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lorheostosis of the Left Upper Limp
1
作者 Bahri Evren Ayse Cikim Sertkaya +2 位作者 Ismail Koksal Ahmet Sigirci Ersoy Kekilli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1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Melorheostosis, also known as Leri disease or flowing periosteal hyperostosis, is a rare, non-hereditary, benign, skle-rosing bone dysplasia which radiologica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earance of “melting wax flowin... Melorheostosis, also known as Leri disease or flowing periosteal hyperostosis, is a rare, non-hereditary, benign, skle-rosing bone dysplasia which radiologically characterized by the appearance of “melting wax flowing down a candle”. We report on a 43-year-old woman with melorheostosis who had pain in the upper limp for 10 years, limitation of joint movement and a deformity in the left third finger. Radiographies and bone scintigraphy were evaluated. All lesions of melorheostosis in radiography were seen in bone scintigraphy. More than half of increased uptakes on bone scintigra-phy are due to degenerativ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ORHEOSTOSIS Bone SCINTIGRAPHY RADIOGRAPHY upper limp
下载PDF
人体上下肢长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文秀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0-61,共2页
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非等比性和向心律的特点,在生长发育结束以前测评出的形态比例关系,不能直接说明成熟后的情况。通过对7~18岁儿童少年发育状况的调研,提出了人体上下肢长与身高比例关系的预测方法。
关键词 人体 上肢长 下肢长 预测方法 少年儿童 体质 身高 比例关系 发育状况
下载PDF
带蒂胸脐皮瓣加部分皮片回植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脱套伤
3
作者 苗平 王瑞 +3 位作者 张宝岭 刘艳 葛华平 胡晓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胸脐皮瓣及部分皮片回植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例前臂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根据脱套皮肤损伤情况,采用带蒂胸脐皮瓣修复腕或肘关节,同时根据伤情修剪部分脱套皮肤成... 目的探讨应用带蒂胸脐皮瓣及部分皮片回植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例前臂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根据脱套皮肤损伤情况,采用带蒂胸脐皮瓣修复腕或肘关节,同时根据伤情修剪部分脱套皮肤成中厚皮片、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或吻合静脉,作原位回植修复其余创面。所有皮瓣均于术后3~4周断蒂。结果10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回植皮片成活面积100%,5例回植皮片成活95%。2例回植皮片成活90%,1例回植皮片成活80%,遗留创面经二期植皮或换药全部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外形较好,质地柔软,回植皮肤无溃疡;腕、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带蒂胸脐皮瓣加部分皮片回植治疗前臂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有助于肘、腕功能恢复;彻底清创、对脱套皮肤的伤情评估、尽量削薄及静脉修复是提高回植皮肤成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皮肤脱套伤 胸脐皮瓣 自体皮移植 修复
下载PDF
2种静脉穿刺方法在上肢浅静脉穿刺中的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爱各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8年第7期2-4,共3页
目的探讨最佳静脉穿刺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将住院病人进行分组,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共穿刺240例次。均选用上肢浅静脉,2组选用相同血管,由专人操作,环境温度相同,药物相同。双日组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 目的探讨最佳静脉穿刺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将住院病人进行分组,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共穿刺240例次。均选用上肢浅静脉,2组选用相同血管,由专人操作,环境温度相同,药物相同。双日组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单日组采用压痕穿刺法,针头斜面向左的方法进行穿刺。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日组病人疼痛反应轻,对组织血管损伤小,液体渗漏均少于双日组(p<0.01)。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双日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压痕直刺,针头斜面向左在上肢浅静脉穿刺中是最佳方法,安全简便,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浅静脉 穿刺 方法 成功率
下载PDF
萧氏双C护理模式改善上肢骨折病人疼痛、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崔亚珍 钱进霞 +1 位作者 秦慧 奚丽娟 《循证护理》 2020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究萧氏双C护理模式改善上肢骨折病人疼痛、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上肢骨折病人49例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萧氏双C护理模式的上肢骨折病人49... [目的]探究萧氏双C护理模式改善上肢骨折病人疼痛、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上肢骨折病人49例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萧氏双C护理模式的上肢骨折病人49例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病人护理2个月后的疼痛指标、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2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运动受疼痛影响程度、疼痛剧烈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环境影响、独立性、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情绪、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萧氏双C护理模式应用于上肢骨折病人中可缓解其疼痛感,有助于改善情绪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氏双C护理模式 上肢骨折 疼痛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萍 王鹏飞 +7 位作者 付亚辉 魏星 刘瑞 薛汉中 代英华 陈玉华 黄宏伟 张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3期4199-4203,共5页
目的:采用自制疼痛评估表( NRS)记录并分析上肢骨折患者的疼痛影响因素与术后疼痛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64例上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 PCIA)联合静脉滴注氟... 目的:采用自制疼痛评估表( NRS)记录并分析上肢骨折患者的疼痛影响因素与术后疼痛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64例上肢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 PCIA)联合静脉滴注氟比洛酚酯镇痛。对影响患者疼痛程度的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于伤后24 h、48 h记录患者疼痛NRS评分的最大值,同时计算并比较术后24 h、48 h、72 h静息状态时疼痛缓解程度。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受伤时间、骨折部位、骨折AO分型的患者其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性别(女)、年龄(≤60岁)、骨折部位(肱骨近端骨折)、骨折分型(C型)是上肢骨折后重度疼痛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伤后24 h、48 h时不同部位的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远端骨折、尺/桡骨骨折)疼痛程度NRS评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81.756,84.288;P<0.05);不同部位的骨折在伤后24 h疼痛程度NRS评分均高于伤后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20,5.703,5.888;P<0.05)。术后24 h、48 h、72 h在疼痛干预下,术后24 h女性患者疼痛缓解程度较男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7,P<0.05)。术后72 h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情况为:非常满意92例,较满意59例,不满意13例。结论上肢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因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分型而异,医务人员应对骨折患者予以合理的疼痛管理,才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疼痛 影响因素 疼痛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