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旅游发展视角的江南历史城镇游客地方性感知与游览体验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左佑 张琳 《住宅科技》 2023年第8期45-51,共7页
基于景观感应与人地关系理论,探讨旅游发展对江南历史城镇地方性主客观感知的影响以及游客对古镇游览体验的综合评价;结合游客在江南历史城镇的地方性感知过程,构建“旅游业介入度—地方实地感知环境客观要素与主观认知要素—游客满意... 基于景观感应与人地关系理论,探讨旅游发展对江南历史城镇地方性主客观感知的影响以及游客对古镇游览体验的综合评价;结合游客在江南历史城镇的地方性感知过程,构建“旅游业介入度—地方实地感知环境客观要素与主观认知要素—游客满意度”三位一体的影响效应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验证假设结论。希望结合游客对江南历史城镇游览体验的地方性主客观感知与综合满意度评价,为江南历史城镇旅游与地方性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历史城镇 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 景观感应 地方性感知 游览体验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政策发展进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士林 王晓静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9,共6页
与地理学上的长江三角洲不同,当代语境中的长三角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概念。从1982年的"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到1993年上海正式提出"长三角大都市圈"的构想,长三角区域主体框架始终处于缓慢扩张阶段,但它... 与地理学上的长江三角洲不同,当代语境中的长三角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概念。从1982年的"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到1993年上海正式提出"长三角大都市圈"的构想,长三角区域主体框架始终处于缓慢扩张阶段,但它的核心仍是明清时代的太湖流域经济区。而当下,"泛长三角"概念的出现使长三角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的同时,也使以16城市为主体的狭义长三角概念面临解构的挑战。做强与做大本不是矛盾体,如何在政策层面把握合适的时机才是长三角长远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政策 经济区 都市圈 文化特征 江南文化
下载PDF
从“滨水”到“引水”:江南水网区块城市设计方法探索——以芜湖市浴牛潭城市核心区设计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曦 蒋灵德 蓝刚 《华中建筑》 2016年第8期98-102,共5页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以水为启动进行城市设计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首先需要保证充足的邻水界面;其次局部放大水面;并在核心区集中布置大型公建和高层建筑;同时在滨水地带中配以步道、广场及绿地。研究以芜湖市浴牛潭城市核心区城市设...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以水为启动进行城市设计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首先需要保证充足的邻水界面;其次局部放大水面;并在核心区集中布置大型公建和高层建筑;同时在滨水地带中配以步道、广场及绿地。研究以芜湖市浴牛潭城市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项目中不仅发挥了"滨水"的优势,还通过"引水"盘活了基地内的水系。说明在江南地区水网区块的城市设计中,着力营造滨水空间是一条的捷径,在此基础上通过引水可以进一步放大滨水空间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地区 水网区块 城市设计 滨水
下载PDF
南宋江南市镇与农村城镇化现象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国灿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南宋时期,江南市镇掀起一个发展热潮,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农村传统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模式和封闭单一的社会形态,呈现出城镇文明的部分特征和发展趋向。但发展水平有限,仍处于起步阶段。
关键词 南宋 江南 市镇 农村 城镇化
下载PDF
江南城市群初始阶段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逸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75,共6页
江南城市群的发端和草创时期一直可以追溯至先秦,两个东南地区的国家——吴国和越国为了生存和争霸,开始建设各自的城市。"太伯奔吴"和"寿梦兴吴"宣告了吴文化开始向中原文化靠拢,同时也发展属于自身的精神体系。... 江南城市群的发端和草创时期一直可以追溯至先秦,两个东南地区的国家——吴国和越国为了生存和争霸,开始建设各自的城市。"太伯奔吴"和"寿梦兴吴"宣告了吴文化开始向中原文化靠拢,同时也发展属于自身的精神体系。而吴国姑苏城可谓是这一时期江南城市的代表,它对自然环境的有效利用及其城市设计的独特性为今后江南城市打下了基础。也是从这时起,中国城市逐步显出南北的不平衡性。由政治文化主导的北方地区大城市越来越多,城市文化发展较快;而江南城市文化虽然开始形成,却由于北方政治伦理体系的过于强大在数百年间日益被边缘化。它告诉我们,江南城市群文化自诞生起,其生长和成熟过程就是异常崎岖和复杂的,这也是城市文化逐步蜕变所必须经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城市群 姑苏 不平衡 边缘化 城市文化 城市精神
下载PDF
传统居住空间与现代设计创新——杭州西溪锦园规划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振彦 邰慧鑫 王育林 《华中建筑》 2010年第3期106-108,共3页
结合杭州西溪锦园住区的规划和设计,通过分析传统江南民居建筑规划的空间理念,探讨了当代城市住宅规划建设中对于传统居住模式的现代运用以及中式住宅建筑创新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江南民居 空间理念 传统居住模式 现代运用 西溪锦园住区
下载PDF
传承江南传统园林空间有机性建构现代城市空间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蓓 张胜松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2期75-78,90,共5页
从中国江南传统园林空间设计的有机性中总结出空间设计的设计原则,为建立有机的现代城市空间,恢复城市空间的吸引力提出一条思路。
关键词 有机空间 空间结构有机性 现代城市空间 江南传统园林空间
下载PDF
中晚明城市变革与诗文新变——以江南“皇甫四杰”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查清华 汪惠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中晚明江南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城市化因素和区域文化双重作用改变着各个阶层的主体结构与精神生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思潮的演进,左右着文学生产与消费走向。以"皇甫四杰"为例,他们用诗文记录了... 中晚明江南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城市化因素和区域文化双重作用改变着各个阶层的主体结构与精神生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思潮的演进,左右着文学生产与消费走向。以"皇甫四杰"为例,他们用诗文记录了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变革的诸多细节,特别是社会心态、现实矛盾与精神问题;城市化因素也给他们的文学活动、精神面貌、审美意识及诗文的主题题材、语言风格、体裁样式等方面带来新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明代文学 城市变革 皇甫四杰
下载PDF
现代江南城市中“河—路”空间关系的分析与评价——以苏州市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芳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5期87-89,共3页
河道与道路空间是构成江南古城镇空间构架的基础,近年来传统河街空间关系瓦解,城市中河道与道路的紧密联系丧失。课题以苏州地区为样本,将现代江南城市中"河路"空间关系归纳为:"路近河""路临河""路... 河道与道路空间是构成江南古城镇空间构架的基础,近年来传统河街空间关系瓦解,城市中河道与道路的紧密联系丧失。课题以苏州地区为样本,将现代江南城市中"河路"空间关系归纳为:"路近河""路临河""路夹河""路跨河""河路背离"几种空间类型。传统河路空间关系已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应对错位的河路空间关系进行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河道与道路的空间关联,由此再现传统江南水乡特色空间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道路 江南城市 空间关系 苏州
下载PDF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旅游竞合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麦池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10,共5页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根基,吸收和辐射周边旅游重点区域,特别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长江中游旅游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竞合应注重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根基,吸收和辐射周边旅游重点区域,特别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长江中游旅游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竞合应注重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产品整合型品牌打造、与区域战略发展的耦合性制度衔接,这种耦合机制表现为与区域发展整合化耦合、文化创意化耦合、游憩与旅游一体化耦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 旅游竞合 旅游开发 耦合机制
下载PDF
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人口城镇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占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83-89,共7页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历史悠久,市镇商品经济发达。近代以来,传统江南市镇经济结构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有机结合,带来了江南市镇人口的城镇化,对改革开放以来,甚至是今后江南地区的城镇化道路选择,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江南市镇 传统经济结构 近代工业文明 人口城镇化
下载PDF
解放初期江南的县域城镇化水平——以浙北20县1953年人口普查“乡镇”级资料为中心
12
作者 江伟涛 《城市观察》 2016年第5期147-164,共18页
市镇是江南地区城镇化水平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解放初期江南市镇的"政区实体化"使得我们必须考察乡镇区划中"镇"的非农业人口情况,以确定其是否为城镇,并重视大量湮没于县以下行政区划的市镇是否有符合城镇标准的... 市镇是江南地区城镇化水平研究的重要考察对象。解放初期江南市镇的"政区实体化"使得我们必须考察乡镇区划中"镇"的非农业人口情况,以确定其是否为城镇,并重视大量湮没于县以下行政区划的市镇是否有符合城镇标准的情况。1953年江南浙北地区20县共有500人以上城镇78个,城镇人口420697人,城镇化水平9.94%;2000人以上城镇54个,城镇人口388680人,城镇化水平9.18%。若将杭州、嘉兴、湖州三个城市的人口计入,则浙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21.95%与21.31%。由此得出当时当地最接近于真实情况的城镇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城镇化水平 人口普查 嘉兴专区
下载PDF
试论南宋时期江南的城镇化现象
13
作者 赵志浩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7-30,共4页
由于统治者的重视以及北方、中原人民南迁,南宋江南地区出现了城镇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城镇的数量增多、市场化水平提高,城乡之间、区域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农村经济活动与市场联系加强。江南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和城镇以及城镇之间的人... 由于统治者的重视以及北方、中原人民南迁,南宋江南地区出现了城镇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城镇的数量增多、市场化水平提高,城乡之间、区域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农村经济活动与市场联系加强。江南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和城镇以及城镇之间的人口流动加快,城镇居民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贫富差距拉大,江南农村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也发生了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改变,固有的宗法宗族制受到冲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转变为业缘关系,新的社会组织日益取代旧的群体组织,货币关系发展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南宋江南城镇化过程中,因固有乡村生活的整体平衡被打破,社会结构失去原先的平衡与相对稳定性,造成社会结构失衡,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新时期的城镇化建设,应吸收传统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江南 城镇化 生活方式 社会关系
下载PDF
MapGIS K9平台在三维地质可视化模型构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钟扬 金翔龙 +3 位作者 朱朝晖 余国春 黄卫平 方寅琛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98-1003,1014,共7页
通过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构建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地质+”服务的核心技术。以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嘉兴市地理地形图和各类城市地质调查钻孔数据为基础,建立地形图形库、钻孔数据库、构造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结合... 通过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构建地下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地质+”服务的核心技术。以长江三角洲南翼的嘉兴市地理地形图和各类城市地质调查钻孔数据为基础,建立地形图形库、钻孔数据库、构造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与可视化技术,构建分析评价子系统功能模块。借助MapGIS K9软件平台的三维软件工具,开展基于地表地质图和地质-地球物理-钻孔联合解译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三维模型可视化、三维模型切割及三维模型隔栅剖面展示的分析研究。精选代表性第四纪地质钻孔116个、工程地质钻孔1106个、水文地质孔445个,分别构建了嘉兴市第四纪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工程地质三维结构模型和水文地质三维结构模型,可在任意角度、任意区块获取地层结构和属性信息,展示地下三维地质构造及地层分布特征的可视化效果,可服务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规划管理工作,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质调查 MAPGIS K9平台 钻孔数据 三维建模 可视化 长江三角洲南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