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12城市住宅居室内PM_(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萌萌 曹赟 +6 位作者 张晓彤 张文颖 蒋林霖 杨玉燕 杜航 樊琳 王先良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3-239,253,共8页
目的 了解我国典型城市住宅居室内PM_(2.5)的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做好居室健康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2018年4月—2019年3月,选取12个典型城市共612户家庭,分别于暖季和冷季检测其室内PM_(2.5)浓度、温度和湿度,并通过... 目的 了解我国典型城市住宅居室内PM_(2.5)的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做好居室健康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研究,2018年4月—2019年3月,选取12个典型城市共612户家庭,分别于暖季和冷季检测其室内PM_(2.5)浓度、温度和湿度,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家庭居室基本特征。利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温湿度校正的协方差分析比较居室内PM_(2.5)浓度差异,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居室内PM_(2.5)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12城市家庭居室内PM_(2.5)质量浓度几何均数为54.0μg/m^(3),M(P_(25),P_(75))为53.9(30.6,94.5)μg/m^(3)。51.4%的居室PM_(2.5)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中规定的PM_(2.5)的标准限值50μg/m^(3)。冷季居室内PM_(2.5)质量浓度高于暖季(t=-18.14,P<0.001);不同室内采样点之间的PM_(2.5)质量浓度未发现差异(暖季:t=0.56,P=0.578;冷季:t=0.06,P=0.956);经过温湿度校正后,冷季上下风向区间居室内PM_(2.5)浓度存在差异(F=5.94,P=0.015,P′=0.003);不同行政区划间居室内PM_(2.5)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暖季:F=29.13,P<0.001;冷季:F=66.89,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近五年内装修过、室内种植花草、使用中央空调是居室内PM_(2.5)质量浓度升高的危险因素,OR(95%CI)值分别为5.700(2.564,12.671)、6.212(2.515,15.341)、8.585 (1.969,37.434)。使用空气净化器是保护因素,OR(95%CI)值为0.065(0.027,0.161)。结论 我国典型城市住宅居室的PM_(2.5)污染水平整体较高,且城市间季节和地理分布差异较明显。近五年内装修、使用中央空调是居室内PM_(2.5)浓度偏高的危险因素,使用空气净化器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城市居室 污染特征 影响因素 现况研究
下载PDF
SWMM模型应用于城市住宅区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计算 被引量:60
2
作者 马晓宇 朱元励 +2 位作者 梅琨 张艳军 张明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2,共8页
以温州市典型住宅区非点源污染为对象,基于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型的模拟机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模型参数,结合降雨径流实测数据率定模型参数,将模型"本地化",构建了基于SWMM模型的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 以温州市典型住宅区非点源污染为对象,基于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模型的模拟机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模型参数,结合降雨径流实测数据率定模型参数,将模型"本地化",构建了基于SWMM模型的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模型,并设计了4种不同降雨情景,分析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研究区非点源污染固体悬浮物(TSS)、CODCr、TN和TP的污染负荷量及其累积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构建的SWMM模型的模拟值可以较好地与实测值相吻合,4种污染物模拟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在设计的4种降雨情景下:①污染物浓度峰值出现在降雨30~40 min内,降雨强度越大,出现浓度峰值的时间越早;②高强度降雨较低强度降雨可对受纳水体造成更大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宅区 非点源污染 SWMM模型 降雨径流 污染负荷
下载PDF
城市小区环境流场及污染物扩散的风洞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欧阳琰 蒋维楣 +2 位作者 胡非 苗世光 张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0-780,共11页
 介绍了一次有关城市小区环境流场和污染物扩散规律的风洞实验研究.实验以位于北京市东南部的方庄小区为研究对象,以1:250的缩尺比在南京大学NJU环境风洞中建立模型并进行实验.实验包括:小区气流分布测量、小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测量...  介绍了一次有关城市小区环境流场和污染物扩散规律的风洞实验研究.实验以位于北京市东南部的方庄小区为研究对象,以1:250的缩尺比在南京大学NJU环境风洞中建立模型并进行实验.实验包括:小区气流分布测量、小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测量、建筑物周边气流分布测量、建筑物周边空气污染物浓度分布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小区内水平流场分布受不同高度建筑物影响,但风速垂直分布总体上仍符合幂指数律.小区内污染物分布亦受到建筑物及环境风速大小的影响.单体建筑物流场试验结果清晰显示了气流遇建筑物后的抬升翻越过程,以及街渠内的抽风效应,该效应可使街渠内风速达到来流的2~3倍.单体建筑物污染物分布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离源的距离增大污染物浓度逐渐减小,其垂直分布仍符合地面源排放的扩散分布形式,实验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比较为接近.相应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实验结果进行比较表明:两者的气流和污染物浓度分布除个别有差异外,总体上相当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实验 城市小区 气流 空气污染 环境流场 污染物扩散 抽风效应
下载PDF
中国城镇生活源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重心演变对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坤荣 林奎 +3 位作者 许振成 杨大勇 杨剑 刘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26-232,共7页
为了探讨中国城镇生活源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入重心的概念,利用经济空间结构的重心计算方法,结合1998-2008年中国各省的生活污水排放量COD排放量,NH3-N排放量GDP,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年的城镇生活源污... 为了探讨中国城镇生活源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入重心的概念,利用经济空间结构的重心计算方法,结合1998-2008年中国各省的生活污水排放量COD排放量,NH3-N排放量GDP,人口,居民可支配收入等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年的城镇生活源污染重心和经济重心的演变路径,从移动距离、移动方向、路径对比、空间相关性分析等多角度阐述了经济重心与城镇生活源污染重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联系.结果表明,不同的重心存在着很大的偏离,经纬度空间上,人口及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城镇生活源污染重心呈负相关,GDP与城镇生活源污染重心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生活源 社会经济发展 重心演变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低影响开发对城市住宅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控制效果模拟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箐 沙晓军 +1 位作者 徐向阳 刘俊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3-57,52,共6页
以张家港市某典型住宅区为例,运用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模块(LID),模拟分析了现状条件及绿色屋顶、渗透路面、植被浅沟单独布设和三种LID措施组合布设场景在不同暴雨重现期条件下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物(TSS、COD、TN和TP)的污染负荷量及... 以张家港市某典型住宅区为例,运用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模块(LID),模拟分析了现状条件及绿色屋顶、渗透路面、植被浅沟单独布设和三种LID措施组合布设场景在不同暴雨重现期条件下研究区非点源污染物(TSS、COD、TN和TP)的污染负荷量及其累积变化过程,分析了不同LID措施对城市住宅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各LID措施均可控制非点源污染物浓度、削减非点源污染物累积排放量,其对各非点源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在低重现期下效果更为显著,尤以组合LID措施的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宅区 低影响开发模块 非点源污染 SWMM模型 污染负荷
下载PDF
城市住宅区噪声污染及其综合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强 赵丽 +2 位作者 闪红光 刘凤丽 徐铭 《云南环境科学》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我国城市住宅区噪声污染较严重 ,主要原因是项目审批不严、市政规划欠佳以及管理松懈。为此 ,应加强综合治理 ,即应加强行政法治管理 ,制订并实施综合技术措施 。
关键词 噪声污染 污染防治 城市住宅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城市居民小区排污系数估算——以昆明、大理和禄劝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谢中伟 袁国林 +1 位作者 赵磊 黄冬梅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以昆明、大理、禄劝3地为例,通过实地踏勘,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居民小区作为试点,分不同的时段监测小区内的用水量,并采集排放的废水样品,分析污染指标的浓度,探讨排污系数的估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3个城市居民小区的排污系数进行估算... 以昆明、大理、禄劝3地为例,通过实地踏勘,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居民小区作为试点,分不同的时段监测小区内的用水量,并采集排放的废水样品,分析污染指标的浓度,探讨排污系数的估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3个城市居民小区的排污系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当地的经济水平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但总磷的排污系数相对比较独立,总体环境质量与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小区 生活污染源 排污系数
下载PDF
城镇居住小区人均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战广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4期90-95,138,共7页
从居住小区选择、水质采样检测、流量测量、用水量调查、数据分析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城镇人均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方法,并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两个未设化粪池的居住小区A和B开展了连续一周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 从居住小区选择、水质采样检测、流量测量、用水量调查、数据分析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城镇人均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方法,并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两个未设化粪池的居住小区A和B开展了连续一周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小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波动范围较大,周末污染物浓度较工作日高。具有代表性的小区B总排口污水的COD_(Cr)、BOD_(5)、NH_(3)-N、TN、TP平均值分别为687、294、32.6、40.7、5.42 mg/L,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相近。根据小区用水量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得到小区B的人均用水量为88.8 L/(人·d),污水排放系数取0.85时,计算小区B的人均COD_(Cr)、BOD_(5)、NH_(3)-N、TN、TP产生量平均值分别为51.90、22.18、2.46、3.07、0.41 g/(人·d),低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城镇污水的设计水质。调查范围较小、用于计算的排污人口当量数据偏高可能是人均用水量和人均污染物产生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应采用流量测量、入户调查等方式获取更准确的人均污水量,扩大调查范围可以进一步减小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小区 生活污水污染物 人均产生量 污水系统提质增效
下载PDF
谈城市住宅声环境污染与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钟丹 周拥军 《山西建筑》 2016年第27期171-173,共3页
论述了城市住宅噪声污染的主要原因,根据相关环境噪声标准,从居住区总体布局、设置隔声屏障、建筑围护部件隔声、吸声等方面,阐述了城市住宅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有利于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 城市住宅 噪声污染 隔声屏障 居住区
下载PDF
城市小区雨水径流投加细砂强化混凝沉淀优化条件研究
10
作者 纪桂霞 司大伟 +1 位作者 陆怡诚 王平香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城市小区雨水径流水质的污染主要为有机污染和悬浮固体污染,且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差,采用投加混凝剂同时加细砂的强化混凝沉淀实验,确定了小区径流混凝沉淀处理最适宜的混凝剂种类、最佳的混凝反应运行条件及最优的药剂和细砂投加量。实... 城市小区雨水径流水质的污染主要为有机污染和悬浮固体污染,且污染物的可生化性差,采用投加混凝剂同时加细砂的强化混凝沉淀实验,确定了小区径流混凝沉淀处理最适宜的混凝剂种类、最佳的混凝反应运行条件及最优的药剂和细砂投加量。实验表明:在混凝沉淀过程中投加细砂,不仅能提高混凝沉淀效果,而且能提高沉淀速度。小区径流强化混凝沉淀的浊度去除率达99.7%,COD去除率达92.6%,处理水的浊度1.66 NTU,COD 35mg/L两主要指标均优于杂用水水质标准。因此,投加细料的混凝沉淀是小区雨水径流处理利用及污染控制最简便易行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小区 雨水径流 细砂材料 强化混凝沉淀 水污染
下载PDF
健康城市导向下的居住圈环境污染治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馨 刘婧琳 《低温建筑技术》 2022年第3期7-12,27,共7页
城市居住圈是人类生活和交流的场所。从健康景观和城市居住圈污染场地融合的视角出发,通过长春市红旗街城市综合体居住圈的现状调研分析现存问题,探讨环境污染问题与健康理念机制的矛盾点和协同点。根据“BSC健康+”理念从身体健康心理... 城市居住圈是人类生活和交流的场所。从健康景观和城市居住圈污染场地融合的视角出发,通过长春市红旗街城市综合体居住圈的现状调研分析现存问题,探讨环境污染问题与健康理念机制的矛盾点和协同点。根据“BSC健康+”理念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交流健康三个层面论述城市居住圈健康环境的营造,并深层剖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在污染问题解决的基础之上实现居住圈健康环境体系的构建,以期为未来城市居住圈污染场地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居住圈 健康生活 环境污染 设计策略
下载PDF
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和生物炭对其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瀚文 张志勇 +4 位作者 郭文景 王小治 刘海琴 张迎颖 周庆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31,150,共13页
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径流是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N)等,可引发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对城市居民集中区的水体环境安全和城市景观造成危害。以典型城市(无锡)居民集中区为研究对象... 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径流是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N)等,可引发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对城市居民集中区的水体环境安全和城市景观造成危害。以典型城市(无锡)居民集中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监测的方式重点开展了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不同下垫面初期降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和污染负荷等研究,并通过多途径表征、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等方法研究了原生物炭(BC)、改性铁生物炭(BC-Fe)、磁性改性铁生物炭(BC-Fe_(3)O_(4))等不同生物炭材料对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地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和削减效果。结果表明:典型城市居民集中区初期降雨地表径流中主要污染物为氮和磷,不同下垫面类型(交通主干线、居民区内道路、屋面、公园绿地、停车场)地表径流中单位面积产生的TN和TP污染负荷量分别为4.17 kg/(hm^(2)·a)、2.82 kg/(hm^(2)·a)、0.88 kg/(hm^(2)·a)、0.69 kg/(hm^(2)·a)、0.62 kg/(hm^(2)·a)和0.78 kg/(hm^(2)·a)、0.56 kg/(hm^(2)·a)、0.13 kg/(hm^(2)·a)、0.06 kg/(hm^(2)·a)、0.18 kg/(hm^(2)·a),交通主干线地表径流中产生的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量最高,但由于居民区内道路汇水面积是交通主干线的4.76倍,故居民区内道路地表径流中产生的TN和TP总污染负荷量最高;BC-Fe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最佳,而BC-Fe_(3)O_(4)材料可实现吸附剂的二次回收利用;在弱酸性条件下,3种生物炭材料对溶液中NO_(3)^(-)-N和PO_(4)^(3-)的吸附容量最高,其吸附规律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的拟合效果较优;BC-Fe材料对实际污染水体中TN和TP的吸附容量最高可达24.24 mg/g和3.58 mg/g,所需添加量最少,使用成本最低,但BC-Fe_(3)O_(4)材料具有较好的可回收性、无二次污染等优势;不同的铁改性方法导致了生物炭对主要污染物的吸附效果和机制存在显著的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生态拦截与控制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集中区 初期降雨地表径流 氮磷 污染负荷 改性生物炭
下载PDF
基于CFD模拟的城市住区形态参数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程昊淼 姜智文 +1 位作者 张培浩 康天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7-1387,共11页
基于城市下垫面对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的影响,选择北京市某处住宅集中区中2个开发年代与空间形态特征不同的街区,采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计算流体力学风环境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城市街区尺度上“城市形态-风环境-大气污染”的三... 基于城市下垫面对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的影响,选择北京市某处住宅集中区中2个开发年代与空间形态特征不同的街区,采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计算流体力学风环境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城市街区尺度上“城市形态-风环境-大气污染”的三元关系与作用机制,为合理规划城市街区空间形态、建设绿色健康城市与和谐宜居社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风速是影响街区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善街区内部通风条件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迁移扩散.空间形态特征不同的2个街区的内部风环境呈现明显差异,建筑物密集、空间相对封闭的街区内部气流交换能力弱,不易于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反映街区空间形态特征的建筑密度、围合度、建筑平均体积、建筑平均高度及建筑高度标准差5项城市形态参数与街区内部风速显著相关.其中,建筑密度、围合度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增大相邻建筑物高度差有利于污染物垂向迁移与高空消散.因此,在城市住区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平面布局、竖向设计与建筑选型等方面对街区通风条件和大气污染物消散的影响,以提升居住街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大气污染 风环境 住区规划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 PM_(2.5)
下载PDF
城市住宅小区路面径流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丽丽 张彩琳 +5 位作者 马莉萍 李肖燕 刘春茂 刘闯 张复港 梁文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85,78,共5页
为了解城市住宅小区路面径流不同时期的水质特性,以北京市某住宅小区路面径流为例,结合降雨量、降雨历时的同步观测,分析了小、中、大、大暴雨4场降雨中总悬浮颗粒物(T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浓度和浊度随时间的变化... 为了解城市住宅小区路面径流不同时期的水质特性,以北京市某住宅小区路面径流为例,结合降雨量、降雨历时的同步观测,分析了小、中、大、大暴雨4场降雨中总悬浮颗粒物(TSS)、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浓度和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并将场次降雨分为前20、20~60、60 min后三个时期,对三个时期内污染物浓度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小区路面径流的TSS、COD、TN、TP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介于32.3~74.3、45.0~90.1、1.3~8.0、0.37~0.49 mg/L之间,浊度为9.9~21.0 NTU,除小雨外,其他三种降雨时路面污染较为严重。4场降雨的前20 min,COD、TN、浊度、TP均与TSS有同源性,其中COD、TN受雨强影响较大;20~60 min,TSS、浊度及TN、TP有同源性,其中COD、TSS、浊度受雨强影响较为显著;60 min后,TP、浊度、TSS两两之间及TN、TP均有同源性,其中TSS、TN均受雨强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宅小区 路面径流 污染特征 降雨特征 差异性 相关性
下载PDF
Influence of urban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diffusion of air pollutants: A case study in China 被引量:4
15
作者 Zhiwen Jiang Haomiao Cheng +1 位作者 Peihao Zhang Tianfang K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63-172,共10页
Air pollution has a serious fallout on human health,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different urba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air pollutants cannot be ignored.In this stud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morphology ... Air pollution has a serious fallout on human health,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different urba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air pollutants cannot be ignored.In this stud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morphology and air quality(wind speed,CO,and PM_(2.5))in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at the meso-microscale was investigated.The changes in the microclimate and pollutant diffusion distribution in the neighborhood under diverse weather conditions were simulat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This study identified five key urban morphological parameters(Building Density,Average Building Height,Standard Deviation of Building Height,Mean Building Volume,and Degree of Enclosure)which significantly im-pacted the diffu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pollutants in the neighborhood.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ree specific strategies(e.g.volume of a single building should be re-duced,DE should be increased)and one comprehensive strategy(the width and height of the single building should be reduced while the number of single buildings should be in-creased)could be illustrated as an optimized approach of urban planning to relief the air pollution.The result of the combined effects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mitigating air pollution in sustainable urban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pollution urban form index CFD residential planning PM_(2.5) CO
原文传递
浅谈城市居住区声环境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坤洋 卓琪淞 +1 位作者 张俊俊 庄金迅 《住宅科技》 2014年第7期20-22,共3页
居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健身、休息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如今的城市居住区严重受到城市噪声的影响。解决城市噪声问题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迫切愿望。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初步阶段就... 居住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健身、休息的主要场所,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如今的城市居住区严重受到城市噪声的影响。解决城市噪声问题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迫切愿望。作为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初步阶段就应该运用设计手段,结合地形、地貌以及用地情况,从城市的规划、城市的交通布置、居住区的总平面规划、建筑组团的组织以及建筑单体的设计着手,采取必要的措施,在设计中改善居住区的声环境。从而为居住者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为建设生态住宅、生态小区、生态城市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声环境 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 噪声控制 声屏障
下载PDF
城市住宅声环境污染与控制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小燕 《山西建筑》 2011年第3期197-198,共2页
针对日益严重的噪声污染,阐述了声环境污染的危害,分析了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措施和建议并作了具体介绍,以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安静幽雅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 城市住宅 噪声污染 危害 治理措施
下载PDF
城市住宅区人工景观水体污染物滤除方法研究
18
作者 贺甜甜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9年第7期115-120,共6页
依据人工景观水体构造,分析城市住宅区人工景观水体特征及污染原因。设定水质指标实际测试值和规范值,利用水体污染分析的升Г型分布指数公式分析水体污染等级,依据等级分析结果,对水体富营养化各个等级指标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消除不... 依据人工景观水体构造,分析城市住宅区人工景观水体特征及污染原因。设定水质指标实际测试值和规范值,利用水体污染分析的升Г型分布指数公式分析水体污染等级,依据等级分析结果,对水体富营养化各个等级指标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消除不同指标之间的差异。选择滤除装置,设置曝气生物滤池运行操作流程,通过微絮凝化学除磷、生物沸石去除氨氮,实现水体污染物高效滤除。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础上,对该工艺运行进行监测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该工艺滤除效果良好、时间短,符合城市住宅区用户对景观建设的高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住宅区 人工景观 水体 富营养化 污染物 滤除
下载PDF
城市居住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研究
19
作者 涂有 刘博佳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1-35,39,共6页
污染物接触量是用以衡量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指标之一。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居民日常生活主要在各类室内环境,特别是居住建筑中度过,其室内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本文的研究首先选择了多间香港不同类型居住建筑,对其室内PM10... 污染物接触量是用以衡量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指标之一。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居民日常生活主要在各类室内环境,特别是居住建筑中度过,其室内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本文的研究首先选择了多间香港不同类型居住建筑,对其室内PM10、CO、NO2等主要室内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并分析了室内、外PM10浓度与居民室内各种活动等其它有关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其次,结合香港居民日常时间安排调查的结果,计算出各种室内污染物的接触量,对居住建筑室内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物 接触量 城市居住建筑
原文传递
城镇居民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之产污规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孙永利 张维 +5 位作者 郑兴灿 高晨晨 祝磊 王诣达 杨超 刘静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选择常州市某居民楼宇开展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的源头产生量及规律研究。检测日的居民生活污水人均日排放量为216 L/(人·d),在06:30—10:30和19:00—21:30两个时段分别出现较高值,最大时排放量和日均时排放量的比值为1.92;楼宇排水... 选择常州市某居民楼宇开展居民生活污水污染物的源头产生量及规律研究。检测日的居民生活污水人均日排放量为216 L/(人·d),在06:30—10:30和19:00—21:30两个时段分别出现较高值,最大时排放量和日均时排放量的比值为1.92;楼宇排水口COD、BOD5、NH3-N、TN和TP日均浓度分别为549、259、45.43、79.23和7.45 mg/L,也出现了两个较高值,其中第一个高峰时段提前至凌晨,最大浓度与日均浓度的比值分别为1.63、1.56、2.15、2.01和2.03;人均日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121、59、9.5、17.0和1.6 g/(人·d),同样在06:30—10:30和19:00—21:30出现两个高峰时段,但污染物产生量的时变化更加显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比值分别达到15.68、19.68、9.22、14.16和14.20;BOD5/COD、BOD5/NH3-N、BOD5/TN和BOD5/TP日均浓度比值分别为0.47、5.71、3.27和34.82,其中BOD5/COD比值波动不明显,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仅为1.63,而BOD5/NH3-N、BOD5/TN和BOD5/TP的比值波动较为明显,均在08:30—20:30时段出现相对较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楼宇 污水污染物 人均产生量 产污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