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虫啉·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燕麦红叶病的田间防效 被引量:4
1
作者 何苏琴 郭满库 +3 位作者 赵桂琴 刘永刚 魏宏玉 丁文姣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8-9,共2页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测试了吡虫啉.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燕麦红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20 mL高巧+42 mL立克秀)/100 kg种子(商品量)拌种包衣,可显著提高皮燕麦的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对皮燕麦、裸燕麦红叶病的防效分别达84.97%...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测试了吡虫啉.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对燕麦红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20 mL高巧+42 mL立克秀)/100 kg种子(商品量)拌种包衣,可显著提高皮燕麦的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对皮燕麦、裸燕麦红叶病的防效分别达84.97%和47.87%,皮燕麦、裸燕麦的增产率分别达60.43%和4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戊唑醇 燕麦红叶病 燕麦坚黑穗病 皮燕麦 裸燕麦 种子包衣
下载PDF
吡虫啉·戊唑醇种衣剂对裸燕麦的适宜拌种剂量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荆卓琼 郭满库 +5 位作者 何苏琴 赵桂琴 刘永刚 魏宏玉 张海英 郭成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32-34,共3页
应用不同剂量的吡虫啉·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对裸燕麦拌种,结果表明,高巧600 g/L悬浮种衣剂60~120 mL(商品量)+立克秀60 g/L悬浮种衣剂22~42 mL(商品量)拌100 kg种子,对燕麦红叶病和坚黑穗病的防效分别达65.09%~82.79%和10... 应用不同剂量的吡虫啉·戊唑醇种子处理悬浮剂对裸燕麦拌种,结果表明,高巧600 g/L悬浮种衣剂60~120 mL(商品量)+立克秀60 g/L悬浮种衣剂22~42 mL(商品量)拌100 kg种子,对燕麦红叶病和坚黑穗病的防效分别达65.09%~82.79%和100%;增产率达71.68%~153.12%,增产965.40-1 189.50 kg/hm2。各处理的出苗率和幼苗长势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或好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戊唑醇 燕麦红叶病 燕麦坚黑穗病 裸燕麦 拌种 适宜剂量
下载PDF
青稞黑穗病菌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帆 胡章薇 +5 位作者 严浩浩 刘耀霞 张学飞 闫佳会 侯璐 姚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76,共10页
【目的】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和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是引起青藏高原青稞黑穗病的主要病原菌,建立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的大麦坚黑粉菌和裸黑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体系,检测青稞种子的带菌量,再依据带菌程度... 【目的】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和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是引起青藏高原青稞黑穗病的主要病原菌,建立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的大麦坚黑粉菌和裸黑粉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体系,检测青稞种子的带菌量,再依据带菌程度进行播前种子处理,是控制青稞黑穗病的重要技术手段。【方法】根据大麦坚黑粉菌(Ustilago hordei)和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的ITS基因序列与其他对照菌株同源性低的区段设计并获得有效引物1组,建立LAMP检测体系,并选取影响LAMP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因素dNTPs、甜菜碱、镁离子、Bst DNA聚合酶及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对其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LAMP检测体系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检测。【结果】建立了青稞黑穗病菌的LAMP检测体系,其优化后dNTPs浓度为1.8 mmol/L、甜菜碱浓度为0.8 mmol/L、镁离子浓度为10 mmol/L、Bst DNA聚合酶浓度为320 U/mL,反应温度为65℃。应用该体系在45 min内能检测出2×10^(-4)ng/μL的裸黑粉菌,在60 min内能检测出2×10^(-4)ng/μL的大麦坚黑粉菌,即在60 min内可检测出2×10^(-4)ng/μL的大麦坚黑粉菌和裸黑粉菌。建立的青稞黑穗病菌LAMP检测体系对大麦坚黑粉菌和祼黑粉菌具有特异性。【结论】建立了青稞黑穗病菌的LAMP检测体系,该体系能在1 h内检测出2×10^(-4)ng/μL的裸黑粉菌和大麦坚黑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坚黑粉菌 裸黑粉菌 青稞黑穗病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