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卢氏县黄柏沟花岗伟晶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1
作者 温国栋 张盼盼 +3 位作者 尹青青 曾庆海 徐少锋 陈忠岳 《地质找矿论丛》 CAS 2024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黄柏沟铀矿是在豫西地区灰池子岩体外围新发现的伟晶岩型铀矿,经过前期勘查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本文通过对黄柏沟伟晶岩铀矿矿石特征和晶质铀矿的化学组成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伟晶岩成因,总结了该区的铀矿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研究认... 黄柏沟铀矿是在豫西地区灰池子岩体外围新发现的伟晶岩型铀矿,经过前期勘查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本文通过对黄柏沟伟晶岩铀矿矿石特征和晶质铀矿的化学组成分析研究,初步探讨了伟晶岩成因,总结了该区的铀矿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研究认为:(1)黑云母伟晶岩是该区的含矿岩石,岩石发育文像和伟晶结构,具有矿物粒度粗大、富含黑云母、硅高、钾富、铝过饱和等特点;(2)晶质铀矿是主要的矿石矿物,主要以2种状态赋存于黑云母伟晶岩中——一是以细小微脉赋存于黑云母生长节理中或边界接触面上,二是结晶较好的自形程度较高的晶质铀矿颗粒;(3)晶质铀矿主要元素为U,其次为Th、Pb,稀有元素Y相对富集,且与U关系密切;(4)下一步的重点找矿方向为灰池子岩体外接触带0~200 m内具有含矿伟晶岩特征的黑云母伟晶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床 伟晶岩 晶质铀矿 找矿预测 卢氏县 河南省
下载PDF
铀资源勘查物化探方法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7
2
作者 徐贵来 王华林 +6 位作者 赵瑞全 程纪星 刘祜 李必红 万汉平 吴曲波 潘自强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6期344-351,共8页
介绍了目前铀资源勘查中常用物化探方法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其研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铀资源勘查 砂岩型铀矿 热液型铀矿 物化探技术
下载PDF
运用铀同位素研究砂岩型铀矿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金辉 孙占学 史维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6-520,共5页
通过砂岩铀矿矿卷前锋铀同位素特征和512矿床含矿层铀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对砂岩型铀矿形成过程、铀同位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砂岩铀矿的形成是一个多期次、滚动式、由氧化向还原环境推进的动态成矿过程,矿体主要定位于Ⅲ... 通过砂岩铀矿矿卷前锋铀同位素特征和512矿床含矿层铀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对砂岩型铀矿形成过程、铀同位素找矿标志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砂岩铀矿的形成是一个多期次、滚动式、由氧化向还原环境推进的动态成矿过程,矿体主要定位于Ⅲ区段。根据铀同位素样品在不同氧化还原分带中的分布和矿体的滚动性特征,认为A区定名为地球化学矛盾区更为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铀同位素 水文地球化学 铀矿地质 砂岩铀矿
下载PDF
相山矿田邹家山铀矿床钛铀矿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志华 林锦荣 +2 位作者 王勇剑 王峰 陶意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63-70,共8页
相山矿田邹家山铀矿床发育细小板柱状半自形-自形钛铀矿。应用显微镜、电子探针、LA-ICP-MS等分析手段,对邹家山矿床铀矿石中的钛铀矿开展化学成分特征研究,结果认为:钛铀矿具有较为稳定的U、Ti含量和Ti/U比值,钛铀矿的发育表明酸性成... 相山矿田邹家山铀矿床发育细小板柱状半自形-自形钛铀矿。应用显微镜、电子探针、LA-ICP-MS等分析手段,对邹家山矿床铀矿石中的钛铀矿开展化学成分特征研究,结果认为:钛铀矿具有较为稳定的U、Ti含量和Ti/U比值,钛铀矿的发育表明酸性成矿流体存在中高温阶段;钛铀矿富集U、Ti、K、Fe、Al、Ca、Pb、Zr、F、Y、Th、Yb、REE等元素,尤其富集Th、REE和Y,显示REE、Th、Y等元素与钛铀矿共沉淀,为钛铀矿快速结晶所形成,REE以类质同像形式赋存于钛铀矿中;钛铀矿稀土配分型式为轻稀土略富集、重稀土富集的平坦型,Eu中等负异常,指示铀成矿流体富含Cl、F、CO_2等挥发份,REE、U、Th、Y等元素主要以碳酸盐、氯化物和氟化物型络合物形式迁移;钛铀矿中稀土元素含量、配分型式与围岩存在显著差异,表明REE、U、Th、Y等元素不是来源于相山火山岩或其岩浆分异热液,也不是由基底变质岩、基性岩脉浸出,而主要来源于深部富铀地质体在地幔岩浆、热流体作用下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岩浆和(分异)热液,不排除部分来源于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铀矿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意义 邹家山铀矿床 相山矿田
下载PDF
相山铀矿床多期石英的天然热释光及EPR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湘云 章邦桐 +2 位作者 王建 王长华 阎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36-241,共6页
本文对采自江西相山铀矿床不同成矿期的石英进行了天然热释光测定,并结合XRFS(x射线荧光光谱)、EPR(电子顺磁共振)等分析数据对所取样品的天然热释光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矿期石英的天然热释光在发光强度... 本文对采自江西相山铀矿床不同成矿期的石英进行了天然热释光测定,并结合XRFS(x射线荧光光谱)、EPR(电子顺磁共振)等分析数据对所取样品的天然热释光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成矿期石英的天然热释光在发光强度、发光谱线的峰形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导致石英热发光的中心是SiO型电子心,电子心的多少与U、Th总量有关;石英热释光强度与石英本身的颜色呈反消长关系;热释光发光谱线上的峰形特征表明石英的形成温度和石英形成以后所经历的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热释光 电子心 铀矿床 石英 成矿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照金-焦坪地区铀成矿条件及半定量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段晨宇 伍显红 +3 位作者 陈江源 牛家骥 尚景武 李艺舟 《矿产勘查》 2020年第4期679-687,共9页
照金-焦坪一带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东部,处于渭北隆起与陕北斜坡过渡区域,周边分布有店头铀矿床。笔者通过典型矿床分析,结合成矿地质条件、航空放射性异常查证结果,总结砂岩型铀矿找矿标志,建立数学-物理找矿模型,并用俄罗斯半定量成... 照金-焦坪一带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东部,处于渭北隆起与陕北斜坡过渡区域,周边分布有店头铀矿床。笔者通过典型矿床分析,结合成矿地质条件、航空放射性异常查证结果,总结砂岩型铀矿找矿标志,建立数学-物理找矿模型,并用俄罗斯半定量成矿预测技术对该研究区进行了成矿预测,新划定铀成矿远景区2片,推进了该地区铀矿资源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航空放射性异常 半定量成矿预测 铀成矿远景区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
下载PDF
西准噶尔白杨河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梁永新 刘洋 《西部资源》 2016年第5期68-69,共2页
本文结合白杨河地区地质背景,分析了白杨河地区地下水系统和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认为该地区具备了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对白杨河地区铀成矿条件进行分析。
关键词 白杨河地区 砂岩型铀矿 层间氧化带 成矿条件分析
下载PDF
萨瑟库里湖水型铀矿床成矿学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姚振凯 马亮 陈为义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17-21,共5页
萨瑟库里湖水型铀矿床,位于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铀成矿区,矿体为液态湖水,水体铀品位达到工业产品液要求,可列入水成铀矿床中的特殊一类。铀成矿作用既有表生水淋积的,也有地下热水的,铀成矿富集以干旱气候条件的蒸发作用为主,矿床列为复... 萨瑟库里湖水型铀矿床,位于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铀成矿区,矿体为液态湖水,水体铀品位达到工业产品液要求,可列入水成铀矿床中的特殊一类。铀成矿作用既有表生水淋积的,也有地下热水的,铀成矿富集以干旱气候条件的蒸发作用为主,矿床列为复成因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瑟库里湖 塔吉克斯坦 湖水型铀矿床 水成铀矿床 成矿学特征
下载PDF
Lipids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and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found in the Dongsheng uranium deposit 被引量:7
9
作者 JIANG Lei CAI ChunFang +5 位作者 ZHANG YongDong MAO ShengYi SUN YongGet LI KaiKai XIANG Lei ZHANG ChunMi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11期1311-1319,共9页
U-bearing sandstones from the Dongsheng deposit in Ordos Basin contain abundant C15-C18 fatty acids. The fatty acids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modern and ancient organisms including organisms from the intervals of U ... U-bearing sandstones from the Dongsheng deposit in Ordos Basin contain abundant C15-C18 fatty acids. The fatty acids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modern and ancient organisms including organisms from the intervals of U mineralization. A certain amount of i15:0, a15:0, a17:0 fatty acids coexist with small amounts of i17:1ω7c and 10me16:0, characteristic biomarkers of Desulfovibrio and Desulfobacter sp.,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e existence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SRB) in the sandstones. The presence of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SOB), such as Beggiatoa and Thioploca, is indicated by significant amounts of 16:1ω7c and 18:1ω7c fatty acids. The existence of the SRB in the deposit, as inferred from the fatty acids, is consistent with results from fossilized microorganism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ore-stage pyrite. This suggests that the environment may have been favorable for the SRB to grow since ore formation (9.8-22 Ma). The bacteria may have degraded hydrocarbon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utilized hydrocarbons degraded by oxic microbes in the deposits. This process may have produced 12C-rich calcite and prominent baseline humps of unresolved complex mixtures (UCM), and 25-demethylated hopanes and tricyclic terpanes. The existence of sulfur-oxidizing bacteria and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in the deposit may have resulted in bacterial sulfate reduction to sulfide, re-oxidization of the sulfide to sulfate and subsequent reduction of the sulfate to sulfide. This assertion is supported by ore-stage pyrite with δ34S values as low as-39.2‰, and the lightest sulfate (about 11‰) measured during the Phanerozoic, a difference of more than 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硫氧化细菌 铀矿床 不饱和脂肪酸 微生物降解 碳氢化合物 脂类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