cm^(−1)和5 cm^(−1)分辨率,本设计具有高分辨率、低波数、多波长激发、集成化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erny-Turner 双通道 紫外拉曼光谱 可见光拉曼光谱 低波数 高分辨率
下载PDF
高浓度铝酸钠溶液的光谱 被引量:9
8
作者 邱国芳 陈念贻 +1 位作者 阎立诚 李郁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3-56,共4页
研究了高浓度铝酸钠溶液紫外、红外和Raman光谱的特征峰,并与从中析出的含水铝酸钠固体的光谱对照,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铝酸钠溶液除含Al(OH)_4~-、[(HO_3Al-O-Al(OH)_2]^(2-)外,尚存在其他的由Al... 研究了高浓度铝酸钠溶液紫外、红外和Raman光谱的特征峰,并与从中析出的含水铝酸钠固体的光谱对照,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铝酸钠溶液除含Al(OH)_4~-、[(HO_3Al-O-Al(OH)_2]^(2-)外,尚存在其他的由AlO_4四面体组成的寡聚铝酸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红外 光谱 raman 铝酸钠溶液 氧化铝
下载PDF
有机半导体Butyl-PBD的DFT理论计算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唐利斌 姬荣斌 +10 位作者 刘树平 王忆锋 叶婧 许扬羽 陆志文 台国安 魏长松 宋立媛 陈雪梅 马钰 庄继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15-322,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2-(4-叔丁苯基)-5-(4-联苯基)-1,3,4-恶二唑(Butyl-PBD)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分子结构优化、红外光谱、Raman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子前线轨道、分子电子密度、Mulliken电荷等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2-(4-叔丁苯基)-5-(4-联苯基)-1,3,4-恶二唑(Butyl-PBD)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分子结构优化、红外光谱、Raman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子前线轨道、分子电子密度、Mulliken电荷等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对IR、THz、UV-Vis吸收光谱和Raman散射光谱中的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发现Butyl-PBD在0.1~10 THz波谱范围内有五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位于2.04 THz、3.48 THz、5.16 THz、6.60 THz及7.08 THz,Butyl-PBD在紫外光波段有三个吸收波段,分别对应于326.76 nm、279.60 nm及269.31 nm,其中326.76nm的紫外吸收峰最强。电子密度计算表明,最大电子密度集中在O原子上,N原子的电子密度次之。Mulliken电荷计算表明,负电荷主要集中在O原子和N原子上,所有H原子的Mulliken电荷都为正电荷,C原子的Mulliken电荷则与其具体位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tyl-PBD 密度泛函理论 红外光谱 raman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OLED绿光掺杂剂DMQA的DFT理论计算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唐利斌 姬荣斌 +10 位作者 刘树平 王忆锋 叶婧 许扬羽 陆志文 台国安 魏长松 宋立媛 陈雪梅 马钰 庄继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73-379,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N,N’-二甲基喹吖啶酮(DMQA)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分子结构优化、红外光谱、Raman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子前线轨道、分子电子密度、Mulliken电荷等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N,N’-二甲基喹吖啶酮(DMQA)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分子结构优化、红外光谱、Raman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子前线轨道、分子电子密度、Mulliken电荷等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对IR、THz、UV-Vis吸收光谱和Raman散射光谱中的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发现DMQA在0.1~10 THz波谱范围内有6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位于1.43、2.95、3.81、4.13、6.26以及9.68 THz,DMQA在紫外-可见光波段的457.26、386.76及377.37 nm有三个吸收峰,其中457.26 nm的可见光吸收峰最强。电子密度计算表明,最大电子密度集中在O原子和N原子上,O原子的电子密度高于N原子的电子密度。Mulliken电荷计算表明,负电荷主要集中在N原子和O原子上,N原子的Mulliken电荷密度绝对值大于O原子的Mulliken电荷密度绝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QA 密度泛函理论 红外光谱 raman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有机紫外半导体PMTC的制备及理论计算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利斌 姬荣斌 +6 位作者 刘树平 冯鸣 张筱丹 宋立媛 王忆锋 陈雪梅 马钰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8-83,88,共7页
进行了有机紫外半导体N-[5-甲基-1,3,4-噻二唑-2-取代]二硫代氨基甲酸钾(PMTC)的制备及FT-IR、Raman、UV-Vis及PL光谱实验表征。对实验测试FT-IR及Raman光谱的振动峰进行了归属,Raman光谱测试发现S-K在152 cm-1有v(S-K-S)伸缩振动。UV-... 进行了有机紫外半导体N-[5-甲基-1,3,4-噻二唑-2-取代]二硫代氨基甲酸钾(PMTC)的制备及FT-IR、Raman、UV-Vis及PL光谱实验表征。对实验测试FT-IR及Raman光谱的振动峰进行了归属,Raman光谱测试发现S-K在152 cm-1有v(S-K-S)伸缩振动。UV-Vis实验光谱表明PMTC在200~350nm波段有紫外吸收,PL实验光谱表明PMTC在340~400 nm波段有明显的紫外发光峰,峰值波长为373 nm,PL谱相对于吸收光谱有Stokes频移。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PMTC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分子结构优化、UV-Vis光谱、分子前线轨道、分子电子密度、Mulliken电荷等理论计算。理论研究结果表明:PMTC在UV-Vis波段有三个电子跃迁吸收。前线轨道计算表明PMTC的HOMO的电子主要分布在与K原子相连的两个S原子上,而LUMO轨道的电子主要集中在K原子上,PMTC吸收光子后,产生电子由HOMO至LUMO跃迁的实质是电子由配体(主要是配位S原子)向金属原子K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紫外半导体 密度泛函理论 红外光谱 raman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有机半导体苝的DFT理论计算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利斌 姬荣斌 +10 位作者 刘树平 王忆锋 台国安 魏长松 许扬羽 陆志文 叶婧 宋立媛 陈雪梅 马钰 庄继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5-331,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苝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分子结构优化、IR光谱、Raman光谱、THz光谱、UV-Vis光谱、分子前线轨道、分子电子密度、Mulliken电荷等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对IR、THz、...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苝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分子结构优化、IR光谱、Raman光谱、THz光谱、UV-Vis光谱、分子前线轨道、分子电子密度、Mulliken电荷等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对IR、THz、UV-Vis吸收光谱和Raman散射光谱中的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发现苝的THz光谱有三个特征吸收峰,它们分别位于2.94、5.46和7.77 THz,其中5.46 THz的吸收是最强的,它是由以C4-C1-C11-C16为轴的苝分子面外对称弯曲振动产生的。苝在UV-Vis光波段有三个吸收峰,峰值波长分别位于420.79、328.14及303.80 nm,其中420.79nm的紫外吸收峰最强。前线轨道计算表明苝分子的HOMO与LUMO能量差值为3.077eV,它与用UV-Vis的理论计算能隙2.946eV仅有0.131eV(4.45%)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红外光谱 raman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合成镁橄榄石的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范建良 郭守国 +1 位作者 史凌云 刘学良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31-1434,共4页
人工合成的镁橄榄石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其中蓝紫色合成镁橄榄石被用作坦桑石的替代品进入珠宝市场,引起了珠宝行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的定量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颜色成因分析,得... 人工合成的镁橄榄石具有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其中蓝紫色合成镁橄榄石被用作坦桑石的替代品进入珠宝市场,引起了珠宝行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的定量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的颜色成因分析,得出人工合成的蓝紫色镁橄榄石的主要成分为MgO和SiO2,并添加了致色金属元素钴和钒,组份相对简单,蓝紫色调的产生与钴离子有关;对合成橄榄石、天然橄榄石和坦桑石进行拉曼光谱(785nm)的定性分析,得到合成镁橄榄石与天然橄榄石都具有特征Si-O伸缩振动引起的拉曼位移820cm-1、853cm-1和961cm-1,而坦桑石中存在特征Si-O伸缩振动引起的拉曼位移866cm-1、923cm-1和1148cm-1,可有效鉴定该三种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橄榄石 坦桑石 橄榄石 X射线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纳米Mo-ZSM-5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海荣 李哲 黄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7-590,共4页
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法,在SiO2-MoO3-TPAOH—Na2O-H2O体系中成功合成了纳米Mo-ZSM-5分子筛,并通过TEM、粉末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和紫外拉曼光谱(UV-Ramam)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采用原位水热合成法,在SiO2-MoO3-TPAOH—Na2O-H2O体系中成功合成了纳米Mo-ZSM-5分子筛,并通过TEM、粉末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和紫外拉曼光谱(UV-Ramam)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分子筛粒径为10~30nm,粒度分布均匀。随着Mo含量的增加,纳米Mo-ZSM-5样品的晶胞参数随之增大。此外,FT—IR谱在968cm^-1出现弱吸收峰、UV—Ramam谱在967cm^-1出现吸收峰,并且其强度随着Mo原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充分证明Mo原子进入了纳米Mo—ZSM-5分子筛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Mo—ZSM-5 分子筛 水热合成 uv-VIS光谱 uvraman光谱
下载PDF
俄罗斯翠榴石的化学成分及光谱学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裴景成 黄伟志 +1 位作者 张倩 翟少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49-3854,共6页
翠榴石为石榴石家族中最为贵重的亚种,以其漂亮的外观和稀有性深受欢迎。尤其是俄罗斯所产翠榴石更是国内外收藏家最为追捧的对象。前人从不同角度对石榴石族矿物研究较多,但关于翠榴石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究俄罗斯翠榴石的化学成分及光... 翠榴石为石榴石家族中最为贵重的亚种,以其漂亮的外观和稀有性深受欢迎。尤其是俄罗斯所产翠榴石更是国内外收藏家最为追捧的对象。前人从不同角度对石榴石族矿物研究较多,但关于翠榴石的研究较少。为了探究俄罗斯翠榴石的化学成分及光谱学特征,运用LA-ICP-MS,IR,Raman和UV-Vis,对俄罗斯翠榴石进行系统研究,旨在获得其化学成分尤其是稀土元素特征、光谱学特征,分析致色原因,为其品种鉴定及产地溯源提供重要数据。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俄罗斯翠榴石几乎为纯的钙铁榴石(Andradite>96.39 Mol.%)。次要成分中,Cr 2O 3含量较高,平均0.502 Wt%,除此以外还含少量Al,Mn,Ti和V。其中Cr和V均为石榴石中致绿色的元素。稀土元素含量总体不高,∑REE平均4.85μg·g^-1;且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LREE平均4.56μg·g^-1;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HREE平均0.29μg·g^-1,∑LREE/∑HREE=5.35~100.48。多数样品显示Eu正异常。主要拉曼位移为994.5,873.5,841.5,815,576,552,515,492,451,369,351,323,310.5,295,263,234.5和172 cm^-1。拉曼光谱仅可作为翠榴石品种鉴定的手段之一,对其产地溯源作用不大。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指纹区红外反射光谱可以有效鉴别翠榴石,红外光谱官能团区显示结构水的吸收峰,表明俄罗斯翠榴石含有少量结构水,这与其形成过程与热液交代作用有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显示,俄罗斯翠榴石在384和440 nm处具明显吸收峰,436 nm见弱吸收峰,620 nm附近出现宽缓吸收带,从500 nm附近至紫外区强烈吸收。分析认为440 nm吸收带归于八面体位Fe^3+的6A 1→4A 1g+4Eg(G)跃迁所致;620 nm吸收带归于八面体位Cr^3+的4A2g(F)→4T2g(F)d—d跃迁所致,Fe和Cr同为致色元素,O-Fe荷移带及440 nm强吸收带使得钙铁榴石产生黄色、黄绿色,Cr^3+的加入,产生620 nm宽缓吸收带,吸收橙黄色光,使得宝石颜色向绿色端偏移,显示纯正的绿色。拉曼光谱、红外光谱指纹区特征可以用于准确鉴定翠榴石;稀土元素特征及中红外光谱官能团区结构水特征,可以为其产地溯源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榴石 俄罗斯 稀土元素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uv-VIS光谱 产地溯源
下载PDF
紫外拉曼光谱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郝艳玲 张星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X期108-112,共5页
紫外拉曼光谱相对于可见及近红外拉曼光谱有着独特的优势,拓宽了拉曼光谱在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介绍紫外拉曼光谱的特点及优势,综述近几年来紫外拉曼光谱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 拉曼 紫外拉曼 光谱
下载PDF
一种含赤铁矿包裹体绿柱石的谱学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佳 刘芳丽 +2 位作者 王雅玫 刘芬 何翀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9-24,共6页
本文所研究的绿柱石是以定向赤铁矿为主要包裹体的一种市场罕见品种,利用LA-ICP-MS、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显微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该绿柱石进行详细谱学特征研究。该绿柱石样品除主量BeO,Al2O3,SiO2外,含一定量的Fe、Mn、Cs... 本文所研究的绿柱石是以定向赤铁矿为主要包裹体的一种市场罕见品种,利用LA-ICP-MS、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显微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对该绿柱石进行详细谱学特征研究。该绿柱石样品除主量BeO,Al2O3,SiO2外,含一定量的Fe、Mn、Cs、Ti、V,碱金属总质量分数为0.48%,为贫碱型绿柱石;经拉曼光谱仪测定了其核部主矿物平行c轴和垂直c轴的拉曼位移及赤铁矿包裹体拉曼位移;红外光谱仪确定核部主矿物指纹区振动频率及结构水振动频率:I型结构水位于3699cm-1处,Ⅱ型结构水位于3661,3596cm-1处。显微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E⊥c轴偏振方向可见Fe3+的371,427nm处吸收,Fe2+的820nm处吸收,I型水位于1402、1835、1956nm处吸收和Ⅱ型水位于1369、1897nm处吸收;E∥c轴偏振方向可见Fe3+的427nm处吸收,I型水1402、1467nm处吸收,Ⅱ型水1152、897nm处吸收。在平行c轴方向,Ⅱ型水强度较垂直c轴方向强。对该罕见以赤铁矿为主要包裹体的绿柱石样品成分、谱学的详细研究,丰富了该品种绿柱石的宝石学特征相关资料,为后人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柱石 赤铁矿 拉曼光谱 红外光谱 显微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
下载PDF
有机半导体ADN的DFT理论计算研究
18
作者 唐利斌 姬荣斌 +10 位作者 刘树平 王忆锋 许扬羽 叶婧 陆志文 台国安 魏长松 宋立媛 陈雪梅 马钰 庄继胜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9-255,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9,10-二(2-萘基)蒽(ADN)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分子结构优化、红外光谱、Raman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子前线轨道、Mulliken电荷等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对IR、THz...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9,10-二(2-萘基)蒽(ADN)进行了B3LYP/6-31G水平上的分子结构优化、红外光谱、Raman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子前线轨道、Mulliken电荷等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对IR、THz、UV-Vis吸收光谱和Raman散射光谱中的特征峰进行了归属,发现ADN在0.1~10 THz波谱范围内有5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位于1.08、2.52、4.44、5.64及6.60 THz,其中5.64 THz的吸收是最强的,它是由萘环面外弯曲及蒽环面内摇摆振动产生的。ADN在紫外光波段有三个吸收峰,分别对应于386.34、352.98及352.50nm,其中386.34 nm的紫外吸收峰最强。ADN理论计算能隙值为3.516 eV,比实验值3.2 eV略高。ADN的Mulliken电荷计算表明,所有H原子的Mulliken电荷皆为正电荷,C原子Mulliken电荷与其具体的化学环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2-萘基)蒽 密度泛函理论 红外光谱 raman光谱 紫外-可见光谱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吸附对三联苯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中辉 汪峰 《物理实验》 2008年第8期9-12,共4页
利用对三联苯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化学修饰,并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对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对比吸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吸附后的光谱强度大约下降63.1%,说明单壁碳纳米管吸附... 利用对三联苯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化学修饰,并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光谱对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对比吸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吸附后的光谱强度大约下降63.1%,说明单壁碳纳米管吸附上了对三联苯.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发现,吸附后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中主要峰的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了6~7cm^-1,认为拉曼光谱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单壁碳纳米管吸附对三联苯前后状态的改变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制备的钒氧化物薄膜及其光谱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莉莎 崔海宁 姜振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9,共5页
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和不同基底温度下在玻璃底上沉积微纳结构的氧化钒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显微镜、UV-Vis透射、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特性。在低温下制备的薄膜表现出高的光学透过特性,在基底温度低于200℃下制备... 用直流磁控反应溅射法和不同基底温度下在玻璃底上沉积微纳结构的氧化钒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显微镜、UV-Vis透射、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了薄膜的结构特性。在低温下制备的薄膜表现出高的光学透过特性,在基底温度低于200℃下制备的薄膜具有无定形结构,而在基底温度高于200℃时制备的薄膜具有多晶结构。薄膜的光学参数使用经典模型计算,通过测量和拟合透射光谱获得了薄膜的禁带宽度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钒薄膜 反应溅射法 uv-VIS光谱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