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pace Syntax与GIS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分析——以成都市少城片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文意 张鲲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1期119-121,共3页
文章以成都市少城片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总结归纳相关文献,运用空间句法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少城片区的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研究,选取整合度、协同度、选择度、商业POI等4个参数,探究其空间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少城片区呈现出整体与... 文章以成都市少城片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总结归纳相关文献,运用空间句法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少城片区的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研究,选取整合度、协同度、选择度、商业POI等4个参数,探究其空间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少城片区呈现出整体与局部相协调的空间形态,空间结构层次分明,特殊的鱼骨形路网具有较高的向心性和聚合性,展现出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吸引力,商业业态分布与人群的聚集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以期为今后城市空间与历史文化的融合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城片区 空间句法 空间形态 城市更新
下载PDF
形态演变和驱动发展:天津城市空间拓展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殷彪 汪丽君 宋苑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由增量扩张转为存量优化,通过对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城市的空间形态和拓展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挖掘城市发展的规律特征,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起到引导和调控作用,促进城市转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天津市为例,以1... 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由增量扩张转为存量优化,通过对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城市的空间形态和拓展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挖掘城市发展的规律特征,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起到引导和调控作用,促进城市转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天津市为例,以1985—2020年的城市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GIS工具对天津的城市扩张进行定量化和可视化分析,并通过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的方法,利用社会经济数据对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进行定量化研究,以探寻城市扩张的规律和驱动因素,为城市的更新发展探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空间 城市形态 演变过程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机理研究
3
作者 李素华 赵旭东 +3 位作者 苏小超 张萌萌 蒋志平 陈昭赫 《河南科学》 2024年第11期1617-1623,共7页
基于城市能量平衡理论,总结了影响城市能量平衡的主要因素,从城市空间形态、城市下垫面属性、地下空间内部环境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机理.研究成果可为科学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改善城市微气候提供... 基于城市能量平衡理论,总结了影响城市能量平衡的主要因素,从城市空间形态、城市下垫面属性、地下空间内部环境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地下空间开发对城市微气候的影响机理.研究成果可为科学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改善城市微气候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微气候
下载PDF
生产方式与社会形式:列斐伏尔构建城市空间批判理论的叙事逻辑及其研究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牛俊伟 李壮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0-98,共9页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生产方式在马克思的文本表达与理论逻辑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基于《空间的生产》的文本考究,列斐伏尔在吸收和借鉴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概念的基础上,以城市作为问题域构建空间批判理论,深刻揭露了贪婪肮...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生产方式在马克思的文本表达与理论逻辑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基于《空间的生产》的文本考究,列斐伏尔在吸收和借鉴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概念的基础上,以城市作为问题域构建空间批判理论,深刻揭露了贪婪肮脏的资本主义得以幸存的秘密。这一城市空间批判理论的叙事逻辑是以生产方式为逻辑出发点,以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方式为逻辑展开,以城市作为具体景观,实现对资本主义的现代性批判。据此,列斐伏尔又依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发展的理论图式,重新勾画了与不同生产方式相对应的空间形式,完成了生产方式空间城市的批判理论体系。这对于当前学界重新批判性地审视列斐伏尔对于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差异性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方式 社会形式 列斐伏尔 城市空间批判 叙事逻辑
下载PDF
从视点到空间:基于点云的景观空间视觉特征量化分析方法
5
作者 张潇涵 程子倩 张宁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121,共7页
【目的】景观空间视觉特征是衡量景观空间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过往基于三维模型、二维照片的分析方法难以兼顾对视觉界面平面维度与纵深维度空间信息的量化分析,对于较大尺度的城市公园空间视觉特征研究与设计实践的适用度较低。对景... 【目的】景观空间视觉特征是衡量景观空间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过往基于三维模型、二维照片的分析方法难以兼顾对视觉界面平面维度与纵深维度空间信息的量化分析,对于较大尺度的城市公园空间视觉特征研究与设计实践的适用度较低。对景观空间视觉特征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设计师认知场地空间形态的关键特征。【方法】提出一种将点云可视化技术与Arc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点云模型数据获取与处理、空间单元划分与视点生成、人群视觉模拟与特征指标计算、空间单元视觉特征可视化与分析4个步骤。借助该方法,以南京市情侣园为例,选择延伸度、开敞度、复杂度、绿视率和天空率5个视觉特征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空间单元内部不同位置的视觉特征指标数值差异可能与单元内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联系。空间单元中心视点的视觉指标计算结果在反映单元整体的视觉特征上存在一定局限。【结论】相较于过往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加全面和直观地展现多种视觉特征指标在空间中的数值分布及连续变化情况,且具有综合分析多个指标的潜力。该方法在探究景观空间的视觉特征与人群行为偏好间的关联机制、预测人群行为活动等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视觉感知 城市公园 数字景观技术 景观空间形态 视觉特征 点云
下载PDF
Collective Forms and Collective Spaces: A Discussion of Urban Design Thinking and Practice Based on Research in Chinese Cities
6
作者 Sam Jacoby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CSCD 2019年第4期8-17,共10页
The paper examines how social projects,social spaces,and social realities define three contexts and shifts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urban design in China,which are the transformations from collective forms to communi... The paper examines how social projects,social spaces,and social realities define three contexts and shifts critical to understanding urban design in China,which are the transformations from collective forms to community building,from government to governance,and from urban versus rural development to urban-rural integration.The argument presented is that a unique unification of administration,production,and reproduction spaces into one institution,produced collective forms in China,whose collective spaces and collective subjectivities contrast with Western-centric explanations of urban design and urban sociology that depend on abstract notions of the public,public space,community,and place making.Instead,collective forms and collective spaces are defined by concrete activities,interests,and benefits that provide social networks of support and care to clearly identifiable constituencies.The collective and the community in China are thus always legibly spatialized and develop in parallel to a socialized model of governance that derives from a“differential mode of association.”This creates a spatialized governmentality,an instrumentalization of spatial design by government that brings spatial and social problems of governance closely together.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s of these changing contexts is the basis to outlin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urban design approach that deals with spati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practices,and policies.The paper brings together research conducted in Chinese cities including Wuhan,Beijing,and Shangh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e forms collective spaces people's commune danwei xiaoqu urban design spatialized governmentality
原文传递
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32
7
作者 管驰明 崔功豪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5期28-32,共5页
文章剖析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特点、成因,并展望演变趋势。对城市人口密度、非农人口规模、CD值和城市规模结构的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空间格局具有东密西疏、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省际差异大、交通指向明显的特点。这... 文章剖析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特点、成因,并展望演变趋势。对城市人口密度、非农人口规模、CD值和城市规模结构的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空间格局具有东密西疏、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省际差异大、交通指向明显的特点。这种地带性差异由来已久,是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外部环境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在空间上存在很大差异,且要素协同作用时,具有惯性和马太效应,中国未来城市空间格局的差异仍将持续存在,并有可能扩大,东部沿海新城市空间将成为未来城市格局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格局 演变 区域时空差异 新城市空间组织 中国
下载PDF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扩展中土地供应动力机制的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冠贤 魏清泉 《热带地理》 2002年第1期43-47,共5页
近 10年来呈剧烈变动状态的广州城市空间形态 ,刻烙着城市有机体内外部矛盾碰撞摩擦的痕迹 ,其中包含着权力行为力在空间的冲突过程。文中拟就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角度 ,以土地供应为中介媒体 ,研究分析它的供应机制对近 10年广州城市空... 近 10年来呈剧烈变动状态的广州城市空间形态 ,刻烙着城市有机体内外部矛盾碰撞摩擦的痕迹 ,其中包含着权力行为力在空间的冲突过程。文中拟就从人文主义方法论的角度 ,以土地供应为中介媒体 ,研究分析它的供应机制对近 10年广州城市空间形态生长的影响 ,映视土地供应背后权力行为力对城市空间形态扩展影响的一般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 土地供应 广州市 权力行为力 人文主义方法论
下载PDF
智慧型城市空间形态培育路径研究——以深圳蛇口工业区更新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汝钦 杜雁 程龙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31,共6页
蛇口工业区作为深圳探索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出口加工区和试验区,并一度成为国内工业园区建设的标杆和典范。随着沿海地区的全面开放和内陆地区的崛起,大批以新兴产业为主导方向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不断涌现,蛇... 蛇口工业区作为深圳探索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出口加工区和试验区,并一度成为国内工业园区建设的标杆和典范。随着沿海地区的全面开放和内陆地区的崛起,大批以新兴产业为主导方向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不断涌现,蛇口工业区在示范效应不断减弱的局势下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并从整体战略层面提出"再造新蛇口"的宏伟构想。蛇口工业区从"制造"型工业园区向"智造"型产业城区的转型,是一种典型的智慧型城市空间形态的培育过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园区转型与更新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将城市更新作为突破口,寻求智慧型城市空间形态的培育路径,通过搭建公平灵活的开发实施机制保障智慧城区的建设,以期能为其他类似的工业园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智慧型城市空间形态 深圳蛇口工业区 工业区更新
下载PDF
开发区快速建设影响下的苏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龚富华 杨山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3,共7页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形态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基于1984-2013年间7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苏州市建设用地,采用形态指数分析苏州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在梳理开发区快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开...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形态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基于1984-2013年间7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苏州市建设用地,采用形态指数分析苏州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在梳理开发区快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开发区不同时段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独特作用。结果表明:1984-2013年间,苏州市各开发区建设造成城市空间显著差异化扩展,沿开发区所在区域东西向迅速扩展;开发区建设使得苏州市从最初单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变成大城市核轴完整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开发区对苏州城市形态影响过程可以分为低水平变化、突变转换和高水平稳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城市形态指数既反映开发区建设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也显现出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状态;开发区对形态的影响过程表明,科学合理地布局开发区、调控开发区规模及时序以提高城市形态稳定性和紧凑性是城市开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空间形态 形态指数 苏州
下载PDF
从城市形态的理论标准看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兼议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继承的思路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毅刚 袁粤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53,共6页
把中国可继承的城市空间形态限定在以明、清、民国三代为主的范围内,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的理论标准出发,对明、清城市空间形态作了基本分析和定位,对半殖民地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做了简要总结;在对世界城市发展方向作... 把中国可继承的城市空间形态限定在以明、清、民国三代为主的范围内,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的理论标准出发,对明、清城市空间形态作了基本分析和定位,对半殖民地的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城市空间形态做了简要总结;在对世界城市发展方向作了分析之后,提出中国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继承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建筑 城市空间 城市形态 城市设计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上海典型片区形态演变和评估 被引量:14
12
作者 程昊淼 王伯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33-838,902,共7页
采用图形分析法分析了1980年以来上海市南京西路片区各个街区城市肌理和城市空间特征值的演变.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街区空间拓扑参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并结合城市空间特征值对片区空间形态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以商业化为主导的大... 采用图形分析法分析了1980年以来上海市南京西路片区各个街区城市肌理和城市空间特征值的演变.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对街区空间拓扑参数进行了定量计算,并结合城市空间特征值对片区空间形态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以商业化为主导的大城市中心城区更新运动使街区空间形态向肌理粗糙、街巷稀松、高强度和相对孤立特征演变,并且不同的更新程度对街区空间形态产生的影响不甚相同.最后,提出在城市中心区更新过程中应注意空间多样性建设和对城市传统文化和传统业态的保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空间句法 城市更新 上海
下载PDF
空间基因的内涵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50
13
作者 段进 姜莹 +1 位作者 李伊格 兰文龙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4,80,共9页
空间基因承载着“城市空间-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互动演化模式的空间信息,在城市空间文脉传承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一直以来,以建成环境遗产保护、符号复制或形态模仿方式进行的城市文脉传承,忽视了对空间基因的关注,导致即使存“物”,也... 空间基因承载着“城市空间-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互动演化模式的空间信息,在城市空间文脉传承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一直以来,以建成环境遗产保护、符号复制或形态模仿方式进行的城市文脉传承,忽视了对空间基因的关注,导致即使存“物”,也失“脉”。因此,在城市研究中运用空间基因理论,深入理解空间基因的内涵与作用机制十分必要。城市空间形态(性状)的发展规律可以运用“空间基因”解释:通过“变异”与“选择”,生成空间基因这一地域性空间组合模式,从而决定城市空间的某些性状;然后,通过“编码”“复制”与“表达”,实现城市空间文脉的传承。“空间基因”研究可以使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与规划设计方法产生方向性转变,使其从感性的空间形式模仿或创作,走向理性的空间建构规则分析,是修正当前对城市空间发展错误认知、改进规划设计策略与方法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基因 城市形态 复杂系统 自组织 城市空间文脉
下载PDF
上海地铁1号线沿线城市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曾智超 林逢春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12期26-31,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具有多方面影响。本文以上海市地铁1号线为例.研究其沿线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形态扩散、居住空间的分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上海市地铁1号线是城市西南城区扩散的发展轴,并且吸引了沿线的居住...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具有多方面影响。本文以上海市地铁1号线为例.研究其沿线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形态扩散、居住空间的分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上海市地铁1号线是城市西南城区扩散的发展轴,并且吸引了沿线的居住空间分布,同时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形态 居住空间
下载PDF
格网——城市区段空间形态设计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正 韩冬青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讨论了城市区段空间形态设计的格网方法 ,从过程性和复合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解方式 ,对认识城市空间形态的两种不同视角及组织城市区段空间形态的两种不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相关国外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从... 讨论了城市区段空间形态设计的格网方法 ,从过程性和复合性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理解方式 ,对认识城市空间形态的两种不同视角及组织城市区段空间形态的两种不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在相关国外城市设计案例分析的基础上 ,从格网的生成、调整和深化设计等方面探讨了运用格网模式组织城市区段空间的基本方法。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网 空间形态 城市建设 城市空间 城市设计
下载PDF
城市绿地空间形态对PM2.5的消减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明 胡义 戴菲 《风景园林》 2019年第12期74-78,共5页
缓解大气颗粒物污染、营造清洁健康的城市环境是中国绝大部分城市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城市绿地能有效缓解PM2.5,然而当前对绿地空间形态的研究不足,导致能在规划设计中直接应用的成果不多。基于武汉市9个城市绿地空间形态要素量化差异与... 缓解大气颗粒物污染、营造清洁健康的城市环境是中国绝大部分城市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城市绿地能有效缓解PM2.5,然而当前对绿地空间形态的研究不足,导致能在规划设计中直接应用的成果不多。基于武汉市9个城市绿地空间形态要素量化差异与实地测量的PM2.5浓度大小,探索二者深层的量化关系规律。结果显示:1)PM2.5消减量随绿地规模的增加呈增长趋势,当规模大于5~10 hm^2消减量减缓;2)绿地面积、周长及形状指数与PM2.5的消减量显著正相关,分维指数与近圆形形状指数相关性不显著;3)PM2.5的消减效率随绿地规模的增加急剧下降,当绿地规模超过5~10 hm^2,消减效率变化不明显。通过量化分析,揭示对PM2.5消减具有显著影响的城市绿地空间形态指标,提出适当的规模、不规则或复杂的绿地形态及分散式的布局等绿地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地 空间形态 PM2.5
下载PDF
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变迁的形式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凯旋 黄亚平 周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75,共6页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具有独特的形式与特征。研究首先归纳了空间发展出现的新形式,即新产业空间、新商业、商务空间、新生态保护空间、新教育科研空间及新交通枢纽空间;其次,从旧城更新改造下的内部空...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具有独特的形式与特征。研究首先归纳了空间发展出现的新形式,即新产业空间、新商业、商务空间、新生态保护空间、新教育科研空间及新交通枢纽空间;其次,从旧城更新改造下的内部空间解体、重组以及城市区域化下的外部空间快速扩张两方面入手,全面地梳理空间发展的总体态势、形态结构变迁以及各空间要素的发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 空间发展变迁 形式 特征
下载PDF
济南城市空间形态演变与影响要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金江 戴淑虹 《规划师》 2007年第B04期62-63,共2页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的形式、风格、布局的物态表现,是城市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始终处于一种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适时总结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点、发展动因、影响因素等,对于把握城市发展脉络,构筑...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的形式、风格、布局的物态表现,是城市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综合作用的结果,始终处于一种变化、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适时总结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点、发展动因、影响因素等,对于把握城市发展脉络,构筑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的城市空间形态框架,有效引导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城市空间形态 影响要素 带形城市
下载PDF
基于绿地生态机理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娴慧 魏清泉 《热带地理》 2006年第4期344-348,共5页
通过研究城市大气污染自净化机制以及风与城市绿地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城市绿地生态机理。研究表明,城市绿地生态机理一方面是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净化,另一方面是绿地与城市环流共同作用稀释过滤城市大气污染物。进一步研究表明,... 通过研究城市大气污染自净化机制以及风与城市绿地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城市绿地生态机理。研究表明,城市绿地生态机理一方面是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净化,另一方面是绿地与城市环流共同作用稀释过滤城市大气污染物。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绿地生态机理,绿带环绕的组团式形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外围紧密布局城郊绿地,组团中心为“绿心”,居住区环绕“绿心”布局。组团的规模应根据各城市的具体现状确定,绿带的宽度要适宜。该城市空间形态能协助实现城市空气污染自净化过程,保障城市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绿地 生态机理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约束的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形成机制及空间组织——以河西走廊为例 被引量:36
20
作者 方创琳 孙心亮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0-867,共8页
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探讨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城镇体系形成与发展机制及其布局特征和空间组织形式。研究认为,合理的城市与城镇区位选择了相对优越的自然区位,古“丝绸之路”的开通造就了城镇体系的原始基架,矿产资源的空间组合控制... 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例,探讨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城镇体系形成与发展机制及其布局特征和空间组织形式。研究认为,合理的城市与城镇区位选择了相对优越的自然区位,古“丝绸之路”的开通造就了城镇体系的原始基架,矿产资源的空间组合控制着工矿城市与城镇的合理区位,交通条件的改善加快了城市与城镇化发展进程,行政干预成为城市与城镇形成发展的推进器。城镇体系形成与发展的空间组合特征表现为首位城市不明显,等级规模偏小,城镇化水平及进程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职能单调,以资源加工和集贸为主,城镇密度偏低,空间布局聚集于第二欧亚大陆桥附近。受水资源限制,未来城镇体系建设建议采用“一核四极”,“一轴三带”、“百镇同兴”的“卅”字型城市空间推进模式,即将酒泉-嘉峪关-玉门三个城市合并为一核,作为河西走廊惟一一个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人的大城市,将敦煌升级为地级市,与张掖、武威和金昌一并建成河西走廊四大中等城市,将由兰新铁路、312国道组成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河西段作为城市发展“主横轴”,将石羊河流域生态经济带,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和疏勒河流域生态经济带作为城市发展“主纵轴”,通过撤乡建镇等途径,将现有的85个城镇扩展到100个,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镇星罗棋布的“卅”字型网络状空间布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体系 形成与发展机制 “卅”字型城市空间推进模式 水资源约束 河西走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