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等离子针状电极在膀胱癌整块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李伟 秦建瑞 《青岛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观察新型等离子针状电极在膀胱癌整块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5例... 目的 观察新型等离子针状电极在膀胱癌整块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5例。常规组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试验组实施新型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术(ATUNER)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开展为期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泌尿功能恢复情况及短期生存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CRP、IL-6、IL-8,术后2周、4周的伤椎后凸角、Cobb角、ODI评分均低于手术组,JOA评分均高于手术组;联合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 ATUNER能加快膀胱癌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并改善术后短期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等离子针状电极 肿瘤整块切除手术 术后并发症 短期预后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附4例报告)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伟宁 徐阿祥 +5 位作者 孙圣坤 杨国强 许勇 杜国防 徐真蕊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针状电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4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直径1~4 cm.用针状电极沿肿瘤周围环形全层切开膀胱壁,在肌层与结缔组... 目的:探讨经尿道针状电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经尿道等离子针状电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4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直径1~4 cm.用针状电极沿肿瘤周围环形全层切开膀胱壁,在肌层与结缔组织之间剥离整块膀胱壁,完整切除肿瘤所在部位膀胱全层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结果:4例患者共切除8枚肿瘤,每枚肿瘤切除时间4~30 min,平均(14.4±11.9) 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或几乎不出血,无尿外渗,术后无继发出血.术后肿瘤病理分期:T1期3枚,T2a期4枚,T2b期1枚.结论:针状电极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膀胱肿瘤电切,并实现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上皮癌 等离子针状电极 膀胱部分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针状电极膀胱黏膜剥脱治疗输尿管口旁浅表性膀胱肿瘤5例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建昌 张凌君 +6 位作者 孙圣坤 徐阿祥 杨国强 许勇 陈光富 符伟军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切除术中采取膀胱黏膜剥脱法处理输尿管口旁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5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均位于输尿管开口10cm内。采用硬膜外麻,以等离子针状电极距肿瘤周边1cm电凝正常膀胱黏膜后,将针尖插入黏... 目的:探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切除术中采取膀胱黏膜剥脱法处理输尿管口旁肿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5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均位于输尿管开口10cm内。采用硬膜外麻,以等离子针状电极距肿瘤周边1cm电凝正常膀胱黏膜后,将针尖插入黏膜下层,将肿瘤所在部位膀胱黏膜完整剥脱,观察手术时间、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结果:共切除输尿管口旁肿瘤5枚,单枚肿瘤切除时间5~15min,平均(78±62)min;所有病例均未行闭孔神经阻滞,术中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无继发出血,留置尿管24~48h 。切除肿瘤均获得完整病理分期:Ta 期4枚,T1期1枚。随访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无输尿管反流、输尿管口狭窄、肾及输尿管积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切除术采用黏膜剥脱法治疗输尿管口旁浅表性膀胱肿瘤,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上皮癌 针状电极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输尿管口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伟宁 徐阿祥 +4 位作者 孙圣坤 许勇 杨国强 杜科霖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对经尿道针状电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初步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应用等离子针状电极对8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总结手术操作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 目的:对经尿道针状电极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初步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应用等离子针状电极对8例膀胱肿瘤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总结手术操作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均可耐受手术,术中出血量极少或几乎无出血,无尿外渗,闭孔神经反射可控。术后无继发出血及尿路刺激症状。获得完整肿瘤病理分期:T1期5枚,T2a期5枚,T2 b 期2枚。随访2~3个月,患者无不适。结论:等离子针状电极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经尿道膀胱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等离子针状电极 膀胱部分切除术 闭孔神经反射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精准切除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晓东 王晨青 +4 位作者 罗晓辉 门群利 樊俊杰 王波 索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825-830,共6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精准切除(ATUNER)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术后随访结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MIBC患者随机分为ATUNER组和TURBT... 目的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精准切除(ATUNER)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术后随访结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MIBC患者随机分为ATUNER组和TURBT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规律膀胱灌注化疗,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随访资料。结果160例患者完成研究,ATUNER组和TURBT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一般资料及肿瘤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和TURBT组手术时间[(23.96±14.04)min vs.(24.03±12.84)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和TURBT组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3.23±4.64)h vs.(16.79±6.51)h]、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2.56±1.18)d vs.(3.14±1.44)d]、术后住院时间[(3.55±1.15)d vs.(4.13±1.42)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术中有5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2例出现膀胱穿孔,而TURBT组分别为15例和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UNER组术后病理标本中逼尿肌检出率(97.5%)显著高于TURBT组(67.5%)(P<0.05)。ATUNER组术后24个月复发率(8.75%)低于TURBT组(28.75%)(P<0.05)。结论ATUNER治疗NMIBC的临床有效性较TURBT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电切率降低,标本质量较高,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针状电极精准切除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整块切除
下载PDF
无闭孔神经反射的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电切术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建昌 徐阿祥 +5 位作者 孙圣坤 杨国强 许勇 陈光富 符伟军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电切术避免闭孔神经反射的可行性。方法:12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均位于膀胱侧壁,直径1~4cm。采用硬膜外麻醉,以等离子针状电极距肿瘤基底周边1cm电凝膀胱壁黏膜层后,将针尖插入肌层,向远离膀胱壁方向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电切术避免闭孔神经反射的可行性。方法:12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均位于膀胱侧壁,直径1~4cm。采用硬膜外麻醉,以等离子针状电极距肿瘤基底周边1cm电凝膀胱壁黏膜层后,将针尖插入肌层,向远离膀胱壁方向牵拉、切断,直至显露半透明的膀胱外层纤维结缔组织,在肌层与结缔组织之间剥离膀胱肿瘤,完整切除肿瘤基底所在膀胱壁全层送病理检查。观察手术时间、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结果:共切除12枚肿瘤,单枚肿瘤切除时间3~30min,平均(12.7±10.4)min;所有病例均未加用闭孔神经阻滞,术中均无闭孔神经反射发生,术中出血极少,术后无继发出血。留置尿管3~7d。切除肿瘤均获得完整病理分期:T1期6枚,T2a期4枚,T2b期2枚。随访3~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切割精准、出血少、可获取完整标本的优点。在切除膀胱侧壁肿瘤时能避免闭孔神经反射,为膀胱侧壁肿瘤的切除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尿路上皮癌 等离子针状电极 膀胱部分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闭孔神经反射
下载PDF
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在二次电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郭伟 孙圣坤 +1 位作者 宋涛 张旭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针状电极在膀胱肿瘤二次电切中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首次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癌6例患者,首次手术均应用电切环行传统TURBT手术,术后4~6周行二次电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以针... 目的探讨针状电极在膀胱肿瘤二次电切中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首次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癌6例患者,首次手术均应用电切环行传统TURBT手术,术后4~6周行二次电切,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以针状电极将原肿瘤基底(包括原肿瘤部位周围水肿黏膜)及深肌层完整剥脱,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肿瘤病理分期等,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二次电切手术时间4~12 min,平均6 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术后无继发出血,病理结果均获得准确病理分期。3例发现残存肿瘤,1例为肉芽肿性病变,2例为慢性炎性病变。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达到临床治愈。结论采用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方法进行二次电切手术安全、术中出血少;完整的肿瘤基底能够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作出精确的病理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二次电切 针状电极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精准医学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圣坤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380-384,共5页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主要方法。传统的TURBT存在无法获得完整标本、无法进行精确病理分期、容易诱发闭孔神经反射等诸多缺陷。近年来,随着设备的改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TURBT在获取完整肿瘤、减...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主要方法。传统的TURBT存在无法获得完整标本、无法进行精确病理分期、容易诱发闭孔神经反射等诸多缺陷。近年来,随着设备的改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TURBT在获取完整肿瘤、减少并发症发生等方面有了较快发展,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膀胱部分切除 等离子针状电极 闭孔神经反射 闭孔神经阻滞
下载PDF
应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完整剥切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于泳 楚宁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完整剥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完整剥切术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共切除肿瘤54枚。... 目的研究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完整剥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完整剥切术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共切除肿瘤54枚。手术时间8~35分钟,平均(13.5±6.7)分钟。术后尿管留置时间3~5天,平均(3.8±1.2)天。术中有1例患者发生闭孔神经反射,但未致膀胱穿孔,未影响手术进程。术后随访3~11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原位复发。结论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完整剥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能够完整取得病理,精确指导术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针状电极 膀胱肿瘤电切术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精准切除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宿凤 罗晓辉 +1 位作者 门群利 李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1期14-15,36,共3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精准切除(ATUNER)与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NMIB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ATUNER治疗)和对照组(48例,TURBT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 目的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精准切除(ATUNER)与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NMIB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ATUNER治疗)和对照组(48例,TURBT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TURBT比较,ATUNER在NMIBC的治疗中,虽需较长的手术时间,但治疗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经尿道针状电极精准切除(ATUNER)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
下载PDF
针状电极经尿道切除直径大于3cm膀胱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1
作者 毛俊杰 孙圣坤 +6 位作者 徐阿祥 陈光富 唐平 郭爱桃 宋涛 张磊 张旭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2-54,69,共4页
目的经尿道切除直径>3cm的膀胱肿瘤是电切手术的难点之一。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尿道切除膀胱内大体积肿瘤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技术,对26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最大直径>3cm)进行经尿道切除,均未行闭孔神经阻滞... 目的经尿道切除直径>3cm的膀胱肿瘤是电切手术的难点之一。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尿道切除膀胱内大体积肿瘤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技术,对26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最大直径>3cm)进行经尿道切除,均未行闭孔神经阻滞。首先以针状电极在距肿瘤基底周边0.5~1cm处正常膀胱黏膜电灼作为标志,然后将针尖插入膀胱肌层,向远离膀胱壁方向牵拉、切断。完整剥离肿瘤后,自电切镜电极通道置入胃镜下息肉切除器的钢丝圈,将肿瘤套住后,保留镜鞘,连同镜体向外牵拉,完整取出肿瘤。如果肿瘤直径过大不能拉出,则继续用力牵拉、收紧钢丝圈,将瘤体切割为2~4份,再分别取出。记录手术时间、有无闭孔神经反射、肿瘤病理分期及有无复发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肿瘤位于膀胱侧壁未进行闭孔神经阻滞。肿瘤最大直径3.0~6.0cm,单枚肿瘤切除时间20~75min,平均(42.4±20.3)min。术中均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无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切除的肿瘤均获得完整病理分期。结论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是膀胱肿瘤切除手术的全新方法,在切除膀胱内较大肿瘤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膀胱肿瘤 针状电极
下载PDF
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治疗膀胱侧壁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郝保良 孙圣坤 +8 位作者 彭亮 张鹏 杨国强 许勇 徐阿祥 张磊 陈光富 符伟军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膀胱侧壁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52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位于膀胱侧壁,应用等离子针状电极进行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记录手术时间、有无诱发闭孔神经反射、有无穿孔、肿瘤病理分期及有无复发等...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膀胱侧壁肿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52例膀胱肿瘤患者,肿瘤位于膀胱侧壁,应用等离子针状电极进行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记录手术时间、有无诱发闭孔神经反射、有无穿孔、肿瘤病理分期及有无复发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硬脊膜外麻醉下顺利完成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均未进行闭孔神经阻滞。切除侧壁肿瘤62枚,肿瘤大小0.5~4.0cm,平均(1.75±0.56)cm。单枚肿瘤切除时间1~25min,平均(11.6±5.7)min。术中均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出血少,无膀胱穿孔等并发症,切除的肿瘤均获得完整病理分期:32%为pTa期,55%为pT1期,13%为pT2期。术后随访3~32个月,平均25.6个月,均未见原位肿瘤复发。结论: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能够完全消除闭孔神经反射,完整切除膀胱侧壁肿瘤,获取完整标本进行精确临床分期。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是未来膀胱癌精准治疗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膀胱肿瘤 针状电极 闭孔神经反射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宝 顾浩 马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6期86-88,共3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泌尿外科实施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60例膀胱癌患者(观察组)与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目的比较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泌尿外科实施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60例膀胱癌患者(观察组)与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60例膀胱癌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时间、远期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缘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36、48 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1、2、3年的局部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采用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膀胱癌可减少局部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下载PDF
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治疗膀胱癌初步经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佳朔 尚攀峰 +1 位作者 尚义超 郑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50-254,共5页
目的:评估双极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34例新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接受双极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记录手术过程,分析病理结果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4例患... 目的:评估双极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34例新诊断为膀胱癌的患者接受双极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记录手术过程,分析病理结果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4例患者共切除66个肿瘤,肿瘤直径平均(1.9±1.01)cm,平均手术时间(57.6±22.2)min,平均术中出血(24.9±18.7)mL,术中发生闭孔反射1例,未发生膀胱穿孔。病理分期≤T1者20例(58.8%),T2者14例(41.2%);病理分级:低度恶性潜能1例(2.9%),低级别22例(64.7%),高级别11例(32.4%)。随访7~41个月,病例分期≤T1和T2患者的7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5%(3/20)和35.7%(5/14),2例T2期患者发生肿瘤进展,≤T1期患者未发生肿瘤进展。结论:双极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是一种有效、可行、安全的膀胱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剜除 针状电极
下载PDF
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精准电切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敏红 余知灵 +4 位作者 林鹏修 顾红勇 刘爱平 陈清升 刘彩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110-112,116,共4页
目的探讨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精准电切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宜春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4月—2020年4月纳入的56例膀胱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传统等离子电切术,观察组行针状电... 目的探讨针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精准电切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宜春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9年4月—2020年4月纳入的56例膀胱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传统等离子电切术,观察组行针状电极精准电切术。记录观察两组的肿瘤病理分期、围术期指征、并发症与肿瘤复发率。结果对照组肿瘤组织各分期枚数为Ta期18枚,T1期8枚,T2期1枚,T3期1枚,观察组的肿瘤组织各分期枚数为Ta期10枚,T1期5枚,T2期9枚、T3期4枚,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瘤切除耗时、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状电极精准电切术均可快速切除膀胱肿瘤患者的肿瘤,获得完整的肿瘤标本,并做出精确的病理分期,减少出血量,促进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降低肿瘤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状电极精准电切术 膀胱肿瘤 等离子电切术 肿瘤复发率
下载PDF
气膀胱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圣坤 单立松 +2 位作者 许勇 符伟军 张旭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6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气膀胱情况下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18年8月收治1例膀胱肿瘤患者实施气膀胱下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患者全麻下取截石位,二氧化碳气膀胱压力设定为1.463 kPa(11 mmHg)。充气情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气膀胱情况下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018年8月收治1例膀胱肿瘤患者实施气膀胱下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患者全麻下取截石位,二氧化碳气膀胱压力设定为1.463 kPa(11 mmHg)。充气情况下直视插入电切镜,首先行膀胱镜检查。按照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的方法,以单极针状电极距离肿瘤基底边缘0.5 cm的正常膀胱黏膜进行电灼,再将针尖插入膀胱壁内,将组织向远离膀胱壁的方向牵拉,电切切断组织。沿肿瘤基底进行锐性结合钝性分离,直至完整切除整个肿瘤。通过取瘤器完整取出肿瘤。留置尿管后以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术后24 h内给予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结果:患者肿瘤位于输尿管开口外上方膀胱左侧壁,在CO2充盈膀胱情况下,以针状电极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动脉血气分析CO2分压正常,无闭孔神经反射,无明确出血。手术历时15 min,整块切除肿瘤后完整取出,肿瘤直径1.5 cm。病理报告为膀胱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未侵犯肌层,切缘阴性。术后2 d拔除尿管,术后3个月行膀胱镜检查见膀胱内创面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CO2气膀胱下应用针状电极可以实施膀胱肿瘤整块切除。该术式具有不需灌洗液、无尿外渗、无闭孔神经反射、无出血、无肿瘤播散、可整块切除肿瘤等优点,处理复杂膀胱肿瘤时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膀胱镜 二氧化碳 针状电极 膀胱肿瘤 整块切除 剜除 精准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 超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在膀胱侧壁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星禧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在膀胱侧壁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玉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肿瘤切除手术)和观察组(等离子针状电极... 目的探讨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在膀胱侧壁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10月玉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2例膀胱侧壁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肿瘤切除手术)和观察组(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术),每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效果、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血尿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膀胱穿孔发生率、肿瘤复发率、闭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膀胱侧壁肿瘤具有手术时间少、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针状电极 精准切除 膀胱侧壁肿瘤 效果
下载PDF
经尿道膀胱肿瘤针状电极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在膀胱肿瘤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宝东 吴紫扬 +1 位作者 黄炎松 林嘉玲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针状电极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在膀胱肿瘤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73例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针... 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针状电极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在膀胱肿瘤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5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73例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针状电极块状切除术+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诱导及维持灌注,观察组77例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针状电极块状切除术+术后即刻膀胱灌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住院时间以及1年复发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2、IFN-γ水平、KPS评分高于对照组,VEGF以及术后灌注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膀胱肿瘤患者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针状电极块状切除术+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的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可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针状电极电切术 膀胱灌注
下载PDF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建峰 韩红甲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36期78-80,共3页
目的探究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观察组(51例,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 目的探究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和观察组(51例,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3个月的VEGF水平、随访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安全有效,但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的价格低廉,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针状电极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整块剜除术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远平 吴轩 刘宇辉 《智慧健康》 2022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探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整块剜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梅州铁炉桥医院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6年3月-2020年3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分别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 目的探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整块剜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梅州铁炉桥医院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6年3月-2020年3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分别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双极等离子整块剜除术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对于术中出血量,研究组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组织病理标本保留肌层率更高,术后并发症更低,与参照组数据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对于术后1年复发率,研究组更低(P<0.05)。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实施双极等离子整块剜除术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少,治疗时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针状电极剜切术 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切除术 非肌层浸润性 膀胱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