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形记忆曲线的汽车轮毂造型衍生设计方法
1
作者 孙利 陈永亮 +3 位作者 艾雯 孙倩哲 于鸿飞 吴俭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9,共7页
为提高汽车轮毂造型设计的效率,增强品牌造型识别度,提出一种高效的轮毂造型衍生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轮毂V形记忆曲线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总结出两类V形记忆曲线,并根据控制点数量分别进行了定量化表达;以轮毂造型的5个设计要素为基础... 为提高汽车轮毂造型设计的效率,增强品牌造型识别度,提出一种高效的轮毂造型衍生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轮毂V形记忆曲线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总结出两类V形记忆曲线,并根据控制点数量分别进行了定量化表达;以轮毂造型的5个设计要素为基础,提取轮毂骨骼的特征并建立运算法则,构建基于V形记忆曲线的轮毂造型衍生设计方法;通过参数化实现造型构建方案衍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形记忆曲线的轮毂造型衍生设计方法提高了轮毂设计效率,实现了轮毂造型创新及提升品牌特征延续的设计目标,为同类型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轮毂造型 造型衍生设计 v形记忆曲线 轮毂骨骼 参数化构建
下载PDF
滑坡面瑞雷波波场模拟及H/V谱比探测
2
作者 王芃 邵广周 +3 位作者 恒翔天 蓝笛瑄 王国顺 霍科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41,共11页
滑坡是一种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危害巨大的地质灾害,准确确定滑坡滑动面对滑坡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勘探手段,如钻探和地球物理方法在起伏较大的滑坡地形中具有诸多限制。本文以四川省屏山县东池庄滑坡为参考,建立了起伏地形软弱... 滑坡是一种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危害巨大的地质灾害,准确确定滑坡滑动面对滑坡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勘探手段,如钻探和地球物理方法在起伏较大的滑坡地形中具有诸多限制。本文以四川省屏山县东池庄滑坡为参考,建立了起伏地形软弱性土质滑坡模型,进行了瑞雷波波场模拟并经过模式分离后计算求得水平/垂直(H/V)谱比曲线。对比分析了波场传播及H/V谱比曲线的特征,发现在110道检波器排列中,中心部位检波器的峰值频率可作为计算土石分界面的卓越频率。设计了土层厚度分别为25、31、35 m的滑坡模型,发现土层厚度与峰值频率呈负相关关系。给出了地层为黏性土与泥岩时的频率-深度经验公式,得到了连续滑动面信息,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模型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性滑坡 H/v谱比曲线 波场模拟 峰值频率
下载PDF
Response of InSight resonance modes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Mars
3
作者 LiFei Tian HuaJian Yao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79-588,共10页
The InSight(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Geodesy,and Heat Transport)mission has recorded continuous ambient noise signals with many spectral peaks since its landing in 2018.The majority of these p... The InSight(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Geodesy,and Heat Transport)mission has recorded continuous ambient noise signals with many spectral peaks since its landing in 2018.The majority of these peaks are modes produced by instrumental vibration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such as temperature and wind energy fluctuations.Understanding how these modes react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is crucial because it aids in identifying their origins.In this study,we analyzed the three-component spectra of InSight recordings from sols 184–738 and obtained th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HVSR,also known as H/V)curves for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The primary modes,such as those at 3.3 and 4.1 Hz,exhibited different behaviors,suggesting diverse origins.Some modes were sensitive to low temperature and some were sensitive to high temperature.Additionally,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wind and temperature on the H/V curve.The peak frequency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emperature,whereas the H/V valu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or wind only.Characterizing these modes and elucidating their origins are significant for processing signals from InSight and can provide valuable guidance for designing future planetary seismo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S INSIGHT spectral peaks H/v curve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disruption and visual tuning alterations in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 in glaucoma(DBA/2J)mice
4
作者 Yin Yang Zhaoxi Yang +9 位作者 Maoxia Lv Ang Jia Junjun Li Baitao Liao Jing’an Chen Zhengzheng Wu Yi Shi Yang Xia Dezhong Yao Ke Che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20-225,共6页
Glaucoma is a leading cause of irreve rsible blindness wo rldwide,and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in addition to affecting the eyes,it also causes abnormalities in the brain.However,it is not yet clear how the pr... Glaucoma is a leading cause of irreve rsible blindness wo rldwide,and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in addition to affecting the eyes,it also causes abnormalities in the brain.However,it is not yet clear how the primary visual cortex(V1)is altered in glaucoma.This study used DBA/2J mice as a model for spontaneous secondary glaucoma.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lectrophysiological and histomorphological chara cteristics of neurons in the V1between 9-month-old DBA/2J mice and age-matched C57BL/6J mice.We conducted single-unit recordings in the V1 of light-anesthetized mice to measure the visually induced responses,including single-unit spiking and gamma band oscillations.The morphology of layerⅡ/Ⅲneurons was determined by neuronal nuclear antigen staining and Nissl staining of brain tissue sections.Eighty-seven neurons from eight DBA/2J mice and eighty-one neurons from eight C57BL/6J mice were examined.Compared with the C57BL/6J group,V1 neurons in the DBA/2J group exhibited weaker visual tuning and impaired spatial summation.Moreove r,fewer neuro ns were observed in the V1 of DBA/2J mice compared with C57BL/6J mice.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DBA/2J mice have fewer neurons in the VI compared with C57BL/6J mice,and that these neurons have impaired visual tuning.Our findings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that occur in V1 neuron function and morphology in the DBA/2J mouse model.This study might offer some innovative perspectives regarding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A/2J DEGENERATION gamma band oscillations GLAUCOMA primary visual cortex(v1) RETINA single-unit recording tuning curve
下载PDF
V^(5+)和V^(4+)在不同生物炭柱中淋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盛米雪 闵祺 +1 位作者 王丽丽 司友斌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0-709,共10页
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有良好滞留作用,被广泛用作吸附剂来去除地表径流及地下水中的重金属。选用粒径为0.80 mm的木炭和竹炭,通过柱淋溶试验探究V^(5+)和V^(4+)在两种生物炭柱中的淋溶特性,并分别研究钒价态、初始钒浓度、溶液pH以及有机... 生物炭对重金属离子有良好滞留作用,被广泛用作吸附剂来去除地表径流及地下水中的重金属。选用粒径为0.80 mm的木炭和竹炭,通过柱淋溶试验探究V^(5+)和V^(4+)在两种生物炭柱中的淋溶特性,并分别研究钒价态、初始钒浓度、溶液pH以及有机酸种类和浓度等因素对钒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炭和竹炭颗粒对V^(5+)吸附较弱,而对V^(4+)吸附较强。当淋溶液体积为3 PV(PV为孔隙体积,60 mL)时,不同初始浓度V^(5+)出流比(出流液与注入液浓度的比值)在两种生物炭柱中均达到0.90以上,表明V^(5+)迁移性强,初始浓度对生物炭吸附V^(5+)影响不显著。当淋溶液体积为8 PV时,初始质量浓度为5 mg·L^(-1)的V^(4+)溶液出流比约为0.90,而40 mg·L^(-1)的V^(4+)溶液出流比降低到0.63以下,表明随着初始V^(4+)浓度增大,生物炭对V^(4+)的吸附量显著增加。随着淋溶液pH升高,两种生物炭对V^(5+)和V^(4+)的吸附量降低,进而V^(5+)和V^(4+)溶液出流比增大,pH为5.5时V^(5+)和V^(4+)溶液出流比在木炭柱中分别为0.88和0.58,在竹炭柱中分别为0.83和0.53。当淋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草酸和柠檬酸时,高浓度有机酸能促进V^(5+)淋溶,低浓度则会抑制淋溶。与草酸相比,柠檬酸对V^(5+)在两种生物炭柱中淋溶的抑制效果更明显。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生物炭表面主要为酸性含氧官能团,如羧基、羰基和羟基等,易与V^(5+)和V^(4+)络合沉淀。当溶液pH降低,生物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数量增加,从而显著促进生物炭对V^(5+)和V^(4+)的吸附固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5+) v^(4+) 柱淋溶 穿透曲线 生物炭 有机酸
下载PDF
基于I-V曲线逆推法的光伏组件故障诊断策略
6
作者 朱青云 刘凡 曾伟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9-1036,共8页
光伏组件故障诊断一般依赖于对辐照度和温度等环境变量的测量,对分散的组件故障判别不够精确。文章提出了基于逆推I-V曲线法的光伏组件故障诊断策略。该策略事先提取光伏组件模型参数,然后计算不同辐照度及太阳能电池温度下的I-V曲线,形... 光伏组件故障诊断一般依赖于对辐照度和温度等环境变量的测量,对分散的组件故障判别不够精确。文章提出了基于逆推I-V曲线法的光伏组件故障诊断策略。该策略事先提取光伏组件模型参数,然后计算不同辐照度及太阳能电池温度下的I-V曲线,形成I-V曲线库;在运行时无须实时监测太阳能电池运行时表面辐照度及平均温度,仅测量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最大功率点电压、电流,即可判断出组件是否发生故障。搭建实验平台对典型故障进行模拟并利用该策略进行判别,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策略能够有效判断组件的故障。利用该策略研发了单板故障监测模块,实现了光伏组件在线故障判断,提高了光伏组件故障判断的精确性及光伏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参数辨识 最大功率点 逆推I-v曲线
下载PDF
Geometrical study on diseaserelated ncRNAs based on Z-curve method
7
作者 Yan-Ling Yang Ji-Hua Wang 《Health》 2009年第1期24-30,共7页
The Z curve is a very useful method for visual-izing and analyzing DNA sequences. It is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curve that constitutes a unique representation of a given DNA se-quence.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 The Z curve is a very useful method for visual-izing and analyzing DNA sequences. It is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curve that constitutes a unique representation of a given DNA se-quence.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study non-coding regions in the recent years. Using Z curve method, 15 disease-related ncRNAs and some snoRNAs and miRNAs sequences are selected from the NONCODE database in this paper, which relate to Alzheimer Disease. The corresponding Z curves of the studied ncRNAs, sequences have been mapped and compared. The statistical features of the Z curves are ob-tained. These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 ncRNAs sequences playing same roles in the celluar process have almost the same Z-curves. And the base content in these sequences is almost same t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odingRNA ALzHEIMER Disease SNORNA miRNA z-curve
下载PDF
锌层对镀锌薄板DX51D+Z成形极限的影响及成形改善
8
作者 李柏君 陈海龙 《山东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36-39,共4页
为研究锌层对镀锌薄板DX51D+Z的成形影响,利用三维光学应变测量系统对该钢板开展成形极限检测,获得冲压失效时的主次极限应变点描绘成的成形极限曲线(Forming Limit Curve),并与去锌层基板对比测试,发现锌层对镀锌薄板成形性能存在一定... 为研究锌层对镀锌薄板DX51D+Z的成形影响,利用三维光学应变测量系统对该钢板开展成形极限检测,获得冲压失效时的主次极限应变点描绘成的成形极限曲线(Forming Limit Curve),并与去锌层基板对比测试,发现锌层对镀锌薄板成形性能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在特定的应变状态下,镀锌薄板DX51D+Z比去除锌层基板的成形极限低5%~12%。通过观测相关点的应变分布,发现镀锌钢板成形受润滑条件影响显著,可以采用3层0.05 mm聚乙烯和0.1 mm凡士林进行改善,经试验验证,改善润滑条件可以有效地促进镀锌DX51D+Z成形拱顶部位的应变均匀分布,极限主应变得到约9%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薄板DX51D+z 锌层 光学应变测量 成形极限曲线
下载PDF
V型调节球阀流动特性CFD仿真分析
9
作者 贾怀军 李春洋 +2 位作者 龙艳 刘洪德 王延运 《阀门》 2024年第8期919-926,共8页
以DN100-PN50V型调节球阀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V型调节球阀的几何模型;分析计算V型调节球阀不同开度下,阀门内部的流动特性情况;对V型调节球阀的内流场、压力场、阀门流阻和流量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开度为90°时... 以DN100-PN50V型调节球阀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V型调节球阀的几何模型;分析计算V型调节球阀不同开度下,阀门内部的流动特性情况;对V型调节球阀的内流场、压力场、阀门流阻和流量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开度为90°时,阀内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最为均匀,阀门流阻达到最小值0.66。并对新旧两种V型球阀的流量特性及其曲线进行了研究,新型V型调节球阀的可调范围为相对开度10%~90%,比原型V型调节球阀的调节范围更广。通过以上研究,证明本文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为V型调节球阀的流动特性分析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调节球阀 数值模拟 流动特性 流量特性曲线
下载PDF
线聚焦无镜头式聚偏氟乙烯超声探头的研制及V(f,z)分析法在表面波波速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存富 吕炎 +2 位作者 宋国荣 吴斌 李永春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7,共7页
线聚焦式超声材料性质表征系统可以对水浸试样漏表面波或类漏表面波的相速度进行精确的测量,但鉴于传统超声显微镜镜头的材料昂贵且制作困难,采用厚度为40?m的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压电薄膜作为激励/接收元件,设计... 线聚焦式超声材料性质表征系统可以对水浸试样漏表面波或类漏表面波的相速度进行精确的测量,但鉴于传统超声显微镜镜头的材料昂贵且制作困难,采用厚度为40?m的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压电薄膜作为激励/接收元件,设计、制作两个应用于声学显微系统的线聚焦无镜头式PVDF超声换能器,其中心频率分别为5 MHz和11 MHz。区别于传统超声显微镜高昂的设备费用与利用单频V(z)曲线测量空间振荡周期?z的方法,基于二维傅里叶变换开发出一种改进的适用于宽频的V(f,z)分析法,并发展建立一套成本较低的用于测量材料漏表面波波速的散焦试验系统。为测试换能器、算法和整体系统的性能,对抛光熔融石英进行非接触式水浸超声试验,利用V(f,z)分析法提取出表面波波速,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微镜 线聚焦 聚偏氟乙烯超声探头 v(f z)分析法
下载PDF
V(f,z)分析方法在小尺寸材料弹性常数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龚裕 谭博涛 +2 位作者 宋国荣 吕炎 何存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8-1301,共4页
针对小尺寸材料弹性常数的测量,提出了一种频域处理方法——V(f,z)分析方法.V(f,z)分析方法基于声学显微镜技术,使用线聚焦聚偏二氟乙烯(PVDF)探头,测定材料的表面波波速,计算材料的弹性常数.采用该分析方法对块体不锈钢试件的弹性常数... 针对小尺寸材料弹性常数的测量,提出了一种频域处理方法——V(f,z)分析方法.V(f,z)分析方法基于声学显微镜技术,使用线聚焦聚偏二氟乙烯(PVDF)探头,测定材料的表面波波速,计算材料的弹性常数.采用该分析方法对块体不锈钢试件的弹性常数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吻合.误差分析结果表明,V(f,z)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泊松比和杨氏模量的测量误差均小于5%,能满足工程和科学研究的要求.此外,V(f,z)分析方法可测得不同频率的频散曲线,不仅适用于块体材料,而且适用于薄板、涂层等具有频散特性的材料,这为进一步测量薄板材料和涂层材料的弹性常数奠定了分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f z)分析方法 弹性常数 线聚焦聚偏二氟乙烯探头 小尺寸材料
下载PDF
一种基于Z-元件的闭环构造V/F转换器(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伟 张礼勇 +1 位作者 傅佳旭 傅云鹏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42-46,共5页
从现代控制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Z-元件的V/F转换器闭环系统,并利用反馈控制原理对此闭环系统中的温度漂移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给出了一个在实际使用中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因其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廉、精度高和功耗低等优点,可... 从现代控制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Z-元件的V/F转换器闭环系统,并利用反馈控制原理对此闭环系统中的温度漂移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给出了一个在实际使用中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因其具有电路简单、成本低廉、精度高和功耗低等优点,可替代传统的A/D转换器,作为模拟传感器和数字计算机之间的通讯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F转换器 z-元件 温度漂移 闭环系统 反馈控制 控制理论 传感器
下载PDF
具有温漂补偿功能的电涡流传感器Z/V变换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荣耀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6-87,共2页
针对研制液态铝的液位测量系统,基于电涡流效应,设计了一种具有温漂补偿功能的电涡流传感器Z/V变送器,实现了传感器的差动输出。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变送器的温漂补偿精度可达0.89%,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关键词 电涡流 温度漂移补偿 z/v变送器 补偿精度
下载PDF
V-Y矫正术与“Z”瓣成形术在单睑伴内眦赘皮Park法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
14
作者 丛纲 徐小平 +2 位作者 袁建飞 宗晓兰 刘镓毓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V-Y矫正术与“Z”瓣成形术在单睑伴内眦赘皮Park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2例单睑伴内眦赘皮就医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V-Y矫正组30例和Z成形组32例。V-Y矫正组就医者实施V-Y矫正术联合Par... 目的:探讨V-Y矫正术与“Z”瓣成形术在单睑伴内眦赘皮Park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2例单睑伴内眦赘皮就医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V-Y矫正组30例和Z成形组32例。V-Y矫正组就医者实施V-Y矫正术联合Park法重睑成形术。Z成形组就医者实施“Z”瓣成形术联合Park法重睑成形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瘢痕评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结果:V-Y矫正组与Z成形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就医者的瘢痕评分逐渐降低,并且V-Y矫正组的瘢痕评分低于Z成形组(P<0.05)。V-Y矫正组就医者满意度评分高于Z成形组(P<0.05)。V-Y矫正组与Z成形组的手术并发症率分别为6.67%、1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Y矫正术与“Z”瓣成形术联合Park法重睑成形术治疗单睑伴内眦赘皮均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不过V-Y矫正术的瘢痕更轻微、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眦赘皮 单睑 v-Y矫正术 z”瓣成形术 Park法重睑成形术
下载PDF
利用 V(Z)曲线快速评价陶瓷材料品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康宁 王昕 +3 位作者 张景德 刘援朝 尹衍升 MaslovKI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11-15,共5页
利用声学显微镜透视功能及测绘V(Z)曲线的功能,跟踪V(Z)曲线的变化,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快速、定位。
关键词 特种陶瓷 陶瓷材料 品质 显微结构 缺陷
下载PDF
V-Z皮瓣成形术矫正上肢关节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宗超 马川 +4 位作者 杨家福 华强 王振龙 付麟伟 江峰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12-614,共3页
目的:探讨V-Z皮瓣成形术矫正上肢关节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共收治上肢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53例,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1.5~30岁,平均年龄(18.7±3.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4年,平均1.5年;... 目的:探讨V-Z皮瓣成形术矫正上肢关节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共收治上肢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53例,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1.5~30岁,平均年龄(18.7±3.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4年,平均1.5年;其中肩关节20例,肘关节18例,腕关节15例;致伤原因:烫伤20例,烧伤10例,车祸伤18例,绞伤5例;其中初次手术者38例,再次手术者15例;瘢痕面积:3cm×1cm~30cm×6cm,所有关节畸形均无骨性畸形,均进行了矫形手术,术中软组织瘢痕松解均采取V-Z联合皮瓣成形术。结果:术后所有病例随访6~12月(平均10.6±2.7月),53例患者的所有皮瓣及供区植皮均存活,其中有4例患者表皮坏死,经换药后2周愈合。术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优11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95%;肘关节Mayo评分:优11例,良7例,差0例,优良率100%;腕关节Krimmer评分:优9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3%;所有患者均进行DASH[1]评分,术后明显低于术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Z联合皮瓣成形术,能够很好的矫正上肢关节瘢痕挛缩畸形,该方法切取简单,创伤小,减小植皮面积或避免植皮,术后瘢痕形成面积小,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z联合皮瓣 上肢关节 瘢痕挛缩 关节活动范围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Bi_2O_3-ZnO-Nb_2O_5薄膜及GaN MIS结构C-V特性
17
作者 舒斌 张鹤鸣 +2 位作者 王青 黄大鹏 宣荣喜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06-1410,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介电常数的Bi2O3-ZnO-Nb2O5(BZN)薄膜.总结出适合作为GaN金属-绝缘层-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ISFET)栅介质的BZN薄膜的原料配比、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解决了原料溶解、粘稠度、浸润度等工艺问题.同时,...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介电常数的Bi2O3-ZnO-Nb2O5(BZN)薄膜.总结出适合作为GaN金属-绝缘层-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ISFET)栅介质的BZN薄膜的原料配比、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解决了原料溶解、粘稠度、浸润度等工艺问题.同时,结合半导体工艺制造出以BZN薄膜为绝缘介质的GaNMIS结构,通过测量到的高频C-V特性曲线,得到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为91,MIS结构的强反型电压为-3.4V,平带电压为-1.9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铋锌铌薄膜 金属-绝缘层-半导体结构 电容-电压曲线
下载PDF
用V(z)曲线分析压电陶瓷表面的声学特性
18
作者 章德 吴文虬 M.G.Somekh 《应用声学》 CSCD 1990年第4期5-9,共5页
本文利用超声显微镜技术中的V(z)曲线,无损伤地测量了压电陶瓷表面上不同点声表面波(瑞利波)速度,定量地分析了陶瓷的一致性。同时又根据V(z)曲线中周期的起伏,定性地给出了表面颗粒均匀性及缺陷存在的可能性。文中给出了几种不同陶瓷... 本文利用超声显微镜技术中的V(z)曲线,无损伤地测量了压电陶瓷表面上不同点声表面波(瑞利波)速度,定量地分析了陶瓷的一致性。同时又根据V(z)曲线中周期的起伏,定性地给出了表面颗粒均匀性及缺陷存在的可能性。文中给出了几种不同陶瓷材料的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并简单地描述了V(z)曲线的理论与声表面波(瑞利波)速度的计算公式、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v(z)曲线 测试 声学特性
下载PDF
国产V型MCP和Z型MCP的增益特性研究
19
作者 黄敏 戴丽英 +2 位作者 赵文锦 朱士华 付强 《光电子技术》 CAS 1993年第3期51-54,共4页
采用多级MCP级联技术可大大提高MCP的增益。本文主要介绍了国产V型和Z型2种级联MCP的结构、增益特性测量,并对其测量结果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增益 微通道板 象增器 光电倍增管
下载PDF
一个新的太阳电池显式模型以预测在任何太阳辐照度和温度时的I-V
20
作者 张建新 刘俊星 +1 位作者 傅文珍 刘昶时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采用求解满足实验结果的微分方程,建立一个三参数的显函数模型。经过22条实验数据的验证肯定该模型的正确性。更好的结果是该工作成功地发展出次级模型即模型参数同太阳辐照度及温度的定量关系,从而实现用太阳辐照度和温度预测太阳电池... 采用求解满足实验结果的微分方程,建立一个三参数的显函数模型。经过22条实验数据的验证肯定该模型的正确性。更好的结果是该工作成功地发展出次级模型即模型参数同太阳辐照度及温度的定量关系,从而实现用太阳辐照度和温度预测太阳电池的I-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模型 I-v曲线 参数 温度 太阳辐照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