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ystematic Taxonomy of Chinese Endemic Genera in Hynobiidae 被引量:2
1
作者 熊建利 朱文文 孙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Hynobiids are exclusively in Asia. China is the main distribution of hynobiids,and has many rich species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habitat. In present paper,the introduction on the systematic taxonomy of Chinese end... Hynobiids are exclusively in Asia. China is the main distribution of hynobiids,and has many rich species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habitat. In present paper,the introduction on the systematic taxonomy of Chinese endemic genera (Protohynobius,Batrachuperus,Liua,Pachyhynobius and Pseudohynobius) in Hynobiidae will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se gen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NOBIIDAE Endemic genera urodela TAXONOMY
下载PDF
甘肃有尾两栖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17
2
作者 龚大洁 牟迈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2-335,共4页
甘肃地理与气候条件复杂,南部地区有尾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共有3科、3属、3种。其中,文县疣螈为甘肃特有种。但由于滥捕乱猎、栖息地丧失、破坏、污染以及异种侵入等原因,已造成有尾两栖动物的渐危和濒危。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 甘肃地理与气候条件复杂,南部地区有尾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共有3科、3属、3种。其中,文县疣螈为甘肃特有种。但由于滥捕乱猎、栖息地丧失、破坏、污染以及异种侵入等原因,已造成有尾两栖动物的渐危和濒危。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些保护举措和建议,希望能在维持有尾两栖动物资源储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有尾两栖动物 资源概况 保护对策
下载PDF
中国小鲵科属、种分类变更的回顾 被引量:3
3
作者 熊建利 孙平 +1 位作者 朱文文 刘秀英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8-961,共4页
小鲵科为亚洲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是现生有尾目10科中第三大科。中国是小鲵科动物属、种分布的主要区域,且研究其分类历史较久,学者较多,故导致学术观点差异较大。本文对中国小鲵科分类地位发生变更的部分属(巴鲵属Liua、拟小鲵属Pseudo... 小鲵科为亚洲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是现生有尾目10科中第三大科。中国是小鲵科动物属、种分布的主要区域,且研究其分类历史较久,学者较多,故导致学术观点差异较大。本文对中国小鲵科分类地位发生变更的部分属(巴鲵属Liua、拟小鲵属Pseudohynobius、肥鲵属Pachyhynobius)、种(秦巴巴鲵L.tsinpaensis、满洲小鲵Hynobius mantchuricus、豫南小鲵H.yunanicus、弱唇褶山溪鲵Batrachuperus cochranae和太白山溪鲵B.taibaiensis)的变更历史进行回顾,旨在为小鲵科动物的分类提供一个清晰的背景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鲵科 有尾目 分类 回顾
下载PDF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及其地理分布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淑辉 牛红星 徐颂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共计5种,分隶于3科,5属,即极北鲵SalamandrellakeyserlingiiDybowsky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shangchengensisFei,QuetWu巫山北鲵Ran...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共计5种,分隶于3科,5属,即极北鲵SalamandrellakeyserlingiiDybowsky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shangchengensisFei,QuetWu巫山北鲵Ranodonshihi(Liu)大鲵Andriasdavidianus(Blanchard)和东方蝾螈Cynopsorientalis(David)1大鲵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山区;2东方蝾螈分布于南部大别山区和桐柏山区;3商城肥鲵、巫山北鲵、极北鲵分布区狭窄,仅分布于东南部商城县大别山区;4比较我国有尾两栖类分布,我们认为南部大别山区可能是极北鲵分布的南限和商城肥鲵的发源地和分布中心。大别和桐柏山区可能是蝾螈属在国内分布的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两栖纲 地理分布 有尾目
下载PDF
中国有尾两栖类特有种分布现状及保护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益得 杨道德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5-999,共5页
有尾类是两栖动物三大类群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类群,其四肢较弱,运动能力不强,分布地域性明显,开展有尾类分布现状和受危状况研究,对探讨有尾类动物系统进化和促进资源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重要文献发现,中国有... 有尾类是两栖动物三大类群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类群,其四肢较弱,运动能力不强,分布地域性明显,开展有尾类分布现状和受危状况研究,对探讨有尾类动物系统进化和促进资源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重要文献发现,中国有尾目现已记录50种及3亚种,隶属于3科15属,其中有中国特有种42种及3亚种,占中国有尾类物种总数的84.9%。对中国有尾类特有种的区系组成、分布特点、保护现状和受危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有尾类特有种的分布特征;针对有尾类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纲 有尾类 特有种 分布 保护建议
下载PDF
小鲵科中国特有属及物种组成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建利 朱文文 孙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6187-16189,共3页
小鲵科是亚洲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我国作为小鲵科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域,多样的生境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对小鲵科中国特有属(原鲵属Protohynobius、山溪鲵属Batrachuperus、巴鲵属Liua、肥鲵属Pachyhynobius和拟小鲵属Pseudohynobius)... 小鲵科是亚洲特有的有尾两栖动物。我国作为小鲵科动物的主要分布区域,多样的生境类型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对小鲵科中国特有属(原鲵属Protohynobius、山溪鲵属Batrachuperus、巴鲵属Liua、肥鲵属Pachyhynobius和拟小鲵属Pseudohynobius)的物种组成、分布的介绍有利于提高对这些特有属及物种组成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鲵科 特有属 有尾目 分布
下载PDF
山溪鲵的脊柱特征,兼议有尾目脊柱的划分
7
作者 熊建利 余平静 +2 位作者 张纪亮 朱文文 孙平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1-456,共6页
为探讨有尾目脊椎的划分,本文以小鲵科的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为例,运用透明骨骼双色法对其脊柱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各部分椎骨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和绘图。结果显示,山溪鲵的脊椎根据椎骨是否具前关节突、横突、肋骨、... 为探讨有尾目脊椎的划分,本文以小鲵科的山溪鲵(Batrachuperus pinchonii)为例,运用透明骨骼双色法对其脊柱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对各部分椎骨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和绘图。结果显示,山溪鲵的脊椎根据椎骨是否具前关节突、横突、肋骨、肋软骨和脉弓等形态特征可分5部分;同时结合小鲵科其他20种94号标本和蝾螈科6种27号标本的脊柱特征及文献资料,讨论了有尾目脊椎的划分,认为将有尾目脊柱划分为5部分(颈椎、躯椎、荐椎、尾荐椎和尾椎)的观点较将其划分为4部分(颈椎、躯椎、荐椎和尾椎)的观点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尾目 脊柱 山溪鲵 小鲵科
原文传递
中国有尾两栖类地理分布格局与扩散路线 被引量:8
8
作者 姚明灿 魏美才 聂海燕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共16页
通过绘制我国有尾两栖类的地理分布图,分析该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与可能的起源和扩散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有尾两栖类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格局,有三个关键区域:1.位于长江上游的、有尾两栖类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横断山区,是有尾两栖类的分布中心... 通过绘制我国有尾两栖类的地理分布图,分析该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与可能的起源和扩散路线。研究结果表明,有尾两栖类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格局,有三个关键区域:1.位于长江上游的、有尾两栖类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横断山区,是有尾两栖类的分布中心,该区域很可能亦为有尾两栖类的起源中心及主要特化中心;2.三个次级分布与特化中心,大别山-淮河流域区、南岭-珠江流域区、浙闽山地-江南水乡区;3.四个小型的三级分布与特化中心,台琼海岛区、东北长白山-三江流域区、秦巴山地-汉江渭河流域区、天山-伊犁河流域区。另外,该类群可能的迁移和扩散路线可归纳为:沿着各水系,从分布中心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迁移和扩散,其中以向北和向东为主,向南和向西扩散的种类较少。向北扩散的主要是小鲵科(Hynobiidae)的一些种类,向东扩散的种类则以蝾螈科(Salamandridae)物种为主。广布于我国东部的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种类,极可能是该类群向北和向东这两个方向扩散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东亚两栖动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即东亚两栖动物区系是单源的、本地起源的。本项研究结果支持中国日本界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尾两栖类 中国日本界 东亚 地理分布格局 扩散路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