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on of the quantity of aeolian saltation sediments blown into the Yellow River from the Ulanbuh Desert,China 被引量:12
1
作者 HeQiang DU Xian XUE Tao W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4年第2期205-218,共14页
The Ulanbuh Desert borders the upper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Every year, a mass of aeolian sand is blown into the Yellow River by the prevailing wind and the coarse aeolian sand results in serious silting in the Ye... The Ulanbuh Desert borders the upper reach of the Yellow River. Every year, a mass of aeolian sand is blown into the Yellow River by the prevailing wind and the coarse aeolian sand results in serious silting in the Yellow River. To estimate the quantity of aeolian sediments from the Ulanbuh Desert blown into the Yellow River, we simulated the saltation processes of aeolian sediments in the Ulanbuh Desert. Then we used a saltation submodel of the IWEMS (integrated Wind-Erosion Modeling System) and its accompanying RS (Remote Sensing) and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modules to estimate the quantity of saltation sediments blown into the Yellow River from the Ulanbuh Desert. We calibrated the saltation submodel by the synchronous observation to wind ve- locity and saltation sediments on several points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cover. The vegetation cover, frontal area of vegetation, roughness length, and threshold friction velocity in various regions of the Ulanbuh Desert were obtained using NDVI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data, measured sand-particle sizes, and empirical relation- ships among vegetation cover, sand-particle diameters, and wind velocity. Using these variables along with the observed wind velocities and saltation sediments for the observed points, the saltation model was validated. The model results were shown to be satisfactory (RMSE less than 0.05 and IRel less than 17%). In this study, a subdaily wind-velocity program, WlNDGEN, was developed using this model to simulate hourly wind velocities around the Ulanbuh Desert. By incorporating simulated hourly wind-velocity and wind-direction data, the quantity of saltation sediments blown into the Yellow River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saltation submodel. The annual quantity of aeolian sediments blown into the Yellow River from the Ulanbuh Desert was 5.56x106 t from 2001 to 2010, most of which occurred in spring (from March to May); for example, 6.54x10~ tons of aeolian sand were blown into the Yellow River on 25 April, 2010. However, in summer and winter, the saltation process occasionally occurred. This research has supplied some references to prevent blown sand hazards and silting in the Yellow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olian sand sediments integrated wind-erosion modeling system NDVI WlNDGEN ulanbuh desert
下载PDF
沙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评估研究
2
作者 付乐 迟妍妍 +4 位作者 杨玉霞 张丽苹 王夏晖 王晶晶 刘斯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7-236,共10页
沙漠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产业发展也具有巨大潜力,探索沙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有助于沙漠地区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文章以乌兰布和沙漠(磴口县范围)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的生态产品价值... 沙漠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和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产业发展也具有巨大潜力,探索沙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有助于沙漠地区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文章以乌兰布和沙漠(磴口县范围)为研究区域,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评估模型,开展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2020年磴口县GEP为107.05亿元,为当年GDP的1.85倍;防风固沙是磴口县生态系统的核心服务功能,占当年GEP的66.05%。(2)2010-2020年,磴口县GEP提高了1.74倍,其中生态文化价值增速最快(182%),生态调节价值增幅最大(30.24亿元);GEP数值和范围不断扩大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沙金套海苏木等区域的森林和草地面积增加。(3)10a间,绿金指数(1.77)、生态产品初级转化率(23.07%)、生态产品价值占比(21.27%)和生态文化价值占比(1.80%)的平均值均偏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有待提升。此外,该文还进一步探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产品价值的影响,以便揭示GEP变化的根源,从而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乌兰布和沙漠 磴口县
下载PDF
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巨菌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郑丹 罗宗志 +4 位作者 苏德伟 余世葵 李春晓 李子森 林冬梅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4,共6页
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和替代成本法等,估算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单位面积巨菌草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该区域巨菌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为144972元·hm^(-2)·a^(-1).其中:生产有机物质的价... 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和替代成本法等,估算内蒙古阿拉善盟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单位面积巨菌草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该区域巨菌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为144972元·hm^(-2)·a^(-1).其中:生产有机物质的价值为60450元·hm^(-2)·a^(-1),占41.70%;改良土壤的价值为7308元·hm^(-2)·a^(-1),占5.04%;固碳释氧的价值为73944元·hm^(-2)·a^(-1),占51.01%;阻沙固沙的价值为3199元·hm^(-2)·a^(-1),占2.20%;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71元·hm^(-2)·a^(-1),占0.05%.可见,巨菌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除了生产有机物质具有重要的生产价值外,固碳释氧、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支持功能和改良土壤、阻沙固沙等调节功能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巨菌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沙蒿灌丛的潜在适宜区及其自然驱动力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火艳 赵晓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7,共12页
【目的】研究典型荒漠物种地理分布变化及驱动因素,可为恢复荒漠植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优势植物沙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及遥感影像识别的方法收集整理沙蒿灌丛的地理分布数据,结合29个环境变量数据,筛选得... 【目的】研究典型荒漠物种地理分布变化及驱动因素,可为恢复荒漠植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以乌兰布和沙漠优势植物沙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及遥感影像识别的方法收集整理沙蒿灌丛的地理分布数据,结合29个环境变量数据,筛选得到最优物种分布模型。采用最优模型,基于NorESM1-M气候模式,预测了在两种排放情景下、不同时期乌兰布和沙漠沙蒿灌丛的潜在适宜区,分析得到其适宜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阈值范围;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沙蒿灌丛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并划分适宜分布区。【结果】沙蒿灌丛地理分布的决定因子为年均温,适宜区间为7.4~9.0℃,最适值为8.4℃。主要自然驱动因子是坡度及最湿润季节平均温度,温度因子相对于降雨量因子更为重要。在2050s RCP2.6排放模式下,沙蒿灌丛的质心将向西南方向迁移4.55 km,随着CO_(2)排放强度增强,将转向北迁移1.21 km,到2070s,在RCP2.6排放模式下,沙蒿灌丛的质心将向东北方向迁移2.60 km,随着CO_(2)排放强度增强,将继续向北迁移0.83 km。随着时间推移及气候变暖,沙蒿适宜生境不断破碎化且适宜生境面积逐渐缩减,更多的适宜生境退化为低适宜或不适宜生境。【结论】针对沙蒿适宜区将缩减的变化趋势,应密切关注乌兰布和沙漠气候变化对沙蒿灌丛分布区的影响,开展相应生态恢复研究。当前高、中适宜区应积极种植沙蒿,不适宜区应在经济技术可行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其他本土植被,或通过改善沙地质地等方式提高其适宜性。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应加强生态监测,根据分布区变化情况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恢复荒漠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发挥其生态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最大熵模型 沙蒿 响应 贡献率
下载PDF
不同种源白刺幼苗生理生长对水分梯度的响应差异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清河 张景波 +2 位作者 李慧卿 江泽平 王志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2-56,共5页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依据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对5个种源的白刺幼苗进行极度干旱、干旱、轻度干旱和正常降雨水平4种不同的水分梯度处理,开展水分梯度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梯度、不同种源的光合生理指标表明:水分梯度显著影响白刺...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依据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对5个种源的白刺幼苗进行极度干旱、干旱、轻度干旱和正常降雨水平4种不同的水分梯度处理,开展水分梯度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梯度、不同种源的光合生理指标表明:水分梯度显著影响白刺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气孔导度、光合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等生理生态特征,并影响植株的苗高和最大新枝长等生长量指标;不同种源之间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表观光能利用效率、表观CO2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在苗高和最大新枝长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种源、不同水分梯度对幼苗的地径均无显著影响。相比于临河、乌拉特后旗种源,磴口、阿拉善盟和民勤种源的蒸腾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在不同水分处理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且3个种源的各个资源利用效率都较大。白刺幼苗在光合活动中的气体交换及资源利用效率的生理反应和外在的生长量表型指标的差异,反映了各白刺种源对不同水分环境表现出的响应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水分梯度 光合生理 植株生长 种源 白刺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5种灌木的水分利用策略 被引量:39
6
作者 朱雅娟 贾志清 +4 位作者 卢琦 郝玉光 张景波 李磊 綦艳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共7页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定乌兰布和沙漠黑沙蒿、沙冬青、白刺、柠条锦鸡儿和梭梭5种灌木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选择性利用;并通过测定灌木叶片(同化枝)的δ13C值,分析4种C3植物的水... 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测定乌兰布和沙漠黑沙蒿、沙冬青、白刺、柠条锦鸡儿和梭梭5种灌木枝条木质部和土壤各层水分的δD值,分析它们在不同季节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的选择性利用;并通过测定灌木叶片(同化枝)的δ13C值,分析4种C3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白刺在夏初和秋末主要利用土壤浅层30~60cm的水分,而其他4种灌木则随着季节的变化选择性利用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白刺在夏初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秋末(P<0.05),黑沙蒿、沙冬青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则比较稳定;沙冬青、白刺和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黑沙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的选择性利用 水分利用效率 稳定同位素 乌兰布和沙漠 灌木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白刺灌丛土壤水分及物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韩胜利 叶冬梅 +2 位作者 秦佳琪 田有亮 郭连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6-510,共5页
以乌兰布和沙漠流动沙地白刺灌丛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灌丛阴面、阳面垂直方向挖取100cm深土壤剖面,对土壤水分及其土壤物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白刺灌丛阴阳面土壤水分具有季节性变化。6-9月阳面沙土含水量呈下降趋势(1.1... 以乌兰布和沙漠流动沙地白刺灌丛土壤为研究对象,在灌丛阴面、阳面垂直方向挖取100cm深土壤剖面,对土壤水分及其土壤物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白刺灌丛阴阳面土壤水分具有季节性变化。6-9月阳面沙土含水量呈下降趋势(1.10%-0.72%),而阴面呈上升趋势(1.05%-2.90%)。阳面各土层贮水量0-20cm为1.22-4.66mm、20-60cm为3.90-6.37mm、60-100cm为5.55-7.86mm,而阴面:0-20cm为4.38-4.96mm、20-60cm为16.30-17.08mm、60-100cm为11.44-17.07mm。阳面除表层外,其他各层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最大持水量均低于阴面,阳面各层的土壤容重除了表层其它层均高于阴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白刺灌丛 土壤水分 土壤物理特性 土壤剖面 灌丛 水分 白刺 上升趋势 季节性变化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灌木群落结构及数量特征 被引量:31
8
作者 靳虎甲 马全林 +2 位作者 张德魁 刘有军 袁洪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9-588,共10页
灌木群落是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野外样地的调查资料,从各群落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盖度特征、物种多样性、群落相似性等方面对乌兰布和沙漠中典型灌木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进行分析,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植物... 灌木群落是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野外样地的调查资料,从各群落物种组成、生活型谱、盖度特征、物种多样性、群落相似性等方面对乌兰布和沙漠中典型灌木群落结构和数量特征进行分析,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植物资源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梭梭、白刺、沙冬青、沙蒿、油蒿、盐爪爪是乌兰布和沙漠中主要灌木群落类型;各典型灌木植被群落中仅出现12科47属共计58种植物,各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较大,但均以藜科、菊科、禾本科、蒺藜科、豆科等干旱荒漠区的表征科数量居多;(2)沙漠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梭梭群落、白刺群落、沙冬青群落和油蒿群落其生活型谱均以一年生植物所占比例最大,与研究区干旱的气候特征相吻合;(3)各群落中灌木层植物所占群落盖度的比重均超过了50%,其贡献率大于草本植物;(4)分布于生境条件较好的群落类型其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从整体看各典型灌木群落的H′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98~3.42之间,而D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415 5~0.879 5之间,其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物种组成比较简单;(5)各典型植物群落的相似性系数在0.068 2~0.604 7之间,均未达到极相似水平,其中白刺群落、梭梭群落以及沙冬青群落之间呈轻度相似水平,而其他各群落之间相似性系数均低于0.25,表明各群落间生境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群落类型 生活型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沙蒿与油蒿群落的物种组成与数量特征 被引量:20
9
作者 马全林 郑庆中 +9 位作者 贾举杰 袁宏波 张德魁 丁峰 张锦春 魏怀东 靳虎甲 刘有军 孙涛 王继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23-3431,共9页
沙蒿与油蒿群落均是我国最典型的沙地植被类型,在沙漠地区发挥了重要的生态防护作用,掌握其分布、组成及其数量特征对沙漠化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调查研究表明,沙蒿与油蒿群落是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的沙地植被类型,其中沙蒿群落多分布... 沙蒿与油蒿群落均是我国最典型的沙地植被类型,在沙漠地区发挥了重要的生态防护作用,掌握其分布、组成及其数量特征对沙漠化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调查研究表明,沙蒿与油蒿群落是乌兰布和沙漠典型的沙地植被类型,其中沙蒿群落多分布于沙漠中东部、南部和东北部,而油蒿群落仅分布于沙漠东部、东北部和东南部;其群落类型可划分为沙蒿群落、油蒿群落、沙蒿+油蒿群落、沙蒿+沙竹群落、沙蒿+花棒+沙拐枣群落、油蒿+白刺群落、沙蒿伴生群落和油蒿伴生群落;群落的物种组成比较简单,其中沙蒿群落共有9科21属22种,油蒿群落共有10科35属37种。草本植物是沙蒿与油蒿群落的主体,所占总物种数的比例均超过70%;Simpson、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高,反映了沙蒿与油蒿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与沙蒿群落相比,油蒿群落物种丰富度、单位面积个体数、盖度、Simpson和Shannon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大于沙蒿群落,而群落相似性显著低于沙蒿,说明乌兰布和沙漠油蒿群落较沙蒿群落具有更丰富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更具保护和人工促进潜力。研究结果可为乌兰布和沙漠沙蒿、油蒿群落的保护及人工促进提供理论基础,对区域沙漠治理物种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沙蒿 油蒿 群落类型 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
下载PDF
种植菌草对沙质荒漠化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林冬梅 林占熺 +5 位作者 苏德伟 郑丹 林辉 林兴生 李晶 梅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65,共5页
为改良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沙质荒漠化土地,探讨了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2种菌草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种植菌草的沙质荒漠地(CK)相比,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均可显著提高沙质荒漠化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 为改良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沙质荒漠化土地,探讨了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2种菌草对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种植菌草的沙质荒漠地(CK)相比,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均可显著提高沙质荒漠化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含量,增幅分别为93.15%、30.91%、51.12%、75.38%、8.11%和245.21%、36.97%、23.97%、73.38%、10.81%;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均可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绿洲1号除外)、酸性磷酸酶活性,增幅分别为25.00%、39.18%、508.69%、718.18%和13.46%、2.24%、43.14%、109.09%,巨菌草的种植效果显著优于绿洲1号;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均可显著提高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微生物总数,增幅分别为2 715.75%、20.66%、94.24%、2 139.08%和2 054.72%、57.02%、66.51%、1 616.92%,总体以种植巨菌草微生物数量增加最多;种植巨菌草和绿洲1号后,细菌所占微生物总数比例分别提高25.76%和25.50%,而真菌、放线菌所占比例分别降低了94.62%、91.12%和91.39%、90.38%。综上,种植菌草对土壤起到了一定的改良作用,其中巨菌草改良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荒漠化土壤 菌草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风沙运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清河 包耀贤 +2 位作者 王志刚 江泽平 马文元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6-89,共4页
根据在沙漠化程度十分严峻的乌兰布和沙漠实际所测得的有关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风沙运动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分别建立了3种沙丘的输沙率函数模型,定量地分析了输沙率与风速及高度的相关关系,并对风沙流结构进行了相应... 根据在沙漠化程度十分严峻的乌兰布和沙漠实际所测得的有关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风沙运动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分别建立了3种沙丘的输沙率函数模型,定量地分析了输沙率与风速及高度的相关关系,并对风沙流结构进行了相应研究。这对于指导我国的沙漠化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风沙运动规律 输沙率 风速 风沙流 沙漠化治理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沙区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亮 包耀贤 +2 位作者 廖超英 赵志强 唐海滨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7-994,共8页
以荒漠为对照,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沙区9种人工林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3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及4种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和碱性磷酸酶)的生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林地三大菌数量级均表... 以荒漠为对照,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沙区9种人工林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3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及4种酶活性(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和碱性磷酸酶)的生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各林地三大菌数量级均表现为细菌(106)〉放线菌(105)〉真菌(103);在0~40 cm垂直剖面内,细菌数在柠条、沙枣和沙棘林地中较多,两白杨林地中放线菌数量最多,真菌数在花棒和柠条林地中较多,微生物总数整体表现为灌木林地多于乔木林地;随土层加深各林地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均呈明显减少趋势.(2)在0~40 cm土层中,两白杨林地蔗糖酶活性最高,小美旱林地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高,沙棘和沙枣林地碱性磷酸酶活性较高;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垂直分异特征,除过氧化氢酶外其余几种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其中脲酶活性降幅最大.(3)4种土壤酶活性间整体正相关性较好,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可见,人工乔、灌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数量比荒漠地增加,酶活性增强,土壤生物学性质得到改善;不同林地土壤微生物组成、数量、分布和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沙区 人工林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三种豆科绿肥植物生物量和养分含量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杨晓晖 王葆芳 江泽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34-1138,共5页
土壤肥力是限制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沿黄灌区建立高产绿洲的主要因子之一.在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试验地种植3种绿肥植物,比较它们改良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1~2年生紫花苜蓿的总生物量干重为最高,而沙打旺则因其抗风沙能力强,地上部分生... 土壤肥力是限制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沿黄灌区建立高产绿洲的主要因子之一.在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试验地种植3种绿肥植物,比较它们改良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1~2年生紫花苜蓿的总生物量干重为最高,而沙打旺则因其抗风沙能力强,地上部分生长较其它两种植物为好,由于植株中水分含量较高,其生物量的鲜重在三者中是最高的.2年生绿肥植物总生物量干重和养分含量的测定结果则显示,全氮和全磷含量的变化趋势为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而全钾含量则为紫花苜蓿>草木樨>沙打旺;从3种植物对土壤改良效果来看,改良作用为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与两种常用的绿肥作物相比,沙打旺因其对风沙较强的抗性而具有较高的改良土壤能力,因此在同类型的沙漠绿洲开发初期可以作为改良土壤的首选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植物 生物量 养分含量 土壤肥力 乌兰布和沙漠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区不同下垫面的土壤风蚀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芳 郝玉光 +4 位作者 辛智鸣 徐军 黄雅茹 赵英铭 孙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8-137,共10页
【目的】研究荒漠生态系统典型植被群落对近地层风沙活动的影响,揭示荒漠生态系统中不同下垫面条件的土壤风蚀特征。【方法】在乌兰布和沙区东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内,选取油蒿半固定沙丘(盖度约20%)、白刺半固定沙丘(盖度约30%)、油蒿... 【目的】研究荒漠生态系统典型植被群落对近地层风沙活动的影响,揭示荒漠生态系统中不同下垫面条件的土壤风蚀特征。【方法】在乌兰布和沙区东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内,选取油蒿半固定沙丘(盖度约20%)、白刺半固定沙丘(盖度约30%)、油蒿固定沙丘(盖度约40%)、白刺固定沙丘(盖度约40%)、流动沙丘(CK)5种典型下垫面,运用风蚀钎和风沙流采集系统,实时监测5种下垫面的风蚀动态,定量分析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土壤风蚀量、风蚀物的垂向分布及粒度组成的差异性。【结果】乌兰布和沙区不同下垫面同期土壤风蚀深度为:流动沙丘>油蒿半固定沙丘>白刺半固定沙丘>油蒿固定沙丘>白刺固定沙丘,当风速达到4.1 m·s^(-1)时,流动沙丘即可观察到沙粒蠕动,当风速达5.1 m·s^(-1)时积沙仪可收集到风蚀物。油蒿半固定沙丘、白刺半固定沙丘、油蒿固定沙丘、白刺固定沙丘的风速分别达到6.3,6.5,6.8,7.9 m·s^(-1)时方可发生风蚀;5种下垫面0~100 cm垂直断面上,67.6%~90.0%的风蚀输沙均分布于30 cm高度范围之内,挟沙气流中输沙率随高度增加呈幂函数规律递减,随风速增大呈幂函数规律递增,各高度层风蚀物粒度组成呈单峰态分布,峰值处在250~100μm之间,0~20 cm高度层峰值与其余各层的峰值范围差异明显且偏向粒径趋大的方向;自下而上,极细沙的粒度构成比例呈递增趋势,中沙的粒度构成比例呈递减趋势。【结论】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土壤风蚀程度显著减轻,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年风蚀深度依次降低。盖度为40%的油蒿、白刺群落,其地表风蚀深度仅为流动沙丘同期风蚀深度的1.73%~1.52%,0~100 cm高度范围内的输沙率仅为流动沙丘输沙率的6.6%~5.1%。在荒漠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主要通过覆盖地表、提高下垫面的粗糙度和拦截沙粒的运动来缓解气流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因此,在防沙治沙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和利用植被防风抗蚀的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流结构 输沙率 土壤风蚀 粒度分析 乌兰布和沙漠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不同起源的5种沙生灌木的光合及生长特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清河 赵英铭 +2 位作者 刘建锋 赵秀莲 江泽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7-361,共5页
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研究了中沙冬青、梭梭、白刺、霸王、柠条等5种沙生灌木的生理生长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这些灌木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气体交换特征和株高、地径、冠幅等生长指标在不同起源之间... 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研究了中沙冬青、梭梭、白刺、霸王、柠条等5种沙生灌木的生理生长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这些灌木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气体交换特征和株高、地径、冠幅等生长指标在不同起源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且人工起源植株的气体交换特征均比天然起源植株的大,而生长指标则均比天然起源植株的小;天然林和人工林中不同树种的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均不显著,但不同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气体交换特征和株高、地径、冠幅等生长指标差异却很显著。在测定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基础上求算出的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CO2补偿点和羧化效率等光合响应曲线参数在不同树种以及不同起源之间的变化也很大,并据此提出不同树种的人工林栽培及天然林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沙生灌木 起源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8种沙生灌木生长季末期的光合生理特性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清河 刘建锋 +1 位作者 张景波 江泽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18-2323,共6页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甘蒙柽柳、沙木蓼、霸王、沙冬青、花棒、白刺、梭梭和柠条8种沙生灌木为材料,对沙生灌木生长季末期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种沙生灌木秋季的气孔导度日变化有明显的峰谷;气孔导度日均值最大的... 以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甘蒙柽柳、沙木蓼、霸王、沙冬青、花棒、白刺、梭梭和柠条8种沙生灌木为材料,对沙生灌木生长季末期的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种沙生灌木秋季的气孔导度日变化有明显的峰谷;气孔导度日均值最大的为梭梭(0.71 mol.m-2.s-1),最小的为柠条(0.08 mol.m-2.s-1);(2)8种沙生灌木秋季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影响光合速率变化的因素以非气孔限制因素为主;光合速率峰值出现时间以柠条最早(11:30),甘蒙柽柳和沙木蓼最晚(15:30);光合速率日均值最大的为沙木蓼(7.99μmol.m-2.s-1),最小的为柠条(3.40μmol.m-2.s-1);(3)蒸腾速率的日变化除梭梭和柠条呈现单峰曲线外,其余6种灌木呈现出准双峰曲线或双峰曲线;蒸腾速率日均值最大的为梭梭(4.42 mmol.m-2.s-1),最小的为柠条(0.47mmol.m-2.s-1);气孔运动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占据优势;(4)8种沙生灌木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在白昼普遍高于早晚,且以柠条的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最大(7.18μmol.mmol-1),梭梭最小(1.23μmol.mmol-1);蒸腾速率日均值高的沙生灌木光合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低,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沙生灌木 光合生理特性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磴口县沙尘天气变化规律及其对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响应 被引量:12
17
作者 董智 李红丽 +2 位作者 孙保平 郝玉光 丁国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4年第S1期269-275,共7页
利用磴口县1970年~2000年31年的风沙天气发生日数资料和1977~2000年24年防护林建设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并通过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了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长期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大风、扬沙和沙尘暴日数呈总... 利用磴口县1970年~2000年31年的风沙天气发生日数资料和1977~2000年24年防护林建设资料,分析了沙尘天气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并通过线性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了沙尘暴和扬沙日数的长期趋势变化,结果表明,大风、扬沙和沙尘暴日数呈总体下降趋势,1970~1985年沙尘发生日数相对较高,1985年以后明显下降;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在防护林体系建设前期最高,在不同建设阶段各指标均明显下降,尤其是第三阶段各指标下降幅度可达73.0~94.0%。方差分析表明四个阶段沙尘天气差异极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风沙天气指标(年均大风日数、扬沙日数和沙尘暴日数)与防护林指标(防护林面积、防护林林木蓄积量)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同期扬沙、沙尘暴与大风日数的比值变化明显,说明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了其对沙尘天气的防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大风 扬沙 沙尘暴 防护林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德魁 马全林 +8 位作者 靳虎甲 刘有军 张锦春 袁宏波 丁峰 孙涛 魏怀东 郑庆钟 孙立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9,共7页
草本植物是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为认识和保护乌兰布和沙漠地区植物多样性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根据样方调查资料,采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分析... 草本植物是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为认识和保护乌兰布和沙漠地区植物多样性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根据样方调查资料,采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种类较少,调查结果仅有24种,隶属于8科,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藜科;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较小,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较低,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在不同群落间差异较大;草本植物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乌兰布和沙漠的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但群落组成结构简单;优势种与次优势种的重要值之间的差距随群落内物种数量的增加而减小;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较小,草本植物物种的分布不均匀,普遍呈斑块化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群落特征 植物多样性 乌兰布和沙漠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典型固沙林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黄雅茹 郝玉光 +3 位作者 董礼隆 马迎宾 辛智鸣 徐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在乌兰布和沙漠采用野外典型抽样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的固沙林土壤养分特征,并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为(4.74±3.31)g·kg^(-1),全N、全K、全P分别为(0.28±0.16)g·kg^(-1)、(17.58&#... 在乌兰布和沙漠采用野外典型抽样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的固沙林土壤养分特征,并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为(4.74±3.31)g·kg^(-1),全N、全K、全P分别为(0.28±0.16)g·kg^(-1)、(17.58±7.32)g·kg^(-1)、(0.37±0.12)g·kg^(-1),碱解N、速效K、速效P分别为(19.20±7.46)mg·kg^(-1)、(162.00±177.28)mg·kg^(-1)、(4.13±2.69)mg·kg^(-1),pH值为(8.63±0.38)。土壤有机质表现为二白杨林>沙棘林>新疆杨林>裸沙地。二白杨林全N含量最高,沙棘林的碱解N含量最高。全P含量、速效P含量表现为新疆杨林>二白杨林>沙棘林>裸沙地。新疆杨林土壤全K含量最高,二白杨林速效K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碱解N、全P、速效P、全K、速效K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壤各养分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3个典型林地pH值与其他各养分因子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其他各养分因子之间相互呈正相关关系。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的排序为二白杨林(0.365)>新疆杨林(0.328)>沙棘林(0.295)>裸沙地(0.1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化学性质 固沙林 乌兰布和沙漠
下载PDF
乌兰布和沙漠不同下垫面风沙流结构与变异特征 被引量:14
20
作者 徐军 郝玉光 +3 位作者 刘芳 陈海玲 辛智鸣 孙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5-98,共4页
对乌兰布和沙漠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3种不同下垫面0—40cm气流层内的风沙流结构的研究表明:(1)0—40cm高度层,输沙量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的风速下,流动沙丘的总输沙量大于半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的输沙量大于固定沙丘,且呈指数... 对乌兰布和沙漠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3种不同下垫面0—40cm气流层内的风沙流结构的研究表明:(1)0—40cm高度层,输沙量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的风速下,流动沙丘的总输沙量大于半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的输沙量大于固定沙丘,且呈指数函数关系。(2)在同一风速下,0—40cm高度层,三种不同下垫面的相对输沙量随高度的增加呈幂函数递减趋势。(3)随高度的增加,中沙粒基本呈递减趋势,细沙粒呈现递增趋势,但增幅因下垫面的不同而异。(4)三种不同下垫面近地表0—10cm层风沙流结构特征数S值均小于3.8,而特征值λ均大于1,表明三种下垫面均处于风蚀或搬运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风沙流结构特征 输沙量 粒度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