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ltose-binding Protein Improving the Crystallizability of C2 Domain of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V
1
作者 陈松 王宇 +2 位作者 赵宝玉 陈卓 黄明东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16-222,共7页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V(FV), together with Factor Xa, assembles to prothrombinase complex on activated cell surface, which converts prothrombin into thrombin, leading to fibrin deposition. The C2 domain of FV is ... 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V(FV), together with Factor Xa, assembles to prothrombinase complex on activated cell surface, which converts prothrombin into thrombin, leading to fibrin deposition. The C2 domain of FV is believed to be a primary anchor for the assembly of pro- thrombinase on the cell surface, and was proposed as a target to intervene with pathological thrombotic events. We report here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C2 domain of FV fused to maltose-binding protein(MBP). The fusion tag of MBP is critical to generate the crystal for this study. There is no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MBP and FVC2.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FVC2 is similar to the previous FVC2 structures, suggesting the MBP fusion does not perturb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FVC2. This crystal form of FVC2 can be used for future study of 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FVC2 and its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tose-binding protein coagulation factor v protein crystallizability
下载PDF
AN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N EXPRESSION OF CD44v6 PROTEIN IN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
2
作者 张云锋 王作仁 +1 位作者 杨春华 刘永存 《Academic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1年第2期98-100,106,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CD44v6 protein expression in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GBC).Methods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D44v6 protein expression in 40 ca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s of CD44v6 protein expression in human gallbladder carcinoma(GBC).Methods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D44v6 protein expression in 40 cases of GBC,12 cases of chronic cholecystitis,6 cases of adenoma and 4 cases of adenomyomatous hyperplasia.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CD44v6 expression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and benign lesions was 72.5% and 0%,respectively( P <0.01),and it also correlated with the lymph node metastasis,pathologic differentiation and clinic staging,but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among pathological types.Conclusion Detecting CD44v6 expression might be severed as an objective indicator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lymph node metastatic potency,tumor progress and prognosis in gallbladder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lbladder neoplasm CD44v6 protein 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Down Regulated Protein C Plasma Levels in the Absence of Factor V Leiden Mutation in HIV Patients: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 Maiduguri, North-Eastern Nigeria
3
作者 Simon O. Obi Ballah Akawu Denue +4 位作者 Ifeanyi Chukwu O. Martin Marycelin M. Baba Grace I. Amilo Salihu Aliyu Kwayabura Obi Ejeatulu 《World Journal of AIDS》 2015年第2期76-82,共7页
Background: As life expectancy of HIV-infected patients increases with use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protean haematologic manifestation including decreased activity of natural anticoagulants suc... Background: As life expectancy of HIV-infected patients increases with use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protean haematologic manifestation including decreased activity of natural anticoagulants such as protein C may occur in the absence of genetic risk factors. Based on this preposition, we assessed the plasma level of protein C, and prevalence of factor V Leiden mutation among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Our cohort consisted of 499 HIV-infected patients, of which 250 had AIDS, while 249 were either asymptomatic or had minor mucocutaneous infection consistent with WHO clinical stages I and II without features of AIDS. We also evaluated 251 healthy, HIV-negative subjects as controls. All participants were tested for plasma protein C levels and factor V Leiden (FVL) mutation (Arg 506 Gln) by automation and amplification created restriction enzyme site (ACRE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reduced protein C plasma levels among HIV positive patients was 20%;it was more prevalent among those that had AIDS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features of AIDS, but within WHO clinical stage I and II, (93.3% vs 6.7%) respectively. None of the control patients had either reduced protein C nor FVL mutation. All participants that demonstrated reduced protein C plasma levels demonstrated normal FVL genotype (1691G/G). Conclusion: Decreased protein C plasma levels can occur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in the absence of factor V Leiden mutation. The risk increases with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Deranged protein C plasma level increases the risk of hypercoagulable stat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IV disease;it should be considered among the causes of thrombo embolism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Infection protein C Factor v LEIDEN MUTATION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尿液Gal-3BP,VSIG4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符妹丽 江强 +1 位作者 周仕群 符书山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88-92,115,共6页
目的探讨尿半乳糖凝集素-3结合蛋白(galectin-3 binding protein,Gal-3BP)及V-set包含免疫球蛋白域4(V-set containing immunoglobulin domain 4,VSIG4)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尿液中的表达及其与... 目的探讨尿半乳糖凝集素-3结合蛋白(galectin-3 binding protein,Gal-3BP)及V-set包含免疫球蛋白域4(V-set containing immunoglobulin domain 4,VSIG4)水平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尿液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和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LE患者105例(SLE组)和体检正常者5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105例SLE患者根据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评分分为轻度活动度组(SLEDAI评分≤9分,n=51)、中度活动度组(14分≥SLEDAI≥10分,n=29)和重度活动度组(SLEDAI评分≥15分,n=25)。按肾功能受损程度分为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受损组和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液Gal-3BP,VSIG4表达水平,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LE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尿Gal-3BP及VSIG4水平预测SLE患者发生肾损伤的价值。结果SLE组尿Gal-3BP(251.38±46.75 ng/ml)及VSIG4(13.40±4.27 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7.50±18.24 ng/ml,2.73±0.8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315,15.681,均P<0.001)。SLE患者活动度越高,尿Gal-3BP及VSIG4水平越高,重度活动度组>中度活动度组>轻度活动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416,17.380,均P<0.001)。肾功能中重度受损组和轻度受损组尿Gal-3BP及VSIG4水平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t=24.580,18.163;20.864,15.947),且中重度受损组尿Gal-3BP及VSIG4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受损组(t=19.837,11.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Gal-3BP(OR=3.472,95%CI:2.685~11.463)及VSIG4(OR=2.376,95%CI:1.842~9.105)水平升高是影响SLE患者发生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al-3BP及VSIG4二项联合预测SLE患者发生肾损伤的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AUC(95%CI)]最大[0.909(0.846~0.973)],其准确度为88.6%。相关分析显示,SLE患者尿Gal-3BP与VSIG4水平呈正相关(r=0.813,P<0.05),尿Gal-3BP及VSIG4水平与SCr,BUN,24h尿蛋白、抗dsDNA抗体及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358~0.702,均P<0.05),而与血红蛋白、eGFR均呈负相关(r=-0.479~-0.670,均P<0.05)。结论尿Gal-3BP及VSIG4水平在SLE患者中明显升高,其高表达与疾病活动和肾损伤有关,二项联合预测SLE患者发生肾损伤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半乳糖凝集素-3结合蛋白 v-set包含免疫球蛋白域4 疾病活动度 肾脏损伤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P/V/W基因编码产物功能结构域的分析及定位 被引量:4
5
作者 仇旭升 孟春春 +3 位作者 于洋 陈鸿军 于圣青 丁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1-196,207,共7页
NDV的P基因能够通过RNA编辑机制编码3种病毒蛋白P、V和W。为了初步确定新城疫病毒P、V和W的功能结构域及其在P基因中位置,对这3种具有相同N端不同C端的病毒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设计针对基因Ⅱ、Ⅲ、Ⅳ和Ⅶ型以及class Ⅰ NDV毒... NDV的P基因能够通过RNA编辑机制编码3种病毒蛋白P、V和W。为了初步确定新城疫病毒P、V和W的功能结构域及其在P基因中位置,对这3种具有相同N端不同C端的病毒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别设计针对基因Ⅱ、Ⅲ、Ⅳ和Ⅶ型以及class Ⅰ NDV毒株P基因的引物。RT-PCR获得5种基因型NDV P基因的正确序列。通过核苷酸序列预测P基因表达产物的氨基酸序列,并进行二级结构预测和三级结构模拟。将SV5 V蛋白空间结构作为模板,从而分析获得了NDVP/V/W基因编码产物的二级结构以及部分空间结构。综合各种分析数据,预测P蛋白辅助N蛋白折叠的结构域位于N端前50 aa内;介导P蛋白四聚体形成的coiled-coil结构位于221-290 aa范围内;介导P蛋白与基因组的作用的X结构域位于291-392 aa范围内。V蛋白的C端结构域的编码区域位于P蛋白132-239 aa编码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P蛋白 v蛋白 生物信息学 功能结构域
下载PDF
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栋 黄顺军 +5 位作者 邢丽 郭习勤 韩岳 罗德炎 李敏 王希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7-291,共5页
为制备鼠疫耶尔森氏菌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观察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通过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用氢氧化铝凝胶吸附制备试验性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皮下接种健康BALB/c小鼠,... 为制备鼠疫耶尔森氏菌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观察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通过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用氢氧化铝凝胶吸附制备试验性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皮下接种健康BALB/c小鼠,ELISA检测血清F1-V抗体效价、MTT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进一步用400LD50鼠疫耶尔森氏菌141标准毒株皮下攻毒,观察动物的存活情况.通过三步柱层析纯化获得的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纯度达到90%以上.氢氧化铝凝胶吸附的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免疫BALB/c小鼠三次,血清抗F1-V抗体效价为1∶(51200±800),对耶尔森氏菌141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是90%.上述结果表明,制备的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为研制鼠疫F1-V重组融合蛋白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耶尔森氏菌 F1-v重组融合蛋白抗原 免疫保护效果
下载PDF
抗人卵巢癌单域抗体V_H 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放射免疫显像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广芝 冯捷 +4 位作者 周萍 黄华梁 钱和年 傅天云 叶雪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0-355,共6页
为研究小分子抗体作为导向载体的作用 ,制备抗人卵巢癌单克隆抗体COC1 83B2 单域抗体(重链可变区 ,VH) ,并进行放射免疫显像 (RII) .利用PCR技术从COC1 83B2 杂交瘤细胞中扩增COC1 83B2 的VH 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入高效表达载体pTHA90... 为研究小分子抗体作为导向载体的作用 ,制备抗人卵巢癌单克隆抗体COC1 83B2 单域抗体(重链可变区 ,VH) ,并进行放射免疫显像 (RII) .利用PCR技术从COC1 83B2 杂交瘤细胞中扩增COC1 83B2 的VH 基因片段 ,并将其克隆入高效表达载体pTHA90中 .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TOP10 ,IPTG诱导表达VH 融合蛋白 ,经改进氯化亚锡法进行锝 ( 99mTc)的标记 ,在卵巢癌裸鼠皮下瘤模型上进行RII.结果表明 :( 1 )VH 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获高效表达 ;( 2 )改进氯化亚锡法成功进行VH 融合蛋白99mTc的标记 ,标记率达 96%以上 ;( 3)用99mTc标记VH 融合蛋白进行RII,肿瘤显像早 ,图像清晰 .说明99mTc可用于小分子抗体标记 ,应用单域抗体V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重链可变区 蛋白表达 同位素标记 放射免疫显像 免疫导向 单域抗体
下载PDF
鼠疫F1-V重组蛋白疫苗滴鼻免疫应答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吴秀芳 于三科 +5 位作者 谢应国 王栋 袁源 刑丽 武素琴 王希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9-272,276,共5页
目的以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为鼠疫F1-V重组蛋白的佐剂制备黏膜疫苗,观察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效果。方法以制备的鼠疫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4次免疫后,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F1-V的IgG和IgA抗体及抗体亚型分... 目的以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rCT-B)为鼠疫F1-V重组蛋白的佐剂制备黏膜疫苗,观察小鼠诱导的黏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效果。方法以制备的鼠疫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4次免疫后,采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F1-V的IgG和IgA抗体及抗体亚型分类,检测鼻咽喉、肺、小肠及阴道灌洗液中特异性抗F1-V的黏膜分泌型IgA;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鼻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细胞、脾淋巴细胞、肠系膜淋巴结及小肠PP结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以rCT-B为佐剂的鼠疫F1-V重组蛋白黏膜疫苗滴鼻免疫后,能够诱导血清中IgGI、gA抗体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同时诱导鼻咽、肺、小肠和阴道内特异性黏膜抗体升高,尤其是肺和生殖道冲冼液内抗体升高极为显著(P<0.01)。与单纯的F1-V组相比,不同剂量比例疫苗组都能诱导较高、较快的血清IgGI、gA和黏膜sIgA,其中1∶2疫苗组能诱导更强的系统免疫和黏膜免疫,但是相比之下,5∶1疫苗组是最合适的免疫剂量。结论rCT-B佐剂不仅能提高鼠疫F1-V黏膜疫苗的系统全身免疫应答,还能促进诱导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等局部黏膜sIgA抗体,增强局部免疫应答,提示rCT-B佐剂能显著提高鼠疫感染的免疫应答作用,这为下一步疫苗的免疫保护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F1-v重组蛋白黏膜疫苗 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 黏膜免疫 系统免疫
下载PDF
不同佐剂与鼠疫F1-V融合重组蛋白抗原滴鼻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源 王栋 +1 位作者 邢丽 王希良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佐剂与鼠疫F1-V融合重组蛋白抗原滴鼻免疫Balb/c小鼠,观察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局部粘膜免疫反应的效果,为发展黏膜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鼠疫F1-V融合重组蛋白抗原按比例分别与PorB(2类外膜蛋白)重组蛋白、蛋白体佐剂制备... 目的研究不同佐剂与鼠疫F1-V融合重组蛋白抗原滴鼻免疫Balb/c小鼠,观察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局部粘膜免疫反应的效果,为发展黏膜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鼠疫F1-V融合重组蛋白抗原按比例分别与PorB(2类外膜蛋白)重组蛋白、蛋白体佐剂制备黏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取尾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IgG及抗体亚型分类,并检测鼻咽、肺、小肠及阴道灌洗液sIgA;采用FAC检测脾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组和蛋白体佐剂疫苗组较无佐剂组体液免疫抗体水平高、蛋白体佐剂疫苗组好于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和蛋白体佐剂疫苗均能诱导较强的系统免疫和黏膜免疫应答,且PorB重组蛋白佐剂疫苗免疫效果可与蛋白体佐剂疫苗相媲美,可进一步论证是否可用PorB重组蛋白佐剂替代蛋白体佐剂,这为鼠疫粘膜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F1-v抗原 PorB重组蛋白 蛋白体 免疫反应
下载PDF
海南地区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活化蛋白C抵抗与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浩 肖占祥 +6 位作者 戚悠飞 曾昭凡 岳劼 刘飒华 李振振 吴鸿飞 张文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894-1897,共4页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及健康人群活化蛋白C抵抗(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CR)情况以及可能的凝血因子V基因缺陷(FV Leiden、FV HongKong/Cambridge)。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及健康人群活化蛋白C抵抗(activated protein C resistance,APCR)情况以及可能的凝血因子V基因缺陷(FV Leiden、FV HongKong/Cambridge)。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海南籍汉族VTE患者共计101名以及海南籍健康人群104名,检测两组人群中是否存在APCR现象,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LFP)以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FV Leiden、FV HongKong/Cambridge基因。结果 VTE组APCR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在101名VTE患者当中检出1例杂合突变FV Leiden和3例FV HongKong基因型,未发现纯合突变FV Leiden以及FV Cambridge基因型。对照组人群中未发现上述异常基因。结论 APCR可能是导致海南地区人群VTE发病的危险因素,FV Leiden基因在海南人群中少见,FV HongKong可能是海南地区VTE人群较特异的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凝血因子v 基因多态性 活化蛋白C抵抗
下载PDF
小反刍兽疫病毒P蛋白及非结构蛋白V表达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严欢 马玉馨 +1 位作者 信爱国 高华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6,共4页
从小反刍兽疫病毒全长c DNA中对磷酸化蛋白P及其编码的非结构蛋白V基因进行特异扩增,PCR产物回收后分别连接于T载体酶切及测序分析后,将其亚克隆至真核载体pEGFP-N2及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的真核表达质料命名为pEGFP-P、pEGFP-RV与... 从小反刍兽疫病毒全长c DNA中对磷酸化蛋白P及其编码的非结构蛋白V基因进行特异扩增,PCR产物回收后分别连接于T载体酶切及测序分析后,将其亚克隆至真核载体pEGFP-N2及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的真核表达质料命名为pEGFP-P、pEGFP-RV与空载体对照转染Vero细胞,经浓度为800μg/μL G418筛选后获得均一表达,荧光定位观察表明P蛋白与V蛋白的表达并不相同,P蛋白严格定位于细胞浆,而V蛋白则能在胞浆及胞核内观察到;获得原核表达质粒pET32a-P和pET32a-RV在37℃通过条件优化后以1.0 mmol/L IPTG诱导后分别收获细胞上清及沉淀用于SDS-PAGE及Western Blot对重组P、V蛋白的检测,结果表明,重组P蛋白为90 ku,重组V蛋白为55 ku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可溶性表达产物经500 mmol/L咪唑两次纯化后获得80%以上纯度的表达,纯化得到的蛋白免疫兔子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反刍兽疫病毒 P/v蛋白 细胞定位 原核表达
下载PDF
ABCG4和V-ATPase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志培 李小飞 +6 位作者 王小平 周勇安 徐鉷 汪健 黄立军 田玉兔 程庆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91-69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是肺癌化疗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ABC介导药物外排是耐药的主要因素,寻找该家族中新的耐药蛋白并阐明其耐药机制十分重要。ABCG4有望成为耐药候选基因;耐药性与细胞内外pH值可能有关,而V-ATPase在调节pH值起主要作用。... 背景与目的多药耐药是肺癌化疗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ABC介导药物外排是耐药的主要因素,寻找该家族中新的耐药蛋白并阐明其耐药机制十分重要。ABCG4有望成为耐药候选基因;耐药性与细胞内外pH值可能有关,而V-ATPase在调节pH值起主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ABCG4和V-ATPase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分级和TNM分期间的关系以及两蛋白表达的相关性,为研究ABCG4、V-ATPase在肿瘤表达及耐药相关性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免疫荧光法检测在肺鳞癌、腺癌中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定位和共定位,用统计学分析表达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ABCG4在肺鳞癌、腺癌中高表达,两者差异性显著(P=0.001);鳞癌Ⅱ和Ⅱ-Ⅲ组间、腺癌不同分化组间差异性显著;鳞癌和腺癌TNM分期秩和检验差异性显著。V-ATPase在鳞癌、腺癌中也为高表达,两者差异性非常显著;鳞癌Ⅱ和Ⅱ-Ⅲ组间、腺癌不同分化组间差异性显著;在鳞癌和腺癌TNM分期秩和检验差异性均不显著。ABCG4和V-ATPase蛋白在鳞癌、腺癌、鳞癌Ⅱ和Ⅱ-Ⅲ、中分化腺癌各组中的表达相关性检验P<0.01,相关系数rs分别为0.771、0.765、0.714、0.777、0.865;而低分化腺癌组中的相关性检验P值为0.048,相关系数rs为0.350。ABCG4主要定位在胞膜上和胞质中,两蛋白有共定位现象。结论ABCG4和V-ATPase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表达的高低与病理分级、TNM分期有关;两蛋白在鳞癌、腺癌及其分级间表达都存在相关性,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现象。这为研究ABCG4和V-ATPase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可能耐药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ABCG4 v-ATPASE 耐药蛋白
下载PDF
抗HBV中和抗体MA18/7轻链可变区V_L与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生物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管宝全 张军 +3 位作者 罗文新 顾颖 朱子恒 夏宁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HBV中和抗体MA18/7轻链可变区基因 (VL)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的融合蛋白 ,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将EGFP基因克隆到载体pTO T7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MA18/7的VL基因按照读...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抗HBV中和抗体MA18/7轻链可变区基因 (VL)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的融合蛋白 ,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 ,将EGFP基因克隆到载体pTO T7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MA18/7的VL基因按照读码框插入到无终止密码子TAA的EGFP基因的 5′末端 ,构建融合蛋白表达载体。通过ELISA和相对荧光强度测定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融合蛋白的活性。结果 :构建了EGFP MA18/7 VL 表达载体。SDS PAGE表明 ,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荧光测定显示 ,融合蛋白保持了GFP的荧光性质。ELISA的结果表明 ,融合蛋白与重链可变区 (VH)片段结合成的Fv ,能特异性地识别HBVpre S1抗原。结论 :成功地获得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融合蛋白 ,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链可变区 GFP 融合蛋白
下载PDF
血栓及血栓前状态与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和APCR及HHcy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高丽霞 丁秋兰 +9 位作者 吴克雄 胡军 王学锋 东传玲 戴菁 张斌 代静 贺萍 张学平 王云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50-185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患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活化蛋白C抗性(APCR)及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30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纳入研究的223例血栓患者中,经计算机断层显像(CT)的脑梗塞(CI)80例、心肌梗塞(MI)82例和静脉血栓栓... 目的:探讨血栓患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活化蛋白C抗性(APCR)及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300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纳入研究的223例血栓患者中,经计算机断层显像(CT)的脑梗塞(CI)80例、心肌梗塞(MI)82例和静脉血栓栓塞(VTE)61例;另纳入研究的270例血栓前状态患者中,妊高症(PTH)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62例、糖尿病(DM)60例和癌症(CA)72例。以循环酶法和APTT凝固法分别测定病例组和正常对照血浆中HHcy及APCR,并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多态性(RFLP)测定FV G1691-A、G1091-C、A1090-G等3种基因多态性的发生情况。结果:静脉血栓患者APCR阳性率最高(62.29%),正常对照组APCR阳性很低(7.33%),而其HHcy阳性分别为68.42%及10.00%。发现3例FV基因杂合突变静脉血栓患者为APCR阳性。结论:静脉血栓患者HHcy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HHcy是引起静脉血栓患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静脉血栓患者存在APCR,而APCR阳性可能与凝血因子V基因多态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血栓前状态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活化蛋白C抵抗 凝血因子v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奎芳 刘建国 +3 位作者 刘天佳 庄姮 杨德琴 潘乙怀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变形链球菌(血清c、f型)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V+)的遗传状况,分析其基因中存在的变异,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遗传信息。方法:选择临床最常见的血清型c、f型菌株117株(包括7株参考株),提取DNA,行PCR扩增...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变形链球菌(血清c、f型)表面蛋白可变区(extended-V,V+)的遗传状况,分析其基因中存在的变异,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遗传信息。方法:选择临床最常见的血清型c、f型菌株117株(包括7株参考株),提取DNA,行PCR扩增,获得SrV+区片段基因;利用限制性内切酶DdeI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并与部分国际参考株进行比较归类。从所占比例较多的基因型中,各选一代表株的PCR产物分别测序,将测序结果用Clone3.1version软件比较各型酶切位点。结果:117株菌株共分出5种基因型(A、B、C、D、E型);血清f型OMZ175为其中的一种;A型48株,B型45株,C型20株,D、E型则分别只有1株和3株,显示出明显差异;以参考株基因型为准,分别将A、B、C型定为p1样、spaP样或sr样、pac样;D型只有1株临床株,不排除实验过程中突发变异的可能;E型的3株也为临床株,尚无参考株与其相对应。结论:变形链球菌(血清c、f型)表面蛋白可变区呈多态性分布,有5种基因型,分布较为集中者分别为p1样、spaP或sr样、pac样,且血清f型属于血清c型的spaP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c、f型) 表面蛋白v^+区 基因型 PCR—RFLP
下载PDF
RAG蛋白在V(D)J重组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詹曦菁 秦晓勇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3期W021-W023,共3页
V(D)J重组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对特定DNA序列的识别和切割 ,第二步是断裂末端的解离和重接。V(D)J重组过程中的切割是由RAG蛋白介导的 ,RAG蛋白在第二阶段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是一个模糊的问题 ,但目前已有实验显示RAG蛋白在末端重接反应中... V(D)J重组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对特定DNA序列的识别和切割 ,第二步是断裂末端的解离和重接。V(D)J重组过程中的切割是由RAG蛋白介导的 ,RAG蛋白在第二阶段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是一个模糊的问题 ,但目前已有实验显示RAG蛋白在末端重接反应中亦起着重要的结构性 (或许还有催化性 )作用。RAG蛋白激活V(D)J重组的活性还受其它一些因素的调节。所有这些都提示RAG蛋白在其他因素辅助下参与了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G蛋白 v(D)J重组 淋巴细胞
下载PDF
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P53(v)突变蛋白表达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17
作者 沈宗丽 吴晓柳 +2 位作者 朱月清 周振英 王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02年第4期209-210,共2页
为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P5 3(v)表达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应用FCM检测 88例癌症患者外周血细胞中P5 3(v)的表达。结果显示 ,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P5 3(v)表达为 (7.76± 7.13)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表达 (0 .6 6± 0 .5 ) % (P... 为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P5 3(v)表达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应用FCM检测 88例癌症患者外周血细胞中P5 3(v)的表达。结果显示 ,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P5 3(v)表达为 (7.76± 7.13)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表达 (0 .6 6± 0 .5 ) % (P <0 .0 1)。 35 .2 %的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P5 3(v)表达≥ 10 % ;随年龄增高 ,患者血细胞P5 3(v)表达有增高趋势。结论 :在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中也能检测出P5 3(v)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P53突变蛋白 外周血细胞 恶性肿瘤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携带LeidenV因子杂合子病例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金辉 冯曜宇 金辉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170-174,共5页
目的研究云南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是否携带Leiden V因子(FVL)。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经我院确诊的VTE患者98例,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和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患者的凝血V因子基因编码区片段单... 目的研究云南静脉血栓栓塞(VTE)患者是否携带Leiden V因子(FVL)。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经我院确诊的VTE患者98例,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和DNA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患者的凝血V因子基因编码区片段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在98例VTE患者中,发现3例FVL杂合子携带者。结论本研究在我国VTE患者中发现FVL杂合子,在亚洲人群中较为罕见,其是否与云南地域或环境因素有关,并影响该地区的VTE发病,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v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活性蛋白C抵抗
下载PDF
犬瘟热病毒V蛋白的表达、鉴定及亚细胞定位
19
作者 刘莉 郝福星 +1 位作者 袁维峰 封家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23-1728,共6页
为研究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V蛋白的功能,将CDVV基因片段与pGEX-6P-1载体连接,构建pGEX-6P-1-CDV-V重组表达质粒,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V蛋白,并将纯化的V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阳性血清。同时,将CDVV基因片段与pc... 为研究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V蛋白的功能,将CDVV基因片段与pGEX-6P-1载体连接,构建pGEX-6P-1-CDV-V重组表达质粒,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V蛋白,并将纯化的V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阳性血清。同时,将CDVV基因片段与pcDNA3.1载体连接,构建pcDNA3.1-CDV-V重组表达质粒,经转染Vero细胞后,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确定V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及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V蛋白,并制备了阳性血清。重组质粒pcDNA3.1-CDV-V在外源真核细胞Vero中获得了表达,表达蛋白主要聚集于细胞质。本试验结果为进行CDV V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病毒 v蛋白 原核细胞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V蛋白研究进展
20
作者 阎富龙 鲁会军 +1 位作者 金宁一 赵权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0-163,共4页
近年来,新城疫病毒(NDV)的感染及致病宿主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新城疫病毒V蛋白在病毒抑制干扰素信号转导、防止细胞凋亡的发生、改变宿主细胞周期、阻断双链RNA信号转导和抑制干扰素的生物合成等各种宿主逃逸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城疫病毒(NDV)的感染及致病宿主范围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新城疫病毒V蛋白在病毒抑制干扰素信号转导、防止细胞凋亡的发生、改变宿主细胞周期、阻断双链RNA信号转导和抑制干扰素的生物合成等各种宿主逃逸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在病毒的致病性和宿主嗜性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对新城疫病毒V蛋白研究的深入,论文对新城疫病毒V蛋白的分子特性及其功能性研究做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v蛋白 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