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隔药灸脐法引发皮肤刺激反应的可能性分析及防治
1
作者 翟泰然 孙潇 +5 位作者 颜晓 舒杨 张欣茹 石雪萌 杜欣冉 马玉侠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隔药灸脐法引发皮肤刺激反应的原因包含三个方面:个体差异、药物因素、脐灸操作。施术者应在治疗前向患者阐明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治疗前排便;治疗中切勿随意移动肢体;出现不适及时告知施术者。治疗时,根据患者感受及时调整照距。施术者... 隔药灸脐法引发皮肤刺激反应的原因包含三个方面:个体差异、药物因素、脐灸操作。施术者应在治疗前向患者阐明治疗中的注意事项:治疗前排便;治疗中切勿随意移动肢体;出现不适及时告知施术者。治疗时,根据患者感受及时调整照距。施术者应随时查看患者腹部皮肤状态,以出现桃红色的均匀红斑为宜;及时询问患者感受,以温热舒适为度。治疗后医者应叮嘱患者:留药时间以24 h为宜,24 h后应缓慢撕去敷贴,将脐内药粉取出,然后使用温水冲洗干净腹部皮肤;若在留药过程中感觉瘙痒、刺痛或其他任何不适均应及时停止留药;在治疗当天及前后3 d应注意饮食,调畅情志,旨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隔药灸脐法引发皮肤刺激反应的治疗应视其反应类型与严重程度辨证施治。在使用隔药灸脐法防治疾病时,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水疱和过敏反应,因此施术者应当熟知其表现、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为使隔药灸脐法更好为临床服务,施灸者应做到以下3点:皮肤刺激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因此要了解隔药灸脐法易敏人群特点,为其提供指向性防护;要辨证用药,合理配伍,在安全的前提下,以药物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颇,正确对待刺激性药物的使用,把握药物剂量;治疗过程中,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应谨慎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脐法 皮肤刺激反应 个体差异 药物因素 脐灸操作
下载PDF
小檗碱对PM2.5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其p38 MAPK通路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万强 杨玉萍 刘中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464-3467,共4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物(PM2.5)诱导的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简称EA.hy926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以及其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机制。方法:采集大气PM2.5并以0(空白对照)、20、...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物(PM2.5)诱导的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简称EA.hy926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以及其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机制。方法:采集大气PM2.5并以0(空白对照)、20、200、400 mg/L孵育EA.hy926细胞24 h,测定细胞存活率、凋亡率、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B淋巴细胞癌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蛋白水平。同法测定空白对照组、PM2.5组(200 mg/L PM2.5)、p38 MAPK通路特异性阻滞剂SB203580组(20μmol/L SB203580+200 mg/L PM2.5)和小檗碱低、中、高浓度组(5、10、20μmol/L小檗碱+200 mg/L PM2.5)EA.hy926细胞的上述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比较,200、400 mg/L PM2.5孵育细胞后细胞存活率、SOD活性、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IL-6、TNF-α、MDA含量,LDH活性以及p-p38 MAPK、Bax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效果呈浓度依赖性。与PM2.5组比较,小檗碱中、高浓度组和SB203580组细胞存活率、SOD活性、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IL-6、TNF-α、MDA含量,LDH活性以及p-p38 MAPK、Bax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抑制p38 MAPK通路,减轻PM2.5对EA.hy926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PM2.5 EA.hy926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下载PDF
含溶栓颗粒血清对TNF-α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臧运华 唐明 +3 位作者 郭瑞友 叶俊丽 王燕鸣 郑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4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对TNF-α损伤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NF-α(40ng/mL)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造模,用含大、中、小剂量溶栓颗粒的大鼠血清干预受损HUVEC,应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血管细胞间黏... 目的:探讨溶栓颗粒对TNF-α损伤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TNF-α(40ng/mL)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造模,用含大、中、小剂量溶栓颗粒的大鼠血清干预受损HUVEC,应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TNF-α可以造成HUVEC损伤,表现细胞数量下降,皱缩、变形,分裂相细胞明显增加。受损细胞的ICAM-1表达明显增多。含大、中剂量溶栓颗粒的大鼠血清能减少ICAM-1表达,减少细胞有丝分裂。结论:溶栓颗粒可以减少因炎性介质TNF-α增加而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或许可以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溶栓颗粒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对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或许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颗粒 细胞间黏附分子-l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presenting umbilical hernia and Sister Mary Joseph's nodule 被引量:2
4
作者 Kota Tsuruya Masashi Matsushima +6 位作者 Takayuki Nakajima Mia Fujisawa Katsuya Shirakura Muneki Igarashi Jun Koike Takayoshi Suzuki Tetsuya Min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S 2013年第8期407-411,共5页
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is a rare aggres-sive tumor of the peritoneum.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malignant mesothelioma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 We report here a very rare case of malignant pe... 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is a rare aggres-sive tumor of the peritoneum.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malignant mesothelioma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 We report here a very rare case of 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with both umbilical hernia and umbilical metastasis which is also called Sister Mary Joseph's nodule. We performed laparoscopy which showed specific laparoscopic findings, and the 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the biopsy specimen led to the diagnosis. This case was associated with umbilical her-nia which could be induced by massive ascites. A newly developed abdominal hernia should be noted as a primary symptom of 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as shown in the present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 umbili-cal HERNIA SISTER MARY Joseph’s NODULE Umbilical me- tastasis Laparoscopy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在胎儿生长受限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米雪 邹丽颖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0期28-30,共3页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孕期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引起严重的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甚至导致远期新生儿预后不良。FGR是导致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对FGR胎儿进行监测尤为重要,多普勒超声是了解胎儿宫内状况最有效、便捷的...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孕期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引起严重的胎儿宫内发育异常,甚至导致远期新生儿预后不良。FGR是导致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对FGR胎儿进行监测尤为重要,多普勒超声是了解胎儿宫内状况最有效、便捷的监测方法之一。分析多普勒超声结果,合理使用多普勒超声监测FGR,对评估胎儿宫内状况、适时终止妊娠及改善新生儿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胎儿生长受限 妊娠 脐动脉血流
下载PDF
人冻存脐血移植的裸鼠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红雨 兰炯采 +4 位作者 陈军 陈强 陈宪辉 孙倩 甘茂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目的 探讨长期深低温冻存脐血的移植活性及干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迁移规律。方法 选取 30只BALB/Cnu+裸鼠 ,随机分为 3组。经致死量放射线照射后分别给予裸鼠人冻存后脐血单个核细胞、新鲜脐血以及生理盐水外周静脉输入 ,观察并比较小鼠... 目的 探讨长期深低温冻存脐血的移植活性及干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迁移规律。方法 选取 30只BALB/Cnu+裸鼠 ,随机分为 3组。经致死量放射线照射后分别给予裸鼠人冻存后脐血单个核细胞、新鲜脐血以及生理盐水外周静脉输入 ,观察并比较小鼠存活情况和移植存活证据 ,采用PCR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迁移、定居情况。结果 冻存脐血组小鼠存活率及存活时间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 ,而与新鲜脐血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CR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体内人特异性基因及细胞均证实人冻存脐血已在小鼠骨髓内定居并植入存活 ,持续至少 1 30d ;但冻存脐血组干细胞的迁移情况与新鲜脐血组有所差异 ,裸鼠的肝和肾不易出现人特异性基因。结论 冻存可长期保存干细胞活性 ,但可能影响干细胞表面定居相关粘附分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 冻存 裸鼠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轴通过调控ATP敏感性钾通道对抗高糖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2
7
作者 梁伟杰 陈君 +3 位作者 余盛龙 陈美姬 林佳琼 吴文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89-996,共8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Mas受体轴能否通过调控ATP敏感性钾通道(K_(ATP)通道)对抗高糖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方法应用40 mmol/L葡萄糖(高糖)作用HUVEC 24 h建立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应用蛋白免疫印迹...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Mas受体轴能否通过调控ATP敏感性钾通道(K_(ATP)通道)对抗高糖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方法应用40 mmol/L葡萄糖(高糖)作用HUVEC 24 h建立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K_(ATP)通道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Hoechst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凋亡细胞数量,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罗丹明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ELISA检测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高糖分别作用HUVEC 1~24 h,从3 h起K_(ATP)通道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降低,在24 h时K_(ATP)通道蛋白的表达下降最明显。20μmol/L Ang(1-7)和高糖共处理HUVEC 24 h可抑制高糖对K_(ATP)通道蛋白表达的下调。此外,20μmol/L Ang(1-7)共处理或100μmol/L吡拉地尔(K_(ATP)通道开放剂)预处理细胞均能对抗高糖引起的HUVEC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升高,LDH活性降低,凋亡细胞数量、ROS生成、MMP丢失及IL-1β和TNF-α的分泌减少。10μmol/L A-779(Mas受体拮抗剂)共处理或1 mmol/L格列本脲(K_(ATP)通道阻断剂)预处理均能阻断Ang(1-7)的上述细胞保护作用。结论 Ang(1-7)/Mas受体轴通过调控K_(ATP)通道对抗高糖引起的HUVEC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Mas受体轴 ATP敏感性钾通道 高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损伤
下载PDF
脐血IL-6、IL-8、TNF-a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谢爱兰 陈尚勤 +2 位作者 林益怡 王玉环 吕杰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研究脐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34周前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及预测价值。方法对59例34周前出生早产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脐血IL-6、IL-8、TNF-a;将母亲的胎盘胎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诊断... 目的研究脐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34周前早产儿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及预测价值。方法对59例34周前出生早产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脐血IL-6、IL-8、TNF-a;将母亲的胎盘胎膜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诊断有无绒毛膜羊膜炎;早产儿出生后72 h内头颅超声检查,诊断有无脑损伤。结果 (1)早产儿脑损伤组脐血IL-6[(7.69±1.69)μg/L]、IL-8[(3.87±0.26)μg/L]及TNF-a[(3.67±1.12)μg/L]明显高于无脑损伤组[分别为(5.78±0.59)μg/L、(1.79±0.66)μg/L、(1.91±0.37)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患绒毛膜羊膜炎组脐血IL-6[(6.98±0.17)μg/L]、IL-8[(3.27±0.27)μg/L]和TNF-a[(3.24±1.37)μg/L]明显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分别为(6.13±0.15)μg/L、(2.04±0.79)μg/L、(2.07±0.54)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应用ROC工作曲线进行分析,脐血IL-6≥6.46μg/L、IL-8≥2.0μg/L、TNF-a≥2.42μg/L作为诊断早产儿脑损伤标准时,其灵敏度分别为95.5%、95.5%和100%;特异度分别为94.6%、70.3%和97.3%;(3)母亲有绒毛膜羊膜炎时,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脐血IL-6、IL-8和TNF-a不仅反映母亲的感染情况和早产儿脑损伤,并且对早产儿脑损伤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损伤 脐血 绒毛膜羊膜炎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脐带解剖异常的产前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苏翠红 李笑天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本文就脐带异常的产前诊断及临床意义做一总结。 1脐血管异常 1.1单脐动脉(single umbilical artery,SUA)单脐动脉是指脐带内只有一条脐动脉,其发病率约为1%,其中左侧缺失占70%,右侧占30%。声像图像的特征是在脐带横断面仅... 本文就脐带异常的产前诊断及临床意义做一总结。 1脐血管异常 1.1单脐动脉(single umbilical artery,SUA)单脐动脉是指脐带内只有一条脐动脉,其发病率约为1%,其中左侧缺失占70%,右侧占30%。声像图像的特征是在脐带横断面仅见到两个管腔,其中一个较大的为脐静脉,另一个稍小的为脐动脉。脐带长轴面则变成了一条脐静脉与一条脐动脉相间,在膀胱水平切面彩超仅见一侧显示脐动脉血流,另一侧缺如。与正常脐动脉相比单脐动脉的管腔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脐动脉 持续性右脐静脉 脐静脉曲张 脐带血肿 脐带囊肿 脐带肿瘤
原文传递
脐血长期冷冻保存及其冷冻损伤可恢复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国瑜 陈济民 +1 位作者 李秀珍 梅广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7-308,共2页
作者应用二步法造血细胞冷冻技术,对脐血造血细胞在液氮中的长期保存的效果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脐血造血细胞在低温保存时有一部分细胞会受到冷冻损伤而失去增殖能力,但是这种损伤并不与保存时间成正比。同时,我们还对脐血造血细胞... 作者应用二步法造血细胞冷冻技术,对脐血造血细胞在液氮中的长期保存的效果作了研究。结果表明:脐血造血细胞在低温保存时有一部分细胞会受到冷冻损伤而失去增殖能力,但是这种损伤并不与保存时间成正比。同时,我们还对脐血造血细胞冷冻损伤可恢复性作了研究。实验表明:在细胞悬液复温后即加入重组人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预孵育3小时后,可明显提高冻存人脐血造血细胞集落产率,这说明部分造血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其增殖能力,对应用冻存脐血作骨髓造血重建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造血干细胞 冷冻保存 冷冻损伤 恢复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