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ral anesthesia mediated by effects on ion channels 被引量:3
1
作者 Cheng Zhou Jin Liu Xiang-Do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2012年第3期80-93,共14页
Although it has been more than 165 years since the first introduction of modern anesthesia to the clinic, there is surprisingly littl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xact mechanisms by which general anesthetics induce uncon... Although it has been more than 165 years since the first introduction of modern anesthesia to the clinic, there is surprisingly littl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exact mechanisms by which general anesthetics induce unconsciousness. As a result, we do not know how general anesthetics produce anesthesia at different levels. The main handicap to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general anesthesia is the diversity of chemically unrelated compounds including diethyl ether and 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gases nitrous oxide, ketamine, propofol, benzodiazepines and etomidate, as well as alcohols and barbiturates. Does this imply that general anesthesia is caused by many different mechanisms? Until now, many receptors, molecular targets and neuronal transmission pathways have been shown to contribute to mechanisms of general anesthesia. Among these molecular targets, ion channels are the most likely candidates for general anesthesia, in particular 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potassium and sodium channels, as well as ion channels mediated by various neuronal transmitters like acetylcholine, amino acids 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propionic acid or N-methyl-D-aspartate. In addi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involvement in general anesthesia of other ion channels with distinct gating properties suchas 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s. The main aim of the present review is to summarize some aspects of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effects of general anesthetics on various ion chann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 anesthesia ION channelS γ-aminobutyric acid type A receptors HYPERPOLARIZATION 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 Potassium channelS GLUTAMATERGIC ION channelS Sodium channelS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EEG β2/θ -ratio and channel locations in measuring anesthesia depth 被引量:1
2
作者 Zhi-Bin Tan Le-Yi Wang +4 位作者 George McKelvey Aliaksei Pustavoitau Guang-Xiang Yu Harold Michael Marsh Hong Wang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年第1期39-46,共8页
In this paper, the ratio of powers in the frequency bands of β2 and θ waves in EEG signals (termed as the β2/θ -ratio) was introduced as a potential enhancement in measuring anesthesia depth. The β2/θ -ratio was... In this paper, the ratio of powers in the frequency bands of β2 and θ waves in EEG signals (termed as the β2/θ -ratio) was introduced as a potential enhancement in measuring anesthesia depth. The β2/θ -ratio was compared to the relative β-ratio which had been commercially used in the BIS monitor. Sensitiv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β2/θ -ratio and EEG measurement locations were analyzed for their effectiveness in measuring anesthesia depth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propofol induced anesthesia (awake, induction, maintenance, and emergence). Th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1) the relative β -ratio and β2/θ-ratio derived from the prefrontal, frontal, and the central cortex EEG signals were of substantial sensitivity for capturing anesthesia depth changes. 2) Certain channel positions in the frontal part of the cortex, such as , had the combined benefits of substantial sensitivity and noise resistance. 3) The β2/θ-ratio captured the initial excitation, while the relative β -ratio did not. 4) In the maintenance and emergence stages, the β2/θ -ratio showed improved reliability. Implications: The ratio of powers in EEG frequency bands and derived from the frontal cortex EEG channels has combined benefits of substantial sensitivity and noise resistance in measuring anesthesia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esthesia DEPTH EEG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channels β2/θ -Ratio Relative β-Ratio
下载PDF
经鼻咽喷射局麻药表麻联合深度镇静在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3
作者 姚毅真 唐俊 +2 位作者 胡国强 周婷 徐泽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83,共6页
目的探讨经鼻咽通气道气管内表麻联合深度镇静麻醉方法在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需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环甲膜局部麻醉组(C组)和鼻咽通气道局部麻醉组(E组)。C组患... 目的探讨经鼻咽通气道气管内表麻联合深度镇静麻醉方法在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需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环甲膜局部麻醉组(C组)和鼻咽通气道局部麻醉组(E组)。C组患者在患者入室后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麻,并常规鼻吸氧疗;E组患者在入室后吸气期经鼻咽通气道喷射诱导咳嗽气管内表麻,并经鼻咽通气道吸氧疗。2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达到镇静深度(Ramsay>4分)时手术医师置入纤支镜。观察的主要结局是2组患者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次要结局为入室(T0)、环甲膜穿刺后及鼻咽通气道置入后(T1)、至声门(T2)、至隆突(T3)、清醒时(T4)等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托下颌、退镜、术中利多卡因总量、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医生和患者满意度、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咳嗽评分以及其他术中并发症包括术后咽痛、恶心、呕吐和鼻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主要结局:与C组比较,E组术中发生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次要结局:2组利多卡因总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E组托下颌例数、退镜例数明显减少(P<0.05);与C组比较,E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医患满意度明显增高、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咳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咽通气道通气联合喷射局麻药诱导咳嗽的局部麻醉方式,可以防止术中发生低氧血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通气道 气管内表麻 深度镇静 低氧血症
下载PDF
瑞芬太尼无肌松快通道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汤荣兴 李智铭 +2 位作者 余岚 王晓军 徐连生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无肌松喉罩通气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行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80例,分为丙泊酚组(Prop组)和七氟烷组(Sev组)各40例,丙泊酚组瑞芬太尼3μg/kg+...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无肌松喉罩通气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行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80例,分为丙泊酚组(Prop组)和七氟烷组(Sev组)各40例,丙泊酚组瑞芬太尼3μg/kg+丙泊酚3mg/kg诱导置入喉罩,术中瑞芬太尼0. 3μg/kg·min+丙泊酚8mg/kg·h维持;七氟烷组8%七氟烷入睡后改4%吸入同时加瑞芬太尼3μg/kg诱导置入喉罩,术中瑞芬太尼0. 3μg/(kg·min)+七氟烷3%维持;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置入喉罩后(T2)、手术开始(T3)、手术结束(T4)、拔出喉罩即刻(T5)各期的HR、MBP、BIS,并记录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出喉罩时间、复苏时间和腹腔空间的评价情况(好、差);统计手术并发症的情况指标包括胃胀气、反流误吸、喉痉挛、低氧血症、咽痛、肌僵、呛咳、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两组中丙泊酚组在诱导后MAP、BIS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出喉罩时间、复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腹腔空间七氟烷组优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七氟烷组术后躁动多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无肌松喉罩通气都适合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快通道麻醉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快通道麻醉患儿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黎必万 庞晓军 +3 位作者 檀文好 黄庆 莫伟波 陆彬堂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88-1592,共5页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Dex)对全电视胸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快通道麻醉患儿围拔管期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采取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胸胸壁打3个小孔后施行全电视胸腔镜房间隔缺损或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Dex)对全电视胸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快通道麻醉患儿围拔管期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采取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胸胸壁打3个小孔后施行全电视胸腔镜房间隔缺损或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心脏病患儿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Dex快通道麻醉组(D组,n=60)和常规快通道麻醉组(C组,n=60)。D组患儿Dex负荷剂量1μg·kg-1术中Dex以0.5μg·kg-1·h-1维持输注,C组患儿给予相同方法相同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维持输注。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拔管后10 min(t3)、拔管后15 min(t4)及拔管后30 min(t5)及出心脏重症监护室(CICU)时(t6)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躁动程度及发生率、呼唤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出CICU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与t0时点相比,D组患儿t2~t5时点收缩压(SBP)从(114.2±10.5)mm Hg逐渐下降至(107.2±10.3)^(105.3±11.3)mm Hg、舒张压(DBP)从(61.3±9.2)mm Hg下降至(58.8±7.8)^(57.3±6.3)mm Hg,而t1~t5时点心率(HR)从(95.2±15.7)次·min-1逐渐下降至(85.7±13.7)^(83.3±12.6)次·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t2~t5时点SBP、DBP显著下降(P<0.01),t1~t5时点HR显著下降(P<0.01);C组患儿躁动总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48.3%vs.16.7%,P<0.01),且C组中、重度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18.3%vs.6.7%和20.0%vs.1.7%,均P<0.01);D组患儿呼唤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出CICU时间有所延长,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拔管后30 min VAS[(4.7±0.7)分]明显高于D组[(2.4±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负荷剂量1μg·kg-1,术中以0.5μg·kg-1·h-1维持能提高全电视胸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快通道麻醉患儿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儿苏醒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胸腔镜 心脏病 先天性 麻醉 快通道 苏醒质量
下载PDF
瑞芬太尼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中的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谭义文 田毅 +2 位作者 田国刚 蔡仁贤 侯春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06-408,共3页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12例(R组)和芬太尼组12例(F组)全凭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5 min(T2)、...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患者24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12例(R组)和芬太尼组12例(F组)全凭静脉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1)、插管后5 min(T2)、切皮即刻(T3)、锯胸骨即刻(T4)、停机后10 min(T5)、手术结束时(T6)记录BIS、HR、MBP、CVP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术中BIS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稳定;与F组比较,R组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镇痛药使用率增高。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适用心脏瓣膜置换术快通道麻醉,术后镇痛需尽早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快通道麻醉 心脏辨膜置换术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在全电视胸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快通道麻醉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檀文好 黎必万 +2 位作者 莫伟波 黄庆 梁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在全电视胸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快通道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采取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胸胸壁打3个小孔后施行全电视胸腔镜房间隔缺损或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小儿心脏病患者120例,AS...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在全电视胸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快通道麻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采取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胸胸壁打3个小孔后施行全电视胸腔镜房间隔缺损或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小儿心脏病患者120例,ASA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雷米芬太尼快通道麻醉组(RF组,n=60)和芬太尼常规麻醉组(F组,n=60),两组均采用全身麻醉单腔气管插管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变化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顺利,无重要并发症。RF组与F组在诱导后10 min、转机即刻、停机后10 min和手术结束等时间点上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在正常值范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RF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及ICU留观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5),而RP组术后疼痛发生率高于F组。结论雷米芬太尼用于全电视胸腔镜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快通道麻醉能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停药后清醒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脏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麻醉 电视胸腔镜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下载PDF
异丙酚、咪达唑仑抑制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吉建 庄心良 +2 位作者 杜冬萍 茆庆洪 徐国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研究异丙酚、咪达唑仑对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的联合作用 ,探讨两者复合诱导时循环稳定的可能机制。方法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急性分离SD大鼠 (7~ 10d)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 ;等辐射线图法分析异丙酚、咪达唑仑复... 目的 :研究异丙酚、咪达唑仑对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的联合作用 ,探讨两者复合诱导时循环稳定的可能机制。方法 :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急性分离SD大鼠 (7~ 10d)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 ;等辐射线图法分析异丙酚、咪达唑仑复合对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在钳制电压 (Vh) 80mV、刺激电压 (Vt) 0mV条件下 ,临床相关浓度的异丙酚、咪达唑仑分别使钠通道电流峰值降低 2 7.6 6 % (P <0 .0 1)和 19.98% (P <0 .0 5 ) ,随浓度增加 ,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5 0 %的钠通道电流受抑制时的浓度 (IC50 )分别为 33.12 μmol·L- 1和18.35 μmol·L- 1。 1/4、3/4IC50 的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合用时的IC50 数值点落在理论上的相加等效线的95 %可信区间内 ;1/2IC50 的异丙酚与咪达唑仑合用时的IC50 数值点落在理论上的相加等效线的 95 %可信区间的左下方。结论 :临床相关浓度的异丙酚、咪达唑仑对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浓度依赖性 ;除等效剂量合用呈协同抑制作用外 ,两者复合主要呈相加抑制交感神经节细胞钠通道流 ;复合诱导时循环稳定可能与两者催眠作用明显协同导致诱导剂量的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异丙酚 咪达唑仑 交感神经节 膜片钳 钠通道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在先天性心脏病通道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家良 王晓玲 孙宗义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4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方法 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2~12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雷米芬太尼组(RF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太尼快通道麻醉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应用。方法 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男40例,女20例,年龄2~12岁,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雷米芬太尼组(RF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诱导麻醉,SF组诱导用舒芬太尼1μg/kg,继之泵入舒芬太尼2~3μg/(kg·h);RF组诱导用雷米芬太尼2μg/kg,继之泵入雷米芬太尼0.1~1μg/(kg·min)维持麻醉,两组均吸入七氟醚,间断静推维库溴铵。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4、T5HR明显增快(P<0.05),T1、T3、T4MAP下降(P<0.05);苏醒情况:SF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较RF组长(P<0.01),RF组躁动发生率较SF组高(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或雷米芬尼静吸复合麻醉均能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提供安全、快捷的快通道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舒芬太尼 雷米芬太尼 快通道麻醉
下载PDF
局麻斜仰截石位超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术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记文 刘维诚 刘宏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6期691-692,共2页
目的探讨局麻斜仰截石位超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术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2例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局麻下斜仰截石位超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术,41例)和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41例),比较... 目的探讨局麻斜仰截石位超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术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2例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局麻下斜仰截石位超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术,41例)和对照组(传统方法治疗,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发热、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麻斜仰截石位超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术治疗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手术和麻醉安全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 斜仰截石位 超微通道 经皮肾镜术 结石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下肢骨科手术应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上官明化 罗来凤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2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下肢骨科手术应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该院行下肢骨科手术且年龄在80岁以上的患者92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下肢骨科手术应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该院行下肢骨科手术且年龄在80岁以上的患者92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静脉麻醉,观察组应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记录患者的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彻底清醒时间,并于术前、术后3 d、术后7 d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彻底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57±3.39)min vs(21.45±3.34)min,t=18.36,P<0.05;(8.12±2.05)min vs(19.17±2.34)min,t=24.09,P<0.05;(15.47±2.56)min vs(28.26±2.37)min,t=24.87,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优于对照组[心率:(82.12±6.05)次/min vs(89.17±6.34)次/min,t=5.46,P<0.05;舒张压:(81.47±12.39)mm Hg vs(115.45±11.34)mm Hg,t=13.72,P<0.05;收缩压:(131.47±15.56)mm Hg vs(165.26±15.37)mm Hg,t=10.48,P<0.05];术后3 d和7 d,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 d:(25.57±2.39)分vs(21.45±2.34)分,t=8.35,P<0.05;术后7 d:(26.07±2.06)分vs(24.26±1.37)分,t=4.96,P<0.05];两个组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下肢行骨科手术时应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能够保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小对心血管的影响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科手术 外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快通道麻醉 高龄患者
下载PDF
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磊军 魏金聚 刘爱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75-1978,共4页
目的:观察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134例心脏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通道心脏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 目的:观察快通道心脏麻醉用于心脏手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134例心脏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通道心脏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清醒时间、用药剂量、麻醉效果、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为(5.03±1.95)d,术后清醒时间为(35.31±11.30)min,气管拔管时间为(232.69±15.57)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10.03±2.35)d、(110.32±39.25)min、(345.56±43.2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653±148)μg、维库溴铵(0.30±0.02)mg/kg,用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932±53)μg、(0.50±0.40)m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69.7%),肺部感染率(0)和支气管痉挛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1%、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中、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通道心脏麻醉在心脏手术中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心脏麻醉 心脏手术 临床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新型一点双通道穿刺针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天远 肖颖琨 +5 位作者 刘纳新 叶飞 许立新 阮祥才 招伟贤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 比较应用新型一点双通道技术(SSDT)和传统针内针一点穿刺技术(SST)腰硬联合麻醉对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应.方法 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对下腹部及下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新型SSDT(又... 目的 比较应用新型一点双通道技术(SSDT)和传统针内针一点穿刺技术(SST)腰硬联合麻醉对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应.方法 选择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对下腹部及下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新型SSDT(又称针外轨道针)法腰硬联合麻醉组(SSDT组,n=40)与传统SST法腰硬联合麻醉组(SST组,n=40).双盲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操作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硬膜外置管到位率、腰穿针到位情况、腰麻后摆平卧位时间、患者是否有感觉异常现象、硬膜外导管置入后回抽是否有血或脑脊液、术中麻醉质量、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手术医生综合评级、患者满意度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 SSDT组穿刺时间为(348.45±134.02)s,比SST组的(361.28±143.98)s短(P〉0.05),SSDT组腰麻后摆平卧位所需时间为(128.80±37.60)s,较SST组的(201.65±87.94)s明显缩短(P〈0.05),SSDT组患者感觉与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更快(P〈0.05);SSDT组硬膜外导管置入后回抽有血率为2.5%,比SST组的17.5%明显减少(P〈0.05),SSDT组麻醉效果及综合评级达优良率为(95±2.5)%,高于SST组的(92.5±2.5)%(P〉0.05),SSDT组与SST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均为92.5%,SST组有2.5%置硬膜外导管失败;SSDT组与SST组回抽脑脊液顺畅率分别为92.5%与82.5%,SSDT组与SST组置腰麻针时异感发生率分别为5%和10%(P〉0.05),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中麻醉质量和手术医生综合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SSDT腰椎联合穿刺法行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有效,其缩短了腰麻后翻正患者体位的时间,有利于麻醉医生调节麻醉平面,有利于减少腰硬联合麻醉的不良反应,为椎管内阻滞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新型操作技术,可供临床麻醉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点双通道穿刺针 针外轨道针法 针内针法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乙酰胆碱受体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成密 沈浩 +3 位作者 徐子锋 王莹恬 俞卫锋 郑吉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7期749-753,共5页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Midazolam)对SD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乙酰胆碱受体(AChR)通道的影响,以探讨其循环抑制机制。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7~10d)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咪达唑仑对AChR通道电流的影...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Midazolam)对SD大鼠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乙酰胆碱受体(AChR)通道的影响,以探讨其循环抑制机制。方法: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7~10d)颈上交感神经节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咪达唑仑对AChR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在钳制电压(Vh)-60mV条件下,氯化乙酰胆碱可激发一快速激活且快速衰减的内向电流即AChR通道电流,其半数有效剂量(EC50)为39.65μmol/L;临床相关浓度的咪达唑仑(0.3gmol/L)使200μmol/L氯化乙酰胆碱激发的AChR通道电流峰值降低23.41%(P〈0.05,n=6),而通道的脱敏感衰减速率却由45.59%±14.21%增加至57.93%±13.74%(P〈0.01,n=6)。随浓度增加,咪达唑仑抑制AChR通道电流和加速AChR通道脱敏感的作用也逐渐增强。咪达唑仑抑制AChR通道电流,但并不改变AChR通道的反转电位,且在膜电位-20mV至-70mV之间,其抑制作用为电压非依赖性。结论:临床相关浓度的咪达唑仑对交感神经节全细胞AChR通道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和电压非依赖性;其抑制作用主要与加快AChR通道的脱敏感衰减速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咪达唑仑 神经节 交感 膜片钳 乙酰胆碱受体通道
下载PDF
反毒为药:精准控制河鲀毒素用作局部麻醉药的新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惠冬 储智勇 +1 位作者 钱晓明 龙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31-1041,共11页
钠离子通道阻断剂河鲀毒素(TTX)是致命的毒素之一,却是极具价值的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工具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TTX具有强大的局部麻醉潜能,有望成为替代氨基酯类和氨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避免阿片类药物... 钠离子通道阻断剂河鲀毒素(TTX)是致命的毒素之一,却是极具价值的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工具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TTX具有强大的局部麻醉潜能,有望成为替代氨基酯类和氨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避免阿片类药物滥用的新型麻醉药物.本文综述TTX局部麻醉应用的辅助药物、TTX缓释及控释给药系统等相关研究,旨在为局部麻醉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并探讨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鲀毒素 局部麻醉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给药系统 化学修饰
下载PDF
L型钙离子通道CaV1.2蛋白在大鼠七氟烷麻醉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兴 李佩军 +3 位作者 任冬青 王玲凯 丁韶丽 阎文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CaV1.2蛋白在七氟烷麻醉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control)、七氟烷1h组(sevo1h)、七氟烷2h组(sevo2h)、七氟烷3h组(sevo3h)和七氟烷4组(sevo4h),大鼠七氟烷麻醉状... 目的探讨CaV1.2蛋白在七氟烷麻醉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0)g,随机分为5组(n=8):对照组(control)、七氟烷1h组(sevo1h)、七氟烷2h组(sevo2h)、七氟烷3h组(sevo3h)和七氟烷4组(sevo4h),大鼠七氟烷麻醉状态以翻正反射消失为监测指标,麻醉深度维持在1.5 MAC,麻醉时间分别为1h、2h、3h、4h。麻醉结束后行大脑皮层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CaV1.2蛋白改变。结果各组大鼠给予1.5 MAC的七氟烷麻醉,麻醉诱导时间(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呼吸、心率和血压及动脉血pH值、PCO_2、PO_2和HCO_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E染色结果显示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无形态学改变,说明1.5MAC七氟烷麻醉1~4h没有造成神经细胞损伤。与control组相比,随着七氟烷麻醉时间的延长,大鼠大脑皮层区CaV1.2阳性细胞表达率和CaV1.2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麻醉sevo4h组CaV1.2阳性细胞表达率低于control和sevo1h组(P均<0.05);sevo3h与sevo4h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CaV1.2蛋白表达量均低于control组(P均<0.05),且sevo3h组高于sevo4h组(P<0.05)。结论 L型钙离子通道CaV1.2蛋白表达下调参与了七氟烷的麻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麻醉 L型钙离子通道 CaV1.2蛋白
下载PDF
全麻原理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向东 刘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0年第4期8-12,145-146,共5页
全麻机制的研究进展体现在药物作用部位和药物作用机制两方面,以及麻醉与睡眠关系。新型脑成像技术提示全麻作用是多部位,对特定脑区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关于全麻作用机制的研究认为,除了过去的脂质学说外,新型的蛋白质学说和离子通道... 全麻机制的研究进展体现在药物作用部位和药物作用机制两方面,以及麻醉与睡眠关系。新型脑成像技术提示全麻作用是多部位,对特定脑区的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关于全麻作用机制的研究认为,除了过去的脂质学说外,新型的蛋白质学说和离子通道学说,以及构成通道的特异亚基组成都参与了全麻作用机制。新型的神经网络机制学说更强调全麻作用是多部位、多机制共同参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机制 脑功能成像 睡眠 离子通道
下载PDF
Role of T-type Calcium Channels in Generating Hyperexcitatory Behaviors during Emergence from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 Neonatal Rats 被引量:2
18
作者 Feng-Yan Shen Byung-Gun Lim +8 位作者 Wen Wen Yu Zhang Bo Cao Yue-Guang Si Li-Qing Ma Meng Deng Yang In Kim Young-Beom Kim Ying-Wei Wang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19-529,共11页
In the current study,we sough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type Ca^(2+)channels(TCCs)in the brain are involved in generating post-anesthetic hyperexcitatory behaviors(PAHBs).We found that younger rat pups(postnatal days ... In the current study,we sough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type Ca^(2+)channels(TCCs)in the brain are involved in generating post-anesthetic hyperexcitatory behaviors(PAHBs).We found that younger rat pups(postnatal days 9-11)had a higher incidence of PAHBs and higher PAHB scores than older pups(postnatal days16-18)during emergence from sevoflurane anesthesia.The power spectrum of the theta oscillations(4 Hz-8 Hz)in the prefrontal cortex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younger pups when PAHBs occurred,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older pups.Both the power of theta oscillations and the level of PAHB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TCC inhibitors.Moreover,the sensitivity of TCCs in the medial dorsal thalamic nucleus to sevoflurane wa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age by investigating the kinetic properties of TCCs in vitro.TCCs were activated by potentiated GABAergic depolarization with a sub-anesthetic dose of sevoflurane(1%).These data suggest that(1)TCCs in the brain contribute to the generation of PAHBs and the concomitant electroencephalographic changes;(2)the stronger inhibitory effect of sevoflurane contributes to the lack of PAHBs in older rats;and(3)the contribution of TCCs to PAHBs is not mediated by a direct effect of sevoflurane on TC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ergence agitation Neonatal rat General anesthesia SEVOFLURANE T-type calcium channel Theta wave
原文传递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快通道麻醉常温CPB下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聂聆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5期377-38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快通道麻醉常温CPB下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小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心脏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儿,均使用快通道...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小儿快通道麻醉常温CPB下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小儿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心脏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儿,均使用快通道麻醉方法常温CPB下完成手术,诱导前均给予10min以上右美托咪定。A、B、C三组分别使用0.3μg/(kg·h)、0.5μg/(kg·h)和0.7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对照组给予吗啡100μg/kg,比较四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麻醉诱导前(T0)、美托咪定负荷量输注后5 min(T1)、术毕(T2)、苏醒(T3)时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四组患儿的CPB时间、手术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T0相比较,T2时4组HR、MBP值均降低;组间比较,B组和C组T2时HR、MBP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术后不同时间点FLACC评分均显著低于另外三组(P<0.05)。结论在小儿快通道麻醉常温CPB下心脏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够使起到稳定麻醉的效果,保证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有助于术后疼痛的缓解,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剂量以0.5μg/(kg·h)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快通道麻醉 体外循环 小儿心脏手术
下载PDF
局麻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姜钦亮 张学宏 +1 位作者 姜钦兰 汪隆旺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局麻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至2018年1月南昌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局麻下行微通道PCNL。记录患者手术情况、... 目的:探讨局麻下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至2018年1月南昌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3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局麻下行微通道PCNL。记录患者手术情况、术中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除2例肾积脓患者放置肾造瘘管外均行一期取石术。手术时间30~180 min。术中VAS评分1~6分,平均(4.2±1.1)分。术中无一例因疼痛而终止手术或变更麻醉方式。住院时间6~28 d,平均(8.8±3.2) d。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穿刺并发症。结论:局麻下微通道PCNL具有手术操作难度低、低风险、低并发症、高效费比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