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of Modified UiO-66 Catalyst and Its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NH_(3)-SCR Denitration
1
作者 吴彦霞 梁海龙 +2 位作者 CHEN Yufeng HU Liming WANG Chunpeng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61-267,共7页
Zircon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UiO-66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and UiO-66 was modified by adding regulators such as formic acid,acetic acid,and hydrochloric acid.The NH_(3)-SCR reactiv... Zircon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UiO-66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and UiO-66 was modified by adding regulators such as formic acid,acetic acid,and hydrochloric acid.The NH_(3)-SCR reactivity of the samples was evaluated by the denitration activity evaluation system,and the UiO-66 and the regulator-modified UiO-66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SEM,BET,FTIR,TG,NH_(3)-TPD,etc.,the effects of regulator types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UiO-66 were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after adding the modifier,the morphology of UiO-66 changes from irregular quadrilateral with serious agglomeration to particles with regular crystal shape and good dispersibility,and the crystal morphology of the catalyst is improved.In addition,after adding the modifier,UiO-66 has a larger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stronger surface acidity,which optimize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UiO-66.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of NH_(3)-SCR show that the low-temperature activity of UiO-66 is poor,and it only shows a certain catalytic activity at higher temperatures.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UiO-66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adding the regulator.Among them,the UiO-66-HCl modified with hydrochloric acid had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and the denitration rate reached 70%when the denitration temperature was 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catalyst catalytic denitration NH_(3)-SCR MODIFIED
下载PDF
Fe_(3)O_(4)@UiO-66的制备及其对土霉素的吸附研究
2
作者 聂发辉 李佳诚 +2 位作者 刘占孟 王励卿 崔培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4-1686,共13页
UiO-66作为最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之一,在吸附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UiO-66的使用仍然受到电子-空穴电荷分离能力弱或微孔可及性低的限制。研究采用乙酸对UiO-66构建介孔缺陷,掺杂Fe_(3)O_(4)... UiO-66作为最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之一,在吸附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UiO-66的使用仍然受到电子-空穴电荷分离能力弱或微孔可及性低的限制。研究采用乙酸对UiO-66构建介孔缺陷,掺杂Fe_(3)O_(4)来制备Fe_(3)O_(4)@UiO-66。Fe_(3)O_(4)的掺杂使得UiO-66产生了变性中孔缺陷,构建出对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优异吸附效果的结构。通过分析Fe_(3)O_(4)@UiO-66的晶体结构和理化性质变化,研究Fe_(3)O_(4)@UiO-66对水中常见的抗生素土霉素(OTC)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Fe_(3)O_(4)@UiO-66对OTC的吸附量为201.72 mg·g^(-1),OTC的去除率为80.69%,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Elov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反应为吸热反应和熵增过程,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吸附反应受pH值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Fe_(3)O_(4) 吸附机制 土霉素
下载PDF
UiO-66-NH_(2)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醇的催化氧化
3
作者 段章圭 裴毅 +6 位作者 郑姗姗 王召阳 王勇光 王骏杰 胡杨 吕春欣 钟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6-506,共11页
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的复合材料Cu-Cu_(2)O/UiO-66-NH_(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进行全面表征。在空气... 通过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金属有机骨架(MOF)的复合材料Cu-Cu_(2)O/UiO-66-NH_(2),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进行全面表征。在空气作氧化剂条件下,以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作为模型反应,系统地考察了溶剂、温度、催化剂各组分用量等因素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在醇选择性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60℃下反应5 h便可将苯甲醇定量转化为苯甲醛,并对其他苄基醇、烯丙基醇和杂芳基醇等底物也展现出良好活性。此外,循环利用3次后,该催化剂活性几乎不变,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u_(2)O基催化剂 uio-66-NH_(2) 复合材料 醇选择性氧化
下载PDF
高性能柔性自支撑CNFs@UIO-66@PANI复合膜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4
作者 吴鹏九 李珊珊 +4 位作者 徐传健 刘长海 王世颖 王文昌 陈智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9-577,共9页
以纳米纤维素(CNFs)为柔性基体,在其表面通过溶剂热反应原位生长UIO-66纳米层,随后通过原位聚合将聚苯胺(PANI)沉积在CNFs@UIO-66表面,真空抽滤得到柔性纳米膜,并组装成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考察了CNFs/UIO-66比例以及苯胺(ANI)浓度对CN... 以纳米纤维素(CNFs)为柔性基体,在其表面通过溶剂热反应原位生长UIO-66纳米层,随后通过原位聚合将聚苯胺(PANI)沉积在CNFs@UIO-66表面,真空抽滤得到柔性纳米膜,并组装成柔性固态超级电容器。考察了CNFs/UIO-66比例以及苯胺(ANI)浓度对CNFs@UIO-66@PANI复合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Fs/UIO-66的比例对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有关键影响,当CNF/UIO-66比例为1∶1电流密度在1 A·g^(-1)时,复合膜比容量高达1287 F·g^(-1),随着CNF/UIO-66中UIO-66比例的增加,复合膜的比电容下降;当CNF/UIO-66比例为1∶3时,复合膜的比电容降至554 F·g^(-1)。将复合膜组装成柔性对称固态超级电容器,当功率密度为200 W·kg^(-1)时,能量密度为47.39 Wh·kg^(-1),在10 A·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次后,循环稳定性高达100%,表现出极佳的稳定性,亦证实了CNFs@UIO-66@PANI复合膜在柔性储能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uio-66 PANI 固态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聚酰亚胺/UIO-66薄层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纳滤性能
5
作者 代新雷 马文中 +2 位作者 钟璟 张新妙 孟凡宁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6,106,共9页
传统纳滤膜面临“trade-off”效应,不能够在保证截留的情况下提高膜通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将UiO-66和UiO-66-NH 22种金属有机框架(MOFs)纳米材料分别引入水相和有机相,通过界面聚合反应,辅以亚胺化处理制备4种不同的聚酰亚胺(PI)复合纳滤... 传统纳滤膜面临“trade-off”效应,不能够在保证截留的情况下提高膜通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将UiO-66和UiO-66-NH 22种金属有机框架(MOFs)纳米材料分别引入水相和有机相,通过界面聚合反应,辅以亚胺化处理制备4种不同的聚酰亚胺(PI)复合纳滤(NF)膜,研究UiO-66的氨基化及不同添加方式对膜的结构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I NF膜相比,4种PI复合NF膜具有更好的亲水性.UiO-66-NH 2添加水相具有最佳的纳滤性能,对CaSO_(4)的截留为91%,水通量为219 L/(m^(2)·h·MPa).4种PI复合NF膜在有机溶剂(THF、DMAc、MT、NMP)中浸泡48 h后,其通量衰减<0.1%,CaSO_(4)的截留率变化<1%;在120 h的长期运行中,通量衰减量在9~17 L/(m^(2)·h·MPa)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水相添加 有机相添加 聚酰亚胺
下载PDF
调控等级孔UiO-66(Ce)中Ru纳米团簇的电子态、丰度和微环境用于高效催化双环戊二烯加氢
6
作者 李如硕 汪琳梦 +7 位作者 周佩云 林璟 刘志远 陈娟 赵丹凤 黄秀兵 陶志平 王戈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0-165,共16页
催化石油加工副产物双环戊二烯(DCPD)加氢得到的四氢双环戊二烯(THDCPD)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燃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传统DCPD加氢催化剂在反应中存在使用寿命短和重复使用性差等问题.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周期有序多... 催化石油加工副产物双环戊二烯(DCPD)加氢得到的四氢双环戊二烯(THDCPD)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燃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传统DCPD加氢催化剂在反应中存在使用寿命短和重复使用性差等问题.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一种周期有序多孔材料,有望成为用于DCPD加氢的新型高效催化剂.通过引入介孔或大孔来构建等级孔MOFs(HP-MOFs),可以克服微孔对DCPD等大客体分子的扩散限制,促进底物分子向HP-MOFs内部活性位点转移.此外,加入合适的金属组分(如价格相对低廉的Ru)到HP-MOFs,可以使金属的原子利用率最大化,优化活性位点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协同提升催化性能.因此,发展HP-MOFs与金属组分间异质结构的调控方法,建立构效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采用软模板法制备了HP-UiO-66(Ce),设计和构建了介孔UiO-66(Ce)负载钌纳米簇(NCs)异质材料,并用于催化DCPD加氢反应.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氮气吸脱附和DCPD加氢结果表明,与微孔和大孔UiO-66(Ce)相比,介孔UiO-66(Ce)独特的结构在催化剂制备和DCPD加氢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1)具有配体缺失缺陷的Ce-oxo簇促进了Ru^(3+)的有效吸附;(2)微孔框架的约束作用实现了Ru NCs的有效固定和均匀分散,抑制了Ru NCs的团聚和流失,保证了催化剂的稳定性;(3)介孔结构为DCPD和H_(2)底物分子提供了高效的传质通道,也有利于暴露更多的活性中心,促进DCPD与H_(2)底物分子的吸附和活化.此外,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可以精确控制Ru NCs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分布和微环境.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Ru NCs和Meso-UiO-66(Ce)之间Ru-O-Ce强异质界面的形成导致了晶格畸变,Ru@Meso-UiO-25-200中Ru^(0)和M-O占比最多,主要来源于还原处理得到的Ru NCs和Ru-O-Ce异质界面中Ru‒O键的形成,且样品中Ru0的含量与Ru^(3+)吸附温度呈反相关趋势,与样品还原温度呈正相关趋势.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金属Ru0作为主要活性位点,极大地促进了DCPD和H2的吸附,并激活了催化剂上吸附的DCPD的C=C键,促进了DCPD两个C=C双键的“共吸附”和连续化加氢过程.因此,介孔UiO-66(Ce)和Ru NCs异质结构的构建,在低温(60℃)下仅用35 min就实现了DCPD催化加氢得到四氢双环戊二烯(THDCPD)(100%转化率和~100%选择性),且循环使用6次后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综上,本文通过等级孔和异质结构的构筑,证明了介孔结构在大底物分子催化反应中的结构优越性,并进一步揭示了催化剂合成条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为理性设计新型MOFs基功能材料在催化、吸附、储能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孔 uio-66(Ce) Ru纳米簇 双环戊二烯 微环境调控
下载PDF
UiO-66衍生物孔结构调控对其质子传导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路宁悦 张雪莲 +3 位作者 高慧 柴冰倩 白熙 李银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40-2046,共7页
基于微孔UiO-66-NH_(2)合成体系采用水诱导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多级孔结构的UiO-66-NH_(2),后经修饰处理制备出含有不同基团的多级孔UiO-66-X衍生物,并对所制材料的质子传导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 基于微孔UiO-66-NH_(2)合成体系采用水诱导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多级孔结构的UiO-66-NH_(2),后经修饰处理制备出含有不同基团的多级孔UiO-66-X衍生物,并对所制材料的质子传导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N_(2)吸附-脱附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所制材料的物化性质进行详细表征,并揭示了UiO-66-X衍生物的孔结构和基团类型对质子传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多级孔结构的UiO-66-X衍生物可吸附较多水分子形成氢键网络以促进其质子迁移,同时,含较多质子源和质子跳跃位点数目的基团也可增强质子传导。在温度为60℃、相对湿度为93%的实验条件下,Hier-UiO-66-IM表现出最优的质子传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衍生物 孔结构 质子传导
下载PDF
Fe_3O_4@UiO-66-NH_2 core–shell nanohybrid as stabl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被引量:6
8
作者 张艳梅 戴田霖 +3 位作者 张帆 张静 储刚 权春善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06-2113,共8页
separation is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filtration or centrifugation for separating solid catalysts from a liquid phase, Here, core-shell Fe3O4@UiO-66-NH2 nanohybrids with well-defined structures were constructed b... separation is an attractive alternative to filtration or centrifugation for separating solid catalysts from a liquid phase, Here, core-shell Fe3O4@UiO-66-NH2 nanohybrids with well-defined structures were constructed by dispersing magnets in a dimethylformamide (DMF) solution con- taining two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precursors, namely ZrCI4 and 2-aminobenzenetricar- boxylic acid. This method is simpler and more efficient than previously reported step-by-step method in which magnets were consecutively dispersed in DMF solutions each containing one MOF precursor, and the obtained Fe304@UiO-66-NH2 with three assembly cycles has a higher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and porosiW. The core-shell Fe3O4@UiO-66-NH2 is highly active and selective in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s because of the bifunctionality of UiO-66-NH2 and better mass transfer in the nano-sized shells. It also has good recycling stability, and can be recovered magnetically and reused at least four times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of catalytic activity and framework integrity. The effects of substitution on the reactivity of benzaldehyde and of substrate size were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organic framework uio-66-NH2 Fe3O4 Heterogeneous catalyst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Magnetic separation
下载PDF
UiO-66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震 丁颖 +1 位作者 汪易平 徐丽慧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42,共7页
金属-有机骨架(MOF)由于其具有诱人的特性,近年来在消除有毒污染物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UiO-66具有热稳定性好,遇热不易分解;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空气、水、氯仿及多种溶剂条件下都不易分解或变性;对高外压具有优异的耐受性能等特性。... 金属-有机骨架(MOF)由于其具有诱人的特性,近年来在消除有毒污染物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UiO-66具有热稳定性好,遇热不易分解;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在空气、水、氯仿及多种溶剂条件下都不易分解或变性;对高外压具有优异的耐受性能等特性。主要原因是锆团簇与有机配体之间的强Zr—O键和高配位数。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其在废水处理中有许多潜在的应用。主要简述了将UiO-66作为优良的水稳定性MOF用于高效去除(吸附分离和降解)有机染料,并对其今后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 uio-66 水稳定性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具有高传质和亲和表面的NH_(2)-UIO-66基疏水多孔液体用于增强CO_(2)光还原
10
作者 徐阳锐 任叶炜 +2 位作者 刘馨琳 李宏平 逯子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30,共2页
增加光催化剂表面的CO_(2)浓度有助于提高光催化还原CO_(2)的反应动力学速率。然而,CO_(2)在水相中的低溶解度和较差的传质严重阻碍了CO_(2)在活性位点的吸附和转化。在本工作中,将疏水性液体端长链(PDMS)接枝到金属有机骨架(NH_(2)-UIO... 增加光催化剂表面的CO_(2)浓度有助于提高光催化还原CO_(2)的反应动力学速率。然而,CO_(2)在水相中的低溶解度和较差的传质严重阻碍了CO_(2)在活性位点的吸附和转化。在本工作中,将疏水性液体端长链(PDMS)接枝到金属有机骨架(NH_(2)-UIO-66)的氨基位点上,合成了具有强疏水性的多孔液体光催化剂(NH_(2)-UIO-66 PL)。研究发现,具有永久孔隙率的NH_(2)-UIO-66 PL能够使大量CO_(2)富集在多孔液体的空腔中,便于CO_(2)的快速运输并扩散到光催化剂表面。通过接枝疏水性PDMS形成具有高正电位的CO_(2)亲和表面和活化还原反应的关键中间体,从而形成更强的电子富集Zr活性位点,增强整体的光还原CO_(2)能力。NH_(2)-UIO-66 PL的CO产率为24.70μmol·g^(-1)·h^(-1),CH_(4)产率为7.93μmol·g^(-1)·h^(-1),分别是亲水性NH_(2)-UIO-66的2.3倍和2.7倍。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疏水性多孔液体的设计,为高CO_(2)吸附和还原提供了工业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液体 uio-66 疏水表面 CO_(2)传输通道 CO_(2)光还原
下载PDF
CeO_(2)@UiO-66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
11
作者 张琳 宫晓杰 李丽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14,共7页
盐酸四环素(TC)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光催化降解TC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使用共沉淀法制备CeO_(2),溶剂热法合成CeO_(2)@UiO-66复合催化剂,对制备的催化剂分别采用FT-IR、XRD、SEM、EDS等手段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CeO_(2)... 盐酸四环素(TC)对环境的污染引起了广泛关注,通过光催化降解TC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使用共沉淀法制备CeO_(2),溶剂热法合成CeO_(2)@UiO-66复合催化剂,对制备的催化剂分别采用FT-IR、XRD、SEM、EDS等手段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CeO_(2)物质的量、催化剂质量浓度和H_(2)O_(2)质量分数对TC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地合成了CeO_(2)@UiO-66;当CeO_(2)物质的量为25 mmol、TC溶液质量浓度为20 mg/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2 g/L、H_(2)O_(2)质量分数为2%时,CeO_(2)@UiO-66光催化效果最佳,在紫外灯照射70 min,TC降解率达到98%以上。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可知,空穴和·OH是光催化过程中的主要贡献者。此外,经过6次循环,复合光催化剂对TC降解率仍能保持85%以上,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CeO_(2) 盐酸四环素 光催化
下载PDF
UiO-66-NH_(2)合成及其在混合基质碳捕集膜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羿戬 生梦龙 +1 位作者 李庆华 王志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8,共11页
UiO-66-NH_(2)是典型Zr基金属有机框架(Zr-MOFs),在CO_(2)吸附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与聚乙烯基胺(PVAm)结合制备混合基质膜(MMMs)的较好填料。但UiO-66-NH_(2)合成反应规模化效应明显,难放大到十克级以上。通过调节水–乙酸的比例,合成... UiO-66-NH_(2)是典型Zr基金属有机框架(Zr-MOFs),在CO_(2)吸附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与聚乙烯基胺(PVAm)结合制备混合基质膜(MMMs)的较好填料。但UiO-66-NH_(2)合成反应规模化效应明显,难放大到十克级以上。通过调节水–乙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UiO-66-NH_(2),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测试与孔隙率分析(BET)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分析表征结果,提出一种水–乙酸促进Zr-MOFs二级结构(SBU)形成的机理,以此为指导成功实现UiO-66-NH_(2)颗粒的百克级规模化合成。此外,将该材料与聚乙烯基胺(PVAm)结合制备了UiO-66-NH_(2)/PVAm混合基质膜,用模拟烟道气(CO_(2)、N_(2)体积分数分别为15%、85%)进行分离性能测试,相较纯PVAm膜,UiO-66-NH_(2)/PVAm混合基质膜分离性能提高,CO_(2)渗透率达1937 GPU,CO_(2)/N_(2)分离因子达85。根据成本估算结果,用混合基质膜可有效减少碳捕集成本,在实际燃煤烟道气碳捕集中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_(2) 规模化制备 膜分离 CO_(2)捕集 水促进
下载PDF
UiO-66-NH_(2)的改性及其吸附Cu^(2+)性能
13
作者 袁近秋 吕章怡 +3 位作者 梁宇宁 毕明春 高彦华 陈颖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44-48,共5页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的UiO-66-NH_(2),用多巴胺(DA)对其进行后合成改性,制备了UiO-66-NH_(2)/PDA复合材料,用于去除重金属Cu^(2+)。探究了pH、初始ρ(Cu^(2+))、接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u^(2+)...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锆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的UiO-66-NH_(2),用多巴胺(DA)对其进行后合成改性,制备了UiO-66-NH_(2)/PDA复合材料,用于去除重金属Cu^(2+)。探究了pH、初始ρ(Cu^(2+))、接触时间和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u^(2+)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线数据分别符合准二级和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反应;初始ρ(Cu^(2+))=50 mg/L,pH=5.5,t<30 min,Cu^(2+)去除率为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_(2) Cu^(2+) 吸附 功能化 多巴胺
下载PDF
UiO-66@GO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4
作者 王震 丁颖 +2 位作者 汪易平 徐丽慧 潘虹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8-77,共10页
为探究UiO-66的制备及应用,以四氯化锆为金属中心,采用水热法制备出UiO-66,并针对UiO-66的分散性较差、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等问题,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碳基材料对UiO-66进行复合修饰,通过后合成法成功制备出UiO-66@GO复合材料。通过F... 为探究UiO-66的制备及应用,以四氯化锆为金属中心,采用水热法制备出UiO-66,并针对UiO-66的分散性较差、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等问题,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碳基材料对UiO-66进行复合修饰,通过后合成法成功制备出UiO-66@GO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SEM、XPS、BET等对UiO-66@GO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底物,研究了pH值和质量比等因素对UiO-66@GO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3、GO与UiO-66的质量比为1∶5时,制备出的UiO-66@GO复合材料对MB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达到了96.4%,比单一UiO-66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提高了1.1倍。以上结果可为UiO-66在处理印染废水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MOF) uio-66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下载PDF
两步干凝胶转化法制备UiO-66膜并用于己烷异构体的高效分离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宇轩 花敬贤 +1 位作者 潘宜昌 徐南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己烷异构体是石化行业重要的基础原料,对其进行高效低能耗分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由于其精准可调的孔道结构和表面功能,在解决挑战性的己烷异构体分离方面备受关注。本文报道了一种以两步干凝胶转化策略制备连... 己烷异构体是石化行业重要的基础原料,对其进行高效低能耗分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由于其精准可调的孔道结构和表面功能,在解决挑战性的己烷异构体分离方面备受关注。本文报道了一种以两步干凝胶转化策略制备连续致密UiO-66薄膜的方法。对UiO-66膜的形成过程与微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两次引入锆凝胶是形成致密膜的关键,一方面锆凝胶和晶种的混合相作为前躯体层为膜的初步生长提供了均匀且丰富的多尺度成核位点,另一方面锆凝胶的二次自转化可以密封UiO-66膜的晶间缺陷。渗透汽化试验证实了两步干凝胶转化法制备的UiO-66膜能够优先渗透直链和单支链烷烃而排阻双支链烷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uio-66 干凝胶转化 己烷异构体 渗透汽化
下载PDF
聚醚砜/改性UiO-66共混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
16
作者 刘源骞 陈英波 +3 位作者 许林哲 陶柯宇 陆旭 王潇哲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13-2422,共10页
采用溶剂热法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粒子UiO-66上引入氨基和聚吡咯烷酮(PVP),制备了改性MOFs粒子PVP-UiO-66-NH_(2),将其与聚醚砜(PES)共混后,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超滤膜PVP-UiO-66-NH_(2)/PES。采用FTIR、XRD、SEM、TEM和真彩色共聚焦显... 采用溶剂热法在金属有机框架(MOFs)粒子UiO-66上引入氨基和聚吡咯烷酮(PVP),制备了改性MOFs粒子PVP-UiO-66-NH_(2),将其与聚醚砜(PES)共混后,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超滤膜PVP-UiO-66-NH_(2)/PES。采用FTIR、XRD、SEM、TEM和真彩色共聚焦显微镜(CLSM)对PVP-UiO-66-NH_(2)和PVP-UiO-66-NH_(2)/PES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VP-UiO-66-NH_(2)质量分数对PVP-UiO-66-NH_(2)/PE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P-UiO-66-NH_(2)具有纳米级的粒径(41 nm),形状圆润。由质量分数2.5%的PVP-UiO-66-NH_(2)制备的PVP-UiO-66-NH_(2)/PES膜(P-2.5)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内部的指状孔呈现良好的立体形态,孔道直立;其拉伸强度为3.06 MPa,断裂伸长率为14.3%;具有81.43%的孔隙率和75.2°的水接触角;在0.1 MPa的测试压力下,其纯水通量为506.9 L/(m^(2)·h);被牛血清蛋白(BSA)污染后经简单水冲洗,通量恢复率达到95.97%;在600 min的过滤测试中,其水通量仍能维持在300 L/(m^(2)·h)左右。PVP-UiO-66-NH_(2)/PES较好的分离性能归因于PVP-UiO-66-NH_(2)在PES膜上良好的分散性和均匀孔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聚醚砜 改性uio-66 共混 抗污染性 功能材料
下载PDF
UiO-66-NH_(2)/wood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甲醛吸附性能研究
17
作者 房梦迪 丁佳蓉 +2 位作者 赵爱晨 胡泽文 刘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69-273,共5页
以巴沙木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在木材管道内原位生成UiO-66-NH_(2)/wood复合材料;以甲醛为降解目标,对复合材料的甲醛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并借助XRD、FT-IR、SEM和热重分析表征手段探讨了材料结构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木材为... 以巴沙木为载体,通过溶剂热法在木材管道内原位生成UiO-66-NH_(2)/wood复合材料;以甲醛为降解目标,对复合材料的甲醛吸附性能进行研究。并借助XRD、FT-IR、SEM和热重分析表征手段探讨了材料结构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木材为载体制备的UiO-66NH_(2)/wood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尺寸为木材的2倍,且其在200℃以下热稳定性较UiO-66-NH_(2)材料有明显提高,UiO-66-NH_(2)/wood复合材料对甲醛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100 min内对甲醛最高吸附效率为95.64%,其对甲醛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主要表现为物理吸附,经颗粒内扩散模型分析,其甲醛的吸附过程以内部扩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uio-66-NH_(2)/wood 甲醛 吸附
下载PDF
BiOCl/UiO-66-NH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8
作者 介颖泽 王英戈 +1 位作者 张卫珂 杨艳青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3-1452,共10页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BiOCl/UiO-66-NH_(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N_(2)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分析(BET)等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催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UiO-66-NH_(2... 采用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一种BiOCl/UiO-66-NH_(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N_(2)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分析(BET)等对其形貌、结构和光催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UiO-66-NH_(2)颗粒均匀地嵌在BiOCl的花状结构上,形成紧密接触的界面。该复合光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性能,经可见光照射40 min可以完全去除溶液中的RhB,降解能力是纯BiOCl材料的3.53倍。光催化活性的增强归因于BiOCl和UiO-66-NH_(2)之间形成的Z型异质结,该异质结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和转移。此外,该复合光催化剂在连续4次循环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对RhB的降解率仍保持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l uio-66-NH_(2) 复合材料 Z型异质结 光催化 降解
下载PDF
电化学快速合成UiO-66及构建电化学传感器检测Cd^(2+)
19
作者 刘晓东 《测试技术学报》 2024年第5期474-480,共7页
由于目前合成UiO-66需要高温和长时的苛刻条件,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在无需添加锆盐、常温和2 h的条件下快速合成出UiO-66,并用其制备UiO-66/玻碳电极(GCE)构建电化学传感器检测Cd^(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由于目前合成UiO-66需要高温和长时的苛刻条件,本文采用电化学方法,在无需添加锆盐、常温和2 h的条件下快速合成出UiO-66,并用其制备UiO-66/玻碳电极(GCE)构建电化学传感器检测Cd^(2+)。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 X射线衍射(XRD)和比表面积(BET)的表征及分析可知,合成的UiO-66为菱形十二面体结构,结晶度良好,比表面积较大,可达到1 054.455 m^(2)/g,总孔隙体积为0.709 cm3/g。同时,探索出最佳检测条件为:NaAc-HAc缓冲溶液pH值为5、富集电压为-1.0 V、富集时间为120 s。在最佳检测条件下,基于UiO-66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对Cd~(2+)的检测灵敏度为4.10 AM^(-1),最低检测限为0.037μM,显示出较好的检测Cd^(2+)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回收实验表明,检测实际汾河水样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电化学 uio-66 Cd^(2+)检测
下载PDF
Zirconium-containing UiO-66 as an efficient and reusable catalyst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riglyceride with methanol 被引量:8
20
作者 Fan Zhou Ningyue Lu +2 位作者 Binbin Fan Huigang Wang Ruifeng Li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874-879,共6页
Zirconium-based MOFs of the UiO family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thermal,chemic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With the aim of further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s of zirconium-based UiO-66 in... Zirconium-based MOFs of the UiO family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high thermal,chemic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y. With the aim of further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s of zirconium-based UiO-66 in acid-catalyzed reactions and elucid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defects in UiO-66 materials on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in this work, a series of zirconium-containing UiO-66 samples were synthesized by varying the synthesis temperatures and BDC/Zr(terephthalic acid/ZrCl) ratios in the synthesis system.The synthesized UiO-66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Nadsorption-desorp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rmogravimetrical analysis(TGA),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NH(NH-TP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ributyrin and soybean oil with methan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iO-66 samples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defects could be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varying the synthesis temperatures and/or the BDC/Zr ratios used in the synthesis system.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UiO-66 materials greatly depended on their linker defects and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fect amount. The UiO-66 w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ributyrin and soybean oil with methanol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its catalytic activity was comparable to other solid acid catalyst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s. The UiO-66 catalyst was relatively stable and could be re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organic frameworks Solid acid TRANSESTERIFICATION uio-66 cataly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