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意大利Umberto Girola公司水电开发成就展
1
作者 西藏·琼斯 董翠萍 +1 位作者 师和平 樊友海 《国际水力发电》 1998年第3期16-16,20,共2页
最近在瑞士举办了一次独特的照片展览,记述了意大利Umberto Girola公司本世纪初水电开发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关键词 意大利 umberto Girola公司 水电开发成就
下载PDF
文学与符号的互动——论《布拉格墓园》中“虚假成真”的符号衍义系统
2
作者 蔡熙 白春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小说《布拉格墓园》从一个虚构人物“西莫尼尼”的视角重新解释了《锡安长老议定书》的诞生过程。小说围绕“虚假成真”形成了兼具含混、互文反讽等特点的符号衍义系统,为读者参与文本游戏提供了广阔的空... 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的小说《布拉格墓园》从一个虚构人物“西莫尼尼”的视角重新解释了《锡安长老议定书》的诞生过程。小说围绕“虚假成真”形成了兼具含混、互文反讽等特点的符号衍义系统,为读者参与文本游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埃科的文学观念受到其符号观的影响,他提出“文本意图”的概念,认为文本是生成性的动态客体。透过《布拉格墓园》,我们看到“文本意图”体现在小说的符号架构及所指层面的衍义上,由文本、作者与读者共同实现,是一种有度的意义生产,充分彰显了埃科兼具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思想的符号诗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贝托·埃科 《布拉格墓园》 符号 “虚假成真”
下载PDF
从艾柯诠释学看翻译的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广奎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8-91,共4页
意大利哲学家安贝托.艾柯认为诠释涉及到关于文本的三种意图:文本意图、作者意图和读者意图;诠释是有局限性的,许多时候表现为过度诠释。艾柯强调关联文本和历史情结的历史和哲学调查方法的重要性。翻译作为一种诠释也应当如此。翻译诠... 意大利哲学家安贝托.艾柯认为诠释涉及到关于文本的三种意图:文本意图、作者意图和读者意图;诠释是有局限性的,许多时候表现为过度诠释。艾柯强调关联文本和历史情结的历史和哲学调查方法的重要性。翻译作为一种诠释也应当如此。翻译诠释受译者主、客观因素,甚至人类认知局限性的影响。科学的方法是用艾柯所倡导的历史和哲学的调查方法考察文本,诠释、翻译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贝托·艾柯 诠释学 翻译 诠释的局限性
下载PDF
翁伯托·艾柯读者理论的符号学解读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桃香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115,共5页
翁伯托·艾柯用他的一生将读者理论追问到底。20世纪50年代末以降,艾柯一直倡导读者在阐释文本中的作用,对读者作用的思考和讨论贯穿他的理论专著、散论和小说。他把作者、文本和读者纳入到符号学框架之下,演绎其文本符号三角,把读... 翁伯托·艾柯用他的一生将读者理论追问到底。20世纪50年代末以降,艾柯一直倡导读者在阐释文本中的作用,对读者作用的思考和讨论贯穿他的理论专著、散论和小说。他把作者、文本和读者纳入到符号学框架之下,演绎其文本符号三角,把读者的解读看作动态的过程,来体现文学交际特征。他提出模范读者的构想,并探讨在作品的接受中,读者享有哪些权利,可以朝哪些方面做诠释,作品和百科全书如何控制读者的阐释运作,据此对文本批评方法的合法与不合法设立了一个具体的标准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伯托·艾柯 读者理论 模范读者 文本 符号
下载PDF
论《傅科摆》的艾柯诠释学回证与诠释熵情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广奎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3-108,共6页
以诠释方式展开故事情节的后现代小说《傅科摆》是安贝托.艾柯充分利用其符号学知识专长精心设计的杰作。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是他本人的艾柯诠释学,而另一方面,小说本身又是艾柯诠释学的回证。小说里,作者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说明了诠释... 以诠释方式展开故事情节的后现代小说《傅科摆》是安贝托.艾柯充分利用其符号学知识专长精心设计的杰作。小说创作的理论基础是他本人的艾柯诠释学,而另一方面,小说本身又是艾柯诠释学的回证。小说里,作者以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说明了诠释的局限性和过度诠释的后果,而用由物理学上的"熵"概念推引出的"诠释熵"理论更能进一步分析《傅科摆》故事情节所包含的过度诠释及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柯《傅科摆》 诠释学 诠释熵
下载PDF
安贝托·艾柯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慧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10期154-156,共3页
意大利学者安贝托.艾柯依托其符号学理论提出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在肯定诠释者权利的同时,主张以文本意图为诠释设限,反对过度诠释,并提出了简洁"经济"、一致性与吻合性的文本诠释的标准;认为文本的诠释应在作者、文本、世界... 意大利学者安贝托.艾柯依托其符号学理论提出反解构的诠释学理论,在肯定诠释者权利的同时,主张以文本意图为诠释设限,反对过度诠释,并提出了简洁"经济"、一致性与吻合性的文本诠释的标准;认为文本的诠释应在作者、文本、世界、诠释者之间互动中进行。艾柯的诠释学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某些批评家极端的诠释理论是一种反驳,也为当下的文本诠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贝托·艾柯 诠释文本 意图 模范读者
下载PDF
翁贝托·艾柯的“消极主义”体育观 被引量:1
7
作者 魏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8,共6页
意大利当代思想家翁贝托·艾柯是第一个把欧洲符号学流派与美国符号学研究结合起来的符号学大家。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他在多篇论著中谈到了体育。他文笔犀利,擅长仿讽体,经常正话反说,因此他的话语需要谨慎而细致地解读。通过... 意大利当代思想家翁贝托·艾柯是第一个把欧洲符号学流派与美国符号学研究结合起来的符号学大家。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他在多篇论著中谈到了体育。他文笔犀利,擅长仿讽体,经常正话反说,因此他的话语需要谨慎而细致地解读。通过解读可以感知到他对体育表面上无比严苛的"消极主义",背后却展现着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体育的情愫,更可以梳理出他的一套完整而充满戏谑色彩的体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贝托·艾柯 消极主义 体育观 符号学 仿讽体
下载PDF
安贝托·艾柯的阐释观:无限与有界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41-43,共3页
安贝托·艾柯的阐释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阐释的无限与有界。阐释的无限开放性集中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艾柯的《开放的作品》这一知名学术著作中。艾柯将欣赏者和接受者置于重要地位,提倡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过程应积极参与。然... 安贝托·艾柯的阐释学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阐释的无限与有界。阐释的无限开放性集中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艾柯的《开放的作品》这一知名学术著作中。艾柯将欣赏者和接受者置于重要地位,提倡接受者对作品的阐释过程应积极参与。然而,随着德里达、保罗·德曼、希利斯·米勒等解构主义思想家们所倡导的批评方法的激发,在阐释实践中读者阅读文本的权利不断扩张,呈现出了"无限衍义"的情形。针对此现象,艾柯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明确提出应该为文本阐释设定某种界限的理论,力图为阐释寻找一种合法的界限,在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贝托·艾柯 文本阐释 阐释学 《开放的作品》
下载PDF
“诗无达诂”的艾柯诠释学思考
9
作者 张广奎 李燕霞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5-149,共5页
在中国传统的文艺鉴赏中,人们常用"诗无达诂"的原则来看待审美的差异问题。因此,如何准确把握作品的这种开放性也就成了诠释者永恒的追求。通过中国传统的"诗无达诂"诠释学理论与西方诠释学家艾柯关于"开放的... 在中国传统的文艺鉴赏中,人们常用"诗无达诂"的原则来看待审美的差异问题。因此,如何准确把握作品的这种开放性也就成了诠释者永恒的追求。通过中国传统的"诗无达诂"诠释学理论与西方诠释学家艾柯关于"开放的作品"的印证,以威廉·布莱克《天真的预言》中译本为例,探讨了"诗无达诂"诠释论的开放性对诗歌鉴赏与翻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无达诂” 艾柯 诠释学 诗歌 翻译
下载PDF
虚构的真实,犹太的伤痛——《布拉格墓园》中艾柯的阴谋观探识
10
作者 何文玉 石云龙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17-23,共7页
在引发过反犹与阴谋论讨论的小说《布拉格墓园》中,安伯托·艾柯将犹太人长期遭受的伤痛归结于基督教社会的强加之罪,指出"犹太阴谋"的实质为共谋者背离现实的捏造。基于艾柯"阴谋生成""阴谋接受"理... 在引发过反犹与阴谋论讨论的小说《布拉格墓园》中,安伯托·艾柯将犹太人长期遭受的伤痛归结于基督教社会的强加之罪,指出"犹太阴谋"的实质为共谋者背离现实的捏造。基于艾柯"阴谋生成""阴谋接受"理论下的阴谋建构模式,解释了犹太阴谋论缘何能被反犹人群接受并利用,而文本历史脉络观照下的"阴谋检验"最终将还原阴谋的原型。这四个层次彼此依托、层层递进,形成艾柯复杂而立体的阴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伯托·艾柯 《布拉格墓园》 反犹 阴谋观
下载PDF
意大利新先锋运动与六三学社——兼论翁贝托·埃科的先锋派诗学
11
作者 于晓峰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8期158-160,共3页
意大利新先锋运动关注艺术的美学形式和社会使命之间的关系问题,六三学社是意大利新先锋运动最集中和有力的表达。翁贝托·埃科则通过参与六三学社的组建和活动,提出了自己的先锋派诗学主张:艺术的美学形式和社会使命之间是一种辩... 意大利新先锋运动关注艺术的美学形式和社会使命之间的关系问题,六三学社是意大利新先锋运动最集中和有力的表达。翁贝托·埃科则通过参与六三学社的组建和活动,提出了自己的先锋派诗学主张:艺术的美学形式和社会使命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贝托·埃科 新先锋运动 六三学社
下载PDF
论“诠释熵”与诠释的开放性
12
作者 李燕霞 曾文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90-97,共8页
安贝托·艾柯指出,任何开放的诠释必然存在"熵变",使得原文本与目标文本不对等。此现象是诠释者诠释文本引发"过度诠释"的根源。基于"熵"的信息量对艾柯诠释的"熵变"理论进行研究,发现诠... 安贝托·艾柯指出,任何开放的诠释必然存在"熵变",使得原文本与目标文本不对等。此现象是诠释者诠释文本引发"过度诠释"的根源。基于"熵"的信息量对艾柯诠释的"熵变"理论进行研究,发现诠释学的神秘、诠释文本的开放性以及诠释者与被诠释文本理解间的"视野融合"是"信息熵"在作品诠释过程中发生"熵变"的重要因素。通过以约翰·霍兰德的象形诗A One-line Poem和汤姆斯《花笺记》英译本中的花笺序言为例证,探讨文本演绎中客观存在的"诠释熵"对诗歌开放诠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贝托·艾柯 熵变 诠释熵 花笺记
下载PDF
艾柯小说《昨日之岛》中的脑文本演绎与空间书写
13
作者 王磊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12,共6页
小说《昨日之岛》是作家艾柯将其终稿文学脑文本解码成书写文本的产物,而终稿文学脑文本的演绎与解码离不开经验脑文本和初稿文学脑文本的拼贴与组装。要实现小说中各类脑文本的拼贴与组装,唯有空间书写才能完成。从空间叙事学视阈切入... 小说《昨日之岛》是作家艾柯将其终稿文学脑文本解码成书写文本的产物,而终稿文学脑文本的演绎与解码离不开经验脑文本和初稿文学脑文本的拼贴与组装。要实现小说中各类脑文本的拼贴与组装,唯有空间书写才能完成。从空间叙事学视阈切入,考察小说中出现的文化空间、文学空间以及“时间化的空间”,在此基础上,引入并运用聂珍钊教授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关于脑文本的相关理论,解读小说中的“大小故事”叙事与小说人物的脑文本演绎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贝托·艾柯 《昨日之岛》 脑文本 空间书写
下载PDF
学术写作教学:翁贝托·艾柯的理念与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龙 《写作》 2022年第4期87-93,共7页
在如何平衡“学术”和“写作”于“教学”之中的问题上,翁贝托·艾柯的理念与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把教学现实与学术研究相协调,艾柯拓展了“学术”的内涵,使原创性较少的综述型论文成为学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把学术... 在如何平衡“学术”和“写作”于“教学”之中的问题上,翁贝托·艾柯的理念与方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把教学现实与学术研究相协调,艾柯拓展了“学术”的内涵,使原创性较少的综述型论文成为学术写作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把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相统一,艾柯拓展了“写作”的内涵,使学术写作教学不只意味着写作技巧的传授,更意味着思维过程的锻炼。通过把论文写作与学生发展相衔接,艾柯拓展了“教学”的内涵,即除了论文写作本身的教学,还力求在学术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能力和品格,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学界当前对艾柯在学术写作教学方面的成就关注甚少,他的写作教学思想应该得到重视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贝托·艾柯 学术写作 写作教学 毕业论文
下载PDF
过度诠释理论对于中国古典审美接受的观照
15
作者 杨丽娜 亓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28-30,共3页
通过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理论与方法支持的回顾,以及审美接受实践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不可避免,可以得出"过度诠释"在整个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当"过... 通过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理论与方法支持的回顾,以及审美接受实践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不可避免,可以得出"过度诠释"在整个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当"过度诠释"超出了社会与时代所能承受的范围时,这种"过度诠释"本身就会给我们的社会与文化带来压迫与损害,让我们对于审美接受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可以容忍"过度诠释"的存在,但还是应该有意识的控制审美接受过程中诠释的过度,以确保我们文化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柯 过度诠释 中国古典 审美接受
下载PDF
诠释的界限
16
作者 王虹 《河池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4-18,共5页
"文本诠释到底有没有界限"是1990年丹纳讲座上的关键问题。首先肯定的是诠释的界限是存在的;其次,想要理解文本的真正意义需要在文本、读者和作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来作为诠释的界限;最后,诠释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 "文本诠释到底有没有界限"是1990年丹纳讲座上的关键问题。首先肯定的是诠释的界限是存在的;其次,想要理解文本的真正意义需要在文本、读者和作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来作为诠释的界限;最后,诠释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时间、历史、语言等强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诠释 过度诠释 诠释的界限 安贝托·艾柯 哈贝马斯
下载PDF
翁贝托·艾柯的中世纪艺术美学研究管窥——基于《中世纪之美》的思路述评
17
作者 苏梦熙 《美育学刊》 2022年第5期62-67,共6页
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小说家翁贝托·艾柯在其最重要的美学研究著作《中世纪之美》中,一反传统以经院美学范畴为主导的中世纪美学史研究范式,转而以欧洲6至15世纪艺术理论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呈现了一段个体与共相、质性美学与量化美... 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小说家翁贝托·艾柯在其最重要的美学研究著作《中世纪之美》中,一反传统以经院美学范畴为主导的中世纪美学史研究范式,转而以欧洲6至15世纪艺术理论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呈现了一段个体与共相、质性美学与量化美学交织融合的中世纪艺术美学史,提出了中世纪具备“有机体之美”的独特论点,与维也纳美术史学派对中世纪艺术构造背后精神运动的分析遥相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贝托·艾柯 中世纪美学 有机体之美 风格理论
下载PDF
被拒斥的“真空”——论埃科《波多里诺》中的虚构与真实
18
作者 马心悦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33-137,共5页
本文从叙述结构和故事内容两个方面对翁贝托·埃科的第四本小说《波多里诺》进行阐释。在叙述结构上,两名叙述者的存在使得故事被分为两重叙述时空,在第一重叙述时空中从叙述者A到尼塞塔再到波多里诺的三重视角转换使得读者的怀疑... 本文从叙述结构和故事内容两个方面对翁贝托·埃科的第四本小说《波多里诺》进行阐释。在叙述结构上,两名叙述者的存在使得故事被分为两重叙述时空,在第一重叙述时空中从叙述者A到尼塞塔再到波多里诺的三重视角转换使得读者的怀疑被悬置,而第二重时空中波多里诺叙事主体这一身份的被剥夺则使得这一时空从自述变成加工过的“虚构”。而在内容处理上,夹在理性世界和“空白”世界之间的“真空”地带的存在使得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被混淆。这独特的“真空”结构打破了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契约”,破坏了读者在小说中寻求真实的努力,而这正是这本小说独特的文学性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贝·托埃科 《波多里诺》 虚构 真实 真空
下载PDF
翁贝托·艾柯大众文化研究的符号学特色
19
作者 曹怡凡 《符号与传媒》 2022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翁贝托·艾柯的大众文化研究是他开启符号学理论研究道路的重要标志。在艾柯大众文化研究的早期(20世纪60至70年代中期),符号学不仅作为方法论被用于大众媒介批评,还引发了他对“批判的文化”的相关思考。进而,艾柯对大众文化表现... 翁贝托·艾柯的大众文化研究是他开启符号学理论研究道路的重要标志。在艾柯大众文化研究的早期(20世纪60至70年代中期),符号学不仅作为方法论被用于大众媒介批评,还引发了他对“批判的文化”的相关思考。进而,艾柯对大众文化表现出不同于启示录派的坚决抵触和综合派的绝对拥护的态度。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新兴的文化现象激发了艾柯对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关系的重新思考。同时,符号学理论也促成了艾柯对文化等级区分的破除,使他呈现出更加包容的文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贝托·艾柯 大众文化 符号学 研究
下载PDF
中世纪作为方法:艾柯中世纪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因及其新生
20
作者 郭全照 《符号与传媒》 2022年第1期127-139,共13页
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艾柯以对中世纪美学、文化的研究开始其学术生涯,并在一生当中创作了多部富有中世纪色彩的历史小说。艾柯对中世纪历史文化的吸收和文学征用不只是题材或背景层面的,而是建基于对中世纪历史文化的准确研究和对中世纪... 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艾柯以对中世纪美学、文化的研究开始其学术生涯,并在一生当中创作了多部富有中世纪色彩的历史小说。艾柯对中世纪历史文化的吸收和文学征用不只是题材或背景层面的,而是建基于对中世纪历史文化的准确研究和对中世纪思维模式的悉心操演。中世纪的引用之法与后现代互文性结合,对怪物和异境的想象通达并呼应着当代的现实和伦理要求。艾柯小说把谎言和虚构作为一种创造性、肯定性的力量,扩展我们的认识,激发对虚构的真实性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柯 中世纪历史小说 互文 引用 怪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