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tstein模式下心肺复苏仪对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梁章荣 陈景利 +7 位作者 陆少华 李旷怡 张英俭 汤琪 魏华 李莹莹 王昌兵 柯颖华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815-817,共3页
目的探讨Utstein模式下心肺复苏仪对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心搏骤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Utstien模式下的机械胸外按压+辅助/控制(A/C)模式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人工胸外按压+A/C模式机械通气... 目的探讨Utstein模式下心肺复苏仪对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心搏骤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Utstien模式下的机械胸外按压+辅助/控制(A/C)模式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人工胸外按压+A/C模式机械通气。比较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存活率、除颤次数,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的血乳酸、血清B型钠尿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除颤次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4 h两组血乳酸、血清BNP、cTnI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Utstein模式下采用心肺复苏仪进行复苏可有效改善心搏骤停患者的通气,减轻心肌损伤,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复苏 心肺复苏仪 utstein模式
下载PDF
Utstein模式下心源性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海燕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Utstein模式下急诊心源性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按Utstein模式要求登记的228例CA患者,记录患者CPR预后情况,对影响CA患者CPR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228例... 目的:探讨影响Utstein模式下急诊心源性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按Utstein模式要求登记的228例CA患者,记录患者CPR预后情况,对影响CA患者CPR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228例CPR患者中,自主恢复循环(ROSC)125例(54.82%)、24 h存活55例(24.12%)、出院存活28例(12.28%)、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出院20例(8.77%)。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CPR持续时间、创伤性、首次监测心律、肾上腺素应用剂量是ROSC的独立预测因子;CPR持续时间、创伤性、首次监测心律是影响患者24 h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首次监测心律、CA前状态、CPR持续时间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及出院后存活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创伤性是影响CA患者ROSC及24 h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肾上腺应用剂量≤5 mg、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5 min均是影响患者ROCS及24 h存活的保护因素。可除颤心律、CPR持续时间≤15 min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出院后存活的有利因素,而CA前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疾病终末期则是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stein模式 心源性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诊科CPR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姜素文 尹彦斌 +8 位作者 韩婷婷 陆宏达 王露 傅宝勤 韩振坤 王雪 韩理尧 高文卿 吴霄迪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02-1505,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心肺复苏(CPR)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及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改进CPR流程,提高CPR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急诊科Utstein注册登记的538例心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 目的分析急诊科心肺复苏(CPR)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及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改进CPR流程,提高CPR成功率。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急诊科Utstein注册登记的538例心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资料及特征,依据是否复苏成功将患者分为复苏成功组和复苏失败组,分析影响复苏成功的因素。结果共纳入538例患者,平均年龄(65.53±15.56)岁,其中71~80岁年龄段患者数最多(145例,占27.0%),其次为61~70岁(105例,占19.5%)和51~60岁(99例,占18.4%)。心搏骤停的原因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203例,占37.7%),不明原因(77例,占14.3%)以及其他心脏原因(61例,占11.3%);初始心律类型主要为无脉电活动(215例,占40.0%)和心跳停止(179例,占28.0%)。共195例患者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为36.2%。与复苏成功组比较,复苏失败组的发病至开始复苏时间(min:14.94±1.03比9.02±1.05)、发病至肾上腺素开始使用时间(min:8.50±0.02比4.21±0.16)、发病至气管插管成功时间(min:9.56±1.87比5.86±0.84)、行CPR总时长(min:48.75±1.73比35.39±2.51)均明显延长(均P<0.05),累计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增加(mg:8.48±4.81比6.31±4.86,P<0.05)。两组患者发病地点、心搏骤停主要原因均有明显差异(均P<0.05),但性别、年龄、初始心律类型及使用电除颤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至开始复苏时间〔优势比(OR)=1.763,95%可信区间(95%CI)为1.713~1.804,P=0.000〕、累计肾上腺素用量(OR=1.759,95%CI为1.708~1.765,P=0.000)、发病至气管插管成功时间(OR=1.023,95%CI为0.988~1.047,P=0.008)、发病至肾上腺素开始使用时间(OR=1.819,95%CI为1.785~1.946,P=0.002)均为复苏成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心源性疾病是心搏骤停的主要原因,发病至开始复苏时间、累计肾上腺素用量、发病至气管插管成功时间、发病至肾上腺素开始使用时间为急诊科CPR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utstein模式 复苏成功 急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