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乌有园记的书写策略与意义探寻 被引量:2
1
作者 岳立松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77-82,共6页
明清时期出现的乌有园记是一类独特的园记文,其以园记散文的形式描绘作者想象虚构的纸上园林。乌有园林的命名寄意幽远,或点明"虚幻"、"乌有"等价值意义,或直陈园主的精神意旨,体现出园主的自我意志与理想愿景。园... 明清时期出现的乌有园记是一类独特的园记文,其以园记散文的形式描绘作者想象虚构的纸上园林。乌有园林的命名寄意幽远,或点明"虚幻"、"乌有"等价值意义,或直陈园主的精神意旨,体现出园主的自我意志与理想愿景。园记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叩问园林的历史存在与传承,从而形成"无园的焦虑——园林存在的思考——乌有园林的价值——乌有园记的价值"这一层层深入的书写策略,最终达至对乌有园林书写意义的肯定。乌有园记透露出作者对自我价值以冀永恒的期盼,具有重要的文本意义与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有园记 书写策略 命名意旨 历史叩问 意义探寻
下载PDF
从社会改良到意识形态展示 20世纪上海新村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晓虹 郑端 《时代建筑》 2017年第2期6-9,共4页
新村作为一种集居形式,在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传入中国后,因带有强烈的社会改良和乌托邦色彩,在内部的空间设计上强调平等、公正、清洁和卫生等空间理念,并在30年代阑入英国田园城市理念。1950年之后,新村中的乌托邦思想和空间设计理念... 新村作为一种集居形式,在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传入中国后,因带有强烈的社会改良和乌托邦色彩,在内部的空间设计上强调平等、公正、清洁和卫生等空间理念,并在30年代阑入英国田园城市理念。1950年之后,新村中的乌托邦思想和空间设计理念被用来展现工人当家作主和社会主义优越性,意识形态主宰了工人新村的发展。通过分析上海20世纪30至80年代新村建设与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作者试图展现近代上海城市空间形成的过程及其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村 乌托邦理想 田园城市 城市空间 上海
下载PDF
当代工业城市发展背景下生态修复与城市更新--以大同文瀛湖公园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朱世人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8-53,共6页
文瀛湖在山西大同市历史上曾经是人们主要的休闲去处,也是城市的后花园。然而随着近年来高度的工业发展与快速城市化进程,自然美景与生态系统已逐渐消逝。项目旨在透过精细的规划与设计,重建文瀛湖的生态系统,恢复其水资源与自然栖息地... 文瀛湖在山西大同市历史上曾经是人们主要的休闲去处,也是城市的后花园。然而随着近年来高度的工业发展与快速城市化进程,自然美景与生态系统已逐渐消逝。项目旨在透过精细的规划与设计,重建文瀛湖的生态系统,恢复其水资源与自然栖息地的生命力,重现昔日的城市乌托邦花园。项目将自然景观环境的创造和大胆现代工业风格的硬质景观,巧妙地融为一体。在城市扩张的进程中,关注生态修复与提前规划绿色基础设施无疑是缓解其影响的重要策略与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乌托邦花园 城市更新 生态修复 自然景观
下载PDF
电影《健忘村》与小说《人面桃花》的互文性解读
4
作者 周晓梅 《阴山学刊》 2018年第5期65-68,共4页
陈玉勋导演的作品《健忘村》与格非的小说《人面桃花》以不同的方式涉及到同样的几个话题:对桃花源的讨论,电影中的"忘忧"宝物和小说中的"忘忧釜",对20世纪初革命者试图建立中国式乌托邦所面临困境的反思。这些话... 陈玉勋导演的作品《健忘村》与格非的小说《人面桃花》以不同的方式涉及到同样的几个话题:对桃花源的讨论,电影中的"忘忧"宝物和小说中的"忘忧釜",对20世纪初革命者试图建立中国式乌托邦所面临困境的反思。这些话题之间呈现出了互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忘村》 《人面桃花》 互文 桃花源 忘忧 乌托邦困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