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来V去”构式多义性的认知理据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秀芳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23-28,共6页
"V来V去"构式的原型义指向带有实际空间位移的动作反复,原型义可以延伸为虚拟位移的反复义或非位移的反复义;此构式在一定语境下可以获得相互义解读,在一定语篇中还能虚化为带有预设义的语篇标记。"V来V去"的构式... "V来V去"构式的原型义指向带有实际空间位移的动作反复,原型义可以延伸为虚拟位移的反复义或非位移的反复义;此构式在一定语境下可以获得相互义解读,在一定语篇中还能虚化为带有预设义的语篇标记。"V来V去"的构式多义性与动词的多样性以及动词和构式的互动紧密相关,动词的间隔重叠和语法化后的趋向动词"来、去"构成的反复体和表量图式是构式原型义到延伸义的重要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 多义性 反复体 表量图式
下载PDF
也谈“V来V去”格式及其语法化 被引量:13
2
作者 曾传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9,共8页
共时平面上"V来V去"可分为A、B、C三个次类:A类表空间位移、B类表时间推移、C类为话语标记。A、B两类的语法意义都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C类的语法意义表现在篇章功能上。从语篇特征看,A类通常以结句形式出现,对上下文都没有... 共时平面上"V来V去"可分为A、B、C三个次类:A类表空间位移、B类表时间推移、C类为话语标记。A、B两类的语法意义都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C类的语法意义表现在篇章功能上。从语篇特征看,A类通常以结句形式出现,对上下文都没有依存性;B类与上下文都存在一定的语义联系,表现出较强的语篇连接能力;C类作为独立成分,起篇章连接作用。从语法化角度看,A、B、C三个次类的演变关系应该是:A类>B类>C类,促使其语法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语义语用因素主要包括隐喻、语用推理和主观化。"V来V去"的语法化过程也是一个主观性不断增强、篇章功能逐渐关联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去” 语法化 主观化 话语标记
原文传递
山西泽州方言的“V+将+来/去”结构
3
作者 关黑拽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2-458,共7页
山西泽州方言的“V+将+来/去”结构通常表示两点间远距离的横向位移,对动词有明确的选择限制,排斥非位移动词和短距离的位移动词。“V+将+来”和“V+将+去”发展不平衡,在基础位移意义基础上各自发展出了不同的用法。“V+将+来/去”与... 山西泽州方言的“V+将+来/去”结构通常表示两点间远距离的横向位移,对动词有明确的选择限制,排斥非位移动词和短距离的位移动词。“V+将+来”和“V+将+去”发展不平衡,在基础位移意义基础上各自发展出了不同的用法。“V+将+来/去”与“V+过+来/去”的表达功能分工明确,对谓语动词的选择限制也有相应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泽州方言 晋语 v+将+来/去 v+过+来/去 位移距离 位移类型
原文传递
江西宁都方言“X天X地”结构及其历史来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青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316-327,共12页
宁都方言“X天X地”构式中,X—般是动词或拟声词。其中由动词V组成的“V天V地”表示动作的反复或持续,为“X天X地”的体貌标记用法;由拟声词组成的“X天X地”表示声音的反复或持续,可称为非体貌标记用法。“X天X地”结构往往蕴含动作或... 宁都方言“X天X地”构式中,X—般是动词或拟声词。其中由动词V组成的“V天V地”表示动作的反复或持续,为“X天X地”的体貌标记用法;由拟声词组成的“X天X地”表示声音的反复或持续,可称为非体貌标记用法。“X天X地”结构往往蕴含动作或声音(或与声音相关的动作状态)程度深、频率快、对象范围广的意味。这一结构在汉语中古已有之,元明时期已部分具备体貌标记的特征,并且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发展为成熟的体貌标记。然而该结构的发展演变在此前的汉语史和方言研究中均未被提及。由原始状态发展为成熟的动词体貌标记,“X天X地”的演变包含了修辞化和语法化两个阶段,其语用特点可与学界讨论较为充分的相似结构“V来V去”等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都 客家方言 X天X地 语法化 vv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