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术后微小病毒B19V感染与相关贫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赖柳生 何佳佳 +1 位作者 刘伟 晏强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受者人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V)感染所致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方法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5例受者术后出现顽固性贫血为观察对象,...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受者人微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B19V)感染所致贫血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案。方法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5例受者术后出现顽固性贫血为观察对象,实验室检查均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在排除常见贫血原因后,血液宏基因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检测人微小病毒B19V阳性,给予患者促红素、口服铁剂、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400 mg/kg,第1~5天)、调整免疫抑制方案(他克莫司部分减量,部分调整他克莫司为环孢素)等综合治疗。结果在5例患者中,经综合治疗后,4例(80%)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1例出现复发,经再次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后好转,治疗期间1例合并急性排斥反应。结论肾移植术后对于出现不明原因贫血且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警惕人微小病毒B19V感染的可能。规范疗程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是肾移植术后人微小病毒B19V感染导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治疗方法,对于复发患者,再次应用仍然有效。联合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等综合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同时在治疗期间还需密切监测移植肾功能状态,防止出现移植肾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微小病毒B19v 肾移植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大鼠运动病敏感性性别差异与血浆和垂体中AVP水平及垂体V1b受体表达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李霞 姜正林 +1 位作者 王国华 沈洪妹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40,I0005,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大鼠旋转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和垂体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含量以及垂体AVP-V1b受体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受体表达量,探讨AVP与运动病性别差异间的联系,为进一步认识运动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条件性厌食症作... 目的:观察不同性别大鼠旋转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浆和垂体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含量以及垂体AVP-V1b受体阳性神经元数目和受体表达量,探讨AVP与运动病性别差异间的联系,为进一步认识运动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条件性厌食症作为运动病模型。98只SD大鼠,雌雄各半,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法测定血浆、垂体AVP含量和垂体V1b受体表达水平。结果:旋转刺激后雌性大鼠糖精水(0.15%)饮用量的减少程度高于雄性大鼠。雌性大鼠血浆AVP含量在基础状态下高于雄性大鼠,旋转刺激后下降,而雄性大鼠无显著性变化。雌性大鼠垂体AVP含量在基础状态下也高于雄性大鼠,旋转刺激后8 h下降,24 h降低有显著性;雄性大鼠旋转后8 h垂体AVP含量较旋转前明显下降,但降幅不及雌性大鼠,旋转后24 h已近恢复。与应激反应密切相关的垂体V1b受体表达为阳性的神经元数目及V1b受体表达水平,在基础状态下,雌性大鼠显著高于雄性;旋转刺激后,雌性大鼠V1b受体表达为阳性的神经元数目和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雄性大鼠则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运动病诱发刺激后,雌雄性大鼠血浆和垂体中AVP含量及垂体V1b受体表达均有差异,提示AVP的内分泌状态与运动病敏感性性别差异可能有某种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运动病敏感性 性别 精氨酸加压素 v1b受体 应激
下载PDF
怒江上游TRMM 3B42V7降水产品资料时空验证及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蒙 秦天玲 +1 位作者 刘少华 卢亚静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0-959,共10页
利用1998-2013年热带测雨卫星TRMM 3B42V7降水数据产品和18个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怒江上游进行了降雨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了TRMM 3B42V7数据产品在该区域的精度。结果显示:研究区内TRMM 3B42V7数据和站点数据相关性月尺度最强(R&... 利用1998-2013年热带测雨卫星TRMM 3B42V7降水数据产品和18个气象站点观测数据对怒江上游进行了降雨时空分布特征的对比分析,研究了TRMM 3B42V7数据产品在该区域的精度。结果显示:研究区内TRMM 3B42V7数据和站点数据相关性月尺度最强(R>0.9),年尺度次之(R>0.5),日尺度较差(R<0.5);流域面雨量两组数据在月尺度上有极强的相关性(R≈0.98),时间序列拟合较好,但在降水量大的月份TRMM 3B42V7数据较站点观测数据略偏大;不同时间尺度下两组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局部分布特征有差异;流域西北和东南局部区域TRMM降水分别有低估和高估趋势,其他大部区域相当。利用TRMM 3B42V7数据对流域降水进行季节占比分析,结果显示,流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6-8月)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比例较大,高达42%~72%;其他春(3-5月)、秋(9-11月)、冬(12月至次年2月)三季节降水整体较少,总占比为2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上游 TRMM 3B42v7 降水 时空分布 精度分析
下载PDF
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玉华 卫正国 +3 位作者 李兵 王东 赵华强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5,共5页
对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ORF为1 464nt,编码487 aa;同源性分析表明,在DNA水平上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与家蚕CYP305B1基因的同源性达99%,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通过和NCB I中... 对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的ORF为1 464nt,编码487 aa;同源性分析表明,在DNA水平上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与家蚕CYP305B1基因的同源性达99%,与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通过和NCB I中家蚕基因组数据比对和拼接,预测野桑蚕CYP305B1V1基因结构中至少含有6个内含子,且内含子与外显子之间的连接符合GT-AT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CYP305B1v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大鼠运动病敏感性性别差异与相关脑区AVP及其V1b受体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霞 姜正林 王国华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132,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性别大鼠旋转刺激后脑内相关区域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及V1b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AVP及受体参与运动病的可能机制。方法:给予SD大鼠30 min绕水平轴的旋转刺激,然后采用放免法检测相关脑区AVP含量,并通过荧光免疫组化方法... 目的:检测不同性别大鼠旋转刺激后脑内相关区域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及V1b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AVP及受体参与运动病的可能机制。方法:给予SD大鼠30 min绕水平轴的旋转刺激,然后采用放免法检测相关脑区AVP含量,并通过荧光免疫组化方法测定相应脑区V1b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在雌性大鼠,旋转刺激组各脑区AVP含量无显著性改变;对于雄性大鼠,对照组各检测脑区AVP含量高于雌性,旋转刺激组小脑、延髓内AVP含量的变化无显著性意义,但前脑、间脑、脑桥内AV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②雌性大鼠视上核AVP的V1b受体表达阳性神经元数量旋转刺激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前庭核、最后区V1b受体表达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在雄性大鼠,旋转刺激组视上核与前庭核V1b受体表达阳性神经元数量无显著性改变,而最后区V1b受体表达阳性神经元数量有所增加(P<0.05),但增加幅度没有雌性大鼠明显。结论:前脑、间脑、脑桥内AVP含量与前庭核和最后区V1b受体表达及对旋转刺激反应的差异可能与运动病敏感性性别差异有关,并且前庭核、最后区可能是AVP-V1受体拮抗剂抗运动病作用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运动病 性别差异 加压素 v1b受体
下载PDF
野桑蚕不同组织细胞色素P450 CYP305 B1 V1基因的诱导表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路爱成 卫正国 +1 位作者 李兵 沈卫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400-5402,541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诱导物对野桑蚕各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CYP305 B1 V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经NaF、芸香苷、氯氰菊酯和蜕皮激素处理的野桑蚕... [目的]研究不同诱导物对野桑蚕各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CYP305 B1 V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GenBank中公布的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经NaF、芸香苷、氯氰菊酯和蜕皮激素处理的野桑蚕各组织中CYP305 B1 V1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进化分析。[结果]氯氰菊酯、芸香苷和NaF影响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蜕皮激素无明显影响。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与家蚕CYP305B1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100%);与赤拟谷盗推测的CYP305 A1、蜜蜂推测的CYP305 A1、果蝇CYP305 A1、冈比亚按蚊CYP305 A2及库蚊CYP2L1有较高的同源性。[结论]野桑蚕CYP305 B1 V1基因可能主要参与外源性化合物的代谢,对揭示细胞色素P450的功能和不同药物的代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桑蚕 CYP305B1v1 诱导 表达 进化分析
下载PDF
Induced Expression of Cytochrome P450 CYP305 B1V1 Gene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Wild Mulberry Silkworm(Bombyx mandarina) 被引量:6
7
作者 路爱成 卫正国 +1 位作者 李兵 沈卫德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2期54-58,共5页
[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various inducers on the expression of cytochrome P450 CYP305 B1 V1 Gene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wild mulberry silkworm. [ Method] Referring to the mRNA ... [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various inducers on the expression of cytochrome P450 CYP305 B1 V1 Gene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wild mulberry silkworm. [ Method] Referring to the mRNA sequence of CYP305 B1 V1 Gene published in GenBank for wild mulberry silkworm, one pair of primers was design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cytochrome P450 CYP305 B1 V1 Gene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wild mulberry silkworm treated by NaF, rutin, cypermethrin and ecdysone was also analyzed by the semi - quantitative RT - PCR. Furthermore, homology comparis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for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this gene were studied. [ Result] Rutin, cypermethrin and NaF had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P450 CYP305 B1 V1 Gene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wild mulberry silkworm, while ecdyson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Homology comparison for amino acids indicated that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is gene was the most similar to that of CYP305 B1 gene in Bombyx mori with 100% amino acid identity, and highly similar to those of Tribolium casmneum CYP305A1, Apis mellifera CYP305A1, Drosophi- la melanogaster CYP305A1, Anopheles gambiae CYP305A2and 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 CYP2LI. [ Conclusion] CYP305 B1 V1 Gene of wild mulberry silkworm is likely to mainly take part in the metabolism of exogenous compound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vealing the function of cytochrome P450 and the metabolic mechanism of different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d mulberry silkworm CYP305B1v1 INDUCE EXPRESS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野生型与突变型ATP6V1B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辛凤 袁永一 +2 位作者 郭维维 韩东一 戴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构建ATP6V1B2基因野生型及c.1516 C>T突变型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的真核共表达载体,为指导ATP6V1B2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定点诱变及基因测序方法,构建并鉴定野生型(pIRES2-E... 目的构建ATP6V1B2基因野生型及c.1516 C>T突变型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的真核共表达载体,为指导ATP6V1B2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定点诱变及基因测序方法,构建并鉴定野生型(pIRES2-EGFP-ATP6V1B2)和突变型(pIRES2-EGFP-ATP6V1B2-c.1516 C>T)真核表达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二者的表达。检测转染细胞内V-ATPase的水解活性和H+转运活性。结果阳性重组子经酶切鉴定野生型和含有c.1516 C>T突变型ATP6V1B2基因片段,基因测序结果正确。重组野生型和突变型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细胞系24小时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胞浆内有绿色荧光表达。转染48小时后检测突变型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的细胞V-ATPase水解活性降低,细胞溶酶体PH值升高。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ATP6V1B2基因野生型及c.1516 C>T突变型和PEGFP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载体,且能在293细胞系中表达,功能研究证实c.1516 C>T突变导致V-ATPase水解活性降低,H+转运活性下降,细胞溶酶体酸度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6v1B2 质粒 表达
下载PDF
Vc二步发酵新菌系生长代谢的调节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耀平 李义 +5 位作者 周斌 张成刚 张忠泽 陈宏权 高永涛 廖德明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研究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新菌系大、小菌生长地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培养基的碳源、葡萄糖 /山梨糖浓度比、氮源、生长因子以及起始 pH值、通气量等 ,可以有效地调节 2 酮基 L 古龙酸的代谢产生数量 ,规范新菌系B5 2 9-Go .V .6的... 研究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新菌系大、小菌生长地代谢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培养基的碳源、葡萄糖 /山梨糖浓度比、氮源、生长因子以及起始 pH值、通气量等 ,可以有效地调节 2 酮基 L 古龙酸的代谢产生数量 ,规范新菌系B5 2 9-Go .V .6的行为、生理状态 ,促进大小菌之间的协调 ,使其达到最佳状态 .图 2表 6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二步发酵 新菌系B529-Go.v.6 生长代谢 调节
下载PDF
快淬Nd_(11)Fe_(72)Co_8V_(1.5)B_(7.5)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建森 徐晖 +4 位作者 朱明原 李强 周邦新 张迅 贾积晓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2年第6期8-10,共3页
快淬速度 18m·s-1的Nd11Fe72 Co8V1.5B7.5薄片经 6 5 0℃× 4min晶化处理后 ,晶粒尺寸约 10 0nm ,该快淬薄片经 6 0 0℃× 4min晶化处理后制成的粘结磁体的磁性能 :Br=0 .6 6T ,JHC =780kA·m-1,(BH) max=6 9kJ·m... 快淬速度 18m·s-1的Nd11Fe72 Co8V1.5B7.5薄片经 6 5 0℃× 4min晶化处理后 ,晶粒尺寸约 10 0nm ,该快淬薄片经 6 0 0℃× 4min晶化处理后制成的粘结磁体的磁性能 :Br=0 .6 6T ,JHC =780kA·m-1,(BH) max=6 9kJ·m-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11F72Co8v1.5B7.5合金 粘结磁体 磁性能 永磁材料 快淬工艺
下载PDF
V890B振动台技术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小弟 刘继承 《环境技术》 1998年第4期8-11,共4页
V890B是英国LDS公司最大推力的风冷振动台,本文就V890B振动台涉及的主要专利技术和特征进行分析叙述,供试验同行参考了解。
关键词 振动台 电动振动台 v890B型 风冷振动台
下载PDF
高导磁纳米晶Fe_(67.9)Cu_(0.5)Nb_(0.6)Cr_3V_1Si_(14)B_(13)合金的高频磁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延忠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3年第5期4-8,共5页
报道了新开发的纳米晶Fe67 9Cu0 5Nb0 6Cr3 V1Si14 B13 合金的综合磁性能。新合金的直流起始磁导率和矫顽力水平分别为 7 8× 10 4和 0 8Am-1。在 Bm =0 3T ,f=10 0kHz和Bm =0 2T ,f=2 0 0kHz条件下 ,铁损分别为5 4 4kW·m... 报道了新开发的纳米晶Fe67 9Cu0 5Nb0 6Cr3 V1Si14 B13 合金的综合磁性能。新合金的直流起始磁导率和矫顽力水平分别为 7 8× 10 4和 0 8Am-1。在 Bm =0 3T ,f=10 0kHz和Bm =0 2T ,f=2 0 0kHz条件下 ,铁损分别为5 4 4kW·m-3 和 830kW·m-3 ,这可与纳米晶Fe73 5Cu1Nb3 Si13 5B9的相比 ,但比优良的功率Mn Zn铁氧体H7c4的低得多。在直到 1MHz的频率范围内考查了弱场磁导率的频散特性。在 f =2 0 ~ 10 3 kHz和Bm =0 0 1~ 1 0T范围内 ,考查了高频矫顽力和Bm 的关系。在 f=2 0~ 10 3kHz和Bm =0 0 5~ 0 9T范围内 ,描述了铁损和 f及Bm 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67.9Cuo.5Nb0.6Cr3v1Si14B13合金 纳米晶 起始磁导率 矫顽力 铁损 软磁合金
下载PDF
叠加势V(r)=B_6■+B_5■+B_4■+B_3■+B_2■+B_1 r schrdinger方程的解析解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国中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71-73,共3页
根据波函数的有限性和叠加势函数的渐近性质,通过待定波函数的设定,得到势函数表示为V(r)=B6r6+B5r5+B4r4+B3r3+B2r2+B1r的径向schr dinger方程的精确的能量本征值和本征波函数。
关键词 叠加势v(r)=B6r^6+B5r^5+B4r^4+B3r^3+B2r^2+B1r SCHROEDINGER方程 解析解
下载PDF
汉语新型“V的不是A,是B”构式整合的修辞动因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文博 《语言与翻译》 2013年第4期9-14,共6页
文章认为当代汉语中流行的"V的不是A,是B"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融入了使用者交际意图的修辞构式,其核心在于用一个表面"否定_肯定"的形式去整合深层的肯定并表达实际上的递进义,以凸显抽象的概念、事物的本质以及主观... 文章认为当代汉语中流行的"V的不是A,是B"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融入了使用者交际意图的修辞构式,其核心在于用一个表面"否定_肯定"的形式去整合深层的肯定并表达实际上的递进义,以凸显抽象的概念、事物的本质以及主观化的情感和认识,因此,这一构式比"肯定再肯定"的形式更能获得特定的语用修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的不是A 是B”结构 递进 整合 修辞动因
下载PDF
Fe_(69.5)Cu_(1.5)V_7Si_(12)B_8Al_2合金机械合金化研究
15
作者 朱骏 朱路扬 +3 位作者 毛翔宇 姜玉梅 陈小兵 陈允鸿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30-32,共3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 ,制备了 Fe69.5Cu1.5V7Si12 B8Al2 纳米合金样品 .研究了球磨时间对样品非晶化程度的影响 ,并测量了这些样品压结体的高频特性 .结果发现 ,球磨可形成合金化 ,随球磨时间的增加 ,样品的非晶化逐渐加强 .当球磨超... 采用机械合金化的方法 ,制备了 Fe69.5Cu1.5V7Si12 B8Al2 纳米合金样品 .研究了球磨时间对样品非晶化程度的影响 ,并测量了这些样品压结体的高频特性 .结果发现 ,球磨可形成合金化 ,随球磨时间的增加 ,样品的非晶化逐渐加强 .当球磨超过一定时间后 ,出现新的相 ,引起样品磁特性的变化 .复数磁导率实部 μ1随球磨时间 t的增加而增大 ,超过 72 h后 ,μ1开始下降 .在 4~ 1 3MHz范围内 ,μ1值随频率 f 的变化不大 .损耗角正切 tgδ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69.5Cu1.5v7Si12B8Al2合金 机械合金化 纳米软磁合金 球磨时间 晶化 高频特性 磁性能
下载PDF
MIL-88B(V)和MIL-101(V)的合成及其NH3_SCR反应催化性能研究
16
作者 刘震震 石勇 +3 位作者 李春艳 肇启东 李新勇 薛方红 《纳米科技》 2014年第6期67-71,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两种新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88B(V)和MIL-101(V),通过模拟烟气分析研究其在NH3-sc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MIL-101m相比,酸性条件下合成的MIL-88Bm具有更高的结晶度,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1332.2m...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两种新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IL-88B(V)和MIL-101(V),通过模拟烟气分析研究其在NH3-scR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MIL-101m相比,酸性条件下合成的MIL-88Bm具有更高的结晶度,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1332.2m2/g和0.136cmLg-1,280℃时的脱硝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88B(v) MIL-101(v) 烟气脱硝 催化
下载PDF
团簇V_3B_2成键及磁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1
17
作者 徐诗浩 方志刚 +3 位作者 韩建铭 赵振宁 陈林 刘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96,共8页
为深入研究团簇V_3B_2中成键方式及磁学性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B3LYP/Lanl2dz水平对团簇V_3B_2进行全参数优化,对优化构型的轨道杂化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于总态密度及分波态密度的分析发现团... 为深入研究团簇V_3B_2中成键方式及磁学性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B3LYP/Lanl2dz水平对团簇V_3B_2进行全参数优化,对优化构型的轨道杂化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于总态密度及分波态密度的分析发现团簇V_3B_2所有存在的稳定构型中,V—B键的形成主要是V-3p、V-3d、B-2p的p-d-p杂化,与文献报道的p-d杂化及s-p-d杂化有所不同,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B-2p、V-3d、V-4s的p-d-s杂化及B-2s、V-4s的s-s杂化也对该键的形成有一定贡献,至今未见文献报道。基于轨道自旋态密度的磁性分析表明B的掺杂导致了团簇磁性的下降,团簇磁矩基本上是由V-3d轨道中未成对电子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v3B2 成键 磁性 密度泛函理论(DFT)
下载PDF
考虑V2B智慧充电桩群的低碳楼宇优化调度 被引量:19
18
作者 余苏敏 杜洋 +4 位作者 史一炜 苏浩 冯冬涵 周云 李恒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101,共7页
建筑减排是实现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负荷侧调控手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了一种高比例光伏接入的低碳楼宇电能管理框架,楼宇可控负荷包含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群和温控负荷。考虑用户响应度和楼宇... 建筑减排是实现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负荷侧调控手段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提出了一种高比例光伏接入的低碳楼宇电能管理框架,楼宇可控负荷包含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群和温控负荷。考虑用户响应度和楼宇用电最大需量约束,建立了基于电动汽车接入楼宇(V2B)技术的电动汽车智慧充电桩群模型和基于舒适度范围的温控负荷模型,以购电费用与激励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求解楼宇的日发用电计划。基于碳减排量,设计了需求侧的环境友好评估指标,用于衡量楼宇的节能效果。以两部制分时电价为背景,选取夏季高温日的办公楼宇为算例,验证所建模型在极端天气下的电能调控能力。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有效降低楼宇的月度需量阈值,同时通过空调节能和光伏利用等措施显著降低了楼宇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充电 v2B 建筑减排 温控负荷 低碳楼宇 优化调度
下载PDF
“S+V+R+O”双核谓词格框架研究
19
作者 岳利民 邱震强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在“S +V +R +O”句式中 ,由于述语中心动词V价的不同、宾语的不同 ,补语R语义指向的不同 ,主语S、述语V、补语R、宾语O构成一个复杂的语义网络。弄清楚其中的语义网络 ,就可以着手建立“S +V +R +O”双核谓词格框架了。建立双核谓词格... 在“S +V +R +O”句式中 ,由于述语中心动词V价的不同、宾语的不同 ,补语R语义指向的不同 ,主语S、述语V、补语R、宾语O构成一个复杂的语义网络。弄清楚其中的语义网络 ,就可以着手建立“S +V +R +O”双核谓词格框架了。建立双核谓词格框架 ,可以促进对句子的理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S+v+B+O"句式 双核谓词格框架 句型 句模
下载PDF
TiB_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防弹机理
20
作者 宋亚林 张龙 +1 位作者 赵忠民 潘传增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55-1961,共7页
为了不断提升装甲车辆的防护效能,采用超高重力场反应加工技术,实现Ti B2基陶瓷与Ti-6Al-4V的熔化连接,制备出Ti B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残余穿深(DOP)实验及数值理论分... 为了不断提升装甲车辆的防护效能,采用超高重力场反应加工技术,实现Ti B2基陶瓷与Ti-6Al-4V的熔化连接,制备出Ti B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与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残余穿深(DOP)实验及数值理论分析,研究其界面结构对防弹性能的影响。XRD和FESEM结果表明,在Ti B2/Ti-6Al-4V的连接界面上,Ti B2、Ti B陶瓷相自陶瓷侧逐渐过渡至钛合金侧,呈现梯度复合特征。经对Ti B2基陶瓷与Ti B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进行DOP试验,二者防护系数分别为3.05和7.30.相比于Ti B2基陶瓷,Ti B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的防弹性能大幅提高。陶瓷与钛合金连接区的梯度复合结构缓解了Ti B2/Ti-6Al-4V之间声阻抗失配状况,提高其剪切强度,在表观上使防弹性能得以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TI B2/Ti-6Al-4v梯度装甲复合材料 熔化连接 界面结构 防弹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