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氏珠母贝V-ATPase-d基因序列特征及其与耐低温性状的关系
1
作者 赖卓欣 宋欣霖 +2 位作者 潘若哲 谭又瑄 王庆恒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8,共14页
液泡ATP酶(V-ATPase)在生物应对各种环境压力时发挥重要功能,为探究VATPase在马氏珠母贝低温适应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克隆了马氏珠母贝的V-ATPase-d基因,采用qRT-PCR技术研究了低温胁迫下Pm-V-ATPase-d表达量的变化,并筛选和比较了该基因... 液泡ATP酶(V-ATPase)在生物应对各种环境压力时发挥重要功能,为探究VATPase在马氏珠母贝低温适应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克隆了马氏珠母贝的V-ATPase-d基因,采用qRT-PCR技术研究了低温胁迫下Pm-V-ATPase-d表达量的变化,并筛选和比较了该基因在耐低温选育系(low temperature resistant line,R)F_(3)和北部湾野生群体(Beibu Gulf wild population,W)外显子区的SNP位点。结果显示,Pm-V-ATPase-d总长为1473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140bp,编码379个氨基酸,具有ATP典型的结构域PfamvATPsynt_AC39。Motif分析及三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Pm-V-ATPase-d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其在系统进化树中与长牡蛎聚为一支。组织荧光定量结果显示,Pm-V-ATPase-d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性腺和鳃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低温胁迫条件下,Pm-VATPase-d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低温组的表达量在5 d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Pm-V-ATPase-d可能参与了马氏珠母贝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对Pm-V-ATPase-d外显子区的SNP分析共得到35个SNP,其中34个为同义突变,只有一个位点为非同义突变,26个SNP在W和R群体的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单倍型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Pm-V-ATPase-d基因SNPs可形成6个单倍体块,14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GAAT、CGC、TC、TG、AG与马氏珠母贝耐低温性状显著相关。研究表明,Pm-V-ATPase-d可能是参与调节马氏珠母贝低温适应过程中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可为马氏珠母贝对低温的适应机制提供研究基础,筛选出的与抗低温性状相关的SNPs及单倍型可应用于分子辅助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v-ATPase-d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低温
下载PDF
V(D)J重排酶RAG与转座子及转座子基因编辑工具的关系
2
作者 陈楚婷 吴义翔 +6 位作者 林小恒 李欢 李嘉文 谢立锋 刘馨怡 陈晓丹 刘松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209-212,共4页
V(D)J重排是高等脊椎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受体的基础事件,是适应性免疫的特征,其关键酶重组激活基因(RAG)及V(D)J重排如何起源是免疫学中的一个基础问题。多种证据表明RAG和V(D)J重排可能起源于转座事件。本文就V(D)J重排酶RAG的功能,... V(D)J重排是高等脊椎动物产生特异性抗体和受体的基础事件,是适应性免疫的特征,其关键酶重组激活基因(RAG)及V(D)J重排如何起源是免疫学中的一个基础问题。多种证据表明RAG和V(D)J重排可能起源于转座事件。本文就V(D)J重排酶RAG的功能,及其和原始RAG转座子的关系进行论述,同时思考RAG转座子和转座子基因编辑工具的联系,旨在为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研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激活基因 v(d)J重排 转座子 基因编辑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ATP6V0D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
3
作者 黄小松 白洁 黄怡倩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ATP6V0D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GEPIA及UALCAN数据库对ATP6V0D2进行分析,比较HCC组织与正常组织中ATP6V0D2的表达差异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ATP6V0D2在HCC中...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ATP6V0D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GEPIA及UALCAN数据库对ATP6V0D2进行分析,比较HCC组织与正常组织中ATP6V0D2的表达差异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ATP6V0D2在HCC中高表达;高表达ATP6V0D2基因患者生存期低于低表达ATP6V0D2基因患者;不同临床分期患者ATP6V0D2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6V0D2表达水平与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 <0.05)。结论 ATP6V0D2可能成为HCC新的治疗靶点及HCC诊断与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6v0d2 肝细胞癌 预后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Dynamic electrostatic-discharge path investigation relied on different impact energies in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ircuits
4
作者 谢田田 王俊 +5 位作者 杜飞波 郁扬 蔡燕飞 冯二媛 侯飞 刘志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01-706,共6页
Gate-grounded n-channel metal-oxide-semiconductor(GGNMOS)devices have been widely implemented as power clamps to protect semiconductor devices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tress owing to their simple construction,eas... Gate-grounded n-channel metal-oxide-semiconductor(GGNMOS)devices have been widely implemented as power clamps to protect semiconductor devices from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stress owing to their simple construction,easy triggering,and low power dissipation.We present a novel I-V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GNMOS used as the power clamp in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circuits as a result of switching the ESD paths under different impact energies.This special effect could cause an unexpected latch-up or pre-failure phenomenon in some applications with relatively large capacitances from power supply to power ground,and thus should be urgently analyzed and resolved.Transmission-linepulse,human-body-modal,and light-emission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root ca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trigger voltage latch up d v/dt effect
下载PDF
Avapritinib治疗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外显子18突变的晚期胃肠间质瘤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昆 李洋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402-408,共7页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可根据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蛋白(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PDGFRA)突变进行分子分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是胃肠间质瘤全身治疗的基础药物,显... 胃肠间质瘤(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可根据编码受体酪氨酸激酶蛋白(KIT)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PDGFRA)突变进行分子分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是胃肠间质瘤全身治疗的基础药物,显著延长了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生存期,但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晚期GIST对传统的靶向药物耐药。而Avapritinib是一种有效的KIT和PDGFRA-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PDGFRA外显子18 D842V突变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缓解率,为耐药的晚期胃肠间质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机会。本文对Avapritinib治疗PDGFRA外显子18 D842V突变的晚期胃肠间质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apritinib 胃肠间质瘤 PdGFRA突变 d842v突变 研究进展
下载PDF
D816V突变型KIT特异性诱导COS-1非洲绿猴肾细胞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 L(HNRNPL)和HNRNPK磷酸化
6
作者 张良颖 张少婷 +4 位作者 范朝阳 蒋宗英 李淑璟 刘安步 孙建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究Ⅲ类酪氨酸激酶受体KIT D816V突变对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L(HNRNPL)和HNRNPK的调控作用。方法在COS-1非洲绿猴肾细胞表达野生型KIT或KIT D816V,或与HNRNPL或HNRNPK共表达,用免疫沉淀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IT活化及HNRNPL、HNRNP... 目的探究Ⅲ类酪氨酸激酶受体KIT D816V突变对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L(HNRNPL)和HNRNPK的调控作用。方法在COS-1非洲绿猴肾细胞表达野生型KIT或KIT D816V,或与HNRNPL或HNRNPK共表达,用免疫沉淀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IT活化及HNRNPL、HNRNPK的磷酸化,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KIT、HNRNPL、HNRNPK在COS-1细胞中的定位。结果野生型KIT需要其配基干细胞因子(SCF)的刺激发生活化,而KIT D816V无需SCF刺激即可发生自活化。此外,KIT D816V可诱导HNRNPL和HNRNPK发生磷酸化,而野生型KIT无此功能。HNRNPL和HNRNPK在细胞核表达,野生型KIT在细胞膜和细胞质表达,而KIT D816V主要表达于细胞质。结论野生型KIT活化需要其配体SCF参与,而KIT D816V无需SCF刺激即可发生自活化,并能特异性诱导HNRNPL和HNRNPK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T d816v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L(HNRNPL) 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K(HNRNPK)
下载PDF
V_A,V_D和V_E添加水平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贾振全 郝正里 +3 位作者 项光华 张建文 刘晓静 侯淑萍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共3页
比较了按比例组成的 5个VA、VD、VE 添加水平组合 (VA1 50 0 ,3 0 0 0 ,6 0 0 0 ,90 0 0 ,1 2 0 0 0U /kg;VD3 4 5 ,690 ,1 380 ,2 0 70 ,2 760U/kg ;VE4 5 ,7 5 ,9 6 ,1 4 4,1 9 2U/kg) ,对 0~ 1 2周龄蛋用型育成鸡的免疫功能和某... 比较了按比例组成的 5个VA、VD、VE 添加水平组合 (VA1 50 0 ,3 0 0 0 ,6 0 0 0 ,90 0 0 ,1 2 0 0 0U /kg;VD3 4 5 ,690 ,1 380 ,2 0 70 ,2 760U/kg ;VE4 5 ,7 5 ,9 6 ,1 4 4,1 9 2U/kg) ,对 0~ 1 2周龄蛋用型育成鸡的免疫功能和某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血清VA 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可反映饲粮VA 供应状况 ,VA6 0 0 0或 90 0 0U/kg组血清VA 含量最高 ;仅 8周末血清VE 受添加水平影响 ;VD 添加水平只与 1 2周末血清钙、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呈强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 vd vE 蛋用型育成鸡 免疫 血清生化指标 添加水平
下载PDF
双曲函数法与组合KdV-mKdV方程的孤波解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燕娟 张解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41-144,共4页
提出一种统一的求解非线性演化方程孤波解的双曲函数法, 利用这用种方法求出了组合 Kd Vm Kd V 方程的两类孤波解. 作为特例, 可给出 m Kd V 方程的两类孤波解, 而且还给出了 Kd V 方程的钟状孤波解.
关键词 非线性演化方程 孤波解 双曲函数法 组合Kdv-MKdv方程
下载PDF
一种改善快速晶闸管 dv/dt、di/dt 耐量的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裴素华 薛成山 赵善麒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2-84,共3页
分析了借助镓高斯函数浓度分布改善快速晶闸管dv/dt、di/dt耐量的机理,并给出实验结果。
关键词 电流上升率 电压上升率 晶闸管
下载PDF
采用定点突变PCR构建c-kit D816V突变的重组质粒标准品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芬 张长林 +2 位作者 简正伟 江梅 万腊根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2期123-125,177,共4页
目的构建含野生型c-kit基因第17号外显子片段以及含D816V突变型的重组质粒,用作检测c-kit基因D816V突变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标准品。方法通过设计定点突变的克隆引物和野生型克隆引物,以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 目的构建含野生型c-kit基因第17号外显子片段以及含D816V突变型的重组质粒,用作检测c-kit基因D816V突变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标准品。方法通过设计定点突变的克隆引物和野生型克隆引物,以健康人外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获得突变和野生型c-kit基因17号外显子片段,将其插入pEGFP-C1载体质粒中获得重组质粒,并通过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标本的浓度和纯度。结果从健康外周血细胞基因组DNA中成功扩增得到野生型和定点突变的c-kit DNA片段,并将其插入到质粒载体pEGFP-C1中,构建的阳性和阴性对照质粒经酶切和测序鉴定与目的片段完全一致。阴性和阳性质粒标准品的浓度分别为140.1μg/ml和189.9μg/ml,其OD260/OD280值分别为1.821和1.802。结论成功构建了含野生型和D816V突变的c-kit重组质粒,为检测c-kit基因D816V突变提供阴性和阳性对照以及质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IT基因 d816v突变 阳性对照
下载PDF
K6R4016V1D芯片在低地球轨道发生单粒子效应频次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建伟 封国强 +4 位作者 余永涛 马英起 上官士鹏 陈睿 朱翔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8,共5页
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于2011年11月9日携带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进入低地球轨道(LEO),但原定于159 min后探测器在轨发动机点火变轨未能实施,最终探测计划失败.俄罗斯航天局研究分析认为,事故最可能是由于宇宙线重离子轰击... 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于2011年11月9日携带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进入低地球轨道(LEO),但原定于159 min后探测器在轨发动机点火变轨未能实施,最终探测计划失败.俄罗斯航天局研究分析认为,事故最可能是由于宇宙线重离子轰击星载计算机存储器件,导致两台计算机重启所致.但是抗辐射专家对空间辐射粒子会在如此短时间内通过单粒子效应(SEE)导致LEO探测器失效的观点并不认同.本文根据俄罗斯航天局发布的受影响器件信息,通过实验和计算,分析了K6R4016V1D芯片在低地球轨道运行时可能遇到的空间辐射粒子诱发单粒子效应的频次,探讨了单粒子效应导致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失效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布斯-土壤 火星探测器 K6R4016v1d芯片 单粒子效应
下载PDF
CD44V6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莉 韩军 +2 位作者 姚俊涛 杨栓盈 任亚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CD44V6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对 90例NSCLC癌组织标本进行CD44V6的检测。结果  90例NSCLCCD44V6阳性表达率为 51 .1 % (46/ 90 ) ,CD44V6阳性表达率与患者P... 目的 探讨CD44V6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对 90例NSCLC癌组织标本进行CD44V6的检测。结果  90例NSCLCCD44V6阳性表达率为 51 .1 % (46/ 90 ) ,CD44V6阳性表达率与患者P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P <0 .0 1 ) ,并与患者3年生存期成负相关 (P <0 .0 5) ,但与肺癌细胞分化程度、患者性别、年龄等均无明显关系 (P >0 .0 5)。结论 CD44V6过度表达与NSCLC的发展、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临床评估NSCLC进展及预测肿瘤转移潜能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d44v6基因 基因表达 NSCLC
下载PDF
SPECT V/Q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联合测定血浆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霞 孟晶晶 +1 位作者 解小芬 王蒨 《同位素》 CAS 2016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研究V/Q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联合测定血浆D-二聚体早期、准确诊断肺栓塞的价值,尤其在小面积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优势。疑诊肺栓塞来核医学科行V/Q断层显像患者共156例,以CT肺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 研究V/Q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联合测定血浆D-二聚体早期、准确诊断肺栓塞的价值,尤其在小面积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优势。疑诊肺栓塞来核医学科行V/Q断层显像患者共156例,以CT肺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及临床诊断为分组标准,肺栓塞组患者101例,非肺栓塞组患者55例。比较SPECT V/Q断层显像、血浆D-二聚体测定以及SPECT V/Q断层显像联合血浆D-二聚体测定三种方法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应用Philips公司Oasis图像后处理软件对栓塞面积进行半定量分析,进一步评估对于肺栓塞面积占双肺容积≤15%的小面积肺栓塞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血浆D-二聚体测定对于肺栓塞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70.3%),但是特异性(61.8%)差;SPECT V/Q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对于肺栓塞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5.1%、90.9%;而二者联合应用,诊断肺栓塞效能最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1%、98.2%。其中SPECT V/Q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对于肺栓塞面积小于15%的小面积肺栓塞诊断有优势。放射性核素SPECT V/Q断层显像联合测定血浆D-二聚体能显著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效能,是临床实用、安全有效的肺栓塞疑诊患者诊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SPECTv/Q显像 血浆d-二聚体测定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普通小麦川麦60-簇毛麦3V(3D)代换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洁 蒋云 +4 位作者 郭元林 王颖 邓光兵 宣朴 龙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一年生二倍体簇毛麦携带多种抗性基因,被认为是小麦抗性改良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前期创制了一个高抗小麦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中国春,CS)-簇毛麦3V(3D)代换系CD-3,并将该条锈病抗性基因初步定位于簇毛麦3V染色体上。本研究以川麦60作为父... 一年生二倍体簇毛麦携带多种抗性基因,被认为是小麦抗性改良的重要基因源。本研究前期创制了一个高抗小麦条锈病的普通小麦(中国春,CS)-簇毛麦3V(3D)代换系CD-3,并将该条锈病抗性基因初步定位于簇毛麦3V染色体上。本研究以川麦60作为父本,以CD-3为母本,在回交自交系BC,F2群体中筛选到一个高抗条锈病的株系,命名为1901-245,并进一步对该株系进行分子标记、焚光原位杂交(FISH)及田间条绣病抗性鉴定。分子标记和熒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结果显示,1901-245携带一对簇毛麦3V染色体,丢失了一对小麦3D染色体;1901-245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正常,单价体出现频率较低,且3V染色体未出现单价体。田间条锈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1901-245及其亲本CD-3均表现为高抗小麦条锈病,而亲本川麦60则表现为高感小麦条锈病。以上结果表明,簇毛麦3V染色体上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在1901-245的遗传背景下能正常表达;1901-245为普通小麦-簇毛麦3V(3D)代换系材料,高抗小麦条锈病且遗传稳定,可进一步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加以应用。另外,FISH鉴定及植株形态观察结果显示,1901-245仍含有较多亲本CD-3(CS背景)的遗传背景,因此后期可继续将1901-245与川麦60进行回交,并在后代中加大簇毛麦3V染色体的追踪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毛麦 3v染色体 川麦60 小麦-簇毛麦3v(3d)代换系 抗条锈性
下载PDF
RAG蛋白在V(D)J重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詹曦菁 秦晓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3期W021-W023,共3页
V(D)J重组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对特定DNA序列的识别和切割 ,第二步是断裂末端的解离和重接。V(D)J重组过程中的切割是由RAG蛋白介导的 ,RAG蛋白在第二阶段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是一个模糊的问题 ,但目前已有实验显示RAG蛋白在末端重接反应中... V(D)J重组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对特定DNA序列的识别和切割 ,第二步是断裂末端的解离和重接。V(D)J重组过程中的切割是由RAG蛋白介导的 ,RAG蛋白在第二阶段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是一个模糊的问题 ,但目前已有实验显示RAG蛋白在末端重接反应中亦起着重要的结构性 (或许还有催化性 )作用。RAG蛋白激活V(D)J重组的活性还受其它一些因素的调节。所有这些都提示RAG蛋白在其他因素辅助下参与了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G蛋白 v(d)J重组 淋巴细胞
下载PDF
步态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基于V3D软件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雷 钱竞光 徐南南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第28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青年男性正常步态下不同阶段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利用V3D模拟软件建立15名青年男性正常步态模型,将步态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分析每一阶段的运动和受力变化特征。结果:在X轴上,踝关节在离地阶段时运动... 目的:探究青年男性正常步态下不同阶段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利用V3D模拟软件建立15名青年男性正常步态模型,将步态划分为多个阶段,并分析每一阶段的运动和受力变化特征。结果:在X轴上,踝关节在离地阶段时运动范围最大(21.5°),在单足支撑阶段时受到的力矩变化最大(1.43N·m/kg);膝关节在蹬伸离地阶段的运动范围最大(32.1°),在支撑初期力矩变化最大(0.89N·m/kg);髋关节在单足支撑阶段运动范围最大(36.3°),在该阶段髋关节力矩变化也是最大的(1.25N·m/kg)。结论:髋和踝关节的联动机制使其十分灵活,同时在关节力矩的控制下保证了关节的稳定;膝关节在落地阶段负责缓冲;髋和踝关节在蹬伸离地阶段驱动身体向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态 关节角度 关节力矩 v3d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和Vδ_2Dδ_3基因重排检测在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祝建芳 林雯 刘朝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211-212,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IgH和Vδ2 Dδ3基因重排分布频率及定量检测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对初诊ALL患者及ALL完全缓解期 (CR)后不同时期的骨髓标本及脑脊液标本进行IgH和Vδ2 Dδ3基因重排检测及定量计算...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IgH和Vδ2 Dδ3基因重排分布频率及定量检测在微小残留病(MRD)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对初诊ALL患者及ALL完全缓解期 (CR)后不同时期的骨髓标本及脑脊液标本进行IgH和Vδ2 Dδ3基因重排检测及定量计算MRD值。结果 :1 0 2例初诊ALL患者骨髓标本IgH和Vδ2 Dδ3基因重排阳性率分别为 49.0 %和 36 .3 %。诱导缓解期与完全缓解期脑脊液IgH基因重排分别有 7例和 3例 ,Vδ2 Dδ3基因重排分别为 5例和 2例。MRD值 >0 .1 %者 3例 ,复发率为 66 .7%。MRD为 0 .0 0 2 %~ 0 .1 %者 6例 ,复发率为 1 7.0 % ;MRD <0 .0 0 2 %者 9例 ,无复发。复发组MRD明显高于未复发组 (P <0 .0 5)。结论 :动态PCR检测ALL患者脑脊液IgH和Vδ2 Dδ3基因重排比细胞学检测更灵敏。IgH和Vδ2 Dδ3基因重排MRD值增高 ,复发危险率增高。MRD定期定性定量监测对指导化疗药物的选择、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IGH vδ2dδ3基因 基因重排 微小残留病 监测
下载PDF
基于V/F变换器实现快速A/D转换的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长安 李琦 +1 位作者 曾锐利 符峰钊 《电子科技》 2008年第6期30-33,共4页
探讨了V/F变换器组成的A/D转换电路中,采用定时器对周期信号采样精度出现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V/F变换器组成的A/D转换电路,该电路采用前置信号调理电路,使得输入量的信号变化趋势与V/F变换器输出信号周期的变化趋势一致。在经过... 探讨了V/F变换器组成的A/D转换电路中,采用定时器对周期信号采样精度出现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V/F变换器组成的A/D转换电路,该电路采用前置信号调理电路,使得输入量的信号变化趋势与V/F变换器输出信号周期的变化趋势一致。在经过光耦器件耦合后,利用C8051Fxxx单片机可编程计数器阵列PCA,实现了多路A/D转换。实验表明,该方式采集精度高,速度快。在要求现场隔离的工况情况下,该电路有很好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计数器阵列(PCA) v/F变换器 减法器 A/d转换
下载PDF
DAC1201KP-V型数模转换器在高精度数控直流电流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征 赵浪涛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6年第6期55-58,共4页
在指导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F题“数控直流电流源”中,经过对设计题目的详细分析,提出以DAC1201KP-V型12位D/A转换器为控制核心,与普通运算放大器和达林顿管相结合,间接控制电流大小的实现方案。通过DAC1201KP-V在高精度数控直... 在指导200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F题“数控直流电流源”中,经过对设计题目的详细分析,提出以DAC1201KP-V型12位D/A转换器为控制核心,与普通运算放大器和达林顿管相结合,间接控制电流大小的实现方案。通过DAC1201KP-V在高精度数控直流电流源中的应用,实现了输出电流20 mA~2000mA,步进1mA,改变负载电阻,输出电压在10V以内变化时,输出电流变化的绝对值≤输出电流值的0.1%+1mA等设计技术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源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数控 dAC1201KP-v d/A转换器
下载PDF
基于有效性验证的V-D算法研究
20
作者 杨楠 肖田元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72-75,共4页
论述了TCP/IP网络中距离向量 (V D)算法中的慢收敛问题 ,以及一些解决方法的不足。针对路由信息的有效性问题 ,提出了基于有效性验证的V D算法 ,有效地防止了无效路由信息对路由表的修改 ,解决了慢收敛问题。同时提出采用环路消除分组... 论述了TCP/IP网络中距离向量 (V D)算法中的慢收敛问题 ,以及一些解决方法的不足。针对路由信息的有效性问题 ,提出了基于有效性验证的V D算法 ,有效地防止了无效路由信息对路由表的修改 ,解决了慢收敛问题。同时提出采用环路消除分组的方法 ,以防止环路产生 ,并可以快速消除环路上的无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性验证 TCP/IP网络 路由算法 v-d算法 慢收敛 环路 路由信息 INTERNET 路由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