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与“V给”不对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延俊荣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3,共8页
“给”与“V给”后均可接两个名词性短语,一般称其为双宾语,表示“给予”义。以往研究充分地描写了双宾语结构,却部分地忽视了“给”与“V给”在语言学上的不对称。文章以受限语料统计为基础,就“给”与“V给”在语言学上的不对称进行描... “给”与“V给”后均可接两个名词性短语,一般称其为双宾语,表示“给予”义。以往研究充分地描写了双宾语结构,却部分地忽视了“给”与“V给”在语言学上的不对称。文章以受限语料统计为基础,就“给”与“V给”在语言学上的不对称进行描写,主要包括:进入的句式、非典型的NP及NP的从缺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 v给” 非典型 不对称
下载PDF
“V+给”中“给”的词性及相关句法结构 被引量:7
2
作者 蒋瑾媛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2-63,66,共3页
对于“V +给”(动词 +给 )中“给”的词性 ,有的语法书认为是介词 ,有的认为是动词 ,还有的认为“给”虽是介词 ,但“V +给”结合紧密 ,可看成一个整体 ,作用与一个动词相当 (有的甚至说“V +给”是一个词 )。由于上述分歧 ,各种语法书... 对于“V +给”(动词 +给 )中“给”的词性 ,有的语法书认为是介词 ,有的认为是动词 ,还有的认为“给”虽是介词 ,但“V +给”结合紧密 ,可看成一个整体 ,作用与一个动词相当 (有的甚至说“V +给”是一个词 )。由于上述分歧 ,各种语法书对“V +给 +N1+N2 ”(“V +给”后带上两个名词性成分 )的分析也就不同 ,有的认为是双宾结构 ,有的认为不是。文章认为 ,“V +给”中的“给”是动词 ,“V +给 +N1+N2 ”是双宾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语法 句法结构 双宾语 动介复合词
下载PDF
“V+给”结构演变分析
3
作者 凌康艳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3-67,共5页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由于语言环境和社会形态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汉语中的某些句式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在此主要讨论"V+给"结构S1:N+V+给+O1+O2在不同时期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以及在"V+给"结构中,S1可以变换为S2...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由于语言环境和社会形态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汉语中的某些句式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在此主要讨论"V+给"结构S1:N+V+给+O1+O2在不同时期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以及在"V+给"结构中,S1可以变换为S2:N+给+O1+V+O2的条件及其可变换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给”结构 句式 条件
下载PDF
襄阳方言“看+叫/给+你+V/A+的+……”句式研究
4
作者 张婧珮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8-24,共7页
“看+叫/给+你+V/A+的+……”句式是襄阳方言中的常用句式,在小三角理论框架下分析句式限制、语义特征和语用特色,结果表明句式中动词、形容词的选择在语法、语义、语音上有许多限制条件。关于句式的语义,“看”属于话语标记;“叫/给”... “看+叫/给+你+V/A+的+……”句式是襄阳方言中的常用句式,在小三角理论框架下分析句式限制、语义特征和语用特色,结果表明句式中动词、形容词的选择在语法、语义、语音上有许多限制条件。关于句式的语义,“看”属于话语标记;“叫/给”都可以表示处置义,“叫”还可以用来表示被动义;“的”具有确认行为或状态、加强程度的语法意义;而句式整体具有主观评价义。句式还具有口语特点浓厚、感情色彩丰富的语用义,并且可以凸显焦点,表达言外行为。此方言句式与普通话“看+把+你+V/A+的+……”句式以及“看+叫/给+你+V/A+得……”句式的用法也值得一同比较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方言 “看+叫/给+你+v/A+的+……” 语义 语用 句式比较
下载PDF
平遥话“复合式动量双宾”结构研究——从“双及物”到“致使”的创新演变
5
作者 孙天琦 王怡璇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475,共12页
文章观察到在晋语平遥方言中动量成分可以出现在由“V给”构成的双宾结构中,形成非常有特色的“复合式动量双宾”结构,如“踢给兀家一脚”“冻给狗日一晚间”“跌给你一跤”等。平遥话中的“复合动量双宾式”不仅丰富了汉语双及物和致... 文章观察到在晋语平遥方言中动量成分可以出现在由“V给”构成的双宾结构中,形成非常有特色的“复合式动量双宾”结构,如“踢给兀家一脚”“冻给狗日一晚间”“跌给你一跤”等。平遥话中的“复合动量双宾式”不仅丰富了汉语双及物和致使范畴的表现形式,也展示了“V给”结构经由“双及物”到“致使”的独特发展路径。文章论证了平遥话中的“动量双宾式”既可以表达“给予”义,又可以表达“致使”义。其中,“踢给兀家一脚”类“动量双宾式”是把动作隐喻为转移物的“双及物结构”;而“冻给狗日一晚间”“跌给你一跤”类“动量双宾式”是可以表达“使令”及“允让”情景的致使结构。给予义“动量双宾式”中的“给”表示“给予义”,允准“准动量”;而致使义“动量双宾式”中的“给”表示“蒙受义”,允准“真动量”。伴随着“给”及“动量成分”的性质变化,“动量双宾式”展示出“给”字结构经由双及物结构向致使演变的独特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给” 动量双宾结构 双及物结构 致使结构 致使演变
下载PDF
事件句法视域下汉语双宾句的施用分析
6
作者 全峰 石定栩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6,共9页
前期关于汉语“给予”类与“取得”类双宾句的句法结构研究存在3个问题:未能从结构上确切反映两类双宾句的题元指派及生成差异;未能合理解释DO和IO在被动句中的不对称性;未能合理解释“给/走”的结构位置及“V给/走”的句法生成。本文... 前期关于汉语“给予”类与“取得”类双宾句的句法结构研究存在3个问题:未能从结构上确切反映两类双宾句的题元指派及生成差异;未能合理解释DO和IO在被动句中的不对称性;未能合理解释“给/走”的结构位置及“V给/走”的句法生成。本文基于事件句法的视角,指出“V给/走”由两个事件组成:V表示致使事件,而“给/走”表示结果事件,这两个动词通过移位结合为以功能语类为核心的复合词。两类双宾句具有不同的句法生成结构:“给予”类双宾句可分析为提升施用结构,DO和IO都由词根“给”指派题元,APPL只担当名词允准的角色;“取得”类双宾句可分析为高阶施用结构,DO由词根“走”指派题元,IO由APPL引出并指派题元。该分析不仅能够从结构上阐释两类双宾句的句法语义异同,还有利于统一解释双宾句中被动移位的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双宾句 事件句法 施用操作 v给/走 被动移位
下载PDF
兰州话的“V+给”句——兼及甘宁青新方言的相关句式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森 王毅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0-418,共9页
本文列举了以兰州话为代表的甘宁青新方言"V+给"句中"给"所分布的9个义类的18种格式。认为"给"的功用与它所在的句式和动词的类别有关。在指人的受事、与事句中,"给"是一种引入指人对象的标志... 本文列举了以兰州话为代表的甘宁青新方言"V+给"句中"给"所分布的9个义类的18种格式。认为"给"的功用与它所在的句式和动词的类别有关。在指人的受事、与事句中,"给"是一种引入指人对象的标志;在其他句中,"给"大多泛化为相关补语。由于它有排斥其他后置成分的作用,又导致了某些句型的消长。它是动词"给"在共时条件下的一种泛化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话 v+给”句 方言 语法 词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