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胃肠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1
作者 吴翔 岳春迪 李春芸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41-945,共5页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胃肠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胃肠功能、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研究组(n=55)。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PD-1单抗后线治疗,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改善时间,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72-4、CA199]、免疫功能(CD4^(+)、CD8^(+)、CD4^(+)/CD8^(+))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病情控制率(DCR)分别为78.33%、90.91%,均高于对照组(58.00%、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消退时间分别为(51.50±5.02)、(35.52±4.25)、(44.28±4.80)d,均短于对照组[(69.37±6.40)、(50.63±5.10)、(53.50±6.1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癌胚抗原、CA72-4、CA199水平分别为(12.57±1.64)ng/mL、(17.60±3.45)U/mL、(58.29±8.70)kU/L,均低于对照组[(17.24±2.50)ng/mL、(27.59±4.67)U/mL、(82.65±12.29)k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CD4^(+)、CD4^(+)/CD8^(+)水平分别为(21.42±3.54)%、0.73±0.30,均低于对照组[(28.39±4.38)%、1.12±0.41],CD8^(+)水平为(30.36±4.52)%,高于对照组[(25.71±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稍低于对照组(16.0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PD-1单抗后线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效果明显,改善胃肠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可为临床干预此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晚期结直肠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 胃肠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以紫杉醇+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杨新华 宋庆 +2 位作者 司志刚 冯艳亮 郭亚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以紫杉醇^(+)顺铂(TP)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子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TP同步放化疗,观察...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以紫杉醇^(+)顺铂(TP)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子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TP同步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贝伐珠单抗治疗,21 d为1个治疗周期,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缓解率(55.56%)高于对照组(33.33%)(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G)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FACT-G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以TP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治疗子宫颈癌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和TGF-β1表达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药物疗法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紫杉醇/治疗应用
下载PDF
PD-1单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侯龙辉 韦杨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95-97,101,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单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予以PD-1单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和对照...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单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予以PD-1单抗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和对照组(单一微波消融治疗),每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 eier分析患者生存率.[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及客观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9^(+)、CD7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皮疹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生存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单抗联合微波热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抗体 单克隆 导管消融术/方法 微波/治疗应用
下载PDF
h-R3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吴仁瑞 吴少雄 +7 位作者 赵充 谢方云 高剑铭 胡伟汉 高远红 李凤岩 崔甜甜 卢泰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74-879,共6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克隆抗体易产生人抗鼠抗体反应,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评估人源化的抗EGFR单克隆抗体h-R3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远期疗效及毒性反应...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单克隆抗体易产生人抗鼠抗体反应,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评估人源化的抗EGFR单克隆抗体h-R3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远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将免疫组化证实有EGFR中、强度表达的Ⅲ~Ⅳb期(UICC1997)鼻咽癌初诊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和放疗联合h-R3组(联合组),两组的放疗剂量和技术基本相同,联合组在放疗期间每周一次静脉滴注h-R3100mg。用WHO标准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用Kaplan-Meier法估计两组的生存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5例,单放组和联合组分别为17例和18例,其中联合组有1例于治疗中途退组。联合组于治疗结束时、治疗后5周及治疗后17周时的总CR率分别为72.2%、83.3%和83.3%,而单放组分别为35.3%、41.2%和47.1%(P<0.05)。中位随访时间31.9个月(4.2~40.7个月),单放组的3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和总生存率93.8%、100%和88.2%,联合组分别为100%、88.2%和94.4%,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除1例出现Ⅱ级呕吐外,均无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两组的急性放射反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3是一种安全性良好的药物,有助于增强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放射灭瘤效应,但对远期疗效似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免疫疗法 单克隆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和卡培他滨治疗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香 吴昊 +1 位作者 李薇 殷咏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50-554,共5页
目的评估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与紫杉醇脂质体(paclitaxel liposome,P)、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的联合方案HPX方案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 目的评估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与紫杉醇脂质体(paclitaxel liposome,P)、卡培他滨(capecitabine,X)的联合方案HPX方案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筛选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32例,给予HPX方案治疗:曲妥珠单抗首次8 mg/kg,后6 mg/kg维持,d1;紫杉醇脂质体175 mg/m2,d1;卡培他滨825 mg/m2,2次/d,d1-14,21天为1周期。结果 32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2.7月(95%CI:5.7-19.7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3.2%,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为84.5%。一线治疗患者的PFS达15.3月(95%CI:2.5-28.1月),ORR达68.4%,CBR达84.2%。Ⅲ~Ⅳ级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46.9%)、白细胞减少(37.5%)、血小板减少(6.3%),Ⅲ~Ⅳ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9.4%)和腹泻(3.1%)。结论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和卡培他滨是治疗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乳腺肿瘤/继发性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抗体 单克隆 脱氧胞苷/类似物和衍生物 脱氧胞苷/治疗应用 紫杉酚/治疗应用 脂质体/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异常激活与肝癌靶向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严晓娣 董志珍 姚登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73-476,共4页
肝细胞恶性转化和癌变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GF-IR)异常活化。IGF-IR过表达既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的标志,又可作为肝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且具有应用前景。本文对IGF-I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及分子靶向治疗肝癌等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关键词 肝肿瘤 受体 IGF 1型 抗体 单克隆 微RNAS
下载PDF
EGFR单抗联合CIK细胞治疗胃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林 侯艳红 +1 位作者 段云卉 李丹 《胃肠病学》 2010年第11期657-660,共4页
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和细胞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潜力,但二者联合应用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初步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和细胞免疫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潜力,但二者联合应用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尚未明确。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初步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西妥昔单抗)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对胃癌的治疗作用。方法:经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证实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高表达EGFR后.观察EGFR单抗对CIK细胞与SGC7901细胞结合率的影响。设置EGFR单抗联合CIK细胞组、单纯CIK细胞组和单纯EGFR单抗组,以MTT法检测各组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率.应用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各组抑瘤率。结果:EGFR单抗未能显著提高CIK细胞与SGC7901细胞的结合率。EGFR单抗联合CIK细胞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率和裸鼠移植瘤抑制率显著高于两者单用(P〈0.05)。结论:EGFR单抗与CIK细胞联合对胃癌的疗效较两者单用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抗体 单克隆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下载PDF
^(99)Tc^m标记EGF受体单抗肺癌放免显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新玲 戚好文 +4 位作者 沈丽英 汪静 邓敬兰 乔宏庆 金伯泉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4,I001,共3页
目的 研究99Tcm 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单克隆抗体 (MAb)egf/r3在裸鼠体内的肺癌放射免疫显像 (RII)。方法 99Tcm 标记的还原型抗体egf/r3尾静脉注入荷瘤裸鼠 ,于不同时间行系列显像 ,采用感兴趣区法计算各时相T/NT值。于注射... 目的 研究99Tcm 标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单克隆抗体 (MAb)egf/r3在裸鼠体内的肺癌放射免疫显像 (RII)。方法 99Tcm 标记的还原型抗体egf/r3尾静脉注入荷瘤裸鼠 ,于不同时间行系列显像 ,采用感兴趣区法计算各时相T/NT值。于注射药物后 30h处死动物 ,计算抗体的生物分布、T/NT及NT/B值。结果 标记率为 99% ,胶体放射性为 3.87% ,放射性比活度为 34 8MBq/mg。注药后 3h瘤块显影 ,15~ 2 5h达浓聚高峰 ,T/NT比值最高达 4.5 9。除肝、脾及肾外 ,其他脏器放射性分布均较低。结论 99Tcm egf/r3显像时间早 ,T/NT比值高 ,图像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肿瘤 放射免疫显像 ^99TC^M标记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解读:对比NCCN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管理指南 被引量:48
9
作者 赵静 苏春霞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1-15,共5页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2018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表《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系统介绍和讨论不良反应...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2018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表《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的管理指南》,系统介绍和讨论不良反应的管理流程。随着国产免疫治疗药物相继进入临床,保障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和安全性显得刻不容缓,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于2019年4月推出首部《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指南》。本解读将简要介绍CSCO指南的内容,并对比其与NCCN指南的差异,以期为不良反应的管理带来更深层次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免疫疗法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疗法管理 中国 诊疗准则 指南
下载PDF
赫塞汀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健 刘艳丽 陈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3期2840-2841,共2页
目的观察赫塞汀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7例乳腺癌患者分两组,45例化疗组和42例赫塞汀联合化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化疗组和赫塞汀联合化疗组患者的CD3,CD4,CD... 目的观察赫塞汀联合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7例乳腺癌患者分两组,45例化疗组和42例赫塞汀联合化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化疗组和赫塞汀联合化疗组患者的CD3,CD4,CD4/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19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然而CD8、NK细胞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与赫塞汀联合化疗组的淋巴细胞亚群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赫塞汀联合化疗组病情缓解34例,进展8例。化疗组病情缓解23例,进展22例。结论赫塞汀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抗癌疗效,但也会导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抗体 单克隆 生物技术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单克隆抗体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砚寒 黎燕 +1 位作者 彭晖 张秋萍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97-203,231,共8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细胞中,其异常活化与多种人类上皮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靶向EGFR家族的药物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类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家族广泛存在于体内各种细胞中,其异常活化与多种人类上皮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靶向EGFR家族的药物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类药物,特别是单抗类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表明,大量患者对这类药物表现出原发性耐药或获得性耐药。目前靶向EGFR家族单抗类药物产生耐药的原因主要包括:受体结构改变、血管生成、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化、EGFR的亚细胞定位、EGFR下游效应分子的持续激活和EGFR家族生长因子表达的上调等。本文就靶向EGFR家族单抗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抗药性 肿瘤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爱军 王美清 张振国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4年第3期208-210,共3页
利用抗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两种单克隆抗体对3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新鲜冰冻标本进行ABC法测定,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和48.4%,恶性肿瘤ER的含量高于良性者,PR在良、恶性肿瘤间未... 利用抗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两种单克隆抗体对3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新鲜冰冻标本进行ABC法测定,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2%和48.4%,恶性肿瘤ER的含量高于良性者,PR在良、恶性肿瘤间未见有明显差异。提示:部分卵巢上皮性肿瘤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对晚期卵巢癌可试用激素疗法。ER、PR在宫内膜样癌和浆液性癌的含量高于其它类型上皮性肿瘤,高分化者受体阳性率及含量高于低分化者;ER或PRF阳性者预后好于阴性者,二者具独立的预后因素,且ER、PR双阳性者预后比ER阳性、PR阴性或ER阴性、PR阳性者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孕激素 抗体
下载PDF
^(131)I-Herceptin对卵巢癌细胞的体外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敏超 石怡珍 +2 位作者 胡建铭 刘增礼 朱本兴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4期263-266,270,共5页
目的:研究^(131)I标记抗HER-2/neu单克隆抗体Herceptin(^(131)I-Herceptin)体外对高表达HER-2/neu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探讨将其用于卵巢癌放射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1)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卵巢癌SKOV3和HO8910细胞株HER-2/neu的表达... 目的:研究^(131)I标记抗HER-2/neu单克隆抗体Herceptin(^(131)I-Herceptin)体外对高表达HER-2/neu卵巢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探讨将其用于卵巢癌放射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1)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卵巢癌SKOV3和HO8910细胞株HER-2/neu的表达。(2)Iodogen法^(131)I标记Herceptin,测定其标记率、放化纯度、稳定性及免疫活性。(3)MTT比色法检测^(131)I-Herceptin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HO8910的抑制作用。(4)流式细胞法检测SKOV3在^(131)I-Herceptin作用下细胞周期改变和凋亡情况。结果:(1)SK-OV3细胞株HER-2/neu表达率为92.67%;HO8910表达率为9.59%。(2)^(131)I-Herceptin标记率为89.8%,放化纯度为98.4%,24h后仍大于80%,标记物免疫活性较好。(3)131I-Her-ceptin对SKOV3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HO8910(P<0.001),且明显高于^(131)I组﹑Her-ceptin组以及^(131)I+Herceptin组(P<0.01)。(4)流式细胞检测^(131)I-Herceptin组SKOV3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131)I+Herceptin、Herceptin和^(131)I组(P<0.05),各干预组均检测到细胞周期阻滞,^(131)I-Herceptin组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结论:^(131)I-Herceptin对高表达HER-2/neu的人卵巢癌细胞SKOV3有明显的抑制和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抗体 单克隆 碘放射性同位素 同位素标记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在结直肠癌治疗中作用的系统评价
14
作者 聂芳 沈骏 +3 位作者 徐锡涛 朱明明 童锦禄 冉志华 《胃肠病学》 2009年第7期388-393,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可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迁移、凋亡以及血管发生。近年来,靶向EGFR的单克隆抗体拓宽了结直肠癌治疗的选择范围。目的:系统评价EGFR单抗联合结直肠癌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 背景:研究表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可调节细胞的分化、增殖、迁移、凋亡以及血管发生。近年来,靶向EGFR的单克隆抗体拓宽了结直肠癌治疗的选择范围。目的:系统评价EGFR单抗联合结直肠癌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常用电子数据库中检索结直肠癌治疗方案联合与未联合EGFR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反应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合并比值比(OR),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以漏斗图检测出版偏倚。结果:共7项随机对照试验(n=4186)纳入分析。联合与未联合EGFR单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反应率按意向治疗(ITT)分析分别为25.4%和17.6%(OR 3.36,95%CI:1.42~7.95),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25.6%和18.0%(0R 3.32,95%CI:1.40~7.88),治疗组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3级以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按ITT分析分别为71.2%和54.3%(0R 2.23,95%CI:1.74~2.86),治疗组3级以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和皮肤损害、腹泻、低镁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EGFR单抗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尤其是转移性或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率,伴3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抗体 单克隆 结直肠肿瘤 靶向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雄激素受体与p16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沈敬华 何洛文 +2 位作者 万文徽 高学硕 马泓 《中国肿瘤》 CAS 2001年第4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p1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1例乳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及CDKNI抑癌基因p16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 05...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p1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1例乳腺癌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及CDKNI抑癌基因p16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 05) ,与5年生存期呈正相关(P<0 005),与 p16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 005)。[结论]雄激素受体与p16蛋白表达可结合起来作为乳腺癌的一个生物学指标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雄激素受体 p16蛋白质 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MDT诊治报道一例
16
作者 卢瑗瑗 刘娜 +8 位作者 潘妍 李莉 张筱茵 王建宏 郑建勇 任静 赵娓娓 李剑平 王新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95-102,共8页
本文介绍1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病例的多学科诊治过程。该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颈部及腹腔、纵隔淋巴结多发转移,无法切除。经过多学科讨论,患者经一线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二线化疗联合脑转移灶放疗、三线更换化疗方案并重启曲妥珠单... 本文介绍1例HER2阳性晚期胃癌病例的多学科诊治过程。该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颈部及腹腔、纵隔淋巴结多发转移,无法切除。经过多学科讨论,患者经一线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二线化疗联合脑转移灶放疗、三线更换化疗方案并重启曲妥珠单抗靶向药物及后线多种治疗手段综合应用,患者总生存期达25个月。晚期胃癌患者预后不佳,多学科协作可整合治疗方案决策,使患者获得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有效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胃肿瘤/治疗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拮抗剂和抑制剂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综合疗法
下载PDF
抗EGFR单抗放免显像三步法预定位技术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洪群英 白春学 +2 位作者 谈立松 张尚权 苗积生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 提高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单抗放免显像的诊断效果。方法 应用三步法( 抗EGFR单抗生物素亲和素,IgM生物素,111InDTPA生物素)给药,在注射放射性标记物后2 ~4h 对荷A549 肿瘤... 目的 提高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单抗放免显像的诊断效果。方法 应用三步法( 抗EGFR单抗生物素亲和素,IgM生物素,111InDTPA生物素)给药,在注射放射性标记物后2 ~4h 对荷A549 肿瘤细胞裸鼠进行γ显像并测定生物学分布。结果 三步法组2 h 已见肿瘤部位放射性浓聚,4 h 明显显影;对照组无明显显影。三步法组显像瘤/血比值为2-354 ±0-432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步法组、放射性标记物组和直接标记法组分别为1-415 ±0-332,0-961 ±0-446 ,1-438 ±0-361) ,P<0-05。结论 三步法给药能迅速降低本底,提高靶/ 非靶比值,缩短显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EGFR 放射免疫显像 肿瘤
下载PDF
EGFR单抗的耐药机制及食管癌治疗进展
18
作者 卫彬 张晓慧 +1 位作者 陈小飞 高勇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6期2939-2942,共4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上皮性肿瘤中过表达,其异常活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分子靶向药物EGFR单抗已经成功应用于头颈部鳞癌、结直肠癌等;但其耐药问题严重制约着临床疗效。近年来对EGFR单抗在肿瘤中的耐药机制、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上皮性肿瘤中过表达,其异常活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分子靶向药物EGFR单抗已经成功应用于头颈部鳞癌、结直肠癌等;但其耐药问题严重制约着临床疗效。近年来对EGFR单抗在肿瘤中的耐药机制、疗效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及解决耐药策略的研究凸显重要;同时已有临床研究显示EGFR单抗在食管癌中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克隆抗体 耐药 食管癌
下载PDF
HR+/HER2+转移性乳腺癌的MDT诊断策略
19
作者 王简 孙春晓 +6 位作者 黄香 查小明 李相成 张智弘 蒋燕妮 陈佳艳 殷咏梅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200-205,共6页
本文介绍1例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的多学科诊治过程。患者术后8年复查发现双肺、颈淋巴结转移,经过多学科讨论后患者接受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控制病情,后续联合内分泌治疗维持。随访近2年后再次发现颈淋巴结转移,经多学科讨论... 本文介绍1例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的多学科诊治过程。患者术后8年复查发现双肺、颈淋巴结转移,经过多学科讨论后患者接受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控制病情,后续联合内分泌治疗维持。随访近2年后再次发现颈淋巴结转移,经多学科讨论后治疗再次获得缓解。19月后复查发现肝转移灶,经多学科讨论,于部分肝切除术成功的基础上行全身化疗,使用创新性联合抑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receptor-2,HER2)、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方案,患者获益显著,无进展生存期>27月。该病例的诊治过程说明,分析病例需要把握病情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需要多学科交流以避免出现认识上的误区和局限。应当普及多学科讨论以进一步保证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淋巴转移/放射疗法 肺肿瘤/继发性 肝肿瘤/继发性 肝肿瘤/外科学 肝肿瘤/药物疗法 雌激素拮抗剂/治疗应用 抗体 单克隆/治疗应用 长春碱/类似物和衍生物 长春碱/治疗应用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应用
下载PDF
门静脉注射OKT9-ADM偶联物治疗原发性肝癌
20
作者 陈亚进 区庆嘉 +1 位作者 陈积圣 罗葆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用经门静脉注射转铁蛋白受体单抗-阿霉素(OKT9ADM)偶联物导向化疗结合肝动脉栓塞治疗15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第一组),同期另外10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门静脉ADM化疗作对照(第二组)。结果显示:第一组门... 用经门静脉注射转铁蛋白受体单抗-阿霉素(OKT9ADM)偶联物导向化疗结合肝动脉栓塞治疗15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第一组),同期另外10例患者行肝动脉栓塞+门静脉ADM化疗作对照(第二组)。结果显示:第一组门静脉血内阿霉素浓度明显高于外周血和第二组门静脉血内阿霉素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癌栓穿刺活检显示,经门静脉导向化疗后,第一组有2例门静脉癌栓出现坏死,临床观察提示:经门静脉注射OKT9ADM偶联物对不能切除的肝癌的治疗是有效的,尤其是对门静脉癌栓的治疗可能比门静脉ADM化疗更有效,但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抗体 受体 转铁蛋白 免疫学 阿霉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