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玉山江·阿合尼牙孜 马飞 +5 位作者 徐畅 刘俊 王和功 杨慧东 秦智勇 刘喜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收治的120例需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为经股动...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神经外科2021年01月至2023年01月收治的120例需行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为经股动脉入路造影,研究组为经桡动脉入路造影,比较两组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排尿困难发生率、需要陪护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和压迫止血时间、穿刺肢体制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手术成功率更高,并且能够在保证患者术中指标和术后舒适度提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其体征恢复,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入路 经股动脉入路 全脑血管造影术 手术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基于奥马哈理论围手术期全程康复护理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李琼 宋新 +1 位作者 刘振 吴慧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913-1917,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围手术期全程康复护理对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围手术期全程康复护理对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期间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62.92±2.58)岁,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63.18±2.18)岁,实施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围手术期全程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穿刺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时间、桡动脉痉挛、局部血肿、桡动脉闭塞)、穿刺成功率(植入支架、药物球囊扩张、成功率)及负面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人数(34/35,97.1%)高于对照组(21/35,60.0%);观察组穿刺时间为(4.17±0.17)min、桡动脉痉挛5.7%(2/35)、局部血肿2.9%(1/35)、桡动脉闭塞2.9%(1/35),对照组分别为(5.86±0.63)min、34.3%(12/35)、25.7%(9/35)、31.4%(11/3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植入支架(1/35,2.9%)、药物球囊扩张人数(2/35,5.7%)均少于对照组[(9/35,25.7%)、(12/35,34.3%)],穿刺成功率(97.1%,34/35)高于对照组(62.9%,2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3 d,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0.48±4.84)分、SDS评分为(43.67±4.91)分,均低于对照组[(48.12±4.18)分、(49.34±5.2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基于奥马哈理论的围手术期全程康复护理可以提高经远端桡动脉途径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降低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哈理论 围手术期 全程康复护理 远端桡动脉途径 心血管介入治疗 穿刺成功率 负面情绪
下载PDF
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的应用价值研究
3
作者 周逸帆 何泰吉 +2 位作者 魏艳花 李全伟 焦爱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31例)及实验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造影术,其中传统组行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实验组行经...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63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31例)及实验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血管造影术,其中传统组行经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实验组行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穿刺成功率96.88%(31/32)高于传统组的96.77%(30/31),选择性动脉造影技术成功率93.75%(30/32)高于传统组的93.55%(29/31),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的造影剂用量、穿刺时间、曝光时间、手术时间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卧床时间(2.27±0.12)h及术后恢复时间(6.21±1.23)h短于传统组的(12.18±2.27)、(23.12±4.34)h(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9.38%(3/32)低于传统组的29.03%(9/31)(P<0.05)。结论 脑血管疾病应用经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股动脉 脑血管造影术 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全程优化护理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小静 陈雅敏 刘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131-135,共5页
目的针对开展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ICU危重症患者,施行优化护理措施,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市苏颂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盲选法为分组依... 目的针对开展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ICU危重症患者,施行优化护理措施,评价其护理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厦门市苏颂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危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盲选法为分组依据,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所有患者均开展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接受优化护理措施。统计两组的穿刺成功次数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穿刺效果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0.00%,穿刺两次及以上成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1、11.667,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穿刺时间更短,穿刺次数更少,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开展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ICU危重症患者,施行优化护理措施,能够提升穿刺一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知识掌握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桡动脉穿刺置管术 优化护理 穿刺一次成功率 并发症
下载PDF
冠脉血管内超声指导冠脉介入的疗效探析
5
作者 李枝怀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85-88,共4页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冠脉介入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脉严重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冠脉血管内指导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冠脉造影(CAG)指导,观察组予以冠...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冠脉介入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脉严重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冠脉血管内指导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冠脉造影(CAG)指导,观察组予以冠脉IVUS指导。对比两组手术结果 (支架充分贴壁、残余狭窄程度≤20%、血流TIMI 3级占比及手术成功率)、病变冠脉相关参数(最小管腔直径、管腔有效面积、管腔狭窄率)及终点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靶病变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支架充分贴壁、残余狭窄程度≤20%、血流TIMI 3级占比及手术成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变冠脉最小管腔直径、管腔有效面积、管腔狭窄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病变冠脉最小管腔直径(3.59±0.64)mm、管腔有效面积(10.30±2.83)mm^(2)大于对照组的(3.20±0.34)mm、(8.29±1.53)mm^(2),管腔狭窄率(15.11±1.72)%低于对照组的(18.41±1.81)%,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8.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脉介入治疗过程中,采用冠脉IVUS指导可提供较为准确的病变冠脉相关参数,降低管腔狭窄率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指导 冠状动脉介入 手术成功率 病变冠状动脉参数 支架内血栓 管腔狭窄率
下载PDF
两种桡动脉通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对比
6
作者 潘宇平 王晓玉 金国森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135-138,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桡动脉通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2月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收治的120例行PC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鼻烟窝区组选择远端桡动脉入径(TRA)即鼻烟... 目的:比较两种桡动脉通路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2月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收治的120例行PC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鼻烟窝区组选择远端桡动脉入径(TRA)即鼻烟窝处作为穿刺点,常规组选择经典TRA。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手臂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均未发生桡动脉痉挛的情况;鼻烟窝区组手臂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烟窝区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常规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烟窝区穿刺行PCI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术后手臂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桡动脉通路 鼻烟窝区 经典经桡动脉入径 穿刺成功率 疼痛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角度穿刺法联合四分之一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徐智 王洪翠 沈红飞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91-96,共6页
目的:评估不同角度穿刺法联合四分之一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江苏盛泽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7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72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104... 目的:评估不同角度穿刺法联合四分之一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江苏盛泽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7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72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104例为观察组,采用不同角度穿刺法联合四分之一定位法。观察两组新生儿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皮下出血、疼痛评分[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atal facial coding system,NFCS)、操作性疼痛(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疼痛面容及啼哭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生命体征[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皮下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束时NFCS评分及NIPS评分低于穿刺时,观察组穿刺时及结束时NFCS评分、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面容及啼哭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面容及啼哭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束时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穿刺时,观察组结束时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角度穿刺法联合四分之一定位法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可显著提高采血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利于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桡动脉采血 不同角度穿刺法 四分之一定位法 采血成功率 疼痛评分
下载PDF
改良桡动脉穿刺法在初学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叶华 金建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 观察初学者采用改良法行桡动脉穿刺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手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改良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改良组患者行桡动脉穿刺时,针干与皮肤呈10°~25°进针,针蒂见血后即可送管... 目的 观察初学者采用改良法行桡动脉穿刺术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手术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改良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改良组患者行桡动脉穿刺时,针干与皮肤呈10°~25°进针,针蒂见血后即可送管。对照组则针干与皮肤呈30°~45°进行穿刺,穿刺见血后再进1~2 mm,再送管。两种方法均由我院麻醉科住院医师操作。观察两种穿刺法成功率、穿刺针蒂出现动脉血和皮下血肿等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失败率、皮下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针蒂出现动脉血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初学者来说,改良法桡动脉穿刺术成功率高,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术 初学者 改良法 成功率 并发症
下载PDF
压脉带阻断桡骨茎突远端对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柴茂 汪小海 +1 位作者 徐鑫 李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1-254,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压脉带阻断桡骨茎突远端后对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拟行桡动脉穿刺的患者140例,ASAⅠ-Ⅲ级,男78例,女62例,年龄22-88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触摸组(A组)采用触摸脉搏搏动盲穿法穿刺置管... 目的探讨使用压脉带阻断桡骨茎突远端后对桡动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拟行桡动脉穿刺的患者140例,ASAⅠ-Ⅲ级,男78例,女62例,年龄22-88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触摸组(A组)采用触摸脉搏搏动盲穿法穿刺置管,压脉带组(B组)使用压脉带在桡骨茎突远端环绕手腕进行阻断后用触摸脉搏搏动盲穿法穿刺置管。记录B组患者完成穿刺后松开压脉带1min(T1)、再使用压脉带阻断后1min(T2)、2 min(T3)、5 min(T4)及彻底松开压脉带后1min(T5)、5min(T6)和10min(T7)的ISBP、IDBP和HR;记录T1-T4时的桡动脉内径。记录首次穿刺成功率、总体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阻断前后桡动脉内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4时B组ISBP明显高于T1时(P〈0.05)。B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体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B组穿刺次数明显少于,穿刺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使用压脉带阻断桡骨茎突远端可使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率显著增高,且具有穿刺次数少和穿刺时间短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穿刺 压脉带 成功率
下载PDF
桡动脉不同穿刺方法采血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静 杨玲 +1 位作者 李荟樱 谭明英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263-1265,共3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不同穿刺方法的成功率及患者疼痛感比较,为临床选择最佳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17年3至4月骨科住院患者180例行整体抽样,按入院先后分成A、B、C三组,每组60例。A组采用改良桡动脉穿刺法,B组采用反向桡动脉穿刺法,C组采... 目的探讨桡动脉不同穿刺方法的成功率及患者疼痛感比较,为临床选择最佳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17年3至4月骨科住院患者180例行整体抽样,按入院先后分成A、B、C三组,每组60例。A组采用改良桡动脉穿刺法,B组采用反向桡动脉穿刺法,C组采用手掌背曲垂直进针法。均对桡动脉进行血气采血,比较其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疼痛感受。结果三种桡动脉穿刺方法在采血一次成功率、患者疼痛感觉和穿刺顺利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桡动脉穿刺法效果优于反向桡动脉穿刺法和手掌背曲垂直进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穿刺方法 成功率疼痛感
下载PDF
超声对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定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丽丽 张理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并探讨CIMT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以期为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9例,设为对照组,受试者进行血管超... 目的通过血管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并探讨CIMT与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以期为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1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9例,设为对照组,受试者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在颈动脉壁取3个测定点测定CIMT厚度,取平均值。肱动脉测量方法采用Celermajer法,测量静息状态、充气加压、含服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计算肱动脉内径变化率。结果测量基础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CIMT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充气加压状态下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观察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MT厚度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含药前后)呈负相关(r=-0.41,P<0.05);CIMT厚度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充气加压)呈负相关(r=-0.60,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所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时造成血管壁重构,出现CIMT厚度增加以及粥样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会受到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诊断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肱动脉内径变化率
下载PDF
四分之一定位联合触摸法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及采血成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席秀琴 耿浩然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四分之一定位联合触摸法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及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触摸法行桡动脉采血;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四分之一定位联合触摸法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及采血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触摸法行桡动脉采血;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采用四分之一定位联合触摸法行桡动脉采血,比较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局部皮肤反应、采血时间、疼痛面容、啼哭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穿刺时和结束时疼痛评分、穿刺前和结束时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采血时间分别为95.00%、4.17%、(2.68±0.25)min,对照组新生儿一次采血成功率、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采血时间分别为82.50%、11.67%、(4.09±0.30)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疼痛面容以及啼哭开始时间晚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新生儿穿刺时以及结束时面部编码系统(NFCS)评分、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穿刺结束时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穿刺前升高,观察组心率和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分之一定位联合触摸法可降低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疼痛程度,提高采血成功率,同时可降低皮肤损伤,改善其生命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采血 新生儿 四分之一定位 触摸法 成功率 生命体征 疼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在ICU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幸莉萍 段志胜 王芬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14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应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60例需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9年6月-2020年1月行常规桡动脉置管... 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应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9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60例需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9年6月-2020年1月行常规桡动脉置管的25例ICU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2-9月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的35例ICU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中应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首次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患者 超声引导 桡动脉穿刺置管 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 穿刺时间
下载PDF
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技术在老年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叶丽群 叶丽敏 +2 位作者 何娟明 廖锐威 潘洁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0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技术在老年手术患者行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40例。传统组行常规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改良组采用双显影线声影定位技术进行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技术在老年手术患者行桡动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各40例。传统组行常规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改良组采用双显影线声影定位技术进行桡动脉穿刺。比较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定位时间和出血发生率。结果改良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2.50%高于传统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出血发生率为2.50%低于传统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穿刺时间和定位时间分别为(8.38±6.20)、(4.01±2.38)s,均明显短于传统组的(24.07±21.39)、(12.01±6.0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双显影线定位技术可快速准确地确定穿刺点,缩短超声定位时间和穿刺时间,而且提高老年手术患者桡动脉穿刺时第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显影线定位技术超声 桡动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
下载PDF
食指固定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丽超 蔡剑梅 +2 位作者 向兰 韦覃媛 覃向红 《蛇志》 2013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食指固定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食指和中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观察组使用食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比较两组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 目的探讨食指固定定位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食指和中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观察组使用食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比较两组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桡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食指固定定位法采集桡动脉血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指固定定位法 桡动脉采血 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C型定位法在老年病人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海英 邹喜荣 《全科护理》 2012年第29期2696-2697,共2页
[目的]观察C型定位法在老年病人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需采集桡动脉血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穿刺,观察组采用C型定位法进行穿刺。[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 [目的]观察C型定位法在老年病人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需采集桡动脉血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穿刺,观察组采用C型定位法进行穿刺。[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型定位法运用于老年病人桡动脉采血中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局部血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定位法 桡动脉 采血 成功率
下载PDF
改良垫枕在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巧妙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波 黄瑛琪 王艳军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4期131-132,共2页
目的 通过分析应用改良垫枕固定桡动脉穿刺方法与桡动脉常规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寻求一种更有效的老年患者桡动脉采血方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选择本院呼吸内科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1200例次需要检测血气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应用改良垫枕固定桡动脉穿刺方法与桡动脉常规采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寻求一种更有效的老年患者桡动脉采血方法,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选择本院呼吸内科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1200例次需要检测血气分析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0例次。对1200例次需要检测血气分析的患者,交替采用常规法与改良穿刺法,记录两种采血方法的成功率及疼痛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穿刺方法在穿刺成功率、患者主观感觉、采血时间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试验组改良穿刺法比常规法成功率高、采血时间短、疼痛感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垫枕 桡动脉穿刺 成功率
下载PDF
改良桡动脉穿刺法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莉 赵兰花 +2 位作者 张兰 许春梅 李川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1-94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桡动脉穿刺法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对常规桡动脉采血法进行改良,采用改良垫枕固定病人腕部,采用连线定位法定位穿刺点,采用针尖斜面向下方式进针.统计干预前后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 [目的]探讨改良桡动脉穿刺法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动脉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对常规桡动脉采血法进行改良,采用改良垫枕固定病人腕部,采用连线定位法定位穿刺点,采用针尖斜面向下方式进针.统计干预前后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干预前,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51. 0%;干预后,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74. 0%.[结论]改良桡动脉穿刺法可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桡动脉穿刺 垫枕 连线定位 成功率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桡动脉穿刺点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晓宝 邵新峰 +1 位作者 丁彦玲 权哲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9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进行桡动脉穿刺时理想穿刺点的选择。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桡动脉穿刺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A组,60例)和特定深度...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进行桡动脉穿刺时理想穿刺点的选择。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桡动脉穿刺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A组,60例)和特定深度组(B组,60例)。A组采用常规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术,B组采用桡动脉深度为超声探头短轴一半距离的桡动脉体表投影点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两组均采用超声探头短轴平面外法进行穿刺。主要观察指标是首次穿刺成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穿刺失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穿刺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出血和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发生血栓和动脉闭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超声探头短轴平面外法下进行桡动脉穿刺时选择超声探头短轴一半深度的桡动脉作为穿刺点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桡动脉 理想穿刺点 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超声引导的动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龙 吴建江 +1 位作者 王江 郑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3期41-44,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的动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2014级麻醉学专业2个班本科生共106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分为1和2班各53名,1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2班应用超声引导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的动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2014级麻醉学专业2个班本科生共106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分为1和2班各53名,1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2班应用超声引导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的动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2班学生的动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于1班(P<0.05);2班学生动脉穿刺置管术操作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班(P<0.05);2班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1班(P<0.05)。结论超声引导的动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评价高,对提高临床麻醉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动脉穿刺置管术 临床麻醉教学 置管成功率 并发症发生率 教学满意度 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