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URBAN TRANSPORT AND LAND-USE OF GUANGZHOU
1
作者 CAO Xiao-shu YANG Fan YAN Xiao-Pei (Center for Urban and Regional Studies,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P.R.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0年第2期144-150,共7页
Changes in transport are likely to preduce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these long-term effects of transport policy may be of considerable potential importance. There is a growing movement, "The New Urbanism", w... Changes in transport are likely to preduce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these long-term effects of transport policy may be of considerable potential importance. There is a growing movement, "The New Urbanism", which seeks to reconnect transport with land use and in particular to eslablish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where higher-density,mixed-use areas are built around high-quality transit systems. Based on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and Pattern of urban transport inGuangzhou, this paper researches composition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struclure of travel pattern. The urban transport system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urban form as well as change in land use are closely related. The urban transport, system required and promnoted by the high-density land-use patter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land-use, one of the resolving is integration of urban transport planning and land-use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TRANSPORT land-use guangzhou CITY
下载PDF
The Impacts of Urban Land Use on Urban Transport System in High-Densely Developed City-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2
作者 Mao Jiangxing Yan Xiaopei Zhou Suhong 《Ecological Economy》 2005年第4期38-46,共9页
Recently the study on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ransport and land use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subjects in the fields of ruban geography, urban transport planning and urban planning. This paper totes to ca... Recently the study on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transport and land use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subjects in the fields of ruban geography, urban transport planning and urban planning. This paper totes to carry out some methods, such as muhi.analysis statistics method, to specify the impacts of urban land use on urban transport system. Firstly, the choice of urban transport road network affected by the characters of urban land use layout is discussed Secondly, the promotion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affected by high-density concentrated land use pattern is demonstrated Thirdly, the impacts of urban city-size on transport system structure characters are expatiated Finally, the impacts of urban mater planning in Guangzhou on the layout of transport system are illustrate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land use. urban transport system IMPACTS guangzhou
下载PDF
基于Landsat/TM资料研究广州城市热岛现象 被引量:17
3
作者 邓玉娇 匡耀求 黄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0,共5页
利用Landsat/TM卫星资料及气象观测资料,基于覃志豪单窗算法对地表温度进行反演,根据热岛强度定义进行热岛强度、热岛范围的定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初始地温、总辐射量、植被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之后,2000年至2005年间,广州市热岛... 利用Landsat/TM卫星资料及气象观测资料,基于覃志豪单窗算法对地表温度进行反演,根据热岛强度定义进行热岛强度、热岛范围的定量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初始地温、总辐射量、植被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之后,2000年至2005年间,广州市热岛现象呈现明显增强趋势,2000年11月1日、2002年11月7日、2005年11月23日热岛强度指数分别为1.15、1.20、2.89,热岛面积分别为235.44 km^2、261.09 km^2、381.42 km^2。人口增长刺激城市化加剧、温室效应增强使得地表蓄积热量增加是导致广州城市热岛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TM 地表温度 城市热岛 广州
下载PDF
TOD导向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区用地绩效评价——以广州若干地铁站区为例
4
作者 刘玉亭 王浚沣 魏宗财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7,共7页
为推动TOD的本土化实践,聚焦于现有的地铁站区用地成果,应用用地绩效评价分析框架并结合TOD用地原则,构建TOD导向下的站区用地“强度—结构—价值”三维绩效评价体系,同时采用改进的TOPSIS法与障碍度模型对广州若干地铁站区进行实证研究... 为推动TOD的本土化实践,聚焦于现有的地铁站区用地成果,应用用地绩效评价分析框架并结合TOD用地原则,构建TOD导向下的站区用地“强度—结构—价值”三维绩效评价体系,同时采用改进的TOPSIS法与障碍度模型对广州若干地铁站区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案例站区的TOD用地绩效水平,并从中总结TOD用地实践的积极经验。结果表明,部分案例站区已具有一定的TOD用地特征,尤其在用地结构、价值等维度上表现出良好水平,汲取相关成熟经验对于TOD的本土化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但也需正视传统用地强度模式与TOD理念间的冲突、用地结构的优化与经济、社会等多元价值的协调等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城市轨道交通站区 用地绩效评价 广州地铁站
下载PDF
企业更替耦合土地发展的城市更新策略——以广州海丝城为例
5
作者 赵渺希 孔怡 林思仪 《上海城市管理》 2024年第2期44-53,共10页
基于企业发展与土地整备来推动城市空间有效更新是重要的实践和学术议题。研究基于“问题—对策”的分析框架,以广州海丝城为研究范围,利用ArcGIS和营商主体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更替状况、行业发展趋势和土地资源配置进行量化分析。... 基于企业发展与土地整备来推动城市空间有效更新是重要的实践和学术议题。研究基于“问题—对策”的分析框架,以广州海丝城为研究范围,利用ArcGIS和营商主体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更替状况、行业发展趋势和土地资源配置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区域内在业企业年龄结构较年轻,但整体企业生命周期与土地供地期限不匹配;诸如数字经济试验区和开发区等政策型区域的企业迭代趋势显著;总部经济的集聚对区域发展产生多重外溢效应;用地空间破碎和国有集体权属混杂使城市更新的难度加剧。基于企业和土地数据的分析模型,提出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灵活化土地出让、构建总部生态圈、鼓励土地混合利用和建立差异化土地供应机制等城市临港区域更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企业更替 土地利用 临港区域 广州
下载PDF
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中的供需关系转型与广州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康琪 李晋轩 +1 位作者 曾鹏 杜孟鸽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5,共8页
为深入探讨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的供需逻辑与实现机制,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实践中的需求方是渴望持续升值的市场资本,而供给方则是同时受到“现状、规划、适用政策”制约的存量地块。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进一... 为深入探讨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的供需逻辑与实现机制,指出当前我国城市存量用地再开发实践中的需求方是渴望持续升值的市场资本,而供给方则是同时受到“现状、规划、适用政策”制约的存量地块。在此基础上,以广州为例开展实证研究,进一步剖析受政策制度演进影响的供需关系曲线对存量用地再开发规模解释的内在规律,并基于供需关系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城市更新问题,针对存量转型的发展前景与空间生产特征提出若干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存量用地再开发 政策制度 供需关系 空间生产 广州
下载PDF
多元价值兼顾下的旧城镇更新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旧城镇为例
7
作者 梁旭初 谭俊杰 +1 位作者 袁媛 林定桂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社会型城市更新应兼顾多元价值,同时考虑物质空间要素的迭代优化及非物质空间要素的保育利用。当前更新改造规划并未充分考量非物质空间要素,导致旧城更新实践上的文化保护“拆”“留”两难。从多元价值兼顾的视角实施更新地区的土地资... 社会型城市更新应兼顾多元价值,同时考虑物质空间要素的迭代优化及非物质空间要素的保育利用。当前更新改造规划并未充分考量非物质空间要素,导致旧城更新实践上的文化保护“拆”“留”两难。从多元价值兼顾的视角实施更新地区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有助于推动更新规划走向社会型城市更新。以广州市番禺区旧城镇为例,分析旧城镇更新的历程和困境,基于多元兼顾的视角构建旧城镇更新改造规划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工具。运用多源大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空间分析、语义分析等方法,基于必然认定项及低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需迫切改造的旧城资源进入更新资源数据库;然后基于文化、居住、产业三维度的多元价值评估体系,将数据库的旧城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和分类分区。此后,对不同类型的旧城资源分别提出更新指引。探讨了结合物质空间要素指标和非物质空间要素指标的土地资源价值评估工具创新,以期为多元目标下的旧城镇改造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镇 城市更新 土地资源价值评估工具 广州
下载PDF
用地管理视角下城市更新实践与思考——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金霜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21-24,共4页
在国家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广州市城市更新已迈入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实现城市有机更新的新阶段。研究响应国家、省、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要求,梳理广州市城市更新历程,基于用地管理视角,分析当前... 在国家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广州市城市更新已迈入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实现城市有机更新的新阶段。研究响应国家、省、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要求,梳理广州市城市更新历程,基于用地管理视角,分析当前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实践情况和面临的现实困境,针对性地提出面向实施的相应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政策、畅通流程、数字赋能等维度,以期促进用地管理规范化、高效化,为加快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用地管理 城中村改造 广州
下载PDF
广州市东风村城乡融合发展的双轮驱动路径
9
作者 窦飞宇 骆建云 +2 位作者 钟琳 何嘉盈 杨晓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4-151,共8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背景,分别阐述城市更新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侧重优势,创新性地提出实施“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双轮驱动路径的必要性。该路径可细分为“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主...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背景,分别阐述城市更新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侧重优势,创新性地提出实施“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双轮驱动路径的必要性。该路径可细分为“城市更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主模式,以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设用地集约化利用、设施配套、资源活化”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特色产业”两个子模式。并且,以广州市从化区东风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更新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广州市从化区东风村
下载PD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predic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simulation under carbon peak and neutrality goals: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China 被引量:4
10
作者 HU Xintao LI Zhihui +1 位作者 CAI Yumei WU 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2年第11期2251-2270,共20页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has relatively high human activity and high carbon emissions.Research o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prediction under carbon peak and neutrality goals(hereafter“dual carbon”goals)is important for...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has relatively high human activity and high carbon emissions.Research o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prediction under carbon peak and neutrality goals(hereafter“dual carbon”goals)is important for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This study analyzed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urban construction land,and then modified the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prediction model.Thereafter,an integrated model for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predic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simulation under“dual carbon”goals was developed,wher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suitability was modified based on carbon source and sink capacity of different land-use types.Using Guangzhou as a case study,the integrated model was validated and applied to simulate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its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during 2030–2060 under baseline development and“dual carbon”goals scenarios.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Guangzhou’s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ded rapidly until 2030,with the spatial pattern not showing an intensive development trend.Guangzhou’s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slowed during 2030–2060,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0.2%,and a centralized spatial pattern trend.Under the“dual carbon”goal scenario,Guangzhou’s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volved into a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pattern in 2030.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development scenario,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in Guangzhou during 2030–2060 is slower,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only 0.1%,and the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patter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was more prominent.Furthermore,land maintenance and growth,that is,a carbon sink,is more obvious under the“dual carbon”goals scenario,with the forest land area nearly 10.6%higher than that under the baseline development scenario.The study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predic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simulation under“dual carbon”goals provides a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support tool for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aiding in quantifying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peak and neutrality goals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demand prediction spatial pattern simulation guangzhou
原文传递
Driving factors of urban land growth in Guangzhou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1
作者 Xuezhu CUI Shaoying LI +1 位作者 Xuetong WANG Xiaolong XUE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464-477,共14页
Since 2000, China’s urban land has expanded at a dramatic speed because of the country’s rapid urbanization. The country has been experiencing 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causing serious ch... Since 2000, China’s urban land has expanded at a dramatic speed because of the country’s rapid urbanization. The country has been experiencing 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causing serious challenges such as agricultural security and land resources waste. Effectively evaluating the driving factors of urban land growth is essential for improving efficient land use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model based on eight indicators to identify their influences on urban land growth in Guangzhou. The results provided a grouping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found that economic growth, urban popul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re the driving forces of urban land growth of Guangzhou, while the tertiary industry has an opposite effect. The findings led to further sugges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nce,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design relevant policies for achieving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 use and strategic planning o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ving factors urban land growth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land management POLIC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angzhou
原文传递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阶段都市农业的模式研究——基于广州的实践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珂 郭雨露 +3 位作者 何可 叶昌东 陈子晗 凌佩云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02-1314,共13页
基于广州都市农业的4个实践案例(花城农园、一方乐田、都市锦田和艾米稻香小镇)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阶段都市农业的新内涵和基本模式。研究发现:1)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背景下都市农业具有新技术、新机制、新功能和新形态“四新”内涵... 基于广州都市农业的4个实践案例(花城农园、一方乐田、都市锦田和艾米稻香小镇)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阶段都市农业的新内涵和基本模式。研究发现:1)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背景下都市农业具有新技术、新机制、新功能和新形态“四新”内涵。2)广州4个都市农业案例由城市中心到外围的区位布局依次归纳为立体农业(新形态)、休闲农业(新功能)、田园综合体(新技术)以及共享农业(新机制) 4种基本模式,不同模式的创新做法、空间形态和实施效果各有差异。3)广州都市农业发展的创新经验主要有:强化农业资源转化和多重功能价值;发展多元途径、创新融合多种发展形态并以模式创新为抓手;科技与人工智能共同赋能于都市农业发展;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政-企-校”智库联合机制;制度保障助力都市农业项目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都市农业 耕地保护 城乡人居环境 景村融合 广州
下载PDF
城乡等值化理念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杜金莹 邱杰华 何冬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39,共6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举措,主要以城乡要素的畅通流动来促进乡村振兴。文章基于城乡等值化理念和乡村振兴的3个等值化困境,提出需通过国土空间整治的跨镇村资源整合、全要素价值流通、多主体资金整合,以城乡多维度等值...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举措,主要以城乡要素的畅通流动来促进乡村振兴。文章基于城乡等值化理念和乡村振兴的3个等值化困境,提出需通过国土空间整治的跨镇村资源整合、全要素价值流通、多主体资金整合,以城乡多维度等值化重构,实现乡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资源等值化、资产等值化、资本等值化。同时,选取全国首个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广州市从化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剖析了其以城乡等值化策略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包括通过差异化整治实现空间重配、通过正向激励政策促进价值重构、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资本重组,以期为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等值化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广州市从化区
下载PDF
土地再开发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行动路径转变——城市企业主义下的广州旧村改造实证 被引量:5
14
作者 何冬华 杜金莹 刘玉亭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43,120,共11页
地方政府是土地再开发的最基本角色,呈现城市企业主义的运作特征。研究从分析地方政府角色演变入手,探索地方政府在多方主体博弈关系中的作用与影响,剖析土地再开发的运行逻辑与内在机制。通过梳理广州市土地再开发历程,总结地方政府角... 地方政府是土地再开发的最基本角色,呈现城市企业主义的运作特征。研究从分析地方政府角色演变入手,探索地方政府在多方主体博弈关系中的作用与影响,剖析土地再开发的运行逻辑与内在机制。通过梳理广州市土地再开发历程,总结地方政府角色影响下的土地再开发模式,主要表现为3种类型:政府主导下的激励模式、政府监管下的协调模式、以及政府运营下的联合模式。相应地,地方政府的城市企业主义行动路径表现为3个趋势,分别是由发展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以及由管制型向合作型转变。研究通过总结地方政府角色对土地再开发成效的作用规律,在提升土地再开发的空间治理成效方面提供实证借鉴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企业主义 地方政府 土地再开发 城中村改造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城市政体理论的村级工业园改造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戚芳妮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6期90-95,共6页
本文从城市政体理论“政府—社区—市场”三元分析框架着手,研究广州市天河区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本质。发现在“村改创”过程中,由于村社在参与力、决策力、谈判力上均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政府与市场力形成增长联盟,主导着项目的发展方向。... 本文从城市政体理论“政府—社区—市场”三元分析框架着手,研究广州市天河区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本质。发现在“村改创”过程中,由于村社在参与力、决策力、谈判力上均处于弱势地位,所以政府与市场力形成增长联盟,主导着项目的发展方向。建议珠三角地区根据不同情况积极培育、修正、弥补村社力,才能从根本上帮助村集体物业转型和城市更新健康发展,最终推进物与人相协调的城镇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城市政体 产业转型 城市更新 广州市天河区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管控策略研究
16
作者 叶树峰 黄荣新 谢晖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3年第2期7-10,共4页
采取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管控策略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顺利建设、安全运营并促进其沿线土地有序开发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广州市为例,在分析其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管控标准并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管控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用... 采取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管控策略是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顺利建设、安全运营并促进其沿线土地有序开发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广州市为例,在分析其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管控标准并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管控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用地管控策略,总结出“分阶段管控、动态更新”的管控思路,并由此提出适合于广州市轨道交通特点的用地管控范围,以期为其他城市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用地管控 策略 研究 广州市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土地利用模拟与规划模型 被引量:111
17
作者 刘小平 黎夏 +3 位作者 艾彬 陶海燕 伍少坤 刘涛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01-1112,共12页
利用多智能体和元胞自动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规划。根据环境经济学资源分配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结合多智能体及元胞自动机的微观规划模型,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分配及规划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以避免浪费不可再生的... 利用多智能体和元胞自动机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规划。根据环境经济学资源分配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结合多智能体及元胞自动机的微观规划模型,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分配及规划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以避免浪费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该模型由相互作用的多智能体层、元胞自动机层和环境因素层组成,可方便地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政策下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情景,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以广州市海珠区为实验区,在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规划下,模拟了1995-2010年的城市扩展的动态变化,并讨论了在不同规划情景下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元胞自动机 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 土地资源 广州
下载PDF
基于改进熵值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61
18
作者 李景刚 张效军 +1 位作者 高艳梅 臧俊梅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8-123,共6页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改进熵值模型和综合评价方法对2003—2007年的广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经济状况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社... 从社会、经济和生态3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改进熵值模型和综合评价方法对2003—2007年的广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经济状况是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社会状况和生态环境状况。(2)近年来,广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经济、社会和环境各子系统基本朝有序方向发展,而2004—2006年广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出现了短暂无序化发展征兆,主要是由于其经济增长放缓、环保投入降低所致。(3)通过对广州市与广东省的纵向和横向对比发现,近年来,广州市的空气质量和珠江广州段水质并未明显改善,环保投入和城市绿化建设更是仅相当于或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广州市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工作中必须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注重人口、土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 改进熵值法 集约利用 广州市
下载PDF
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被引量:27
19
作者 欧雄 冯长春 李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展走向内涵挖潜、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利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剖析,提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明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 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展走向内涵挖潜、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利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剖析,提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明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构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GIS建立一套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流程和评价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河区345个评价单元中,适度利用、过度利用、低度利用和不均衡利用等4种潜力类型的土地单元个数分别占总评价单元的44.9%,15.9%,35.7%和3.5%,可供挖掘的潜力很大,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对广州市天河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评价,不仅为天河区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土地 利用潜力评价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强度 天河区 广州市
下载PDF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关系 被引量:118
20
作者 周素红 闫小培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市形态与交通需求的关系方面,广州城市二维形态和三维形态与交通需求的空间分布之间具有一定的耦合性,二者存在一定互为因果的关系;交通方...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城市形态与交通需求的关系方面,广州城市二维形态和三维形态与交通需求的空间分布之间具有一定的耦合性,二者存在一定互为因果的关系;交通方式的转化对城市形态的演化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城市形态引导着交通需求的总量和布局;同时,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是城市形态与交通需求产生的原因和相互联系的纽带。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的关系方面,模型分析表明,近年来广州城市内部居住与就业的空间均衡性增强,直接影响了交通需求的产生与分布和交通方式的选择,有利于居民就近选择就业,并使通勤交通的空间分布更加均衡;此外,居住与就业人口迁移先行,引导公共设施的发展也是近年来广州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公共设施服务空间与交通需求之间存在需求作用型和供给作用型两种相互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城市空间结构 交通需求 城市形态 交通方式 公共设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