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温相承宗一脉 叶吴本是经方家——叶天士、吴鞠通活用经方的思路与启示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心机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5期441-447,共7页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与《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的阅读,可知叶天士、吴鞠通不仅是卓著的温病学家,还是真正的经方应用大师。他们首先具有扎实的《伤寒论》功底,是在对《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有了彻悟之后,才有了... 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与《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的阅读,可知叶天士、吴鞠通不仅是卓著的温病学家,还是真正的经方应用大师。他们首先具有扎实的《伤寒论》功底,是在对《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有了彻悟之后,才有了后来的理论与实践上的飞跃。叶天士、吴鞠通运用仲景方的特点可概括为尊经绍承用原方、加减化裁用变方、蝶变经方化新形三个方面,这在二者著作中的多则医案均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叶天士 吴鞠通 经方 《伤寒论》 《临证指南医案》 《未刻本叶氏医案》 《温病条辨》 《吴鞠通医案》
下载PDF
六味地黄丸在《未刻本叶氏医案》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韩诗筠 林志豪 +1 位作者 黄硕 何若苹(指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总结清代新安医学代表人物叶天士在《未刻本叶氏医案》中运用六味地黄丸的临证经验及其药味加减规律。[方法]采用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研读《未刻本叶氏医案》,采撷其中使用六味地黄丸的39则验案,对其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数据... [目的]总结清代新安医学代表人物叶天士在《未刻本叶氏医案》中运用六味地黄丸的临证经验及其药味加减规律。[方法]采用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研读《未刻本叶氏医案》,采撷其中使用六味地黄丸的39则验案,对其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归纳六味地黄丸的应用门类、药味加减规律,并从中总结叶氏临证经验。[结果]在临证诊疗中,叶天士多将六味地黄丸应用于咳嗽、咳血、眩晕、哮喘、下利、心悸、浮肿、腹胀等疾患,其基本病机多为肾阴不足,厥阳上扰,而杂病丛生,故治法以填补真阴为主,并依据辨证夹以纳气、散寒、潜阳、利水之法。临证中常加入五味子、肉桂、生牡蛎、牛膝、附子、车前子、川石斛等药物。[结论]叶天士临证用药常不避滋腻,治病求本,以存体为要,并贯彻异病同治思想,重视水火共济,善于运用六味地黄丸调和阴阳。其用药特色及临床经验,对当今用药有极大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未刻本叶氏医案 叶天士 新安医学 医案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叶天士先生辨治郁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之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84-188,共5页
该文通过对叶天士先生著作中郁证相关部分的研究,明确了广义郁证的定义并与现行中西医定义进行对比参照,以中医理论诠释了郁证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另以病机对《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中收录的郁证相关医案进行分类,得出两... 该文通过对叶天士先生著作中郁证相关部分的研究,明确了广义郁证的定义并与现行中西医定义进行对比参照,以中医理论诠释了郁证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另以病机对《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中收录的郁证相关医案进行分类,得出两书证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且以病理因素为首要病机,情志因素为重要病机的结论。此后,对情志因素为病因的病案选方用药进行研究,得出立足本病,辨证施治;善补对应脏腑之阴;宁心为主,概治五志;辛开苦降,通畅气机;重视应用心理治疗等治疗特点,其中滋阴法和辛开苦降法是对目前辨治郁证研究有力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未刻本叶氏医案 叶选医衡
下载PDF
叶桂治脾胃经验浅析
4
作者 高欣铎 《河南中医》 2003年第7期20-21,共2页
叶桂继承并发展了李杲的脾胃学说 ,在其《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中记述了治脾胃经验 ,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温中健脾法 ,理气和胃法 ,脾胃同治法 ,清养胃阴法 。
关键词 叶桂 《临证指南医案》 《未刻本叶氏医案》 脾胃 治疗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