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1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ussion on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Simply Support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mall Box Girder Bridge After a Fire
1
作者 Qing Yang Jiang Feng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The article takes a simply support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mall box girder bridge project as an example for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after a fire incident.This includes appearance detection,concrete color hardness de... The article takes a simply supported prestressed concrete small box girder bridge project as an example for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after a fire incident.This includes appearance detection,concrete color hardness detection,concrete strength detection,concrete surface damage layer detection,reinforcement protective layer detection,and concrete carbonation detection.It is hoped that this analysi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future bridge projects with fire incidents to smoothen its subsequent repair and mainte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 girder Simply supported small box girder fire damage concrete testing Reinforcement testing
下载PDF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factors on curvature ductility of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s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文忠 解恒燕 杨春峰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7年第1期18-22,共5页
In consideration that behavior of curvature ductility of interior support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degree of moment modification of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UPC) continuous structures,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s ... In consideration that behavior of curvature ductility of interior support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degree of moment modification of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UPC) continuous structures,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s of concrete, non-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and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used for nonlinear analysis are given. Through simulation analysis on simple beams subjected to single loading at the middle of the span, the law of factors influencing curvature ductility, such as global reinforcing index, prestressing degree, effective prestress, strength of concrete and grade of non-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are explored. Based on these researches, calculating formula of curvature ductility coefficient of UPC beams is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s basic data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plastic design of UPC indeterminat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curvature ductility coefficient global reinforcing index
下载PDF
重载铁路桥梁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性能研究
3
作者 宋力 陈岩 +2 位作者 刘冉 蒋丽忠 余志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00-3415,共16页
运营提载会导致重载铁路桥梁损伤累积和刚度退化加剧,对重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加固可以改善桥梁的受力状况,提高桥梁承载能力。为了研究重载铁路桥梁体外预应力筋加固的性能,分别制作重载铁路24 m超低高度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未加... 运营提载会导致重载铁路桥梁损伤累积和刚度退化加剧,对重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加固可以改善桥梁的受力状况,提高桥梁承载能力。为了研究重载铁路桥梁体外预应力筋加固的性能,分别制作重载铁路24 m超低高度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未加固足尺试验模型与体外预应力筋加固足尺试验模型,并开展200万次疲劳试验与疲劳后静力试验。建立未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与体外预应力筋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通过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研究加固前后重载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力与疲劳性能,揭示加固前后梁体挠度和应力变化规律,并分析不同轴重列车作用下加固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重载铁路桥梁外加预应力筋的加固效果良好,疲劳试验中加固梁刚度退化幅度、跨中挠度、梁内预应力筋应力、梁底及下翼缘混凝土应力显著比未加固梁的小;在33 t轴重列车与1.2倍中等荷载(ZH)轴重作用下,外加预应力筋加固的24 m超低高度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适应性良好,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与应力响应均符合规范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重载铁路桥梁的设计、养护、维护与加固提供基础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桥梁 加固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梁 疲劳试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局部受热锈蚀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
作者 杨鸥 刘智宇 +1 位作者 葛鹏 吕博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1-696,共16页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大量混凝土桥梁在恶劣环境影响下发生腐蚀和老化,腐蚀桥梁结构的灾害破坏机理研究对桥梁结构的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已经锈蚀受损的桥梁在局部受热状态下的高温力学性能,设计10根预应力混凝土梁试件。...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大量混凝土桥梁在恶劣环境影响下发生腐蚀和老化,腐蚀桥梁结构的灾害破坏机理研究对桥梁结构的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已经锈蚀受损的桥梁在局部受热状态下的高温力学性能,设计10根预应力混凝土梁试件。其中对照组的2根试件在常温下加载,试验变量为预应力筋初始应力,试验组的8根试件在高温下加载,试验变量分别为钢筋锈蚀、预应力筋初始应力、初始荷载。首先,基于电化学原理对4根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钢筋加速锈蚀处理,然后利用复合高温试验炉对8根预应力混凝土梁(4根锈蚀、4根未锈蚀)在跨中进行三面受火试验。最后,采用数值方法对局部受热预应力混凝土梁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受热条件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会发生明显降低,下降幅度约为11.3%~14.9%;钢筋锈蚀导致的混凝土开裂会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火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1)相同试验条件下,锈蚀后的试件预应力增量更大;2)锈蚀试件在局部受热条件下承载能力下降幅度更大,约为19.4%~21.9%;增大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可以减小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局部受热时的高温蠕变变形;局部高温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梁对初始荷载较为敏感,当试件初始荷载值提升20%时,三分点位移量约增大60%。研究成果可以为实际锈蚀桥梁的防火设计和灾后应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梁 局部受热 钢筋锈蚀 火灾试验 温度场
下载PDF
不同填充墙构造方法对RC框架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5
作者 张令心 陈子平 谢贤鑫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6,共11页
为定量评估不同填充墙构造方法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搜集整理国内外砌体填充墙RC框架拟静力试验数据,筛选出19篇文献中共68个数据较为详尽的试件作为样本,分析对比柔性连接填充墙、增强填充墙整体... 为定量评估不同填充墙构造方法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搜集整理国内外砌体填充墙RC框架拟静力试验数据,筛选出19篇文献中共68个数据较为详尽的试件作为样本,分析对比柔性连接填充墙、增强填充墙整体性及设置阻尼耗能装置三类构造方法对试件的峰值点承载力、初始刚度、位移延性系数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4个参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构造方法,柔性连接填充墙框架的承载力和刚度均有所下降,变形能力提升;增强整体性的方法可提升试件承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既有框架结构的加固方法;设置阻尼耗能装置虽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有所降低,但提升了结构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在建造成本可接受的情况下可作为新建建筑的韧性提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填充墙 钢筋混凝土框架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构造方法
下载PDF
基于基坑支护工程的区段复式配筋预应力管桩抗弯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永超 刘岩 +3 位作者 李兵兵 张国平 胡智鑫 刘建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6-414,共9页
复式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C管桩)作为基坑支护桩使用时,为提高非预应力钢筋的利用效率,提出将区段配置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作为基坑支护桩。通过对天津地区80个基坑工程中的支护桩弯矩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并对区段复式配筋预应力混凝土... 复式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C管桩)作为基坑支护桩使用时,为提高非预应力钢筋的利用效率,提出将区段配置非预应力钢筋的管桩作为基坑支护桩。通过对天津地区80个基坑工程中的支护桩弯矩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并对区段复式配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R-PHC管桩)进行足尺抗弯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研究区段配筋的可行性和PR-PHC管桩的抗弯性能。研究表明,单支撑排桩、倾斜桩及悬臂桩的桩身弯矩区间分布具有规律性。PR-PHC管桩区段配置的非预应力筋,可以提高其抗弯极限承载力及其抗弯刚度,并有效改善桩身裂缝的展开情况,构建的数值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试验的实际情况。并对PR-PHC管桩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不利工况做了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在基坑工程中使用PR-PHC管桩替代PRC管桩,减少钢筋使用量,促进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拟 预应力混凝土 抗弯试验 区段配筋 基坑支护
下载PDF
考虑约束作用的混凝土柱耐火试验加载方式研究
7
作者 施涵远 蔡新江 +2 位作者 毛小勇 陈鑫 田石柱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9,共8页
为找到一种在构件耐火试验中能有效考虑整体结构对受火构件约束作用的加载方式,建立了2层2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受火单柱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荷载比为0.2、0.4和0.6时,恒载、变位移加载、变力加载和交互加载方式下受火单柱与整体结构... 为找到一种在构件耐火试验中能有效考虑整体结构对受火构件约束作用的加载方式,建立了2层2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受火单柱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荷载比为0.2、0.4和0.6时,恒载、变位移加载、变力加载和交互加载方式下受火单柱与整体结构的内力、变形和耐火极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恒载单柱不能准确反映整体结构受火柱的变形、轴力和耐火极限;变位移加载和变力加载在荷载比为0.2时能较好考虑整体结构中的约束作用,在荷载比为0.4和0.6时误差增大也不能准确反映整体结构的抗火性能;交互加载的相对误差随荷载比增大而增大,且最大误差小于20%。恒载、变位移加载、变力加载和交互加载中,交互加载可以较好考虑整体结构中的约束作用,近似达到整体结构试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结构抗火 试验方法 构件试验 加载方法
下载PDF
预应力钢带加固震后受损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婷 杨勇 张磊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1-76,共6页
首先以1∶2的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了一榀单跨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试件CF。对试件CF进行拟静力加载,以模拟水平地震作用。待加载结束后,先对试件CF中受损处混凝土进行修复,再采用预应力钢带在其梁端、柱端以及节点处进行加固,形成震后加... 首先以1∶2的缩尺比例设计并制作了一榀单跨三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试件CF。对试件CF进行拟静力加载,以模拟水平地震作用。待加载结束后,先对试件CF中受损处混凝土进行修复,再采用预应力钢带在其梁端、柱端以及节点处进行加固,形成震后加固试件SCF,最后对试件SCF再次进行拟静力加载。通过观察两个试件的裂缝发展,对比分析2个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力、刚度及耗能性能,研究了预应力钢带对震后框架结构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与试件CF相比,震后加固试件SCF的承载力并没有明显下降,承载力退化和刚度退化均有所减慢。试件SCF、CF在极限点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分别是1/23、1/41,说明采用钢带加固可以提高结构的延性和变形能力。试件SCF在3个特征点(屈服点、峰值点、极限点)处的累积耗能量分别达到试件CF相应累积耗能量的7.1、3.1、2.5倍,体现了良好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拟静力加载 预应力钢带 震后加固试件 加固效果
下载PDF
受损PPC斜拉桥主梁灌缝加固后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9
作者 袁晟 颜东煌 +3 位作者 王文熙 刘昀 潘权 袁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8-1081,共14页
为进一步研究受损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斜拉桥主梁裂缝灌浆加固后的疲劳性能,对受较大疲劳及静力损伤的PPC斜拉桥节段缩尺模型主梁进行裂缝灌浆加固,并开展疲劳及疲劳后静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灌浆裂缝未重新开... 为进一步研究受损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斜拉桥主梁裂缝灌浆加固后的疲劳性能,对受较大疲劳及静力损伤的PPC斜拉桥节段缩尺模型主梁进行裂缝灌浆加固,并开展疲劳及疲劳后静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灌浆裂缝未重新开裂,在疲劳加载初期(约20万次),结构体系刚度下降较快,后期下降较平缓;250万次疲劳加载后,主梁L/4、L/2和3L/4截面处的结构体系刚度分别降低12.83%、9.48%、13.62%,较原主梁第4轮疲劳加载下结构体系刚度下降幅度大,但疲劳结束时结构体系刚度仍然比原主梁第4轮疲劳加载初始结构体系刚度大;对裂缝进行灌浆处置能有效恢复PPC斜拉桥主梁的抗裂强度及结构体系刚度;随着荷载增大,灌浆裂缝逐步张开,但最大裂缝宽度对应位置发生转移,同时不断有新裂缝产生,且裂缝分布区域范围增大,环氧树脂胶的作用极大地延缓了裂缝宽度的增大,提高了主梁的抗裂性能;环氧树脂胶不仅能修复混凝土裂缝界面,同时能有效恢复钢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滑移损伤;对受严重损伤的PPC斜拉桥主梁仅进行裂缝灌浆处置后,主梁仍然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同时,其疲劳后的抗裂性能及刚度也得到较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凝土斜拉桥 部分预应力 灌缝加固 疲劳性能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同主体柔性连接现浇填充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李凯 苏何先 +3 位作者 赖正聪 缪易辰 双超 朱源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5,共11页
为研究PVC拉缝板柔性连接的现浇空心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空心混凝土墙和PVC拉缝板为主要因素,设计制作了6榀足尺试件并开展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纯框架结构、带PVC拉缝板柔性连接和无... 为研究PVC拉缝板柔性连接的现浇空心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空心混凝土墙和PVC拉缝板为主要因素,设计制作了6榀足尺试件并开展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纯框架结构、带PVC拉缝板柔性连接和无拉缝板刚性连接的现浇空心填充墙框架结构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骨架曲线、刚度、位移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PVC拉缝板的加入降低了空心混凝土填充墙对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和承载能力的提升作用,改善了现浇空心混凝土填充墙框架结构的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对填充墙起到了保护作用,但采用PVC拉缝板柔性连接的现浇混凝土空心填充墙仍会显著影响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极限变形,结构设计时应合理考虑其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空心混凝土填充墙 拟静力试验 柔性连接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基于静力试验的柱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地震响应数值分析
11
作者 杨睿 鲁亮 谢广然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8-265,共8页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CR-RCFC)是一种新型的可恢复功能结构,通过摇摆节点的构造来“弱化”结构整体抗侧刚度,从而达到减小地震响应的目的。CR-RCFC结构在振动台试验中呈现了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主体构件免损伤,耗能构件易... 柱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CR-RCFC)是一种新型的可恢复功能结构,通过摇摆节点的构造来“弱化”结构整体抗侧刚度,从而达到减小地震响应的目的。CR-RCFC结构在振动台试验中呈现了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主体构件免损伤,耗能构件易更换”的韧性抗震效果。振动台试验后进行低周反复静载试验得到拆除阻尼器后的CR-RCFC结构柱铰节点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和转动刚度等抗震性能参数。利用静力试验得到的结构抗震性能参数进行结构地震响应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静力试验数据可以精确得到CR-RCFC结构节点抗震性能参数,根据该抗震性能参数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端铰 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 低周反复试验 节点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静力试验的梁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 混凝土框架地震响应数值分析
12
作者 张世宇 鲁亮 +1 位作者 陈俊杰 谢广然 《结构工程师》 2024年第2期118-125,共8页
梁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CR-RCFB)是一种新型可恢复功能结构。首先介绍了CR-RCFB结构的振动台试验,试验后结构主体构件没有损坏,仅可更换的耗能装置失效;其次对CR-RCFB结构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 梁端铰型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CR-RCFB)是一种新型可恢复功能结构。首先介绍了CR-RCFB结构的振动台试验,试验后结构主体构件没有损坏,仅可更换的耗能装置失效;其次对CR-RCFB结构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得到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转动刚度,并将实测力学参数提供给数值分析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CR-RCFB无控结构与有控结构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对上述模型进行地震动时程分析,得到了结构动力特性和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和位移响应,并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静力试验得到的实测参数输入计算模型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摇摆钢筋混凝土框架 静力试验 转动刚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预应力加强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13
作者 肖体德 董锦坤 许淞清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通过总结国内外预应力加强框架节点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加强形式对框架节点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加强节点与传统节点相比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及抗剪强度,能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后,对预应力加强框架节点研究进行了总结与... 通过总结国内外预应力加强框架节点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加强形式对框架节点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加强节点与传统节点相比具有更好的承载力及抗剪强度,能提升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后,对预应力加强框架节点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 框架节点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木丝水泥填充墙-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4
作者 朱许凡 朱阔 万里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7-83,30,共8页
为研究木丝水泥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共制作五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试验,其中一个试件为普通砖填充墙-RC框架对比试件,两个试件为开窗洞的木丝水泥填充墙-RC框架,另外两个试件为添加玻璃纤维网格布的木丝水泥... 为研究木丝水泥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的抗震性能和破坏机理,共制作五个试件进行低周反复试验,其中一个试件为普通砖填充墙-RC框架对比试件,两个试件为开窗洞的木丝水泥填充墙-RC框架,另外两个试件为添加玻璃纤维网格布的木丝水泥填充墙-RC框架,并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系数、耗能情况与刚度退化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木丝水泥填充墙-RC框架的抗震性能良好,刚度退化速度远小于普通砖填充墙-RC框架,耗能能力在试件开裂后超过普通砖填充墙-RC框架;在木丝水泥填充墙-RC框架上开窗洞后会削弱其承载力,但破坏时裂缝只是沿四个窗角分别向四个填充墙角扩展,最终形成“X”形裂缝,而木丝水泥填充墙-RC框架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面未被破坏,在木丝水泥填充墙-RC框架表面加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后可以减少墙面裂纹的产生,且提高了极限承载力和延性系数,并抑制了刚度的快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丝水泥填充墙 钢筋混凝土框架 普通砖填充墙 玻璃纤维网格布 低周反复试验
下载PDF
基于ECC裹覆钢丝网的复合加固技术抗弯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李琳 张立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本文提出基于水泥基纤维混凝土(简称:ECC)裹覆钢丝网的复合加固技术,首先对水泥基纤维混凝土进行了改良设计,开展了相关性能试验;其次,介绍了ECC裹覆钢丝网的复合加固技术的原理和锚固、张拉特点。借助设计ECC裹覆钢丝网的复合加固技术... 本文提出基于水泥基纤维混凝土(简称:ECC)裹覆钢丝网的复合加固技术,首先对水泥基纤维混凝土进行了改良设计,开展了相关性能试验;其次,介绍了ECC裹覆钢丝网的复合加固技术的原理和锚固、张拉特点。借助设计ECC裹覆钢丝网的复合加固技术抗弯加固试验,测试和研究了该技术的可靠性以及加固前后梁体的性能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玄武岩纤维的水泥基纤维混凝土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抗拉伸强度高、抗老化性,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水泥基纤维混凝土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破坏特征,并具有应变硬化与多重开裂特征,极限拉应变有明显提高;ECC裹覆钢丝网的复合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试验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预应力钢丝从镦头到锚固全过程性能良好、安全可靠,锚固板在梁体发生破坏时仍能良好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纤维混凝土 单轴拉伸试验 预应力加固 抗弯试验 锚固性能
下载PDF
无粘结预应力UHPC梁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刘志峰 卢涛 +2 位作者 包杰 王祥雨 黄相又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5,共7页
为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无腹筋UHPC梁的剪切力学行为,设计了1片矩形截面UHPC梁并进行了剪切试验。试验采用1000 t电液伺服长柱压力试验机对试验梁进行了单点加载,测试了UHPC梁的挠度、梁腹位置主应变、加载点截面正应变和钢绞线应力增量等数... 为研究无粘结预应力无腹筋UHPC梁的剪切力学行为,设计了1片矩形截面UHPC梁并进行了剪切试验。试验采用1000 t电液伺服长柱压力试验机对试验梁进行了单点加载,测试了UHPC梁的挠度、梁腹位置主应变、加载点截面正应变和钢绞线应力增量等数据,并将抗剪承载力试验结果与法国标准和瑞士标准UHPC梁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剪跨比λ适中时(λ=1.86),无粘结预应力无腹筋UHPC梁发生剪压破坏;由于UHPC中钢纤维的桥接作用,试验梁在斜裂缝出现以后并未立即失去承载能力,仍然可以承受继续增大的荷载;试验梁在发生破坏时加载点下方截面底缘混凝土拉应变达到2700με,表明UHPC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变形能力;现有法国标准和瑞士标准对于UHPC梁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均偏保守,未能考虑剪跨比和纵向钢筋消栓作用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梁 无粘结预应力 无腹筋梁 剪切行为 抗剪承载力 剪切试验
下载PDF
型钢剪力架增强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试验研究
17
作者 林若凯 江毅 +1 位作者 李妍 易伟文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168,共13页
研究型钢剪力架增强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得到型钢剪力架设计的优化方案。考虑型钢的翼缘厚度、腹板厚度、伸臂长度、锚固栓钉规格不同,设计9个板柱节点试件进行反向静力模拟加载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历程和破坏形态,量测节... 研究型钢剪力架增强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得到型钢剪力架设计的优化方案。考虑型钢的翼缘厚度、腹板厚度、伸臂长度、锚固栓钉规格不同,设计9个板柱节点试件进行反向静力模拟加载试验,考察试件的破坏历程和破坏形态,量测节点的承载力、变形和应变等指标,调查不同设计组合对板柱节点抗冲切破坏模式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阐明其失效破坏机制。结果表明:型钢剪力架能够提高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性能,改善冲切破坏的脆性特点;设置型钢翼缘、锚固栓钉能够强化节点内纵筋、型钢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增加型钢腹板厚度和设置翼缘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承载力和延性能力;锚固栓钉代替型钢翼缘可改善板柱节点的抗冲切承载力,但在改善延性方面的效果不如带翼缘试件;增加翼缘厚度来提升承载力存在边际效应,型钢伸臂长度太短难以发挥型钢剪力架的抗冲切增强作用。参考现有规范方法以及试验结果,提出了型钢剪力架增强混凝土板柱节点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剪力架 钢筋混凝土板柱节点 抗冲切 静力试验 计算方法
下载PDF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病害分析及加固方案设计
18
作者 苗毅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7期176-178,共3页
文章以东南山区的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桁架刚构桥为例,基于桥梁病害情况,开展针对性病害调查检测,分析病害的成因,并进行相应的加固方案设计。在进行ANSYS细部有限元仿真分析与施加加固措施后进行荷载测试,证实了所采取加固方案的有效... 文章以东南山区的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桁架刚构桥为例,基于桥梁病害情况,开展针对性病害调查检测,分析病害的成因,并进行相应的加固方案设计。在进行ANSYS细部有限元仿真分析与施加加固措施后进行荷载测试,证实了所采取加固方案的有效性,以确保该桥梁长期的安全稳定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大跨连续刚构桥 宽裂缝 加固设计
下载PDF
新型装配式转动摩擦型梁柱十字耗能节点拟静力试验研究
19
作者 魏润瀚 《福建建筑》 2024年第5期104-110,共7页
为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梁端转动摩擦耗能器RFED(new Beam-end Rotational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RFED)。选取钢筋混凝土梁柱十字节点为研究对象,对4个采用不同摩擦片的新型装配式摩擦... 为提高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耗能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梁端转动摩擦耗能器RFED(new Beam-end Rotational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RFED)。选取钢筋混凝土梁柱十字节点为研究对象,对4个采用不同摩擦片的新型装配式摩擦型往复弯曲耗能节点JD1~JD4进行拟静力逐级加载试验与疲劳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说明:①RFED能够通过一定程度的反复转动耗能保护预制梁、柱;②JD2、JD3、JD4滞回曲线均表现为饱满的平行四边形,耗能能力强,JD1耗能能力相对较低,且疲劳试验中承载力衰减程度过大;③JD2滑移荷载不能保持稳定;JD4起滑荷载最大达到滑移荷载的2倍左右,不利于准确控制承载力;而JD3耗能能力强、起滑荷载及滑动荷载稳定。因此,JD3所使用的H62黄铜片且钢材表面喷涂无机富锌漆的摩擦面,最适宜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 摩擦耗能器 拟静力试验 消能减震 抗震性能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damage behavior of RC frame members including non-seismically designed columns
20
作者 Chen Linzhi,Lu Xilin,Jiang Huanjun and Zheng Jianbo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PhD Candidate Professor +1 位作者 Associate Profess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09年第2期301-311,共11页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s are one of the mostly common used structural systems, and their seismic performance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performance of columns and beam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riz...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s are one of the mostly common used structural systems, and their seismic performance is largely determined by the performance of columns and beam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rizontal cyclic loading tests often column and three beam specimens, some of which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eismic design code and othe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early non-seismic Chinese design code, aiming at reporting the behavior of the damaged or collapsed RC frame strctures observed dur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effects of axial load ratio, shear span ratio, and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on hysteresis behavior, ductility and damage progress were incorporated i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on-seismically designed columns show premature shear failure, and yield larger maximum residual crack widths and more concrete spalling than the seismically designed columns. In addition, longitudinal steel reinforcement rebars were severely buckled. The axial load ratio and shear span ratio prov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ductility, crack opening width and closing ability, while the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ratio had only a minor effect on column ductility, but exhibited more influence on beam ductility. Finally, the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ratio did not influence the maximum residual crack width and closing ability of the seismically designed colum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member cyclic test hysteresis behavior damage behavior seismic perform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