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e-step constructing advanced N-doped carbon@metal nitride as ultra-stable electrocatalysts via urea plasma under room temperature
1
作者 Tao Tang Chen Li +12 位作者 Sipu Li Zhong Qiu Tianqi Yang Beirong Ye Shaojun Shi Chunyang Wu Feng Cao Xinhui Xia Minghua Chen Xinqi Liang Xinping He Xin Liu Yongqi Zh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486-491,共6页
Highly active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s are desirable for electrocatalytic reactions,but their long-term stability is still unsatisfactory and thus limiting commercial applications.Herein,for the first time,we report ... Highly active transition metal nitrides are desirable for electrocatalytic reactions,but their long-term stability is still unsatisfactory and thus limiting commercial applications.Herein,for the first time,we report a unique and universal room-temperature urea plasma method for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N-doped carbon coated metal(Fe,Co,Ni,etc.)nitrides arrays electrocatalysts.The preformed metal oxides arrays can be successfully converted into metal nitrides arrays with preserved nanostructures and a thin layer of N-doped carbon(N-C)via one-step urea plasma.Typically,as a representative case,N-C@CoN nanowire arrays are illustrated and corresponding formation mechanism by plasma is proposed.Notably,the designed N-C@Co N catalysts deliver excellent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both in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and urea oxidation reaction(UOR).For OER,a low overpotential(264 mV at 10 mA/cm^(2))and high stability(>50 h at 20 mA/cm^(2))are acquired.For UOR,a current density of100 m A/cm^(2) is achieved at only 1.39 V and maintain over 100 h.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synergetic coupling effect of CoN and N-C can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 the charge-transfer process,optimize adsorbed intermediates binding strength and further greatly decrease the energy barrier.This strategy provides a novel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N-C@metal nitrides as 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ea plasma Metal nitrides Carbon shell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urea oxidation reaction
原文传递
Susceptibility of Mixed Infection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and Mycoplasma Hominis to Seven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Infection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长征 刘志香 +3 位作者 林能兴 涂亚庭 李家文 张德美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3年第2期203-205,共3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usceptibility of mixed infection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and Mycoplasma Hominis (MH) to 7 kind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UU infection in NGU patients, th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usceptibility of mixed infection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 and Mycoplasma Hominis (MH) to 7 kind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omparison with that of UU infection in NGU patients, the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microdilution method. The positive resul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quence of susceptibility to 7 kind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for both UU infection group and UU-MH mixed infection group was almost the same from the highest susceptibility to the lowest accordingly: Josamycin, Doxycycline, Minocycline, Sparfloxacin, Roxithromycin, Ofloxacin and Azithromycin. The total drug resistance rate for UU-MH mixed infection group (97. 67 %)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or UU infection group (44. 67 %, P<.0. 01). The highest drug resistance rate in UU group and UU-MH mixed infection group was 31. 33 % (Ofloxacin) and 90. 48 % (Azithromycin) respectively. UU-MH mixed infection showed an increased drug resistance and changes of drug resistance spect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ea plasma urealyticum mycoplasma hominis drug susceptibility mixed infection antimicrobial agent
下载PDF
857株解脲脲原体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孟冬娅 何莉 +1 位作者 陈渝宁 郑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2004年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方法对我院妇科、皮肤科送检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采用培养、药敏一体化的方法,监测9种抗菌药对解脲脲原体的抑制作用。结果857份... 目的了解本院2004年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方法对我院妇科、皮肤科送检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采用培养、药敏一体化的方法,监测9种抗菌药对解脲脲原体的抑制作用。结果857份送检标本中检出解脲脲原体369株,检出率为43.1%;总体耐药率4.6%~43.6%,其中喹诺酮类耐药率最高,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之有良好作用,其次为克拉霉素、交沙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耐药性
下载PDF
4387例性病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淋球菌、解脲脲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曲沛 郭杰 +4 位作者 李韦杰 徐新民 郭晶晶 方茜 王雅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2期1994-1996,2002,共4页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和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情况,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387例性病门诊患者CT、NG、UU检测结果。结果在4387份标本中,男性样本2639例、女性样本1748例。其中男...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和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情况,为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4387例性病门诊患者CT、NG、UU检测结果。结果在4387份标本中,男性样本2639例、女性样本1748例。其中男性患者CT、NG、UU阳性率分别为9.6%(253/2639)、11.0%(290/2639)和12.5%(329/2639),女性患者CT、NG、UU阳性率分别为8.5%(149/1748)、2.3%(41/1748)和38.2%(668/1748),不同性别患者NG、UU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G、UU在小于20岁年龄段患者中阳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23.1%、11.3%、35.4%,不同年龄段患者CT、NG、UU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混合感染中,不同性别CT+UU和CT+NG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者CT+NG混合感染率最高,为47.4%;女性患者CT+UU混合感染率最高,为71.0%。结论随着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低龄化,应加强中青年人群性病防治工作,同时应对病原体的混合感染情况加以重视,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沙眼衣原体 淋球菌 解脲脲原体:混合感染
下载PDF
精液白细胞与男性不育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睿智 王忠山 +3 位作者 许宗革 沙艳伟 辛暨丽 薛百功 《吉林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精液白细胞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检测3867例不育者精液白细胞,观察其与精液常规分析参数、UU感染、AsAb和精浆果糖含量、α-糖苷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结果:3867例不育者精液白细胞>5个/HP为36.93%。白细胞>... 目的:探讨精液白细胞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检测3867例不育者精液白细胞,观察其与精液常规分析参数、UU感染、AsAb和精浆果糖含量、α-糖苷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结果:3867例不育者精液白细胞>5个/HP为36.93%。白细胞>5个/HP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a,b级活力精子率、顶体酶活性均明显低于精液白细胞≤5个/HP组(P<0.001,P<0.05)。精液白细胞>5个/HP组畸形精子率、精液粘度增高率和精液UU阳性率明显高于白细胞≤5个/HP组(P<0.001)。两组比较果糖含量和α-糖苷酶活性均没有明显差异,两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有差异(P<0.05)。结论:精液白细胞可影响精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白细胞 男性不育症 精子顶体酶 精液粘度
下载PDF
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浆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易孟霞 易学武 +3 位作者 贺喜 陈达图 胡官波 张石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27-2037,共11页
通过2个试验探讨饲粮中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SID Val)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浆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试验1、试验2分别选用360头初始体重为(53.75±2.63)kg、(83.67±2.9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 通过2个试验探讨饲粮中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SID Val)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浆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试验1、试验2分别选用360头初始体重为(53.75±2.63)kg、(83.67±2.9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按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同一试验中,各处理的饲粮除缬氨酸外,其余营养水平均参照NRC(2012)推荐标准设计。试验1中各处理试验饲粮的SID Val水平分别为0.50%、0.55%、0.60%、0.65%和0.70%,试验期为50-80kg阶段;试验2中各处理试验饲粮的SID Val水平分别为0.43%、0.48%、0.53%、0.58%和0.63%,试验期为80-120kg阶段。结果表明:试验1中饲粮SID Val水平为0.65%和0.70%的处理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较饲粮SID Val水平为0.50%的处理得到显著改善(P〈0.05);试验2中饲粮SID Val水平为0.53%、0.58%和0.63%的处理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饲粮SID Val水平为0.43%的处理(P〈0.05);随着饲粮SID Val水平的增加,2个试验中试验猪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呈线性和二次趋势(P〈0.01)。除试验2中血浆谷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外,饲粮SID Val水平对试验1和试验2中试验猪血浆尿素氮及所有必需氨基酸和其他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折线模型和二次曲线回归模型,综合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得出,育肥猪50-80kg、80-120kg阶段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5%、0.70%时,其SID Val需要量范围值分别为0.61%-0.66%、0.52%-0.56%,最佳需要量分别为0.65%和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血浆氨基酸 血浆尿素氮
下载PDF
高产泌乳母猪饲粮蛋白质与赖氨酸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金枝 邵庆均 +2 位作者 卢伟 徐来仁 胡锦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9,共3页
以产活仔 1 2头以上的经产母猪为对象 ,研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 1 1 .5 %、1 3 .8%、1 5 .9%、1 8.0 %和2 0 .2 % ,相应的赖氨酸为 0 .61 %、0 .74 %、0 .87%、1 .0 %和 1 .1 2 %的 5种等能饲粮对母猪繁育、泌乳及血浆尿素氮和游离氨基酸... 以产活仔 1 2头以上的经产母猪为对象 ,研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 1 1 .5 %、1 3 .8%、1 5 .9%、1 8.0 %和2 0 .2 % ,相应的赖氨酸为 0 .61 %、0 .74 %、0 .87%、1 .0 %和 1 .1 2 %的 5种等能饲粮对母猪繁育、泌乳及血浆尿素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的提高 ,母猪泌乳期失重减少 (P <0 .0 5 ) ,泌乳量则显著提高 (P <0 .0 5 )。仔猪 2 0和 3 5日龄的窝重均显著受母猪饲粮营养水平的影响 (P <0 .0 5或P <0 .0 1 )。血浆尿素N随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P <0 .0 5 ) ,但血浆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无显著差异。无论母猪繁育效果和泌乳性 ,均以第 4组饲粮即母猪日摄入蛋白质 868g,赖氨酸 4 8.3g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赖氨酸 血浆尿素氮 泌乳母猪 饲料
下载PDF
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浆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易孟霞 易学武 +3 位作者 贺喜 陈达图 胡官波 张石蕊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85-2092,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不同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浆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20头始重为(24.31±1.74)kg的杜×长×大三元生长猪,按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处...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不同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浆氨基酸和尿素氮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420头始重为(24.31±1.74)kg的杜×长×大三元生长猪,按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的原则,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猪。试验饲粮除缬氨酸水平外,其余营养水平均参照NRC(2012)推荐标准设计,试验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分别为0.59%、0.64%、0.69%、0.74%和0.79%。结果表明: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为0.69%、0.74%和0.79%处理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 P>0.05),但较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为0.59%的处理得到显著改善( P<0.01),同时随着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水平增加均呈线性和二次趋势( P<0.01)。采用折线模型和二次回归趋势,综合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分析,当饲粮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为0.98%,得到20~50 kg生长猪饲粮标准回肠可消化缬氨酸需要量范围为0.65%~0.73%,最佳需要量为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 生长猪 生长性能 血浆氨基酸 血浆尿素氮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血清胱抑素C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谢丽莉 刘娟 +1 位作者 高强 孙萍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82-583,共2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动态检测29例肾移植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术前、术后第1、3、5、7天血清Cys C、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浓度。于术前以99Tcm-DTPA血浆清除率(双血浆法)测定肾...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动态检测29例肾移植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术前、术后第1、3、5、7天血清Cys C、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浓度。于术前以99Tcm-DTPA血浆清除率(双血浆法)测定肾移植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分析移植组术前Cys C、SCr、BUN与GFR的相关性。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肾移植组术前Cys C、SCr、BUN分别为(4.20±1.32)mg/L、(789.8±318.8)μmol/L和(20.72±9.16)mmol/L,对照组分别为(1.10±0.24)mg/L、(69.8±13.7)μmol/L和(4.85±1.24)mmol/L,肾移植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分别为12.33、9.17和10.69,P<0.01);术后第1、3、4、7天,Cys C、SCr、BUN均低于术前水平(P<0.01),第1天下降幅度分别为42.9%、37.4%和33.0%。术前Cys C、SCr、BUN与GFR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892、-0.811和-0.772,P<0.01)。结论:肾移植术后可将CysC作为监测患者肾功能动态变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血清 血尿素氮 西司他汀类 血浆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锶钽氧氮化物功能陶瓷的高效合成、致密化及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俊生 曾良 +3 位作者 刘荣军 王衍飞 万帆 李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85-892,共8页
AB(O,N)_(3)型钙钛矿氮氧化物是一类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具有独特的介电/磁/光催化等性能,在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传统制备工艺耗时长且产物纯度较低。本研究以尿素为氮源、金属氧化物为前驱体,采用无压放电等离子烧结设备... AB(O,N)_(3)型钙钛矿氮氧化物是一类新型功能陶瓷材料,具有独特的介电/磁/光催化等性能,在能源存储与转化领域应用前景广阔,但传统制备工艺耗时长且产物纯度较低。本研究以尿素为氮源、金属氧化物为前驱体,采用无压放电等离子烧结设备一步合成了钙钛矿氮氧化物SrTa(O,N)_(3)陶瓷粉体,并实现了快速致密化。深入研究了升温速率和合成温度对粉体组成与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优化后制备的陶瓷块体进行了介电性能表征。结果表明,较高的升温速率和适中的合成温度有利于氮化反应的充分进行,在100℃/min和1000℃下制得的SrTa(O,N)_(3)粉体纯度最高,氧氮化物相含量约97%,粒径分布区间为100~300 nm,Sr、Ta、O、N四种元素分布均匀。较优的致密化工艺为烧结温度1300℃、升温速率300℃/min、保温时间1 min,经烧结制得的SrTa(O,N)_(3)陶瓷试片致密度可达94%以上,且纯度很高,该材料在300 Hz时的介电常数高达8349,介电损耗为10–4量级,优于文献报道值。本研究制备的SrTa(O,N)_(3)陶瓷的高介电常数与致密度和纯度的调控密不可分,这是因为气孔和杂质会降低材料介电常数,高致密度和高纯度是SrTa(O,N)_(3)氧氮化物陶瓷获得优异介电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 氧氮化物 尿素 放电等离子烧结 介电常数
下载PDF
稽留流产与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何洁仪 罗一平 张烨 《广州医药》 2006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UU)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分别对230例早孕稽留流产妇女(研究组)和232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妇女(对照组)进行宫颈分泌物UU培养,并对两组刮宫后绒毛及蜕膜送病理检查。结果试验组宫颈分泌物UU培养...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UU)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分别对230例早孕稽留流产妇女(研究组)和232例早孕要求终止妊娠妇女(对照组)进行宫颈分泌物UU培养,并对两组刮宫后绒毛及蜕膜送病理检查。结果试验组宫颈分泌物UU培养阳性例数(136例)明显高于对照组(4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有106例发生绒毛膜炎,而对照组仅有13例,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UU)可能通过上行传播而引起宫内感染,绒毛膜炎,最终导致胚胎停止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感染 稽留流产 疾病传播
下载PDF
搏动灌注和非搏动灌注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少强 魏松洋 +2 位作者 马志强 郑庆杰 祁延博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年第3期149-151,155,共4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CPB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30例。PP组在人工心肺机泵后串联双搏动式心肺辅助装...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时应用搏动灌注(PP)和非搏动灌注(NPP)对患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拟行CPB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搏动灌注组(PP组)和非搏动灌注组(NPP组),每组30例。PP组在人工心肺机泵后串联双搏动式心肺辅助装置,在主动脉阻断期间采用搏动灌注。NPP组全程均采用非搏动灌注。两组灌流量控制在2.3~2.8 L/(min .m2)。分别于术前(T1)、CPB后4 h(T2)、12 h(T3)、24 h(T4)、48 h(T5)抽取外周静脉血及留取新鲜尿液,测定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β2-MG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1比较,两组血清Scr、BUN浓度在T4~T5明显升高(P<0.01);血清β2-MG、尿β2-MG浓度在T2~T5明显升高(P<0.05)。与NPP组比较,PP组血清Scr、BUN浓度在T4~T5明显降低(P<0.05);血清β2-MG、尿β2-MG浓度在T2~T5明显降低(P<0.05)。结论 PP能有效地减轻CPB后肾脏损伤,降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搏动灌注 非搏动灌注 肌酐 尿素氮 血清Β2-微球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淀粉糊化尿素对生长育肥牛生长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马威 任丽萍 +3 位作者 王黎文 丁健 赵金维 孟庆翔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10-1715,共6页
利用60头生长期利木赞杂交牛[(393.7±15.6)kg]进行饲养试验,以研究淀粉糊化尿素添加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生产中安全利用淀粉糊化尿素(ge-latinized starch-urea,GSU)提供科学依据。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1... 利用60头生长期利木赞杂交牛[(393.7±15.6)kg]进行饲养试验,以研究淀粉糊化尿素添加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生产中安全利用淀粉糊化尿素(ge-latinized starch-urea,GSU)提供科学依据。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1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牛。对照组饲粮中不添加GSU,处理饲粮以GSU来源氮分别占饲粮总氮的8%、16%、24%、32%和40%。试验期14周,其中预试期1周,正试期13周。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干物质采食量(7.93~8.34 kg/d)、平均日增重(1.13~1.27 kg/d)及饲料转化效率(0.140~0.157)均无显著差异(P>0.10)。随饲粮GSU添加水平的提高,血浆尿素氮线性升高(L;P<0.01),而血氨和血浆总蛋白含量呈二次曲线规律升高(Q;P<0.001)。添加GSU对血浆谷丙转氨酶活性未见显著影响(P>0.05),但导致谷草转氨酶活性线性升高(L;P<0.01)。本试验结论:生长育肥牛饲粮中GSU占饲粮总氮25%,或来源于GSU的尿素占饲粮干物质比例在1.27%以内,可以认为是安全的添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糊化尿素 肉牛 生长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下载PDF
复方虫草片对小鼠抗体力性疲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光 闫淑莲 黄如彬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87-489,共3页
目的 :通过小鼠游泳试验、爬杆试验以及相应的生化指标 :血尿素、血乳酸、肝糖原、及脑内谷氨酸(Glu)和 γ-氨基丁酸 (GABA)含量变化对复方虫草片进行抗疲劳功能的研究。方法 :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血尿素、血乳酸、肝糖原含量 ,高效液相 ... 目的 :通过小鼠游泳试验、爬杆试验以及相应的生化指标 :血尿素、血乳酸、肝糖原、及脑内谷氨酸(Glu)和 γ-氨基丁酸 (GABA)含量变化对复方虫草片进行抗疲劳功能的研究。方法 :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血尿素、血乳酸、肝糖原含量 ,高效液相 (HPLC)测定小鼠脑内谷氨酸 (Glu)和 γ-氨基丁酸 (GABA)含量。结果 :给予不同剂量受试物 2 8d后 ,与对照组相比爬杆时间和游泳时间显著提高 ;血清尿素氮明显降低 ;肝糖原含量显著性提高 ;运动后 0 min和 15 min血乳酸含量分别降低并趋于正常对照。脑内谷氨酸 (Glu)和γ-氨基丁酸 (GABA)含量高于对照组 ,以上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虫草片配方中虫草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可能具有调整体内代谢作用并能快速加强机体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体力性疲劳 血清尿素氮 肝糖原 血乳酸 谷氨酸 Γ-氨基丁酸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治疗性血浆置换对患者血液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建云 邓晖 +2 位作者 高小华 胡永红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治疗对患者血常规及电解质、肾功能、血浆蛋白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对44例患者进行160次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后做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血浆蛋白检查。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小板(94.41±54.19)&#... 目的观察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治疗对患者血常规及电解质、肾功能、血浆蛋白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对44例患者进行160次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后做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血浆蛋白检查。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小板(94.41±54.19)×109/L,比治疗前下降33.3%(P<0.01)。尿素氮从(16.12±10.48)mmol/L下降至(14.37±8.98)mmol/L;肌酐从(511.73±441.38)μmol/L下降至(455.00±425.54)μmol/L;球蛋白从(56.75±55.65)g/L下降至(44.52±40.11)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从1.14±0.77升高至1.28±0.79,接近正常值(P<0.01)。结论治疗性血浆置换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球蛋白,对电解质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血浆置换 电解质 血小板 血浆蛋白 尿素氮 肌酐
下载PDF
等离子体改性稻秸的XPS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信武 周定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2,共4页
在10~20Pa高真空环境和100~350W功率条件下,采用氧等离子体对稻秸进行改性处理3~7min,并对改性前后的稻秸进行表面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以揭示稻秸界面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可对秸秆进行有效的刻蚀和接枝。通过等离... 在10~20Pa高真空环境和100~350W功率条件下,采用氧等离子体对稻秸进行改性处理3~7min,并对改性前后的稻秸进行表面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以揭示稻秸界面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氧等离子体可对秸秆进行有效的刻蚀和接枝。通过等离子体处理,秸秆表层碳元素含量显著降低,而氧元素含量大幅度上升;秸秆表面的C—C/C—H键含量显著降低,而强极性的羰基、羧基—CO/—COOH含量显著增加,有助于脲醛树脂对秸秆的润湿和渗透。XPS分析表明,稻秸表面包含长链脂肪烃外层和含硅无机矿物质内层,对合成树脂的渗透和胶合产生了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表面光电子能谱 农作物秸秆 脲醛树脂
下载PDF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宪芹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91-192,共2页
目的对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门诊2 218例女性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采用液体培养法检测,研究支原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2 218例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支原体呈阳性1 266... 目的对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门诊2 218例女性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采用液体培养法检测,研究支原体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2 218例宫颈分泌物标本中支原体呈阳性1 266例,检出率为57.08%,1 266例支原体感染者液体培养法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为72.51%,Mh感染率为4.58%,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率为22.91%。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解脲支原体感染为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人型支原体感染为克林霉素、强力霉素;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为强力霉素。结论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可提高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正常妊娠妇女血中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田强 张洪波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妇女血中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WBC)水平的变化,并探讨这些指标变化的原因以及对妊娠妇女的意义。方法:利用ADVIA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ABX-PENTRA60血液分析仪检测145例正常妊娠妇女与... 目的:研究正常妊娠妇女血中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WBC)水平的变化,并探讨这些指标变化的原因以及对妊娠妇女的意义。方法:利用ADVIA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ABX-PENTRA60血液分析仪检测145例正常妊娠妇女与125例非妊娠体检女性(对照组)血浆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WBC)。结果:正常妊娠妇女血浆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浓度均较对照组下降,而白细胞(WBC)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血浆中尿素氮(Urea)、肌酐(Crea)、血红蛋白(HGB)和白细胞(WBC)不能按照正常参考范围来考虑,应该对检测结果的特殊性予以充分考虑并建立正常妊娠妇女的参考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妇女 血浆 尿素氮 肌酐 白细胞 血红蛋白
下载PDF
聚氨酯包被尿素对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辛杭书 张永根 +2 位作者 孟庆翔 DIRK E A 刘庆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72-1678,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包被尿素对奶牛泌乳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4头荷斯坦泌乳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含有豆粕(豆粕组)、聚氨酯包被尿素(包被尿素组)、饲料级尿素(尿素组)的等氮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7%。结果表明,与尿素组相...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包被尿素对奶牛泌乳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4头荷斯坦泌乳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含有豆粕(豆粕组)、聚氨酯包被尿素(包被尿素组)、饲料级尿素(尿素组)的等氮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17%。结果表明,与尿素组相比,包被尿素组和豆粕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提高了12.8%和12.6%,差异显著(P=0.02);产乳量由32.48 kg/d提高到34.48和34.53 kg/d,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质产量有增加的趋势(P=0.06)。尿素组奶牛乳蛋白质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4),而乳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3)。与尿素组相比,包被尿素组和豆粕组奶牛血浆中尿素氮含量由18.7 mg/dL降低到16.7和16.4 mg/dL(P=0.05)。乳尿素氮含量和血浆尿素氮含量存在正相关(R2=0.85)。由此得出,聚氨酯包被尿素可以部分替代饲粮中的豆粕,而不会对奶牛的泌乳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包被尿素 奶牛 泌乳性能 血浆生化指标
下载PDF
尿素氮两种试剂盒测定血清和血浆的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社安 李美珠 李艳丽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探讨尿素氮两种试剂盒在血清和血浆测定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两种尿素氮试剂盒在olym pusAU5 4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测定血清和血浆的尿素氮浓度。结果 :科华公司生产的尿素氮试剂盒在血清和血浆测定中相关性良好 (r =0 .... 目的 :探讨尿素氮两种试剂盒在血清和血浆测定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两种尿素氮试剂盒在olym pusAU5 4 0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测定血清和血浆的尿素氮浓度。结果 :科华公司生产的尿素氮试剂盒在血清和血浆测定中相关性良好 (r =0 .973) ,申能公司生产的尿素氮试剂盒在血清和血浆测定中相关性差 (r =0 .5 87) ,血浆结果明显低于血清结果 (P <0 .0 1)。结论 :科华公司的尿素氮试剂盒适用于血清和血浆的测定 ;申能公司的尿素氮试剂盒只适用于血清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氮 血清 血浆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脲酶-谷氨酸脱氢酶偶联速率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