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ction of secondary deformity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with refined anatomic repair in orbicularis oris muscle
1
作者 颜薇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4期268-268,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al repair of secondary deformity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Methods The nasal branch,nasolabial branch,and labial branch of orbicularis oris muscle were dissected and repositioned pr...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al repair of secondary deformity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Methods The nasal branch,nasolabial branch,and labial branch of orbicularis oris muscle were dissected and repositioned precisely to correct the secondary deformity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Results 96 parients were tre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ection of secondary deformity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with refined anatomic repair in orbicularis oris muscle
下载PDF
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综合矫治临床分析
2
作者 黄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4-46,95,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的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整体出发综合治疗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21年1月,对11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采用软骨-皮肤整体推进的方法进行骨骼畸形的矫正与重建,并对皮肤...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的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整体出发综合治疗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21年1月,对11例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采用软骨-皮肤整体推进的方法进行骨骼畸形的矫正与重建,并对皮肤软组织进行修复复位,评估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该术式有效调整了鼻尖偏斜,恢复了鼻翼穹窿正确解剖位置,改变了鼻翼软骨内外侧脚之间的角度,改变了鼻翼向内侧扭曲,恢复了鼻翼-面沟角度,重建了鼻翼缺乏的软骨支撑,也使得鼻翼基底外侧移位得到恢复,恢复了患侧鼻孔周长,矫正了鼻背偏斜与移位,延长了患侧鼻小柱,矫正了患侧内侧脚向背侧移位与鼻小柱的倾斜。本组11例患者,术后随访6~34个月,唇裂鼻畸形在外形与功能上均取得了明显改善效果,且并发症少,远期效果肯定。结论:骨-软骨-软组织-皮肤整体出发综合治疗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在兼顾外形改善的同时还具有较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改善鼻部功能的优势,近期、远期手术效果均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鼻畸形 鼻外形矫正 功能修复 单侧唇裂 鼻整形术 自体软骨 软骨-皮肤整体推进法
下载PDF
“Millard+”法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部畸形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夏东胜 何冬梅 +1 位作者 吴近芳 周蓉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22期17-20,共4页
目的:寻求更高效的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的多项唇鼻部畸形的方法。方法:局部麻醉下,采用以Millard法(I式或II式)为基础,联合其他各种方法(以下简称“Millard+”法)一次性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的唇鼻部多项畸形。结果:对本组2... 目的:寻求更高效的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的多项唇鼻部畸形的方法。方法:局部麻醉下,采用以Millard法(I式或II式)为基础,联合其他各种方法(以下简称“Millard+”法)一次性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的唇鼻部多项畸形。结果:对本组22例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部多项畸形的患者(排除上唇过紧情况),均采用“Millard+”法进行手术修复,经一次手术获得修复多项畸形的结果。其中16例于术后3~12个月获得随访,根据患者自我评价,满意16例(100%)。结论:采用“Mi1lard+”法,可以经过一次手术较好地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部多项畸形,特别是在增加上唇长度、抬高患侧鼻底、收窄患侧鼻孔、矫正鼻小柱偏斜等方面效果显著。该方法不仅可以较大程度矫正畸形,而且可最大限度减少对下次手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继发畸形 上唇畸形 鼻畸形 MILLARD法 修复
下载PDF
单侧唇裂鼻畸形解剖特点及整复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敬东 易阳艳 +2 位作者 林涛 王朝慧 吴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23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鼻畸形的解剖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鼻小柱“V”形切口,解剖出畸形的鼻大翼软骨,根据患者鼻畸形的解剖学缺陷,采取软骨头侧切除、软骨缝合加强固定、外侧脚松解、基底组织充填等措施矫正患侧鼻畸形。结果...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鼻畸形的解剖学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鼻小柱“V”形切口,解剖出畸形的鼻大翼软骨,根据患者鼻畸形的解剖学缺陷,采取软骨头侧切除、软骨缝合加强固定、外侧脚松解、基底组织充填等措施矫正患侧鼻畸形。结果:2005年1月-2014年12月,共收集单侧唇裂鼻畸形患者38例。年龄15~48岁,其中男20例,女18例。经开放性综合鼻整形术修复后,效果良好,患者满意。术后随访3~6个月,除2例患者外侧脚矫正不到位,鼻孔不对称。1例鼻小柱偏斜,1例患侧鼻基底偏低外,其余均满意。结论:唇裂鼻支撑结构的解剖复位是获得稳定术后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鼻畸形 单侧 唇裂 解剖 整复
下载PDF
单侧唇裂术后唇红凹陷缺损的局部修复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乌丹旦 王国民 +3 位作者 杨育生 陈阳 吴忆来 张勇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77-481,共5页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术后唇红凹陷缺损的分类,探讨局部修复方法。方法:收集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红凹陷缺损患者112例,按照唇红凹陷缺损的程度及形状将其分类,并根据各型分类,利用上唇自身组织进行修复。结果:106例取得满意效果,6例较满意,...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术后唇红凹陷缺损的分类,探讨局部修复方法。方法:收集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红凹陷缺损患者112例,按照唇红凹陷缺损的程度及形状将其分类,并根据各型分类,利用上唇自身组织进行修复。结果:106例取得满意效果,6例较满意,无不满意病例。结论:单侧唇裂术后唇红凹陷缺损能通过上唇自身组织取得较好的局部修复效果,尽量避免运用邻近或远位组织修复,除非缺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继发畸形 唇红 凹陷缺损 分类 局部修复
下载PDF
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镇 何家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采用改良Millard法修复33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结果显示33例患儿创口Ⅰ期愈合,双侧唇高基本对称,唇弓形态良好,唇红形态丰满,患侧鼻底封闭好,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大小基本对称。表明改良Millard法是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一种较理想的... 采用改良Millard法修复33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结果显示33例患儿创口Ⅰ期愈合,双侧唇高基本对称,唇弓形态良好,唇红形态丰满,患侧鼻底封闭好,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大小基本对称。表明改良Millard法是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唇裂 改良MILLARD法 修复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裂一期修复中前鼻底重建技术改进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炼 石钿印 +5 位作者 余立江 王琪 丁珊珊 马超 王木 赵继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索通过改进单侧完全性唇裂一期修复手术的前鼻底重建技术来减少前部口鼻腔瘘发生率的方法。方法:2008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102例,前鼻底重建技术未改进组49例,改进组53例,技术改进在于利用Cm瓣和... 目的:探索通过改进单侧完全性唇裂一期修复手术的前鼻底重建技术来减少前部口鼻腔瘘发生率的方法。方法:2008年10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102例,前鼻底重建技术未改进组49例,改进组53例,技术改进在于利用Cm瓣和L瓣双层关闭前鼻底直达切牙孔部位,在随访期间观察患侧前鼻底凹陷以及前部口鼻腔瘘的发生率。结果:未改进组的前鼻底和前部口鼻腔瘘发生率为30.6%和91.8%,改进组分别为9.4%和26.4%,统计学检测证实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利用Cm瓣和L瓣严密关闭前鼻底可以有效地减少前鼻底凹陷以及前部口鼻腔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完全性唇裂 修复 前鼻底重建 口鼻腔瘘 技术改进
下载PDF
旋转推进法在单侧唇裂Ⅱ期整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冯传波 罗盛康 +4 位作者 高建华 罗力生 陈林峰 张立宪 胡志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3期243-245,共3页
目的 :探索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 方法 :比较近年来治疗此病的各种不同手术方法之效果 ,重点观察旋转推进法 (Millard法 )的疗效。 结果 :应用旋转推进法获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 ,本法尤其适用于上唇有近似直线宽... 目的 :探索单侧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 方法 :比较近年来治疗此病的各种不同手术方法之效果 ,重点观察旋转推进法 (Millard法 )的疗效。 结果 :应用旋转推进法获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 ,本法尤其适用于上唇有近似直线宽大瘢痕 ,患唇下降不足及唇红缘明显不齐者。 结论 :旋转推进法在单侧唇裂 期整复中仍有较广的适应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Ⅱ期修复 旋转推进法 整形手术 唇鼻畸形
下载PDF
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整形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9
作者 顾斌 李青峰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6期300-301,共2页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部分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 基于对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病理解剖的认识 ,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 ,鼻底行“Y -V”推进、瘢痕瓣转移 ,以抬高患侧鼻底 ;采用患侧口轮匝肌与鼻小柱、鼻底、鼻翼组织垫及对侧口轮匝...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部分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 基于对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病理解剖的认识 ,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 ,鼻底行“Y -V”推进、瘢痕瓣转移 ,以抬高患侧鼻底 ;采用患侧口轮匝肌与鼻小柱、鼻底、鼻翼组织垫及对侧口轮匝肌多层次多部位重叠缝合 ,使上唇饱满 ,更具立体感 ,且防止鼻翼外脚外移复发。结果 自 2 0 0 1年 1月以来 ,经过 4 7例的临床实践 ,术后鼻底丰满 ,上唇人中嵴、人中凹显现 ,随访 3~ 6个月 ,鼻翼外脚外移复发 1例 ,其余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对某些术式进行改进 ,提高了手术疗效 ,减少了畸形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鼻唇畸形 整形
下载PDF
应用长庚法修复单侧唇裂22例
10
作者 王思明 徐慧高 +1 位作者 孙媛 杨华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长庚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整复效果。方法应用长庚法修复22例单侧唇裂。按长庚法设计切口,应用健侧唇上端形成一组织瓣(c瓣)旋转插入健侧下降后形成的鼻小柱下方的缺损内;将口轮匝肌解剖复位,再造人中嵴;游离并悬吊固定患侧鼻... 目的探讨应用长庚法修复单侧唇裂的整复效果。方法应用长庚法修复22例单侧唇裂。按长庚法设计切口,应用健侧唇上端形成一组织瓣(c瓣)旋转插入健侧下降后形成的鼻小柱下方的缺损内;将口轮匝肌解剖复位,再造人中嵴;游离并悬吊固定患侧鼻翼软骨。结果22例中创口均Ⅰ期愈合。除2例外,患侧唇的高度、长度与健侧一致,患侧鼻底宽度适中且有较好的丰满度,患侧人中嵴较明显,红唇部形态自然、丰满。结论应用长庚法修复单侧唇裂,可基本恢复患儿患侧唇高,唇长及鼻孔宽度,手术整复效果满意;但Ⅲ度唇裂患侧唇峰下降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长庚法 修复
下载PDF
肌肉平衡重建矫正鼻部对称性的短期临床效果评估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颖蒙 陈宇 +2 位作者 张碧荷 石冰 李承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0-565,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创新和传统两种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修复单侧继发鼻唇畸形术后短期鼻部对称性评估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唇裂二期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患者,年龄4~18岁,采用创新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 目的通过比较创新和传统两种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修复单侧继发鼻唇畸形术后短期鼻部对称性评估效果,为进一步改进唇裂二期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单侧唇裂继发鼻唇畸形患者,年龄4~18岁,采用创新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修复28例,传统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修复32例,使用二维照片测量分析法,对比术前和术后7 d的短期效果。结果术后7 d,力矩平衡肌肉重建组相比于术前在鼻小柱偏斜角、裂隙侧的鼻翼切线角、鼻翼缘立体性有较好恢复,鼻底对称性、鼻孔宽度对称性、鼻孔高度对称性、鼻翼切线角对称性和鼻孔形状也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新肌肉重建技术联合鼻内固定术对单侧继发鼻唇畸形修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 鼻部畸形 二期手术 力矩平衡肌肉重建
下载PDF
改良术式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整复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向阳 邱林 +4 位作者 田晓菲 傅跃先 刘燕 肖军 李天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改良手术方式,以获得更为满意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单侧不完全唇裂59例,设计改良直线切口术式进行唇裂修复,并同时进行初期鼻畸形修复。术后对唇鼻软组织进行精确测量,并由... 目的:探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改良手术方式,以获得更为满意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单侧不完全唇裂59例,设计改良直线切口术式进行唇裂修复,并同时进行初期鼻畸形修复。术后对唇鼻软组织进行精确测量,并由3名专科医师对手术效果进行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本组共进行59例病例,年龄从19天~9.7岁。随访6月~1.5年,所有病例唇部修复取得良好手术效果,患侧切口瘢痕位于人中嵴,重建人中自然,避免患侧鼻底及鼻小柱下方瘢痕;唇高满意,唇弓线明显,唇红线及唇红缘整齐弧线良好;上唇运动时口轮匝肌连续性好,患侧无局部球状突起。38例鼻部畸形矫正取得良好效果,双侧鼻孔基本对称,鼻底宽度一致,鼻穹窿高度满意;12例鼻部畸形取得中等良好矫正效果,患侧鼻孔较健侧略为低平;9例鼻形维持效果差,2月后鼻穹窿下移回复明显(术后未佩戴鼻模)。结论:本改良术式运用于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可获得接近于自然唇鼻形态更为良好的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不完全性唇裂 修复 改良术式
下载PDF
单侧唇裂继发畸形的整复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大君 高学宏 +2 位作者 张林 宁金龙 李小静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整复方法。方法充分游离口轮匝肌;行鼻小柱皮瓣切口,充分游离两侧鼻翼软骨,将患侧鼻翼软骨内脚切断上提与健侧等高后悬吊固定;菱形去除患侧鼻底部分皮肤表皮,沿创缘向下垂直切开达骨膜面,形成菱形组织瓣...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畸形的整复方法。方法充分游离口轮匝肌;行鼻小柱皮瓣切口,充分游离两侧鼻翼软骨,将患侧鼻翼软骨内脚切断上提与健侧等高后悬吊固定;菱形去除患侧鼻底部分皮肤表皮,沿创缘向下垂直切开达骨膜面,形成菱形组织瓣,衬垫于鼻底深部组织充分松解后腔隙,结合鼻翼脚处V-Y或Y-V成形矫正鼻底过宽和鼻翼脚外展。结果术后外形改善明显,效果稳定。结论口轮匝肌的完全复位与功能重建在畸形修复中有着重要作用。传统方法整复加自体或人工材料充填能有效改善畸形,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继发 畸形 修复
下载PDF
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海如 郑健 +5 位作者 吴蕾 陆娟 时恩来 张涛 唐梦霓 彭莎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以Millard法为基础的唇裂手术方法其术后远期效果受到术者、术式、畸形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手术效果难以恒定。为此本文对单侧唇裂整复术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新的探讨。方法:单侧唇裂患者75例,平均手术年龄5个月,包括单侧不完全性... 目的:以Millard法为基础的唇裂手术方法其术后远期效果受到术者、术式、畸形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手术效果难以恒定。为此本文对单侧唇裂整复术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新的探讨。方法:单侧唇裂患者75例,平均手术年龄5个月,包括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和单侧完全性唇裂。皮肤与肌瓣定点分别设计,患侧鼻小柱点依据健侧鼻孔大小而定,唇部解剖标志自然状态下复位;肌瓣设计以Millard法为主并对其进行改良,其健侧鼻小柱定点移至患侧鼻小柱根部,不行患侧鼻底下的切口设计,对患侧口轮匝肌进行充分地分离,将其与健侧口轮匝肌相对位缝合。结果:上唇解剖标志自然,上下唇比例协调,组织充足;人中凹存在,皮肤瘢痕明显减少;唇沟部分自然并与邻区相连,同时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利于再次手术;无上唇过紧现象,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结论:研究提示按新的定点和设计提出的手术方案,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单侧唇裂的新方法,对于单侧唇裂不同畸形程度的患者均可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整复 改良 MILLARD法
下载PDF
单侧唇裂患儿行改良Mohler法修复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倪进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Mohler法修复单侧唇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70例单侧唇裂患儿,年龄3~17个月,平均(7.5±2.2)个月,均接受改良Mohler法修复,术后由颌面外科资深医师评估手术修... 目的:探讨改良Mohler法修复单侧唇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70例单侧唇裂患儿,年龄3~17个月,平均(7.5±2.2)个月,均接受改良Mohler法修复,术后由颌面外科资深医师评估手术修复美观效果,并测量手术前后裂隙两侧唇长、唇高、人中嵴高度、鼻小柱基底等唇鼻外观形态参数。结果:70例单侧唇裂患儿均成功完成改良Mohler术,术后愈合较好,未出现感染、裂开等并发症。一期修复效果优良率为92.86%,双侧唇高/宽/长度、鼻底宽度、鼻孔大小等协调对称,5例修复欠佳者行二期修复,唇鼻形态逐渐恢复正常;术前健患侧唇长、唇高、鼻底宽度、鼻小柱高度、人中嵴高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拆线测量,健、患侧上述唇鼻外观形态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Mohler法能有效修复单侧唇裂患儿的唇鼻外观形态,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改良Mohler法 修复效果 口鼻形态
下载PDF
单侧唇裂整复同期矫治鼻畸形 被引量:3
16
作者 浦歧 梁国健 +1 位作者 李荣盛 林苑云 《广东牙病防治》 2007年第3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整复同期矫治鼻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Millard法Ⅱ式整复110例单侧Ⅱ度以上唇裂。全层切开上唇后,潜行彻底分离鼻小柱及患侧鼻翼,术后用稍大于健侧鼻孔的鼻管固定患侧鼻孔。术前、术中、术后拍摄颌面部正位、侧位及...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整复同期矫治鼻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Millard法Ⅱ式整复110例单侧Ⅱ度以上唇裂。全层切开上唇后,潜行彻底分离鼻小柱及患侧鼻翼,术后用稍大于健侧鼻孔的鼻管固定患侧鼻孔。术前、术中、术后拍摄颌面部正位、侧位及鼻底位相片以备对照。术后最长追踪半年,最短2周。结果110例患者除3例术后出现轻度感染外,其他患者通过相片对比,医患评价均感满意。结论单侧唇裂整复同时矫治鼻畸形方法可行,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较好,较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鼻畸形 唇裂整复术 Millard法Ⅱ式
下载PDF
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对患者术后上唇及鼻部的改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蕾 李海如 +5 位作者 郑健 陆娟 时恩来 张涛 唐梦霓 彭莎莎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6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对上唇及鼻畸形的改善并与Millard法的术后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75例单侧唇裂患者用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进行手术,同期65例单侧唇裂患者行Millard法,术后平均复诊时间6.1年。采用VLS分类评价于两种单侧唇裂修...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对上唇及鼻畸形的改善并与Millard法的术后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75例单侧唇裂患者用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进行手术,同期65例单侧唇裂患者行Millard法,术后平均复诊时间6.1年。采用VLS分类评价于两种单侧唇裂修复术后唇部外观及鼻畸形的情况。统计分析使用SAS软件处理。结果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组及Millard法组术后唇红部畸形、上唇疤痕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Millard法组术后有38.5%(25/65)出现人中破坏,与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组有统计学差异。运用改良单侧唇裂修复术后患者的鼻小柱畸形能够得到明显改善,与Millard法显著差异。结论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在鼻小柱畸形矫治上明显优于Millard法而且极少出现术中人中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改良单侧唇裂整复术 MILLARD法 术后畸形
下载PDF
改良Mulliken法矫治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效果
18
作者 谢莹 董哲 +3 位作者 杨解纲 傅豫川 钦传奇 李健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Mulliken法在矫治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中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3~34(21.3±5.5)岁。用改良Mulliken法修... 目的探讨改良Mulliken法在矫治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中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3~34(21.3±5.5)岁。用改良Mulliken法修复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术后定期复查并拍摄二维照片,测量评估鼻唇部各项指标。结果15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鼻唇形态恢复较好,鼻底、人中和唇珠等亚解剖单位均予以重建。人中切迹点-唇珠最低点(Ls-Sto)由术前(6.03±2.03)mm增厚至(10.34±3.13)mm;鼻小柱基底宽和唇峰距较术前分别减少了22.6%和16.0%。人中嵴凸度、人中凹形态及上唇对称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上唇形态主观评分由术前(3.74±0.70)分增至(7.60±0.99)分。结论改良Mulliken法能有效矫治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长期随访获得稳定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iken法 双侧唇裂 鼻唇畸形 二期修复术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长庚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小林 巫国辉 +3 位作者 刘善 曾瑞 夏小平 刘诚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 探讨长庚法功能性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疗效。方法 应用长庚法修复46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在设计旋转切口时,长庚法与Millard法相似;在设计患侧唇的推进瓣时,应尽量避免鼻翼基底的水平切口,更不宜做绕鼻翼外脚的弧形切口;C唇... 目的 探讨长庚法功能性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疗效。方法 应用长庚法修复46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在设计旋转切口时,长庚法与Millard法相似;在设计患侧唇的推进瓣时,应尽量避免鼻翼基底的水平切口,更不宜做绕鼻翼外脚的弧形切口;C唇瓣向外、上旋转与鼻翼基底的口轮匝肌缝合,以提供对鼻翼的支撑及加高鼻堤;鼻底的宽度应参照健侧并通过 C瓣的旋转实现。结果 46 例中,44例的创口Ⅰ期愈合,1例抓伤、1例湿疹致创口Ⅱ期愈合。患侧唇的高度、长度与健侧一致,患侧鼻底宽度适中且有较好的丰满度,鼻翼外脚形态自然,患侧人中嵴较明显,红唇部形态自然、丰满,唇珠微突,鼻小柱形态好。结论 长庚法功能性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定点简单,操作方便,创伤小,术后能获得良好的鼻唇外形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不完全性唇裂 MILLARD法 功能性修复 方法应用 弧形切口 口轮匝肌 Ⅰ期愈合 Ⅱ期愈合 鼻翼 患侧 旋转 推进瓣 形态 人中嵴 红唇部 鼻小柱 设计 基底 健侧 宽度 鼻底 创口
原文传递
重视和规范单侧唇裂整复术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国民 杨育生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657-659,共3页
对于每个患有唇裂的患者及其家属来讲,他们惟一的要求是希望通过唇裂整复手术获得比较完美的局部形态,这也是每个从事该专业人员努力追求的目标。目前在中国。
关键词 单侧唇裂整复术 唇裂二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