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Fracture of Ulnar Styloid on Rotational Movements of the Forearm after Ex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Distal Radius
1
作者 Ali Karbalaeikhani Alireza Saied Amirreza Sadeghifar 《Surgical Science》 2011年第4期215-218,共4页
Introduction: Sinc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re among the most common fractures encountered in orthopedics and one of their common complications is restriction of rotational movements of the wrist and forearm, iden-ti... Introduction: Since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re among the most common fractures encountered in orthopedics and one of their common complications is restriction of rotational movements of the wrist and forearm, iden-tific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this loss of motion is of importanc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extraarticula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fracture of ulnar styloid and the rota-tional movements of the wrist and forearm. Patients and methods: 47 patients with an extraarticular distal radius fracture were enrolled in a prospective case control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visited in regular follow up intervals after treatment and at the final follow up the rotational movements of the forearm were measured. The findings were analyzed with Independent T and Chi-square tests. Findings: Ultimately 23 patients of the group 1 (intact ulnar styloid) and 24 of the group 2 (fractured ulnar styloid) completed the follow up period. At this time supination of the wrist and forearm in group 2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group 1 (p< 0.001). Conclusion: It seems that the association of an extraarticular distal radius fracture with the fracture of ulnar styloid, at least in short term causes restriction of supination of the forearm, though the mechanism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finding cannot be easily expl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 DISTAL RADIUS ulnar styloid FOREARM Rotation
下载PDF
尺骨茎突修复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刘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评价尺骨茎突修复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随访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入院的48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分为固定组和非固定组各24例,固定组在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基础上进行尺... 目的评价尺骨茎突修复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随访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入院的48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分为固定组和非固定组各24例,固定组在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基础上进行尺骨茎突修复手术,非固定组进行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对比固定组和非固定组术后8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背伸和屈曲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术后12个月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估结果和愈合率。结果尺骨茎突骨折固定组和非固定组对患者腕部功能、前臂活动范围、愈合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Gartland-Werley评分中残余畸形和客观评分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可能是三角纤维软骨撕裂与否对尺骨茎突骨折有影响。结论尺骨茎突骨折修复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术后愈合能力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腕关节和前臂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腕关节 愈合能力
下载PDF
尺骨茎突Ⅱ型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金文 孙良业 +2 位作者 凤晓翔 袁先发 高庆 《西部医学》 2023年第8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Ⅱ型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DRF)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接受手术的患者68例,按照有无尺骨茎突Ⅱ型骨折和是否行尺骨茎突内固定手术分为A组(无尺骨茎突Ⅱ型...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Ⅱ型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DRF)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接受手术的患者68例,按照有无尺骨茎突Ⅱ型骨折和是否行尺骨茎突内固定手术分为A组(无尺骨茎突Ⅱ型骨折,24例)、B组(有尺骨茎突Ⅱ型骨折无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21例)、C组(有尺骨茎突Ⅱ型骨折又有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23例)。记录患者AO分型及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年的X线片测量数据,对3组组间患者按照解剖学评分[掌倾角(PTA)、尺偏角(RA)、桡骨茎突高度(RSH))]及Gartlant-Werly(GW)功能评分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 68例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7~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末次随访时,68例DRF均愈合。3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解剖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A组与B组患者的GW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患者的GW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的GW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Ⅱ型骨折,手术行尺骨茎突内固定能够恢复患者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获得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茎突Ⅱ型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下载PDF
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内固定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成帅 江善勇 +1 位作者 卢建树 吉旭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5840-5844,共5页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在临床中常见,因其骨折及周围韧带、软骨组织的双重破坏,导致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以往对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不够重视,往往会出现手术后腕关节疼痛、活动范围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案存在...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在临床中常见,因其骨折及周围韧带、软骨组织的双重破坏,导致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以往对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不够重视,往往会出现手术后腕关节疼痛、活动范围受限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案存在争议。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术中一期行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内固定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营市人民医院在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创伤致桡骨远端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患者40例,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式均为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在桡骨手术完成后是否行尺骨茎突基底部内固定,将患者分为内固定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6,12个月随访X射线片测量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术后1年记录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方向的活动范围,应用加特兰德-韦利(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与结论:术后随访时,两组患者所测量的腕关节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内固定组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旋前、旋后方向的活动范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内固定组疗效优良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5%(P<0.05)。结果表明,桡骨远端骨折术中一期行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内固定有利于进一步恢复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治疗结果 桡尺远侧关节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下载PDF
张力带技术固定尺骨茎突对合并Ⅱ型尺骨茎突骨折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郝旭光 向首阳 +8 位作者 刘洋 李雪玉 李佳铭 姜龙 金海 王仲博 薛岩 刘勇 聂广辰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896-902,共7页
目的研究C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Ⅱ型(Hauck分型)尺骨茎突基底骨折时,克氏针张力带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收治的87例C型... 目的研究C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Ⅱ型(Hauck分型)尺骨茎突基底骨折时,克氏针张力带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收治的87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同时合并Ⅱ型尺骨茎突基底骨折患者资料,男性32例,女性55例;年龄28~68岁,平均56.3岁;摔伤40例,高处坠落伤47例。根据尺骨茎突骨折是否固定分为固定组(46例)、对照组(41例),桡骨远端骨折均采用Henry入路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固定组行尺骨茎突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对照组给予前臂旋后位经皮自尺骨向桡骨克氏针间接固定。术后1d及1、3、12个月分别记录患者患肢功能参数(掌屈、背伸、旋前、旋后)、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定期复查腕部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记录患肢腕尺侧疼痛发生率,关节功能评价使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上肢功能(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16.4个月。两组桡骨远端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固定组尺骨茎突均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发生;对照组骨性愈合24例(其中畸形愈合14例),不愈合17例。术后1d、1个月,固定组患肢功能参数(掌屈、背伸、旋前、旋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固定组掌屈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背伸角度及手指TA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掌屈角度及手指TA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所有时间节点旋后角度固定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d固定组VAS高于对照组,此后的时间节点固定组VAS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显示固定组尺侧旋转疼痛发生率(15.2%,7/46)明显低于对照组(51.2%,21/41,P<0.05),Gartland-Werley评分、DASH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合并尺骨茎突基底骨折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能够明显提高桡骨远端C型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降低尺骨茎突畸形愈合、不愈合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茎突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克氏针 接骨板
下载PDF
尺骨茎突骨折及其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6
作者 李伟 邵佳佳 +3 位作者 陈多军 马学山 许功效 鲁木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756-759,共4页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骨折与否及其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人92例,根据病人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以及骨折的Hauck分型标准将其分为非合并组(48例)、合并Ⅰ型组(21例)和合并Ⅱ...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骨折与否及其分型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的影响。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人92例,根据病人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以及骨折的Hauck分型标准将其分为非合并组(48例)、合并Ⅰ型组(21例)和合并Ⅱ型组(23例)。收集病人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恢复等影像学数据及Gartland-Werly评分、握力、臂肩手功能障碍(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比较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病人术前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和关节面平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后6个月及1年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和关节面平整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6个月3组的掌倾角、尺偏角存在差异,其余影像学参数术后6个月及1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的术后6个月和1年的Gartland-Werl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术前握力和DA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年,3组病人的握力和DASH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与非合并组和合并Ⅰ型组比,合并Ⅱ型组病人的握力和DASH评分恢复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均未发生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合并Ⅱ型尺骨茎突骨折会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合并Ⅰ型尺骨茎突骨折对腕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功能 尺骨茎突骨折 分型
下载PDF
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愈合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叶曙明 徐春归 +3 位作者 张积森 许新忠 徐又佳 荆珏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5321-5325,共5页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临床中比较常见,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桡骨远端骨折一般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但对于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临床中比较常见,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桡骨远端骨折一般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但对于尺骨茎突骨折的治疗一直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9例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3-67岁,均接受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复查X射线片判定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情况。根据末次随访时尺骨茎突愈合情况分为愈合组(n=20)和未愈合组(n=19),依据X射线片比较两组间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并与健侧进行对比;检测腕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和Gartlant-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研究获得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愈合组术后腕关节尺侧疼痛1例,未愈合组尺侧疼痛2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桡骨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末次随访时,愈合组与未愈合组的掌倾角、尺偏角均小于健侧(P<0.05),桡骨高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末次随访时,愈合组与未愈合组的腕关节背伸、屈曲活动范围均小于健侧(P<0.05),前臂旋转活动范围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末次随访时,两组Gartlant-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表明,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愈合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无明显影响,故临床中尺骨茎突骨折可仅行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尺骨茎突 骨折 内固定 腕关节 钢板
下载PDF
尺骨茎突解剖特点与骨折分型及治疗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焕友 王斌 +3 位作者 李浩 陈月 张剑锋 蒋文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4-567,共4页
目的根据尺骨茎突解剖特点探讨骨折分型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依据腕尺侧副韧带及三角软骨盘在尺骨茎突上的不同止点,将尺骨茎突骨折分为尖端骨折(Ⅰ型)及基底部骨折(Ⅱ型),按骨折损伤分型分别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法、微型螺钉、细钢丝或... 目的根据尺骨茎突解剖特点探讨骨折分型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依据腕尺侧副韧带及三角软骨盘在尺骨茎突上的不同止点,将尺骨茎突骨折分为尖端骨折(Ⅰ型)及基底部骨折(Ⅱ型),按骨折损伤分型分别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法、微型螺钉、细钢丝或可吸收线、克氏针等手术方法进行修复。结果 106例患者获得8~42个月(平均15个月)随诊,骨折均获愈合。腕关节功能评定采用Garland和Werley评分法进行评定,优76例,良2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2.4%。2例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桡骨骨折内固定后,骨折位置丢失,出现短缩畸形,致腕尺侧疼痛,3例固定尺骨茎突骨折之钢丝断裂。结论根据尺骨茎突解剖特点对骨折分型,明确受伤发病机制,依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对骨折有效、稳定固定,减少并发症出现,允许较早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茎突 骨折 手术修复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茎突骨折的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强 陆骅 +2 位作者 王占朝 茅宇仑 俞思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5期4733-4738,共6页
背景: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是治疗骨折成败的重要因素,生物可吸收材料成为骨折治疗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的材料特点以及治疗尺骨茎突骨折的疗效。方法:病例分析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2月采用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结合克... 背景: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是治疗骨折成败的重要因素,生物可吸收材料成为骨折治疗的研究热点。目的:探讨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的材料特点以及治疗尺骨茎突骨折的疗效。方法:病例分析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2月采用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结合克氏针治疗尺骨茎突骨折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35.7岁,观察患者治疗后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腕关节活动功能。并深入了解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材料种类和特性以及内固定的强度,比较生物可吸收张力带与金属张力带内固定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治疗尺骨茎突的36例患者,随访2个月-2.5年,平均随访8.5个月,X射线检查结果均提示骨折愈合,采用AO的GartIand-Werley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评估,优24例,良10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4%。说明生物可吸收张力带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可以逐渐转移应力,保持骨折部位的强度,材料的可降解性使患者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可见生物可吸收张力带结合克氏针治疗尺骨茎突骨折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学术探讨 生物可吸收张力带 聚乙交酯 聚丙交酯 尺骨茎突骨折 克氏针 腕关节功能评分 尺骨解剖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尺骨茎突与乙状切迹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鹏 贾波 +6 位作者 陈逍堃 王宇 黄伟 赖人杰 王志伟 熊建 王天兵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8-581,共4页
目的:研究尺骨茎突骨折与乙状切迹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桡骨远端骨折139例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评分参照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以腕关节疼痛为重... 目的:研究尺骨茎突骨折与乙状切迹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桡骨远端骨折139例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评分参照Gartland and Werley评分,以腕关节疼痛为重点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组和乙状切迹骨折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较差,尺骨茎突骨折行内固定治疗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改善;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组的腕尺侧痛发生率较高;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的愈合率优于尖部骨折。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总体效果满意,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乙状切迹骨折是导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是腕尺侧痛的危险因素之一,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的愈合率优于尖部骨折。尺骨茎突骨折行内固定治疗可改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腕尺侧痛 乙状切迹
下载PDF
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徐春归 张积森 +4 位作者 许新忠 谢武昆 叶曙明 赵耀 荆珏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分为A组(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9例)和B组(不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9例)。观察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影像学参数(... 目的探讨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3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分为A组(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9例)和B组(不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9例)。观察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茎突高度)、腕关节活动范围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8个月。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腕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功能康复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张超 谢雪涛 +1 位作者 胡顺东 张长青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挠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 0 1 2 年1 月至1 2 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1 8 9 例挠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伴有尺骨茎突骨折分为不伴尺骨茎突骨折组(6 1 例)和伴尺骨茎突骨折...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挠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 0 1 2 年1 月至1 2 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1 8 9 例挠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伴有尺骨茎突骨折分为不伴尺骨茎突骨折组(6 1 例)和伴尺骨茎突骨折组(1 2 8 例).根据患者影像学资料及末次随访G a rtk n d -W e rle y腕关节评分、臂肩手功能障碍(D A SH )评分、腕关节活动度(背伸、掌屈、挠偏、尺偏)、握力和腕关节尺侧旋转疼痛发生率评定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 0 ?4 6 个月,平均3 8 个月.两组挠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和挠骨高度无统计学差异(P 〉 0. 0 5 ),且末次随访时握力、腕关节主动活动度、G a rtk n d -W e rle y腕关节评分和D A S H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_P 〉 0. 05) .两组术后尺侧旋转疼痛发生率亦无统计学差异(P 〉 0 .0 5 ) .结论尺骨茎突骨折不影响挠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内固定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 Ⅷ型骨折34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永耀 赵勇 +2 位作者 程灏 成永忠 关继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对比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与单纯桡骨远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夹板固定对尺侧柱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配对方法设计临床研究,要求性别相同、年龄相近、治疗后桡骨远端解剖学评分等级... 目的:对比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与单纯桡骨远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夹板固定对尺侧柱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配对方法设计临床研究,要求性别相同、年龄相近、治疗后桡骨远端解剖学评分等级和尺骨茎突骨折类型一致,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者纳入夹板组,单纯行桡骨远端钢板固定治疗者纳入内固定组,共配对34对(68例)。结果:随访至治疗后12周,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良好。夹板组出现尺侧柱并发症9例,内固定组24例(P<0.05)。通过Bunger的Colles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夹板组优良率79.4%;内固定组97.1%(P<0.05)。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夹板组优良率91.2%,内固定组64.7%(P<0.05)。夹板组腕关节桡尺偏活动度、旋前及旋后活动度分别为健侧的(81.4±6.8)%、(80.3±10.2)%,内固定组分别为(76.8±8.0)%、(71.4±8.5)%(P<0.05)。夹板组手捏力为健侧的(73.1±6.5)%,内固定组为(69.8±6.4)%(P<0.05)。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终末桡骨远端骨折,虽解剖学评分不及单纯桡骨远端内固定治疗,但获得了更满意的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桡尺偏活动度、旋前及旋后活动度范围优于后者,且因尺侧柱损伤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小夹板 钢板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下载PDF
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钢板固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永耀 赵勇 +5 位作者 程灏 徐惠青 魏戌 刘广伟 成永忠 崔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4272-4277,共6页
背景:临床中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或是关节脱位的治疗普遍比较重视,但却很少关注尺骨茎突骨折,而且对尺骨茎突骨折是否需要固定存在争议。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选用尸体实验可能会遇到尸体模型选择标准不一以及力学测量手段不同等问题。目的... 背景:临床中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或是关节脱位的治疗普遍比较重视,但却很少关注尺骨茎突骨折,而且对尺骨茎突骨折是否需要固定存在争议。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选用尸体实验可能会遇到尸体模型选择标准不一以及力学测量手段不同等问题。目的:选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Mimics软件构建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钢板螺钉固定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设定工况与载荷进行力学分析,希望给此类骨折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基于1例健康志愿者的前臂及手部CT图像建立正常腕关节三维有限元基础模型,调试后通过轴向加载100 N应力得出桡骨远端的应力分布云图,与文献中尸体实验数据对比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有限元相关软件分网、切割造模建立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和Ⅱ型骨折的2种有限元模型,并完成桡骨远端钢板螺钉固定模型的组装。在旋转工况下设定载荷,分析2个模型中钢板内植物单元的应力分布、下尺桡关节的相对位移及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建立并验证了正常腕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此为基础延伸建立出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和Ⅱ型骨折桡骨远端钢板螺钉固定的2种有限元模型;②在设定相同旋转载荷条件下,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合并尺骨茎突Ⅰ型骨折的钢板固定模型中钢板单元承受的应力及应力分布范围均小于合并尺骨茎突Ⅱ型骨折钢板固定的骨折模型,下尺桡关节的相对位移值及尺骨茎突骨折端位移值也小于后者;③提示构建的腕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可用于腕部骨折的力学机制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显示,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中尺骨茎突骨折会影响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其中合并有尺骨茎突Ⅱ型骨折时较为明显,可以给此类骨折修复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FrykmanⅧ型 钢板内固定 尺骨茎突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尺骨茎突骨折处理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勇 阿良 +1 位作者 刘哲 张乐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1期28-30,共3页
探讨Ⅰ型、Ⅱ型尺骨茎突骨折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回顾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48例,根据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同时是否进行尺骨茎突手术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Ⅰ型、Ⅱ型尺骨茎... 探讨Ⅰ型、Ⅱ型尺骨茎突骨折的不同处理方式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回顾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48例,根据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同时是否进行尺骨茎突手术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Ⅰ型、Ⅱ型尺骨茎突骨折预后。末次随访I型尺骨茎突骨折治疗组与对照组腕关节评分、腕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型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I型尺骨茎突骨折处理方式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Ⅱ型尺骨茎突骨折手术治疗后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茎突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 切开复位
下载PDF
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杰 马超 +3 位作者 黄健华 霍维玲 陈明 郭开今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825-827,共3页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及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57例,其中伴有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30例(A组),不伴有尺骨茎突骨折27例(B组).所有患者... 目的 探讨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及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57例,其中伴有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30例(A组),不伴有尺骨茎突骨折27例(B组).所有患者均行前路锁定钢板固定,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不予固定.术后采用腕关节各项活动度、Gartland-Werley评分及DASH量表评估腕关节功能,通过与健侧对比判断是否存在下尺桡关节不稳.结果 5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18个月.各组术后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均未出现下尺桡关节不稳.结论 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及下尺桡关节不稳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切开复位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颜勇卿 张培训 +2 位作者 王天兵 陈建海 姜保国 《北京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822-824,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76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评价、功能及影像学结果。结果本组76例中伴尺骨茎突骨折20例,伴与不伴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术前及...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伴或不伴尺骨茎突骨折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76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评价、功能及影像学结果。结果本组76例中伴尺骨茎突骨折20例,伴与不伴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术前及治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伴尺骨茎突骨折组尺侧疼痛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为0.9±0.3,较不伴尺骨茎突骨折者明显(0.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并的尺骨茎突骨折对预后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预后 功能评分 影像学评分 尺骨茎突骨折
下载PDF
尺骨茎突骨折对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余华 李少星 刘战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DRF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分为A组尺骨茎突体部和尖端骨折,B组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C... 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对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DRF)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不稳定性DRF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及其类型分为A组尺骨茎突体部和尖端骨折,B组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C组未发生尺骨茎突骨折,三组均采用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对比三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疗效、影像学指标、腕关节活动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经手术治疗后的优良率分别为92.00%、96.30%和92.11%,三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治疗优良率、影像学指标(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掌屈、背伸、尺偏、桡偏、旋前、旋后)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较好,患者是否出现尺骨茎突骨折对手术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于出现尺骨茎突基底部骨折时,术中可检查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若不稳定可进行手术固定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小切口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 尺骨茎突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善校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经尺骨茎突骨折的诊断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进行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分为尺骨颈骨折合并组和无合并组及尺骨茎突骨折Ⅰ型组和Ⅱ型组,待分组完成后进行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经尺骨茎突骨折的诊断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进行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分为尺骨颈骨折合并组和无合并组及尺骨茎突骨折Ⅰ型组和Ⅱ型组,待分组完成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尺骨颈骨折合并组和无合并组手术后的3个月和1年2组的X线测量结果、Gartlant-Werley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优良率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优良率为85%。尺骨茎突骨折Ⅰ型和Ⅱ型术后3个月的X线测量结果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使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对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情况、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愈合以及对尺骨茎突骨折的分型,对手术后X线测量以及腕关节功能的改善并无明显影响,其长期效果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茎突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分型 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2种骨折术联合应用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陈焱 单德龙 +3 位作者 秦春耀 顾凯明 任超 陈国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4...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尺骨茎突骨折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腕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联合组、对照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45%、79.5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合并尺骨茎突骨折Ⅰ型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尺骨茎突Ⅱ型患者疗效对比(P<0.05)。两组尺骨茎突骨折Ⅰ型患者,旋前后活动角度、桡尺活动角度以及屈伸活动角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尺骨茎突骨折Ⅱ型患者,联合组旋前后活动角度、桡尺活动角度以及屈伸活动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Ⅱ型的患者采用尺骨茎突骨折术联合桡骨远端骨折术治疗效果更佳,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腕关节功能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