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fe mining technology of undersea metal mine 被引量:15
1
作者 彭康 李夕兵 +2 位作者 万串串 彭述权 赵国彦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3期740-746,共7页
Xinli district of Sanshandao Gold Mine is the first subsea metal mine in China.To achieve 6 kt/d production capac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safe mining,high-intensity mining might destroy the in-situ stress filed and th... Xinli district of Sanshandao Gold Mine is the first subsea metal mine in China.To achieve 6 kt/d production capacity under the premise of safe mining,high-intensity mining might destroy the in-situ stress filed and the stability of rockmass.According to sampling and testing of ore-rock and backfill and in-situ stress field measurement,safety factor method calculation model based on stress-strain strength reduction at arbitrary points and Mohr-Coulomb yield criterion was established and limit displacement subsidence values under the safety factor of different limit stoping steps were calculated.The results from three years in-situ mining and strata movement monitoring using multi-point displacements meter showed that the lower settlement frame stope hierarchical level filling mining method,mining sequence are reasonable and rockmass stability evaluation using safety factor method,in-situ real-time monitoring can provide the techn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afety of seabed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sea bedrock mining frame stope upward horizontal slicing and filling mining method safety factor method multi-point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下载PDF
Deformation effect of lateral roof roadway in close coal seams after repeated mining 被引量:2
2
作者 Xie Jianlin Xu Jialin +2 位作者 Wang Feng Guo Jiekai Liu Dong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5期597-601,共5页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in lateral roof roadway of the Ding Wu-3 roadway which was disturbed by repeated mining of close coal seams Wu-8 and Wu-10 in Pingdingshan No. 1 Mine. To determine the str...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in lateral roof roadway of the Ding Wu-3 roadway which was disturbed by repeated mining of close coal seams Wu-8 and Wu-10 in Pingdingshan No. 1 Mine. To determine the strata disturbance scope, the strata displacement angle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protection pillar width. A numerical model was built considering the field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simulation, the mining stress borderline was defined as the contour where the induced stress is 1.5 times of the original stres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mining stress borderline of the lateral roadway extended 91.7 m outward after repeated mining. Then the original stress increased, deforming the road- way of interest. This deformation agreed with the in situ observations. Moreover, the strata displacement angle changed due to repeated mining. Therefore, reselection of the displacement angle was required to design the protective pillar width. Since a constant strata displacement angle was used in traditional design, the orooosed method was beneficial in field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eated mining mining stress borderline Strata displacement angle Lateral roof roadway Protective pillar
下载PDF
远距离斜交工作面上行开采上组煤垂直应力演化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喜员 寇建新 +2 位作者 秦茂龙 孙维吉 房胜杰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90-94,共5页
为探究平煤八矿远距离煤层群斜交工作面上行开采过程中上组煤层垂直应力演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己_(15)-2103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与上覆戊_(9.10)-21070工作面依次形成相离、相交和重叠的空间关系,因此... 为探究平煤八矿远距离煤层群斜交工作面上行开采过程中上组煤层垂直应力演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己_(15)-21030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与上覆戊_(9.10)-21070工作面依次形成相离、相交和重叠的空间关系,因此会使上组煤层应力增高或降低。相离区域为应力升高区,受下组煤采动影响应力整体呈升高趋势,应力集中系数最大为1.18;相交区域为卸压过渡区,戊_(9.10)-21070工作面应力由增压变为卸压,最大卸压值较原始应力降低了25%,倾向卸压影响范围为55 m;重叠区域为卸压区,受己_(15)-21030工作面采动影响卸压效果及卸压范围均进一步增大,最大卸压值较原始应力降低了40%,倾向卸压影响范围增大至180 m。将戊组煤层戊_(9.10)-21070工作面根据应力分布云图依次划分为增压区、应力过渡区、卸压区和稳定卸压区。通过现场瓦斯含量测试验证了卸压区残余瓦斯含量比原始区域残余瓦斯含量降低32.9%,远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形成卸压区有利于瓦斯治理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煤层群 斜交工作面 上行开采 应力演化 应力分布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开采扰动下巷道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张武 赵兴东 +3 位作者 于文龙 秦绍龙 胡学平 于梓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3,共5页
近矿体巷道围岩稳定性与开采扰动密切相关,本文以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青龙沟北矿段深部西矿体及3280北风井回风巷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和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估算;依据矿山生产计划,建... 近矿体巷道围岩稳定性与开采扰动密切相关,本文以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青龙沟北矿段深部西矿体及3280北风井回风巷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对岩体质量进行分级和岩体力学参数进行估算;依据矿山生产计划,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位移规律及采动应力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深部西矿体开采工作的进行,巷道变形整体较小,并向采场方向倾斜移动;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巷道右帮、拱肩应力集中区域与顶板应力较低区域呈顺时针转动,在开采完5个中段后后续矿体的开采对巷道周围应力分布影响较小;3280北风井回风巷道及左侧斜坡道、二者间联络道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针对千枚岩岩体质量较差应在全面了解该区域岩体质量后进行支护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分析 数值模拟 巷道变形 采动应力
下载PDF
厚煤层放顶煤开采采高对顶煤破坏性分析
5
作者 李建东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98-200,共3页
厚煤层放顶煤开采中,开采高度作为重要的工艺参数对顶煤的破坏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从而影响煤层的采出率及质量。采用数值分析的形式对不同采高对顶煤的破坏性进行模拟,从而得到合理的采高参数,提高顶煤的破坏性,提高煤矿的开采效率及质量。
关键词 放顶煤开采 采高 垂直应力 水平位移 仿真分析
下载PDF
磷矿采场矿压及覆岩活动规律研究
6
作者 蔡鸿宇 王佳文 +3 位作者 李小双 滕琳 王燕 李帅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7-50,共4页
本文以云南晋宁磷矿为工程背景,系统研究了磷矿采场矿压及覆岩活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开挖过程中,采场覆岩未产生大规模破坏和沉降,主要破坏模式为局部冒落,上覆岩层和顶板是主要应力重新分布区,顶板受压破坏导致上覆岩层产生位移。... 本文以云南晋宁磷矿为工程背景,系统研究了磷矿采场矿压及覆岩活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开挖过程中,采场覆岩未产生大规模破坏和沉降,主要破坏模式为局部冒落,上覆岩层和顶板是主要应力重新分布区,顶板受压破坏导致上覆岩层产生位移。试验结果可为磷矿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对降低磷矿开采风险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开采 覆岩活动 应力 位移 相似理论
下载PDF
煤矿综放工作面旋转开采及其应用研究
7
作者 陈兆生 丛志明 丁瑞兴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9期47-51,共5页
受采区边界与断层的影响,按照常规对齐布置工作面切眼,将导致整个采区大量煤炭资源的损失。为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以东滩煤矿131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制定了一套合理的旋转开采方案,对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控制、支架控制与输送机搭接、顶... 受采区边界与断层的影响,按照常规对齐布置工作面切眼,将导致整个采区大量煤炭资源的损失。为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以东滩煤矿131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制定了一套合理的旋转开采方案,对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控制、支架控制与输送机搭接、顶板控制等旋转开采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总结适用现场的工作方案。通过实地应用,该方案有效保障了工作面的正常回采,与常规布置相比,仅一个工作面就多回收煤炭资源6万t,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回收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艺 不规则工作面 旋转开采 上窜下滑 顶板管理
下载PDF
基于双沿空留巷的采空区相邻巷道围岩结构特征研究
8
作者 郭宇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0-35,共6页
巷道稳定性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双沿空留巷的巷道布置方式,通过对4502采空区及4503工作面邻近巷道应力场、位移场的监测与分析,探究工作面回采过程对采空区相邻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位移沉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工... 巷道稳定性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双沿空留巷的巷道布置方式,通过对4502采空区及4503工作面邻近巷道应力场、位移场的监测与分析,探究工作面回采过程对采空区相邻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及位移沉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对巷道应力场重组具有显著作用,尤其是在工作面近区域。监测数据揭示了工作面回采对巷道围岩应力场的显著影响,尤其是位于工作面附近的巷道,其位移沉降量波动性强。4503轨道巷由于两侧垂直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其位移沉降量相对较小,而4503胶带巷与原4502轨道巷因围岩性质差异,在未开采区一侧的位移沉降量明显大于采空区一侧。本研究旨在理解和预测工作面回采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为矿山工程提供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 回采 支护 应力 位移
下载PDF
煤矿立井四角罐道动力响应测试方法及结果分析
9
作者 黄博华 马香玲 +2 位作者 高路 雒江超 葛辉 《陕西煤炭》 2024年第2期60-64,69,共6页
为探究煤矿立井四角罐道的力学特征,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四角罐道的动力响应监测方法。通过增设加速度传感器与应变片及其动态测试系统,获取煤矿立井提升容器在多工况运行条件下,四角罐道结构所受水平位移时程数据信息。分析监测结果发... 为探究煤矿立井四角罐道的力学特征,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四角罐道的动力响应监测方法。通过增设加速度传感器与应变片及其动态测试系统,获取煤矿立井提升容器在多工况运行条件下,四角罐道结构所受水平位移时程数据信息。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停罐卸煤过程中四角罐道的水平位移随提升终端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箕斗的下盘滑靴作用四角罐道时,引起的水平位移峰值为主井实测发生水平位移的峰值最大值位置;在静止工况下,四角罐道的水平位移峰值大于其在运行工况中的水平位移峰值;提升容器与四角罐道的相互作用力为低频冲击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立井 四角罐道 动力响应 应力应变 水平位移 终端荷载
下载PDF
西南岩溶矿区采动影响下溶洞对导水裂隙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振华 李松涛 +4 位作者 杜锋 王文强 李建伟 焦阳 樊旋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117,共12页
黔西南矿区为我国典型的岩溶发育矿区,采动影响下岩溶顶板导水裂隙高度异常发育,雨季大气降水极易通过超高导水通道进入井下工作面,造成工作面涌水灾害,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为此,以新田煤矿煤层开采的导水裂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矿... 黔西南矿区为我国典型的岩溶发育矿区,采动影响下岩溶顶板导水裂隙高度异常发育,雨季大气降水极易通过超高导水通道进入井下工作面,造成工作面涌水灾害,严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为此,以新田煤矿煤层开采的导水裂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矿区溶洞赋存特征基础上,采用现场实测、室内模拟及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溶洞下顶板导水裂隙带的发育规律,揭示了超高导水裂隙的发育机理,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域顶板溶洞在地表—玉龙山段—长兴组等层位由上而下具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地表沿沟谷处落水洞发育,玉龙山段强含水层中上部溶洞发育,且呈现不同形态的串珠状,长兴组仅局部赋存直径较小的溶洞;②岩溶含水层中溶洞对导水裂隙有着重要的影响,无溶洞条件下,导水裂隙发育高度为43.1 m,裂采比为14.4,含溶洞条件下,导水裂隙发育异常,其高度可达173.1 m,裂采比高达57.7,与玉龙山段灰岩强含水层沟通;③溶洞下顶板导水裂隙由采动上行裂隙和溶洞失稳下行裂隙两部分构成,采动影响下,溶洞在集中应力和采动附加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失稳,并容易形成下行裂隙,与采动上行裂隙沟通,最终形成黔西南矿区特殊的超高导水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发育矿区 溶洞 采动上行裂隙 溶洞下行裂隙 超高导水裂隙
下载PDF
大倾角大采高采场覆岩应力路径时空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盘石 黄宝发 +2 位作者 伍永平 陈建杰 刘文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24-436,共13页
为揭示大倾角大采高采场覆岩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应力路径效应,以2130煤矿2522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3DEC数值模拟方法,在对覆岩变形破坏时空演化特征的综合厘定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倾角采场上覆岩层在采动应力作用下的扰动分... 为揭示大倾角大采高采场覆岩变形破坏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应力路径效应,以2130煤矿2522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3DEC数值模拟方法,在对覆岩变形破坏时空演化特征的综合厘定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倾角采场上覆岩层在采动应力作用下的扰动分区,量化了采场沿工作面走向、倾向及不同层位覆岩采动应力路径的空间演化规律,揭示了采场空间不同区域覆岩采动应力与断裂失稳过程中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倾角大采高开采中,重力-倾角效应作用下矸石呈现非均匀充填特征,导致覆岩垮落形态及顶板承载拱在采场空间均呈现出典型的跨层迁移转化特性,包络面内中上部区域“倒三角临空面+倾斜砌体结构+高位梯阶岩层”形成空洞现象,“高位梯阶岩层”失稳易诱发“倾斜砌体结构”同时断裂,对支架形成较大的冲击动载荷。工作面煤层开采导致采场上覆岩层的三向采动应力大小、方向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沿工作面走向,覆岩最大主应力演化先增大再减小,最小主应力则先减小再反向增大,最大和最小主应力沿推进方向的垂直平面内向采空区旋转,上覆岩层的极限平衡状态界面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呈非对称展布。沿工作面倾向,煤柱侧上方岩层产生应力集中,工作面上方岩层卸荷,覆岩层位越低,其峰值应力越大,应力变化幅度越大。最大主应力主要沿水平方向发生偏转,最小主应力则由工作面推进方向逐渐向垂直方向偏转。由弱扰动区域至采空区中心,应力反向偏转位置由倾向中部逐渐向上部移动,应力路径的非对称偏转传递特征愈发明显。大倾角大采高采场采动应力时空演化规律及采动应力-位移-覆岩断裂结构的映射关系为揭示大倾角大采高采场围岩失稳致灾机理提供基础,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大倾角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坚硬顶板冒垮压架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倾角煤层 大采高 覆岩变形破坏 采动应力变换 采动应力-位移-覆岩断裂结构映射关系
下载PDF
基于应力与位移分析的地表沉陷区圈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俊平 王海泉 +3 位作者 帅金山 胡勇 徐浩远 张文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6-1053,共8页
地表沉陷区是判定地表建(构)筑物稳定性的重要依据,一般认为沉陷区内地表的下沉值较大,不利于建(构)筑物稳定。充分采动时通常在垂直和平行矿体走向的主断面上,从采空区边界按照查手册确定的地表移动角向地表绘出矿体两侧的地表临界变形... 地表沉陷区是判定地表建(构)筑物稳定性的重要依据,一般认为沉陷区内地表的下沉值较大,不利于建(构)筑物稳定。充分采动时通常在垂直和平行矿体走向的主断面上,从采空区边界按照查手册确定的地表移动角向地表绘出矿体两侧的地表临界变形点,再连接这些临界变形点形成地表移动区。不充分采动或充填法采矿时还没有地表移动区的圈定方法,只能沿用充分采动的圈定方法,导致圈定的范围过大或评价结论不可靠。基于房柱式留矿法对地表滑坡影响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得出不充分采动时绘制地表移动区的启示,并结合充填采矿的地压规律研究,探讨了充填采矿的地表移动区绘制方法。结果表明:充填采矿时应根据主断面开采的应力与位移分析确定地表沉陷区绘制的参考面及地表移动角;附近几乎受拉或地压与原岩应力区别很大的位移等值线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应为地表移动角,否则,根据附近不受拉或处于原岩应力状态的位移等值线确定的移动角偏小,圈定的地表沉陷区过大;主断面内位移变化明显的平面应为参考面,如矿柱稠密或充填法采矿时最顶部采场的顶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矿山安全 地表沉陷 地表临界变形点 地表移动角 应力分析 位移分析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下行跨煤柱开采巷道的合理布局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泓博 张勇 庞义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为了探究遗留区段煤柱对下伏回采巷道布局的影响,以煤峪口矿为工程背景,通过最大主应力集中系数判别底板应力增高区,采用理论解析、编程计算、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开采阶段底板应力增高区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区段煤柱宽度、埋深... 为了探究遗留区段煤柱对下伏回采巷道布局的影响,以煤峪口矿为工程背景,通过最大主应力集中系数判别底板应力增高区,采用理论解析、编程计算、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开采阶段底板应力增高区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区段煤柱宽度、埋深、煤柱边缘至峰值区的距离及其垂直应力峰值控制着应力增高区的发育,采空区应力恢复特征对应力增高区的影响可以忽略;对比各模拟方案中煤柱-巷道错距与应力增高区对下煤层的影响范围峰值,并结合采空区应力逐渐恢复及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区域化特征,认为煤柱-巷道错距10~15 m为优选区间.选择12 m错距进行工业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下行开采 遗留区段煤柱 采空区应力恢复 煤柱底板高应力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上向进路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安傲清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6期73-75,78,共4页
针对玲珑金矿东风矿区现有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过于保守、采矿效率较低等问题,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8种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方案进行模拟,从Mises等效应力和竖向位移沉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最佳的采场结构参数。模... 针对玲珑金矿东风矿区现有上向进路充填采矿法采场结构参数过于保守、采矿效率较低等问题,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8种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方案进行模拟,从Mises等效应力和竖向位移沉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最佳的采场结构参数。模拟结果表明:进路宽度超过5 m时,垂直位移增量较明显,且进路宽度为4 m、高度分别为2.5 m和3 m时开采所引起的Mises等效应力较小。综合考虑采场生产能力及安全方面,最终确定东风矿区最佳采场结构参数为一步进路宽4.0 m、二步进路宽4.0 m、进路高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进路采矿 结构参数优化 Mises等效应力 ANSYS
下载PDF
重复采动下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昝明惠 黄鹏 宋高峰 《煤炭与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工作面煤体破坏特征和矿压显现规律,本文采用PHASE 2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数值模型,研究了杨家寨煤矿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重复采动影响下工作面煤壁破坏特征、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覆岩移动演化特征。数值模拟结...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群下行开采工作面煤体破坏特征和矿压显现规律,本文采用PHASE 2D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数值模型,研究了杨家寨煤矿近距离煤层下行开采重复采动影响下工作面煤壁破坏特征、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覆岩移动演化特征。数值模拟结果显示:①工作面煤壁在顶底板挤压作用下外鼓,下煤层较上煤层的煤壁破坏更为明显,上、下煤层工作面最大塑性区宽度分别为2.43 m和3.18 m;②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工作面支承压力增高系数峰值先增大后稳定,上煤层支承压力增高系数稳定在1.60左右,而下煤层支承压力增高系数稳定在1.52左右;③上、下煤层工作面各推进200 m时,覆岩最大位移分别为36 mm和73 mm,但上煤层工作面达到了充分采动,覆岩最大位移不再增大,而下煤层工作面仍处于非充分采动阶段,覆岩最大位移将随工作面的推进继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下行开采 支承压力 塑性区 垂直位移
下载PDF
神广煤矿房式采空区上覆煤层开采可行性研究
16
作者 张少春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6-485,共10页
为研究房式采空区上覆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根据神广煤矿各煤层赋存状况及开采现状,采用垮落开采的比值判定法、“三带”判别法,结合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5^(-2)煤层房式开采对上覆4^(-2上)、4^(-3)煤层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影响,分析... 为研究房式采空区上覆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根据神广煤矿各煤层赋存状况及开采现状,采用垮落开采的比值判定法、“三带”判别法,结合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5^(-2)煤层房式开采对上覆4^(-2上)、4^(-3)煤层完整性和连续性的影响,分析4^(-2上)、4^(-3)煤层开采过程中对层间岩层及5^(-2)煤层采空区留设煤柱稳定性的影响,论证了4^(-2上)、4^(-3)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4^(-2上)、4^(-3)煤层的比值K分别为33.07,23.46,均大于临界值7.5,且4^(-2上)、4^(-3)煤层均位于5^(-2)煤层垮落带和裂隙带之上,完整性和连续性良好;5^(-2)煤层房式开采后,采场支承压力增高区与降低区交替显现,最大值为4.88 MPa,远小于煤柱极限承载强度6.7 MPa,煤柱保持稳定;4^(-2上)、4^(-3)煤层相继上行开采后支承压力逐渐减小,使得层间岩层应力降低,位移减小,且未对层间岩层及5^(-2)煤采空区留设煤柱造成破坏性影响,层间岩层矿压显现不明显,神广煤矿可对4^(-2上)、4^(-3)煤层进行上行开采。研究结果对类似地质条件下房式采空区上覆煤层上行开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式采空区 上行开采 煤柱稳定性 支承压力 应力分布 位移分布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围岩应力分布及覆岩移动规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鹏 昝明惠 宋高峰 《陕西煤炭》 2023年第4期59-62,73,共5页
为了研究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对工作面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覆岩破坏演化特征的影响,采用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煤壁塑性区发展规律、覆岩垂直位移、工作面前方支承应力分布规律。数值... 为了研究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对工作面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覆岩破坏演化特征的影响,采用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分析了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过程中工作面煤壁塑性区发展规律、覆岩垂直位移、工作面前方支承应力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工作面煤壁塑性区呈现上部宽、下部窄的特征,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煤壁塑性区宽度也随之增大,其中下层煤和上层煤工作面煤壁塑性区最大宽度分别为4.23 m、2.85 m;下层煤和上层煤覆岩最大竖向位移都发生在模型中部,最大竖向位移分别为28 mm、62 mm;支承压力呈现出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发展趋势,支承压力系数峰值为1.59。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行开采实践中,当下层煤完成开采后,上层煤的围岩塑性区和位移均有所增大,覆岩稳定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上行开采 支承应力 塑性区 围岩应力分布 覆岩移动规律
下载PDF
30110顺槽矿压监测方法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文岗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3期89-91,94,共4页
为分析杭来湾煤矿30110顺槽巷矿压分布特征,对顺槽巷进行了巷道表面位移、顶板离层量、锚杆(索)受力状况观测。数据表明,该顺槽两帮移近量最大114 mm,顶板锚索载荷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过加大锚索锚固长度及预紧力可以有效控制顶板围岩... 为分析杭来湾煤矿30110顺槽巷矿压分布特征,对顺槽巷进行了巷道表面位移、顶板离层量、锚杆(索)受力状况观测。数据表明,该顺槽两帮移近量最大114 mm,顶板锚索载荷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过加大锚索锚固长度及预紧力可以有效控制顶板围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监测 表面位移 离层量 锚杆(索)受力
下载PDF
基于Winkler地基的仰(俯)采采场顶板破断分析
19
作者 温耀军 《山西焦煤科技》 CAS 2023年第8期22-27,共6页
基于Winkler地基假设,分析了仰(俯)采采场顶板破断机理,建立了仰(俯)采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力学模型。运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仰(俯)采采场顶板围岩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表明,仰斜开采和俯... 基于Winkler地基假设,分析了仰(俯)采采场顶板破断机理,建立了仰(俯)采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力学模型。运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对仰(俯)采采场顶板围岩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表明,仰斜开采和俯斜开采的初次来压步距相同,但由于基本顶的断裂位置不同导致仰采的来压强度大于俯采的来压强度。其次,由于基本顶上的最大拉应力大小不等,导致仰采的周期来压步距小于俯采。与俯采相比,仰采的围岩活动剧烈,矿压显现程度严重。但俯采工作面上覆岩层垂直压应力大于仰采,俯采工作面的超前支承应力也大于仰采。综合分析,得出俯斜开采比仰斜开采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俯)采 顶板破断机理 Winkler地基假设 矿压显现
下载PDF
宏远煤矿上保护层开采可行性研究
20
作者 尚二花 赵培云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6期183-187,共5页
以宏远煤矿保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为了确定上覆14号煤层作为上保护层开采的可行性,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和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等手段来研究上保护层开采时需要具备的安全条件以及被保护层位移、应力、变形分布规律,并进... 以宏远煤矿保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为了确定上覆14号煤层作为上保护层开采的可行性,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和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等手段来研究上保护层开采时需要具备的安全条件以及被保护层位移、应力、变形分布规律,并进行现场卸压初步检验。结果显示:作为上保护层的14号煤层可以进行安全开采;上保护层开采后,将会在下覆岩体中形成卸压区,被保护层顶板应力也大大降低,同时被保护层上覆岩层发生膨胀变形,其膨胀率达到了0.42%;现场卸压效果初步检验出被保护层上覆煤岩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发育裂缝有助于瓦斯运移,为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创造有利条件。宏远煤矿上保护层(14号煤层)开采作为防突措施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FLAC3D数值模拟 顶底板应力 位移变化 膨胀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