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ifc urban units identifed in tuberculosis epidemic using a geographical detector in Guangzhou,China
1
作者 Hongyan Ren Weili Lu +1 位作者 Xueqiu Li Hongcheng Shen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22年第2期98-98,共1页
Background:A remarkable drop in tuberculosis(TB)incidence has been achieved in China,although in 2019 it was still considered the second most communicable disease.However,TB’s spati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in urb... Background:A remarkable drop in tuberculosis(TB)incidence has been achieved in China,although in 2019 it was still considered the second most communicable disease.However,TB’s spatial features and risk factors in urban area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diferentiations and potential infuencing factors of TB in highly urbanized regions on a fne scale.Methods:This study included 18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the four central districts of Guangzhou,China.TB cas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uberculosis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fore using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a geographical detector(GD)to identify potential infuencing factors,we conducted a glob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spatial scales.Results:Owing to its stro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Moran’s I=0.33,Z=4.71),the 2 km×2 km grid was selected as the spatial scale.At this level,TB incidence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most socioeconomic variables(0.31<r<0.76,P<0.01).Of fve environmental factors,only the concentration of fne particulate matter displayed signifcant correlation(r=0.21,P<0.05).Similarly,in terms of q values derived from the GD,socioeconomic variables had stronger explanatory abilities(0.08<q<0.57)for the spatial diferentiation of the 2017 incidence of TB than environmental variables(0.06<q<0.27).Moreover,a much larger proportion(0.16<q<0.89)of the spatial diferentiation was interpreted by pairwise interactions,especially those(0.60<q<0.89)related to the 2016 incidence of TB,ofcially appointed medical institutions,bus stops,and road density.Conclusions: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the 2017 incidence of TB in the study area was considerably infuenced by several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ir pairwise interactions on a fne scale.We suggest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units with pairwise interacting factors in Guangzhou.Our study provides helpful clues for local authorities implementing more e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reduce TB incidence in China’s municipal areas,which are featured by both a high degree of urbanization and a high incidence of 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ERCULOSIS Geographical detector Specifc urban units Pairwise interaction GUANGZHOU China
原文传递
Introduction to Urban and Community Fore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istory, Accomplishments, Issues and Trends 被引量:3
2
作者 Qi Yadong Zhang Zhiqiang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CAS 2003年第4期54-61,共8页
The urban and community forestry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matured over the last 20 years from managing street trees, to understanding the benefits of trees in urban ecosystems, and now to managing urban green... The urban and community forestry mov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matured over the last 20 years from managing street trees, to understanding the benefits of trees in urban ecosystems, and now to manag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major accomplishments of the urban and community forestry movement, highlighted the econom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values of forests and trees to communities, and discussed issues and trends of the urban and community forestry program in the United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nd community forestry urban forest benefits and values HISTORY accomplishments ISSUES trends united States
下载PDF
Characterizing the Urban Temperature Trend Using Seasonal Unit Root Analysis:Hong Kong from 1970 to 2015
3
作者 Wai-Ming TO Tat-Wai YU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1376-1385,共10页
This paper explores urban temperature in Hong Kong using long-term time series. In particula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rban temperature trend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easonal unit root analysis of monthly mean... This paper explores urban temperature in Hong Kong using long-term time series. In particula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urban temperature trend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easonal unit root analysis of monthly mean air temperature data over the period January 1970 to December 2013. The seasonal unit root test makes it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stochastic trend of monthly temperatures using an autoregressive model.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mean air temperature has increased by 0.169~ C (10 yr) - 1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The model of monthly temperature obtained from the seasonal unit root analysis was able to explain 95.9% of the variance in the measured monthly data -- much higher than the variance explained by the ordinary least-squares model using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data and other studies alike. The model accurately predicted monthly mean air temperatures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December 2015 with a root-mean-square percentage error of 4.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the measured monthly mean air temperatures was 0.989. By analyzing the monthly air temperatures recorded at an urban site and a rural site, it was found that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led to the urban site being on average 0.865~C warmer than the rural site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Besides,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in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increase in populatio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urban land use, and energy use, with the R2 values ranging from 0.37 to 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temperature trend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seasonal unit root tests long-term time series
下载PDF
Flood Discharge Changes by Urbanization from Farmland Based on the Unit Flood Concept at the Kurabe River, Japan 被引量:3
4
作者 Manabu Segawa Kouzo Ito Toshisuke Maruyama 《Open Journal of Modern Hydrology》 2017年第3期223-243,共21页
Flood runoff models of urbanization from farmland based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basin have been minimally used in previous research until today. Consequently, the runoff analysis has not been performed th... Flood runoff models of urbanization from farmland based on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basin have been minimally used in previous research until today. Consequently, the runoff analysis has not been performed that is based on physical basi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undertook flood discharge analysis from urbanization using the unit flood discharge concept that is enhanced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e study area was selected at the Kurabe River basin, which is 17.5 km2 in area having a very steep landscape. Twenty-one rainfall events at 10-minute intervals were selected, and five urbanized years were tested. From 1976 to 2009 during 35 years, the flood discharge increased approximately 2.0 times, in which residential areas increased from 23% to 48%;the maximum specific discharge was 21.7 m3·s-1·km-2 in a some block, which is a remarkably large amount. Furthermore, following issues investigated: changes in the hydrograph were associated with urbanization, the effect of a small reservoir aiming to cut down the peak dischar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 dischar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method and the discharge estimated by a “Rational Formula”. In particular, the effect of the small reservoir for flood control was found to be remarkably efficient. Finally, the validity of our method was confirmed at the study area in the observed discharge. This result is very useful for estimating runoff discharge changes by urbanization from farm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 FLOOD DISCHARGE Kinematic Wave Method Flooding by urbanIZATION Specific FLOOD DISCHARGE LAG Time
下载PDF
高原滨湖城市社区低碳生态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5
作者 周峰越 仇同斌 +2 位作者 程海帆 鞠爽 崔金丽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61,共9页
基于高原滨湖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需求,梳理现有低碳生态社区相关理论,选取可量化指标,构建包括道路交通、自然生态、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4个准则项、16个指标项的高原滨湖城市社区低碳生态评价体系,并以大理市主城区22个城市社区单元为... 基于高原滨湖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需求,梳理现有低碳生态社区相关理论,选取可量化指标,构建包括道路交通、自然生态、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4个准则项、16个指标项的高原滨湖城市社区低碳生态评价体系,并以大理市主城区22个城市社区单元为研究对象,综合评价其低碳生态情况,得出以下结果:22个社区整体呈现“核心-边缘”格局,9个低碳型或较低碳型社区均分布在核心街道(下关街道),外围社区得分沿苍山路和人民北路递减且多为高碳型或较高碳型社区,这些社区与城市空间形态相契合;22个社区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街道朝向符合气候及滨湖地形特征;下关街道公共服务设施集聚且设施能源使用效率高,在有限用地条件下呈现出“服务-就业”双中心的特点。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模式、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复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完善升级基础设施配置的策略,以期为高原滨湖城市社区的低碳生态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生态目标导向 城市社区单元 评价体系 测度分析 大理市
下载PDF
再造公共服务单元:党建引领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的政治逻辑——基于上海市的案例观察
6
作者 付建军 李阳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共11页
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人口集聚增加了基层公共服务的供给张力,这种供给张力一方面体现为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为服务需求与制度存量之间的张力。基层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行政区划的方式调适公共服务张力,但面临明显的制度约... 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人口集聚增加了基层公共服务的供给张力,这种供给张力一方面体现为服务需求和服务资源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为服务需求与制度存量之间的张力。基层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行政区划的方式调适公共服务张力,但面临明显的制度约束。在上海市S镇的案例中,基层政府尝试建立二级党委和功能性服务平台,进而在行政区划之外再造了一个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机制的公共服务单元。除了建立二级党委,当前部分超大城市的探索还包括建立片区党委与功能性服务平台,建立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功能性党支部与服务站点等。这些实践回应了政党社会化命题,在超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中实现了“政党有效在场”。再造公共服务单元塑造出了复合供给的基层公共服务格局,其核心特征是建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行政、市场、社会和技术为协同的多元供给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公共服务供给 公共服务单元 城市发展 治理单元
下载PDF
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群落碳汇效益优化研究
7
作者 王晶懋 王一凡 +2 位作者 张涛 范李一璇 孙婷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5,共9页
【目的】目前城市绿地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合理布局低碳绿地空间格局,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目前城市绿地碳汇效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以西安市碑林区和沣西... 【目的】目前城市绿地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如何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合理布局低碳绿地空间格局,科学配置植物群落以增加生物多样性,成为目前城市绿地碳汇效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方法】以西安市碑林区和沣西新城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内街区单元的绿地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分类,探索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碳汇量化关系,并从平面布局和垂直结构两方面提出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碳汇效益的优化方法,并选取碳储量最低的单核心辐射型街区单元的3个绿地样方进行碳汇效益优化设计。【结果】总结出4种西安市典型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模式,明晰了碳储量分布特征以及绿地空间格局对碳储量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城市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碳汇效益优化方法,发现碳储量与斑块类型面积(CA)、景观形状指数(LSI)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聚集度(AI)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各类绿地空间格局碳储量大小为多核心辐射型>散点分布型或廊道穿越型>单核心辐射型,建议在单核心辐射型街区单元优化中增加植物群落层次结构,并增加高固碳植物种类及数量,提升样方内年固碳量。【结论】从中观尺度讨论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与植物群落碳汇效益之间的关系,使城市中小尺度绿地发挥应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探索街区单元绿地空间格局的构成要素与设计方法,为低碳绿地设计提供参考,提升城市街区单元内社区生活圈的人居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区单元 绿地空间格局 景观格局指数 碳储量 碳汇效益 植物群落设计 陕西西安
下载PDF
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的方法探索
8
作者 徐辉 王文静 +2 位作者 徐钰清 翁芬清 王伊倜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70-78,160,共10页
城市发展的动力转变与面临的新挑战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梳理更新导向的体检方法、体检与城市更新联动机制、数据底盘与信息平台衔接等方面问题基础上,提出整体性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的方法路径。一是从整体性认识... 城市发展的动力转变与面临的新挑战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在梳理更新导向的体检方法、体检与城市更新联动机制、数据底盘与信息平台衔接等方面问题基础上,提出整体性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的方法路径。一是从整体性认识“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4个维度的体检任务,并立足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制定体检特色指标;二是从多尺度联动的问题清单识别,兼顾近期与长期的问题判读,问题与潜力双导向的综合评价等方面开展问题诊断与综合评价,并对“城市病”成因做综合剖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的联动机制,厘清不同层级政府的体检与更新工作重心,同时加强智能信息平台对多层级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的支撑,形成体检与更新一体化数据库和“一张图”管理系统。最后,提出应开展以“政府+第三方”的体检工作绩效评估,形成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的工作机制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体检 问题诊断 更新实施单元 绩效评估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模块化公交系统车辆单元动态编组方案优化
9
作者 岳昊 董显龙 +2 位作者 王力 曲秋莳 张旭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172,共13页
为研究基于模块化公交系统的车辆单元路段运行动态编组方案优化问题,首先,构建车辆单元方向分配与位置调整的两阶段联合优化模型。第1阶段,构建以乘客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车辆单元最佳方向分配与增补车辆单元数计... 为研究基于模块化公交系统的车辆单元路段运行动态编组方案优化问题,首先,构建车辆单元方向分配与位置调整的两阶段联合优化模型。第1阶段,构建以乘客换乘次数最少为目标的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实现车辆单元最佳方向分配与增补车辆单元数计算;第2阶段,构建以位置调整时间最小和车内换乘时间最小的双目标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实现车辆单元动态编组方案优化。其次,构建模型的求解算法,利用CPLEX求解器求解第1阶段车辆单元分配模型,设计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求解第2阶段车辆编队位置调整模型。最后,算例验证构建模型及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并定量探究不同车辆单元容量下的车辆单元动态编组效率与公交载客率变化。算例结果表明:在模块化公交车辆单元容量一定增幅内,模块化公交车辆单元动态编组效率会随着车辆单元容量的增加而提高;而车辆单元容量增幅太大,不仅不会提高动态编组效率,反而会降低车辆编队的载客率,造成模块化公交车辆编队运力过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动态编组方案优化 两阶段联合优化模型 模块化公交车辆单元 NSGA-Ⅱ 车内换乘
下载PDF
综合单位线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10
作者 林友勤 朱振洋 +2 位作者 李玉玲 郭元 王慧亮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31,39,共8页
洪水预报对于流域和城市地区的防洪减灾工作至关重要。在流域方面,洪水预报方法发展较为成熟,城市地区的应用尚处研究探索阶段。实际工作中,大洪水期间高精度水文水动力模型不同程度的受到电力、时效性、传输条件等制约,而单位线方法简... 洪水预报对于流域和城市地区的防洪减灾工作至关重要。在流域方面,洪水预报方法发展较为成熟,城市地区的应用尚处研究探索阶段。实际工作中,大洪水期间高精度水文水动力模型不同程度的受到电力、时效性、传输条件等制约,而单位线方法简洁高效,受限因素少,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情况,研究引入了改进的综合单位线法,评估其在流域和城市洪水预报中的实践效果。首先,基于Snyder综合单位线法计算福建省穆阳溪流域洪水过程,与新安江模型结果和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在Snyder综合单位线的基础上考虑下垫面不透水性、坡度等,建立城市综合单位线,将其应用于在郑州城区的洪水过程线计算,并比较了该方法与主流SWMM模型模拟结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单位线法在所选流域计算洪水与实测、水文模型结果接近,预报合格率为91.7%,且无峰现时差;城市区域计算结果与SWMM模型结果相比,大部分场次洪水的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在10%以内,72.7%的场次洪水确定性系数在0.9以上。通过实例应用表明,相较于水文、水动力模型法,综合单位线法计算的洪水部分涨落过程优于模型结果,更符合实际过程,并且计算简洁,所需参数少,实施推广性强。进一步验证了综合单位线法在洪水预报中的优越性,为洪水过程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单位线 城市综合单位线 城市洪涝 流域洪水 水文模型
下载PDF
县域单元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基础与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邦廷 何佑勇 +1 位作者 钟鹏宇 岳文泽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4年第6期20-28,共9页
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改革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于落实国土空间发展蓝图、释放要素市场改革红利、协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变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在厘清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指出了过去单乡镇、单要素、单目标... 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改革背景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于落实国土空间发展蓝图、释放要素市场改革红利、协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变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在厘清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指出了过去单乡镇、单要素、单目标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释以县域为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必要性;提出以城乡融合、三生融合、三产融合的“三融合”为核心理念,以农用地整治、城镇建设用地整治、村庄整治、生态保护修复的“三整治一修复”为重要载体的土地综合整治任务体系,构建“规划引领—指标互联—分类指导—要素互融”的“四位一体”的县域单元土地综合整治实践路径;进而对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研判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整治 国土空间 县域 城乡融合
下载PDF
面向实施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技术框架与实践——以武汉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云 魏鹏 +1 位作者 张起 彭阳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5,共8页
从城市更新单元的提出背景、研究与实践进展以及实施面临的困境出发,梳理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作用与地位,总结城市更新单元划定的要求,提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的侧重点以及技术框架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实践进... 从城市更新单元的提出背景、研究与实践进展以及实施面临的困境出发,梳理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的作用与地位,总结城市更新单元划定的要求,提出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的侧重点以及技术框架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实践进行探索,以期为进一步完善城市更新单元规划编制、促进城市更新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单元规划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 城市更新规划实施 武汉
下载PDF
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新内生发展路径研究
13
作者 殷成志 刘露雅 《城市观察》 2024年第5期117-132,163,共17页
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通过对北京市S镇X村的历时性研究,从整合资源基础观点、知识基础观点和能力基础观点的角度解释了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中内生与外生动力融合的新内生发... 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本研究基于新内生发展理论,通过对北京市S镇X村的历时性研究,从整合资源基础观点、知识基础观点和能力基础观点的角度解释了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中内生与外生动力融合的新内生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乡村利用既有资源,在内生与外生主体的交互中进行知识生产,其中组织力发挥了协调整合作用,体现了乡村发展的价值观,进而在乡村社区生活圈的建设中开创了一系列新内生创新举措。这一过程有着前馈效应的特点,前一阶段的发展创新举措丰富了下一阶段的村庄资源,实现了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社区生活圈建设的新内生发展路径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目标提供了实践范本,推动特大城市远郊乡村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区生活圈 新内生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 组织能力
下载PDF
基于中国省域数据人口城镇化率的修正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志龙 王志宝 蔚丽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文章先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与联合国法为基础,采用多种修正模型得到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人口城镇化率增长曲线;再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来修正全国及各省份的人口城镇化率,并通过夜间灯光数据对修正结果进行佐证。结果表明:首先,... 文章先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与联合国法为基础,采用多种修正模型得到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人口城镇化率增长曲线;再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来修正全国及各省份的人口城镇化率,并通过夜间灯光数据对修正结果进行佐证。结果表明:首先,不同修正方法的行政统计值偏差率差异较小,受到人口普查统计“一次性修正”的影响,距离普查统计年份越远的年份偏差率越大;其次,采用基于普查修正值的普查数据修正法得到的人口城镇化率修正结果弥补了统计年鉴直接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作为2020年年末人口城镇化率的缺陷,相较于仅使用联合国法的人口城镇化率理论值、基于行政统计值的行政数据修正法得到的人口城镇化率修正结果,更贴近理论与实际;再次,修正后的全国人口城镇化率与夜间灯光数据的相关系数均在0.90以上,修正后的省份人口城镇化率变化与夜间灯光数据的变化基本吻合;最后,由于上海进入人口城镇化“趋零阶段”,黑龙江、内蒙古出现人口大量流失与城市收缩现象,因此影响了夜间灯光数据对人口城镇化率的佐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率修正 联合国法 一次性修正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浮动单元的城市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估计——以广州市为例
15
作者 孙泽彬 陈子睿 +2 位作者 熊思敏 陈传禹 吴蔚 《城市交通》 2024年第2期74-85,共12页
已有研究对城市职住平衡的测度往往存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且忽略了交通网络在职住联系中的媒介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浮动单元法,构建基于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集,以时间为职住分析尺度生成浮动单元,运用手机信令数据对职住平... 已有研究对城市职住平衡的测度往往存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且忽略了交通网络在职住联系中的媒介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浮动单元法,构建基于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集,以时间为职住分析尺度生成浮动单元,运用手机信令数据对职住平衡进行测度。以广州市为例,对就业中心和居住区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广州市中心城区职住平衡时间尺度分布呈圈层式空间特征,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从一级就业中心向外围先减小再增大;城市轨道交通缩小了就业中心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一级、二级(不处于一级就业中心的辐射范围内)和三级就业中心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分别为32~40 min、14~28 min和10~20 min,而居住组团的职住平衡时间尺度主要依附于就业中心且受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最后,提出在合适的时间尺度下对职住空间结构进行评估和优化住房和就业等资源配置,并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对职住空间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职住平衡 时间尺度 浮动单元 交通网络 可达性 城市轨道交通 手机信令数据 广州市
下载PDF
城市测绘单位质量体系优化与思考
16
作者 李东兴 张小波 +1 位作者 刘志勇 石吉宝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城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大多体量小、总价低、数量多,且项目管理单位通常不会组织项目验收。为保障城市测绘单位产品质量的优良率,从城市测绘单位发展现状和工作内容出发,论述了质量体系优化的重要性。针对城市测绘单位质量体系面临的难题... 城市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大多体量小、总价低、数量多,且项目管理单位通常不会组织项目验收。为保障城市测绘单位产品质量的优良率,从城市测绘单位发展现状和工作内容出发,论述了质量体系优化的重要性。针对城市测绘单位质量体系面临的难题,以城市勘测院为例,提出了工程项目组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和3级检查制度的质量检审方式;并详细论述了3级检查制度的工作流程、检审内容、时间节点安排,以期能对其他城市测绘单位质量体系建设和城市测绘事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测绘单位 质量体系优化 3级检查制度 测绘地理信息产品质量 工程项目组
下载PDF
城市治理中条块网络化重塑的底层逻辑、识别机理与典型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锁利铭 阚艳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6,211,212,共14页
作为行政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条条”和“块块”协调有序的关系是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以优化条块主体协作配合关系为重点的城市治理改革实践不断推进,如何科学认识城市治理中条块改革的底层逻辑并总结其过程特征,对... 作为行政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条条”和“块块”协调有序的关系是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以优化条块主体协作配合关系为重点的城市治理改革实践不断推进,如何科学认识城市治理中条块改革的底层逻辑并总结其过程特征,对中国城市治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既有研究往往假定治理主体皆是网络结点,而治理行动都是网络化互动,忽视了网络发展的门槛条件和动态演化特征,难以有效提取城市治理结构变迁的理论逻辑与关键经验。本文回归“网络”的概念本质,提出网络“结点化—纽带化—结构化”的三个基本维度,构建了城市治理中条块交互网络化的识别机理,并基于C市J区“街部双向回应”的创新实践进行单案例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条块关系的网络化发展趋势是适应城市治理内外部需求的理性选择,街道(块)与部门(条)在发展成为对等均衡的网络结点过程中,基于信息、执行、协调和监督等关系的建立与强化形成多重嵌入的网络纽带,并逐步转向相对稳定的领导型网络结构,进而在促进条块交互网络化成长的同时,也不断提高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网络交互 条块关系 网络治理
下载PDF
基于城市更新的公园体系评价指标研究——以宿州市为例
18
作者 邢军 马韬 +1 位作者 汪秀丽 黄晓峰 《建设科技》 2024年第7期104-108,共5页
文章构建了老城区城市更新单元内公园体系评价指标模型,包含空间评价、功能评价、生态评价3个类别,9个项目,并进一步细分为13个关键指标。以宿州市老城区内的城市更新单元为研究范围开展现状公园体系评价,进而提出公园体系格局优化建议... 文章构建了老城区城市更新单元内公园体系评价指标模型,包含空间评价、功能评价、生态评价3个类别,9个项目,并进一步细分为13个关键指标。以宿州市老城区内的城市更新单元为研究范围开展现状公园体系评价,进而提出公园体系格局优化建议,旨在探索空间增量约束背景下,为当前城市更新行动过程中完善既有城市公园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提升居民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单元 公园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河谷城镇“川—沟”融合单元发展路径研究
19
作者 田达睿 卫雨欣 +1 位作者 白钰 席佳榕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4-111,共8页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河谷城镇独特的城乡关系与发展困境,认为川道与次沟空间结构一体化、功能结构差异化发展是振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重要突破口,由此提出“川—沟”融合单元的概念内涵与划定方法。以榆林市绥德县为例,打破镇域行政边...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河谷城镇独特的城乡关系与发展困境,认为川道与次沟空间结构一体化、功能结构差异化发展是振兴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重要突破口,由此提出“川—沟”融合单元的概念内涵与划定方法。以榆林市绥德县为例,打破镇域行政边界和小流域镇村体系,基于川道城镇和次沟乡镇的空间关联关系划定10个融合单元,并从用地形态结构、产业经济地理、服务设施配置等方面对融合单元的空间构型、功能类型和服务水平进行剖析,探讨川道与次沟协同视角下以融合单元为抓手推动黄土高原河谷城镇高效发展和管控治理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沟”融合单元 城乡发展路径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河谷城镇 榆林市绥德县
下载PDF
深圳市某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水资源论证实践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慧明 严恒恒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1期12-16,22,共6页
文章以深圳市某城市更新单元为例,在客观评价水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分析规划对水资源需求的合理性、规划实施所需水资源保障的可靠性,避免规划落实引起的水资源开发方面的重大失误,以实现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管理。
关键词 城市更新单元 规划水资源论证 水资源配置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用水总量管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