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顾朝林 张敏 +3 位作者 张成 张晓明 陈璐 汪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1-775,共5页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 概观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城市发展,区域化正在形成巨型城市区域,地方化使城市集群各具特色。长江三角洲城镇群在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首要的全球区和全球城市形成地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布局应该顺应这些潮流,发展全球城市,建设巨型城市区,组建网络城市,规划走廊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城市区 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
下载PDF
城市群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57
2
作者 李仙德 宁越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2-288,共7页
自从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之后,城市群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城市体系,成为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国外学者相继提出半城市化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等概念,其研究都建立在都市区基... 自从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之后,城市群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城市体系,成为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国外学者相继提出半城市化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等概念,其研究都建立在都市区基础之上,强调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密切的功能联系。中国学者提出了都市连绵区、城市群等概念,并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都市连绵区的界定立足于都市区基础之上,亦与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接轨。但城市群在国内更为流行,且被写进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纲要之中。城市群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战略的重心,发挥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国内城市群研究却存在着概念含糊、界定模糊等问题。城市群是都市区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关研究必须建立在都市区基础之上,才能避免概念以及空间尺度的混淆。中国官方并未有都市区的界定方案。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加强对都市区和城市群界定的研究,立足于都市连绵区基础之上,开展跨学科研究,深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城市群集聚与扩散模式,建立起中国城市群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都市连绵区 大都市带 半城市化区域 全球城市—区域 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
下载PDF
城市策划中的城市特色探微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继刚 吴学伟 +1 位作者 曾倩 黄正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15,共6页
城市策划对于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定位、战略结构、动态过程,以及形态、文态、生态等多方面的分析,是勾勒和生发城市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框架。城市策划视野下的城市特色研究,一方面应立足地域和城市本身资源基础的内部性精深分析,另一方面... 城市策划对于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定位、战略结构、动态过程,以及形态、文态、生态等多方面的分析,是勾勒和生发城市特色的重要前提和框架。城市策划视野下的城市特色研究,一方面应立足地域和城市本身资源基础的内部性精深分析,另一方面应结合区域乃至全球化的动态多维外部性条件,进行宏观视野下的综合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策划 全球化 区域化 城市特色
下载PDF
全球城市区域中的小城镇发展特征与趋势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45
4
作者 罗震东 何鹤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16,共8页
基于全球城市区域的视角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发展演化的理论逻辑,认为全球化生产网络的构建、高快速交通网络的完善、高品质集约发展的诉求以及社会消费需求的升级等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特征是推动区域内小城镇加速差异化发展的主... 基于全球城市区域的视角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小城镇发展演化的理论逻辑,认为全球化生产网络的构建、高快速交通网络的完善、高品质集约发展的诉求以及社会消费需求的升级等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特征是推动区域内小城镇加速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四方面外部因素与小城镇自身资源禀赋的结合使得长江三角洲当前小城镇的发展加速呈现为三种类型:都市一体化型、区域增长极型、公共服务中心型。区域内非都市一体化类型的小城镇,进一步发展将主要表现为三种趋势:成长为拥有综合功能的小城市;发展为兼具特色和活力的旅游服务型聚落;成为承担广大农村地域服务职能的公共设施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全球城市区域 城镇化 趋势 长江三角洲
下载PDF
营商环境优化与城市空间格局的提升--以厦门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劲松 卢兆梅 +3 位作者 詹圣泽 吴建忠 卢绍基 詹朝裕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7-118,共12页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及迈向全球化的重要因素。2020年起我国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然而,近年来,拥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厦门市营商环境却落伍了,影响了厦门城市发展空间...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升城市发展空间及迈向全球化的重要因素。2020年起我国实施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然而,近年来,拥有"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厦门市营商环境却落伍了,影响了厦门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充分运用厦门独特的资源环境与历史人文等既有优势,深入分析了2019年以来,厦门以营商环境为核心的城市治理若干重大举措的实践,正视当前差距、困境与短板,为营造极富厦门特色的营商环境,持续支撑厦门城市格局的延展提升,助力厦门国际范城市空间的发展,创新性地提出了厦门独特的十大营商环境与城市治理对策,为营造区域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启示,对我国城市发展格局的提升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市治理 政务管理 营商环境 特色文化 全球化 国际化
下载PDF
城市公园地域性特征的表达——以黄土高原河谷型神木中央公园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唐英 史承勇 +1 位作者 张瑞超 李侃侃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8-314,共7页
针对黄土高原河谷型城市特殊的自然地理、水文土壤、植被、交通等特征,采用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神木中央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自然山水格局、空间开放可达、景观功能构成、生态功能等方面探讨黄土高原河谷型城市公园的地... 针对黄土高原河谷型城市特殊的自然地理、水文土壤、植被、交通等特征,采用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神木中央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从自然山水格局、空间开放可达、景观功能构成、生态功能等方面探讨黄土高原河谷型城市公园的地域性营造策略,以期为同类型公园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地域特征 景观营造 设计策略 河谷型城市
下载PDF
多核心城市网络研究进展及对上海大都市圈的思考借鉴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泓 于涛方 甄峰 《南方建筑》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多中心结构已成为区域发展主要特征。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新背景,回顾和梳理了巨型城市区多核心城市网络新形态和网络化模式;在总结发达国家巨型城市区规划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大都市...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多中心结构已成为区域发展主要特征。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新背景,回顾和梳理了巨型城市区多核心城市网络新形态和网络化模式;在总结发达国家巨型城市区规划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大都市圈从巨型城市发展和巨型城市区建设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城市区 全球巨型城市区 多核心城市网络 全球化 上海大都市圈
下载PDF
基于城镇化发展趋势的中国交通网战略布局 被引量:7
8
作者 顾朝林 曹根榕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5-873,共9页
以世界城市化新趋势和日本高速交通网与京阪都市圈联结带建设为参照系,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变化新趋势,重点论述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面向集聚性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战略布局问题。世界城市化正表现为3个特征,它们是:全球城市... 以世界城市化新趋势和日本高速交通网与京阪都市圈联结带建设为参照系,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变化新趋势,重点论述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面向集聚性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战略布局问题。世界城市化正表现为3个特征,它们是:全球城市和全球城市-区域发展,都市圈再繁荣,城市巨型化和巨型区出现。日本三大都市圈呈现两极分化发展,在围绕产业发展实施东京首都圈功能重组的同时,通过编制和实施新的国土发展计划,集中建设京阪都市圈联结带世界超级巨型区。2018年中国人口迈过峰值进入下降通道,然而国家城镇化进程还处在加速期,未来国家城镇体系将从现在的“三纵两横”发展为“四纵五横”发展轴。从整体上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尽管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需求进入平台阶段,但在国家战略地带和潜力增长区以及由于新技术发展还会让以大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异彩纷呈。在未来一段时间,首先国家战略地带交通网需要加密布局,例如发展长江经济带大通道、长江三角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区扇形网、粤港澳大湾区陆上通道、环首都京津冀城市群交通网;其次需要超前规划布局无人驾驶高速公路,如上海-苏州无人驾驶高速公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无人驾驶高速公路和北京冬奥会无人驾驶高速公路;同时,重视补齐交通基础设施拉动潜力增长区发展,尤其应关注东北地区东、西高速通道、山东外向高速交通互联互通和东北-山东互联互通。此外,乌鲁木齐-喀什、银川-兰州-西宁、西宁-成都、重庆-贵阳-南宁-钦州、成都-拉萨、昆明-保山、银川-西安-武汉-南昌-福州-台北、合肥-南昌-赣州-广州等重要交通线规划布局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基础设施 全球城市区域 巨型区 交通网 无人驾驶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
下载PDF
河南省信阳市城镇化特征与主要问题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余国忠 田春艳 刘向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51,共5页
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是影响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瓶颈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分析河南省欠发达地区信阳市城镇化特征与主要问题发现,由于政策、经济等因素影响,信阳市属于河南省城镇化低值、低质地区之列,市辖各县区城镇化差异明显;信阳市... 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是影响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瓶颈因素之一。通过调查、分析河南省欠发达地区信阳市城镇化特征与主要问题发现,由于政策、经济等因素影响,信阳市属于河南省城镇化低值、低质地区之列,市辖各县区城镇化差异明显;信阳市城镇化存在二、三产业提升城镇化能力不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以及城镇基础设施普遍短缺等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很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城镇化 特征与问题 信阳市
下载PDF
城市区域理论及其政策导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罗思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共8页
城市区域理论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化的主流理论,反映了在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当代城市化理论在跨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在全球化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区域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和地域空间的重构,区域内的政治和社会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治理框... 城市区域理论是全球化时代城市化的主流理论,反映了在全球化力量的推动下,当代城市化理论在跨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在全球化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区域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和地域空间的重构,区域内的政治和社会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治理框架和政策过程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在政策层面上,城市区域理论主张加强城市区域的竞争地位,重塑城市区域的政治地理,建设包容性的治理框架和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域理论 城市化 全球化 地域重划 区域治理
下载PDF
工业化、全球化与中国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演化与发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万陆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8,共12页
优化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需从优化全国各个城市群空间格局入手。单中心和多中心是城市群的两种基本形态,其中多中心城市群符合国家提倡"大扩散、小集聚"的区域发展思路,代表了城市群的世界发展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现阶段中国... 优化中国城镇化空间格局需从优化全国各个城市群空间格局入手。单中心和多中心是城市群的两种基本形态,其中多中心城市群符合国家提倡"大扩散、小集聚"的区域发展思路,代表了城市群的世界发展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现阶段中国所有城市群均具备发展多中心的条件。在辨析城市群效率机制的基础上,将工业化作为推动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的基本动力,同时纳入对外开放、区域一体化和行政干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进程主导了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且其演化趋势并不是单向的,工业化先推动城市群趋向单中心,到一定阶段后又推动城市群走向多中心;区域一体化和对外开放同样不是简单地促进或抑制城市群多中心化,而是因应城市群的演化趋势而发挥作用;城市行政级别作为看得见的手,显著迟滞了城市群及时向多中心结构转化。这一研究反驳了中国城市群已整体进入多中心时代的观点,主张不同城市群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又适度前瞻地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工业化 全球化 单中心 多中心 城市群空间格局 对外开放 区域一体化 城市行政级别
下载PDF
城市特殊地域性色彩规划研究——以武汉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 舒亚 陈铭 《华中建筑》 2017年第10期96-99,共4页
在城市色彩严重趋同的背景下,以武汉主城区为例,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研究城市特殊地域性色彩的应用价值。首先梳理武汉地域特色资源,提取武汉特殊地域性色彩;然后划定上述色彩适用区域,调查相关区域的色彩现状及色彩规划,分析上述色彩... 在城市色彩严重趋同的背景下,以武汉主城区为例,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研究城市特殊地域性色彩的应用价值。首先梳理武汉地域特色资源,提取武汉特殊地域性色彩;然后划定上述色彩适用区域,调查相关区域的色彩现状及色彩规划,分析上述色彩在相关区域的可实施性。研究结果表明,武汉特殊地域性色彩具有可实施性,并可显著提升武汉城市色彩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色彩规划 地域色彩 城市特色 武汉
下载PDF
世界城市与世界级城镇群:殊途同归——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区域观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浩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80,共5页
从内涵上看,世界城市与世界级城镇群具有内在统一性:城镇群发展催生世界城市,世界城市引领世界级城镇群的整体发展。根据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结合北京自身发展的现实状况,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必须树立明确的区域发展观念,通过京津冀联手打... 从内涵上看,世界城市与世界级城镇群具有内在统一性:城镇群发展催生世界城市,世界城市引领世界级城镇群的整体发展。根据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结合北京自身发展的现实状况,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必须树立明确的区域发展观念,通过京津冀联手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镇群,实现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和京津冀区域整体发展的互利双赢,这是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世界城市 区域 世界级城镇群 京津冀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古树保护现状与对策——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洪涛 薛冬冬 杨艳婷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3期183-187,共5页
古树是绿色瑰宝,是悠久历史的佐证和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古树保护显得尤其重要。对深圳市龙华区古树保护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古树89株(未含古树群),隶属14科20属22种,其中:二级古树3株,三级古... 古树是绿色瑰宝,是悠久历史的佐证和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古树保护显得尤其重要。对深圳市龙华区古树保护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古树89株(未含古树群),隶属14科20属22种,其中:二级古树3株,三级古树86株。文中阐述深圳市龙华区古树资源的种类组成、分布特点及保护现状,分析古树保护中的危害因素,包括衰老、雷击、台风、病虫害、绞杀等自然因素和移植、砍伐、树基辅装严密、摆设神位等人为因素。提出严格执行古树保护法规,全面落实古树养护管理措施,建立有效的GIS信息管理系统,重视古树后备资源管理等古树保护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种类组成 分布特点 危害因素 古树后备资源 快速城市化地区 深圳市龙华区
下载PDF
试论地域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创造 被引量:33
15
作者 何小娥 阮雷虹 《中外建筑》 2004年第2期52-54,共3页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城市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特色风貌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本文首先通过对城市特色危机”问题的剖析,指出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视是创造城市特色的关键;然后详细探讨了城市特色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最后以北京为例... 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城市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特色风貌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本文首先通过对城市特色危机”问题的剖析,指出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视是创造城市特色的关键;然后详细探讨了城市特色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最后以北京为例,指出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特色 北京 经济全球化 城市建设
下载PDF
全球化、城市更新与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区域规划对于北京旧城保护与发展有效性限度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盱阳 毕向阳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84-88,共5页
全球化是这个时代城市发展的宏大主题,而区域规划构成了迈向国际大都市的空间技术手段的重要部分。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让人不得不反思的是,在既定的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之下区域规划在都市更新、旧城改造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它的技术... 全球化是这个时代城市发展的宏大主题,而区域规划构成了迈向国际大都市的空间技术手段的重要部分。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让人不得不反思的是,在既定的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之下区域规划在都市更新、旧城改造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它的技术理性的有效性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城市更新 区域规划 旧城保护
下载PDF
国外城市空间研究发展态势的选择性综述——兼论我国城市区域研究的几个重点主题 被引量:5
17
作者 韦亚平 《国外城市规划》 2006年第4期72-76,共5页
本文综述了国际城市空间研究在功能传统和统计传统两条脉络上的发展,以及新近研究主题的概念融合;基于空间经济基础理论的研究动向,检讨了我国城市空间研究的现状,并基于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背景和人口与土地资源约束条件。
关键词 空间研究 国际城市 主题 区域研究 综述 国外 基础理论 资源约束 城市化 传统
下载PDF
论城市社会结构变迁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毅 《云梦学刊》 2003年第5期46-48,共3页
随着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包括“城市性”的强化和城市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完成及深化,随之而来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的终结、信息社会来临、新型城市社会区域的诞生和新城市经济现象的涌现等。
关键词 城市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变迁 城市现代化 信息社会 经济全球化 区域性城市
下载PDF
转型期中国城市区域化发展特点与机制探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文晖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18,共3页
城市区域化是各国城市化发展中具有共性的历程,城市区域正在成为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从经济增长、禀赋条件、区域协作、门户城市等方面概括了城市区域的发展条件,进而从城市区域分布、沿海城市区域特点、行政区经济、人口集聚效能、政... 城市区域化是各国城市化发展中具有共性的历程,城市区域正在成为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从经济增长、禀赋条件、区域协作、门户城市等方面概括了城市区域的发展条件,进而从城市区域分布、沿海城市区域特点、行政区经济、人口集聚效能、政策调控下的门户城市等方面分析市场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区域的发展特点与机制,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城市区域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域化 转型期 全球化 特点
下载PDF
深刻认识中国城市特色 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智团 《上海城市管理》 2020年第2期2-3,共2页
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遍地开花的城市建设一去不返。应深刻认识我国城市具有的包含农村、户籍制度、用地管理和行政等级等自身特色,积极探寻我国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优化城市发展政策,着力构建... 当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我国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遍地开花的城市建设一去不返。应深刻认识我国城市具有的包含农村、户籍制度、用地管理和行政等级等自身特色,积极探寻我国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优化城市发展政策,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要空间形式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城市特色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 新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