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munological milieu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at laparotomy for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5
1
作者 Akira Yoneda Shinichiro Ito +6 位作者 Seiya Susumu Mitsutoshi Matsuo Ken Taniguchi Yoshitsugu Tajima Susumu Eguchi Takashi Kanematsu Yasuhiro Nagat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3期1470-1478,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al repertoire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The peritoneal cavity is a compartment in which immunological host-tumor interactions can occur. However...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logical repertoire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The peritoneal cavity is a compartment in which immunological host-tumor interactions can occur. However, the role of lymphocytes in the peri- toneal cavity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is unclear. We observed 6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and 1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gallstones and acted as controls. Lymphocytes isolated from both peripheral blood and peritoneal lavage were analyzed for surface markers of lymphocytes and their cytokine production by flow cytometry. CD4+CD25h+gh T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patient's peripheral blood were co-cultivated for 4 d with the intra-peritoneal lymphocytes, and a cytokine assay was performed. RESULTS: At gastrectomy, CCR7-CD45RA- CD8+ effector memory T cells were observed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The frequency of CD4+ CD25 h+ghT ceils in both the peripheral blood and peritoneal cavity was elevated in patients at advanced stage [control vs stage IV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6.89 (3.39-10.4) vs 15.34 (11.37-19.31), P 〈 0.05, control vs stage IV in the peri- toneal cavity: 8.65 (5.28-12.0) vs 19.56 (14.81-24.32), P 〈 0.05]. On the other hand, the suppression was restored with CD4+ CD25h+QhT cells from their own pe- ripheral blood.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analyze lympho- cyte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mmune regulation at ad- vanced stage is reversible at the point of gastrectomy. CONCLUSION: The immunological milieu in the peri- toneal cavity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elicited a Th2 response even at gastrectomy, but this response was rever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TOKINES gastric cancer LYMPHOCYTES Peri-toneal cavity Regulatory T cell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OSAL TYPES,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REE CANCER CELLS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2
作者 刘庆华 陈峻青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2期61-64,共4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 cancer cells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were studied. Of 100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free cancer cells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were detected in 32 cases (3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e cancer cells and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were studied. Of 100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free cancer cells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were detected in 32 cases (32%). Free cancer cells were most often found in tendonoid (62.2%) and colour diffused (60.0%) serosal types. When the area of serosal invasion was over 20 cm, the positive free cancer cell rate was 56.6% and only 2.5% if below 20 cm. Free cancer cells were related to the depth of cancer infiltration, often found in the S2 and S3 invasion layers, as well as to the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stric cancer. Free cancer cells were often seen in infiltrated type cancer, histologically poorly differentiated or un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and nest or diffused growth types. In patients without peritoneal metastasis (P0), the positive rate was 26.1%. This study proved that Chen's serosal classification is correct and useful in assessing whether the cancer cells have penetrated through the serosa or not during surgery. Different treatments should be used in the cases with different serosal types. In addition to surgery, destruction of free cancer cell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endonoid and colour diffused serosal types, so as to prevent peritoneal metasta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REE CANCER CELLS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OSAL TYPES Free
下载PD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its reservoirs:A correlation with the gastric infection 被引量:7
3
作者 Spencer Luiz Marques Payao Lucas Trevizani Rasmuss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CAS 2016年第1期126-132,共7页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has long been found to cause gastric diseases such as gastritis, gastric ulcers and gastric cancer.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of this bacterium has yet to be determined, though several stu...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has long been found to cause gastric diseases such as gastritis, gastric ulcers and gastric cancer.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of this bacterium has yet to be determined, though several studies have speculated that the oral cavity is a reservoir for H. pylori. Others have also reported that the oral cavity may be a source of both transmission and gastric reinfection; however, such results are controversial. We reviewed the literature and selected studies that report an association among H. pylori detections in the oral cavity(dental plaque, saliva, tongue, tonsil tissue, root canals, oral mucosa) in humans and in animals, as well as in the human stomach. The oral cavity may be considered the main reservoir for H. pylori. There are a correlations between H. pylori infection in the oral cavity and periodontal disease, oral tissue inflammation, H. pylori transmission, and gastric reinfection. We believe that the mouth is a reservoir and that i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both H. pylori transmission and gastric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bacter pylori RESERVOIRS Oral cavity INFECTION gastric disease
下载PDF
腹腔镜下D2根治术联合CME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游离癌细胞检出率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永坤 彭朝阳 +2 位作者 贾亚鹏 王虔 刘耿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224-2229,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D2根治术联合完整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对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6月至2022年06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128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将64例实施...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D2根治术联合完整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对局部进展期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6月至2022年06月于医院住院治疗的128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将64例实施腹腔镜下D2根治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64例实施腹腔镜下D2根治术联合CME的患者纳入研究组。记录两组手术、住院及并发症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定生活质量。分别于腹腔镜探查后和肿瘤切除后收集腹腔冲洗液,应用细胞学检查检测腹腔游离癌细胞。术后随访1年,记录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情况。结果: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总数及阳性淋巴结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研究组术后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GQOLI-74评分均显著增加,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腹腔感染/积液、胃排空障碍、肠梗阻、吻合口瘘、胰瘘、淋巴漏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PFS率和OS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D2根治术联合CME有利于彻底清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减少术后复发,促进术后康复,且不增加腹腔游离癌细胞脱落和手术并发症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胃癌 腹腔镜下D2根治术 完整系膜切除术 腹腔游离癌细胞 预后
下载PDF
神经重症患者留置双腔胃肠营养管护理专家共识
5
作者 张晓梅 袁超 +6 位作者 罗彦嗣 李慧娟 杜敏 张小培 李淑恩 项丽君 崔艳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48-52,81,共6页
目的形成神经重症患者留置双腔胃肠营养管护理专家共识,推动护士规范、安全、有效地实施双腔胃肠营养管喂养,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方法检索、评价和汇总神经重症患者胃肠营养管护理的相关证据,提取相关的推荐意见,形成专家共识初稿,通过1... 目的形成神经重症患者留置双腔胃肠营养管护理专家共识,推动护士规范、安全、有效地实施双腔胃肠营养管喂养,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方法检索、评价和汇总神经重症患者胃肠营养管护理的相关证据,提取相关的推荐意见,形成专家共识初稿,通过1轮专家函询和2轮专家论证会,结合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各条目内容,形成专家共识终稿。结果最终形成的专家共识包括神经重症患者双腔胃肠营养管喂养的操作性定义、置管适应证、置管禁忌证、置管及维护、拔管指征5个方面。结论形成的专家共识实用性较强,可为神经重症患者双腔胃肠营养管的临床护理实践和质量控制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重症 肠内营养 双腔胃肠营养管 胃管 肠管 管饲喂养 胃肠减压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全身性与腹腔内联合双向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膜复发转移中的应用效果及生存获益分析
6
作者 梁松 江频 +4 位作者 王传军 梁永康 张同方 鲁修明 李小祺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分析全身性与腹腔内联合双向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膜复发转移中的应用效果及生存获益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106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分析全身性与腹腔内联合双向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膜复发转移中的应用效果及生存获益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106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接受腹腔内联合双向化疗的5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全身性化疗的4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腹膜癌指数(peritoneal cancer index,PCI)评分、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及生存获益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PC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症状、躯体和情绪功能、整体生活质量和单项测量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38.60%)高于对照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15个月,对照组为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全身性化疗,将腹腔内联合双向化疗应用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膜复发转移的治疗中,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延长无复发生存时间,未明显增加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 双向化疗 进展期胃癌 腹膜复发转移 生存情况
下载PDF
胃腔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及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姬亚敏 陆文明 +1 位作者 戴元颖 范晓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9期616-618,共3页
目的通过与CT的对照研究,评价胃腔超声造影在胃癌定性及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胃癌患者胃腔超声造影情况和CT检查结果。结果胃腔超声造影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0.38%,漏诊率为7.69%;CT诊断符合率为86.54%,漏诊率为11.54%;二... 目的通过与CT的对照研究,评价胃腔超声造影在胃癌定性及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胃癌患者胃腔超声造影情况和CT检查结果。结果胃腔超声造影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0.38%,漏诊率为7.69%;CT诊断符合率为86.54%,漏诊率为11.54%;二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腔超声造影T、N、M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68%、86.21%、100%,胃腔超声造影N、M分期诊断符合率高于CT(P<0.05),T分期诊断符合率与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腔超声造影对胃癌定性诊断符合率高,对N、M分期诊断符合率高,但对胃底部T分期诊断符合率较低,需结合其他诊断手段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胃腔 造影剂 胃癌 定性 分期
下载PDF
应用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马懿 卢漫 +2 位作者 蔡志清 魏秋鑫 雷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4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癌术前TMN分期的意义。方法对43例胃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及其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胃充盈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T1、T2、T3和T4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60.0%、95.7%和80.0%,总符合率76.... 目的探讨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癌术前TMN分期的意义。方法对43例胃癌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及其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胃充盈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T1、T2、T3和T4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60.0%、95.7%和80.0%,总符合率76.8%;对淋巴结转移N0、N1、N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52.6%和25.0%,总符合率60.5%;对肝脏、腹膜转移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癌及其术前TNM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NM分期 超声检查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脱落细胞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陆小婵 黄燕 +2 位作者 韦莹慧 汤丽霞 曾冬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881-883,887,共4页
目的分析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脱落细胞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恶性肿瘤伴浆膜腔积液患者198例,均给予其脱落细胞学检查,并根据检测的结果划分为阳性组、阴... 目的分析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脱落细胞学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恶性肿瘤伴浆膜腔积液患者198例,均给予其脱落细胞学检查,并根据检测的结果划分为阳性组、阴性组,测定阳性组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对比分析两组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阳性组浆膜腔积液和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CA724、CA242、CA153、甲胎蛋白(AFP)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其中,浆膜腔积液和血清中CEA的相关系数为0.734(P<0.05),CA125的相关系数为0.479(P<0.05),CA199的相关系数为0.749(P<0.05),CA724的相关系数为0.709(P<0.05),CA242的相关系数为0.881(P<0.05),CA153的相关系数为0.721(P<0.05),AFP的相关系数为0.456(P<0.05)。脱落细胞学阳性组中的胃癌患者CA724水平为48.64(27.80,287.22)U/mL,显著高于阴性组胃癌患者的20.45(9.78,87.16)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脱落细胞学阳性患者浆膜腔积液肿瘤标志物和血清肿瘤标志物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而通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浆膜腔积液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胃癌患者浆膜腔积液中的CA724可反映浆膜腔积液的良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浆膜腔积液 肿瘤标志物 脱落细胞学
下载PDF
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罗晓茂 张圆 +4 位作者 邵晖 李支尧 谭蜀川 钏志睿 杨丽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的双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定位、定性、T分期中诊... 目的探讨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6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的患者的双重超声造影检查资料,与术后病理比较.结果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定位、定性、T分期中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26/26)、100%(26/26)、88.5%(23/26).与普通超声检查比较,DCUS对胃癌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于普通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胃癌的术前T分期诊断明显高于普通超声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双重超声造影 诊断 TNM分期
下载PDF
^(13)C-辛酸呼气试验与超声法诊断糖尿病性胃排空障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莫永珍 卞茸文 +5 位作者 娄青林 顾刘宝 张建宁 夏晖 欧阳晓俊 何戎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9-823,共5页
目的:比较13C-辛酸呼气试验(OBT)与胃排空功能超声检测(GEU)在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检测中的一致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对照组30例,分别行OBT与GEU检测,评价胃排空功能,并分别比较两种检测手段所得参数的相关性。结果:OBT显示糖... 目的:比较13C-辛酸呼气试验(OBT)与胃排空功能超声检测(GEU)在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检测中的一致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71例,对照组30例,分别行OBT与GEU检测,评价胃排空功能,并分别比较两种检测手段所得参数的相关性。结果:OBT显示糖尿病组胃半排空时间(GET1/2)、延迟相时间(tlag)均明显延长,120min胃残留率(Ret120min)增加。GEU亦显示不同时点糖尿病组胃排空率延迟。两种方法在不同时间点胃排空率具有高度相关性,对照组:60minr=0.501P=0.005,120minr=0.526P=0.002;糖尿病组:60minr=0.604P<0.001,120minr=0.651P<0.001。结论:应用OBT方法检测糖尿病胃动力障碍与GEU所得结果一致性较好,OBT不失为一种相对理想和临床实用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 ^13C-辛酸呼气试验 胃排空功能超声检测
下载PDF
超声内镜检查评价早期胃癌黏膜下浸润的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双林 俞杏平 +2 位作者 金晓辉 王红卫 丁小云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鉴别早期胃癌病变中黏膜内癌与黏膜下层癌的价值。方法对61例早期胃癌病变进行EUS扫查,判断病变浸润深度,重点观察黏膜下浸润状况,并与手术和内镜治疗病理学诊断作对照。结果61例早期...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鉴别早期胃癌病变中黏膜内癌与黏膜下层癌的价值。方法对61例早期胃癌病变进行EUS扫查,判断病变浸润深度,重点观察黏膜下浸润状况,并与手术和内镜治疗病理学诊断作对照。结果61例早期胃癌病变EUS浸润深度判断准确率75.4%,其中对病变局限于黏膜内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黏膜内癌判断准确率为73.9%,黏膜下层癌准确率为8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黏膜内癌EUS判断敏感性为73.9%,特异性为93.3%。结论 EUS对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具有较好价值。对于EUS判断黏膜内病变者,可作为早期胃癌内镜治疗一个术前适应证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浸润深度 超声内镜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儿胃排空的超声检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庆 赵亚平 +1 位作者 高峻 彭晶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运用超声检测胃内液体排空时间,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FD)小儿胃运动功能状况。方法于饮入液体前后通过超声测量54例FD小儿的胃窦容积,得出胃液体半排空时间。结果本组FD患儿平均胃液体半排空时间为(37.46±12.70)min,其中27例(5... 目的运用超声检测胃内液体排空时间,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FD)小儿胃运动功能状况。方法于饮入液体前后通过超声测量54例FD小儿的胃窦容积,得出胃液体半排空时间。结果本组FD患儿平均胃液体半排空时间为(37.46±12.70)min,其中27例(50%)胃液体半排空时间延迟[平均时间(48.85±10.24)min]。结论小儿FD中确实存在胃排空障碍,年龄、性别、有无胃炎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排空时间是否延长无明显影响。超声检查是测量小儿胃排空的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消化不良 儿童 胃排空
下载PDF
DS对胃癌细胞整合素β1表达及腹腔种植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雪艳 王娟 +1 位作者 荣小伟 徐远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硫酸右旋糖苷(dextran sulfate,DS)对胃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建立裸鼠动物模型。剖腹并行HE染色观察胃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情况,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DS对黏附分子整合素β1 mR-NA和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酸右旋糖苷(dextran sulfate,DS)对胃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建立裸鼠动物模型。剖腹并行HE染色观察胃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情况,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DS对黏附分子整合素β1 mR-NA和蛋白的影响。结果剖腹观察瘤节数经HE染色证实,DS实验组腹腔种植转移的瘤节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DS实验组大网膜整合素β1 mRNA和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00。结论 DS抑制胃癌细胞的腹腔种植转移,且伴有整合素β1表达下降。DS可能是通过下调整合素β1 mRNA影响其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的种植转移,黏附分子整合素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DS抑制胃癌细胞种植转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硫酸右旋糖苷 整合素Β1 腹腔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超声内镜指导下尼龙环套扎术对胃间质瘤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子洋 阳运超 刘晓岗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72-1174,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超声内镜指导下利用双钳道内镜行尼龙环套扎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随访观察结果。方法 31例胃间质瘤,在超声内镜指导下,利用双嵌道内镜行尼龙环套扎治疗,分别于术后、术后3月、1年和2年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29... 目的回顾分析超声内镜指导下利用双钳道内镜行尼龙环套扎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随访观察结果。方法 31例胃间质瘤,在超声内镜指导下,利用双嵌道内镜行尼龙环套扎治疗,分别于术后、术后3月、1年和2年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29例病例行套扎后瘤体完整脱落;2例病例未成功套扎。29例行套扎治疗病例均未发生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对29例瘤体完整脱落患者随访324个月,无病灶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内镜指导下尼龙环套扎术治疗胃间质瘤是经济、安全、有效的,但需根据病变特征进行严格筛选,且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双钳道内镜 尼龙环 胃间质瘤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胃癌临床分期的诊断及局限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岳 卢虹 +2 位作者 吴祖扬 董军键 林拓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胃癌临床分期的诊断及局限性。方法:选取54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住院患者,通过超声造影分别对T、N、M临床分期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0.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胃癌临床分期的诊断及局限性。方法:选取54例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住院患者,通过超声造影分别对T、N、M临床分期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70.4%,其中T1、T2、T3和T4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37.5%,54.5%,80.0%以及86.7%;对胃癌术前N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55.6%,其中N0,N1,N2,N3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47.6%,20.0%以及0,对胃癌术前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对胃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价值在于它有较高的病灶检出率,尤其对胃癌M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局限性在于对早期胃癌的T分期诊断符合率低,对胃底部肿瘤易漏诊。由于其具有无创、经济、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作为胃癌术前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胃癌 TNM分期
下载PDF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贾红军 张丽娜 梁浩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5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行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35例为观察组。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30...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5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行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35例为观察组。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随访3年情况。结果观察组行超声内镜检查,分别检出黏膜癌、黏膜下癌11、24例,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0.9%、91.6%;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及存活率分别为2.9%、100.0%,显著低于照组的20.0%、86.7%(P〈0.05)。结论超声内镜检查诊断早期胃癌准确率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疗效明确,并发症少。能明显降低复发率,3年存活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超声内镜 黏膜下剥离术 随访
下载PDF
小探头内镜超声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方 杨爱明 +4 位作者 伍东升 吴晰 郭涛 周炜洵 陆星华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小探头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治且资料完整的59例早期胃癌患者资料,患者在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前均接受... 目的评价应用小探头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治且资料完整的59例早期胃癌患者资料,患者在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前均接受小探头EUS检查并判断病变浸润深度,最终以内镜/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EUS对早期胃癌浸润深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分析影响EUS判断准确性的病变自身内镜特点及病理学因素。结果 EUS判断早期胃癌病变浸润深度总体病变诊断敏感性为79.7%,特异性为81.4%,准确性为79.7%。其中,EUS诊断黏膜层病变的敏感性为66.1%,特异性为80.0%,准确性为79.7%;诊断黏膜下层病变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1.6%,准确性为81.4%,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US判断胃癌病变过高分级比例为16.9%,以胃上1/3(20.0%)和中1/3(27.3%)、大体形态为隆起型(0-Ⅰ:25.0%,0-Ⅱa:38.5%)以及合并溃疡(33.3%)的病变更为多见,这类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也相应较低。EUS判断胃癌病变过低分级比例为3.4%。结论小探头EUS对于判断早期胃癌浸润深度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作出适当的治疗决策,病变部位、大体类型及溃疡的存在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内镜超声 浸润深度
下载PDF
超声内镜对胃微小间质瘤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茹 王立生 +4 位作者 李银鹏 姚君 师瑞月 徐正磊 宋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8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胃微小间质瘤(MGST)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GST3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规内镜、超声内镜图像特征。将EUS的诊断结果与内镜治疗的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微小间质瘤均为单发病灶,表面均无溃疡形成...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胃微小间质瘤(MGST)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GST3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常规内镜、超声内镜图像特征。将EUS的诊断结果与内镜治疗的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胃微小间质瘤均为单发病灶,表面均无溃疡形成。好发于胃底(21/30,70%),其次位于胃体8例(8/30,26.7%)。EUS图像特征均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均质低回声,向腔内生长。28例边界与浆膜层分界清晰(93.3%),2例边界与浆膜层关系密切(6.7%)。平均直径(7.0±1.6)mm。所有患者均行内镜下切除瘤体,其中28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2例行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R)。结论超声内镜检查是判断胃微小间质瘤范围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微小间质瘤 超声内镜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
下载PDF
双腔胃管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玉梅 周淳茜 杨素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3-334,共2页
目的试制新的胃管 ,提高吸引效率 ,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缩短胃管留置时间 ,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A、B两组 ,两组病种、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仿 ,A组术后给予双腔胃管留置减压 ,B组仍用普通胃管 ,观察两... 目的试制新的胃管 ,提高吸引效率 ,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缩短胃管留置时间 ,减轻患者术后痛苦。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 6 0例 ,随机分成A、B两组 ,两组病种、年龄及其它条件相仿 ,A组术后给予双腔胃管留置减压 ,B组仍用普通胃管 ,观察两组胃管引流通畅度、患者术后腹胀情况和肠蠕动恢复时间等指标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双腔胃管吸引效能优于普通胃管 ,有助于减轻术后腹胀 (P <0 0 5 )。结论应用双腔胃管胃肠减压 ,能促使胃肠功能恢复 ,从而达到缩短胃管留置需要时间 ,使患者能早日拔除胃管 ,减轻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双腔胃管 减压经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