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over-the-scope-clips in the therapy of 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Meta-analysis 被引量:1
1
作者 Xue-Zhu Yang Dan-Li Yu +1 位作者 Zhi Wang Zhi-Long G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1期4680-4690,共11页
BACKGROUND 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is a frequent lifethreatening acute condition in gastroenterology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Over-the-scope-clip(OTSC)is a new end... BACKGROUND 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is a frequent lifethreatening acute condition in gastroenterology associated with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Over-the-scope-clip(OTSC)is a new endoscopic hemostasis technique,which is being used in ANVUGIB and is more effective.AIM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the OTSC in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bleeding,clinical success rate,procedure time,hospital stay,and adverse ev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ANVUGIB,to evaluate whether OTSC can replace standard endoscopic therapy as a new generation of treatment for ANVUGIB.METHODS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OTSC and standard therapy for ANVUGIB published before January 2023 was searched in 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Google,and CNKI databases.Changes in recurrent bleeding(7 or 30 days),clinical results(clinical success rate,conversion rate to surgery,mortality),therapy time(procedure time,hospital stay),and adverse events in the OTSC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and the MD or OR of 95%CI is calculated by Review Manager 5.3.RESULTS This meta-analysis involved 11 studies with 1266 patients.Total risk of bias was moderate-to-high.For patients in the OTSC group,7-and 30-days recurrent bleeding rates,as well as procedure time,hospital stay,and intensive care unit stay,were greatly inhibited.OTSC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uccess rate of ANVUGIB.OTSC therapy did not cause serious adverse and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patient mortality.CONCLUSION OTSC may provide more rapid and sustained hemostasis,and thus,promote recovery and reduc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ANVUGIB.In addition,the safety of OTSC is assu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Over-the-scope-clips recurrent bleeding Adverse events META-ANALYSIS
下载PDF
Serum gastrin-17 concentration for prediction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leeding risk among peptic ulcer patients 被引量:10
2
作者 Jun-Xian Wang Yu-Ping Cao +3 位作者 Peng Su Wei He Xiao-Ping Li Ya-Meng Zh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5期10948-10955,共8页
BACKGROUND Serum gastrin-17(G-17),pepsinogen I(PGI),and pepsinogen II(PGII)concentrations regulate gastric acid secretion,and hypersecretion of gastric acid increases the risks of peptic ulcer and upper gastrointestin... BACKGROUND Serum gastrin-17(G-17),pepsinogen I(PGI),and pepsinogen II(PGII)concentrations regulate gastric acid secretion,and hypersecretion of gastric acid increases the risks of peptic ulcer an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These associations suggest that serum G-17,PGI,and(or)PGII may predic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risk among peptic ulcer patients.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ies of serum G-17,PGI,PGII,and PGI/PGII ratio(PGR)for predict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mong peptic ulcer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199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eptic ulcer confirmed by gastroscopy and positivity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by the 14C-urea breath test were recruited,including 107 patients with simple peptic ulcer and 92 cases complicated by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Serum PGI,PGII,G-17,and PGR were measured by immune methods and compared between bleeding and non-bleeding groups by univariate analysis.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PGs and G-17 for evaluat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risk were then assessed by construct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curves.RESULTS Serum G-1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peptic ulcer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ompared to simple peptic ulcer patients(25.34±14.29 vs 8.84±8.03 pmol/L,t=9.822,P<0.01),whereas serum PGI,PGII,and PGR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bleeding and non-bleeding groups(all P>0.05).The risk of bleedin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peptic ulcer patients with elevated serum G-17(>15 pmol/L)compared to patients with normal or low serum G-17(73.2%vs 27.4%,χ2=40.72,P<0.01).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for serum G-17 was 0.866±0.024,and a cut-off of 9.86 pmol/L yielded 90.2%sensitivity and 68.2%specificity for distinguishing peptic ulcer with and withou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CONCLUSION Serum G-17 is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peptic ulcer patients and higher levels are predictive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Conversely,serum PGI,PGII,and PGR have no predictive value.Further prospective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examine if high G-17 can be used to assess risk of bleeding prior to ons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tic ulc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ASTRIN PEPSINOGEN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下载PDF
尿素氮/肌酐比值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一项基于倾向性得分匹配分析(PSM)的研究
3
作者 黎童 梁炼 +3 位作者 杨正飞 汤永峰 黄招娣 李祖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尿素氮/肌酐比值(BUN/Cr)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被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非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倾向得匹配分析(PSM)来平衡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尿素氮/肌酐比值(BUN/Cr)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被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择同期非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倾向得匹配分析(PSM)来平衡两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来评估BUN/Cr在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准确性,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病例组的BUN/Cr显著高于对照组[PSM前(104.80±34.37)vs(57.60±17.20),P<0.05];PSM后[(105.12±33.73)vs(58.15±17.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N/Cr比值、年龄和男性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在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ROC分析中,未进行PSM匹配时的AUC为0.924,进行PSM匹配后为0.914。高BUN/Cr比值是不同性别、年龄、肾功能不全和肝硬化亚组中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BUN/Cr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能力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氮/肌酐比值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倾向得匹配分析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内镜检查与治疗359例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树安 李晓燕 +3 位作者 段丽平 周曾芬 陈亚蓉 陆斌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评价早期内镜利弊。方法:对住院的35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内镜及非早期内镜对比分析,评价早期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与再出血、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49.86%的患者完成了早期内镜检查...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评价早期内镜利弊。方法:对住院的35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内镜及非早期内镜对比分析,评价早期内镜检查及镜下治疗与再出血、住院时间的关系。结果:49.86%的患者完成了早期内镜检查,早期内镜比非早期内镜平均住院时间短。对有高度再出血危险的患者,早期内镜及内镜下治疗可控制出血、降低再出血。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早期常规应用内镜和选择性内镜下治疗可降低再出血、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再出血 治疗 住院时间
下载PDF
内镜下可反复开闭金属夹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晓春 陈桂权 +1 位作者 陈碧茹 刘宇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5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新型可反复开闭金属夹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1日-2017年1月31日来本院就诊的92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的治... 目的:分析内镜下新型可反复开闭金属夹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1日-2017年1月31日来本院就诊的92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的治疗方式为新型可反复开闭金属夹止血,对照组为内镜下金属夹止血,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彻底止血率、出血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即时止血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止血率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彻底止血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再出血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科手术率为2.17%,对照组为10.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2.17%,对照组为4.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新型可反复开口金属夹能显著降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再发出血风险,提高止血率,治疗效果更为稳定、可靠,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止血 可反复开闭金属夹 复发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急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陈娟 薛建波 +1 位作者 康晓 徐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510-513,521,共5页
目的 检测和分析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在内窥镜治疗成功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10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过内镜治疗后发生再次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52名作为观察组,52名... 目的 检测和分析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在内窥镜治疗成功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104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过内镜治疗后发生再次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52名作为观察组,52名内镜治疗后上消化道未发生再次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相关临床检测指标以及再出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溃疡大小方面,对照组溃疡大小≥2 cm的患者占44.23%,而观察组溃疡大小≥2 cm的患者占86.54%,观察组患者的溃疡面积普遍更大。在Forrest分类方面,观察组的患者入院时出血情况更严重。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方面,对照组相比于观察组有更多的患者使用了非甾体抗炎药。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和血尿素氮方面两组相互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该三个指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溃疡大小和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情况的P<0.05。结论急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溃疡大小和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情况是急性消化性溃疡病患者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消化性溃疡 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PDF
评分法对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立波 杨炼 王国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942-1945,共4页
目的:建立评分系统指导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2004-06/2007-10本组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78例,将患者病因、年龄、肝功能状态、临床特征、手术史等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值选择适宜手术方式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 目的:建立评分系统指导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2004-06/2007-10本组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78例,将患者病因、年龄、肝功能状态、临床特征、手术史等进行评分,根据评分值选择适宜手术方式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术后随访患者.结果:根据评分,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89例,加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22例,经胸食管横断吻合2例,近端脾肾分流术39例,肠腔限制分流术21例,门腔侧侧分流术5例.围手术期可逆性腹水41例,中量胸水8例,食管吻合口漏1例,食管吻合口狭窄1例.术后随访99例,偶发黑便16例,再发呕血并死亡1例,1级肝性脑病2例.切口疝1例.结论:针对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不同病理生理特征建立评分系统,根据评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改善该疾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手术 评分系统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周青美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8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56例,根据患者用药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56例,根据患者用药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同时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对照组给予胃肠减压、禁食、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平均出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再出血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1%)低于对照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帮助患者快速止血,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患者再出血率,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奥美拉唑钠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再出血
下载PDF
消化内镜联合血细胞比容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游婷 廖鹏强 +1 位作者 蒋秋福 陈安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528-1534,共7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联合血细胞比容(HCT)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66例有ANVUGIB风险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NVUGIB分为ANVUGIB组(100例)和非ANVUGIB组...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联合血细胞比容(HCT)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366例有ANVUGIB风险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ANVUGIB分为ANVUGIB组(100例)和非ANVUGIB组(26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消化内镜表现、HCT水平,LASSO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NVUGIB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NVUGIB的影响因素并建模,R语言绘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相关因素与列线图预测ANVUGIB的价值,决策分析曲线(DCA)验证各相关因素与列线图的临床效用。结果:ANVUGIB组红细胞计数、HCT低于非ANVUGIB组,尿素氮高于非ANVUGIB组,胃癌、消化性溃疡、血管裸露、血凝块附着患者多于非ANVUGIB组(P<0.05);经交叉验证法获取最优解筛选出6个预测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红细胞计数(OR=0.408)、HCT(OR=0.322)、胃癌(OR=6.829)、消化性溃疡(OR=8.771)、血管裸露(OR=9.461)、血凝块附着(OR=9.829)均为ANVUGIB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列线图预测风险能力指数(C-index)为0.962,预测准确度良好,Bootstrap内部验证显示,该预测模型校准度良好;ROC曲线显示,预测ANVUGIB的AUC为0.962,敏感度为80.93%,特异度为96.24%,列线图预测ANVUGIB的AUC大于各相关因素,净获益率均高于各相关因素(P<0.05)。结论:ANVUGIB的发生受红细胞计数、HCT、胃癌、消化性溃疡、血管裸露、血凝块附着等因素影响,logistic回归模型列线图对ANVUGIB的发生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血细胞比容 DCA曲线 ROC曲线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洋 徐永茂 江兴松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66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2次出血28例,3次出血9例。死亡15例(40.5%),治愈22例。结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2次出血28例,3次出血9例。死亡15例(40.5%),治愈22例。结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等全身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有效防治并发症是防止再次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上消化道出血 反复发作
下载PDF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亚岭 巴黎 罗建平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期175-176,共2页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经消化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8例,根据术后是否再出血,将患者分为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各64例。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经消化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8例,根据术后是否再出血,将患者分为再出血组与未再出血组,各64例。回顾性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性别以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出血量、血小板、血尿素氮、血红蛋白水平、活动性出血情况、休克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经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血红蛋白、血小板、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行消化内镜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红蛋白、血小板、休克、内镜下活动性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行消化内镜治疗后发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必须加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发生再出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内镜 再出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佘盛飞 曾莲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4期53-55,共3页
目的 探讨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140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各70例,普通组实施传统门奇静脉断流术... 目的 探讨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6年6月~2012年6月140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各70例,普通组实施传统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治疗组实施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即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环缝扎手术)治疗,术后对比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及手术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普通组为1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4,P=0.219).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2.93±4.04)d,普通组为(17.29±4.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4,P=0.016).治疗组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为1.43%,普通组为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3.445,P=0.001).结论 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上可优先选用此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门奇静脉断流改良术
下载PDF
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教训和治疗体会(附56例报告)
13
作者 陈正煊 彭俊生 +3 位作者 黄奕华 卢砺锋 张翎 杨建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再出血应吸取的教训和处理对策。方法对5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7例再次手术,治愈33例(89.2%),死亡4例(10.8%);经腹腔内动脉插管介入治疗2例,止血成功1例,另1例再...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再出血应吸取的教训和处理对策。方法对5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7例再次手术,治愈33例(89.2%),死亡4例(10.8%);经腹腔内动脉插管介入治疗2例,止血成功1例,另1例再行手术治愈;非手术治疗18例,治愈10例(55.6%),死亡8例(44.4%)。12例死亡病人再次出血距首次手术时间均在48h内。结论对该类病人采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关键是寻找再出血的部位和原因以及用非手术疗法止血,并掌握好再手术的时机和正确的探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术后 再出血 内镜 治疗
下载PDF
潘托拉唑治疗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里晖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6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潘托拉唑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潘托拉唑组(30例)和奥美拉唑组(30例)。2组分别采用潘托拉唑或奥美拉唑40 mg加入5%葡萄... 目的探讨潘托拉唑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潘托拉唑组(30例)和奥美拉唑组(30例)。2组分别采用潘托拉唑或奥美拉唑4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30~60 min滴完),2次.d-1,5 d 1个疗程。对2组患者的止血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潘托拉唑组止血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6.7%;奥美拉唑组止血显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潘托拉唑组为3.3%,奥美拉唑组为3.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潘托拉唑是治疗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托拉唑 奥美拉唑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上消化道出血 药物治疗
下载PDF
消化内镜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15
作者 刘翠霞 张祎 刘妮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4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1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止组和镜止组,各109例。常止组采用常规禁食、抑酸...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止血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1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止组和镜止组,各109例。常止组采用常规禁食、抑酸止血治疗,镜止组采用消化内镜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记录患者止血时间、总出血量、再出血情况。结果镜止组止血成功率为99.08%(108/109),高于常止组的89.91%(98/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止组总出血量(719.38±82.36)mL、止血时间(1.91±0.35)d,优于常止组(1252.76±214.25)mL、(3.12±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止组再出血率(1.83%,2/109)低于常止组(14.68%,16/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止血速度快,可有效减少出血量,提升该类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降低再出血率,临床应用效果可靠,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后期标准修订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出血量 消化内镜 止血效果 再出血 常规止血
下载PDF
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术式改进
16
作者 李一凡 黄志耿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2期150-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手术治疗,应用改进术式,缝扎出血点、缝合闭合溃疡处十二指肠肠腔的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采用丝线缝扎出血灶止血,于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远端、近溃疡处于粘膜层、粘膜下层...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手术治疗,应用改进术式,缝扎出血点、缝合闭合溃疡处十二指肠肠腔的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我院采用丝线缝扎出血灶止血,于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远端、近溃疡处于粘膜层、粘膜下层作内荷包缝合,闭合十二指肠肠腔的改进术式,治疗32例十二指肠后壁穿透性溃疡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疗效满意,无发生损伤胆总管及胰腺、十二指肠瘘、再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后果。结论应用改进的术式,处理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穿透性溃疡并大出血,是简便、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穿透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术式改进
下载PDF
AIMS65量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风险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豫鄂 朱秀琴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12期4407-441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AIMS65量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再出血发生、输血需求、内镜检查需求、内镜干预需求、院内死亡风险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评估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230例的AIMS65量表评分... [目的]探讨应用AIMS65量表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再出血发生、输血需求、内镜检查需求、内镜干预需求、院内死亡风险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评估某三级甲等医院2014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230例的AIMS65量表评分,并记录病人住院期间再出血、输血、内镜检查、内镜干预、院内死亡的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并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病人再出血发生率为20.4%,输血率39.6%,内镜检查率93.0%,内镜干预率30.9%,院内死亡率0.9%。AIMS65≥1分时,量表对病人再出血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595 7,0.612 0;判断病人输血需求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14 3,0.755 4;评估内镜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401 9,0.187 5;评估内镜干预需求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521 1,0.610 1;判断死亡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0 0,0.574 6。该量表对再出血与输血需求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0(P=0.012),0.740(P=0.000)。[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用AIMS65量表可进行有效风险分级,对病人再出血发生、输血需求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对内镜检查与内镜干预的预测能力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MS65量表 上消化道出血 风险评估 再出血 输血 内镜检查
下载PDF
脾切断流术后再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振 尹琦 胡彦华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7期3465-3470,共6页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我国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同时消除脾大、脾功能亢进等临床症状,但手术治疗后一段时间内仍有部分患者再次出现呕血、黑便...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我国治疗门静脉高压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同时消除脾大、脾功能亢进等临床症状,但手术治疗后一段时间内仍有部分患者再次出现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认为,应激性溃疡、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以及曲张静脉再次破裂出血是引起术后再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但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预防和治疗术后再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规范不同原因引起出血的诊疗流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再发上消化道出血 门静脉高压 脾切断流术
下载PDF
急诊多学科协作诊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关晖勇 冯俏媛 陈星小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1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急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连续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将传统急救处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急诊MDT诊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 目的观察急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连续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将传统急救处理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急诊MDT诊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不同方式临床诊疗,观察组患者中共有57例抢救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出血率及病死率分别为6.7%、0,与对照组的16.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MDT诊断和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复发出血率及死亡率,增强预后,可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MDT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病死率 复发出血
下载PDF
急诊救治通道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方喜 程浩 吴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0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通道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65)与试验组(n=6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通道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收治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65)与试验组(n=6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抢救,试验组采用急诊救治通道抢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出血率、手术率、疾病致死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和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复发出血率、手术率和疾病致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救治通道可控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程发展,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救治通道 复发出血率 致死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