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根据肾囊性病变特点建立差异性手术径路,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微创治疗肾囊肿;通过临床疗效评估研究,探讨输尿管镜在肾囊性病变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2008年3月~2013年12月,对70例肾囊性病变患者采用输尿管...目的:根据肾囊性病变特点建立差异性手术径路,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微创治疗肾囊肿;通过临床疗效评估研究,探讨输尿管镜在肾囊性病变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2008年3月~2013年12月,对70例肾囊性病变患者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微创治疗.其中肾外周囊肿32例,15例囊肿位于肾盂前方靠腹侧,肾盂被囊肿推向背侧,选择经“皮→肾盂→囊肿”路径;17例囊肿位于肾盂后方靠背侧,肾盂被囊肿推向腹侧,选择经“皮→囊肿→肾盂”路径;肾盂旁囊肿38例,18例囊肿位于肾上极,选择经输尿管硬镜“尿道→肾盂→囊肿”路径;20例囊肿位于肾中、下极,选择经输尿管软镜“尿道→肾盂→囊肿”路径.所有病例囊肿直径4.5~7.0 c m,平均5.75 c m.49例患侧有腰背胀痛症状,21例为体检发现.术前均行B 超、I VU、CT 或 MRI 检查明确诊断为肾囊肿,术后留置双J 管.结果:7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90 min ,平均60 min ,术中失血5~100 ml,平均52.5 ml.无中转开放手术及术中大血管损伤、误伤.术后2~3 d 拔出导尿管,住院时间5~9 d,平均7 d.经皮肾路径患者均无尿漏及尿外渗发生,术后2个月拔出双J 管.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3~24个月,经B 超或CT 检查68例未见囊肿复发.2例术后1年复发但直径均小于2.0 c m,输尿管镜检查证实囊肿内切开引流口再次闭合.结论:根据肾囊性病变的特点,制定差异性、个性化的手术路径,采取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复发率低的微创新术式,是输尿管镜在临床应用的拓展.与其他肾囊性病变的治疗方式对比,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及推广使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根据肾囊性病变特点建立差异性手术径路,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微创治疗肾囊肿;通过临床疗效评估研究,探讨输尿管镜在肾囊性病变治疗中的价值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2008年3月~2013年12月,对70例肾囊性病变患者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微创治疗.其中肾外周囊肿32例,15例囊肿位于肾盂前方靠腹侧,肾盂被囊肿推向背侧,选择经“皮→肾盂→囊肿”路径;17例囊肿位于肾盂后方靠背侧,肾盂被囊肿推向腹侧,选择经“皮→囊肿→肾盂”路径;肾盂旁囊肿38例,18例囊肿位于肾上极,选择经输尿管硬镜“尿道→肾盂→囊肿”路径;20例囊肿位于肾中、下极,选择经输尿管软镜“尿道→肾盂→囊肿”路径.所有病例囊肿直径4.5~7.0 c m,平均5.75 c m.49例患侧有腰背胀痛症状,21例为体检发现.术前均行B 超、I VU、CT 或 MRI 检查明确诊断为肾囊肿,术后留置双J 管.结果:7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90 min ,平均60 min ,术中失血5~100 ml,平均52.5 ml.无中转开放手术及术中大血管损伤、误伤.术后2~3 d 拔出导尿管,住院时间5~9 d,平均7 d.经皮肾路径患者均无尿漏及尿外渗发生,术后2个月拔出双J 管.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3~24个月,经B 超或CT 检查68例未见囊肿复发.2例术后1年复发但直径均小于2.0 c m,输尿管镜检查证实囊肿内切开引流口再次闭合.结论:根据肾囊性病变的特点,制定差异性、个性化的手术路径,采取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引流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复发率低的微创新术式,是输尿管镜在临床应用的拓展.与其他肾囊性病变的治疗方式对比,优势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及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