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operated with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Chronic Insomnia: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被引量:27
1
作者 Yang-pu ZHANG Wei-jing LIAO Wen-guang XIA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18年第3期491-498,共8页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operated with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on chronic insomnia was explored. Seventy-eight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somnia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operated with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on chronic insomnia was explored. Seventy-eight patients with chronic insomnia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patients received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rTMS treatment,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cupuncture cooperated with sham rTMS treatment, 3 days per week for 4 week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primary outcomes including the scores on 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 and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and the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ing total sleep time (TST), sleep onset latency (SOL), wake after sleep onset (WASO), sleep efficiency (SE%) recorded by sleeping diary and actigraphy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Seventy-five participants finished the study (38 in treatment group and 37 in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more significant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acupuncture cooperated with rTM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leep quality,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has less side ef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SOMNIA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the recovery of upper limb moto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ub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被引量:35
2
作者 Jiang Li Xiang-min Meng +3 位作者 Ru-yi Li Ru Zhang Zheng Zhang Yi-feng D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584-1590,共7页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an decrease the activity of cortical neurons, and high-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an increase the ex...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an decrease the activity of cortical neurons, and high-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an increase the excitability of cortical neurons.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concerning the use of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the recovery of upper-limb motor function after cerebral infarction. We hypothesized th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ould produc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recovery of upper-limb motor function. This study enrolled 127 patients with upper-limb dysfunction during the subacute phas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ree groups. The low-frequency group comprised 42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1 Hz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the contralateral hemisphere primary motor cortex (M1). The high-frequency group comprised 43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10 Hz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ipsilateral M1. Finally, the sham group comprised 42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10 Hz of false stimulation on ipsilateral M1. A total of 135 seconds of stimulation was applied in the sham group and high-frequency group. At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cortical latency of motor-evoked potentials and 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Moreover, motor funct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bove indices for the low- and high-frequency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e sham group.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low- and high-frequency grou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low- and high-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an similarly improve upper-limb moto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brain injur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 low-frequency stimulation 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 upper-limb motor function cerebral cortex stroke rehabilitation motor-evoked potential central motor conductiontime primary motor cortex NEUROPLASTICITY neural reorganiza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连续多次γ-氨基丁酸和多巴胺特征重复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徐建兰 徐晓雪 +2 位作者 蔡青 鲁强 张进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动态观察经颅磁刺激仪产生的γ-氨基丁酸(GABA)和多巴胺(DA)两种特征的重复超低频磁场的连续多次经颅刺激对正常大鼠的脑内GABA、DA以及其他递质功率的影响,找出大鼠所能耐受的最长治疗时间,为此项技术应用于治疗性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动态观察经颅磁刺激仪产生的γ-氨基丁酸(GABA)和多巴胺(DA)两种特征的重复超低频磁场的连续多次经颅刺激对正常大鼠的脑内GABA、DA以及其他递质功率的影响,找出大鼠所能耐受的最长治疗时间,为此项技术应用于治疗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GABA特征磁刺激组和DA特征磁刺激组,分别给予连续6次的GABA特征磁刺激和DA特征磁刺激。各组大鼠于磁刺激前、每次刺激后进行脑涨落图(EFG)测试,分别比较两组动物磁刺激前及每次磁刺激后脑内递质功率的变化。结果:GABA特征磁刺激组,从刺激前到第3次磁刺激,兴奋递质3、5-HT、Ach、兴奋递质6、NE、DA、抑制递质13的功率逐渐降低,GABA与Glu的功率则逐渐升高;第4次刺激以后,出现无规律的变化。DA特征磁刺激组,从刺激前到第2次磁刺激,全部9种递质的功率逐渐升高,第3次刺激以后,出现无规律的变化。结论:清醒大鼠对50mT的GABA特征磁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耐受时长为60min,对50MT的DA特征磁场超低频经颅磁刺激耐受时长为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 神经递质 功率 脑涨落图
下载PDF
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其对血清NE、5-H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炼 李春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9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4例,使用抛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抑郁症患者64例,使用抛掷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使用阿戈美拉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NE、5-HT水平、抑郁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E、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4、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NE、5-HT水平,改善抑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 阿戈美拉汀 老年抑郁症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BNDF、IL-6、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崔航涛 周志强 +1 位作者 樊华 徐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Hcy水平、BDNF水平、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RBAN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BAN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6、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6、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老年重症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疗效确切,可以改善认知功能障碍,降低IL-6、Hcy水平,提高BDNF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效果及对氧化-抗氧化系统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孙婷 李晓琳 宋述环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41-745,共5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效果及对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齐鲁医药学院附属成武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1)、药物组(n=51)。药物组给...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效果及对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齐鲁医药学院附属成武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51)、药物组(n=51)。药物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联合组在药物组基础上联用LF-rTMS,均治疗4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水平;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MDA、S-100β、NSE、GFAP水平均降低,TAC、SOD、GSH-Px水平均增高,且联合组治疗后血清MDA、S-100β、NSE、GFAP水平下降幅度更大,TAC、SOD、GSH-Px水平增高幅度更大(P<0.05);联合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与药物组11.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显示,联合组总有效率86.27%高于药物组68.63%(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减少,且联合组治疗后6个月癫痫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减少更明显(P<0.05)。结论LF-rTMS联合丙戊酸钠可调节氧化-抗氧化系统,减轻脑损伤,控制癫痫发作,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丙戊酸钠 癫痫 氧化-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及r-TMS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懋平 陈建 占家铣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2期155-157,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TMS)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福州神康医院及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就诊的96例精... 目的:分析和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疗法(MECT)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r-TMS)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福州神康医院及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就诊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确诊为首发精神分裂症,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8例)予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治疗,研究组(48例)同时增加MECT与r-TMS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PANSS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常规组(79.17%)(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常规组(25.00%)(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实施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MECT及r-TMS治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奥氮平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 安全性
下载PDF
高-低频交互rTMS对中期帕金森病患者SCOPA-AUT评分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缪礁丹 张玉勋 +4 位作者 唐卉 黄燕 朱曦 杨艳 周弋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分析高-低频交互重复经颅刺激(rTMS)对中期帕金森(PD)患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分、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12—2022-12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中期PD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 目的分析高-低频交互重复经颅刺激(rTMS)对中期帕金森(PD)患者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评分、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12—2022-12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中期PD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PD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另采用高-低频rTMS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rTMS假刺激干预,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治疗1个月后SCOPA-AUT评分分别为(20.08±3.44)分和(22.96±4.55)分,帕金森氏病综合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分别为(24.15±3.22)分和(27.07±3.56)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别为(27.40±2.08)分和(25.83±2.92)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分别为(47.03±3.34)分和(44.19±3.20)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SCOPA-AUT评分、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和ADL评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中期患者应用高-低频rTMS交互治疗对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损伤、运动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均具有良好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低频交互 重复经颅刺激 自主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下载PDF
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治疗中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肌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路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6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治疗中对肌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将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治疗中对肌力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将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两组肌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简化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治疗中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肌力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格林-巴利综合征 康复治疗 肌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比率低频振幅探讨头针联合rTMS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神经影像学机制探讨
10
作者 熊丹 朱盼 +4 位作者 谢海花 陆琳 李浩 谭洁 赵宁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14-2320,共7页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整体认知功能影响,同时运用静息态比率低频振幅(fALFF)探讨头针联合rTMS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潜在的静息态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将PSCI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头针联合rTMS组(联合组),... 目的观察头针联合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患者整体认知功能影响,同时运用静息态比率低频振幅(fALFF)探讨头针联合rTMS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潜在的静息态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将PSCI患者随机分为头针组、头针联合rTMS组(联合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组选取患侧大脑顶颞前斜线干预,联合组在头针治疗的基础上,选择低频rTMS刺激健侧大脑初级运动皮层(M1),两组均连续干预两周,每天1次,每周6次,每次20 min,总共12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及分测验的差值,同时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对结局指标进行趋势分析。采用fALFF检测患者局部脑区神经自发活动变化,将有统计学差异的fALFF差值与结局指标差值做偏相关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47例受试者,其中头针组25例、联合组22例。相对于头针组,联合组干预前后MoCA总分差值组间两两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914>0.05),但联合组在MoCA延迟记忆分维度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同时趋势分析结果亦显示联合组对于延迟记忆的改善趋势明显优于头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ID=0.80,t=2.20,P=0.033<0.05)。干预2周后,联合组患者左侧楔前叶、右侧小脑、左侧梭状回、左侧顶上回相对于基线期fALFF值的增加幅度明显弱于头针组(GRF校正,voxel P<0.01,cluster 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干预前后左侧梭状回fALFF差值与MoCA延迟记忆分测验差值呈正相关关系(r=0.719,P<0.05),其余相关分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针联合rTMS干预对PSCI患者延迟记忆具有一定的疗效,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可能与左侧梭状回等参与认知加工的局部脑区神经元自发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障碍 头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 比率低频振幅
下载PDF
推拿康复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肌张力的影响
11
作者 孙莉敏 黄昊 +2 位作者 章季芳 高尚 徐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探讨推拿康复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06—2023-06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 目的探讨推拿康复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06—2023-06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第三康复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推拿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血流最大峰值(Vs)以及血管阻力指数(RI)]、上肢肌张力等级变化情况,以及肢体功能、生活能力评分,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93%(4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3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m、Vs明显高于对照组,R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级0级、Ⅰ级的占比为60.71%(34/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2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康复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肌张力亢进,有助于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推拿 脑血流动力学 肌张力
下载PDF
基于Notch1通路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
12
作者 叶炎生 罗来 +7 位作者 许德顺 钟帅 张鑫 邓凯翔 林慧娟 纪婷 卓梦真 杨庆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4-1093,共10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MCAO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MCAO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低频组、高频组,同时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2只。低频组和高频组均予采用CCY-I型经颅磁刺激仪刺激,2次/日,连续14d;低频组:1Hz,部位:大鼠颅部左侧前额叶;高频组频率:10Hz,部位:大鼠颅部右侧前额叶。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予治疗仅同等情况下抓取束缚后归笼。神经行为学评分在术后第1天和第14天进行;水迷宫测试于术后3—7天进行;TTC染色、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关键基因(Notch1、Hes1、Hes5)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在术后第14天干预结束后进行。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模型组相比,干预治疗14d后,高频组、低频组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出现降低的情况(P<0.05),模型组与高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Morris水迷宫实验:定向航行实验平均逃避潜伏期:低频组、高频组、假手术组均相比于同组前一天缩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天逃避潜伏期比较,高频组较模型组短,低频组较高频组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空间探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低频组和假手术组比较、高频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频组、模型组次数比假手术组少,低频组比模型组、高频组次数多,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TTC染色:低频组、高频组梗死灶面积小于模型组。(4)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高频组、低频组与模型组相比,Notch1、Hes1、Hes5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频组与高频组相比,Notch1、Hes1、Hes5的mRNA及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低频rTMS均能改善MCAO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可能都予激活提高海马组织中的Notch1通路表达,提高海马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高频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大脑中动脉闭塞 学习记忆能力 Notch1通路
下载PDF
化瘀通络灸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的影响
13
作者 沈蓉 袁爱红 +4 位作者 唐友斌 高志群 解鸿宇 朱少全 刘友祥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390-395,401,共7页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灸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于轻、中度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及睡眠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轻、中度PSD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灸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于轻、中度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神经功能缺损及睡眠效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轻、中度PSD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接受低频rTMS治疗,刺激频率1 Hz,刺激强度为80%运动阈值(MT),刺激时间10 s,间歇时间2 s,脉冲总数1000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化瘀通络灸法治疗(百会穴压灸和神庭穴、大椎穴悬起灸)。2组均治疗1次/d,5次/周,共持续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9(PHQ-9)评分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及波幅评估患者抑郁症状与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睡眠效率;比较2组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1)抑郁症状与程度: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D、PHQ-9评分均明显降低,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AMD、PHQ-9评分均明显更低,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明显更短、波幅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睡眠效率: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睡眠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睡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良反应: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化瘀通络灸联合低频rTMS可有效改善轻、中度PSD患者抑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睡眠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化瘀通络灸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神经功能 睡眠效率
下载PDF
低阻抗意念导入心理治疗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不寐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谢小红 杨扬 +5 位作者 王处渊 温立新 苏文理 杨敏 刘美红 吴婷婷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018-2021,共4页
目的:探讨低阻抗意念导入心理治疗(TIP)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睡眠心理科心胆气虚型不寐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低阻抗意念导入心理治疗(TIP)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4月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睡眠心理科心胆气虚型不寐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TIP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2次,疗程共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治疗后4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PSQ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IP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心胆气虚型不寐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睡眠,且远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抗意念导入 心理治疗 心胆气虚 不寐 针刺疗法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 调神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胡万春 张畅畅 +2 位作者 赵曼曼 张俊杰 刘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59-2265,共7页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与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高低频rTMS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与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高低频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微针刀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2、4周后,分别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13%(43/53),对照组为62.26%(33/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对照组为73.58%(39/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观察组MAS评分与上肢Fugl-Meyer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AS评分与上肢Fugl-Meyer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4周后,观察组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上肢的肌力状态,提高上肢运动与平衡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针刀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上肢痉挛 运动功能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解郁清心颗粒联合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涛 项尚 +3 位作者 王业群 余先凤 全玲玲 方无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解郁清心颗粒联合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CID患者,随机数字表... 目的研究解郁清心颗粒联合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慢性失眠障碍(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CI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CI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超低频rTMS治疗,观察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超低频rTMS治疗+解郁清心颗粒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间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认知功能,焦虑抑郁情绪水平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主症和次症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多导睡眠图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解郁清心颗粒联合超低频rTMS治疗CID患者临床疗效更佳,改善患者睡眠治疗,提高认知功能,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郁清心颗粒 超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慢性失眠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佐匹克隆片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代美玲 胡雪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476-1480,1485,共6页
目的探究低频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联合佐匹克隆片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神经递质、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 目的探究低频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联合佐匹克隆片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神经递质、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6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低频rTMS联合佐匹克隆片治疗,63例)和对照组(口服佐匹克隆片治疗,6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递质水平、炎性因子指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日间功能障碍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神经递质P物质(SP)、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阻力指数(R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入睡时间、觉醒次数、日间功能障碍评分、SP、NPY、IL-6、TNF-α、IL-2、RI水平更少或更低,FMA、BI评分、5-HT、Vm、Vs水平、睡眠时间更高或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联合佐匹克隆片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可改善其神经递质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而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治疗 佐匹克隆片 脑卒中 失眠 神经递质P物质(SP) 神经肽Y(NPY)
下载PDF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18
作者 刘博文 辛玉甫 王一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5期813-81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76例分为3组,对照组(26例)用头针治疗,低频治疗组(25例)用头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高频治疗组(25例)用头针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76例分为3组,对照组(26例)用头针治疗,低频治疗组(25例)用头针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高频治疗组(25例)用头针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相较于对照组,高频治疗组和低频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相较于治疗前,3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提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频治疗组评分增加幅度更显著。相较于治疗前,3组治疗后NSE、S100β指标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频治疗组指标下降幅度更显著。结论:高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均有较好效果,高频治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智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头针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分期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彦伟 柳韶真 岳玮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8期127-133,共7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分期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LF-rTMS组37例、针灸组35例、联合组34例。LF-rTMS组采用LF-rTMS治疗,针灸组采用分期针...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LF-rTMS)联合分期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表面肌电信号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LF-rTMS组37例、针灸组35例、联合组34例。LF-rTMS组采用LF-rTMS治疗,针灸组采用分期针灸治疗,联合组采用LF-rTMS联合分期针灸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3组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R)]、康复效果[上肢运动功能(U-FMA)、改良Ashworth量表(MAS)、改良Barthel指数(MBI)]、Brunnstrom分期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屈肘肱二头肌、伸肘肱三头肌RMS均较治疗前增大(P<0.05),屈肘肱二头肌、伸肘肱三头肌CR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联合组屈肘肱二头肌、伸肘肱三头肌RMS均大于LF-rTMS组、针灸组(P<0.05),针灸组屈肘肱二头肌与伸肘肱三头肌RMS均大于LF-rTMS组(P<0.05);联合组屈肘肱二头肌、伸肘肱三头肌CR均小于LF-rTMS组、针灸组(P<0.05),针灸组屈肘肱二头肌与伸肘肱三头肌CR均小于LF-rTMS组(P<0.05)。治疗后,3组恢复期恢复期(Ⅳ+Ⅴ期)病例数占比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恢复期病例数占比高于LF-rTMS组、针灸组(P<0.05)。治疗后,3组U-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M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U-FMA、MBI评分均高于LF-rTMS组、针灸组(P<0.05),MAS评分均低于LF-rTMS组、针灸组(P<0.05);针灸组U-FMA、MBI均高于LF-rTMS组(P<0.05),MAS评分低于LF-rTMS组(P<0.05)。结论:LF-rTMS联合分期针灸治疗能够缓解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肢表面肌电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分期针灸 表面肌电信号 康复效果
下载PDF
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
作者 纪栋起 武亮 +2 位作者 李欢欢 靳沙沙 范维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77-180,共4页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使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的幸福指数。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目前针对不同的患者如何选择最佳频率治疗,...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使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在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的幸福指数。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目前针对不同的患者如何选择最佳频率治疗,尚未做出统一的定论。本研究主要根据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分期与脑损伤程度来分析高频、低频、联合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并且针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理论基础、作用靶点进行综述,以期为以后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高频 低频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