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及对皮质血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雷俊芳 范晓华 +2 位作者 臧姝琦 张承栋 汤继芹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31-238,247,共9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rTMS)与深层肌肉刺激(DMS)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痉挛状态及皮质血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rTMS组、DMS组、联合组各20例...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磁刺激(rTMS)与深层肌肉刺激(DMS)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痉挛状态及皮质血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rTMS组、DMS组、联合组各20例,四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rTMS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DMS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给予DMS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联合rTMS与DMS治疗,四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评分、大脑氧合血红蛋白(O2Hb)水平。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的MBI、FMA-UE、MAS评分及O2Hb水平变化的S积分与均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联合组MBI、FMA-UE、M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三组(P<0.01);rTMS组、DMS组、联合组大脑O2Hb水平变化S积分均优于针刺组(P<0.05),且联合组优于rTMS组(P<0.01);rTMS组、DMS组、联合组大脑O2Hb水平变化均值均优于针刺组(P<0.01),且联合组优于rTMS组、DMS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rTMS与D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痉挛状态,提高大脑皮质血氧水平可能为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 针刺 重复经颅磁刺激 深层肌肉刺激 皮质血氧
下载PDF
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胡万春 张畅畅 +2 位作者 赵曼曼 张俊杰 刘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59-2265,共7页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与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高低频rTMS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与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高低频r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超微针刀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2、4周后,分别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13%(43/53),对照组为62.26%(33/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48/53),对照组为73.58%(39/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观察组MAS评分与上肢Fugl-Meyer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MAS评分与上肢Fugl-Meyer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4周后,观察组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BBS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微针刀联合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上肢的肌力状态,提高上肢运动与平衡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针刀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上肢痉挛 运动功能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六字诀与抗痉挛手法对比作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研究
3
作者 单园菲 陈碧华 +4 位作者 周鹏 唐征泳 卫静怡 崔蓉 张颖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3-36,42,共5页
目的:评价健身功法“六字诀”应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有效性,综合评价对患者整体功能的受益程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康... 目的:评价健身功法“六字诀”应用于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有效性,综合评价对患者整体功能的受益程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六字诀,对照组用常规抗痉挛技术。两组疗程均为4周,5次/周,1次/d,40 min/次。研究以反应痉挛的改良Tardieu量表(modifiled Tardieu scale,MTS)作为主要观察指标;以改良Ashworth评价法(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躯干损伤量表(Trunk impairment scale,TI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The barthel index,BI)作为次要指标。入组0 d、4周进行主要和次要指标评估。结果:两组患者MTS的R1角度值(快速)和R2角度值(慢速)及BB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MTS的R1角度值(快速)及BBS评分改善情况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六字诀可以更好地改善偏瘫患者上肢屈肌痉挛,并改善平衡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字诀 脑卒中 上肢屈肌痉挛 抗痉挛手法 常规康复训练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凌燕 陈丽雪 +3 位作者 曾清平 祝丽松 罗小军 钟伟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目的 分析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2仅行常规治疗,对照组1于对照组2... 目的 分析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在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2仅行常规治疗,对照组1于对照组2基础上加以热敏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1基础上加以针刀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三组临床疗效、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肌张力改善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上肢简化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天、治疗第28天、治疗结束后1个月,研究组上肢FMA评分、MBI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敏灸联合针刀治疗可降低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肌张力,加速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屈肌痉挛 热敏灸 针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局部注射臭氧水联合利多卡因对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柴德君 胡斌 +2 位作者 庞志娟 王海鹏 杨番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8期188-191,共4页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臭氧水联合利多卡因对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100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患侧肱二头肌牵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研究局部注射臭氧水联合利多卡因对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100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患侧肱二头肌牵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患侧肱二头肌肌腹进行臭氧水联合利多卡因的注射,两组均接受常规上肢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针灸干预。对比两的组偏瘫症状缓解速度、干预前后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干预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及疗效。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MAS分级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肢痉挛症状缓解时间为(6.25±1.58)个月,短于对照组的(7.24±2.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臭氧水联合利多卡因能够在改善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程度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总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上肢痉挛 臭氧水 利多卡因
下载PDF
王颖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经验
6
作者 杨文鑫 王颖 +3 位作者 计海生 段冕 何洋 韩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总结王颖主任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证经验。王颖主任认为卒中后上肢痉挛发病之根本在于阴阳失衡,神机失用;所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失和,经筋失养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当以通调阳气,舒筋解痉为原则,基于“形神一体观... 总结王颖主任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证经验。王颖主任认为卒中后上肢痉挛发病之根本在于阴阳失衡,神机失用;所导致的脏腑经络气血失和,经筋失养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当以通调阳气,舒筋解痉为原则,基于“形神一体观”及“通督调神”理论提出针刺督脉穴结合夹脊穴,振奋周身阳气,恢复神机功能,以求形神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上肢痉挛 针刺 督脉 夹脊穴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肌肉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熙哲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TMS)对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低频TMS,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等速肌力训练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上肢肌肉痉挛、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为(1.03±0.24)分,低于对照组的(1.57±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部分、中腕部和手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与低频TMS二者联合能够有效缓解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肌肉痉挛,促进其运动功能提高,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上肢偏瘫 等速肌力训练 低频TMS 上肢肌肉痉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8
作者 刘星雨 胡旻 +3 位作者 瞿燕萍 赵尚 房杉 沈洁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1683-1687,共5页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上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均开展康复锻炼,并基于是否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心理护理治疗均分为对照组45例与干预组45例,...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上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均开展康复锻炼,并基于是否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心理护理治疗均分为对照组45例与干预组45例,比较2组患者上肢痉挛评定评分、上肢运动能力量表评分、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项目评分及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上肢痉挛评定评分、上肢运动能力量表评分、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各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痉挛评定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上肢运动能力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中各项目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干预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脑卒中后患者在使用基本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有益于缓解上肢痉挛,改善患者上肢运动能力、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上肢痉挛 上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肌筋膜松解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效果
9
作者 吕阳婷 殷艺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79-3383,共5页
目的 探讨肌筋膜松解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SPAS的临床疗效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于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上肢SPAS患者分为对照... 目的 探讨肌筋膜松解术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spastic paralysis after stroke),SPAS的临床疗效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于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上肢SPAS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普通针刺)、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及肌筋膜松解术),通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的变化以评估临床总有效率,同时比较两组简化Fugl-Meyer标准(FMA)评分、肌电F波以及血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tic acid,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但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且观察组评分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01),且观察组评分的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肌电F波波幅均显著降低、阈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变化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BA含量均显著下降(P<0.001),且观察组含量的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相比于普通针刺,肌筋膜松解术治疗上肢SPAS能更好地改善肌张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松解 脑卒中 痉挛 上肢
下载PDF
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党宝齐 龚雅婷 高凡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8期113-116,121,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结合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 目的:观察超声结合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4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60例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治疗。注射后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中的屈肘、屈腕、屈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改良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中的躯体质量、心理健康、情感职能、社会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结合电刺激定位注射肉毒毒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上肢活动功能,减轻卒中后的上肢痉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没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定位 电刺激定位 肉毒毒素 脑卒中 上肢痉挛
下载PDF
巴氯酚联合火针治疗卒中痉挛的疗效分析和机制
11
作者 王莲 龚晨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巴氯酚联合火针治疗卒中痉挛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卒中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氯酚治疗,火针... 目的探讨巴氯酚联合火针治疗卒中痉挛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卒中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氯酚治疗,火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火针治疗,两组均观察8周,比较两组康复前后肘关节及膝关节痉挛评分、上肢及下肢肌力分级评分与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两组康复治疗8周后的肘关节、膝关节痉挛评分均低于康复治疗前,且火针组肘关节、膝关节痉挛评分为(1.79±0.16)分、(1.72±0.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47±0.16)分、(2.33±0.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50、15.514,P均<0.05)。康复治疗8周后,两组上肢、下肢肌力分级评分均高于康复治疗前,且火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康复8周后两组上肢、下肢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康复治疗前,且火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巴氯酚联合火针治疗卒中痉挛能缓解痉挛症状,改善患者的上肢、下肢肌力与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氯酚 火针 卒中痉挛 上下肢肌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康法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善军 李季 +1 位作者 李宏玉 唐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28期3084-3087,3092,共5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在脑卒中常规内科处理基础上给予新Bobath技术康...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在脑卒中常规内科处理基础上给予新Bobath技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针丛刺针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2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FMA评分)、肌张力(MAS评分)、肘关节屈伸功能(肘关节屈协同收缩率、肘关节伸协同收缩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情况,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MAS评分及肘关节屈协同收缩率、肘关节伸协同收缩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4%(35/41)、63.3%(26/4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康法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上肢功能、肘关节屈伸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痉挛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 针康法 肌张力 上肢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朱金妹 庄任 +2 位作者 何俊 丁渝权 蒋玲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1892-1898,共7页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检索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CCT)文献,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560篇文献,经严格筛选后,最终纳入21项研究,涉及1524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65,95%CI(2.65,5.02),P<0.00001],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MD=-0.64,95%CI(-0.97,-0.30),P=0.0002],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MD=7.59,95%CI(5.85,9.33),P<0.00001],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MD=9.96,95%CI(7.64,12.27),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且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程度、上肢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刺 康复训练 偏瘫上肢 上肢痉挛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肘伸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琳 席艳玲 +2 位作者 严会荣 陈祢 黄海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肘伸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常规肢体康复训练的43例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肘伸展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常规肢体康复训练的43例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在常规肢体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的44例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FMA-UM)以及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肘关节主动伸展角度、肱二、三头肌肌电积分(iEMG)及协同收缩率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DL和FMA-UM评分同组内与干预前比较,均上升,MA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患者ADL和FMA-UM评分为(51.36±7.03)、(34.71±4.07)分,均高于对照组[(44.58±5.70)、(27.52±3.05)分],观察组MAS评分为(2.12±0.29)分,低于对照组[(3.19±0.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肘关节伸展角度、肱二、三头肌iEMG同组内与干预前比较,均升高,观察组肘关节伸展角度为(48.52±6.14)°大于对照组[(32.15±4.03)°],肱二、三头肌iEMG为(276.39±40.38)、(37.51±8.36)mV/s,高于对照组[(223.51±44.68)、(31.69±7.09)m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肱二、三头肌协同收缩率同组内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肱二、三头肌协同收缩率为(15.36±2.16)%、(27.06±3.65)%,小于对照组[(17.26±2.09)%、(34.69±4.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上肢屈肌痉挛患者在常规肢体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上肢康复机器人的治疗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减轻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缓解肌肉痉挛,增加肘关节伸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康复机器人 上肢屈肌痉挛 肘伸展功能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合替扎尼定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荷花 张见飞 +7 位作者 曾欢 黄慧芝 王红洋 凌利珍 赵欢田 万波 陈平 邓奕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4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替扎尼定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康复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运动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所...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替扎尼定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康复医学科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运动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所有入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替扎尼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训练,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肌电积分值(iEMG)并计算IS峰值均方根值(RMS),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MB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肌肉iEMG、R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和8周后,观察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肌肉iEMG、RMS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Fugl-Meyer、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障碍者,实施生物反馈联合替扎尼定治疗,能有效地调节上肢肌张力,促进肌肉协调运动,从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替扎尼定 脑卒中 上肢痉挛 运动功能
下载PDF
针灸结合Rood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16
作者 苏诚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Rood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针灸组及Rood组各30例,分别给予针灸+Rood疗法、针灸疗法、Rood疗法治疗,3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Rood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针灸组及Rood组各30例,分别给予针灸+Rood疗法、针灸疗法、Rood疗法治疗,3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3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1)经6个疗程治疗后,综合组、针灸组、Rood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63.33%。综合组的疗效显著优于针灸组和Rood组,经Mann-Whitney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针灸组及综合组患者的肌张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ood组患者的痉挛程度较治疗前无显著作用显著变化(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及改良的Bartherl指数(MBI)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综合组在改善FMA及MBI评分方面作用显著优于针灸组及Rood组,组间比较(经ANOVO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Rood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针灸疗法和Rood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功能障碍 上肢痉挛 针灸疗法 Rood疗法
下载PDF
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屈肌表面肌电及痉挛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邢若星 李彦杰 +4 位作者 张志鑫 秦合伟 赵晶 任锟 邵庆敏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42-43,75,共3页
目的探讨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屈肌表面肌电及痉挛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屈肌表面肌电及痉挛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麦粒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屈肌表面最大等长收缩时(MIVC)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及痉挛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伸肘i EMG和屈肘i EMG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痉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运动功能和屈肌表面肌电值,有效缓解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 麦粒灸 康复训练 屈肌表面肌电 痉挛分级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卒中后上肢疼痛1例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山磊 崔利华 杨宇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卒中后上肢疼痛的疗效。方法报道1例卒中后上肢疼痛患者的症状和体征,BTX-A注射的部位和剂量及预后。结果 BTX-A注射后患者上肢疼痛明显减轻,注射后4周时疼痛完全消失。结论 BTX-A注射对卒中后上肢...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卒中后上肢疼痛的疗效。方法报道1例卒中后上肢疼痛患者的症状和体征,BTX-A注射的部位和剂量及预后。结果 BTX-A注射后患者上肢疼痛明显减轻,注射后4周时疼痛完全消失。结论 BTX-A注射对卒中后上肢疼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痉挛 上肢疼痛 A型肉毒毒素
下载PDF
经筋电针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干预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志文 牟杨 +1 位作者 侯爱莲 施伟 《西部医学》 2023年第6期899-90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表面肌电图结果观察经筋电针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功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52例,运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方法分为经筋电针组、电针组,每组2... 目的探讨基于表面肌电图结果观察经筋电针治疗方法在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的临床功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52例,运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方法分为经筋电针组、电针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均在接受规范临床治疗基础上,以30 min/次,1次/d,6次/周,共两周的治疗频率、疗程接受经筋电针治疗或电针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患侧均接受表面肌电图、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表面肌电图结果显示:两组患者F波阈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经筋电针组较电针组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F波波幅、F波出现率、M波波幅却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经筋电针组较电针组明显增高(P<0.05);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经筋电针组较电针组明显降低(P<0.05);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示,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经筋电针组较电针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经筋电针治疗在改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上肢痉挛症状、运动功能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远期疗效优于传统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痉挛 表面肌电图 经筋刺法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登宠 陈炳 +1 位作者 张垣 邵蓓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某院进行治疗的68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 目的:观察分析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在某院进行治疗的68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对照组患者常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为(1.41±0.20)分,对照组为(2.40±0.21)分,组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患者来说,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联合A型肉毒毒素注射可有效改善患者痉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康复训练治疗 脑卒中 上肢痉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