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in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1
作者 Tian CHEN Haifeng XI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6年第7期27-30,35,共5页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and rural urbanization in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are not independent,but two aspects of development with mutual interaction.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provides material ba...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and rural urbanization in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are not independent,but two aspects of development with mutual interaction.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provides material basis of progress in productivity for rural urbanization. In turn,rural urbanization provides development conditions,such as industry,technology,science,information,market,finance,transportation,communication,and social service,for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d existing problem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and rural urbanization in western regions are analyzed,and finally it came up with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and rural urba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urbanization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ialization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Eastern,Central,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2
作者 HOU Xiao-wei 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121,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3期124-128,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since the opening up and reform of China,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U and N/U is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since the opening up and reform of China,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U and N/U is conduc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China's urbanization lags behind tha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and this phenomenon of lag tends to dwindle.In 2003,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was most balanced,but after 2003,the phenomenon of urbanization lagging behind industrialization tends to distend gradually again;being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influenced by natural basis and policy,different regions have different cases.In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the urbanization lags behind industrialization;in the northeastern region,the urbanization preponderate over industrialization;in the western region,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not high,but it develops along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tandem.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requires that different should implement different policies.The eastern region still has great developmental space,and it should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urbanization as soon as possible;on the basis of expanding the current urban scale and improving quality,the central region should quicken the development of central cities;the western region should choose the path of concentrated-type urbanization;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ocal industrialization vigorously and promoting the rapid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o as to propel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ordination Region
下载PDF
On th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ourism Human Resource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Wu Jun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年第1期96-100,共5页
Tourism is one of the typical labor 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tourism human resource(HR) is the main factor for regional discrepancy of tourism industry.The paper takes China as research region and evaluates the level ... Tourism is one of the typical labor intensive industries and tourism human resource(HR) is the main factor for regional discrepancy of tourism industry.The paper takes China as research region and evaluates the level of tourism HR and the level of tourism industry of 31 provinces respectively.First,the paper constructs evaluation index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m HR.Then,the paper gets the evaluation scores of every province by apply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processing.Second,the paper build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tourism HR matrix and divides the matrix into four quadrants.Finally,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tourism HR that exist in the 31 provinces and puts forward development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coordination tourism HR tourism industry PCA china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被引量:3
4
作者 REN Wanxia XUE Bing +1 位作者 YANG Jun LU Chengpeng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5期791-809,共19页
Measur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of the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critical to addressing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shed light on this issue,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was ... Measuring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of the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critical to addressing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To shed light on this issue,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was adopted that is combined with the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etho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the strategy on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trategy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 per-capita income by increasing its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and GDP per capita by 25.70% and 46.00%,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strategy has significantly worsened the regional employment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of the region. In addition, the strategy has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egional infrastructural road, education investment or social security, and ha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mitigating regional disparity. In addition, the policy effects are highly heterogeneous across cities based on city siz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ere is no simple answer regarding whether the Northeast China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reached its original goals from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The next phase of the strategy should emphasize improv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 and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s based on urban heterogeneity to prevent conservative path-dependency and the lock-in of outdated techn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cy evaluation difference-in-differences(DID)method regional disparity urban heterogeneity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old industrial base Northeast china
下载PDF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姚战琪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2,共14页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种缩减作用在北京、上海最强,在江苏、天津、浙江次之,在广东最弱;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均显著,但在中部地区最强,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较弱;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在绿色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更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为进一步发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应持续加强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绿色消费和生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工业布局与工业化进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6
作者 侯杰 李卫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7,共7页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分析工业布局和工业化进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京津冀城市群近年来呈现去工业化态势,工业发展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总量不平衡表现为:北京和天津的第二产业的就业和产值在城市群内部较河北占有绝对优势;结构...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分析工业布局和工业化进程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京津冀城市群近年来呈现去工业化态势,工业发展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总量不平衡表现为:北京和天津的第二产业的就业和产值在城市群内部较河北占有绝对优势;结构不平衡表现为:工业布局存在类型属性和价值增值的双重梯度,北京和天津的类型属性优于且价值增值高于河北。不充分表现为:河北的第二产业的就业和产值在城市群内部处于劣势却仍有必要和潜力提质增效。工业布局形成了“中心—外围”结构的分工体系,但去工业化和工业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难以有效推动城市分工,甚至拉大经济差距,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布局 工业化 京津冀城市群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
7
作者 刘磊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5期57-60,共4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内需释放,畅通国内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促进内需释放,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赋能城乡共同发展,模糊城乡边界概念,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数字经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应从以下三点入手:加快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建设;加快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数字生态体系;加快建立数据要素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经济 区域协调 产业数字化 城乡共同发展
下载PDF
技术创新驱动东三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8
作者 刘晓敏 迟明园 《商业观察》 2024年第6期86-89,共4页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对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具有深刻意义,而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方式。技术创新可以有效促进东三省地区协调发...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对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具有深刻意义,而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方式。技术创新可以有效促进东三省地区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对这一过程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能力进而驱动东三省区域协调发展,文章提出以下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三省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践通路 被引量:11
9
作者 孙哲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28,共7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产业协同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后冬奥时代,东北三省冰雪产业的市场潜力正逐渐显现。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内涵、现实机遇、现实困境与实践通...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产业协同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后冬奥时代,东北三省冰雪产业的市场潜力正逐渐显现。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内涵、现实机遇、现实困境与实践通路展开论述。研究发现,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运动方面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与优势,但仍存在动力机制不足、联动层次偏低、运营管理短板、国内外双重压力削弱原始竞争优势等现实困境。东北三省应以强化顶层规划设计、突破制度约束、推动要素优化配置与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为实践通路,促进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区域体育 冰雪产业 高质量 协同发展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功能联系网络及其协调发展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白永亮 康振楠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2,共17页
城市功能联系网络的空间外部性对解释区际互联互助、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产业联系下的城市功能网络结构及其协调发展空间效应:首先,根据城市产业分类及功能特性构建... 城市功能联系网络的空间外部性对解释区际互联互助、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产业联系下的城市功能网络结构及其协调发展空间效应:首先,根据城市产业分类及功能特性构建了城市功能结构体系;其次,基于产业联系角度,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城市功能网络联系强度,并借助重尾分级法确定网络层级结构;再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空间分布结构、网络密度效率和网络边界效应三个层面剖析各类功能网络结构特征;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城市功能联系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全域内各类城市功能网络结构形态存在差异,流通和公共服务功能网络呈跳跃式交织联结分布,其余三类功能网络均呈“东密西疏”梯度化递减的网状分布;全域内各类功能联系网络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异性,上游以成渝双核引擎式联动发展,中游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式”轮轴辐射结构,下游呈“一核多中心式”扁平化结构;城市综合功能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空间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产业联系的分功能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生产功能溢出效应最大,流通和公共服务功能的溢出效应尚不显著;在城市规模异质性条件下,大城市间功能联系网络呈负向溢出,中小城市功能网络呈正向溢出。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城市功能网络连通性;夯实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释放功能网络协调效应;优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避免城市功能定位同质化。创新之处:从网络外部性视角,分别从区域异质性、功能异质性和规模异质性维度探究城市功能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的空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联系网络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空间效应 产业联系 长江经济带
下载PDF
论中国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全胜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9期13-19,共7页
中国是农业大国,城乡人口流动规模大,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要促进城乡融合,需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走特色区域城镇化道路。区域城镇化包括城乡城镇化和不同区域城镇化。要实现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一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立足于当地经济... 中国是农业大国,城乡人口流动规模大,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要促进城乡融合,需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走特色区域城镇化道路。区域城镇化包括城乡城镇化和不同区域城镇化。要实现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一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生态环境等提高城乡建设效益,引导村镇建设走入正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二要大力推动就地城镇化,提高乡镇企业规模,就近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三要统筹城乡发展,选择合适的城镇化道路,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联合作用,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镇化 区域发展战略 城乡融合 协调发展
下载PDF
我国数字经济的“两化”发展与区域比较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娟娟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3,共12页
在数字经济体系中,聚焦需求端的数字产业化进程先于聚焦供给端的产业数字化进程,随着我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不同的发展起点和运行逻辑使数字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贡献持续增大,区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以2012—2019年为研究期,借... 在数字经济体系中,聚焦需求端的数字产业化进程先于聚焦供给端的产业数字化进程,随着我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不同的发展起点和运行逻辑使数字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贡献持续增大,区域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以2012—2019年为研究期,借助区位熵和描述性统计,通过分析“两化”发展及其对区域发展格局的影响发现,数字产业化开启产业数字化发展,产业数字化倒逼数字产业化转型升级,但“两化”相互独立。2015年以后,“两化”的关系从协调发展逐渐转向不协调发展,严重制约了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突破。在数字产业化视角下可将各区域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两类,一类是发达地区,包括东部、中部和少部分西部地区,另一类是欠发达地区,包括东北和大部分西部地区,两大区域处于数字产业化的不同阶段。产业数字化的空间集聚性和产业集群性与主要城市群叠加,产生范围经济效应,形成城市群中心化分布格局,中西部地区处于劣势地位甚至有被边缘化的风险。“两化”以相反的作用力影响着区域发展格局,产业数字化的高占比加大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难度。提高新基建的区域覆盖度、提升欠发达地区数字设施与产业发展的匹配性、加大“两化”的专业化力量和产业链的数字化建设力度,能够缩小数字经济“两化”的区域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群
下载PDF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效率测度及区域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娟娟 李蓉 《开发研究》 2023年第4期41-51,共11页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被广泛应用。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的差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存在较大差距。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发展效率指标体系测度2015—2021年的数...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被广泛应用。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的差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存在较大差距。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发展效率指标体系测度2015—2021年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效率并进行区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规模、数字技术或两者同时制约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展,但是四大区域板块的空间格局正在发生改变。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效率较高,从区域维度看,东部地区在技术研发环节具有比较优势,西部地区在生产经营环节具有比较优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空间正相关性依然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领域有作用,因此受制于空间约束,产业链存在环节不匹配的问题,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内循环尚不成熟。从投入产出分析看,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以城市群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发展等措施能够提升产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城市群中心化 内循环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吗?——基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准自然实验
14
作者 穆仁文 赵旭 《上海管理科学》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在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正发生深刻转变,区域一体化成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区域一体化能否对经济增长带来促进作用值得关注。论文基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了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 在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正发生深刻转变,区域一体化成为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区域一体化能否对经济增长带来促进作用值得关注。论文基于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了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区域一体化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促进作用随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增强;第二,区域一体化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个体层面上具有异质性,这一促进作用与城市规模正向相关;第三,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区域一体化能够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生产率提升和要素分配效率提升三个维度促进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经济增长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 产业升级
下载PDF
城市群空间结构多中心化、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协调发展——基于我国五大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汪世豪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1-51,共11页
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多中心空间结构已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4—2019年我国五大城市群为样本,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测度城市群内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实证研究多中心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协调发展的... 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多中心空间结构已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以2004—2019年我国五大城市群为样本,利用夜间灯光数据测度城市群内部多中心空间结构,实证研究多中心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多中心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均能显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同城市群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各不相同;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验证发现,多中心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均有空间溢出效应。建议各城市群提高多中心空间结构水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空间外溢效应,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多中心化 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城市蔓延、空间关联与区域协同发展——基于城市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
16
作者 郝良峰 赵永蒙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32-41,108,共11页
以校正的夜间灯光数据作为经济的度量指标,采用空间杜宾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蔓延的城市形态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蔓延显著推动了区域的协同发展,相邻城市之间更为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空间蔓延对城市群的协同发... 以校正的夜间灯光数据作为经济的度量指标,采用空间杜宾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蔓延的城市形态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蔓延显著推动了区域的协同发展,相邻城市之间更为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强;空间蔓延对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也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最为明显。对影响机制的检验结果表明,土地财政驱使下的政府行为加速了城市蔓延,区域协同主要源于由城市蔓延所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而由蔓延所引起的产业空间集聚效应的变化并不利于区域的协同发展。基于此,政府应根据产业集聚规模合理控制城市蔓延速度,并在区域空间融合的过程中加强行政合作,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蔓延 夜间灯光 区域协同 产业集聚 城市群
下载PDF
黄河流域旅游产业-人口城镇化-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17
作者 吴小阳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90-196,共7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对黄河流域9省(区)2005—2019年旅游产业、人口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时空分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产业、人口城镇化和区...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及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对黄河流域9省(区)2005—2019年旅游产业、人口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三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时空分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9年,黄河流域旅游产业、人口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不断上升,耦合协调度呈波动增长趋势;三系统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其中甘肃省和河南省分别呈“低-低”和“高-高”的聚集模式。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和人口城镇化子系统呈现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相邻省份的正向影响大于本省域内的影响。基于此,为促进黄河流域形成系统、全面、协调的总体发展格局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旅游产业 人口城镇化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8
作者 杨维菁 王永平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7期240-247,共8页
以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了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和城镇化协调关系及演进过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城镇化系统... 以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了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和城镇化协调关系及演进过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生态环境—旅游产业—城镇化系统及其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上升态势,其中旅游产业和城镇化子系统上升幅度明显大于生态环境子系统;西南地区4省市协调度总体表现为平稳上升的良好趋势,其协调水平大致表现为重庆>云南>四川>贵州,其中制约重庆和贵州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旅游产业发展滞后,制约四川和云南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环境发展滞后;西南地区4省市协调度将在之后5年稳步提升,其中重庆和云南将在2023年升到优质协调等级;四川和贵州预计将在2024年升到优质协调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生态环境 旅游产业 城镇化 耦合协调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内在机理与定量分析 被引量:62
19
作者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2-409,共8页
基于城市-区域系统模型,从"三化"的内在机理出发,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社会工程系统模式。结合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国家战略要求,分析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通过整体协调评价、城镇化与... 基于城市-区域系统模型,从"三化"的内在机理出发,提出了"三化"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社会工程系统模式。结合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的国家战略要求,分析了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通过整体协调评价、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结构三者对比模式、城乡协调度3个方面对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工业化水平提升的空间不足。②城镇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同期的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重。③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1~2004年间与河南省的城乡协调发展差距较大,到2005年之后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才持续平稳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三化协调发展 城市-区域系统模型 中原经济区
下载PDF
中国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省际差异 被引量:73
20
作者 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37-946,共10页
根据2000年中国第5次人口普查和统计年鉴的分地区数据,比较了全国及各地区普查及统计口径的非农化水平的准确性与可信度,认为宜采用普查数据来分析比较各地区非农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中国各地区的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类型... 根据2000年中国第5次人口普查和统计年鉴的分地区数据,比较了全国及各地区普查及统计口径的非农化水平的准确性与可信度,认为宜采用普查数据来分析比较各地区非农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中国各地区的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呈现出多样化的类型和极为悬殊的差异,不宜实行全国统一的城市化政策,而应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推进各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绝大部分省区的城市化发展快于非农化进程,导致城市化滞后的省区逐渐减少,非农化滞后的省区在较快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各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较显著的“马太效应”。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和北京等地区,城市化的现状水平高、发展速度快,但仍相对滞后于非农化;在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和广西、山东等部分沿海地区,城市化的现状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较慢,但却相对超前于非农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农化水平 城市化 省际差异 数据比较 普查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