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日近代立宪主义思想的隔代“同频共振”
1
作者 洪骥 《南大日本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39-158,共20页
德日两国同作为二战战败国,在近代国制的构建上体现出较大的共性特征。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官方对于“德国模式”的狂热追捧与模仿,具体到国内法治领域,最典型的表现便是1889年《明治宪法》对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 德日两国同作为二战战败国,在近代国制的构建上体现出较大的共性特征。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官方对于“德国模式”的狂热追捧与模仿,具体到国内法治领域,最典型的表现便是1889年《明治宪法》对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参考借鉴。但这只是一条“明线”,即官方的、国家制度层面的实然状态。在其背后,还隐藏着一条“暗线”,即民间的、思想精神领域的应然状态,抑或是一种当时日本进步知识分子的“理想型”。这便是活跃于自由民权运动时期的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植木枝盛的宪治思想,其草拟的“宪法私案”虽未被官方认可,但背后的精神与1849年德国《法兰克福宪法》跨越时代的共鸣,共享了近代立宪主义限制君权、保障自由的基本要素,达到了一种“同频共振”的效果。这两部宪法(草案)又分别连接着德日两国二战以后的新宪法与国制,因此,将它们分别视为各自近代立宪主义草创期的思想源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宪法》 近代立宪主义 日本宪法私案 植木枝盛
下载PDF
日本思想家植木枝盛作品的鉴别问题——兼论史料鉴别对明治前期研究的重要性
2
作者 那希芳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3-20,共8页
本文论述了日本明治前期思想家植木枝盛的无署名文章需要鉴别的原因及鉴别方法,并在外崎光广和米原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植木枝盛集10》的《著作目录》中应该剔除非植木作品的文章,以及未被该目录收入但实为植木的作品... 本文论述了日本明治前期思想家植木枝盛的无署名文章需要鉴别的原因及鉴别方法,并在外崎光广和米原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植木枝盛集10》的《著作目录》中应该剔除非植木作品的文章,以及未被该目录收入但实为植木的作品。这一工作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研究植木时无署名文章的判定问题,同时为探讨明治前期无署名文章的鉴别方法提供了新的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治前期 史料鉴别 植木枝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